居住小区环境空间构成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住宅是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而建造的人为空间,这种人为空间从来就包含着住宅的室内空间和住宅的外部环境空间。
随着居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从业主,开发商,亦或设计方,都越来越关注外部环境空间的品质,并出现越来越多成功的设计作品。
本文将从空间组织、绿化设计及居民的需求三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实例来谈谈住宅区的环境空间设计。
一、外部环境的空间组织住区的建筑空间有其空间序列,而居住区的外部环境空间也有其秩序性,并与建筑空间序列相互制约,相互融合。
根据平面构成原理,平面构成中的要素是——点、线、面。
点是环境设计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点与空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区分。
通常由视觉决定点的视觉效果可以适用空间,同样空间的视觉效果也可适用于点。
在实际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居住区的绿化特殊性、用地环境秩序、平面构成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绿化空间的关键点、中心空间、过渡空间。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景观视觉焦点。
视觉焦点的选择应注意其在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运用对景作用、引导作用、吸引作用、影壁作用以及框景作用。
2.主体景观空间。
应为环境空间的功能中心与审美中心,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用途特征进行重点设计,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的不同特性,成为小区的主体景观。
3.过渡景观带。
过渡景观带在居住区环境空间中同样重要,它既要和视觉焦点相呼应,又要起到与主体景观空间过渡的作用。
设计中可充分利用植物因素,注意乔、灌木在树种、颜色、树型、体量上的动感特征,以取得与主体景观空间的呼应。
4.路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区域内既要有“节点”,又要有“路径”,才能形成“场所感”。
现有的一些住宅小区的绿地系统经常是组团绿地加上中心绿地,这种做法往往过份概念化,结果形成了一块块“邮票”式的方块绿地,景观不成系统,使用效益低。
因此我们还应重视步行景观路线的设置。
这种设置应着眼于“路径”的设计,它强调了人流路线和景观的结合,使得原有的自我中心式的绿地和人的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重庆汽车工业园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区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围合式布的次局要空住间宅并沿共基同地围外绕围一周个遍主布导置空形间成,一构定成数后量
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 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到,统帅次要 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围合式布局可有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 照,通风和视觉环境相对较好,但要注意控制 适当的建筑层数。
讲义街坊式的布局结构
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空间成坊的布置方式是住 宅采用周边式的布置,配置少量的公共建筑
2)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布局结构
居住小区是被居住区级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 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 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 聚居地。住宅组团是指一般被小区内部道路分割,并与居住 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 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邻里单元。
► (4)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
► (5)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 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 (讲义规划布局与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特色、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 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 (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住区 的污染和干扰;
2、大气环境,指空气中有害气体以及有害物质的浓度和骚扰 性等
3、声环境,指噪声强度
4、视觉环境,指住宅相互间的实现干扰程度及居住区内对架 空线晒衣架室内空调机位置、阳台等的处理,居住区的建筑空 间质量以及整体色彩
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导则

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 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 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
室外管线及建材设施──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并 预留室外风机、管线等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 的整体效果。应严格控制和引导居民入住后对建筑外立 面的“二次施工”。
4.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
5.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 应强调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 灯光亮度;
6.住区的道路照明宜在15~20LX;
7.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 的独特景观。
1.住区内部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通风,如点条结合、 高低错落、底层架空等; 2.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宜构建绿化带、水道、花廊 等景观通道; 3.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景观设计来迎/挡风; 4.住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宜达到二级。
