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绿色建筑报告

合集下载

浙江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浙江省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7 2 3 7 . 2 0 1 3 . 0 2 . 0 0 4
浙江省绿色建筑 发展现状及存在 问题分析 木
唐 峰 , 袁 大陆 , 李广华
3 1 0 0 1 3 )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杭州
Ke y w or ds : g r e e n bu i l d i ng ; bu i l d i n g e n e r g y e ic f i e nc y ; g r e e n t e c h no l o y; g p r o bl e m; s u s ai t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叭 年 第 期 4 卷 ̄ g 2 6 4 1 t t 1 )
N o . 2 i n 2 0 1 3 r r 0 t a l N o . 2 6 4 。 V o 1 . 4 1 )
建 筑 节 能
。 。 。
■ 新能源 与绿色 建筑
NEW ENERGY & GREEN BUl LDI NG
浙 江 省绿 色 建筑 近期 和远 期 的发 展 目标 , 亟 须 回顾 和
摘要 : 发展绿 色建筑是建筑 业可持 续发展 的必然选择 。通 过对 浙江省绿 色建 筑发展 现状 、 绿 色技术应 用、 配套政 策措 施、 与周边省市 的比较等方 面的调 查研 究, 并结合绿 色建筑评价标识 工作 的实践 经验 , 探 索符合 浙江省 实际情 况的绿 色建筑发展 途径, 可为其
筑 垃 圾约 占人类 活动 产 生垃圾 总量 的 4 0 %t 。 绿色 建 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内, 最大 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 节地 、 节水、 节 材) 、 保 护 环境 和 减 少 污 染 , 为 人 们提供健康、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 自然 和 谐共

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和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2016年

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和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2016年

表K.0.1 项目编号:2015-37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盖章)设计负责:项目设计:项目校对:项目审核:填表时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六年五月一、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筑类型□住宅■公建建筑面积m265446■新建□改扩建地上建筑面积m239648地下建筑面积m225798建筑高度m42.45建筑容积率 1.871建筑层数地上10层地下2层公建节能分类甲类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空调形式VRF空调项目投资(万元)34428万可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参照GB/T50378)□ 无□ 一星级■二星级□ 三星级二、关键指标设计汇总指标单位填报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用地面积万m2 2.0067 建筑总面积万m2 6.5446 地下建筑面积m2 2.5798 地下面积比%39.42% 透水地面面积比%建筑总能耗tce/a单位面积能耗kWh/m2a节能率%非传统水量M3/a0用水总量M3/a70424.8非传统水源利用率%0建筑材料总重量t可再循环材料重量t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可再利用材料重量t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绿地率%可再生能源总量tce/a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M3/a1825 建筑生活热水量M3/a3690.0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0.49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kWh/a0 建筑用电量万kWh/a441 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主要能耗电能设计总耗量(kWh)3392燃气种类天然气燃气设计总耗量(Nm3/a)592.6燃油种类燃油设计总耗品种及耗能量量(t)燃煤种类--燃煤设计总耗量(t)--热力种类--热力设计总耗量(t)--年能耗设计总量(tce)单位面积能耗设计指标(tce/(m2.a))建筑分项能耗耗能系统设计年耗能量(tce)分项能耗占总能耗百分比暖通空调系统1696照明、插座1543生活热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厨房炊事系统电梯等运输系统其他其它指标说明:三、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工程性质:。

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

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

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绿色建筑评论标准》条则分数类别款条编号款项内容项文分总数分节俭集约利用土地。

19场所内合理设置绿化9用地。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6间。

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 0.2 。

2节或非玻璃幕墙建筑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地4的限制切合现行行业与标准《城市夜景照明室2设计规范》 JGJ/T 163外的规定。

或不设室环外夜景照明境场所内环境噪声切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4境质量标准》 GB3096的有关规定。

在冬季建筑物周典型风围人行区26速和风风速小于向条件5m/s ,且是自否评备注参得评分■19■9■6■2■2■4■2下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 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 或只有一排建筑场所内人活动区不过渡出现涡旋季、夏或无风区季典型50% 以上风速和可开启外风向条窗室内外件下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所有乔木、修建物等遮阴举措的面积比例超出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场所进出口抵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500m,或抵达轨1 1■22■11■22■42□39□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800m。

场所进出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 2 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

有便利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有便利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自行车泊车设备地点合理、方便进出,且有遮阳防雨举措合理设置灵活车泊车设备供给便利的公共服务联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所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所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纳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赔偿举措。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率达到 30%;合理连接和指引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举措;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3□3□3□3■363■3 6■333■3□93■3 3■3铺装面积的比率达到50%。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今年1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今年1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今年1月1日起
施行
佚名
【期刊名称】《宁波化工》
【年(卷),期】2022()1
【摘要】2021年9月7日,浙江省城乡和住房建设厅发布〔2021〕第39号公告: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21)(以下简称《标准》)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3.0.5条为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原《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作废。

