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介语研究论略
浅析对外汉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本 文对 中介语 的石 化现 象进 行 简要 阐释 ,并 简略介 绍H a n( 2 0 1 2 )提 出的选择 性石化假设 ( S e 1 e c t i v e F o S S i 1 i z a t i o n
H y p o t h e s i s )和石化现 象对对 外汉语教 学的 负面影响,在此基础 上分析 了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对外汉语教 学的启示。 关键词:石 化现 象 选择 性石化假设 对外汉语教 学
一
、
所 高 校 开 设 了汉 语 课 程 ;世 界 其 他 国家 学 习 汉 语 的 人 数 已 中 。 S e l i n k e r 还 根 据 石 化 的 不 同 程 度 , 将 石 化 分 为 暂 经超过4 0 0 0 万, 有 些 国 家 以5 0 % 甚 至 翻 番 的 速 度 增 长 ; 国家 时 性 石 化 ( t e m p o r a r y f o s s i 1 i z a t i o n ) 和 永 久 性 石 化 汉办先后为4 0 多个 国家 和 地 区培 训 了两 万 余 名 汉 语 教师 , 并 ( p e r m a n e n t f o s s i 1 i z a t i o n ) ,暂 时性 石 化 又 叫稳 定 石化 向世 界 1 5 0 多 个 国家 派 出 汉 语 教 师 和 志 愿 者 近 4 0 0 0 人 ; 美 (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 。在 经 历 了短 暂 的 石 化 后 ,二 语 习得 者 国出于 国家安全 的考 虑, 投入 巨资 开展所 谓 的 ‘ 关 键 语 言 只 要 接 受 理 想 的 语 言 输 入 , 他 们 的部 分 语 言 能 力就 可 能 发 ( C r i t i c a l L a n g u a g e s ) ’的 教 学 , 汉 语 就 是六 种 关 键 语 言之 ” ( 引自 光 明 日报 》 , 2 0 1 0 - 1 2 - 0 9 , “ 汉语 热”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研究

三 、 据 库 的设 计 思 路 数
料数 据库 , 以收 集 不 同背 景 和不 同 学 习 阶 段 外 国 学 生 及 少 数 民 族 学 生 可 的汉 语 书面 语 和用 文 字转 写 的 口 语 语 料 , 并对 语 料 属 性 、 汇 、 法 等 单 词 语
构 , 反映 用 户观 点 的 概 念 模 型 , 是 整个 数 据 库 设 计 的 关 键 。一 般语 即 这
言 的基 本 构 成 要 素 是 词 , 词 构 成 句 , 由 句 构 成 篇 蕈 , 汉 语 的 最 小 由 再 但 构 成 元素 却 是 汉 字 , 此 设 计 语 料 库 结 构 组 成 时 需 要 将 字 、 、 和 篇 因 词 句 章 都 考 虑到 。另 外 , 料 库 数据 的 最大 特 点 就 是 真 实 , 就 是 说 需 要 语 也 原样 保 存 语 料 信 息 , 括语 料 中 的大 量 偏 误 , 也 是 需 要 考 虑 的 关 键 问 包 这
法 以及 语 料 数 据库 的设 计 思 路 , 阐 明 了该语 料 库 在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和研 究 中 的应 用 价 值 。 并 【 键 词】 语 料 库 ; 关 中介 语 ; 语 教 学 汉
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收集的语言文本或话语片断而建立
的 电 子资 料 库 。本 文所 述 汉语 中 介 语料 库 是基 于 语 言学 中 中 介语 理 论 设 计 与 实施 的 。中 介 语是 心 理语 言 学 中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的 ~ 种 研 究 模 式 , 其 将 语言 学 习者 置 于观 察 中 心 , 研究 他 们 如 何 有意 识 地 向 目 的语 的 正确 去 形 式迁 移 的各 种 动态 表现 。中 介 语理 论 自 2 o世 纪 6 o年代 末 出现 并发 展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标注的全面性及类别问题_肖奚强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标注的 全面性及类别问题
*
肖奚强 周文华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
提要 标注的全面性和类别问题是汉语中介语语 料 库 建 设 中 的 两 个 重 要 问 题 , 直接关系到语料标注 标注的全面性应从标注的广度 、 深度 、 角度和准确度四个维度展开 , 贪大求全而不 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深度和准确度的粗颗粒标注是不可 取 的 ; 就中介语语料库的特点而言, 汉语中介语标 注重标注角度 、 注的类别应分为正确信息和偏误信息两类 ; 标注赋码的类别应与标注内容的类别相匹配 , 并注意正确 信息和偏误信息赋码内在的一致性和逻辑关系 。 关键词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 标注 全面性 类别
⑤
但对各个标注层面所涉及的项目和下位分 类 的 论 述 却 显 得 相 对 粗 略 。 文 章 对 于 全 面 性 的 贯 彻 并 不 彻 底 , 可操作性也有待完善 。 而且 , 仅从覆盖面广这个维度来探讨语料标注的全面性是远远不够的 。
3 6 9
世界汉语教学 第 2 8卷 2 0 1 4 年第 3 期
④
限于篇幅 , 本文仅讨论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下的标注问题 , 至于需要不需要标注 , 标注与不 标 注
之间的利弊得失问题拟另文探讨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张宝林 ( 提出全球汉语学习者语料库要贯彻全面性的原则 , 进行包括汉字 、 词汇 、 语法、 语义、 2 0 1 3 、 。 语用 标点符号在内的各个层面的标注 该文涉及的标注范围比目前 所 见 汉 语 语 料 库 的 标 注 范 围 都 要 广 ,
⑤ 确度四个维度来思考 。
2. 1 标注的广度 从理论上讲可以包括汉字 、 词汇 、 语法 、 语义 、 语用 、 标 标注的广度即标注内容的覆盖度 , 点符号等层面的标注 。 如果是口语语料库 , 还应包括语音 、 韵律等的标注 。 不过正如丁信善 ( “ 所 言, 从用户的角度, 语料 标 注得 越详 尽越 好, 而标注者则还需要考虑标注的可行 1 9 9 8) ” 性 。 因此 , 任何标注模式都是二者之间求得的 一 种 妥 协 的 产 物 。 从目前语料标注的理论基 语料库建设者要进行覆盖面如此之广的语料标注几乎是不可能的 。 础和实践操作看 , 从理论上讲 , 由于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体现的是语言研究理论与语料库方法的结合 ,
