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经济学基础期末知识点整理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经济学基础期末知识点整理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经济学基础期末知识点整理

会计利润=收入(毛利)-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收入-总成本=收入-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利润-隐性成本

边际变化:假定所有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只让某一因素发生微小的变化,这一变化就叫做该因素的“边际变化”。

边际收益(MR):由某一边际变化所带来的好处,即由某生产要素的边际变化而引起的产出的收益变化。

1.生产某产品,需劳动量10个单位,资本5个单位,此时产量为20个单位,该产品价格为10 RMB 。此时,TR=10×20=200 RM 。现在让资本增加1个单位,即从5→6,而劳动量保持10个单位不变,如果此时产量增加为22个单位,价格仍为10RMB 。

现在,TR=10×22=220 RMB,MR=220-200=20 RMB

农产品轮番涨价的局面如果长期保持下去,结果肯定是以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代价。 游资炒作农产品危害性极大,对我国的整体通货膨胀会产生助推作用,并且影响到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的稳定。游资一旦迅速撤走,农产品的价格就会 跌入低谷,这对抵御风险能力本来就很弱小的广大农户的危害非常大。政府不能放任自流,任凭市场自我调节,而要尽快出手调控。在增加投入,畅通信息,指导农民均衡生产的同时,同样要及时打击中间商囤积居奇,炒买炒卖,不让炒家乘机抬高价格,从中渔利,人为制造市场恐慌。

均衡的含义: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它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 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

● 市场处于非均衡时,会进行调整以缓解短缺或过剩,并重新回到均衡点。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产量减少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产量增加

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支持价格的目的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

最高限价 政府规定的会出售某种商品的法定最价格。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最高限价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上涨;对垄断进行管制。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例/价格变动的比例 E d =(Q 2-Q 1)÷Q1/(P 2-P 1)÷P 1(取正数)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衡量当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改变购买量的一个指标。其数值越大,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反应也越大—价格变化带来的购买量变化越

大。

Ed >1富有弹性(奢侈品) Ed <1缺乏弹性(必需品) Ed =1单位弹性

极端:需求完全弹性-教材 完全无弹性-毒品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必需程度;商品开支占收入的比重 ;商品定义的宽窄 时间的长短;替代品;

厂商总收益(总销售收入):

企业为何试图建立品牌名称和消费者忠实度?(减少替代品就是减少需求价格弹性)

收入弹性决策:昂贵男式香水应该广告做在何种媒介上?(由于这种产品是奢侈品,主要顾客是高)(P Q P Q P TR ?=?=

收入阶层。所以广告和营销工作应该集中在富有居民能够看到的媒介上,而不是普通媒体。)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例/收入变动的比例(正常物品EI为正数;低劣品EI为负数) 需求的交叉弹性=Y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例/X商品价格变动的比例(替代品E yx为正数;

互补品E yx为负数;不相关品E yx为零或接近零的值)

供给弹性=供给量变动的比例/价格变动的比例(影响供给弹性的主要因素;行业中增加生产的难易程度;生产规模及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近两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巨大波动。以石油、铜、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连续上涨,另一类大宗产品,如钢铁、水泥、汽车、房地产等却在不同阶段出现了周期性的价格大幅波动。通过对于上述商品供求价格弹性的研究,我们发现第一类产品的供求价格弹性都比较小,但需求弹性要大于供给弹性;正是由于各类产品弹性特征,导致了上述商品的价格会因为供求关系的较小幅度的变化而产生大幅度波动。并且,钢铁、水泥、汽车、房地产等商品由于自身弹性特征,往往会引起生产和价格周期性波动,不利于整个行业和宏观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度、政策安排,建立上述大宗商品的价格研判与稳定机制。正是由于各类产品弹性特征,导致了上述商品的价格会因为供求关系的较小幅度的变化而产生大幅度波动。并且,钢铁、水泥、汽车、房地产等商品由于自身弹性特征,往往会引起生产和价格周期性波动,不利于整个行业和宏观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度、政策安排,建立上述大宗商品的价格研判与稳定机制。

如何应对过剩:补贴限产、政府采购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理性的消费者

如何将其有限的资源,分配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上。

效用没有好坏之分;效用有正负之分(负效用指某种商品或劳务所具有的引起人们不舒服或痛苦的能力)。一种商品的效用之大小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无差异曲线:1、距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2、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

