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与表面化学试卷
物理化学胶体与表面2

物理化学胶体与表⾯2物理化学胶体与表⾯2试卷⼀、选择题( 共21题40分)1. 某⽓体A2在表⾯均匀的催化剂上发⽣解离反应, 其机理为:A2(g) +2K 2 A K ─→C +D +2 K第⼀步是快平衡, 第⼆步是速控步, 则该反应的速率⽅程式为:( ) (A) r=k pA2(B) r=(k2aA2pA2)/(1+aA2pA2)(C) r=(k2aA21/2pA21/2)/(1+aA21/2pA21/2)(D) r=kaA21/2pA21/22. 将橡胶电镀到⾦属制品上,应⽤的原理是:( )(A) 电解(B) 电泳(C) 电渗(D) 沉降电势3.同⼀固体, ⼤块颗粒和粉状颗粒, 其熔点哪个⾼? ( )(A) ⼤块的⾼(B) 粉状的⾼(C) ⼀样⾼(D) ⽆法⽐较4. 2 分(7467)7467⽤三氯化铝AlCl3⽔解制备的氢氧化铝溶胶,哪种物质聚沉能⼒最强? ( )哪种物质聚沉能⼒最弱?( )(A) Na2SO4(B) MgCl2(C) La(NO3)3(D) K4[Fe(CN)6]5. 2 分(6765)676525℃时,⼀稀的肥皂液的表⾯张⼒为0.0232 N·m-1,⼀个长短半轴分别为0.8 cm和0.3 cm的肥皂泡的附加压⼒为:()(A)5.8 Pa (B) 15.5 Pa(C) 18.4 Pa (D) 36.7 Pa6. 2 分(7482)7482对于带正电的Fe(OH)3和带负电的Sb2S3溶胶体系的相互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合后⼀定发⽣聚沉(B) 混合后不可能聚沉(C) 聚沉与否取决于Fe和Sb结构是否相似(D) 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量是否接近或相等17. ⽤同⼀滴管分别滴下1 cm3 NaOH ⽔溶液、⽔、⼄醇⽔溶液, 各⾃的滴数为:( )(A) ⽔15 滴, NaOH ⽔溶液18 滴, ⼄醇⽔溶液25 滴(B) ⽔18 滴, NaOH ⽔溶液25 滴, ⼄醇⽔溶液15 滴(C) ⽔18 滴, NaOH ⽔溶液15 滴, ⼄醇⽔溶液25 滴(D) 三者的滴数皆为18 滴8. 某多分散体系,测得渗透压为∏, 其任意组分的渗透压为∏i , ∏与∏i之间关系为:( ) ∑∏i(A) ∏=i∑i(B) ∏i=∏ i /i(C) ∏=∏i(D) ∏=∏1·∏2…∏i9. 在催化剂表⾯上进⾏的双分⼦⽓相反应, 已知表⾯反应为控制步骤, 且测得反应速率r与反应物⽓相压⼒之间有下⾯如图关系, 则反应可能的历程为:( )(A) L-H 历程(B) R 历程(C) A,B 分⼦直接反应(D) A, B 皆可能10. 2 分(7456)7456As2S3负溶胶,若⽤AlCl3使其聚沉,所需AlCl3的最⼩浓度约为0.093 mol·m-3,若改⽤Al2(SO4)3聚沉,所需最⼩浓度约为:( )(A) 0.188 mol·m-3(B) 0.094 mol·m-3(C) 0.047 mol·m-3(D) 0.00013 mol·m-311. 2 分(6755)6755⽓相中的⼤⼩相邻液泡相碰, 两泡将发⽣的变化是:( )(A) ⼤泡变⼤, ⼩泡变⼩(B) ⼤泡变⼩, ⼩泡变⼤(C) ⼤泡、⼩泡均不变(D) 两泡将分离开12. 2 分(7302)73022为直接获得个别的胶体粒⼦的⼤⼩和形状,必须借助于:( )(A) 普通显微镜(B) 丁铎尔效应(C) 电⼦显微镜(D) 超显微镜13. 两液体A和B表⾯张⼒γA=3γB,密度ρA=3ρB,⼀⽑细管插⼊A中液⾯上升2.0 cm,若将其插⼊B中液⾯上升的⾼度为:(A) 2.0 cm (B) 4.0 cm (C) 6.0 cm (D) 8.0 cm14. 下列四种电解质KCl,Na2SO4,MgSO4,K3[Fe(CN)6] ,对Fe2O3溶胶的聚沉能⼒⼤⼩次序为:( )(A) KCl >Na2SO4 >MgSO4 >K3[Fe(CN)6](B) K3[Fe(CN)6] >MgSO4 >Na2SO4 >KCl(C) K3[Fe(CN)6] >Na2SO4 >MgSO4>KCl(D) Na2SO4 >K3[Fe(CN)6] >KCl >MgSO415.假定胶粒为球形,其半径为r,则瑞利(Rayleigh)公式适⽤的范围是:(A) r=47 nm (B)r>47 nm (C)r<47 nm(D)r≤47 nm16. 溶胶与⼤分⼦溶液的相同点是:( )(A) 是热⼒学稳定体系(B) 是热⼒学不稳定体系(C) 是动⼒学稳定体系(D) 是动⼒学不稳定体系17. 在电泳实验中,观察到分散相向阳极移动,表明: ( )(A) 胶粒带正电(B) 胶粒带负电(C) 电动电位相对于溶液本体为正(D) Stern ⾯处电位相对溶液本体为正18. 质均摩尔质量M w和数均摩尔质量M n的关系⼀般为:( )(A)M w=M n(B)M w>M n(C)M w<M n(D)M w≠M n19. 对超离⼼沉降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沉降池中,某处的浓度与它所处位置离转轴距离有关(B) 沉降池中,某处的浓度与时间有关(C) 在测某物的摩尔质量时,超离⼼沉降平衡法的转动速度⽐超离⼼沉降速度法低(D) 沉降平衡法测得的摩尔质量,随处理⽅法不同⽽不同,可得M n、M w、M z20. 同外压恒温下,微⼩液滴的蒸⽓压⽐平⾯液体的蒸⽓压:( )(A) ⼤(B) ⼀样(C) ⼩(D) 不定21. 下列物系中为⾮胶体的是:( )(A) 灭⽕泡沫(B) 珍珠(C) 雾(D) 空⽓34 ⼆、填空题 ( 共 5题 10分 )22. 液态汞的表⾯张⼒γ = 0.4636 N ·m -1 + 8.32×10-3 N ·m -1·K -1·T - 3.13×10-7 N ·m -1·K -2·T 2 在 400 K 时,汞的(?U /?A )T , V = 。
表面及胶体试题库

