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笔试考试大纲已经发布,如下为小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考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6年版)》所要求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对福建省目前使用的小学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及结构体系的了解程度。

2.考查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等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考查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具备从事小学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及课余竞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

1.了解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等,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6]123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6]3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2.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及测试的操作方法。

3.知道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或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4.理解影响运动兴趣形成的因素以及运动兴趣对于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5.了解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掌握运动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掌握迁移的概念,认识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应用于教学和训练中。

6.掌握对待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教学策略;掌握影响体育后进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及提高体育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7.掌握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的内容、特点及应用方法。

8.掌握发展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的方法、手段及基本要求。

9.掌握课外运动训练的选材和制定训练计划的方法。

10.掌握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和方法。

11.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

1.掌握人体躯干、四肢骨骼、六大关节和主要骨骼肌的名称、位置、运动特点以及锻炼方法。

2.知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掌握肌肉活动能量供应三个系统的作用和特点;掌握能量统一体理论的应用方法。

5.掌握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6.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规律。

7.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

8.掌握肥胖的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

9.知道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10.了解兴奋剂的种类和毒副作用。

11.掌握儿童少年、女生的生理特点、运动能力特点以及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2.了解营养素的概念和三大营养素的主要功能;懂得小学生的合理膳食。

13.知道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医务监督的要求。

14.掌握运动性疾病、运动损伤、溺水等的原因、症状、处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15.知道人体常用穴位的位置、功能及按摩的基本手法。

16.知道危害健康的行为,掌握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二部分基本技能

(一)田径(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跳高、跳远、实心球)

1.了解跑、跳、投的基本知识。

2.掌握跑、跳、投的技术原理;掌握其技术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3.掌握田径的竞赛规程、竞赛规则及裁判方法。

(二)球类(篮球、排球、足球)

1.了解篮球、排球、足球的基本知识。

2.掌握篮球、排球、足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及训练方法。

3.掌握篮球、排球、足球的竞赛规程、竞赛规则及裁判

方法。

(三)体操(徒手体操、队列队形、轻器械体操、技巧、单杠、跳跃)、健美操

1.了解体操、健美操的基本知识。

2.掌握体操、健美操的基本技术及训练方法。

3.掌握体操、健美操的竞赛规程、竞赛规则及裁判方法。

(四)武术(长拳、短器械、长器械、太极拳)

1.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

2.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及训练方法。

3.掌握武术的识图方法。

4.掌握武术的竞赛规程、竞赛规则及裁判方法。

第三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

2.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3.理解和运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

4.了解体育教学的特点、规律、原则。

5.掌握体育教学方法。

6.知道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7.运用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对所提供的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8.运用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评析。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综合运用题等。

2.内容比例:体育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小学体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约占40﹪;教学案例取自小学高年级教学内容。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以上为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本次考试时间为4月17日,请考生认真备考。

笔试资料推荐:【试题集训】练习题|模拟题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学科知识-高频考点

2017年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 .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A 、1978 B 、1979 C 、1980 D 、1981 2 .人际关系因素属于发展学生的范围【】 A 、心理健康 B 、身体健康 C 、社会适应 D 、智力发展 3 .1965 年,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提出了的概念。【】 A 、终身体育 B 、终身教育 C 、学校体育 D 、学校教育 4 .以下某项不是学科本位体育课程的评价特点。【】 A 、严格的评价标准 B 、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C 、注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评价 D 、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 5 .以下某项不是学生本位体育课程评价的特点。【】 A 、关注学生学习进步幅度 B 、采用多快、多变、多远的绝对评价方法来衡量学生成绩 C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D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6 .在具体实施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有三种策略,其中认为学校是体育课程改革最适当的策略。【】 A 、从上至下的策略 B 、从中间向上的策略 C 、从下至上的策略 D 、从整体到局部的策略

