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体液调节测试题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测试题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测试题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肉牛注射生长素,可以使肉牛快速生长,早日出栏

D.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A项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因为代谢降低而减少,B项错误;生长素是植物激素,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功能,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D项正确。

2.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B.沃泰默实验中的对照组排除了稀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作用于小肠黏膜

A项正确;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B项正确;斯他林和贝丽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C项正确;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D项错误。

3.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

A.糖的分解代谢降低

B.碘的需要量增加

C.饥饿感增强

D.TSH分泌增加

A 项错误,C项正确;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碘的需要量降低,B项错误;在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垂体分泌的TSH减少,D项错误。

4.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

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

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

其中的胰岛A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A项正确;胰腺的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胰腺里面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部位属于外分泌部分,B项正确;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中,C项错误;胰岛属

于内分泌部,分泌的激素要进入血液,D项正确。

5.若对健康幼龄狗分别作如下表实验处理,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

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也不起作用,故实验结果应为发育迟缓,新陈

代谢减慢,A项错误;因摘除胰腺不仅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量,也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所以血糖不可能维持正常,B项错误;雌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C项正确;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为大分子,饲喂能被消化道中的酶催化水解而失去作用,D项错误。

答案C

6.冬泳爱好者跳入冰冷的水中,为维持体温,机体可能出现的调节活动是( )

A.骨骼肌非自主战栗

B.汗腺分泌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皮肤血管舒张

解析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骨骼肌会不由自主地战栗,即骨骼肌在自主地收缩和舒张,目的是增加热量的产生,维持体温的恒定,A项符合题意;冬泳时,环境温度明显低于体温,人体为维持体温的恒定,减少散热,汗腺分泌减弱,B项不符合题意;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要增加,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体温的恒定和运动的需要,C项不符合题意;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血流量,降低皮肤的温度,这样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有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7.下图是抗利尿激素的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量会随着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而增多

B.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受体接受后将被灭活

C.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D.集合管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解析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血浆渗透压降低,血量增

加,A项正确;抗利尿激素一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的受体接受并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B项正确;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它能感受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冲动沿下丘脑—垂体束传至神经垂体以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项正确;集合管吸收水是自由扩散,D项错误。

8.某人长时间未饮水,此时他机体内环境发生的变化或调节过程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减少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加强

A项错误;长时间未饮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减少,B项错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C项错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加强,D项正确。

9.在人体体温调节过程中,可表示人体持续生活在过冷环境中,并可能导致死亡的调节途径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体温降低→新陈代谢速率降低

B.人体正常体温→体温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C.人体正常体温→体温升高→新陈代谢速率降低

D.人体正常体温→体温升高→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新陈代谢降低,产热量不足以补偿散热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新陈代谢降低,可能引起死亡,A项符合;体温降低,新陈代谢增加,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B 项不符合;体温升高,新陈代谢降低,减少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项不符合;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增强,有利于消除致病因素,D项不符合。

10.医院用氧并非纯氧,需要加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此举涉及的调节过程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

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

答案B

1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寒冷刺激下,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内分泌腺分泌的某些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信息分子参与,且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

解析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A项错误;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受到刺激最终使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产热增加,该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所以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的,B项正确;内分泌腺如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C项正确;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中的激素都属于信息分子,且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结合,D项正确。

答案A

12.下图中对激素作用方式及其调节特点的体现不包括( )

A.激素调节具有高效性

B.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

C.激素只能运输到特定部位

D.激素可作为信息传递

解析由图可知,垂体释放的1μg激素可作用于靶细胞使其释放40μg激素,说明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A项正确;图中激素只有与靶细胞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才发挥作用,说明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B项正确;激素弥散在全身的血液中,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并非只能运输到特定部位,C项错误;由图可知,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在细胞间起信息传递的作用,D项正确。

答案C

13.下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B.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

C.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

D.三种方式中,图二所示调节方式的调节速度最快

解析图一表示神经和体液调节,图二表示神经调节,图三表示体液调节。图一可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A 项错误;图二可表示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唾液腺细胞,B项正确;图三可表示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C项正确;三种方式中,图一是神经—体液调节,图二是神经调节,图三是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调节速度最快,D项正确。