一、填空题表面物理化学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Δp与液体的表面张力及曲率半径的关系为Δp=_2γ/R_______。
2.通常以接触角θ值的大小来衡量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程度,若θ小于90°,称为____部分湿润_。
3.为了提高农药杀虫效果,应选择润湿角(>90°, <90°) ____ <90°_____的溶剂。
4.配置农药时,为了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通常配成乳状液,越分散越好。
根据学到的表面化学知识,该乳状液在作物表面上的润湿角应为___<90°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5.将一滴汞滴在水和苯的界面上,达平衡时其润湿角与相关表面张力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室温时,水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毛细管中,将上升到高度h。
如将毛细管折断至h/2处,水将沿壁升至__管端_____ 处,此时管中水面的曲率半径将变大_________ 。
7.半径为R的球形肥皂泡内的附加压力是_△p=4γ/R________。
液滴的半径越小,饱和蒸气压越____大_____,液体中的气泡半径越小,气泡内液体的饱和蒸压越__小___。
8.憎液固体,其表面不能被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θ__大于___90°。
9.相同温度下,同一液体,随表面曲率半径不同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气压,若以p平、p凹、p凸分别表示平面、凹面、凸面液体上的饱和蒸气压,则三者的关系p凸〉p平〉p凹______。
10.加入表面活性剂,使液体的表面张力___降低______,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浓度一定____大于_____它在体相的浓度。
11.润湿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内径成_反比________关系,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成_____正比____关系。
胶体表面化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格拉夫点2.乳状液一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与它不相混溶的另一种液体中而形成的分散体系3.连续相在分散体系中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连续相。
4.HLB值HLB值:表面活性剂为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两亲分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定义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5.电渗在电场中,由于多孔支持物吸附水中的正负离子,使溶液相对带电,在电场作用下,溶液就向一定的方向移动,此种情况称为电渗现象6.感胶离子序是指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到胶体溶液中会使胶体破坏,发生聚沉。
同价数的反离子聚沉效率相近,但仍有差异,若按其聚感胶离子序沉能力排一次序,即为感胶离子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是属于()类的表面活性剂,其所含环氧乙烷的数目如果较大,则易溶于()中,其所含环氧乙烷的数目如果较小,则易溶于()中。
2、HLB值用来度量表面活性剂()的性质,一种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越大,则表示该种活性剂在()中的溶解度越大。
3、两性表面活性剂包括()型和()型两大类,在不同的PH条件下有不同的离解的方式,一般在酸性条件下呈()离子形式,在碱性条件下呈()离子形式,在特定PH条件下呈()形式,此时的PH值称为()。
4、脂肪酸皂是人类使用最早的表面活性剂,用于洗涤时,当水的硬度较大时,洗涤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由于(),洗涤时,水温越(),效果越好。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其溶液的性质会发生哪些变化?试用图形说明之。
CMC点即是:临界胶束浓度。
表示高于此浓度时,表面活性剂(特别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以单分子形态存在溶液(这里指的是水)中,而是各亲油基聚合而亲水基伸向溶液成为胶束形态,此时溶液的增溶作用达到最大值,超过胶束浓度时增溶作用反而下降。
在表面活性剂使用中,CMC点的理论不只是应用于增溶,同时还有双电层作用等等。
胶体与表面化学练习题

胶体练习题一、判断题:1.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3.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4.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5.ζ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φ的绝对值.6.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肢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