7 .在体育课程实施的三个阶段中,是控制体育课程改革过程的重要阶段。【】 A 、起始阶段 B 、实施阶段 C 、维持阶段 D 、评价阶段 8 .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A 、体育与健康课 B 、课外体育活动 C 、课外运动训练 D 、体育竞赛 9 .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潜在性、【】 A 、合理性 B 、灵活性 C 、多质性 D 、隐蔽性 10 .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 A 、小团体活动 B 、班级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俱乐部活动 11 .属于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A 、人体心理变化规律 B 、感知觉规律 C 、人体适应性规律 D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12 .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A 、可靠有效 B 、相互竞争 C 、相互适应 D 、相互帮助 13 .体育学习的最主要内容是。【】 A 、健康知识 B 、运动经验 C 、运动知识 D 、身体练习 14 .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方面。【】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考的基本知识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考的 基本知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考的基本知识 一、标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健身)和(育人)。 2.课程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3.学习领域目标是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4.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5.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运动技能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6.新健康三维观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7.三级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保证。 8.课程目标体系的递进关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9.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形式是(自我评定)、(相互评定)、(评定)。

10.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应为(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 1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为(体能的评定)、(知识与技能的评定)、(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和(健康行为)的评定5个方面。 12.对现有体育项目的改造方法有(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修改内容)、(降低难度要求)和(改造场地器材)。 13.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工作量)4方面的考核。 14.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即: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高中)学段。而水平六是(发展性目标)。 15.划分学习水平的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16.新课标选择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地域性)、(科学性)、(简易性)和(健身性)、(兴趣性)、(实效性)。 17.体育与健康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 18.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教学分组的主要形式为(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型分组)、(友伴型分组)。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5)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中庸》C《论语》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6、三角函数的值是() A、一个分数 B、一个无理数 C、一个比值 D、一个正数 7、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

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1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怨天尤人 B、荼毒生灵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漫不经心川流不息千头万序 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 12、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衔接最合理的是()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13、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推荐答案 时间120分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标准篮球场的中圈直径长3.6 米,标准女子排球网高2.24 米。 2、《学生体质建康标准》的必测项目有3项,分别是身高、体重和肺活量。 3、女子100米栏共有10 个栏架,起跑点至第一栏13 米。 4、08年甘肃省对高考体育专业考试项目进行了改革,其中改革后一般身体素质包括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和原地推铅球三项。 5、短跑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三磷酸腺苷(ATP) 。 6、跳远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 7、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第23 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 8、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叫运动技能。 9、弯道跑技术要求左手臂摆幅小,右手臂摆幅大,重心向内倾斜。 10、田径运动包括田赛、径赛和全能运动。 11、篮球跳起投篮时,应在身体至最高点时使球出手,中远距离投篮球出手后,应使球向后方向旋转。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孔子关于为人师表的名言。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铅球场地落地区的角度是。 A、40度 B、29度C 、35度D 、30度 2、一次标枪比赛中,共有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每个运动员可跳次。 A、3 B、4 C、5 D、6

3、国家规定,在校学生每天必须保证体育活动小时。 A、0.5 B、1 C、1.5 D、2 4、下列不属于动力性力量的项目是___________. A、田径 B、游泳 C、吊环 D、球类运动 5、___________ 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著的训练作用。 A、耐力运动 B、有氧运动 C、无氧运动 D、恒常运动 6、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 A、起跑 B、起跑后的加速跑 C、途中跑 D、终点冲刺和撞线 7、灵敏素质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十字变向跑、滑步跑等。 A、50米 B、100米 C、300米 D、折线跑 8、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___________,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A、冷敷 B、温敷 C、凉敷 D、热敷 9、1895年,由国人发明了排球运动。 A、美国詹姆士.奈史密斯 B、英国詹姆士.奈史密斯 C、美国威廉.基.摩根 D、英国威廉.基.摩根 10、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10秒钟的脉搏数一般认为次较合适。 A、20――24 B、22――26 C、24――28 D、26――30 11、正规的排球比赛每个队有名队员在场上比赛。 A、5 B、6 C、7 D、8 12、足球比赛中,攻方队员触球出端线,由守方在球门区内(任意地点)踢球。 A、球门球 B、角球 C、任意球 D、掷界外球 13、接力跑中的接力区长米。

