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复烤厂叶片复烤机先进控制与优化系统
浅析打叶复烤叶片结构的优化措施和途径

浅析打叶复烤叶片结构的优化措施和途径打叶复烤叶片是目前烟草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方法,其烟叶烟碱含量低、气味和口感好,受到了越来越多烟草企业和烟草生产者的青睐。
烟叶烟碱含量的大小和叶片的结构紧密相关,为了达到更好的烟草品质和经济效益,需要对叶片的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叶片的烟碱含量。
本文将对打叶复烤叶片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优化叶片结构的措施和途径。
一、打叶复烤叶片结构分析打叶复烤叶片是指将烟叶先进行打叶处理,然后再进行复烤。
打叶处理主要是将烟叶进行撕裂和压榨,使得烟叶内部的烟碱得以释放和氧化。
而复烤则是将打叶后的烟叶再次进行高温烘烤,使得烟叶内部的烟碱得以进一步氧化,并且通过复烤,可以使得烟叶表面的色泽均匀,增加烟叶的香气和口感。
烟叶的结构对打叶复烤叶片的烟碱含量和烟草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打叶处理使得烟叶内部的烟碱得以释放,打叶后的烟叶结构更加松散,烟碱的含量得以提高。
而复烤则是使得烟叶内部的烟碱得以进一步氧化,从而增加烟叶的烟碱含量。
打叶复烤叶片的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松散度,以便于烟碱的释放和氧化。
烟叶的表面结构也对其烟碱含量有着重要影响。
烟叶的表面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均匀性,以便于烟叶表面的色泽均匀,增加烟叶的香气和口感。
需要对烟叶的表面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烟叶的口感和香气。
1. 打叶处理的优化措施打叶处理是烟叶结构优化的关键步骤,其优化措施主要包括撕裂和压榨两个方面。
首先是撕裂,撕裂是将烟叶进行纵横交错的撕裂,使得烟叶的表面积得以增加,从而有利于烟碱的释放和氧化。
撕裂的优化措施主要是控制撕裂的厚度和角度,以及撕裂的速度和力度,使得烟叶的表面积得以最大化。
复烤处理是对打叶处理后的烟叶再次进行高温烘烤,以提高烟叶的烟碱含量和改善烟叶的口感。
复烤处理的优化措施主要包括温度和时间两个方面。
首先是温度,温度是复烤处理的关键参数,其优化措施主要是控制复烤的温度曲线,使得烟叶的内部和表面得到均匀加热,从而达到最大的烟碱氧化。
工控商务网:烟叶复烤厂中打叶复烤电机的应用

工控商务网:烟叶复烤厂中打叶复烤电机的应用文章来自:工控网【应用领域】:烟草打叶复烤【关键词】: step7 电机恒压供水 Protool项目介绍:潍坊烟叶复烤厂是国内最早加工烟叶的企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打叶复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该厂联合机械部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在借鉴和消化吸收 Comas 和Mactavish 技术的基础上设计生产了 6000kg/h 打叶线,打叶线控制系统以S7-400 PLC 为主控制器,采用了当今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通过 PROFIBUS-DP 控制全线所有变频器及分布式 I/O,并采用了新颖的触摸屏和大型模拟屏幕流程图显示,使得系统具有较完善的功能,是当时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打叶线之一.系统构成:打叶线包括打叶前,一打一,一分一,一分二,一分三,二打二分,三打三分,四打四分,五打五分和五分后共十段,电机共 161 台,总功率 1200kw,全线共 9 组打叶机,12 级风分器;打叶机,风分器和播扬风扇均采用变频器控制,全线变频器控制电机47台,总功率584kw.系统要求能按工艺要求和流量状况控制各变频器的转速,每个电机现场都有一个本地开关,以控制电机的起动停止.因此,整条线设备前后关联,设备复杂,烟叶成本高,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整个系统构成如下:打叶线控制系统构筑在 PROFIBUS-DP 设备级的总线上,其中 PLC 作为一级主站,变频器和分布式I/O 作为从站,通讯采用主从方式,传输介质为铜质屏蔽双绞线,通讯协议采用RS485.现场总线为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供了保证. 按照烟草系统的传统习惯,设置了两块3m×1.5m模拟屏,采用了硬质发泡PVC板表面丝网印刷的新技术,将全线设备及电机形象细致地绘出,每个模拟屏装有 200 个 Idec 指示灯指示系统及各电机状态,使操作及维护人员观察起来极为方便.系统功能:系统软件是以 STEP7 编制的,STEP7 具备梯形图,功能块和语句表三种编程方式,因为整个系统控制任务复杂,故选用语句表作为系统编程语言.触摸屏选用西门子通讯软件Protool 编写,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变频器和分布式 I/O 控制:PLC 通过总线控制变频器起动/停止,分布式 I/O 的运行,监控其状态和三级诊断信息并显示在触摸屏上手动/自动控制:可根据具体情况轻松转换恒流控制:为了保证二次润叶后烟叶水分均匀并且向打叶机均匀送料,系统要求进行恒流量控制工艺数据管理:系统已初始化工艺参数,因此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所打烟叶的产地和等级选择相应工作参数组,并将实际运行优化后的参数存入系统。