1.2 适用性
本导则适用于我国二十一世纪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它基于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住宅设计规范等,也对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及住宅设计等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1.3 社会性原则
住区的景观设计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并体现社区文化,促进社区人际交往,引导人(群)的交互行为及社区休闲健身活动。提倡公共参与景观设计、建设和管理。
3.总体布局
3.1 规划结构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1.1 重视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时,应对住区的整体结构进行一体化 考虑,使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环境达到最优化。 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环境空间的整体效果, 采用合宜的用地配置方式(如硬、软质景观的结 合及比重),并通过合理的配套设施布局(水、电 管网设施,变电站、垃圾房、车库等辅助设施的布 局及美化等)来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及风格塑造的 和谐。
小区结构文档

小区结构1. 引言小区是城市中常见的住宅区域,它是由多栋住宅建筑物、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等组成的独立空间。
小区结构的设计和规划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区结构的组成和功能,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区结构类型。
2. 小区组成一个典型的小区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2.1 住宅建筑物小区的核心是住宅建筑物,它通常由多栋楼房或住宅单元组成。
住宅建筑物的设计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居住人口密度、建筑时代和环境要求等。
现代的小区通常采用多层楼房或小高层建筑,以满足不同居住需求。
2.2 公共设施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小区通常配备有各种公共设施,如儿童游乐场、健身房、图书馆、游泳池等。
这些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互动和社区的凝聚力。
2.3 配套设施除了公共设施,小区还需要一些配套设施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这些设施包括商业街、超市、银行、药店等,方便居民购物、办理业务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4 绿化和景观绿化和景观是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提供美观的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和促进生态平衡。
小区通常会规划一定的绿地和花园,并进行合理的植被布局和景观设计,以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3. 小区的功能小区的结构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决定了小区的功能和发展方向。
3.1 居住功能小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居住空间,满足人们居住的基本需求。
因此,住宅建筑物是小区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区的居住功能包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安全的住房结构和便利的生活设施等。
3.2 社区功能小区不仅仅是居住空间,它还承担着社区功能。
小区的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提供了社区居民集体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这些公共设施不仅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互动和社交,还为居民提供了各种服务和便利。
3.3 生态功能小区的绿化和景观不仅可以提供美观的环境,还具有生态功能。
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和植被布局,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质,促进生态平衡。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与形态课件

小学规划布置
❖ 是居住小区公建中占地与建筑面积最大的项目。 ❖ 入学人数占居住区人口比例:小学10%
小学选址
❖ 为便于就近上学 ,服务半径小学 500米。
❖ 不宜紧靠住宅, 以减少对居住的 干扰。
❖ 良好的日照与通 风,并远离铁路 、城市交通干道 。
小学设计要求
❖ 教学用房底层满窗日照不小于2小时。 ❖ 学校主要出入口不宜开向城镇干道。如无法避免,门前应留缓冲地带。 ❖ 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距离不应小于300米。如不能满足,应采取隔
构图(最好用有颜色的笔),并以文字形式试对 小区规划进行简要说明
2、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及结构等级
1)居住区-居住小区(二级结构) 2)居住区-居住组团(二级结构) 3)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二级结构) 4)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结构)
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布局形态
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布局形态
住宅用地及构成
❖ 包括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 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宅间小路:住宅 建筑之间连接各 住宅入口的道路
住宅类别
住宅层数 1-3层 4-6层 7-9层 10层以上
❖ 容积率 ❖ 建筑密度
分类 低层 多层 中高层 高层
公建用地及构成
❖ 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 地,包括公建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中学设置100米直跑道。 ❖ 球场、田径场长轴以南北向为宜。
幼儿园、托儿所规模
❖ 幼托是居住组团级公建占地最大的项目 ❖ 班级人数
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 班级数 小型规模3-6班;中型规模6-12班;大型规模12-15班
《住区环境规划设计》--案例分析--9.29.