《标准》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主编,本次修编契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中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新理念,对原标准进行了梳理、整合与提高。

【总页数】1页(P14-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施行背景下的我国绿色建筑建设现状分析
2.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补充细则》和《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住宅补充细则》的通知
3.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指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于今年7月起正式实施
4.浙江省发布2020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第一批)
5.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认真贯彻
执行《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和建设部《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一类综合体绿色建筑专篇(含表格)模板(2018年版)

浙江省一类综合体绿色建筑专篇(含表格)模板(2018年版)

杭州市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说明杭州市民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图设计说明专篇(居住建筑)专篇Array一、建筑主要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2014 );2、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1092-( 201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93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2015 );7、《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2012 );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2013 );1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 )11、<浙江省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技术公告>和<浙江省建设领域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公告>(浙建发【2014】284号);12、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13、项目编号为(0002876-3-1)的节能审查意见书及其附件:节能评估报告书(表)和专家评审意见;14、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二、建筑绿色节能设计主要内容:浙江省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表浙江省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表一、项目主要围护结构保温构造详图(节点):一、结构主要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3、浙江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13);4、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材评估技术导则》;5、住宅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建标【2012】1号);6、《关于发布<浙江省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技术公告>和<浙江省建设领域淘汰和限制使用技术公告>的通知》(浙建发【2014】284号);7、《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1】56号);8、《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意见》(浙政办发【2012】152号);9、《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2008年本)》;10、《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11、项目编号为(0002876-3-1)的节能审查意见书及其附件:节能评估报告书(表)和专家评审意见;12、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绿色建筑完成情况汇报

绿色建筑完成情况汇报

绿色建筑完成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很荣幸向您汇报我们项目的绿色建筑完成情况。

自从项目启动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以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和可持续生活的需求。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现在我将向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将绿色理念融入到了整体规划中。

我们采用了高效节能的建筑外墙材料,以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我们还在建筑设计中考虑了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的依赖。

这些举措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还可以提高建筑内部的舒适度。

其次,我们在建筑施工阶段也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理念。

我们选择了符合环保标准的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并对废弃材料进行了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

此外,我们还在施工现场推行了节能减排的措施,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化学品的使用等。

最后,我们在建筑竣工后也将继续关注绿色建筑的运营和维护。

我们将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的机制,确保建筑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我们还将推广绿色生活理念,鼓励建筑内部的居民或使用者采取节能减排的行为,共同维护建筑的绿色环保形象。

总的来说,我们的绿色建筑项目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同时,我们也期待领导和各位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浙江省绿色建筑标准

浙江省绿色建筑标准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浙江省绿色建筑标准》Green building standardDB33/T 1026-2006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四节”政策,促进国家倡导的绿色建筑的健康快速发展,建设环保、高效、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 在绿色建筑的实践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在适宜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为使用者提供安全、健康、适用的使用空间;3兼顾保护环境,减小建筑对环境的负荷,与自然和谐共生。

1.0.3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

1.0.4 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在适宜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和适用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建筑的全生命周期whole life cycle of building包括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直至拆除这五个阶段。

2.0.3 人口净密度net residential density人口净密度是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公顷)。

它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

2.0.4 无障碍设施accessibility facilities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的安全设施。

2.0.5 建筑密度builing density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2.0.6容积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2.0.7负荷均匀度load uniformity衡量场地内电能、天然气等各种从外界输入的能源利用是否均匀的参数。

绿色建筑推情况汇报

绿色建筑推情况汇报

绿色建筑推情况汇报近年来,绿色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成为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

作为绿色建筑的文档创作者,我将在本文中对绿色建筑的推广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企业开始重视建筑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入绿色建筑理念,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的方向发展。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为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绿色建筑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色建筑对于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还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因此,绿色建筑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而是逐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认同。