关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研究报告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研究沈锐1,黄薇2(1.红河学院教育技术系2.红河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XX蒙自661100)【摘要】本文探讨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的主要思路以及具体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了汉语中介语语料的加工方法以及语料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并阐明了该语料库在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语料库;中介语;汉语教学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收集的语言文本或话语片断而建立的电子资料库。
本文所述汉语中介语料库是基于语言学中中介语理论设计与实施的。
中介语是心理语言学中第二语言习得的一种研究模式,其将语言学习者置于观察中心,去研究他们如何有意识地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迁移的各种动态表现。
中介语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并发展至今,虽然时间并不长,但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以及一线教师的关注。
无论是进行中介语研究还是使用中介语理论进行第二语言教学都需要收集分析大量的语料,因而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和整理语料变得十分迫切。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建设和使用母语非汉语学习者的汉语中介语语料数据库,可以收集不同背景和不同学习阶段外国学生及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书面语和用文字转写的口语语料,并对语料属性、词汇、语法等单位进行计算机处理,以实现对各种条件和要求下的语料数据进行便捷的机器检索和提取,可以为研究母语非汉语学生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提供大量的各种单项的或综合的资料和信息。
因此,我们提出了建设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课题,由于语料库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限于人力物力条件,本文讨论的是中小规模的语料库。
一、需求分析和框架设计语料库建设不能盲目进行,首先要进行调研,对语料库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
半自动化的语料库构建是目前语料库建设的主流技术,目的是在确保语料库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人工参与的比例,增加自动化程度,目标是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个有一定规模,质量可靠、可扩充、成本低,能够全面、细致地记录母语非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表征和研究他们汉语习得过程的语料库。
中介语理论

精选ppt
35
(二)错误的分类
科德把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 失误是口误或笔误,是偶然现象, 是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失误不是 系统的,不反映说话人的语言能力, 操本族语的人也常出这样的错误。 偏误是对正确语言的偏离,也就是 离开了轨道。这种错误是系统的, 有规律的,它反映说话者的语言能 力。
精选ppt
精选ppt
9
(二)关于中介语的不同术语
在塞林格之前,科德将它称为具有独特 风格的“个人特异方言”,内姆塞尔称它 为“近似系统” 或“学习者的语言”等。 然而广为人知、影响最大的还是 “Interlanguage”这一提法。但我国学界对 此术语的翻译不完全一致,有的译成“中 介语”,也有译成“中间语”或“过渡语” 的。近年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译为“中介 语”或“过渡语”。二者侧重点不同。
精选ppt
20
造成“化石化”现象的原因:
(1)学习外语的成年人大脑灵活性减 退。
(2)成年人由于抽象思维活动能力的 发展,对目的语规则进行的不正确归 纳总结、抽象概括。(如“打球”一 词)
(3)不能产生移情作用。
精选ppt
21
几个概念 1.母语、本族语 2.第一语言 3.第二语言 4.目标语(目的语) 5.正迁移 6.负迁移(干扰)
言中存在着大量的“中介物”。
1.语音方面,普通话和方言。在方言和标准的 普通话之间,有地方普通话。地方普通话就是
“中介物”,我们可以称之为“中介语”。不
同的方言与普通话接触会产生不同的地方普通
话。在我国汉语方言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说普通
话人,大多数人说的都是“地方普通话”,如
“广东普通话”、“上海普通话”、“四川普
(2)就其交际功能看:可用于交际。
中介语理论研究

近年来,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及对外汉语中介语研究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母语迁移的研究与运用 母语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规律的分析和研究, 母语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规律的分析和研究,是 对外汉语界关于中介语问题讨论的主要方面。 对外汉语界关于中介语问题讨论的主要方面。如关联 词语、 字的使用,语音等问题。 词语、“了”字的使用,语音等问题。 (二)关于目的语知识迁移的研究与应用 使用已经学过的目的语的有限的、 使用已经学过的目的语的有限的、不充分的规则来错 误地或不适当的类推到新的语言现象上, 误地或不适当的类推到新的语言现象上,也是留学生 发生偏误的一个方面,尤其在中高级阶段。 发生偏误的一个方面,尤其在中高级阶段。这种现象 就是一般所说的过度概括或过渡泛化。 就是一般所说的过度概括或过渡泛化。 (三)关于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学习策略是近年来讨论较多的问题。 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学习策略是近年来讨论较多的问题。 交际策略的使用对学习汉语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交际策略的使用对学习汉语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交 际策略跟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有直接的 关系。 关系。
