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德育 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论文

合集下载

让德育伴随幼儿成长的论文-基础教育论文

让德育伴随幼儿成长的论文-基础教育论文

让德育伴随幼儿成长的论文基础教育论文【摘要】我国心理学者关于儿童自我情感发展的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不太关注,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放在了知识和健康之后,忽视了儿童自我情感的重要性。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多。

趁机培养幼儿关爱家人、关爱老师、关爱同伴、学会与人分享的品质,将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

通过对家庭中的德育教育、幼儿园的德育教育、家园共育中的德育教育的实施,让德育伴随幼儿成长。

【关键词】品德教育;自我情感;社会实践【abstract】our country mental state scholar concerning child ego emotion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detection, the parents' moral qualities to the kid education not too concern, development kid the good moral qualities put at knowledge and health after, neglected a child ego emotion of importance.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child's age, it participate a society practice of the opportunity increase.take advantage of an opportunity development a kid care and love family, care and love teacher, care and love companion, academic association and person sharing of quality, will to kid whole life of happiness creation very beneficial of influence.pass to the family of virtuous teach education, kid's park of virtuous teach education, home total teach medium of virtuous teach education of implement, let virtuous teach chaperonage kid growth.【key words】moral qualities education;ego emotion;the society practice幼儿是21世纪的栋梁,发展幼儿健全的人格是启蒙教育之需要,是社会之需要。

【德育论文】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德育论文】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有人说“智能手机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

确实,智能手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却因此“成瘾”。

现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虽然有调侃的成分,但可见手机也有其危害的一面。

特别是手机游戏比传统网游更容易成瘾,危害性更大更隐蔽。

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仅仅依托学校实行对违规违纪学生的处罚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下的要求,正如《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所说:“教育正在越出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了。

”因此,学校教育应当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协调,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而德育工作者则是这协调关系中的直接作用者和纽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骨干作用,而对家庭教育起着指导作用。

因此,德育工作者对每个学生的成长举着轻重,尤其在行为偏差生教育方面,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层面和家庭教育层面起着主心轴的作用。

在此方面,本人有着切身的体验。

看下面这则案例:在学校党员与学生帮扶活动中,本人帮扶的对象--陈涛,他平常的表现:白天的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想睡觉的精神状态无法克制。

任课老师反映:该生上课的大部分时间想伏桌睡觉,尽管任课老师不断提醒,仍然无法提起精神听课,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有时还不交。

同学反映:该生思维较敏捷,但上课经常性睡觉,甚至连早读课也睡觉,同学们都称他“瞌睡神”。

调查结果:该生自己承认的确在放学后经常用手机玩游戏,特别是双休日基本以玩游戏为主。

手机游戏对于该生来说已经超过了任何一门学科对他的吸引力。

更关键的是他利用手机游戏的代练赚了两千多,而且同学们都承认他的手游水平在同学中是最顶级的。

解决过程:第一,与该生推心置腹的谈心。

1.指出该生所作所为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给予其严厉地批评;2. 询问该生明知道这样做是违规的,是对自己有害的,为什么还要这样做,该生道出了迷恋手机游戏的缘由;3.指出手机游戏的危害。

德育论文 创建文明和谐班级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德育论文   创建文明和谐班级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创建文明和谐班级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舆论是行动的向导。

如今,在社会竞争、升学就业压力、家庭变迁等影响下,学生片面追求分数,学习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缺乏娱乐,缺乏休息,缺乏锻炼,不少青少年身体呈亚健康;孤僻冷漠,自私任性,纪律卫生意识淡薄,责任感使命感淡化,个体的心理适应性较弱,“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因此,在班级工作实践中,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班级管理才能够顺利开展。

结合几年的实践,关于如何创建文明和谐班级,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在此抛砖引玉,与广大同行共勉!第一,让学生明确客观形势和学习的必要性。

要给学生讲清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知识是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必须树立竞争意识,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青年学生所处的阶段是学习和成材的关键时期,必须学习,否则,就会落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可怜境地,总之,我们所处的社会处处有考场,处处有竞争,不学习就难以立足。

