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丛品鉴
浅论凤凰单丛“通天香”的品质特征

319广东潮州是乌龙茶的发源地,茶业是凤凰山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
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区的凤凰单丛茶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名茶。
1986年潮州被纳入国家茶叶商品出口基地体系,1995年凤凰镇被授予“中国名茶(乌龙茶)之乡”称号。
“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
一盏潮州凤凰功夫茶,溢出潮州文化独特的韵味,蕴涵着潮州凤凰单枞茶的神奇魅力,见证了潮州凤凰茶生产的悠久历史。
凤凰山古为畲族的居住地,也是畲族的发祥地。
畲族先民在隋朝时就开始了茶树的种植。
明弘治年间出产的凤凰茶已成为贡品。
据《潮州府志》载:“凤山名茶待诏茶,亦名贡茶。
”凤凰茶的种植起源于隋、唐,清朝光绪年间随着茶叶生产规模的越来越大,不仅满足了凤凰村民自用,而且有富余的茶叶用于市场交易。
借助广东面临南洋的优势和海上贸易的发展凤凰山人开始携茶叶渡洋过海到中印半岛、南洋群岛等海外开设茶行出售凤凰茶叶开始了海外茶叶贸易。
到了民国时期,柬埔寨的一家名为“凤凰春茂茶行”华侨茶行在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上获得了茶叶银奖。
到民国二、三十年代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国茶叶商行已经遍及越南、缅甸、泰国等南洋国家凤凰茶以其独有的优良品质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凤凰茶有了一定的声誉影响和市场。
巨额的利益使得大量农民纷纷走上种茶之路,使凤凰茶的生产得到巨大的发展。
据记载,到1930年凤凰茶叶产量已达到3000担,茶叶远销于海内外。
凤凰山单丛茶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助消化、化痰止咳等功能。
而其中叶尖似鹪嘴的茶叶味道更好。
在众多凤凰茶品中,“通天香”是杰出的代表。
“通天香”在国内外各类茶叶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誉,享有极高的声誉。
一、“通天香”称谓的由来通天香也称姜花香、姜母香,是因其带有自然的姜花香味,又有轻微的生姜辣味而得名。
通天香原丛生长于海拔831米的凤西中坪村东南的茶园里,距今已有近400年的树龄了,但是具体种于何时却不得而知。
据管理人张世信?的介绍,他的爷爷曾经对他说过,他的爷爷(即张世信的高祖)很小的时候就有这棵茶树了。
凤凰单丛评审标准

凤凰单丛评审标准
凤凰单丛茶的评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干茶条索:标准是条索紧结,长短粗细匀称,老嫩适中。
色泽黄褐,油润有光。
完整,断裂少,纯净度高。
2. 茶汤颜色:在自然光线下或是灯光下,明亮、清澈、润泽为佳。
3. 茶汤滋味:纯正为佳,仔细去感受茶汤在口腔中的感受,是否有苦味儿、青味儿、异味等等味道,若有便是不够纯正。
4. 回甘生津:回甘生津迅速为佳,不出现回甘生津只觉得涩感难消,或是回甘生津慢为不佳。
5. 叶底:质地柔软度,色泽明亮程度,是否整杯叶片都是大致相同的。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凤凰单丛茶的评审标准,建议咨询茶叶评审专家或者查阅茶叶相关书籍。
凤凰单枞茶十大香型

图解凤凰单枞茶十大香型凤凰单丛有很多香型,近年来,茶农、茶商等茶人为其总结了十大香型,广为世人所接受。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凤凰单丛十大香型。
黄枝香型以宋种黄茶香单丛茶为例:名字由来:宋种黄茶香单丛因成茶的香味似黄茶而得名。