◆ 万 科 。 第 五 园
◆ 万 科 。 第 五 园
◆ 万 科 。 第 五 园
◆ 万 科 。 第 五 园
◆ 万 科 。 第 五 园
◆ 万 科 。 第 五 园
`
◆ 万 科 。 第 五 园
2.环境空间构成
◆ 万科、第五园的环境设计 ◆
村
(1) 村 在“第 五园” 的景观 规划处 理上十 分突出, 设计表 达了 “村” 的景观 艺术形 态。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成都青羊区东坡大道天鹅湖公园旁,是城西热点 板块新光华片区核心地带。北距光华大道约360米,南距清水河 约140米,用地的东南面为占地5万平米的城市公园,西面为置 信房产的置信玉园。
成都—碧华邻景观方案设计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成都青羊区东坡大道天鹅湖公园旁,是城西热点板块新光华片区核心地带。 北距光华大道约360米,南距清水河约140米,用地的东南面为占地5万平米的城市公园, 西面为置信房产的置信玉园。
一、深圳万科.第五园 ——骨子里的中国情结
一、深圳万科.第五园 ——骨子里的中国情结
设计理念:
现代中式建筑风格,吸纳了岭南四大名 园、北京四合院等众多中式古典园林的精华, 辅以现代的园林艺术文化特色,形成了其独 具特色的现代新中式园林风格。
岭南四园
江南民居院落
岭南园林: 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号称粤中四大名园
2.环境空间构成
◆ 万科、第五园的环境设计
◆ 万 科 。 第 五 园
2.环境空间构成
◆ 万科、第五园的环境设计
◆ 万 科 。 第 五 园
2.环境空间构成
◆ 万科、第五园的环境设计
◆ 万 科 。 第 五 园
居住区规划之围合式布局

Page 2
“围合式”布局
各个城市的新建城区一般都位于城郊结合部,土地范围较大,城市交通道路有 些已经规划,有些正在建设,自然环境不是特别优越,大多数小区面临着自身环境 的改造、再造、优化这些问题,所以在住区内部提供一个中心花园是必然选择,而 “围合式”规划布局是实现这个共享景观空间的最佳选择。
Page 3
“围合式”布局方式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 和优越性是什么?
1、适应房地产市场求新的需求
开发商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品牌影响 力、势必追求与众不同,凸显景观价值,以独具特色的中央大花园 来吸引购买者。 2、是获得良好日照的理想途径 高层住宅间距越小,日照越难以满足,如果沿用地周边布 置,每栋住宅东南向和西南向较开阔,可获得较长的日照时间。 3、便于实现人车分流的交通设计 小区车行道沿用的周边布置,中心花园安排休闲步行小徂, 完全做到人车互不干扰,保证了小区交通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 让中心花园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page较大的中心花园可集中安排一些场地供居民健身游戏休憩娱乐活动同时就近布置会所和商业街使之成为小区最有活力和魅力的交往聚会场所增强了小区的凝聚力和归属4体现景观均好性的设计理念每栋住宅围绕中心花园布置每家每户均可在室内欣赏到中心花园的远景同时也欣赏到楼前楼后小花园的近景实现户户有景家家赏园
居住区规划之围合式布局
Page 16
效果图
Page 17
Page 18
识
Page 19
小区用地
实 例 广 州 锦 城 花 园 小 区
城市干道
Page 20
2
用 地 分 析
Page 21
流 线 分 析
人流路线
Page 22
车流路线
居住区的构成要素和组成内容

二.方便
• • • • • (一).内外交通的便利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 (三).施工及管理的便利 (四).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便利
.方便意味着生活的便利和舒适。方便在一 定的程度上是舒适要求的一个重要分支。 • .方便的要求,一般而言更注重对人的活动 所考虑。
(一)内外交通的便利
• .内外交通是相对而言的。对居住区或小区 而言,内部交通是区内的交通;外部交通是区 外的居住区道路和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对住宅 而言,则内部交通是住宅内的廊道和楼梯上的 交通等,外部交通则一般是指小区和居住区的 道路上的交通。这里,我们更多的是指后者。 • .交通的便利首先取决于道路系统的完善, 包括住宅内部的道路、小区和居住区的道路、 和城市道路。
基本要求:
• .所谓的基本要求,就是本质的要求。 • 课本上的分类:使用、卫生、安全、 经济、施工、美观。 • 课堂上的讲述:舒适、方便、安全、 卫生、美观。 • 舒适与使用的含义较一致,而经济的 问题较为复杂,这里不作讨论。
一.舒适
• 舒适的含义比较广泛,广义地说,也 包含了方便、安全、卫生和美观。 • 我们这里的舒适是指在现有的社会、 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居住条件所能达到 的要求。相对而言,是狭义的。 • 以下从内部和外部居住环境来进行分析。
4.住户相互视线的干扰程度
• 指每一家庭住户之间的相互视线干扰, 虽可以通过窗帘等解决,但不是良策。 良好的视线互不干扰,取决于适当的密 度和建筑及组群设计。
5.室外小气候和场地的日照、 通风、防风、防晒、等状况
6.室外环境的噪声级
• 国外一般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城市环境 控制标准对城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控制要求。 一般我国对居住区环境噪声标准建议值如下: • 白天:(上午7:00-下午9:00)4 5-50分贝(A) • 夜晚:(晚上9:00-凌晨7:00)4 1-45分贝(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3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4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5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46
目录 Content
01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2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3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4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5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6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47
01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
3)半私密空间 私密空间渗入公共空间的部分,是室内空间的延续。包括宅间庭
院、宅间小道。
