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防车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火灾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特别是火灾发生后的时间,第一时间的救援能力将决定火灾扩散和人员生命安全。

因此,在城市消防救援装备中,消防车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化的城市,消防车辆的数量和种类是非常多的,如何高效地管理这些消防车辆,保证这些消防车辆能够在火灾事故中快速出动,对于城市的消防工作至关重要。

因此,本项目旨在开发一款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提高消防车辆的出动效率,加强对消防车辆的管理和监管,让消防车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研究内容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威海市消防车辆现状调研:针对威海市消防车辆的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进行调研,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发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2.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根据威海市消防车辆现状和威海市的消防救援工作特点,分析出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的需求,为后续的开发提供指导;3.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根据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的需求,设计系统的功能,包括消防车辆档案管理、出动指令下发、车辆定位和调度等功能;4.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架构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设计,进行架构设计,包括系统数据库、系统前端和后端的设计;5.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依据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编写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的程序代码,实现其相关功能;6.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测试与优化: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使用测试,并对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用性进行优化。

三、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达成的成果包括:1.威海市消防车辆现状调研报告,描述威海市消防车辆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2.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根据威海市消防车辆现状和威海市的消防救援工作特点,分析出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的需求;3.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架构设计;4.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程序代码;5.威海市消防车辆管理系统测试报告,描述系统的功能测试和使用测试过程以及测试结果,并对系统进行优化。

智能灭火小车演示系统设计实现分析-开题报告书

智能灭火小车演示系统设计实现分析-开题报告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智能灭火小车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智能灭火小车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智能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新产物,将是以后的开展方向,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自动地运作,无需人为管理,便可以完成预期所要到达的或是更高的目标。

同遥控小车不同,遥控小车需要人为控制转向、启停和进退,比拟先进的遥控车还能控制其速度,而智能小车,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来实现其对行驶方向、启停以及速度的控制,无需人工干预,于是便演化成为了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与自动行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地运用了计算机、传感、信息、通信、导航、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属于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始于上世纪50年代。

它的开展历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智能车辆研究的初始阶段。

1954年美国Barrett Electronics 公司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引导车系统AGVS 〔Autonomous Guided Vehicle System〕。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后期开场,世界主要兴旺国家对智能车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在欧洲,普罗米修斯工程开场在这个领域的探索。

在美洲,美国成立了国家自动高速公路系统联盟〔NAHSC〕。

在亚洲,日本成立了高速公路先进巡航/辅助驾驶研究会。

第三阶段从90年代开场,智能车辆进入了深入、系统、大规模研究阶段。

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卡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机器人研究所一共完成了Navlab系列的10台自主车〔Navlab1—Navlab10〕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越来越普及,各种高科技也广泛应用于智能小车和机器人玩具制造领域,使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样化。

智能小车是一个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体,它融合了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工智能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涉及到当今许多前沿领域的技术。

CDZ20A消防车机构负荷分析及调平系统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CDZ20A消防车机构负荷分析及调平系统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CDZ20A消防车机构负荷分析及调平系统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消防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消防车在行驶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通过拐弯、爬坡、跨越障碍等操作,这些操作对消防车机构的负荷和平衡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对消防车机构负荷分析及调平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将研究CDZ20A消防车机构负荷分析及调平系统设计。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CDZ20A消防车机构的负荷分析,分析机构的受力情况,确定受力状况,预测并解决机构的疲劳损伤和故障情况。

并设计调平系统,实现消防车的平稳运行,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研究内容包括:1.对CDZ20A消防车机构的结构及负荷特点进行分析;2.确定机构的疲劳损伤和故障情况;3.设计调平系统,提高消防车的平稳运行;4.进行模拟实验验证调平系统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测量CDZ20A消防车的机构结构参数及相关质量数据;2.利用ANSYS等仿真软件对消防车机构进行负荷分析,获取相关受力参数;3.基于受力分析结果,预测机构的疲劳损伤和故障情况;4.设计调平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系统自动调节;5.进行模拟实验,验证调平系统的有效性。

四、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进度安排如下:1.进行消防车机构结构分析及负荷特性分析,预计于XX年XX月完成;2.利用ANSYS进行机构负荷仿真分析,预计于XX年XX月完成;3.预测机构的疲劳损伤和故障情况,预计于XX年XX月完成;4.设计调平系统,并进行仿真实验,预计于XX年XX月完成;5.整理研究过程及结果,起草论文,预计于XX年XX月完成。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对CDZ20A消防车机构负荷分析的结果,包括机构的受力情况和疲劳损伤预测;2.CDZ20A消防车的调平系统设计及仿真实验结果;3.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4.获得1项以上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资助。

毕业设计(论文)-灭火机器人车体驱动的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灭火机器人车体驱动的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题目: 灭火机器人车体驱动的设计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诚信承诺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及取得的成果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引用他人成果的部分均已列出参考文献。