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8.旋光仪除了用黄光外,也可以用蓝光。
9.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二、单选题: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A) 液体;(B) 气体;(C) 固体;(D) 气体或固体。
2.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A) 是多相体系;(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对电解质很敏感;(D) 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
3.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A)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体系;(B) 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不稳定体系;(C) 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体系;(D) 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体系。
4.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A) 粒子大小不同;(B) 渗透压不同;(C) 丁铎尔效应的强弱不同;(D) 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5.大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分是大分子溶液的:(A) 渗透压大;(B) 丁铎尔效应显著;(C) 不能透过半透膜;(D) 对电解质敏感。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B) 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C)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D) 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7.对由各种方法制备的溶胶进行半透膜渗析或电渗析的目的是:(A) 除去杂质,提高纯度;(B) 除去小胶粒,提高均匀性;(C) 除去过多的电解质离子,提高稳定性;(D) 除去过多的溶剂,提高浓度。
8.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KI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结构可表示为:(A) [(AgI)m·n I-·(n-x) ·K+]x-·x K+;(B) [(AgI)m·n NO3-·(n-x)K+]x-·x K+;(C) [(AgI)m ·n Ag +·(n -x )I -]x -·x K + ; (D) [(AgI)m ·n Ag +·(n -x )NO 3-]x +·x NO 3-。
5-胶体与表面化学典型例题

一、 选择题1、弯曲表面上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中2p Rσ=,R 的取号为 ( A ) (A )液面为凸面时为正,凹面为负 (B )液面为凸面时为负,凹面为正(C )总为正 (D )总为负提示:凸面的附加压力方向与外压相同,附加压力与外压相加等于总压力。
而凹面的情况相反。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 )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B )弯曲液面上的张力指向曲面的中心(C )平面液体上没有附加压力(D )弯曲液面上的附加压力指向曲面的中心提示: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总是垂直于边界与表面相切,指向液体的方向。
3、 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无关? ( D )(A )温度 (B )液体密度 (C )重力加速度 (D )大气压力提示:2p gh Rσρ==,与液体的性质和毛细管的半径r=Rcos θ,与大气压力无关。
4、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有两个半径相同的肥皂泡,泡(1)在肥皂水中,泡内的压力为1p ,泡(2)漂浮在空气中,泡内的压力为2p ,再者压力的关系为 ( C )(A )12p p > (B )12p p = (C )12p p < (D )无法比较提示:空中的肥皂泡有两个气-液界面,一个凸液面,一个凹液面,附加压力都指向球心,而肥皂水中的气泡只有一个凹球液面。
5、 在等温、等压下,将某液体可逆地增加一定的表面积,以下正确的是 ( D )(A )0,0,0G H S >=> (B )0,0,0G H S <=>(C )0,0,0G H S <<< (D )0,0,0G H S >>>提示:增加表面积是非自发过程,需对液体做表面功,表面积增大熵增加,要保持温度不变,需吸收一定的热量。