基于Profinet总线的打叶复烤线自动控制系统

图 1 打叶复烤线 系统 网络构架 图
1 2 软件控 制 流程 及上 位 控 制 系统具 备 的功 能 .
按照工艺配置要 求 ,打 叶复烤线 主要控 制流程 如
图 2所示 。
口 ,一 个 口用 于 连 接 上 位 控 制 系统 , 另 一 个 口连 接 分
布式 I0站 。其 余工 艺段 选用 C U 1 P / P作 为 / P 3 52 N D 各工艺 段 电控 系 统 的 主控 制 器 。开 关 量 、模 拟量 信 号、普通小电机的信 号采集和 控制均 通过现场 分布式
IO站 实 现 。变 频 器 通 过 D / P总 线 连 接 ,如 果 该 工 艺 段 D P从 站 即变 频 器 数 量 超 过 3 2个 ,则 需 通 过 C 4 35 P 4— 通 讯 模块 扩 展 D 口接 入 P C P L 。分 布式 io 站 ( rf e / P oi t n 总线 接 口模 块 型 号 为 6 S 5 A 2 —A 0 E 71 13 A 00 B )、 红 外 水 分 仪 、电子 皮 带 秤 等通 过 P oie 与 P C通 讯 。 rf t n L
长度 超 过 1 0 时 ,需 通 过 S AL 0m C ANC 2 42光 交 换 E X 0—
图 2 打叶复烤线主 要控 制流程
软 件控 制 流 程 按 照 工 艺 流 程 的相 反 方 向 , 上 一 工 艺 段 给 下一 工 艺 段 发 启 动 完 成 信 号 ,下 一 工 艺 段 从 后 到 前启 动 ,其 中储 叶 柜 是 整 条 生 产 线 的 缓 冲 环 节 ,即
电工技术 j0 0I 1 2 9期 l1 4
收 稿 日期 : 0 0 0 — 4 2 1— 5 2
浅析打叶复烤叶片结构的优化措施和途径

浅析打叶复烤叶片结构的优化措施和途径打叶复烤是一种重要的茶叶制作工艺, 通过对叶片的加工处理, 可以使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得到改善。
在打叶复烤工艺中, 叶片结构的优化是关键之一, 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和途径来实现。
首先, 在采茶过程中, 对鲜叶的质量进行控制。
选取新鲜嫩芽无尖头、无枯黄叶、无病虫害和无其他不良状况的鲜叶作为原料, 可以保证茶叶口感清爽、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同时, 进行适当的筛分和分级, 使茶叶中的嫩芽比例合理, 避免出现过多老叶, 影响茶叶的品质。
其次, 在叶片的加工过程中, 控制温度和时间。
打叶复烤过程中, 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是非常关键的。
在烘焙的初期, 要逐渐提高温度, 以促进叶片中的酶活性和挥发物的释放, 使叶片变得更加香醇。
在烘焙的后期, 要适当降低温度, 避免烤制过头。
同时, 要控制好烤制时间, 使茶叶的香气、滋味和形态得到最佳发挥。
再次, 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
在打叶复烤的过程中, 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可以提高效率和品质。
比如, 可以选择具有调节烤制温度和烤制时间功能的烘焙机, 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叶片的加工控制。
对于部分手工制作茶叶生产的场所, 对于设备的选购和操作也应该进行培训和指导。
最后, 对茶叶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
鉴别茶叶的品质, 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生物手段来实现。
比如, 通过测定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叶片形态和颜色等,来判断茶叶的品质是否达标。
同时, 对于产品的质量也需要进行市场反馈和用户评估, 以进一步改进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 打叶复烤叶片结构的优化措施和途径主要包括选择优质原料、控制温度和时间、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和对茶叶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
依靠以上措施, 可以更好地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提升打叶复烤工艺的效率和品质。
烟叶复烤微机控制系统

烟叶复烤微机控制系统
陈维强;龙顺游
【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
【年(卷),期】1996(000)011
【摘要】烟叶复烤微机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和控制算法的实现。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陈维强;龙顺游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308信箱;哈尔滨工业大学308信箱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443