如论文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

学生签名:日期:灭火机器人车体驱动的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从以往的多应用于工业领域而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消防机器人作为消防部队中的新兴力量,加入了抢险救灾的行列。

而为了更好的为生产生活服务,灭火机器人技术的优化势在必行。

本文灭火机器人是以P89V51RD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加以直流电机、寻火源传感器,电源电路以及其他电路构成。

系统通过对寻火源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来控制小车的运动,找到火源并进行灭火。

由单片机通过IO口控制小车的前进和停止。

小车停止后,由电机带动灭火风扇进行灭火。

同时采用霍尔传感器测定小车运动的速度,并在数码管上显示。

关键词:P89V51RD2 直流电机寻火源传感器霍尔传感器Body-driven Design of Fire-fighting RobotAbstract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robot technique make applied realm of the robot expand continuously, from the industry realm which was much applied in to melt into the people’s life gradually, The fire-fight robot, which is the new power within the fire fight troops, join to rob the insurance relief. And for the sake of being better in the service of lif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fire-fight robot technical is imperative.This fire-fighting robot is based on P89V51RD2 microcontroller, DC motors, photoelectric sensors,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other circuits in addition. System control the robot's movement to find the fire source and put out the fire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hotoelectric sensors collected. The microcontroller control the robot forward and stopped through IO port .After the robot stopped, the fan driven by motor for fire fight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obot’s movement speed is measured by the hall sensor, and displayed in the digital tube.Keywords: P89V51RD2;DC motor;Photoelectric Sensor;Hall Sensor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1 (2) (2)2第二章系统设计 (3)333 (3) (3) (4) (4) (5) (5)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 (6)6 (6) (6)7 (7) (7) (8) (8) (8)9 (9) (9)9L298N概述 (9) (10) (11)111111第四章软件的设计 (13)131313 (13) (15)PWM产生程序 (15)16第五章制作与调试 (18)181818第六章结论 (19)致谢 (19)参考文献(References) (20)附录一原理图 (21)附录二PCB图 (22)附录三实物图 (23)附录四程序代码 (24)第一章绪论最近几十年中,大量的高层、地下建筑与大型的石化企业不断涌现。

新型消防车的研究中期报告

新型消防车的研究中期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
学院
班级
学生
姓名
指导Leabharlann 教师课题名称:新型消防车的研究
简述开题以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取得的进展及下一步主要工作:
在毕业设计的最初阶段,认真阅读资料,了解新型消防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前景、其工作原理以及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以下几步工作:
(1)、查找整理资料,学习相关知识。
(2)、经过查阅相关资料,选择比较可取的电路,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论证。
(3)、画出系统的流程,画出硬件设计图。
之后,分析各部分模块电路的具体作用,分析工作原理。查找元器件的主要功能特性、内部结构及各引脚的作用,尽量选择最适合的元器件,列元件清单,购买器件。根据之前整理的资料进行电路焊接。分模块的对电路进行调试,成功的调试完一些基本的单元电路,总结调试经验。
下一步的主要任务:
(1)、对未完成的电路继续制作。
(2)、对单片机软件进行初始的编程。
(3)、软件的后期调试及硬件电路的故障排除。
(4)、对整个电路进行系统调试,达到稳定,最后实现本课题所要实现的目标。
一周的时间进行毕业论文的准备,最后准备毕业答辩。
学生签字:
年月日
指导教师的建议与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注:本表格同毕业设计(论文)一同装订成册,由所在单位归档保存。

消防车可行性研究报告

消防车可行性研究报告

消防车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消防车作为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在灭火救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城市建筑物数量增加,火灾风险也逐渐增大,因此消防车的数量和质量对城市安全和救援效率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消防车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传统的机械消防车到现在的智能化消防车,消防车的功能和性能不断得到提升。

本报告旨在对消防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消防车在实际救援中的实际效能和可操作性,为消防部门和相关单位提供合理有效的消防车选购及应用建议,提升城市消防救援水平,确保城市安全稳定。

二、研究目的1. 研究不同类型消防车的性能特点,分析其适用场景和应用范围。

2. 调查消防车的救援效率和实际操作性,探讨消防车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3. 分析消防车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消防车制造商和设计师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合:查阅国内外相关消防车技术文献,了解不同型号消防车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2. 现场调查:赴消防车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消防车的制造工艺和使用条件。

3. 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调研,探讨消防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四、研究内容1. 消防车的基本分类和技术参数:介绍消防车的各种类型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水罐容积、泵流量、扬水高度等。

2. 消防车的应用场景和使用范围:分析消防车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效果和适用性,比较不同类型消防车的优缺点。