答案A

14.肾上腺素既可由肾上腺分泌,也可由支配肾脏的肾交感神经分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反射弧的结构中,肾交感神经属于传入神经

B.肾上腺素既可参与体液调节,也可参与神经调节

C.由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需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

D.由肾交感神经分泌的肾上腺素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解析在反射弧的结构中,肾交感神经支配肾脏的活动,属于传出神经,A项错误。由题意知,肾上腺素既可作为激素,参与体液调节,也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B项正确。参与体液调节的激素等信息分子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C项正确。由肾交感神经分泌的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其作用范围比较局限,D项正确。

答案A

15.如下图所示,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糖调节的两条途径,图中A、B、C、D代表具体的结构。A表示胰岛内的细胞通过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活动的改变,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血糖含量降低刺激B导致其膜电位改变,由B到C的信号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由B到A过程中,信号的传递是双向的,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两种形式

C.A表示胰岛A细胞,释放的物质被靶细胞识别引起靶细胞内相应代谢活动加强

D.A释放的物质是胰高血糖素,若发生效应后不能被降解将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解析血糖浓度降低刺激血糖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A项正确;由B到A过程中,信号沿着反射弧单向传递,B项错误;A代表的是胰岛A细胞,释放的物质为胰高血糖素,被靶细胞识别引起靶细胞内相应代谢活动增强,C项正确;胰高血糖素发挥作用后若不分解,则会使血糖浓度持续升高,D项正确。

答案B

16.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②胰岛素的分泌不仅仅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③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抑制胰岛素分泌,因此两激素相互拮抗④垂体分泌的生长素可促进人体的生长⑤促甲状腺激素从合成到最后发挥作用总共穿过0层生物膜⑥激素、神经递质、酶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依赖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的作用,突触小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①错误;胰岛素的分泌一方面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一方面可由血糖浓度或胰高血糖素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其分泌,②正确;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③错误;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垂体分泌的是生长激素,④错误;促甲状腺激素经由细胞膜的转运是胞吐,非跨膜运输,穿过0层生物膜,⑤正确;酶是催化剂,在发生作用后一般不会被灭活,⑥错误。

答案B

17.下列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C.通过体温调节使得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解析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A项正确;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B项正确;寒冷环境中,温差大,因此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C项错误;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D项正确。答案C

18.下面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激素①只作用于垂体

B.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体内激素③分泌过多

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的浓度都低于正常水平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协同作用的激素

解析由图分析,激素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③)。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当碘摄入不足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减少,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二者具有协同作用,都能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

答案C

19.下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刺激X→结构Y→胰岛A细胞→激素Z→靶细胞

A.正常人体内激素Z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B.靶细胞识别激素Z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脂蛋白

C.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激素Z主要促进靶细胞加速合成肝糖原

解析激素Z为胰高血糖素,它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A项正确;靶细胞识别Z的物质是细

胞膜上的糖蛋白,B项错误;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C项错误;激素Z为胰高血糖素,主要促进肝糖原的分解,D项错误。

答案A

20.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C.丙图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

D.丁图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解析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渗透压呈正相关,食物过咸时,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饮水过多时,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注射抗利尿激素时,尿量减少,尿液中尿素、K+、Na+浓度升高。

答案C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科学家用小鼠做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切除垂体及胰腺可排除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

B.该实验的对照实验采用了前后自身对照,无须增添空白对照组

C.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

D.该实验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

实验前切除胰腺和垂体的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该实验通过前后之间的自身对照来说明这两种激素的功能,不需要再设置空白对照。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其实验效果不能确定。在同时注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时,小鼠体重增加最多,说明这两种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22.果汁和雪碧等都是常见的饮料,有时候饮用后感觉更渴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饮用高糖的果汁和雪碧后排尿增多,所以更渴

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能够产生渴觉

C.感觉更渴是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

D.饮用高糖饮料会引起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细胞不能对过多的葡萄糖进行存储、利用和转化,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并带走大量的水分,使尿量增加,A项正确;渴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B项错误;饮用高糖饮料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渴觉,C项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储存和释放,D项错误。