【相关文献】
1.基于现场总线的烟叶复烤控制系统 [J], 金剑;李琨
2.基于Interbus总线的烟叶复烤控制系统设计 [J], 金剑;李琨
3.烟叶复烤工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 [J], 夏新恩
4.烟叶复烤机先进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J], 谢博文;朱智寅;李叶春;黄晶
5.烟叶复烤机智能控制系统 [J], 陈颀;张云生;张钟录;张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打叶复烤叶片结构的优化措施和途径

浅析打叶复烤叶片结构的优化措施和途径打叶和复烤是烟草加工中重要的工艺过程,打叶复烤是指将原料烟叶经过加工后变成卷烟的过程,其中的叶片结构对于卷烟的味道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优化打叶复烤叶片结构是烟草加工的关键措施之一。
优化打叶复烤叶片结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选择优质原料烟叶在打叶复烤的过程中,烟草的品质是影响叶片结构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选择优质的原料烟叶是优化打叶复烤结构的首要措施。
优质的烟叶应具有均匀的叶面色泽、色泽鲜艳、叶片柔软、有储存香味和天然甜味等特点。
此外,在烟叶种植、收割、晾晒等环节也需要根据科学的方法进行,保证原料烟叶的品质。
二、控制打叶过程中的选片和压制打叶是指将原料烟叶按照叶片的大小、厚度、质地等特点进行挑选和筛选,经过加工处理后变成筋条。
在打叶的过程中,对于叶片结构的优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选片时应根据叶片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类,从而保证筋条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在压制的过程中,应控制压制时间和压制力度,使得筋条的结构和密度均匀,并且避免叶片损伤和氧化。
三、控制复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复烤是打叶后的一道关键工艺,复烤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叶片的结构影响比较大。
在复烤过程中,应根据烟叶的含水率和叶片的类型来控制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对于卷烟生产来说,复烤时的温度和湿度应该控制在40-50℃、70-85%RH之间,使得叶片的水分得到一定的控制,并且保持叶片的结构不变形。
四、添加辅料以提高叶片结构在烟叶的加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添加不同的辅料以提高叶片的结构。
例如,添加添加剂和塑化剂可以使叶片更加柔软和有延展性;添加葡萄糖和甘油等使得叶片更加香甜和口感鲜美;添加果胶和纤维素等保持叶片的天然结构和水分。
不同的添加剂对叶片的影响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在优化打叶复烤叶片结构时,需要从原料烟叶的选择、打叶过程的控制、复烤过程的调节以及添加辅料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制成更好的卷烟产品,提高品质和口感。
叶片复烤机回潮控制的改进_胡发运

国内外大多数复烤企业的叶片复烤机,其潮房温度控制和下机烟叶水分控制各自独立[1-3],但在回潮过程中,烟叶既吸收水微粒,也吸收为了潮房温度控制而加入的蒸汽,二者相互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回潮后的烟叶水分反馈信号的滞后性较大[4,5],加上供给的蒸汽压力波动,使得烤后烟叶的水分仍然有较大的波动,甚至只能采用人工调节的方式。
提出将潮房的温度控制和下机烟叶水分控制有机结合,减小下机烟叶水分控制滞后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1存在的问题2003年,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引进了美国普劳克特公司的SCF型叶片复烤机,设备制作精良,潮房有常规的温度控制和水分反馈控制,在烤房还首次采用了排湿自动控制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供给的蒸汽压力波动。
锅炉供给叶片复烤机的蒸汽压力必须满足复烤设备的最低要求,压力的波动会对潮房温度和烟叶的回潮效果产生影响。
复烤行业的前工段都有真空回潮机[1],真空回潮机在抽空及回潮的过程中,瞬间对蒸汽的需求很大,造成锅炉系统的蒸汽压力剧烈波动,从而影响供给复烤机蒸汽压力的稳定。
如果供给的蒸汽压力发生变化,就会对复烤机烟叶的回潮控制过程产生干扰,干扰的大小和频率与供给的蒸汽压力波动相关,若烟叶的回潮采用水、蒸汽混合喷嘴,则蒸汽压力的变化直接就干扰到回潮控制。
华环公司的叶片复烤机采用高压喷雾加水的方式,因此蒸汽的波动对回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潮房温度控制时加入的蒸汽量的波动。
(2)潮房的温度控制和烟叶水分控制之间的矛盾。