高中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高中体育教师招聘测试试卷 体育测试2009-01-12 15:09:01 阅读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卷満分为15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0分) 1.高中体育和健康课程规定: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其中体育知识理论和田 径系列为必修、必选内容。 2.中学体育课属于教学课,根据每次课教材种类的多少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根据每次课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课、复习课和联系课。 3.某学校高二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 场比赛,共有7轮。 4.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总目标细分为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运动参和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5.学校组织校内田径运动会,一般可由报名编排自序册比赛分工画跑道比赛的记录宣告闭幕 六个主要过程组成。 6.教师示范一般可分为镜面示范正面示范肢体示范语言示范 7.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可分为、、、和。 二、辨别题(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下表中相应题号下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 20分)。 1.学校体育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教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x) 2.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 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v) 3.高中学生体育和健康学习成绩评价应采用等级评定。(v) 4.人体每天消耗的能量来自营养素,营养素包括糖、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v) 5.水平六是对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要求。(x) 6.田径运动径赛中,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触及终点后沿垂直 面的先后为准。(x) 7.淡化体育教学中的竞技化倾向就是淡化技术教学。(v) 8.分组教学有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v) 9.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麻省奈·史密斯在1891年发明的。(v) 10.足球比赛中罚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v)

体育教师入编考试大纲

1、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实践稿) 一、主题性质及设置目的 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是我国在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体育课程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伟大的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超越,塑造一个新的自我。每一位教师都将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作出自己的回答。广大体育教师将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对于课标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近几年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主题。要赢得新课程改革成功;关键是要造成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否则将会走过场,甚至导致失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缩小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之间的差距,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实现体育和健康课程目标。 二、考核目的及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主题后,教师们应掌握新课标主要知识点,理解新课标的深刻内涵,并能有效地和学校体育教学结合起来,使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 (一)新课程的深刻认识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和新课程同行,将和学生共同成长。 ★体育和健康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1、社会发展的需要(识记) 2、体育发展的需要(识记)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识记) 4、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本身的需要(识记) ★体育和健康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理解) 2、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识记) 3、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理解) 4、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识记) 5、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 6、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理解) 7、重视体育课程的资源开发(理解) 8、改革体育测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使用) ★体育和健康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使用基本的体育和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理解)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营造坚持锻炼的习惯(理解)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符合实际年龄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理解)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理解)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使用) ★课程标准的性质 1、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不是对内容的具体规定(使用) 2、标准的描述必须是分层次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可理解的(理解) 3、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不是用教材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什么(理解) 4、“全人”的领域(理解) 5、标准有法定的性质(理解) (二)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研究 当教师仅是个“知识传授者”的时候,教师的职业是可以被同等学历的人所替代的;当教师是个“学

【精选教育】 体育教师招聘笔试试题(标准答案)

精选教育学资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决定投掷项目远度的因素为出手的(速度)、(力量)、(角度)。 3、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4、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5、一节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其中(基本)部分是课的核心部分和主要部分,时间安排不应少于全课的(五分之三)。 6、“向右转走”预令落在(左)脚上,动令落在(右) 脚上。 7、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 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8、某学校8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共有( 7 ) 轮。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分腿腾越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跳箱前方。(X ) 2、现阶段初中阶段每周每班应安排3节体育课。(√) 3、在进行

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4、耐久跑是提高学生无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X ) 5、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6、中长跑采用分道、站立式起跑出发。(X ) 7、从事重量训练时应先做小肌群的动作再做大肌群的动作。(X ) 8、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多喝水,特别是在剧烈活动和夏天更要大量喝水,否则人体将失去水分造成“脱水”。(X ) 9、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标准田径赛场地一圈为多少米?(C ) A、200m B、300m C、400m D、800m 2、运动员运动时,踝关节扭伤后应:(C) A、立即热敷按摩 B、立即冷敷按摩 C、立即冷敷,24小时后热敷 3、在有13个足球队参加的比赛中。若采用淘汰共需(B)场就可决出冠军。 A、10 B、12 C、11 D、13 4、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示范授课(C )

2020体育与健康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2020教师招聘体育与健康试题考纲 考试范围与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 1.了解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等,包括《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6]209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闽教体[2018]14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 2.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及测试的操作方法。 3.知道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或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4.理解影响运动兴趣形成的因素和运动兴趣对于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5.了解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掌握运动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掌握迁移的概念,认识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应用于教学和训练中。 6.掌握对待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教学策略;掌握影响体育后进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及提高体育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7.掌握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的内容、特点及应用方法。 8.掌握改善身体成分、发展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灵敏性、平衡能力、协调性、爆发力、速度、反应时的多种练习方法、手段及基本要求。 9.掌握测量与评价体能水平的方法。 10.掌握课外运动训练的选材,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11.掌握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和方法。 12.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 1.掌握人体躯干、四肢骨骼、六大关节和主要骨骼肌的名称、位置、运动特点以