23.一只成年狗仍然保持幼年的体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 )

A.睾丸发育不全

B.甲状腺功能低

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不足

A项错误;根据题干说明缺乏的是甲状腺激素,缺乏甲状腺激素的原因是甲状腺功能低下,B项正确;缺乏生长激素神经和性腺会发育,但身体长不高,C项错误;缺乏生长激素神经和性腺会发育,但身体长不高,D项错误。

2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环境因素的稳定及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摄入过咸食物→……→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这一过程只涉及体液调节

C.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内环境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

D.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只能在消化道中进行,不能在内环境或细胞内进行

解析外界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在人体内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下,人体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项错误;“摄入过咸食物→……→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这一过程有激素调节,也涉及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的神经调节,B项错误;外界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人体内环境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含量发生变化,C项正确;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可以发生在细胞内,D项错误。

答案ABD

25.下图表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B.激素甲作用于靶细胞促进其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调节激素乙合成分泌过程的信息分子有葡萄糖和神经递质

D.激素甲和激素乙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血糖水平

解析据题图分析可知,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在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和体液调节(激素甲的参与)共同作用下调节血糖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A项正确;激素甲是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促进其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B项正确;图中显示调节激素乙(胰高血糖素)的信息分子有葡萄糖(浓度低)和神经递质,C项正确;激素甲是胰岛素,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两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血糖水平,D项正确。故选A、B、C、D。

答案ABCD

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5分)

26.(14分)以实验动物大鼠为材料,开展甲状腺功能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切除甲状腺,B组,定期测定每只大鼠的耗氧量。上述实验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

是。两组大鼠的耗氧量至第5天开始才出现差异,其原因是。若用体长作为检测指标重复上述实验,对实验大鼠的要求是。

(2)为了验证切除甲状腺引起耗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甲状腺激素不足,可利用第(1)小题的组大鼠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思路是。

解析(1)由“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切除甲状腺,B组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定期测定每只大鼠的耗氧量”可知,甲状腺为实验的自变量,故上述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甲状腺对大鼠新陈代谢的影响。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新陈代谢消耗氧气,耗氧量与新陈代谢强度呈正相关。两组大鼠的耗氧量至第5天开始才出现差异,其原因是内环境中的激素可维持前4天的需求量。若用体长作为检测指标重复上述实验,对实验大鼠的要求是未成年,因为未成年的大鼠体长可以变化和测量,而成年大鼠的体长基本不变,不能作为因变量,即检测指标。(2)为了验证切除甲状腺引起耗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甲状腺激素不足,可利用第(1)小题的A组(切除了甲状腺),体内(一段时间后)无甲状腺激素产生,可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大鼠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思路是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2组,C组灌喂甲状腺激素,D组灌喂生理盐水,定期测定每只大鼠的耗氧量。

答案(1)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新陈代谢消耗氧,耗氧量与代谢强度呈正相关内环境中的激素可维持前4天的生理需求未成年(2)A 将实验鼠随机分为两组,C组灌喂甲状腺激素,D组灌喂等量的生理盐水,定期测定每只大鼠的耗氧量

27.(11分)下图为雌性高等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

(2)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②(填腺体名称)的分泌活动。

(3)当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和①(填腺体名称)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解析图中①表示垂体,②表示卵巢。(1)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下丘脑。(2)下丘脑通过

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②卵巢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3)当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反馈调节。

答案(1)下丘脑(2)卵巢(3)下丘脑垂体反馈调节(或负反馈)

28.(10分)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28倍,细胞外Ca2+为细胞内15 000倍,与神经细胞一样,都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细胞内ATP浓度增加,导致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B细胞膜内外K+和Ca2+存在浓度差,其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此时膜内外静息电位差的绝对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钾离子通道的关闭后,触发Ca2+大量内流,使胰岛细胞产生兴奋,导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入肝、肌细胞合成,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等,使血糖降低。

(3)1型糖尿病是因为合成胰岛素不足,2型糖尿病是因为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判断患者的糖尿病类型:,一段时间后检测尿糖变化。