地理位置:生长在海拔1160米的乌岽李仔坪村中厝的左上方茶园里,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出来的,属有性繁殖植株。
茶树特点:据说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树高6.28米,是当今凤凰茶区最高的一株茶树,树姿半张开,树冠6×5.3米,地面径周长1.3米,最低分桠离地面35厘米。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紧实沉重,色乌褐油润,汤色金黄,香气浓郁,味道甘醇,老丛味独特,回甘力强,耐冲泡,是著名的单丛茶之一。
芝兰香型包括鸡笼“刊”单丛、八仙单丛、竹叶单丛等。
以竹叶单丛茶为例:名字由来:竹叶单丛,又名“芝兰王”。
因叶形狭长,形似竹叶而得名。
又因成品茶芝兰花香气高锐、持久而称为“芝兰王”。
地理位置:生长在坐西南朝东北的山坡,海拔高度950米的凤西管区大庵村厝后的茶园里。
茶树特点:树龄50多年。
树高3.1米,叶片上斜状着生。
这是凤凰茶区最典型的茶叶,属长披针形,叶尖渐尖。
叶面微窿,叶色绿,叶身稍内折,叶质中等,主脉明显,侧脉12对。
叶齿细、浅、钝,有42对,是凤凰单丛株系中叶上锯齿数量之最多。
图为竹叶品质特征:条索紧卷,壮直似铁钉条,浅黄褐色,有光泽,具有天然的芝兰花香味,高锐且持久,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正,回甘力强、耐泡。
蜜兰香型包括宋种蜜兰香单丛茶、黄金叶单丛茶、輋门单丛茶等。
以宋种蜜兰香单丛茶为例:名字由来:宋种蜜兰香,原名为香番薯,因成品茶冲泡时冒出一种独特的气味,恰似香番薯的气味,故名。
后茶叶专家鉴定为宋种蜜兰香型,因品尝出蜜兰香气味,又究其树龄高,故称为宋种蜜兰香单丛。
地理位置:生长在坐西朝东的山坡,海拔高度约1150米的乌岽管区狮头脚村的茶园里。
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出来的。
青茶--凤凰单丛介绍

青茶--凤凰单丛介绍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
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凤凰山。
是从国家级良种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育出的优异单株,其成品茶品质优异,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具独特的山韵。
凤凰单丛茶有几十个品系与类型。
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
1茶叶历史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
民间盛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
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
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潮安茶区茶园面积不断增长,茶叶品质也有很大提高。
1982年起,凤凰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
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
2茶叶特点凤凰单枞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
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3加工工艺初制、精制工艺共12道工序。
1.初制工艺流程:晒青f凉青f做青(浪菜)f杀青(炒茶)f揉捻f 干燥6道工序。
(1)晒青:晒青失水率控制在10%至15%之间。
(2)凉青:萎凋的鲜叶水分得以补充,叶细胞恢复生机,呈紧张状态。
(3)做青:做青是由碰青、摇青和静置3个过程往返交替数次进行,次数不低于4次。