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的收入所能购买到的

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

须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

A

B

最优的商品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2)每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3)所有的资源有完全的流动性4)信息是完全的

在经济学中,企业的利润是指经济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部分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MC=MR)

MR﹥MC厂商增加产量; MR﹤MC厂商减少产量; MR=MC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

短期内企业实现均衡,表示如果盈利便获得了最大利润;如果亏损,也是实现了亏损最小化。也就是说,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有利润。

TR﹥VC,则虽然亏损,继续营业;TR﹤VC,则停止营业。P×Q﹥AVC×Q,则继续营业; P﹥AVC,继续营业(P=AVC的那个点(AVC的最低点)称为厂商的停止营业点。)AVC平均可变成本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目的是增加利润)

1)市场的消费者偏好不同,且这些不同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2)不同的消费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互相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一级价格歧视亦称作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把消费者剩余完全占为己有。

二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不同消费数量段的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是价格歧视最常见的形式。

富人区和穷人区; 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给学生和老年人的折扣

垄断竞争市场特征:1)许多企业2)自由进出3)产品有差别,但高度替代

非价格竞争: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以突出自己的产品特点(人为地扩大产品间的差别),从而加强自身的垄断力量,扩大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

寡头市场的特征:也称寡头垄断市场,是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汽车行业钢铁行业石化行业邮电通讯行业)

形成的原因:规模经济;对关键生产资源供给的控制;专利或专有;技术政府的特许

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低。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

囚徒困境: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矛盾,个人理性的正确选择会降低大家的福利。

博弈论:研究参与者在各种战略下如何决策的理论。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都存在唯一的最优策略选择,这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如果某个参与者具有占优策略,那么,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该参与者确信自己所选择的唯一策略都是最优的。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间接性,是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消费者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各种需要(直接效用)。

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厂商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利益。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起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

虽然单个消费者的供给曲线具有向

后弯曲的特点,但整个市场的供给

曲线却不一定也是如此。

因为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的

工人也许提高较少的劳动,但高工

资也吸引进来新的工人,因而总的

市场劳动供给一般还是随着工资的

上升而增加,从而市场劳动供给曲

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资本的特点:资本的总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可以通过储蓄来改变资本存量。通过利率的调节作用,资本市场实现了均衡。

利息的存在:(1)鼓励储蓄,减少消费;(2)可以使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3)利率是政府调整宏观经济的有效手段。

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反应社会收入分

配公平程度的曲线。

作法:把全社会的人口按收入水平

由低到高平均分成若干等级(如分为5

个等级,每个等级各占20%);根据

收入数据,统计各个等级的收入,得到

累计收入表;用横坐标表示人口的

累计,纵坐标表示收入的累计,把累计

收入表中的数字画在平面中联接而成

的曲线就是洛伦兹曲线。

一般均衡:如果经济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所

有市场的买者和卖者都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如果经济中存在一组价格能使得下列条件成立,

则称整体经济达到了一般均衡状态。

(1)所有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所有厂商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利润最大;

(2)所有市场同时出清,即供求平衡;

(3)所有市场中厂商经济利润为零。

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已经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任何改革都不

可能在不使其他人状况变坏的前提下,至少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就称

为帕累托最优状态。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

帕累托改进:符合帕累托标准的改进。(市场经济中,每天都会发生无数次的帕累托改进。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的特征只是双方都从行动中获益,而并不表明总收益在双方之间的分配是否公平。帕累托改进并不必然是公平的,而是双方都从中获益。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导致资源配置失当的一种状况(低效率、不公平)。它是自由市场均衡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一种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势力;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垄断会导致低产量、高价格、服务态度差,厂商缺乏动力去降低成本,资源配置低效率

解决垄断的对策:1、价格管制2、反托拉斯法

对垄断的价格管制:1、边际成本定价法:价格=边际成本;目标是提高效率,实现帕累托最优。

2、平均成本定价法:价格=平均成本,目标是公平

反托拉斯法或反垄断法是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令、法规来限制垄断企业行为和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制裁措施主要有三种:第一,改变市场结构,切割、解散大企业。第二,损害赔偿,由垄断企业向受害人进行损害赔偿。第三,刑事处罚。

外部性(外部影响):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前提条件之一是经济行为所产生的成本或收益应该由经济主体全部承担或全部得到,这称之为成本或收益完全内生化。但在现实中,许多情况下,成本和收益并未完全内生化,就产生了外部性。