第二,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开班会、办黑板报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洗脑”,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每次班会都同学生一起学习1—2篇情感教育类文章,诸如,亲情类文章,感恩类文章和砺志成功类文章,等等;或播放一些视频材料,如“心理访谈”,“感动中国”等,并组织学生讨论,以交流感悟和启发。

平时,还印刷一部分情感激励和心理疏导类材料,如“积极的心态,成功的一半”、“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辞”、“常见高中生心理问题”、“考前的心理调整”等文章,在班级中传阅。

引领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爱心、信心和自尊心。

[德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德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德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摘要:金陵中学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精神成长,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注重课程目标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的适合性、课程实施的教育性、课程评价的导向性,课程内容及实施包括学科课程、选修课程、心理课程、班会课程、生命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成长指导课程,学生是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相应的德育课程应该以人为本,在内容和形式上应该全面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南京市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现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

百年来,数万学子从金陵中学走出,以其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勇于创新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中成就卓著者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建筑大师、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经济学家厉以宁、吴敬琏等,被誉为“英才摇篮”。

【创新点】学校一切工作均有育人之责任,各学科教学从目标预设到过程管理,无不潜隐及渗透德育因素。

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石,而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则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

学科课程及隐性课程均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

因此,系统地设计和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以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陵中学着眼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精神成长,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注重课程目标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的适合性、课程实施的教育性、课程评价的导向性。

学校的德育课程纲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设计思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及实施五部分内容。

课程基本原则是:(1)教育与管理并举。

教育注重启发,使知其所以然;管理注重实践,使行其所当然。

(2)他律与自律兼重。

他律注重外烁,使习惯成自然;自律注重内省,使知行合为一。

(3)预设与生成平衡。

预设关注目标,使课程系列化;生成关注实情,使实施动态化。

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精选9篇)

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精选9篇)

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精选9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论文篇1摘要:由初中生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正是个人品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的关键时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的侧重点也逐渐转移到了素质教育,此文就是探讨、分析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教育;重要性一、引言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不能以他的成就来判断,同样的,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不能只凭一张试卷,一个分数下结论。

这个社会,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斯文败类比比皆是,他们的成绩是卓然的,而他们的“德行”是卑劣的。

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他们的智商、头脑都是清醒的,对比于同龄人,他们是优秀的,但是却出现这样的人格缺陷,我想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德育教育的缺失吧!足以见得,德育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重要,缺失了德育教育所带来的后果是多么恐怖!由此看来,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必不可少的。

二、对初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现行情况现在的中小学生的生活环境跟过去的差别可谓是“天壤之别”,初中生正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分辨是非能力,法律意识淡薄,心思敏感、脆弱,极易受到煽动,这些都是初中生性格中固有的、欠改进的缺陷,这也是初中生退学、走入歧途所占比重极大的原因之一。

在现如今这样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大爆炸的社会,初中生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也因此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为了减少,直至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中包括基础的法律知识、正确的道德观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等等的培养。

学校是初中生生活、学习,经常出入的地方,也就是这场“德育教育”开展的主战场,所以,在这种初中德育教育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在校园内加强德育教育是必要的,是有重大意义的。

德育工作论文-德育(精选五篇)

德育工作论文-德育(精选五篇)

德育工作论文-德育(精选五篇)第一篇: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德育工作论文(一)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

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

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

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

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

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

以德育为石柱,构筑和谐校园新篇章

以德育为石柱,构筑和谐校园新篇章

以德育为石柱,构筑和谐校园新篇章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逐步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以德育为石柱,构筑和谐校园新篇章的重要性。

事实上,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德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从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筑和谐校园这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德育在校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德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人类文化精神的体现。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培养学生人格特质和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社会道德意识和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自觉地遵从道德规范,做到知行合一,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自律意识,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其次,如何构筑和谐校园也是我们探讨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校园的和谐与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感到充满自信和归属感。

这也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

其次,我们也要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为校园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对于校园中发生的问题,学校要及时地予以解决,从而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推进德育和构筑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始终坚持尊重人的尊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现终身成长为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构筑和谐校园,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优秀的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以德育为石柱,构筑和谐校园新篇章,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德育的力量,致力于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景。

中小学和谐德育论文

中小学和谐德育论文

中小学和谐德育论文摘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就是按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学习、学会关爱他人。