凤凰单枞的各种香型 (1)

凤凰单枞各香型浅析概述潮州市凤凰山区自宋代得天独厚出产凤凰水仙茶,至今幸存有若干百年茶树,凤凰单丛是在凤凰水仙种的群体种中选育出优异单株,根据各个单株形态或品味的不同特点,自成品系(株系),进行单株采收、单株制作,故称单枞,因其是众多优异单株,故总称凤凰单枞。
每枞茶树独一无二的各有一种自然花香果味。
历史沿革相传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
在隋、唐、宋时期,凡有畲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茶树的种植;畲族与茶树结下不解之缘,共同繁衍。
隋朝年间,因地震引起山火,凤凰山狗王寮(畲族始祖的居住地)一带的茶树被烧死,仅存乌祟山、待诏山等地仍有种植。
随着部分畲族人向东迁徒,一部茶树被带到福建等地种植。
宋代时,凤凰山民发现了叶尖似鹤嘴的红茵茶树,烹制后饮用,觉得味道比较好,便开始试种。
时逢宋帝被元兵追赶,南逃至潮州。
于是,民间产生并流传“宋帝路经凤凰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称赞是好茶”的故事。
因此,后人称它为宋茶;也有“宋帝发现茶、传种茶”的传说。
南宋时期,风凰山民已在盾前屋后零星种植了鸟嘴茶树。
他们已懂得茶叶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助消化、法痰止咳等功能,因此,户户种植。
明弘治年间,出产于待诏山的凤凰茶已成为贡品,称为“待诏茶”。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 年),饶平总兵官吴六奇派遣兵士和雇用民工在乌岽山腰开垦茶园。
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 年),饶平县令郭于蕃巡视凤凰山,鼓励山民种茶。
光绪年间,凤凰人带着乌龙和鸟嘴茶渡洋过海,到中印半岛、南洋群岛开设茶行,进行茶叶的销售活动。
民国四年(1915 年),开设在柬埔寨的凤凰春茂茶行,选送两市斤凤凰水仙茶参加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并荣获银奖。
因此,有力地促进了茶叶商业在中印半岛的发展。
至1930 年,许多凤凰人到海外开设茶行,金边市有20 多间,越南10 多间,泰国也有10 多间。
1923 年就因20 多家茶商大量收购、装运茶叶出洋,使茶价猛升;一个光洋只能买到一市斤水仙茶,1 市斤单枞茶可值5 至6 个光洋。
潮州 单丛茶分级分类标准

潮州单丛茶分级分类标准
潮州单丛茶是广东潮州特产的一种茶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根据相关标准,潮州单丛茶的分级分类标准如下:
1. 特级:特级单丛茶是最高等级的单丛茶,要求选用鲜嫩、匀称、整齐的茶芽,采摘时必须是清明节前,且每斤干茶含芽率达到90%以上,外形整齐、肥壮,色泽翠绿,香气高雅清幽。
2. 一级:一级单丛茶是次于特级的高品质单丛茶,要求选用嫩度较好的茶芽,采摘时间为清明节后,每斤干茶含芽率达到85%以上,外形整齐、肥壮,色泽翠绿,香气清香。
3. 二级:二级单丛茶是中等品质的单丛茶,要求选用嫩度适中的茶芽,采摘时间为谷雨前后,每斤干茶含芽率达到80%以上,外形整齐、肥壮,色泽翠绿,香气清香。
4. 三级:三级单丛茶是品质较差的单丛茶,要求选用老嫩不均的茶芽,采摘时间为立夏前后,每斤干茶含芽率达到70%以上,外形较整齐、较肥壮,色泽黄绿,香气较弱。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为一般参考,不同厂家和商家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以实际产品为准。
乌岽单丛十大名枞

乌岽单丛十大名枞白树翁单丛白树翁单丛——因其叶色黄绿而得名,生长在海拔1100米的乌岽中心沿村茶园里,树龄在300年以上,白树翁单丛植株高大,树姿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黄绿。