外部性的后果:完全竞争条件

下的资源配置将偏离帕累托

最优状态,即导致市场失灵。

原因分析:

正外部性:私人收益<私人成

本<社会收益→个人不会采取

该行动→市场失灵

负外部性:私人成本<私人收

益<社会成本→个人会采取该

行动→市场失灵

解决外部性的政策:1)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进行征税;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政府予以补贴;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使外部影响“内部化”例:养蜜蜂的同时也种果树3)使用规定产权的办法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缺陷:并不是所有的产权都是可以明确的:例如空气,环境。已经明晰的产权也不一定能够交易或交易成本很高:化工厂和众多农民之间关于河流污染权的交易成本很高。

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方面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产品。非排他性是指即使不支付费用,人们也可以消费某种产品。无线信号、灯塔、国防等。非竞争性是指很多经济主体可以同时消费某种产品,而消费质量几乎不受影响,即增加一些人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路灯、道路、无线信号、灯塔、国防等。

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排他性是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比如,付一定的费用,才能消费服装、汽车等。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在消费或享用某一商品或服务时,其他人便无法同时消费或享用同一商品或服务。

1)纯公共产品:在消费方面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产品。国防、良好的自然环境、大海上的灯塔。

2)准公共产品:在消费方面具有不完全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产品。

Ⅰ.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数字电视Ⅱ.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公海的鱼

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市场本身提供的公共产品将低于最优数量。

原因:首先,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程度;其次,为了减少支付价格或不支付价格,消费者会低报或隐瞒自己对公共产品的偏好。他们在享用公共产品时都想当“免费搭车者”。搭便车问题:是指某些个人虽然参与了公共产品的消费,但却不愿意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完全依赖于他人对公共产品生产成本的支付。

在一个村庄修一条柏油马路,修建费将从每个村民手里征收。

如果征收的方式是根据每个人对于马路的评价(也就是马路对每个人的效应)来收费,即评价高的人将缴纳更多的钱,那么每个人都会有动机低报自己的真实评价,期望既能享用马路又少花钱。结果是征收的钱不够修路。事实上,每个人都想成为“免费搭车者”,既享受到利益却又不愿负担成本。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产生了一个典型的市场失灵的情形,即市场无能力使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消费达到帕累托最优。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方(电器市场);买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卖方 (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对策:1)发信号例:银行在发放信用卡前要求申请人提供收入证明;保险公司在提供保险服务前,要求申请人提供体检证明;厂商对出售产品的保修承诺

2)政府干预例: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如实公布企业经营、财务、业绩方面信息;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 济学基本知识点汇总 微观 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经济人 "假设和 "完全 信息"假设,前者假设人总 以利已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 ,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 给定的经济代价下追 求自 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给 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值。 完全信息 "假设指经济 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馆况具备完全的信息 。 实证 分析与实证经济学,规范分析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分 析 是 描述经济现象 "是什么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 上是如何解决的。在揭示有关经 济变量之间的函 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实证经 济学 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 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 陈述经济行为 及其后果,并试图对 结论进行检验。 规范分 析是研究经济活动 "应该是 什么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 是怎样解决的。这种方法通 常要以一定的价 值判断为基础,提出 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 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规 范经 济学 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 ,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 行评价,并进 一 步说明一个经济体 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 济政策。 静态 分 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 程的分析。 个人 需 求 个人需求指消费者在 某一特定期间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 件下 ,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 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 的 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 法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随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或下降 ),会导致对该商品的 需求 弹性的种类 ①若Ed = o ,为完全无弹性。②若0< Ed <1,为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 ③若Ed = 1,为单位弹性或 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 ⑤若Ed =无穷,为完全弹性。 需求 的 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 某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 M*M/Q 。需求的 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EM=dQ/Dm*m/Q ) 商品 分 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需求 的 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 时期 内,需求量变动 计算公式为: 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 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表示在一定 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面点之间的 弹性,其 Ed=- △Qd/ A P*P/Q 。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 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 Ed=- 也就是说,商品或劳 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dQ/dP*P/Q ) 在经济分析中,按照 分 析就是分析经济现 衡状态的过程,即完 变化,以及有关经济 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均衡分析分为:静态 象的均 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 全不考虑时 间因素。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 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动 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桥。所谓静态 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并不论及达到均 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 态分析是指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 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 化所 引起的需求数量 移动。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自身的价格 上各点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 的变化,也就 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 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 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中的变 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 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两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由所有个 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 需求量的减少 (或增加 ); 单一弹性。此时需求 数是奢侈品的需求。 相等。 ④ 若 l< Ed <无穷,为富有弹性。大多 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它表 示商品需求量相对变 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 EM=- △ △△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资本积聚()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W…P…W’—G’ B. W…P…W’