3. 消防车的救援效率和实际操作性:调查消防车在实际灭火救援中的表现,分析其救援效率和可操作性,探讨消防车的改进空间。

4. 消防车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分析消防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探讨消防车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五、研究结论1. 消防车的性能特点和适用场景:不同类型消防车在不同场景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应根据实际需要选购适合的消防车型号。

2. 消防车的救援效率和实际操作性:消防车在实际救援中表现出色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应注重提升消防车的救援效率和实际操作性。

毕业设计--全自动消防小车

毕业设计--全自动消防小车

毕业设计--全自动消防小车目录绪论 (1)1系统方案选择 (2)1.1任务要求 (2)1.1.1 设计任务 (2)1.1.2 设计要求 (3)1.2总体设计方案 (3)1.3方案选择与分析 (3)1.3.1控制器分析与比较 (3)1.3.2电动车车体的选择 (4)1.3.3电机的选择与分析 (5)1.3.4电机驱动电路方案选择 (5)1.3.5轨迹探测模块设计与比较 (5)1.3.6火源检测设计与比较 (6)1.3.7电源模块 (7)1.3.8避障模块设计与分析 (7)1.3.9灭火模块 (8)1.4最终方案 (8)2硬件实现及单元电路设计 (9)2.1 STC89C52单片机系统概述及其引脚功能介绍 (9)2.1.1 STC89C52单片机系统概述 (9)2.1.2 单片机引脚功能 (10)2.2光电对管电路的设计 (12)2.3火焰传感器及应用 (14)2.4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15)2.5灭火模块设计 (17)2.6避障功能的实现方法 (17)3软件系统设计 (17)3.1编译语言及编译环境 (17)3.1.1汇编语言的概述 (18)3.1.2 C语言概述 (18)3.1.3 编译语言及编译环境综述 (18)3.2程序解析 (19)3.2.1各函数功能 (19)3.2.2程序流程图 (25)4测试结果 (25)结束语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附录A:程序清单 (31)绪论现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对小型智能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类也越来越多。

本题目就是结合有关科研项目而确定的设计类课题,所设计的智能寻迹灭火小车应能够实现自动发现火源、自动寻迹、自动前进接近火源并完成灭火任务的功能。

根据题目的要求,智能寻迹灭火小车控制系统采用一片STC89C52单片机作为本控制系统的主控芯片,硬件包括以下几个模块:驱动电机模块、寻迹传感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火源传感器模块、风扇模块、电源模块。

消防车设计的探究

消防车设计的探究

消防车设计的探究摘要: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火灾的概率呈现出了一定的上升趋势,很多居民的生命以及财产都在一场大火之后化为尘土。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没有及时进行灭火,固然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火势过猛;或者居民在逃生的时候,耽误了最佳的求生时机。

但是,消防车没有及时赶到,以及消防车的性能过低,也是没有及时灭火的重要原因。

硬件上的差异,是近几年导致火灾情况加重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对消防车进一步设计,通过联系火灾的实际情况,强化消防车的设计要点,促使消防车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并且迅速灭火,挽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关键词:消防车结构;设计;要点引言对于消防车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消防车必须在速度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因为火灾的势头可大可小,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灭火,那么情况很有可能变得更糟。

其次,消防车在灭火的时候,必须具有较高的效率,无论是高压水枪还是储存的水量,都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保证在灭火的时候,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灭火效果。

第三,消防车必须具备较高的性能,在梯子、连接水枪的卷盘等细节方面,都要注意,避免因为细节问题影响整体灭火工作。

本文就消防车的设计要点进行一些探讨。

1消防车在实际生活中的发展现状国外消防车的产品开发和投入使用的时间比较早,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就出现了直臂云梯的消防车,随后其发展到了30到40米的组合臂平台车,九十年代的时候,能够在高空六十八米的高度进行施工的组合臂平台车得以研发和应用。

根据实际的统计,我们可以得知,世界上最高平台车的高度为112米,其能够在距水平地面高度40层楼高的高空进行施工。

而我国在1985年才开始引进和研发相关的登高消防车,在后期才开始在市场上推进。

我国消防车在关键零部件如:泵、炮、底盘等技术与国外也有较大差距,因为国外消防车在这些硬件方面具有这种先发优势,导致整体性能不如国外消防车。

国外大型消防车企业实力雄厚拥有强大的供应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快速设计,相比国内厂家刚刚起步,没有自主的关键件的设计生产能力,没有成熟的相关配套的产业圈支持导致产品设计制造成本高,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受制于关键大宗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新型消防车的研究
系别: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9年12 月 8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题目新型消防车的研究
课题性质 A B C D E
□□■□□课题来源 A B C D
□■□□
成果形式 A B C D E
■□□□■
同组同学无
开题报告内容(见附页)
指导教师意见(课题难度是否适中、工作量是否饱满、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工作条件是否具备等)
指导教师签名:
月日
专家组及系里意见(选题是否适宜、各项内容是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整改意见等)
专家组成员签字:教学主任(签章):
月日
附页:
开题报告
一、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国家相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消防车保有量约为2.3万辆,近年新增和更新消防车近3000辆。

