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四章 筛选净化除气2节34
制药厂空气净化系统操作规程模版(四篇)

制药厂空气净化系统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空气净化系统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制药厂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流程,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和空气质量的达标,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制药厂内的所有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空气过滤器、空气净化设备等。
第三条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负责人是制药厂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并执行本规程。
第四条所有从事空气净化系统操作的员工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五条在操作空气净化系统过程中,应遵守制药厂的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条如发现空气净化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操作负责人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相关人员,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第二章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流程第一条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流程如下:(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2. 检查空气过滤器的清洁程度,如发现脏污或堵塞,及时更换或清洗;3. 检查空气净化系统的电源和电气设备,确保正常供电。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启动1. 打开空气净化设备的电源开关,启动设备;2.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正常运行;3. 检查空气净化系统的各个部分,确保运行正常。
(三)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1. 监控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状况,包括过滤效果、空气质量指标等;2. 定期检查和清洁空气过滤器,确保其正常运行;3. 记录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运行时间、过滤器更换时间等。
(四)系统故障处理1. 如发现空气净化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操作负责人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重启设备、更换过滤器等;2. 如无法自行处理,及时报告相关人员或维修人员,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五)停机操作1. 关闭空气净化设备的电源开关,停止设备运行;2. 清洁设备,包括空气过滤器和其他部分;3. 记录设备停机的时间和原因。
第三章空气净化系统的日常维护第一条日常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检查、清洁和更换空气过滤器等。
第二条每天开机前,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记录。
气体净化及控制课件

氯化亚铜的氨性溶液
2CO+Cu2Cl2=2Cu2Cl2.2CO
O2
碱性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15℃以上效果较好)
1/2O2+2C6H3(OK)3= (KO)3C6H2-C6H2(OK)3+H2O
H2S
KOH溶液 含KI的碘溶液
H2S+2KOH=K2S+2H2O H2S+I2=2HI+S
Cl2
KOH溶液 KI溶液
2、气体的干燥
干燥气体的方法: (1)压缩法:利用恒温下饱和水蒸气是随着总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的原理,但一般需要100~200标准压力,而且会液化许多气体,所以使用受限。 (2)降温法:在-78℃,水的饱和蒸气压降为1.33×10-7Pa。 (3)使用干燥剂
物理法: 气体液化 1、加压 2、降温
化学干燥法:1、吸附 2、潮解 3、发生反应
催化燃烧技术 光催化技术 新型吸附材料 催化氧化技术: 非贵金属、贵金属 催化剂 生物净化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气体净化及控制
几种常用气体的净化方法
(1)氮气 实验室用氮气大多为空气分离法获得的瓶装高压氮气, 其所含气体杂质为O2、CO2、H2O及微量惰性气体。 净化方法是先通过650ºC的活性铜,再用焦性没食子酸碱性溶液去除O2,而后用50%的KOH溶液去除CO2,最后干燥脱水。 可按CaCl2→硅胶→分子筛→ P2O5程序脱水。
5A分子筛
比表面
500
~1000
1030
1030
~800
750~800
气体净化及控制
分子筛
A 高效能、多选择性的吸附剂
B 分子筛的筛选作用和选择性吸附主要由其结构特性所决定.筛选作用是根据分子大小不同而产生的不同选择性吸附作用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第四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 第2节 生物净化课件 浙科版选修2

④选育特殊微生物类群:降解农药、防腐剂等
(一)生物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1、活性污泥法