多项选择题(32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

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大一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概念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答: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畴。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论述>价值规律的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它的基本容和要: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在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5.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如何? 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论述>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任务是掌握客观经济规律? 答: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即是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经济法基础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被装修的房屋 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3. 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 C.战争爆发 D.海底火山爆发 4. 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6.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7. 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8.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最新大一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 生产力: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劳动对象: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资料。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 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它方面。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统称为上层建筑。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分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若干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某一特定社会形态所占支配地位的特有经济规律。)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它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所构成。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商品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商品使用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特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现的是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就是价值的实质。

2018年《经济法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8年《经济法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年7月1日,李某到甲公司工作,按月领取工资3000元。同年9月1日,甲公司与李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已知: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00元,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因未及时与李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向其补偿的工资数额为( )。 A、7000元 B、1800元 C、3500元 D、3000元 【答案】D 【解析】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1日。 2、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竞业限制不得超过一定年限。该期限为(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B 【解析】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 3、甲贸易公司位于市区,实际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其中办公区占地4000平方米,生活区占地1000平方米。甲贸易公司还有一个位于农村的仓库,实际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已知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率每平方米税额为5元,计算甲贸易公司全年应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 A、5000×5=25000元 B、(5000+1500)×5=32500元 C、(4000+1500)×5=27500元 D、4000×5=20000元 【答案】A 【解析】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国家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对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生产、办公及生活区)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税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征税范围不包括农村。 4、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支付工具中,可以透支的是( )。 A、储值卡 B、信用卡 C、储蓄卡 D、预付卡 【答案】B 【解析】信用卡可以透支。 5、2017年12月甲啤酒厂生成150吨啤酒,销售100吨,取得不含增值税销售额30万元、增值税税额5.1万元。甲啤酒厂当月销售啤酒消费税计税依据为( )。 A、35.1万元 B、30万元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1 第一章导言 一、经济学 Economy,一词有节约之意。N.G.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说: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经济学无疑是关于经济的学问。而经济问题总面临着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即任何社会或个人总无法得到其想要的一切。这就引发了一个稀缺的问题。 稀缺性(Scarcity)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的资源。经济活动就是人们克服稀缺性的活动,经济学当然就是关于资源稀缺性的学问。 萨缪尔森:“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在不同集团之间分配这些产品(的学科)。” 曼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牛津经济学辞典》:Economics:一种有关稀缺的资源如何被或应该被分配的研究。 总之,经济学就是关于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 经济包括经济主体和市场。 经济活动中的主体(Economic Agents)是作出最优化的选择或经济决策的一方。基本经济主体包括:居民户(Households)、厂商(Firms)、政府(Goverments)。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就是市场。 市场是任何一种方便于买卖的安排。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是产品和劳务买卖的市场。要素市场是各种生产要素买卖的市场。生产要素是经济中的生产性资源,分为劳动、土地、资本。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与消费、收入分配、就业、货币、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国际贸易等 经济学表述方法分为实证的和规范的两种。以实证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即关于“是什么”的表达。以规范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即关于“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是把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与劳务的过程。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也就限制了所能生产的结果,即,能生产某一数量和不能生产某一数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表示了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之间的界线。 假设,一个社会的资源仅生产黄油(或消费品)和大炮(或生产资料品)两种1参考书目:梁小民,《微观经济学》(课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人民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v)=II(c+AC))。 16、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8、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需要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租种中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1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 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不同)。 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和流动资本)。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22、具有占有和创造剩余资本是(产业资本)。 23、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大一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大一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政治经济学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 B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2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人的劳动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生产资料【】3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D按比例发展规律【】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C社会分工的出现 D私有制的产生【】 5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换算的比例是 A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协商决定的 B商品生产者在长期交换实践中自发确定的 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这两种劳动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7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 8个别资本家或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年剩余价值【】 A工人出卖劳动所得到的货币额 B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 C工人购买到生活资料和服务的货币额 D工人生产出的商品价值实现的货币额【】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