2015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练习题七

2015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练习题七 【导语】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福建省教师招聘信息、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5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练习题七。 简答题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参考答案: 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 2.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3.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参考答案: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②创办业余党校; 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④建立教育基地。 4.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参考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

(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 (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4)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保证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愿意接受教育者,才能对教育内容认同、相信、信服。 5.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做好常规工作,包括: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操行评定;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做好个别工作:对于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要根据不同群体和个体差异,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 6.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参考答案: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公共理论(20分)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把教师界定为:履行工作的专门人员。 2、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具有的特点。 3、教师的专业态度要求教师对待学生:倾心相爱,诲人不倦;对待自己: , 。 4、是教育的心脏。 5、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6、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具体内容是教育 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具有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 (二)、简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1、简要叙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要叙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专业知识(80分) (一)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小题1分,共10分) 1、篮球比赛中裁判鸣哨时所有球员应立即暂停所有动作,等候判决。() 2、运动除了可以增进人体的生理功能外,更可增进心理功能,使人的态度积极,稳定情绪,舒解压力及有成就感。(人力招聘)() 3、中长跑采用分道、站立式起跑出发。() 4、防守篮板球的争抢,个人的弹跳力应重要于防守的卡位。() 5、从事重量训练时应先做小肌群的动作再做大肌群的动作。() 6、台阶试验,主要用以测定心血管系统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 7、在实施《标准》时,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有所体现。() 8、径赛的距离应以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9、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10、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二)选择题(在括号里填入A、B、C、D即可,每小题1分,共10分) 1、羽毛球女子单打先得几分的球员,为胜一局?() A、9分 B、11分 C、15分 D、21分 2、初中男子110m栏比赛栏架高度应为() A、0.762m B、0.914m C、1m D、1.067m 3、当饮食的摄取量大于身体的活动量,身体的体量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皆错