同时,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也为其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科技的发展,绿色建筑材料、节能设备、智能系统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绿色建筑的实践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绿色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还为其在市场上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绿色建筑在推广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较高,给一些企业和个人在选择建筑方案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对于绿色建筑理念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此外,绿色建筑的标准和认证体系亟待完善,以确保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继续加大对绿色建筑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大众和专业人士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加强技术创新和标准完善,推动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为建设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节能与能源利用。
本工程住宅用电标准为每户6kW~10kW。电采用放射式供电。设置一集中 电表箱。每户住宅内照明、插座均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空调插座外,所 有插座回路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灯具及光源均选用高效节能型(包括镇 流器),光源采用电子节能灯,荧光灯采用T5 管,带电子镇流器,采用高 效节能型灯具,以利于节能。充分利用天然采光,采用合理有效的照明控 制方式,除电梯前室外公共照明采用红外声光感应延时自熄控制,并且采 用低能耗电气设备。
案 例 二 : 杭 州 市 综 合 办 公 楼 节 能 改 造
杭州市综合办公楼建造于1985年,是杭州市政府重要的行政办公 场所,涉及行政事业单位33个,办公人员逾1000 人。综合楼占地 面积9302 m²,其中主体建筑为两幢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2.36 万m²。2005 年综合楼改造工程开始逐步进行,至2010年初在室 内外环境的改善,能源、水、材料等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多项绿 色改造。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结合运营管理特点选取成套的绿色创 新技术,有效地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了办公环境质量,并形成 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节能管理模式。
3.节能高效的照 明系统。三层选
用索乐图日光照 明技术。阳光经 采光罩聚集并直 接折射到传输管 道,光线沿着管 道向下反射穿越 房顶到达顶棚, 最后经漫反射洒 落在房间的每个 角落。
4. 可再生能源 利用。屋顶设置
风光互补发电系 统,多晶硅光伏 板296m2,装机容 量为40kW;采光 顶光电玻璃57m2, 装机容量为3kW; 屋顶光伏发电系 统产生的直流电, 并入园区2MW太 阳能发电网。
6.照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系统可提供人工照明和小功率办公设备,如电脑、传真机等
所需电能。
7.风力发电。在建筑物屋顶安装1 台2kW 风力发电机,实现风光互补,为建筑提供所需
电能。
8. 绿色屋顶。大楼实验室屋顶采用绿色屋顶,包括六层:根阻层、排水层、滤水垫层、
栽培基质层、植被层和混凝土层。 9.雨水收集系统。在进入半地下室的建筑入口前,建造了约600m2 的斜坡,用于雨水的 收集和循环再利用。 10.绿色建筑成效。首先是建筑本身的节能,主要通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宁波 市季节变化特点(气温、日照、风向、空气湿度变化等),采用新型的自然通风技术、 采光设计技术等减少建筑通风和照明的电力消耗。
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计划》强调,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缓 解资源能源供需紧张的矛盾;有利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产 业科技含量和产业附加值,加快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 高建筑空间健康、舒适程度,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两美”浙江建 设。 《计划》明确,通过三年的努力,绿色节能意识明显增强,基本形成绿 色建筑发展体系和技术路线,实现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 新建建筑绿色水平明显提高,建筑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既有建筑节能 改造稳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 《计划》指出,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 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 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设计、建造、使用绿 色建筑的内生动力。树立建筑全寿命期理念,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效益, 选择合理的规划、建设方案和技术措施,切实避免盲目的高投入和资源 消耗。全面推进城乡建筑绿色发展,重点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 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和建筑特点,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发 展规划和技术路线,推进全省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计划》还明确三年实施计划的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新建建筑绿色化, 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稳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绿色适用 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
案例四:杭州低碳科技馆
杭州低碳科技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秋水路以北,江汉路以 东,闻涛路以南。科技馆用地面积16718m2,总建筑面积为 33656m2,地上建筑面积为26392 m2,地下建筑面积为7264m2,容 积率1.58,绿化率20%,地下建筑为1 层、地上建筑为4 层,建筑 高度为38.6m。
案 例 五 : 杭 州 绿 色 建 筑 科 技 馆
1.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建筑物整体向南倾斜15 度,具有很好的建筑自遮阳效果。夏季太