经济法期末基础知识

1.经济法概念的界定:需要国家干预说 2.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的,经济主体之间在国家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 经济权力与经济义务的关系。 3.现代企业的特征:产权关系明晰,法人权责健全,有限责任,政企职责分开,组织管理 科学 4.经济主体的特征:广泛性和特定性,地位的不平等性及差异性 5.市场准入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合法原则,必要性原则,效率原则,责任原则。 6.经济发产生的时间: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 7.经济法律客体特征:广泛性和社会性 8.经济职权:国家经济管理主体依法享有的协调和组织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享有的经济 管理权力和经济管理责任。 9.市场秩序规制法: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维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对影响市场 秩序,偏离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0.产业政策法:调整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第二题,填空题 1.经济法产生的原因:社会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法律原因,理论原因。 2.经济法调整对象包括:市场主体规制关系,市场秩序规制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保障关系。 3.经济主体资格取得方式:法定取得,授权取得,登记方式取得,公民个人因参加经济活动取得,因法人设立内部组织的行为取得。 4.法律上企业具体属性:企业依法设立,企业是组织体,企业是营利性经济组织,企业具有独立法律人格。 5.对市场竞争行为规制方面:对垄断的规制,对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制,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6.经济法律关系由三大要素构成:主体,客体,内容。 7.国家经济管理主体特征:地位的法定性,法律主体关系的单方面性和隶属性,权责的一致性,构成上的层级性。 8.市场准入立法模式:自由放任模式,特许主义模式,准则主义模式,行政许可主义模式,混合模式。 9.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规制: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10.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方式:国家的地方监督抽查,国家和行业产品质量统一监督检查,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 第三题,判断题 1.国家经济管理的主体指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对) 2.所谓的竞争法是鼓励国有市场开展经济的法律。(错) 3.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体现为立法机关的保护```(对) 4. 产品质量法就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法律。(错) 5. 金融法是指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 6.在法律上,将企业定性为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错) 7. 市场秩序规制法的理论基础:因市场失灵而产生的国家干预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对) 8. 宏观调控自身特征···错 9.我国计划法律的独特之处在于:计划法是控制法,协调法,辅助法,可持续发展法。(对) 10. 投资法是调整在投资中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 1.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静态分析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 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 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 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6.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卷(B)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卷(B) 试卷说明:本试卷共有六大题,47小题,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全部按规定填写到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说明这两种商品必定具有在质上相同的东西。这个同质的东西就是商品的() A 供求关系 B 使用价值C价值 D 效用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A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 经济规律 D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3、资本总公式是() A W—G—Wˊ B G—W—Gˊ C G—W—G D G—Gˊ 4、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按照顺序先后采取了() A 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 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 5、垄断资本在国外设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是 A生产资本输出 B 对外经济援助 C 政治上控制输入国 D 借贷资本输出 6、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 生产 B 交换C分配 D 消费 7、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量持续地严重过多或过少现象直接原因是() A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能使货币在世界范围内 B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能自觉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C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D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能自觉地对货币需要量进行科学预测流通,从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8、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赢利,就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 A必要劳动时间等于剩余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A 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B 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C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D 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10、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依靠其垄断地位而规定的市场价格是 A 生产价格 B 成本价格 C 垄断价格 D 内部价格 11、以下属于某一社会经济制度特有的经济规律是() A 价值规律 B 货币流通规律 C 剩余价值规律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2、资本周转速度与() A 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 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 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 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1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小于剩余价值 B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等于剩余价值

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1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法的形式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范围: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经济人 "假设和 " 完全信息 "假设,前者假设人总以利已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给 定的经济代价下追求自身 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给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值。 " 完 全信息 " 假设指经济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馆况具备完全的信息。 实证分析与实证经济学,规范分析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分析 是描述经济现象 " 是什么 "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和因果关系。 实证经济学 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 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 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 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规范分析 是研究经济活动 "应该是什么 "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这种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 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规范经济学 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 根据这些标准, 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 并进一 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按照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均衡分析分为: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桥。所谓 静态分 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但并不论及达到均衡状 态的过程,即完全不 考虑时间因素。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 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 动态分析是指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 状态变动过程的分析。 个人需求 个人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期间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 ,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当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这里指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 变动。 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中的变化所 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 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 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两品的数量。 市 场需求是由所有个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 需求法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或下降 ),会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减少 (或增加 ); 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 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 它表示在一定时 期内,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面点之间的弹性,其计 算公式为:Ed=- △ Qd/△ P*P/Q 。点弹性表示的是需 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其计算公式为:Ed=-dQ/dP*P/Q ) 需求弹性的种类 ① 若Ed = o ,为完全无弹性。② 若 0< Ed <1,为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③若 Ed = 1,为单位弹性或单 一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④若 l< Ed <无穷,为富有弹性。大多数 是奢侈品的需求。⑤若 Ed =无穷,为完全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 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 它表示 商 品 需 求 量 相 对 变 动 对 于 消 费 者 收 入 变 动 的 反 应 程 度 。( 需 求 的 收 入 弧弹 性 的 计 算 公 式 : EM=- △ Q/△ M*M/Q 。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EM=dQ/Dm*m/Q ) 商品分类 (1)若E M > l ,此种产品属于"奢侈品”⑵若0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答案(A)