解析(1)胰岛素B细胞膜内外K+和Ca2+存在浓度差,其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会阻止钾离子外流,导致静息电位减小,故此时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减小。(2)钾离子通道关闭后,触发Ca2+大量内流,使胰岛细胞产生兴奋,因此兴奋区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通过促进血糖的分解、转化,使血糖降低。(3)1型糖尿病

是因为合成胰岛素不足,2型糖尿病是因为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故1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因此要判断患者的糖尿病类型,可以给患者注射适量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检测尿糖变化,根据尿液中糖浓度来判断。

答案(1)主动运输减小

(2)内正外负氧化分解糖原甘油三酯

(3)给患者注射适量胰岛素

29.(10分)下图所示为水盐平衡调节机制,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垂体释放的A物质是由分泌的。

(2)B结构的名称是。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后,刺激感受器,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减少的分泌。

(4)如果肾功能出现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Na+,会出现全身浮肿症状,此时的全身浮肿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有利于维持的平衡。

(5)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和调节,二者是发挥作用的,这样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解析(1)由图可知,A物质是由垂体释放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由此可断定A为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分泌的。(2)图中B结构接受由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导来的兴奋刺激,产生口渴感觉,该结构为大脑皮层。(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功能下降,尿量增加,以维持渗透压稳定。(4)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多余的Na+不能排出,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全身浮肿可降低组织液渗透压,以免血浆和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可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5)由图示的调节过程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二者相互协调,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维持内环境稳态。

答案(1)下丘脑(2)大脑皮层(3)抗利尿激素(4)渗透压(5)神经体液相互协调

《神经调节》同步练习与精讲精练(附答案)

( )1.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A.体液调节机构 B.内分泌的调节 C.脑和脊髓 D.神经系统 ( )2.在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整个过程是 A.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B.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产生反应 C.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产生反应 D.产生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 ( )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特有的生理功能 C.生命活动的调节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机构是神经系统 4.下列说法是非判断。 ( ) (1)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由神经系统来调节。 ( ) (2)神经元由树突和轴突组成。 ( ) (3)在神经系统中,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 )5.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细胞体 B.神经细胞核 C.神经纤维 D.神经元 ( )6.神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接受兴奋 B.产生兴奋 C. 传导兴奋 D. 包括以上三项 ( )7.下列关于植物性神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植物性神经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组成 B.植物性神经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 C. 植物性神经能支配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活动 D.植物性神经受到大脑的控制 ( )8.下列器官活动不受植物性神经支配的是 A.心脏跳动 B.瞳孔张大 C. 胃肌蠕动 D.张开嘴巴 ( )9.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对信息的传导 B.决定对刺激的反应 C.接受刺激,产生信息 D.控制器官的活动( )10.胃肌的蠕动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的原因是 A.这种蠕动受到大脑的支配 B.这种蠕动受到脑神经的支配 C. 这种蠕动受到脊神经的支配 D.这种蠕动受到植物性神经的支配 ( )11.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是 A.大脑 B.脊髓 C. 神经 D.神经系统 ( )12.大脑皮层是 A.神经系统集中的地方 B.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 C.是神经集中的地方 D.是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 ( )13.下列神经中枢不在大脑中的是 A.语言中枢 B.视觉中枢 C. 听觉中枢 D.呼吸中枢 ( )14.某人患了一种病,走路摇晃不稳,动作不协调,其病变部位可能是 A.大脑 B.脑干 C. 小脑 D.脊髓 ( )15.若人的脑干病变,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呼吸困难 B.站立不稳 C.不能思考问题 D.不能说话 ( )16.某人看到前面一条小沟,却走了两大步,这可能是因为 A.大脑皮层控制运动的神经中枢出了问题 B.脑干出了问题 C. 小脑协调运动的中枢发生病变 D.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出问题 ( )17.在神经系统中,可传导的是 A.刺激 B.反应 C. 感觉 D.信息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综合练习题汇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化学成分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为 A.尿素、抗利尿激素、维生素、血浆蛋白 B.抗体、载体、线粒体 C.尿酸、氨基酸、肌酸、胃液中的盐酸 D.白细胞、溶菌酶、呼吸氧化酶 2.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 在于B中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 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脂类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 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①血浆②淋巴③组织液 A.②①③B.③②① C.①③ D.③②①③ 4.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 )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 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 组织液细胞外液 5.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③可进入A、B、D B.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成内 环境 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 D.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③和④,最 终被排出体外 6.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 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7.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 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神经体液调节关系、免疫调节练习题(详解)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暂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2、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 .刺激强度的大小 B .感受器的兴奋性 C .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 .效应器的兴奋性 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 B .体表温度一定与体内温度相同 C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 4、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 ) ①垂体 ②甲状腺 ③胰岛 ④肾上腺 ⑤卵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③④ 5.下列关于抗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 C. 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 D.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 6、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 - - - 乙 + - - 丙 + + -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 ) A .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 .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 .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D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7.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 、b 、c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c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 激素的作用 8.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 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10.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正常水平上,这是通过下列哪项实现的 ( ) A.激素间的协同作用 B.激素间的拮抗作用 C.神经---体液调节 D.反馈调节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B .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 C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感冒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12.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成的淋巴细胞是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效应T 细胞 D .效应B 细胞 1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流感病毒可能发生了突变 B .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 .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可能不是同种类型 D .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14.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 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加 B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加 15.关于对抗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属于免疫球蛋白 B .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C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D .其参与的免疫是细胞免疫 16.参与过敏反应的是: A .抗体 B .淋巴因子 C .效应T 细胞 D .干扰素 17.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 A .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 B .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完整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下列现象是反射的是() A.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 B.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 C.被针刺感到了疼痛 D.手碰到火焰立即缩手 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 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5.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 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 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 6.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的膜电位变化与对应的膜内外离子变化。据图分析,离子Ⅰ、Ⅱ分别是()