但我国的消防车车型结构不尽合理,特种车比例过低,水罐消防车约占总量的70%,而特种车(除水罐、干粉、泡沫以外的车辆)仅占10%,且车型较老。

有专家预测:目前,我国消防车市场,从总体上看正处于一个高增长的阶段。

在未来的5年之内,这种增长的势头一直不会减弱。

每年平均增长量会维持在2000台左右。

一方面我国的消防车亟待更新,市场前景看好;另一方面国内消防车生产厂家却在产量小、效益少的低谷中徘徊不前。

本作品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消防车,在现有消防车的基础上设计缓冲装置以增加消防车的救援功能。

具体如下:(1)下降缓冲装置:它是由同心圆的双层充气圆柱气囊构成,圆柱共有两层,里面(小圆内)的一层是逃生用的,另外一层(大圆与小圆之间的圆)充满气体。

逃生者可以跳进下降缓冲装置,这样援救的人多,安全性大大提高。

(2)着地缓冲装置:逃生者顺着气囊滑下着地时,车上有着地缓冲气垫,这样可以缓解人与地面的碰撞,从而实现安全着地的目的。

二、工作原理
1. 设计思路
该系统由摄像头、无线数据处理和执行机构等三大部分组成。

摄像头系统装在消防车的最顶端,主要负责把现场的情况经过无线模块发送给计算机。

无线数据处理系统由操纵杆、单片机和无线模块组成,通过操纵杆和单片机将被控消防车的指令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出去,经消防车上的单片机接收和处理数据,然后发出指令,由驱动电路驱动消防车的各个部件以调节消防车的各个动作等,微型计算机可以将摄像头采集到的现场视频进行监控存储等操作。

执行机构由驱动电路和电机等组成,用以控制消防车各个电机的工作。

2. 实现功能
(1)营救部分采用皮带传送和电梯装置。

皮带上固定营救箱并箱内安装有保险带;电梯装置类似吊篮装置,竖直上升和下降,加快了营救人员的速度,同时电梯门设计巧妙,通过一个简易阀门实现电梯的闭合和打开,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消防车上安装有摄像头,在一些特定场所消防人员难以进入到事故现场,在消防车上安装摄像头,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事故现场的状况,而且可以通过无线模块实现对消防车的远程控制。

3. 硬件结构
该系统可以被分为四个部分:
(1)主控制器选用高端的ATMEGA16处理器,协调各个模块之间的工作。

(2)摄像头在电脑上实时显示现场视频图像等。

(3)无线模块负责无线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4)执行机构由驱动电路和电机等组成,用以控制消防车各个环节的工作。

电路方框图(如图)
4. 软件设计
(1)通过单片机和无线模块配合发送指令给消防车,例如发送0x11,是让消防车前进,发送0x22,是让消防车倒退等。

键盘
电源电路
无线模块
MCU
主控制器
电源电路
MCU 主控制器 执行机构
无线模块
(2)消防车接到命令通过电机执行是否上升下降等操作。

(3)根据消防车上安装的摄像头,可以将现场的视频图像通过无线传送到电脑上,以便于控制消防车更好的工作。

软件流程图(如图)
开始
初始化
车体是否移动到合适位置
调整位置
开始上升
是否上升到营救高度
继续上升
先喷水,然后营救装
置靠近营救地点
营救人员
N
Y
N
Y
三、课题的准备情况及进度计划
序号毕业设计阶段性工作及成果时间安排
1 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1~3周
2 机械部分的设计与制作4~6周
3 电子控制电路系统设计7~9周
4 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编写10周
5 总体校核完成毕业设计11~13周
四、参考文献
[1] 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陈国呈.PWM调速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刘瑞新,赵全利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梅丽风,王艳秋等.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 李广弟,朱月秀等.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6] 徐爱钧.8051单片机实践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
[7] 康华光,邹寿彬.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 吴国经.单片机应用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9] 吴运昌.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0] 吴金戎.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1] 李序葆,赵永健.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2] 王志良.电力电子新器件及其应用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13]石东海.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01~202.
[14]杨波等.移动IP和自组网的集成.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年6月:125~145.
[15]无线龙.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入门与实战.成都:成都无线龙通讯科技有限公司,2005:99~121.
[16]Ray S, Carrathers J.B, Starobinski D. RTS/CTS induced congestion in ad hoc wireless LANS[J],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2003:635~641.
[17]Shugong Xu, Tarek Saadow i. Does IEEE 802.11 MAC Potocol Work Well in Multihop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June 2001, 39(6) : 130~137.
[18]H. Frey. “Scalable Geographic Routing Algorithms for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IEEE Network Mag., July/Aug. 2004:18~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