广东金融学院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A) 出卷老师:蔡赛男 使用班级:1015211,1015212,1015213,1015214,1015221,1015222,1015223,1015224, 1015231,1015232,1015241,1015242,1015251,1015252,1015311,1015312,1015313,1015314 1015321,1015322,1015323,1015421,1015422,1015423,1015424,1015425,1015811,1015812 1015813,1015814,1015815,1015816,1015821,1015822,1015841,1015842,1015843,1015844 1015111,1015112,1015113,1015114,1015115,1015116,1015117,1015118,1015119,101512 1,1015122,1015123,1015131,1015132,1015133,1015151,1015152,1015511,1015512,1015 513,1015514,1015515,1015516,1015517,1015541,1015542,1015543,1015544,1015551,10 15552,1015553,1015711,1015712,1015721,1015722,1016211,1016212,1016221,1016271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5 DDADD 6----10 DDCDD 11----15 CADAD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二、多项选择题 1----5 AE、ADE、ADE、BCD、BCD 三、辨析题(请先判断正确与否,再说明理由。) 1、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都是制度安排,二者没有区别。 答:错。(1分)经济制度是反映社会性质的基本性制度,它反映着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虽然两者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者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者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经济体制具有相对独立性。(3分) 2、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答:错。(1分)劳动生产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3分)

《经济法基础》期末考试卷与试卷

建华夏技术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17电子商务《经济法基础》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 分,共 ?题,共 ?分)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 ?、各种经济关系 ?、特定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 、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应当是( )。 ?、财务赠与关系 ?、财产继承关系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合同关系 、对宏观经济调控关系进行调整的应当是( )。 ?、民法 ?、经济法 ?、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普通合伙企业人承担合伙企业债务责任的方式是( )。 ?、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承担按份责任 、对内对外均承担连带责任 、对内对外均承担按份责任 、对内承担连带责任,对外承担按份责任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合伙人当然退伙的情形是( )。 ?、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中有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行为 、合伙人未履行出资义务 、合伙人被法院强制执行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 、合伙人因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 ( 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所欠税款●其他债务。) ?、 ●? ?、 ?● ?、 ●? ?、●?? 、合营企业合营方各方的下列出资方式中,只能作为中方出资方式的是( )。 ?、工业产权 ?、货币 ?、场地使用权 ?、机器设备 、下列有关破产企业破产财产管理人产生方式和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管理人由债权人会议依法指定 、管理人可以由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担任 、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但已经刑满释放的人可以担任管理人 、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担任管理人 、根据《破产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对债务人财产的其他民事执行程序所带来的法律后果是( )。 ?、中止执行 ?、继续执行 、终结执行 ?、与破产程序合并执行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 ),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无偿转让财产的 、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 、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的 ?、甲公司租赁乙公司的注塑设备 台,在租赁期间人民法院受理了甲公司的破产申请,进入破产程序。乙公司出租的该台设备,应由乙公司( )。 ?、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 、向甲公司申请收回 、向人民法院申请收回 、向管理人申请收回 ?、破产界限的实质是( )。 ?、经营管理不善 ?、造成严重亏损 、不能清偿到期的债务 ?、资不抵债 ?、下列各项合同中,不属于《合同法》调整的是( )。 ?、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 、培训合同 ?、监护合同 ?、甲公司将其与丙公司的合同权利转让给乙公司,则( )。 ?、须经丙公司同意 ?、须通知丙公司 、须经乙公司同意 ?、须通知乙公司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 )期限内予以追认。 ?、 ?个月 ?、 个月 ?、 个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