成品茶条索紧直肥大,色泽为黄褐色,油润光泽,汤色金黄,香气高清有天然花香,有独特的山韵,滋味甘醇爽口微甜,回甘力强。
有今年喝了明年还想要的独特魅力。
宋种黄栀香是凤凰茶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株茶树,生长在海拔约1150米乌岽李仔坪村东北几块巨大的泰石鼓下的茶园里,系南宋末年村民李氏几经选育后传至今天,树龄在600年以上。
该株系已经有批量扦插繁殖,形成宋种黄栀香的无性繁殖后代。
成茶条索重实紧结,色泽乌褐油润,汤色金黄明亮,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茶丛韵味独特,回甘力强,耐冲泡,是单丛中的饺饺者。
八仙单丛又名“八仙过海单丛”,生长在海拔约1050米乌岽李仔坪下厝村下路脚的茶园里无性繁殖植株,属小乔木大叶类,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
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
成茶外形紧细呈蜻蜓头,具有自然的芝兰花香味,香气高锐持久,茶汤金黄清澈明亮,滋味甘醇鲜爽。
贡香单丛(乌岽)属小乔木型,小叶种,树姿张开,叶色为绿色,叶形为披针型,树龄在350年以上,生长在海拨约1000米的乌岽中心沿村地名叫下树山的茶园里,老枞已经有小量扦插或嫁接繁殖,其后代在乌岽高山地带栽培较多。
成品茶条索紧直,色泽为乌褐色油润,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清高带花香,滋味甘醇鲜爽,丛单韵独特。
成茶到年底“返春”回香,香味更佳。
宋种黄茶香宋种黄茶香,因成品茶的香、味似黄茶而得名。
该茶生长在海拔约1160米的乌岽管区李仔坪村的茶园里。
为有性繁殖植株。
叶尖钝尖、叶色深绿、叶质中等。
成茶条索紧卷,沉重结实,呈灰褐色,油润,香气纯正,汤色金黄,山韵独特。
輋门茶凤凰乌岽湖厝村“輋门”(别称“城门”)单丛茶,产地海拔1100米。
该树分枝密度大,叶片上斜内折,叶面硕大,叶色黄绿。
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

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
凤凰单丛是一种高品质的茶叶,具有以下特征:
1. 鲜叶外观:凤凰单丛的鲜叶呈现出端正匀称、紧结挺拔的特点。
叶片呈深绿色,条索紧密,有光泽。
2. 茶汤颜色:凤凰单丛的茶汤呈淡黄色或橙黄色,清澈明亮,透亮度高。
3. 茶叶香气:凤凰单丛的香气独特,具有花香、果香和蜜香的混合气味。
香气浓郁而持久,回味悠长。
4. 口感:凤凰单丛的口感丰满醇厚,滋味鲜爽。
汤质柔和,带有一定的甜度,同时又有一定的回甘。
5. 叶底:凤凰单丛的叶底呈现出茸毛多、嫩绿嫩黄的特点,叶质厚实。
6. 耐泡性:凤凰单丛具有很高的耐泡性,能够经受多次冲泡而不失去其风味和香气。
总的来说,凤凰单丛在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都具有高品质的特征,是一种备受推崇的茶叶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有原味单丛茶条紧结齐整,色泽墨绿。煮水润茶,还未入口,高山茶的花蜜香气已经扑 面而来,轻飚浮云。茶汤明黄,亮丽清透,品饮则甘醇浓郁,浑厚顺滑,后韵充足。饮后两 颊生津,弥久不散,回韵无穷。茶芽细匀修长,叶底油亮柔嫩十分耐泡。 在原始森林中 培育的单丛茶遵循了自然之法,又有科学指导,花枝春满时适量采摘,天心月圆时积蓄吐纳, 沐风而长,遇阳而舒。高山好水好种植,才能让大家享受到高品质的原味单丛!
◆外观:紧结、完整匀齐。褐(乌)润有光,◆外观:稍粗、欠紧结或疏松、参差不齐、 不含梗、片、碎末。 色枯、夹杂梗、片。
●汤色与滋味 花蜜香细腻、清高持久、滋味鲜醇回 甘带花蜜香味,汤色橙黄、清澈明亮。
●汤色与滋味 微香带杂、微粗涩、味粗硬涩,汤色 混浊深暗、深红或泛青。
▲叶底 柔软鲜亮、红度匀
▲叶底 叶底青暗、红度不匀带花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品鉴天有单丛