潮房温度的高低对烟叶的吸湿速度有很大影响,温度越高,烟叶吸湿的速度越快[6-8]。
潮房温度控制一般采用直接向潮房加入蒸汽的方式,由于潮房温度控制和烟叶水分控制各自独立,加入潮房的蒸汽既影响潮房的温度,也因为烟叶吸收了部分蒸汽而影响到烟叶的水分含量,故加入蒸汽控制潮房温度的方式对烟叶在潮房中的回潮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3)信号反馈的滞后性。
复烤机潮房烟叶的回潮控制是一个大滞后过程,往往在出口水分发生变化后,再对其进行控制是不及时的[4,5],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烟叶下机水分在规定值范围内波动较大,甚至超出规定范围,使得操作人员被迫采取人工调节,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波动。
试析打叶复烤生产现场的质量管控策略

试析打叶复烤生产现场的质量管控策略作为食品加工行业中的重要环节,烤烟生产现场的质量管控至关重要。
烟叶的烤制是影响烟叶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烟叶烘烤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烤烟生产现场的质量,是每个烤烟生产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改进的问题。
本文将试析打叶复烤生产现场的质量管控策略,希望能对相关企业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烟叶烤制工艺烟叶烤制是指将新鲜采收的烟叶通过烘烤设备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水分得到控制,同时烟叶内部化学成分得到改变,从而达到使烟叶具有良好吸引性和可吸性的目的。
一般而言,烟叶烤制工艺包括开膛、打叶、复烤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
二、烤烟生产现场的质量管控策略1.优化设备烤烟生产现场的质量管控首先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烘烤设备,对烤烟生产现场的烘烤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操作失误,并且能有效保证烤烟烤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严格操作规程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确保所有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特别是在打叶和复烤环节,对工艺要求严格把控,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烤烟品质下降。
3.质量抽检在烤烟生产现场进行质量抽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不断地检验烟叶的质量,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合理的取样方式和严格的检验方法,可以对烤烟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和技术水平。
烟叶烤制工艺虽然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员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控制和保证产品的质量。
5.应急处理措施做好烤烟生产现场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时处理烤烟生产中的问题和突发情况,避免因为一点小问题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6.数据分析和改进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生产中的不足和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生产质量。
7.清洁和卫生保持生产现场的整洁和卫生,对于烟叶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卫生条件可以有效减少烤烟中发霉、霉变等问题,从根本上保证烤烟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叶复烤厂叶片复烤机先进控制与优化系统
作者:发布时间:2008-02-04 04:06:42来源:Packsoft 繁体版
1.系统简介
烟叶复烤是烟叶从农产品转变到工业生产原料的一个整理和准备性的加工过程,是烟草整体加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在烤烟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烟叶复烤作为一个产业并逐步发展到规模化和工业化,与较大规模的烟叶商品化和卷烟的工业化是密不可分的。
烟叶复烤主要用途是对打叶分离之后的烟叶片进行处理,使叶片的水分
、温度达到规定的工艺技术指标。
(国内某一复烤企业为例)烟叶复烤机按工艺特点主要分干燥段、冷却段和回潮段,烟叶复烤机干燥段分五个区,冷却段为一个区,回潮段有4个区。