2、悬浮细胞法(氧化塘): ①方法:把待处理的污水集中在大池中,利用污 水中悬浮的各种微生物的氧化作用分解污染物。 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 ②缺点: 1)效率低下,需要较大空间; 2)氧化作用通常不完全,产生较重的臭味; 3)处理效率受季节温度波动的影响很大,只 能在较温暖的地方常年使用。
我国环境污染最突出的问题——水污染
解决环境污染 首先是“防”, 其次是“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法》等一系列法 律和法规,有效地 防止了环境污染的 进一步恶化。
通过污染物净化技 术,加强对环境污 染的治理。应用生 物净化技术治理环 境已取得显著成效
生物净化的原理 生物 净化
第一阶段:污水流入水体,好氧微生物首先 大量繁殖,不断分解有机物、消耗溶解氧; 水体中耗氧速率超过复氧速率 第二阶段:水体有机物不断分解,耗氧量减 少,复氧量相应增加,当复氧速率等于耗氧 速率,水中溶解氧达到最低点(临界点) 第三阶段:有机物大量减少,耗氧速率小于 复氧速率,水中溶解氧增加 溶解氧的变化状况反映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过程
二、生物净化技术
(一)生物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3、生物膜法: ①生物膜:是微生物通过附着固定在载体上的结 构复杂的微生物共生体。 ②流程:污水连续流经碎石、炉渣、塑料蜂窝等固 体填料时,在填料上形成污泥状的生物膜,可吸附、 降解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使污水得以净化。 ③优点及应用:因生物膜中所含微生物较多, 比活性污泥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和降解能力。 较多地应用于印染等特殊行业的废水净化。
制药厂空气净化系统操作规程(4篇)

制药厂空气净化系统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制药厂空气净化系统的安全运行,保持生产环境的洁净,提高药品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制药厂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第三条制药厂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服从工作安排,保持工作秩序。
第四条制药厂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岗位培训和资质,并参与相关技术交流和培训。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第五条本操作规程中的术语和定义如下:1. 空气净化系统:制药厂内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调节湿度、温度等参数的设备和管道系统。
2. 滤芯:空气净化系统中用于去除空气中固体颗粒的过滤器或滤芯。
3. 风机:用于循环和调节空气的设备。
4. 风口:空气净化系统中的出风口或进风口。
第六条其他术语和定义按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确定。
第三章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要求第七条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1. 确保操作前安全设施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确保净化风口和风机出口的排放通畅,无积尘和阻塞现象。
3.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好空气净化系统的参数,如湿度、温度等。
4. 定期检查滤芯的过滤效果,必要时更换滤芯。
5. 定期检查风机的工作状态,确保风机正常运行。
6. 定期检查空气净化系统的管道,确保无漏气和渗漏现象。
7. 空气净化系统停机维护时,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系统关闭和开启操作。
第八条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应具备以下技能和知识:1. 掌握空气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空气净化系统的故障判断和处理方法。
3. 掌握空气净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4. 掌握药品生产过程中对空气净化系统的要求。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九条空气净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应遵守制药厂的安全管理制度,注重工作安全。
第十条操作和维护人员在操作空气净化系统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一条发现空气净化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第4章有害气体的净化吸收解剖

实际组成与平衡组成之间的差距——推动力 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y yA y
* A
p pA p
* A
气相
(摩尔分数)
(气体分压、物质的浓度)
x x xA
* A
c c cA
* A
液相
二、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3.确定传质过程的极限
• 溶质在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不是无限制地进行,
二、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典型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25℃时 E (kPa) CO 5.88 106
CO2
H2S
1.66 105
0.552 105
SO2
0.413 104
上述气态物质被水溶解的难易程度?