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力所能及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培养忧患意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将传统美德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格力量,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需要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来完成的潜移默化的战略任务。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学生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

在近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感到,德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仍有许多偏颇之处。

上有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下有一线教师的不断尝试;从主体教育活动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再从德育处专门负责到提倡全员德育,可以说,德育工作无处不在。

可德育现状却令人担忧:学校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很少对学生进行德育专题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少,生活常识、动手能力、生存能力得不到锻炼。

过早承受超出身心的压力,社会与经济领域竞争意识过早渗透。

在德育的开展中,如脱离少年儿童实际、口号式的东西多,抽象的大道理多,而基础的教育则太少。

因而,在这一代少年儿童中不少出现如:与人为善、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等意识十分淡薄的缺陷。

这应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在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时,有学者也提出了“开展和谐德育,构建和谐学校”的主题研究。

他们认为:和谐德育,是以满足于社会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协调相应,配合得当,形成合力,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和谐德育研究认为,和谐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最佳存在状态,使学校物质设施发挥最大效能,学校精神高度文明,学校制度人性化,且个因素之间相互照应、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并实现最优化配置的理想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和谐德育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
一、构建德育管理网络
学校德育管理首先必须确立健全的组织机构。

我们学校建立了校长、德育副校长、政教处、年部、班级五级管理体系,明确德育管理职责;并由校长、德育副校长、政教处、年部组长和班主任组成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从主管校长到最基础的班级形成了一种垂直的联系体系,同时教务处、政教处、少先队、总务处相互横向联系,构成了学校德育管理的立体网络,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师表引领——耳濡目染
1. 狠抓德育队伍建设。

德育工作的成败往往决定于德育队伍素质的优劣。

教师道德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

师德好坏直接影响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建设。

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师德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师德标兵、优秀德育工作者及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师德整体水平。

2. 率先垂范——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我们用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言行,以率先垂范将师德工作做得鲜活。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我们重言传更重身教,事事领导、教师以身作则,领导影响着教师,教师影响着学生。

由于学校所处环境,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贫困生相
对而言比较多,这部分弱势群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早已众所周知,我们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学校教师对这部分学生投入了更多的关怀:捐款、捐物、爱心陪伴、亲情连线等措施层出不穷。

我们送去的是财物,更是爱心。

3. 学生同化着学生。

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学生们耳闻目染,同时他们也在传递着这份爱,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孩子们在一次次爱的奉献中收获的是感动。

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我们时刻在行动,领导影响着教师,教师影响着学生,学生同化着学生,如今校园内每天都在上演着爱心接力,爱心在这里被每一个人“保存”,并被不断地“复制”、“粘贴”着。

三、以主题教育为载体,开拓德育途径
1. 强化各类窗口作用,突出主题教育。

(1)我校德育教育阵地建设常抓不懈。

每月不同主题的板报制作,每周一的主题升旗仪式,每天一栏目的校园广播……每一处德育窗口每时每刻都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这些有层次、持之以恒的德育教育鉴证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真谛。

(2)主题教育活动层出不穷。

每一个节假日,每一个历史时刻都会引起我们这些德育工作者的深思。

抓住这些契机或大或小地开展一些活动。

现如今,已开展的大大小小活动数不胜数,如世界环境日开展“争当低碳达人”活动,世界地球日开展“熄灯一小时”
活动,妇女节开展“我为妈妈献支花”活动,清明节结合时事开展不同主题的“祭扫烈士墓”活动,儿童节开展系列活动,教师节开展“爱洒人间育新苗”演讲比赛,“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建党节、国庆节、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五四青年节、母亲节、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等时刻都开展相应活动。

抓住这些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塑造了孩子们的健康人格。

每一处阵地,每一次活动,我们都用心去经营。

四、学科教学中重视德育渗透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大力倡导“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中”。

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资源,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德育目标的落实情况。

全员参与使每一个任课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实现了“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

五、用心经营德育文化
美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更生动、更具体、更具潜移默化的实体,我们精心布置了校园文化,步入校园不经意间你会受到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仁爱教育,一草一木、一景一物皆成为德育教育的载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