6
4)私密空间 属于住户或私人所有的空间。空间的封闭性、领域感极强。
江苏深深深住宅
7
8
9
10
按空间形式分
1)边界空间 边界空间是指两种性质不同的空间交接的边界区域。边界具有行为的诱导性
和景观的变异性,以及行为的扩散性。 包括居住小区边界——庭院边界——单元入口
第二章 居住小区环境空间构成
1
2.1.1按空间的层次划分
1)公共空间 包括道路广场、社区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商业中心等。
2
上海仁恒东郊花园景观 3
2)半公共空间 具有一地限度的公共空间,多幢住宅居民共同拥有的空间,具有
一定范围的公共性。是邻里交往、游憩的主要场所。
4
公共空间 半公共空间
5
您的 标题
您的 标题
您的 标题
您的 标题
您的 标题
您的 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52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11
12
2)庭院空间 中心庭院——区域
中心庭院——宅间院 落三级
13
14
15
16
17
3)广场空间 软性材质围合的空间类型。进行大规模户外活动的场所。
18
4)道路空间 居住区级道路——小区
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宅间路
19
20
21
2.2主要活动与功能空间
必要活动:上下班、上(放)学、候车、买菜等。 自发性活动:散步、健身、驻足观望 社会性活动:儿童游戏、交谈等 组织功能 协调功能 保健功能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53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01 添加标题 请在此输入 您的文本。
54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请在此输入 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 您的文本。
01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2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43
目录 Content
01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2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3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44
目录 Content
01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2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3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04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45
目录 Content
01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24
2.2.2小区主要功能空间
1)公园绿地空间 (1)居住区公园 面积:10000m2 规划设计要求 (1)满足功能要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分区 (2)满足园林审美和游览要求 (3)对象为本地居民,游览时间集中
25
26
(2)居住小区公园 面积:4000m2 以上 规划设计
48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 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 输入您的文本。
49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您的标 题
您的标题
您的标 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50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您的标 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30
31
32
(4)宅旁绿地空间 绿地平面形状、尺度和空间与住宅建筑、道路紧密结合。 风格协调,形式统一又各具特色。 与功能相适应。 与地下管线的安全距离满足要求 注意耐阴植物的选用。
33
34
35
36
2.设计图纸
37
(5)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空间 在主入口和中心地带等开放空间常布置景观集散广场。 以常绿乔木为主。
(1)布局形式可灵活多样 (2)以绿化为主 (3)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丰富绿地景观,增加游憩趣味。
27
28
29
(3).居住区组团绿地 面积:1000m2 以上,服务2000人以上。
规划设计要求 保证1/3的面积初一日照阴影范围线以外。 组团绿地的出入口、园路、活动场地要与组团绿地周围的居住区道路布局协调。 要有一定的铺装地面 依靠园林数目围合绿地空间 应有特色 协调组团余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必要条件: 1.合适的空间,一定的设施和环境 2.相同或类似的特征。 3.相同或类似的社会利益和活动内容。
23
2)按户外活动目的划分
(1)保健活动
活动时间相对固定 活动对象相对固定 活动地点相对固定
(2)休闲活动:散步、观看、下棋、晒太阳 (3)游戏活动:安全性、可开发性 (4)事物活动:处理事务的活动
您的标 题
您的标题
您的标 题
您的标 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51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38
五、道路绿地空间 (1)居住区主干道、居住小区干道采取城市一般道路的绿化布置 形式。 (2)组团道路等不设专用道路绿化带,可结合其他绿地规划设计。
39
40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41
目录 Content
01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42
目录 Content
55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请在此输入 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 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 您的文本。
56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 标题
01 添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