目
语言学 的
语
错误+语
错误=中介语
中介语”的概念最早是由赛林格 (L.Selinker)于1969年提出来的。 所谓“中介语”,就是介于学生本 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 统,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的语 言系统。 科德(S.P.Corder)称它为具有独 特风格的“特异方言”或“语言学 习者的语言”。奈姆赛尔(William Nemser)称它为“接近系 统”(approximate system ,1971)
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从汉语语用理解、汉语语用表达和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三个方面介绍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回顾了国内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的研究现状,发现需要进一步拓宽国内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的研究范围,建立更加完善的汉语中介语语用理论体系。
对外汉语语用教学尤其是语用教学中输出训练和测试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以便为对外汉语语用教学中学习者汉语语用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加高效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中介语语用言语行为语用能力对外汉语教学一、引言赵杨(2015)认为,中介语语用是非本族语者对吉?2行为的理解与产出以及与二语相关的语用知识的习得。
掌握汉语语用知识、具备汉语语用能力才会减少或避免汉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顺利进行交际;而掌握学习者习得汉语语用规则的特点及其汉语语用能力的发展规律会使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更加合理、有效;而且,唯有全面掌握并分析、研究汉语的语用需求与运用规律,才能使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更加科学、实用。
(李军、薛秋宁,2005)二、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中介语语用研究大多在言语行为框架内开展,言语行为是语言所共有的,不同语言的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赵杨,2015 )。
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汉语语用理解、汉语语用表达和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策略。
(一)汉语语用理解汉语语用理解包括对语言形式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对语境中言语行为(话语意图)、间接言语行为(言外之意)的理解。
1. 学习者如何理解语用意图母语、年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各不相同的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从话语形式去理解言语行为的现象(Carrel, 1981)对话语意图尤其是言外之意的理解在日常交际中很重要(李军、薛秋宁,2005)。
大多数汉语学习者在从语言形式去理解话语意图的逐步推进中因汉语语用知识的不足而不得不借助于母语。
2. 影响语用意图和言外之意理解的因素影响学习者对汉语语用理解的因素有汉语表达形式和语境、学习环境和在目的语环境中的居住时间以及学习者现有的相关知识系统、思维方式和习惯等。
中介语研究

中介语理论与对比分析、偏误分 析的关系
在方法上,中介语理论把对比分析和偏误 分析只是作为一般的方法看待。
早期的中介语理论
Selinker(中介语之父), Corder, Nemser的主张构成了早期中介语理论。
Corder的中介语理论源于其偏误分析,而 Nemser 和Selinker的中介语理论则都是通 过语音或者语法对比之后提出来的。
偏误的提法还没有能够真正地 把学习者的语言看成一个独立 的系统。
力乔
、姆
语斯
言 表 现
基 : 语
言
能
Nems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
“近似系统” “近似系统”的本质 “稳定的中介系统”
“近似系统”(接近系统)
指学习者在试图使用目的语时实际运用的 偏离的语言系统;
含义: 1、不同于源语言系统和目的语系统——独 立的语言系统; 2、“近似”表明是以目的语为参照;(在 此过程中,母语干扰使学习者语言系统偏 离目的语系统。) 3、动态发展的系统。原因(语言差异、逐 渐变化)。
Give you some color;
Three piece book;
You is what;
洋泾浜汉语
指在汉语中使用的由英语翻译过来的,带 有浓重上海地方口音的蹩脚汉语或“汉话 ”。
如:拿摩瘟。 三克油,喂你妈去。 偷油它。
稳定的中介系统
(Nemser)稳定的中介系统(或永久的中介 系统和次系统):即“僵化”现象( Selinker);
“系统生成器”会根据新的语言材料对过 渡系统作出调整,不断更新;
“内在大纲”
“内在大纲”:学习者具有的一种控制学 习目的语规则的程序化序列,它控制着学 习者的目的语学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5月第2期语言文字应用Applied Linguistics May ,2011No.2[收稿日期]2010-11-17[作者简介]肖奚强,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导,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语言习得理论。
*本文得到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0YJA740101)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项目的资助。
感谢《语言文字应用》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