6、 将一洁净毛细管插入水中,在毛细管内水面上升了15cm 。
若将毛细管向下移动,只留5cm 高出水面,则水在毛细管上端管口的行为是 ( C )(A )水从毛细管上端溢出 (B )上端水面呈凸形弯月面(C )上端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D )上端水面呈水平面提示:水在毛细管中的水面的形状决定于接触角。
研究生胶体与表面化学题

研究生胶体与表面化学题1、下列物系中哪一种为非胶体?①牛奶②烟雾③人造红宝石④空气2、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①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稳定的物系②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为不稳定的物系③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不稳定的物系④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稳定的物系3、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下列哪点不在其中?①分散性②聚结不稳定性③多相性④动力稳定性4、丁铎尔(Tyndall)现象是光射到粒子上发生下列哪种现象的结果?①散射②反射③透射④折射5、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移动的现象称为①电渗②电泳③流动电势④沉降6、下列各性质中哪个不属于溶胶的动力学性质?①布朗运动②扩散③电泳④沉降平衡7、对于AgI的水溶胶,当以KI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可以写成[(AgI)m nI-(n-x)K+]x-x K+则被称为胶粒的是指:8、在AS2S3溶胶中加入等体积,等当量浓度的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聚沉最快的是①LiC1 ②NaC1③CaCI2 ④A1C139、在Al2O3溶胶中加入等体积,等当量浓度的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聚沉得最快的是①KC1 ②KNO3③K3[Fe(CN)6] ④K2C2O410、在一定量的AgI溶胶中加入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量最少者为①La(NO3)3 ②Mg(NO3)2③NaNO3 ④KNO311、下列各点哪一点不属于电动现象?①电导②电泳③电渗④沉降电位12、对于电动电位即ξ电位的描述,哪一点是不正确的?①ξ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液相内的电位②ξ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ϕ③ξ电位的值易为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④当双电层被压缩到溶剂化层相合时,ξ电位为零。
13、为测定大分子溶液中大分子化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下列各方法中哪一种是不宜采用的?①渗透压法②光散射法③冰点降低法④粘度法14、乳状液、泡沫、悬浮液等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内容,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①具备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性和聚结不稳定性②充分具备胶体的分散性及不均匀性③充分具备胶体的分散性及聚结不稳定性④充分具备胶体的不均匀性及聚结不稳定性15、大分子溶液与溶胶在性质上的最根本区别是①前者粘度大,后者粘度小②前者是热力学稳定物系,后者是热力学不稳定物系③前者是均相的而后者是不均匀的多相物系④前者对电解质稳定性大后者加入微量电解质即能引起聚沉16、在大分子溶液中加入多量的电解质,使大分子溶液发生聚沉的现象被称为盐析。
胶体和表面化学复习题

胶体和表面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在装有液体的毛细管右部加热,见右图,则( )(A )液体左移 (B ) 液体右移 (C )液体不动 (D ) 无法判断2.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增溶作用特点的是;( )A. 与真正的溶解作用不相同B.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超过CMC 。
C. 增溶的模式只有一种D. 产生于含有大量胶束的表面活性剂溶液3. 用三氯化铁FeCl 3水解制备的氢氧化铁溶胶哪种物质聚沉能力最强:( )(A ) Na 2SO 4 (B ) MgCl 2 (C ) La(NO 3)3 (D ) K 3[Fe(CN)6]4. 在装有液体的毛细管左部加热,见图,则:( )(A ) 液体左移 (B ) 液体右移 (C )液体不动 (D )无法判断5. 新鲜制备的溶胶需要净化,其目的是(A ) 去除杂质,提高溶胶的纯度(B )去除过多的电解质,保持溶胶稳定性(C )去除过多的溶剂,增加溶胶的浓度(D )去除过小的胶粒,保持粒子大小的一致性6. 胶体粒子在介质中运动所受的阻力,与下列何者无关?(A )介质的粘度 (B )粒子的流速 (C )粒子的浓度 (D )粒子的大小7. Fick 第一定律x c DA t n d d - d d , 式中有负号是因为: (A ) d d t n 是负值 (B )扩散系数D 是负值 (C )xc d d 是负值 (D ) A 是负值 8. 电渗现象表明:(A ) 胶体粒子是电中性的 (B ) 分散介质是电中性的(C)胶体系统的分散介质也是带电的 (D) 胶体粒子是带电的9. 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 和75℃ 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A) 相同 ; (B) 无法确定 ; (C)25℃ 水中高于75℃ 水中 ;(D)75℃ 水中高于25℃ 水中 。