2018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对福建省目前使用的小学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及结构体系的了解程度。 2.考查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等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考查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具备从事小学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及课余竞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 1.了解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等,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3]123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 3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完整版)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字母填在括号内。 1、学校体育是依据什么特点,组织的教育活动。 A、学生好动 B、学生生长发育 C、学生身心发展 D、学生个性发展 ( ) 2、练习的轨迹是指进行练习时 A、器械运动的路线 B、练习的形式 C、身体姿势 D、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路线 ( ) 3、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和 A、干部化 B、经常化 C、普及化 D、制度化 ( ) 4、分析一节体育课的程序,一般是 ( ) A、先由学生提意见,然后由看课人分析总结。 B、看课人先分析,然后由任课教师自己分析,最后讨论或总结。 C、先由任课教师分析,然后看课人分析,最后讨论或总结。 D、先由看课人组织学生讨论,提出意见,最后讨论或总结。 5、体育课的结构,指构成一节课的儿个部分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及 A、时间分配 B、场地分配 C、教材分配 D、器材分配 ( ) 6、间歇训练法的主要特征是 A、练习中间有间歇 B、练练停停 C、反复做的不是同一练习 D、机体尚末恢复即做下一练习 ( ) 7、体育课一般分为理论课与 A、示范课 B、普通课 C、实践课 D、综合课 ( ) 8、体育课运动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实际上课总时间与什么的比例 A、准备活动时间 B、讲解与示范时间 C、身体练习的时间 D、分析与总结时间 ( ) 9、体育教学以什么为基本手段,通过思维活动和体力拈动的结合,军握体育知识技能。 A、身体练习 B、思想教育 C、运动负荷 D、机体变化规律 ( ) 10、在组织考核课时,应加强课的组织工作,充分做好 A、准备活动 B、思想工作 C、检查工作 D、保护工作 ( ) 11、体育课课堂常规分为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 A、课间常规 B、课外常规 C、课后常规 D、课次常规 ( ) 12、体育教学原则是经过长期的教学与实践总结出来的 A、它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 B、它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 C、它反映了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 D、它确定了学校体育的方向。 ( ) 13、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是业余性和 A、普及性 B、阶段性 C、竞赛性 D、基础性 ( ) 14、早操、课间操组织形式有合操和 A、徒手操 B、广播操 C、分操 D、健美操 ( ) 15、班级体育锻炼是由谁负责领导和组织的 A、体育教师 B、班主任 C、班级体育委员 D、班长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学校体育是________的基础,是________的组成部分。 I7、一个完整的技术是由技术基础、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18、身体练习的练习速度直接影响________和________。 19、动作技能形成的________阶段,形成了巩固的动力定型。 20、常用的练习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体育教师招聘笔试试题(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体育和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决定投掷项目远度的因素为出手的(速度)、(力量)、(角度)。 3、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4、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5、一节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其中(基本)部分是课的核心部分和主要部分,时间安排不应少于全课的(五分之三)。 6、“向右转走”预令落在(左)脚上,动令落在(右) 脚上。 7、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 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8、某学校8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共有( 7 ) 轮。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分腿腾越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跳箱前方。(X ) 2、现阶段初中阶段每周每班应安排3节体育课。(√) 3、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4、耐久跑是提高学生无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X ) 5、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6、中长跑采用分道、站立式起跑出发。(X ) 7、从事重量训练时应先做小肌群的动作再做大肌群的动作。(X ) 8、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多喝水,特别是在剧烈活动和夏天更要大量喝水,否则人体将失去水分造成“脱水”。(X ) 9、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3年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2013年 (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总题数:35,分数:70.00) 1.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提出“三个结合”,以下各项不属于“三个结合”的一项是() (分数:2.00) A.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 B.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C.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 D.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价值紧密结合√ 解析:【解析】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提出的三个结合是: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2.2010年中国GDP排行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几位?() (分数:2.00) A.二√ B.三 C.四 D.五 解析:【解析】2012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排名第二,紧随美国之后,日本排名第三,德国和法国分列第四和第五。 3.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被誉为“雷锋传人”的是()。 (分数:2.00) A.王伟 B.郭明义√ C.孙炎明 D.刘丽 解析:【解析】郭明义是辽宁鞍钢集团的一名普通铁矿管理人员,家里的生活并不富裕却在16年的时间里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20年来55次无偿献血。他做事不求人知,也不求回报,默默无闻奉献自己,被人们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 4.2011年4月第一次参加“金砖国家”集团第三次首脑会议的是哪个国家()。 (分数:2.00) A.巴西 B.俄罗斯 C.印度 D.南非√ 解析:【解析】“金砖国家”集团第三次首脑会议于4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这是南非第一次以“金砖国家”成员国的身份参加这一盛会。 5.国内重要科技业者-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基”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微笑曲线”给我们的启示是()。 (分数:2.00) A.企业最重要的是人才 B.企业必须尽可能地压缩自己的生产成本 C.企业要运转,必须保证足够的现金流 D.企业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创新,提升自己的服务和品牌√ 解析:【解析】产业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表明,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的最底端,利润相对薄弱,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两端延伸——要么向上游端的零件、材料、设备及科研(内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带答案

1、运动处方 它是针对个人身体状况而采用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体育锻炼方法。 2、增进健康的途径 (1)改善遗传素质,提倡优生优育; (2)合理摄取营养素; (3)加强体育锻炼; (4)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骨折的处置 骨折发生后,立即停止运动,切忌移动“伤肢”,并进行以下处理: (1)若有休克症状,应先点按人中穴,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胸外挤压;(2)若伴有伤口出血,应实施止血和包扎;(3)用夹板或其它代用物品固定伤肢,随后送医院诊治。 4、肌肉酸痛的预防 (1)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负荷不要过大,也不宜增加过猛(2)锻炼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集中练习身体某一部位,以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3)准备活动中,注意使即将负重练习的局部肌肉活动得充分些(4)整理活动除了进行一般性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 展牵拉练习。 5、试述体育运动过程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要求。 (1)作用A、能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B、能加速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氧的利用率。C、能调节运动情绪。D、能预防运动损伤。