原味单丛特点
1、 2、 3、 4、 5、 天然山韵岩味突出,清醇干净; 两颊生津,滋味醇厚; 幽香 鼻,弥久不散; 茶汤油亮顺滑,超长耐泡; 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及多种微量元素,降脂养生。
姿娘红•红茶特点
1、 2、 3、 4、 5、 茶芯秘制,精挑细做; 独有花果香,口感极佳; 两颊生津,滋味醇厚; 茶汤红润透彻,超长耐泡; 富含氨基酸,茶多酚,红茶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养颜润肺。
中国六大茶类 乌 龙 茶
红 茶
黄 茶
绿 茶
黑 茶
白 茶
乌龙茶产地分类简介
单丛定义: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 义。 历史上是“单注采制” 的特定名称,现代概念 的单丛茶是原有“单株 采制”的延伸。 这个定义包括单株采制 也包括以前单株采制品 种的经无性栽培后进行 群体种植的品种,主要 分为凤凰单丛,岭头单 丛,及少量凤凰水仙中。
天有单丛简介
天有茶园位于潮州双髻娘山主峰,亚热带的太平洋季风气候,为海拔 一千零三十六米的双髻娘山带来充沛的降水,方圆百里无污染的丘陵 地形,使水质清澈醇甜,富含微量元素。
天有单丛简介
天有茶园坐落于八百米以上的双髻娘山上,与乌岽山相对,吸山岩灵气,享沃 土芬芳,茶园由经验丰富的老茶农长年照料,并得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夫茶)传承人郑惠丰教授从种植、生产、科研、销售的全过程给予指导, 坚持无农药激素,手工锄草,施放有机肥,茶叶分装前还进行远红外消毒,从 源头上保证了茶叶的自然健康。
色泽黄褐似鳝皮色,油润有光。 色泽黄褐似鳝鱼皮,油润具光泽 。 内质 香气天然花香突出。 汤色 橙或橙黄,清澈明亮。 滋味 浓厚鲜滑润喉回甘 叶底 肥软红边明显,耐冲。 内质香气具有明显的自然花蜜香韵,香气持久。 汤色橙红清澈明亮; 滋味清爽甘滑,回甘。蜜味显现(蜜韵重),耐泡; 叶底叶质柔软,叶色绿黄,红边明显。
广东乌龙茶-单丛产地及分类
凤 凰 单 丛
原产分布于凤凰山
岭 头 单 丛
原产布于饶平
单丛简介:
单丛茶是介于全发酵的红茶与不发酵的 绿茶之间的半发酵乌龙茶,它体现了乌 龙茶制作过程最精细的制茶工艺。 单丛茶成品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 茶的浓厚滋味,是集花香、蜜香、果香、 茶香于一体的浓香型茶叶。
★ 一查包装:有无异味、包装是否破损 ★二观外形:匀净度、色泽、嫩度、条索紧结度、
衡量的标准不止有一成不变的化学指标,还要根据天气、鲜叶等自然因素,因 此制作的茶叶便有了手工茶条索的美感和亲切,茶叶也更的高香与耐冲泡。有 了代际的传承,更进一步的保证了传统顶臻工艺的延续。 社会是进步的,今天 制茶的人已经不只是经验丰富的茶农了,更多的是学院科班出身的、理论扎实 的专业茶师。
社会是进步的,今天制茶的人已经不只是经验丰富的茶农了,更多的是学院科班出身的、 理论扎实的专业茶师。天有茶业的研发团队就包含了这两种人材。根据市场特点在包装 上进行的创新及口味细微的调整,让原味单丛更加适合当下不同茶客。现在对健康安全 的茶叶的选择不仅仅是对口感和品位的追求,更是与快节奏、廉价生活的一种对抗,是 回归有机生活方式的探寻。
天有茶园
坚持无农药激素,手工锄草,施放有机肥
十八罗汉
原味单丛的制作工序包括摘青、晒青、摇青、发酵、杀青、揉捻、烘焙等12道古法 工序。在机器作业盛行、农药与转基因掩盖农业的今天,传统手工艺是一个容易被 提及但不容易靠近的东西。尤其是难以轻易掌握的制茶工艺,别看经验丰富的茶师 手工如此轻巧纯熟,其实法度自在内心。
★三看汤色:颜色、亮度、通透度
★四闻香气:类型、高低、长短 ★五尝滋味:滑口感、回甘感、润喉感 ★六评叶底:叶色、叶质(软硬度、厚薄)
单丛特点
1.凤凰单丛 特点:叶片大,芽叶肥大。 外形 条索壮直,肥壮紧结重实 2.岭头单丛(白叶单丛) 特点:叶片大,亚肥嫩。 外形条索肥壮紧结重实,条值有点弯曲。
冬季的双髻娘山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