汉语中介语研究论略*肖奚强(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中介语研究必须有一定的语言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其中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和成果与语言习得理论在作为分析框架和理论依据方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目前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和语料库研究法。
其中语料库研究法正方兴未艾。
中介语研究的趋势是采用语料库方法,进行不同语言背景学习者的习得状况的考察和比较,进行不同语体的考察和比较,进行中介语系统的穷尽性分析,以建立汉语中介语系统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介语研究;语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方法论;研究趋势[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97(2011)02-0109-07Chinese Interlanguag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DirectionsXIAO XiqiangAbstract :Interlanguage study must take as guidelines certain linguistic theories and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The linguistic studie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ories oflanguage acquisition are of equal importance as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heoreticalunderpinnings.Current research methods are questionnaires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corpus method.Corpus method is emerging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interlanguageresearch.In order to develop the system of Chinese Interlanguage theory ,corpus methodcan be adopted to examine and compare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 backgrounds ,andlearner language in different registers ,and the exhaustive description of interlanguage·110·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第2期systems.Keywords:interlanguage study;linguistic theory;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methodology;research trend新世纪以来汉语中介语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对于中介语研究所依托的理论、应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都还存在一定的分歧。
本文将通过研究实例从理论依托、研究方法、研究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权作引玉之砖。
一理论依托及其应用中介语研究必须依据一定的语言习得理论,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否也要依据语言理论,如何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理论(包括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与成果),在中介语研究中并无一致的看法。
(一)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研究所依据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有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内在大纲”与习得顺序假说。
虽然对比分析对学生错误预测的准确性早已为学界所诟病,但这种基于双语对比的方法在分析和解释二语习得规律时还是有相当的作用。
没有学生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分析,就不可能解释中介语中所谓的母语负迁移等现象。
偏误分析理论认为学生的语言偏误是观察学生二语习得状况的一个“窗口”,分析中介语,不可能不观察、分析、解释其中的偏误现象。
中介语理论则认为学生所产生的中介语既包括正确的部分(符合目的语的部分),也包括偏误的部分(不符合目的语的部分),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习得状况。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中介语研究,不仅要进行偏误分析,更得观察、描写、解释学生语言的正确的部分,以发现中介语的系统规律。
普遍语法与内在大纲假说认为习得者有大致相同的“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该顺序不受母语背景、性别、第二语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虽然以上理论对于中介语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它们并不是完全并行不悖、十分相容的。
比如有研究表明,不同母语背景、年龄、性别的人学习目的语并不存在一般认为的应该有的差异。
而另一些研究则证明,母语背景等因素会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影响。
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母语的负迁移。
不同的母语会导致不同的负迁移,因此,对比分析在中介语研究中还是有用武之地的。
关键在于不能仅仅进行学生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对比分析应该与中介语研究结合起来,为分析研究中介语服务。
我们的研究只能是依据某一种理论,取得某一些进展。