10.已知20℃ 时水~空气的界面张力为7.27 × 10-2N·m -1,当在20℃ 和p 下可逆地增加水的表面积4cm 2,则系统的ΔG 为:(A) 2.91 × 10-5 J ; (B) 2.91 × 10-1 J ;(C) -2.91 × 10-5 J ; (D) -2.91 × 10-1 J 。
胶体与表面化学 试卷A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离子吸附、固体物质的电离、晶格的取代 2. 布朗运动、胶粒的扩散、沉降平衡 3. O/W 、W/O4. 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5. 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V 隙)、颗粒内部的微孔体积(V 孔)、多孔物本身骨架的体积(V 骨)6. 47. 染色法、稀释法、导电法 8. 最可几孔径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四、计算题(1小题8分,2、3每小题6分共20分)1. bc abc T+-=⎥⎦⎤⎢⎣⎡∂∂1σ (2分) bccRT ab bc ab RT c c RT c T +⋅=⎥⎦⎤⎢⎣⎡+--=⎥⎦⎤⎢⎣⎡∂∂-=Γ11σ (2分)2633331311101.8100.062.191100.015.293314.862.190298.01----------⋅⨯=⋅⨯⋅+⋅⋅⨯⋅⋅⋅⨯⋅=+⋅=Γm m ol dm m ol dm m ol dm m ol m ol K J dm m ol m N bcc RT ab (4分)2.设混合乳化剂中Span60的质量百分浓度为x ,则Tween60的质量百分浓度应为1-x15.0 × 70% + 4.3 × 30% = 4.7 × x + 14.9 × (1-x ) (3分)解得x = 30.5% (3分) 即:应以30.5%的Span60与69.5%的Tween60混合为佳。
3.解: 比表面积:g m m S N V S A m 218232002.21656.12240010448.01002.6282240010=⨯⨯⨯⨯⨯=⨯=-- (3分)平均孔半径:nm S V r 625.4102.2165.0210233=⨯⨯=⨯=-(3分)注:公式对得2分;计算结果1分五、简答题(1小题4分、2、3每小题6分,4 、5小题8分共32分) 1.体系1是牛顿体,其流变曲线是直线,且通过原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与表面化学
考试题型
一,选择题(15Χ2‘,共30分)
二,判断题(15Χ1‘,共15分)
三, 简答题(共6道题目,共30分)
四, 计算题(共5道题目,共25分)
例题------选择题
1.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
A 固体
B 气体
C 液体
D 气体或固体
2.区别溶胶与真溶液和悬浮液最简单灵敏的方法是:
A 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 C 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
B 观察丁铎尔效应 D 观察ζ电位
3.固体物质与极性介质(如水溶液)接触后,在相之间出现双电层,所产生的电势是指
A 滑动液与本体液之间的电势差 C 紧密层与扩散层之间的电势差
B 固体表面与本体溶液间的电势差 D 小于热力学电位φ
4.下列性质中既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又不属于电动性质的是:
A 沉降平衡
B 布朗运动
C 沉降电势
D 电导
5.当溶胶中加入大分子化合物时:
A 一定使溶胶更稳定 C 对溶胶稳定性影响视加入量而定
B 一定使溶胶更容易为电解质所聚沉 D 对溶胶稳定性没有影响
6. 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σ表示,它们
A 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 C 物理意义相同,单位不同
B 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 D 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
7.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凸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B 凹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小于外部压力
C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D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
8.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