2.目前复烤机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复烤生产线主要采用PLC 模块和单回路仪表等对复烤机的生产进行控制,现场配置了操作站,同时建立了中央监控系统,国内多数复烤企业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较高,但在一些环节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回潮段烟叶出口水分控制目前处于人工调节,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波动,其控制依赖操作人员的水平高低及熟练程度,出口烟叶水分受操作员工对设备的熟悉程度、操作经验的多少、来料情况、设备工况等因素干扰。
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改进,对提高产品质量,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连续性,提高烟叶加工质量水平,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与流程行业其他过程比较,烟叶复烤过程具有其明显的特点,是一个多干扰、强耦合、大滞后、非线性、不确定的大热容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具有一定温度、湿度、压力、流速的传热介质( 热气体) 与烟叶在相对运动过程中发生热交换作用,从而达到烟叶的干燥、冷却、回潮等目的。
不同过程的任一区段温度、湿度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后各区段参数的变化和出口烟叶水分含量的变化,这就使建立系统的机理模型变得相当复杂。
因此复烤过程出口水分运用简单的PID 控制算法难以达到闭环自动控制的目的,更无法保证控制的精度。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干扰因素多:入口烟叶的水分、温度、产地、品种、等级对出口水分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热蒸汽和回潮蒸汽的压力、温度以及饱和程度直接影响出口烟叶的水分和温度;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对冷却阶段的烟叶水分和温度也有较大的间接影响。
2 )测量仪表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红外水分仪精度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基准值易发生漂移,冷房水分仪表测量值受电噪声的污染,测量值波动频繁,严重的影响了闭环控制的性能。
3 )生产过程特性多变:受前部打叶过程的影响,烟叶进料流量、烟叶喂料机的速度有时需要进行调整来满足生产的连续,这样就导致了过程的特性参数发生改变;同时,烟叶复烤在高温、高湿和粉尘等环境下工作,设备也会发生异常,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需要随时改变工艺操作,使过程特性具有多样性,难以实现稳定的PID 闭环控制。
4 )水分的控制是一个大滞后过程:往往在出口水分发生变化后,再对其进行控制是不及时的,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水分在设定值上下波动,不能稳定。
以上原因的存在提升了复烤出口水分控制的难度,运用简单的PID 控制算法进行的闭环控制甚至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更谈不上控制的精度。
必须借助先进的控制理论和算法,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控制的品质和精度。
PID 算法本身的局限性有很多,不能适用于复烤机控制系统,原因如下:
具有反向特性的非最小相位系统
具有严重频繁干扰的过程系统
多变量强耦合系统
带有约束的控制系统
大滞后系统
这也是目前无法实施烟叶出口水分闭环控制的原因。
3.难点及实施先进控制的基础
由于烟叶复烤过程的复杂性,建立严格的机理模型难度非常大,而一般对于先进控制来说,不知道被控对象的模型是无法实施先进控制策略的。
因此,模型的建立是实施先进控制算法的关键所在。
模型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控制的品质。
过程特性多变性要求所设计的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功能,在过程特性发生变化时及时的更改控制策略或控制参数。
水分测量的不准确给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控制方案上必须采用手段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4.系统方案
烟叶复烤出口水分控制系统最终的改造目的是实现整条生产线的全自动控制,正常工况下,操作人员根据加工烟叶的品种和等级选择一组参数后,由控制系统实施复烤机出口水分的自动控制,考虑到整个项目的复杂性,首先我们针对目前复烤机出口水分控制的难点-- 回潮段烟叶出口水分的闭环控制,在成功实施回潮段烟叶出口水分控制的基础上,再逐步实施整个复烤机出口水分的全自动控制。
4.1 总体方案