A.K+、Na+B.H+、K+ C.Na+、K+D.Na+、H+ 7. 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 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图所示。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应的 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A.膜外b→a;膜内a→b B.膜外b→a;膜内b→a 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 8.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神经体液调节测试题答案

○…………外…………○…………装…………○…………订学校: ___ ___ _ _ __ _姓名:___ _ __ ___ _ _班级:__ ___ _ ___ _ _考○ … … … … 内 … … … … ○ … … … … 装 … … … …○ … … … … 订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度???学校2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 .B 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 .B 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A . B . C . D . 2.下图为某神经网络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 .F 的存在, 导致兴奋在此反射弧中双向传导

…○…………订………装※※订※※线※※内※※答※※题…○…………订………B .当兴奋传到C 的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C .刺激A 不一定能引起D 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 .图中能接受神经递质的细胞共有3个 3.下列有关兴奋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静息状态下,K +外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将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C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移动需要消耗ATP D .某些氨基酸和动物激素可作为神经递质 4.如图所示神经元N 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 和c 释放的递质的作用,神经末梢b 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 相连。下列有关叙述最可能成立的 A .若a 、c 不释放递质,则N 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B .若a 释放递质,则N 内会检测到a 释放的神经递质 C .若c 释放递质,则b 处可记录到膜内外电位的反转 D .若a 、c 同时释放递质,N 的膜电位会变为外负内正 5.脊椎动物的大脑发送一个神经信号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是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经释放信号分子乙酰胆碱,导致附近的上皮细胞产生NO ,由它来使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来增强血液流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大脑发送神经信号与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变化有关 B .大脑发出信号使上皮细胞产生的NO 属于神经递质 C .接受乙酰胆碱的信号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有关 D .上述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6.下图中a 、b 、c 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 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 关系练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知识点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 A.调节较缓慢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答案 C 解析体液调节的调节物主要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但也有一些化学物质如CO2等,不是由腺体产生的。 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答案 C 解析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比较持久。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知识点二人体体温调节 3.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答案 D 解析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温觉感受器兴奋,冷觉感受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产热,所以在炎热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应减少。 4.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A.增加、增加、减少 B.减少、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增加 D.增加、增加、增加