二、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如果溶质的溶解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则亨利定律可写为:
cA p H
• 吸收后的气体——净化气
吸收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 净化原料气及精制气体产品:比如用水(或碳酸钾水溶 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CO2等。 • 制取液体产品或半成品:比如水吸收NO2制取硝酸;水 吸收HCl制取盐酸等。 • 分离获得混合气体中的有用组分:比如用洗油从焦炉煤 气中回收粗苯等。
吸收在职业卫生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 A
p*A ——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Pa ; cA —— 溶质A在液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kmol/m3 ;
H —— 溶解度系数,kmol/(m3.Pa) 。
如果溶质在气液两相中的组成均以摩尔分数表示:
y mxA
* A
m —— 相平衡常数 注意:亨利定律的不同表示方式和系数的单位、换算 方法。
一、气液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2019版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二学案:第4章 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 Word版含解析

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目标]·导航1.简述生物净化的概念,概述生物净化的原理和方法。
2.举例说明生物净化。
3.尝试搜集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的资料。
知识点1 生物净化的原理[知识梳理]1.生物净化生物净化是指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使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减少,浓度下降,毒性减轻,有害成分转化、分解,直至消失的过程。
2.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吸收大气中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有害气体;②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物质;③分泌抗生素等物质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3.微生物的净化作用微生物的净化作用主要是分解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思维激活] 动物有没有净化作用?提示:有。
如动物中的分解者可分解净化一些有机污染物。
[活学活用]下列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污染物是( )A.人畜粪尿、农药B.纤维素、农药C.人畜粪尿、蛋白质D.塑料、尼龙解析 塑料、尼龙等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人畜粪尿等有机物比较容易分解,纤维素、农药等有机物比较难分解。
答案 D[归纳总结]1.生物净化原理生物净化原理是利用某些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来结合钝化和分解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使环境得以净化的过程。
生物净化常分为结合钝化和分解转化两种方式。
结合钝化是指通过生物体(如植物)结合、固定进入到体内的污染物,使之变成安全、低毒的结合态的生物净化方式。
有些植物的根部会分泌一些物质吸附土壤和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分解转化是指进入生物体的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有关酶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作用,逐步代谢为毒性较低或完全无毒性物质的生物净化方式。
2.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1)吸收大气中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有害气体。
(2)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物质,如山毛榉。
(3)分泌抗生素等物质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如悬铃木。
(4)其他作用:①吸收和固定作用;②挥发作用;③降解作用。
3.微生物的净化作用(1)降解作用:细菌、真菌和藻类都可降解有机污染物。
2019最新4第四章 通风排气中粉尘的净化语文

M
为
d
干
粉
尘
的
质
量
。
水分包括:颗粒表面的、细孔中的自由水分以及内部的 结合水。
粉尘的含水率的大小,会影响到粉尘的其他物理性质, 如导电性、粘附性、流动性等,在设计除尘装置时必须 加以考虑。
13
《工业通风》
第四章 通风排气中粉尘的净化
八.堆积角与滑动角
(自然)堆积角:粉尘通过小孔连续落到水平面上, 堆积成圆锥体的锥底角,一般35~40°,也叫休止角、 安息角、安置角等 。
在整个粒径分布范围内的累计质量百分数:
0
f (dc )d (dc ) 1
17
《工业通风》
第四章 通风排气中粉尘的净化
粒径范围 粒径间隔
dc1 ~ dc2 (m) dc (m)
该粒径间隔的
算术平均粒径 该粒径间隔的粒
子所占的质量百
d dcp
dc1
2
dc2
(m)
分数
咖啡
83
炸极限在20-60g/m3。
8
《工业通风》
第四章 通风排气中粉尘的净化
四.比表面积
单位质量(或体积)粉尘具有的总表面积。cm2/g 比表面积与粒径成反比,粒径越小,比表面积
越大。比表面积增大,强化了表面活性。 粉尘的比表面积对粉尘的湿润、凝聚、附着以
及燃烧和爆炸等性质都有明显的影响。
45
4.5
89.0
50~60 10
55
2.5
91.5
>60
—
—
8.5
100
18
《工业通风》
第四章 通风排气中粉尘的净化
• 上式中f(dc)就是粉尘粒径分布函数。它的分布也
人教高中生物选修2第4章第2节 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2)高中生物精品公开课

到社会中去……
思考与探究:
问题1、有人利用水葫芦吸收水体 中的重金属离子,以降低水体中的 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同时,又利用 这种水葫芦作为猪的饲料。你认为 这种做法可行?说出你的理由。
2、微生物的净化作用: 主要分解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选择 净化
相应的环境污染
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
• 主要作用: • ①吸收大气中一定浓度范围内的
有害气体。 • 在浓度较低时,植物可以吸收
SO2(阔叶树比针叶树能够吸收 更多的硫);橡树和刺槐等可以 吸收光化学烟雾;柑橘可以吸收 低浓度的HF;而夹竹桃、芒果 、细叶榕等树种可以吸收Cl2等 。
夹竹桃
• ②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物质。
A.纤维素
B.人畜粪尿
C.农药
D.塑料
解析:选B。人畜粪尿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其他 选项则不易或难以分解。
例2 下列与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无关的是 ()
A.能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B.能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 C.能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 D.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尝试解答】 D
从社会中来……
从科威特的这次石油污染的净化 过程来看,你得到什么启示?