目前烟叶复烤机控制系统主要采用PLC模块、单回路调节仪表、现场操作站等,主要的控制回路通过传统数据传输系统、Profibus DP网络、单回路调节仪表和变频器完成,中央控制室实施数据采集和监控,新的出口水分闭环控制系统将不改动和影响原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1 )增加一台高可靠性工业计算机,安装在生产装置现场,同时进行相应的配置,以便和原有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 )修改原控制系统配置和相关通讯程序等,加入新增的计算机节点。
3 )将工业计算机接入控制网络,采集有关复烤机的过程数据。
4 )适当修改原PLC程序,确保新老控制系统可互相切换,同时不影响原控制系统。
5)增加的工业计算机不仅可采集和分析有关复烤机过程数据,还完成复烤机烟叶出口水分的闭环控制,有关控制用数学模型也在此建立。
6 )该工业计算机同时可用于今后热风润叶筒的水分全自动控制,完全在项目的逐步实施过程中保证硬件投资高效益,同时以进一步提高整个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和提升生产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4.2闭环控制方案设计
针对以上对复烤过程的分析,以及我们在国内某知名卷烟厂成功应用的案例(烘丝机水分控制,该案例彻底解决了烘丝机水分控制的难题)我们认为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的 .aspx" title="先进控制"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lor:blue">先进控制算法,可以对复烤水分进行闭环优化控制,提高控制的精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提高复烤厂的经济效益。
模型预测控制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应用,这种控制策略已经在复杂的工业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预测模型的功能是根据对象的历史信息和未来的输入来预测其未来的输出。
这里强调模型的功能而不强调其结构形式。
滚动优化与通常的离散最优控制算法不同,是在线反复进行优化计算、滚动实施,从而使模型失配、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能及时得到弥补,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效果。
5 本项目实施后预期控制效果及工厂收益
实现回潮出口水分模型预测优化控制,可以减少现场操作人员的生产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复烤烟叶质量及合格率。
这种控制方案对优化复烤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整体提升工厂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烟叶水分控制的方差: 使烟叶的水分、温度稳定地达到规定的工艺技术指标,提高水分的控制精度,提高烟叶的等级,减少烟叶原材料的损耗和浪费。
提高产品质量及合格率,极大地减少生产过程出现的水迹烟和返箱。
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实施先进控制方案,由于回潮水流量的参数设定值都是操作工凭经验给定,而不同的操作工的经验、操作熟练程度及责任心都不同,因此控制效果因人而异,产品批次质量也因人而异,反映在复烤机出口处就使烟叶水分值不稳定。
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现在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频繁的更改回潮水流量的参数设定值,如果实施先进控制,则由控制系统自动该设定值由机器进行更改操作人员只要对水分进行设定,减轻了操作强度。
减少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如果采用人工干预设置设定值参数,来适应外部因素变化,操作工是很困难的,造成操作幅度大,阀位波动大,易出现设备故障和事故,增加维护维修成本。
本方案保证工厂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回收项目投资,经济效益显著。
6 项目实施
为确保烟叶复烤出口水分控制系统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操作,本项目的实施将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主要是对复烤线控制系统和网络进行分析,增加工业控制器,实施烟叶复烤过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出口水分闭环控制用数学模型的测试。
第三阶段将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控制算法仿真测试。
第四阶段将闭环控制系统投入现场模拟运行,但其控制信号并不真正输出,进一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验证出口水分闭环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第五阶段将先进控制系统切换到闭环控制系统,进行试运行,并进一步改进控制系统性能。
最后将烟叶出口水分闭环控制系统投入长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