答案 A 解析人所处的环境温度降低,冷觉感受器兴奋,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耗氧量增加。在寒冷环境中,排汗减少,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减少。 5.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人体皮肤血流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①为25 ℃条件,则②可能为0 ℃环境 B.在时间②内人体耗氧量增加 C.在时间②内酶的活性比时间①、③低 D.在时间②内体温的恒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寒冷环境中人体的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人体的耗氧量增加,从而增加产热;人体内的温度是恒定的,酶活性不变;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受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共同维持。 知识点三水盐平衡的调节 6.某人因轻度食物中毒,引起呕吐、腹泻,但此人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对此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此人因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所以没造成脱水 D.失水几乎等于失盐的程度 答案 D 解析此人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说明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几乎不变,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但由于呕吐、腹泻,导致细胞外液减少,属于脱水。7.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答案 D 解析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产生量增多,排出大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 节知识点汇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1)吞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防卫功能 (1)免疫种类: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 淋巴循环组成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 淋巴因子?→?B 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B 细胞 ②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 效应T 细胞作用: 记忆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三、免疫系统疾病:

1.免疫过强 (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 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防卫过弱 (1)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遗传物质是RNA; (2)病因: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3)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四、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2.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3.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特别提醒: 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2. 溶菌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外分泌液(泪液、唾液、乳汁、尿液等)、组织液和某些微生物体内,该酶能水解细菌的细胞壁。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3.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化各种病原微生物; 吞噬细胞也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体。4.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C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最新神经调节练习题(含答案)

1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B ?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 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 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生活中有以下现象:①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② 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 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 ?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3 ?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 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 D. 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4. 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B.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C. 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 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5.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A.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 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T化学信号T电信号的转换 C.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6. 下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 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 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 a点兴奋时,膜内电位a点为正、b点为负 C. 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 D. 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 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 7.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详细

免疫调节核心知识点列表梳理 1.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2.两种免疫类型比较 5.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其应用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

4.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比较 6.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 免疫调节知识点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痰,烧伤)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 (伤口化脓) 1、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最主要的免疫方式)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 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癌症问题)。 来源: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主要是外来物质(如: 细菌、病毒、),其次也有自身的物质(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癌细胞,),还有(移殖器官)。 ① 抗原 (抗原决定簇) 本质:蛋白质或糖蛋白 特性:异物性(外来物质),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特异性(只 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 ②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从而抑制抗原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 黏附(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③淋巴细胞的产生过程: B 浆细胞 抗体 骨髓造血干细胞 胸腺 T 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 淋巴因子(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功能1)增强淋巴因子的杀伤力 2)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 3、 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记忆B 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有的记忆细胞可以保留一辈子,如天花病毒,有的则很短,如流感病毒) 4、体液免疫 抗原 吞 噬 细 胞 (处理) (呈递) T 细胞 细胞 (识别) B 细胞 B 细胞 形成沉淀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二次免疫)

高中生物必修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一、选择题 1.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路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条大狗,狂叫着向他扑来。此人吓了一跳,立刻满脸通红,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C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解析:人在受到惊吓等紧急情况的影响下,体内的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的活动,如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速等特征。可见,在上述情况下,此人发生的生理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主要是其中的激素)调节。 2.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觉的部分分别位于( A ) 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解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大脑皮层中形成各种感觉。 3.(2012年汕头市高二期末统考)一个寒冷冬季,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走到室外,这时会出现的变化是( D ) A.毛细血管舒张 B.温觉感受器兴奋 C.人的体温明显下降 D.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解析:由温暖的教室到寒冷的室外时,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最终代谢加快,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B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 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 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 解析:高温作业由于大量出汗失水,所以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高温下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大量流汗后,应及时饮用适量淡盐水,以维持水盐平衡。 5.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C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D. 解析: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请熟记课本上的调节示意图。 6.某人因一次意外而导致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D ) 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③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⑤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减少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考查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功能。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的。 7.下列有关人体水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4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生物专题14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一、考纲要求内容: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4.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5.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试题详解 1.(2012海南卷)13.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2. (2012海南卷)14.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3. (2012海南卷)15.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答案】A 【解析】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正确;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B错误;