净化空气
一、生物净化的原理
(一)生物净化的概念
生物通过 自身的代谢 , 使环境中的 污染物 数量 减少 , 浓度 下降 ,毒性 减轻 ,有害 成分 转化 、 分解 ,直至 消失 的 过程。
生物(绿色植物、微生物) 的生存特点、代谢特点
第特油井在中东战争中被炸,石油污染了大 片土地。石油污染越来越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的环境问题 之一。石油中含硫、含氮及有机烃等化合物是重要的环 境污染源,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科学家利用 吞噬石油的细菌来分解废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第四章纸的抄造第二节浆料的准备净化、筛选及除气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同学们●1、掌握浆料净化、筛选的作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影响效果因素;●2、掌握浆料中空气存在的形式,危害及除气方法。
三、课时:2h 第19次第7周星期一3月31日C25、26(1.2节)四、课型:新课五、教具:电脑、投影仪、白板笔六、重点:影响除渣效率的因素、压力筛的工作原理、浆料中存在空气的危害七、难点:浆料的除气八、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第一次新课就学习了上浆系统组成:调量、稀释、除气、净化、筛选、消除压力脉冲、纸料输送浆料稀释方法?影响浆料稀释后浓度波动的主要因素?成纸纵向定量波动原因?2、课程大纲:(详细内容见课件)(主要以讲授为主,辅以图表)主要内容:●一、浆料的净化(一)锥形除渣器的工作原理(二)除渣器的选择(三)级数与段数的概念(四)级数与段数的选择(五)影响除渣效率的因素(重)(六)锥形除渣器运行时注意事项●二、浆料的筛选(一)筛选设备—压力筛(二)压力筛的工作原理(重)(三)压力筛的特点(四)影响压力筛效果的因素(五)压力筛运行时注意事项●三、浆料的除气(重、难)(一)浆料中空气存在形式(二)浆料中存在空气的危害(三)除气方法浆料的净化和筛选的作用●净化:是为了除掉浆料中比重大的杂质,如砂粒、金属、煤渣等。
净化操作设备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比重差来选分杂质的。
(根据杂质与纸浆的相对密度不同而分离)●筛选:是为了除掉浆料中比重小而体积大的杂质,如浆团、纤维束、草屑等。
筛选设备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几何尺寸形状的差异来选分杂质●(根据杂质与纸浆的形状不同而分离)一、浆料的净化(一)、锥形除渣器的工作原理●利用浆料流体在除渣器内涡旋运动产生的离心作用,浆料中不同比重的杂质产生不同的离心力,从而使比重大的杂质与纤维分离。
●浆料从柱体的切线方向进入,在除渣器内旋转着向下运动,产生离心力将杂质抛向器壁,浆料旋至锥体末端后改变旋转方向从内层上升至顶部良浆出口排出,杂质则由重力作用沿器内壁下沉至下部排渣口排出。
(二)、除渣器的选择●原则:大型号的除渣器能力大,排渣率小,净化效率低,小型号的除渣器,排渣率大,净化效果好。
●1、对抄纸净化要求较低时,选择606型●2、生产纸板和较低级纸时,对尘埃要求不严格,可选择620型●3、生产对尘埃度要求严格的高级纸时,必须选择600型(三)、级数与段数的概念●1、级:即对良浆处理的次数。