研究中根据需要和研究条件的限制,必然会对现有的理论有所取舍或侧重,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比如,我们对一批句式的习得研究基本没有进行学生母语与汉语的对比,所依据的理论就是普遍语法理论,注重的是语言的共性。
不能说我们得到的结论多么准确,但起码也做了一些描写和解释的工作。
实践表明,并不是所有的中介语现象都需要在双语对比的基础上进行。
因为某些语言现象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人类也具有相同的认知心理。
①(二)语言学理论2011年第2期肖奚强:汉语中介语研究论略·111·进行汉语中介语研究,仅仅依靠语言习得理论还不够,还必须以语言理论,特别是汉语本体研究的理论和成果作为分析框架或参考。
否则,在语言要素的分析方面将无所依托,难以深入。
比如,我们在汉语句式习得研究中,对句式的确定、分类、描写所依据的是汉语研究中的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肖奚强等,2009)。
我们对外国学生汉语照应系统的研究,采用的则是篇章语言学的分析框架(肖奚强,2001;徐开妍、肖奚强,2008;肖奚强、金柳廷,2009)。
高顺全(2002、2006)的研究采用了语法化的研究视角,发现外国学生汉语虚词的学习顺序与虚词的语法化顺序相一致。
构式语法理论已经被引入儿童语言习得和英语习得研究领域。
某些构式的语义明晰程度在中介语习得过程中也存在着相似的顺序。
根据刘丹青(2005)对非典型“连”字句构式的讨论,可以看出非典型“连”字句的生成、理解都比典型的“连”字句要难,由此可推论典型“连”字句到非典型“连”字句存在不同的习得难度。
相信构式语法理论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会在汉语中介语研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由此可见,中介语研究需要从语言理论中吸取养分。
了解、把握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对于分析中介语现象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以将中介语研究推向深入的。
当然,正如王建勤(2000)所指出的,中介语研究不能简单地套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和术语。
但认为中介语研究完全不必借鉴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或分析框架,则是不可取的。
因为我们的教学语法、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教材编写、课堂教学都与汉语本体研究息息相关。
学生所产生的中介语当然也与目的语的规则密切相关。
不依据语言本体研究的范式、规则和成果,中介语的规则怎么描写?学生语言中的正确形式及偏误现象又将依据什么进行分析和解释?虽然我们不能全盘照搬本体研究的成果,但否认语言理论在中介语研究中的基本作用也是不可取的。
二研究方法从大的方面说,中介语的研究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和语料库研究法。
从用于研究的中介语来源看,前两种研究方法属于非自然语料,第三种属于自然语料。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对样本的直接研究以了解总体特点的研究方法。
早期中介语的研究多采取这种方法,因为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中介语语料库可资利用。
此法的问卷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调查的结果,必须注意调查目的的隐蔽性,把握好问题的信度和效度、调查对象的代表性等等。
这些参项的任何一项控制不好,都会偏离调查的真实性。
这种方法往往带有研究者的主观诱导性而使人们怀疑其结论的可信度。
目前单纯以问卷调查法进行中介语研究的做法并不多见。
此法一般作为实验研究法、语料库研究法的补充,与它们结合起来使用。
(二)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从某种理论或假设出发,在两种现象(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即探讨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其独特之处在于,研究者直接对自变量进行操纵。
这种研究方法起源于心理学研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从实验研究法的过程和实验对象来看,实验研究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随机分组,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第二,设置对照组。
第三,人为干预。
研究者将新的方法或措施用于实验研究对象,而对照组则基本不做处理。
·112·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第2期实验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在实验的准备阶段就要确定与实验有关的变量。
另外,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可能对因变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即“无关变量”。
如果对无关变量不加控制或控制得不好,就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甚至导致实验的失败。
虽然实验研究法在汉语中介语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王韫佳(2004、2006)、江新(2006、2007)、高立群(2003、2004)等人的研究。
但是正如徐子亮(2004)在谈到语言习得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时所指出的那样,现有研究在语料收集、问卷调查、实验研究中存在研究者的随意性、人工干预的影响、先有固定的想法再收集材料、研究的不可重复性、调查项目的理论依据不清或不一致等方面都有需要改进和注意的地方。
(三)语料库研究法语料库研究法最主要的特点是研究的依据———语料来自学生自然表达的作文和口语,没有人为控制的弊端。
目前多所高校已经建有自己的中介语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
②而且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习得研究基本都遵循以下的研究范式或曰技术路线:1.梳理、借鉴、吸收和修正汉语本体的研究成果,以确定所需研究的语言项目的性质、范围及分类;据此拟订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