阳高度角较高,南向围护结构可阻挡过多太阳辐射;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热量则可以进 入室内,北向可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线。这种设计降低了夏季太阳辐射的不利影响,改善了 室内环境 2.高能效的地源热泵系统。绿色建筑科技馆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满足 不同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避免了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3.自然光和日照控制。
大楼外表的几何特征和 它的朝向被设置成使它 的南墙在夏季日间的大 部分时间都处在阴影中。 大楼仍然保持着接收日 光的能力。大楼的南侧 可以在冬季获得有益的 日照,并利用这部分能 量在建筑的双层外墙结 构之内对通风的气体进 行再加热。
4.供热和制冷。使用HRHH-0182 型地源热泵机组,SYBCTDH115 吸收式溴化锂
1.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外围护结构主要为玻璃幕墙与金属幕墙,侧墙、平屋面及玻
璃幕墙上的电动开启窗(通风散热)的开启角度均为30度,采用电动推杆式开窗器。 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夜景照明由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为主供电源,其发电 量占总建筑用电量的比例约4.91%。太阳能发电系统分成屋顶区域和幕墙遮阳区域两个 系统,采用用户侧低压并网系统形式。
6.绿色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系统包括通风空调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电
梯系统、电动窗控制系统、遮阳控制系统、各动力系统计量控制、生活水系统热水 系统、排水控制系统、中水控制系统、雨水控制系统、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 7. 先进的运营管理团队。物业部门通过ISO14001 认证,并建立节能、节水管理、 耗材管理、绿化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建筑运行参数实时监测系统,对建筑内的空 调通风系统冷热源、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有效监测,
3. 运营管理。
建筑运行过程中无不达标废气、废 水排放。改造工程通过安装建筑用 能监测系统建立起有效的节电、节 水管理机制。实现对综合楼各进驻 机关单位用电用水情况的24 小时连 续监测和自动统计记录。 4.绿色建筑成效。综合楼改造主要 关键节能技术的经济回收期基本在10 年以内。通过各种手段的综合利用, 综合楼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良好的 节能效果。 5.经济效益。综合楼的低碳改造, 作为一项多方面多内容多角度的综 合性工程,始终强调技术手段的可 操作性与适宜性,强调利用投入产 出性能较好的技术手段,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
1.室外环境改造。综合楼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占
地面积有限,庭院面积仅4560 m²,停车压力近年不 断增长。通过合理规划,采用空间复合、时间控制 等多种手段,改造后综合楼的停车位数量增加到原 来的240%。
2.节能改造。
外墙、屋面、外窗、可再生能源利用、炊事设备、 热水设备、节水器具、电气自控系统、电梯节能等 方面均进行改造,能耗实时监控系统,节水,节材。
3.峰谷电价与冰蓄冷技术。采用井水、冰蓄冷综合利用方案。设置2 台制冷量为1730kW
三工况水源热泵机组,在22∶00 至次日8∶00 电力低谷期内三工况主机制冰,总蓄冷量为 6120RTH,满足大楼夏季负荷要求。冬季开启两台水源热泵可以满足大楼冬季负荷要求, 生活热水由机组热回收来提供。 4.室内环境。中庭、走廊、与中庭相通的展厅等区域采用低速风道全空气系统,屋顶排 风机在过渡季节开启,空调机组可全新风运行,直接引入室外新风。空气处理机的控制系 统包括温度、过滤器压差、CO2浓度监测装置及风机监测等。 5.建筑节水的设计。雨水采用重力流内排水系统,由雨水斗收集后经悬吊管、立管接至 室外雨水管。室外人行道、广场、庭院等地面铺装采用透水地面,采用就地入渗方式。对 屋面雨水和道路、绿地内的多余雨水进行收集,经过初期雨水弃流池排入北侧景观湖蓄积。
, 且各栋建筑均能获得较好 的日照条件,每户至少有 一个主要功能空间(卧室、 起居室、客厅、书房等) 满足大寒日日照3 小时。 采光方面,主要功能房间 的外窗与其房间地面的面 积均大于1/7。
5.运营管理。运营中安装水、电、燃气分户和分类计量收费;具有公共
使用功能的设备为水泵房、强电间和弱电间。 6.绿色建筑成效。运营中安装水、电、燃气分户和分类计量收费;具有 公共使用功能的设备为水泵房、强电间和弱电间。
地方标准、规范及规程
金都〃高尔夫艺墅东区
杭州市综合办公楼节能改造 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 技术研究中心
杭州低碳科技馆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
案 例 一 : 金 都 高 尔 夫 艺 墅 东 区 〃
金都〃高尔夫艺墅 东区项目是由浙江 金盈置业有限公司 开发的商品房住宅 小区,属杭政储出 „2007‟37、38、 43、44号地块,位 于杭州市转塘镇北 部。东区规划总用 地面积115193m², 总建筑面积(不含地 下车库及架空层绿 地)292693.59 m²。 项目分三期即四个 组团建设,均为高 层建筑。
一、 二、 三、
近年来的成就 三年行动计划 地方标准规范
四、
重点特色案例
近 年 来 成 绩 斐 然
——率先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文件,大力 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作,共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30项,其中3项获 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 ——率先全面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制度,制定实施《浙江省民用 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浙江省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备 案管理办法》和《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等规范性文件, 形成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良性发展的工作机制; ——率先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省财政累计安排8500万元,各地 政府每年也安排专项资金3500余万元,累计带动全社会投入建筑节 能超过200亿元,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我省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 工作,累计争取资金达63469万元(不含宁波); ——率先出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两市六县一镇”列 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区域示范,累计实施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 积1000万平方米,使400多万户城乡居民用上太阳能热水器; ——率先建立较为完善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编制了《浙江省居住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一大批地 方标准; ——率先开展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我省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 被列入国家示范项目,浙江大学建筑节能监管系统率先通过国家验收, 得到了住建部和教育部的高度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