●2、段:净化设备对渣浆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目的是回收渣浆中的好纤维,降低纤维的流失率。
●3、道:筛选对渣浆进行重复处理的次数,目的是回收渣浆中的好纤维,排除粗渣。
●如图4-2-8所示为岳纸公司3940mm纸机上浆流程图,其锥形除渣器的排列方式为一级三段,锥形除渣器的型号为Bird7-400,锥形除渣器的数量为一段24个、二段8个、三段2个,这种排列方式对浆料处理能力和效果一般,且除渣器容易破损,检修更换频繁。
●如图4-2-9所示为岳纸公司3800mm纸机上浆流程图。
采用了一级四段的除渣器排列方式,锥形除渣器的数量为一段52个、二段17个、三段11个、四段4个,前三段锥形除渣器的型号为CYLT,第四段采用了606型除渣器并带节浆器,该排列方式大大提高了浆料处理能力,但除渣效果一般,除渣器也容易破损。
岳纸公司6400mm、5820mm纸机都采用了一级五段的排列方式,其中6400mm纸机(如图4-2-10a、b所示)使用的除渣器总数量达到了218个,一段分两组,一组为112个,另一组为28个,二段47个,三段21个,四段9个,五段1个并带节浆器,其型号都为CLP 350 HQ。
(四)级数与段数的选择●1、锥形除渣器的级数:是根据成纸的质量要求来确定的。
即经过一次处理后,良浆中的杂质含量高,成纸尘埃度指标超标,这时可考虑对良浆进行第二次处理,即选用两级。
●2、除渣器的段数:采用小型号除渣器,排渣率增高,增加段数以回收渣浆中的好纤维,降低纤维的流失;纸机产量较大时,渣浆总量较大,必需考虑回收其中的好纤维,可考虑选择二段、三段乃至四段。
(五)、影响除渣效率的因素●1、进出口压差:0.28~0.32MPa●当压差增大,浆料受到的推力加大,旋转速度加快,离心力加大,浆料易从良浆口排出,排渣率减少,净化效率提高。
●2、浆料浓度:0.5%●当浆料浓度加大时,悬浮液中纤维密度增大,影响杂质的分离,净化效率下降。
●3、排渣率:提高排渣率,净化效率提高,但纤维损失增大。
主要是排渣口直径的大小影响。
●(六)锥形除渣器运行时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工艺规程上制定的浆料浓度,即控制浆料的稀释浓度;●2、严格控制工艺规程上制定的进出口压力。
一般进出口的适宜压差为0.28~0.32MPa。
●3、锥形除渣器良浆出口应保持一定压力,满足压力筛正常工作需要,一般可取0.02~0.05MPa。
●4、随时注意排渣口的排渣情况,了解其工作状况是否正常二、浆料的筛选(一)筛选设备—压力筛●型式:单鼓内流式、单鼓外流式和双鼓式●筛鼓:孔筛、缝筛(二)、压力筛的工作原理●压力筛工作时,浆料以一定的压力由切线方向进入筛框内,由于浆料的进、出口的压力差,使良浆通过筛孔,筛板上聚积的纤维层,则由流线形的旋翼在旋转过程产生的压力脉冲来冲刷。
●旋翼的作用:产生压力脉冲;周期性破坏纤维交织层,清洗筛孔作用(三)压力筛的特点●1、进浆浓度高(0.8-3.0%),生产能力大,运转性能好;●2、不与空气接触,没有泡沫问题;●3、选较小的筛孔,可有效除去纤维束,筛选效果好;●4、占地面积小,无震动。
(四)影响压力筛效果的因素●1、进出口压力差:压差增大,杂质的通过量也增加,效率下降,控制进出口压差一般为0.01-0.02MPa●2、浆料浓度:浓度刚增加时,纤维在浆料中形成一定程度交织的网络,阻碍大的纤维团等杂质通过筛板,筛选效率提高,但当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纤维交织的网络增强了,纤维通过筛板的阻力也会增大,杂质不易分开,在旋翼的强力冲击下,杂质也通过筛孔,降低了筛选效率。