(2)要求: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和时间的长短,因锻炼项目、内容、气候和个体身体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以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为宜。 6、体育锻炼的原则. 1)目的积极性原则;2)从实际出发原则;3)全面性原则;4)经常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 7、锻炼模式 锻炼模式包括锻炼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8、整理活动的作用和要求 1)作用:a、有助于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常态;b、有助于偿还氧债 2)要求:应着重于全身性放松,尽量采用轻松、活泼、柔和的练习,活动量逐渐减少,节奏逐渐减慢,以促使呼吸频率和心率下降。 9、运动昏厥的处理 立即将患者平躺,足略高于头部,并进行向心按摩,同时指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如有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利呼吸道畅通。如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0、怎样缓解和消除肌肉酸痛。 1)热敷;2)伸展练习;3)按摩;4)口服卫生素c;5)针灸、电疗等。 11、第二次呼吸。 当“极点”出现后,情绪要稳定,并适当减慢跑速,加深呼吸,坚持下去,上述生理现象将逐步缓解与消失,生理过程出现了新的平衡,这种现象称之为“第二次呼吸”。 12、请谈如何调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考试体育教师招聘专业模拟试题

体育教师招聘测试体育专业模拟试题 附: 体育基础理论测试模拟题 (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体育和健康课程 2、超量恢复 3、休克 4、绕环 5、运动处方 6、同质分组 二、填空题:(共20分) 1、快速跑的教学重点是,背越式跳高的教学重点是。 2、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兴奋性,加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克服各种机能, 做整理性活动的目的是肢体更好地。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 , , 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4、支撑跳跃,在第一腾空中,身体总重心移动轨迹是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 5、铅球落地区的角度是____________。 6、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__________。 7、排球:移动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接近球,保持________良好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击球。 8、影响投掷项目成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空气因素。 9、持球突破技术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技术环节组成。 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体育和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内沿半径为36米,分道宽为1.22米的400米半圆式标准田径场。请计算400米项目各分道的前伸数。(必须列出计算公式) 3、心理健康领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4、在体育教学中,你是怎样进行合作型分组的?请举例说明。 5、篮球进攻战术中的掩护配合有哪几种?并阐明什么是掩护?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50个知识点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 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6.学生的学习就其学习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总是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7.先于一寂的活动则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心向与定势。 8.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瞬时记忆。 9.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过度学习。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10.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

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11.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 12.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13.有系统的惧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教学评价。 14.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可比性。 15.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信度。 16.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17.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以信息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8.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19.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20.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学生为中心。 2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

体育学科专业知识教师编制考试

教师招教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押题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刺激反应法的三种类型是系统的刺激、、模拟自然的刺激。(A )A.突然的刺激B.定式的刺激 C.能动的刺激D.知识的刺激 2.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A) 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 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D)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D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5.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C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C.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与错误评价 6.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在受教育时。( D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自主地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7.“教育即生活”是提出的。( B ) A.桑代克B.杜威 C.赫尔巴特D.苏霍姆林斯基 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运用模范人物树立典型,这是。(B )A.说服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早出自。(D) A.《诗经》B.《学记》C.《四书集注》D.《论语》10.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B )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 11.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是。( C ) A.性格B.能力C.气质D.兴趣12.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的能力结构论是。( A ) A.二因素论B.群因素论 11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考的基本知识 (1)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考的基本知识 一、标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健身)和(育人)。 2.课程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3.学习领域目标是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4.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5.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运动技能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6.新健康三维观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7.三级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保证。 8.课程目标体系的递进关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9.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形式是(自我评定)、(相互评定)、(评定)。 10.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应为(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

转变)。 1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为(体能的评定)、(知识与技能的评定)、(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和(健康行为)的评定5个方面。 12.对现有体育项目的改造方法有(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修改内容)、(降低难度要求)和(改造场地器材)。 13.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工作量)4方面的考核。 14.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即: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高中)学段。而水平六是(发展性目标)。 15.划分学习水平的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16.新课标选择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地域性)、(科学性)、(简易性)和(健身性)、(兴趣性)、(实效性)。 17.体育与健康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 18.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教学分组的主要形式为(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型分组)、(友伴型分组)。 19.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创造性学习)、(延伸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