神经细胞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神经细胞的结构,神经递质的传递方向,静息电位等相关基础知识,同时考查了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5(2012天津)3.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右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核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6.(2012全国理综大纲)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出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血药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答案】B 【解析】反射活动是在反射弧的参与下,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整个过程离不开反射弧,AD正确。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末稍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胞体,,

神经调节练习题--有答案

神经调节练习题--有答案

1. 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最终到达效应器,并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完成此现象的结构基础和兴奋到达效应器的形式分别是 A.反射弧;电信号 B.反射弧;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C.神经中枢;电信号 D.神经中枢;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2. 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在a、c处分别放置电位计,b处给以适宜刺激。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骨骼肌收缩,发生反射活动 B.骨骼肌不收缩,无反射活动 C.骨骼肌收缩,并在a、c处均测到电位变化 D.骨骼肌收缩,a处测到电位变化,c处未测到 3. 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2

3

A.该图表示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细胞D→细胞C→细胞B→细胞A B.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若从a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细胞b 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D.相同体积的细胞D和细胞E,后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小于前者 6. 下列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B.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胰岛素 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D.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7.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A.温度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4

8.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9. 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10. 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结构涉及到3个神经元,2个突触 B.如刺激c点,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 C.与突触后膜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5

高中高二生物必备知识点:体液调节

高中高二生物必备知识点:体液调节 高中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查字典生物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中高二生物必备知识点,供您参考! 名词: 1、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2、垂体: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借漏斗柄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 3、下丘脑:即丘脑下部。间脑的一部分,位于脑的腹面,丘脑下方,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较高级中枢。 4、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 5、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产生)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岛素(胰岛B细胞产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 语句: 1、垂体能产生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甲状腺

能产生甲状腺激素,胰岛能产生胰岛素, 2、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激素----促进相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关腺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3、分泌异常症:a、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只小不呆)、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又呆又小)。 4、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通过促垂体激素对垂体的作用,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5、激素的调节:①纵向调节:a、促进作用:寒冷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代谢加强。B、抑制作用:甲状腺激素增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维持正常(反馈调节)。②横向调节: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6、在体液中除激素外,还有CO2、H+等对机体也有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经典练习题

神经调节经典练习题 一、单选题 2.不符合人体体温及其调节实际情况的是 A .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B .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 C . 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 . 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4.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可 能在 A .细胞体 B .轴突 C .突触间隙 D .树突 5.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 .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 .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6.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刺激a 处,会导致b 处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 .刺激b 处,不会引起a 和c 处发生电位变化 C .刺激c 处,a 和b 处都会发生兴奋 D .刺激a 处,b 、c 同时兴奋或抑制 7.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 →C →D ”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 .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 过程 C .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 →C → D ,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 →C →D ,使手缩回 9.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 兴奋传递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 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10.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 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12.损伤大脑皮层的S 区,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损伤H 区时,病人看不内外刺激 神经系统 内分泌腺 效应器或靶器官 激素 A B C D E F G H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课后习题新人 教版必修3 一、非标准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解析:环境中的光照、温度等因素可以被生物感受器感受到,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引起A项所描述的生理过程,A项正确。B项描述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正确。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使感受器兴奋,为体液调节过程;之后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为神经调节过程,C项正确。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而不是垂体,D项错误。 答案:D 2.环腺苷酸分子存在于细胞内,当接收到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后,就立即打开开关激活某些特定蛋白质,从而可以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暂时地起到提高连结强度的作用。环腺苷酸分子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激素调节 解析:环腺苷酸分子存在于细胞内液,能通过信息传递过程对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该过程为体液调节。 答案:B 3.下图中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解析:方式③的信息传递要通过体液,因为此种方式传递信息时要通过突触,而突触间隙中存在组织液。 答案:B 4.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神经调节练习题(含答案)

1.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生活中有以下现象:①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②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3.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 D.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4.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5.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6.下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a点兴奋时,膜内电位a点为正、b点为负 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 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 7.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8.神经调节是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受器是指A处的感觉神经末梢及与之相连的皮肤 B.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B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膜内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