●3、排渣率:增大排渣率,可提高筛选效果。
根据成纸质量要求控制好排渣率。
●4、设备因素:(五)压力筛运行时注意事项●1、控制好浆料浓度,1%左右筛选效率,高于1%时,随浓度的升高筛选效率下降。
●2、控制好进、出口压差,生产中一般控制压力筛的进出口压差为0.01~0.02MPa ●3、排渣率,一道筛选排渣率可为3~5%,有二道筛时,排渣率可为10%。
●4、旋翼与筛板的间隙,间隙一般在(0.5~1.0mm )●5、密封水的压力●6、传动负荷的变化●7、采用连续排渣,防止压力波动三、浆料的除气(一)浆料中空气存在形式●1、游离空气;指空气分子仍以气态的形式聚集着,或悬浮在浆料中,或被纤维所束缚。
(1)、自由空气:这是指混入浆料的气泡未经分散,体积仍较大,虽然暂时是悬浮在浆料中,但静置起来就可以自动逸出,因而是很容易除掉的空气。
这种自由空气一般在进堰口之前就可以逸出,逸出时可以形成浮于浆料表面的泡沫。
(2 )、束缚空气:这部分空气存在于纤维细胞腔中,或者顽固地吸附在纤维表面的微小气泡中。
●2、溶解空气:一般的浆料都是空气饱和乃至过饱和溶液,而溶解空气除了指溶解在浆料中的空气外,还指呈分子状态吸附在纤维表面的空气。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过饱和的溶解空气,很易析出后吸附在纤维表面,成为束缚的游离空气,(二)浆料中存在空气的危害●1、形成泡沫,影响生产和质量;●2、浆料流速变慢,易促使纤维絮聚,从而影响成纸的匀度,甚至影响纤维间的结合及成纸强度;●3、纤维表面气泡堵塞纤维网格中的毛细管,影响网上的滤水,使抽吸区的真空度降低;●4、浆料中的空气在管路中析出时,会在液相中形成气相,从而造成液体流量的波动,出现流动不稳定的状态;●5、使浆泵产生气缚现象。
●6、束缚空气使成纸紧度降低,也影响纸页与烘缸接触紧密程度,影响干燥传热,汽耗增加。
(三)除气方法1、机械除气法:除气器●功能描述:除气槽包括三个部分:浆料接收器、白水接收器及溢流部分。
●除气在浆料沸腾的真空情况下进行。
真空通常由两台串联的真空泵产生。
当浆料及白水被喷射到除气槽顶时,空气及其它气体被有效的从浆料及白水中去除。
空气通过真空泵从除气槽中排出。
工作原理:基于真空和物理结合力的作用,把纸料中的空气泡脱除和破坏。
特点:脱气效率高。
●2、化学除气法:●加入一定量消泡剂,消泡剂分子先吸附在气泡的液膜上,然后扩散到液膜中,降低液膜的表面张力,使气泡破裂●3、在操作和流程设计上防止空气进入浆料内●四、40万吨流送系统4.1 简略工艺流程●● 4.2 工艺描述●制备好的浆料经浓浆泵送至混合器,浆料经机外白水盘的白水稀释后,通过冲浆泵送至除砂器组和除气器进行除去浆料中的重杂质和气泡,处理好的浆料经上浆泵送至纸机筛,纸机筛仅仅是一道安全工序,纸机筛的二段筛的渣浆送至浓浆筛选系统的渣浆池处理,纸机筛出来的浆料在到流箱。
其中流箱的稀释水也经过除气器除气,白水和浆料的除气在同一个除气器中进行。
● 4.3关键设备介绍3)小结:●1、浆料净化的作用?筛选的作用?●2、影响除渣效率的因素有哪5个方面?●3、压力筛的工作原理?●4、浆料中空气存在的形式,危害及除气方法?九、作业:●1、影响除渣效率的因素?●2、压力筛的工作原理?●3、浆料中空气存在的形式,危害及除气方法?十、教后记:1、由于本章节内容,在制浆工艺及制浆造纸设备里有涉及,故学生有一定基础,所以老师讲授也很轻松,学生学起来也很有收获。
2、净化与筛选虽重点但是因为之前有学习,故浆料中空气存在的形式,危害及除气方法作为本次课时间多的地方。
3、对于40万吨上浆系统工艺流程与8号机类似,故也希望同学们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