A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C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
B 溶解已达到饱和 D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9.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型还是O/W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值有关,一般是:
A HLB值大,易形成W/O型 C HLB值大,易形成O/W型
B HLB值小,易形成O/W型 D HLB值小,不易形成W/O型
10. 将分散系统按离子大小分类时,胶体离子的大小范围是:
A 直径大于10-9m;
B 直径介于10-7~10-5m;
C 直径介于10-9~10-7m;
D 直径小于10-5m。
11. 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将其加入液体中后: ( )
(A)能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B)能增大液体的表面张力;
(C)能显著增大腋体的表面张力; (D)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12. 下述现象中与表面活性物质无关的是: ( )
(A)乳化; (B)润湿; (C)起泡; (D)溶解。
13. 插在液体中的玻璃毛细管里面液面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 ( )
(A)粘度; (B)蒸气压; (C)密度; (D)润湿性。
14.对于粗分散系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粗分散系统为多相;
(B)粗分散系统为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D)一般显微镜下可以分辨出是相体系。
15. 下列各性质中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的是: ( )
(A)布郎运动; (B)扩散; (C)电泳; (D)沉降平衡。
例题------判断题
1.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面活性剂分子沉淀的浓度。
2.温度升高时,多数液体的表面张力减小。
3.新形成的水凝胶中,分散相和分散介质都是连续相。
4.泡沫体系是一种气溶胶。
5.乳状液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6.物理吸附都是不可逆的吸附过程。
7.Na+,K+的皂是O/W型的乳化剂,Ba2+,Mg2+的皂是W/O型的乳化剂。
8.凝胶经无限溶胀后,成为溶胶。
9.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液体或固体中存在杂质。
10.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
因。
11. HLB值是亲水亲油平衡值,其数值低,表示分子的亲水性强。
12. 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13. 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人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14. 蛋白质类高聚物形成的凝胶表面具有高度憎水性。
15. 南京的“雨花石”实际上是一种Liesegang环。
例题------简答题
1.胶体系统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但又可以较长时间的存在,为什么?
2.大分子摩尔质量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3.写出使溶胶聚沉的方法。
4.详述乳状液的鉴别方法
5.判断:硅胶在两种溶剂中对同浓度的苯甲酸(约0.1mol/L)吸附时,在那一种情况下吸
附量更大? 并给出理由
6.详述乳状液的应用
7.高分子溶液与溶胶性质的异同?
8.详述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
9.胶凝作用时的现象
例题------计算题
1.293.15K时,石蜡的表面张力是22.34mN/m,水的表面张力是72.80mN/m,水和石
蜡的界面张力是40.18mN/m,试求水在石蜡上的接触角。
2.293.15K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0mN/m,密度为1.00kg/dm3,试求半径为2x10-9m
的水滴的蒸气压与平面的水的蒸气压之比
3.473.15K时,测定氧气在某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当平衡压力分别为101.325kPa和
1013.25kPa时,每千克催化剂吸附氧气的体积各为2.5x10-3m和4.2x10-3m(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假设该吸附服从Langmuir公式,计算当氧的吸附量为饱和吸附量的一半时,氧的平衡压力为若干?
4.有一毛细管,其半径为0.60 mm,当它垂直插入水中,水面上升2.19 cm,设该毛细管
的接触角为30°,水的密度是0.98 g·cm-3,求该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