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
第14讲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2. 存在噪声时的眼图 当存在噪声时,观察到的眼图的线迹会变得模糊不清。若 同时存在码间串扰,“眼睛”将张开得更小。与无码间串扰 时的眼图相比,原来清晰端正的细线迹,变成了比较模糊的 带状线,而且不很端正。 ●噪声越大,线迹越宽,越模糊;
●码间串扰越大,眼图越不端正。
1 (r A)2 f1 (r ) exp[ ] 2 2 n 2 n 1 (r A)2 f 0 (r ) exp[ ] 2 2 n 2 n
f0 ( r )
f1 ( r )
0 V A d p (0 / 1) p (1 / 0)
A
r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7.2 抗噪声性能分析
A
r
1
P(1/1)
1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f1 ( x)
f 0 ( x)
( x A) 2 exp[ ] 2 2 n 2 n ( x A) 2 1 exp[ ] 2 2 n 2 n 1
f0 ( r )
f1 ( r )
0 V A d p (0 / 1) p (1 / 0)
vd
f1 (r )dr P(0) f 0 (r )dr
Vd
2 在A和 n 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找到一个使误码率最小的 判决门限电平,这个门限电平称为最佳门限电平。令 dPe 0 f0 ( x ) f1 ( x ) dVd 2 可得 n P(0) Vd* ln A 2 A P(1) 0 V A d p (0 / 1) p (1 / 0) 当P(1) = P(0) = 1/2 时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参考答案)复习要点及题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复习要点说明:要点以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各章小结及习题为重点。
1.通信的概念、通信系统的模型2.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资源3.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及数字通信系统4.数字通信技术的现状与未来5.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及相关的一些概念6.数字与数据通信7.消息、信号与信息8.信号的频谱分析基础9.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10.通信信道及信道容量、常用带宽11.信源及其编码的概念12.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方法13.波形编码(PCM、 )14.数字基带信号及常用码型15.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眼图16.信道编码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术语17.信道复用与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18.FDM和TDM与数字复接19.帧结构20.数字信号的调制(频带)传输的概念21.数字信号调制系统的技术比较(MASK、MFSK、MPSK)22.同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比较《数字通信系统原理》复习题(上部分)1简述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主要通信资源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3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4简述数字通信技术的现状与未来5什么是数字消息?什么是模拟消息?什么是数字信号?什么是随机信号?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基带信号?6信道容量的含义?7简述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8简述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9简述数字通信与数据通信的概念与区别10简述信号的分类11简述功率信号和能量信号的含义12简述信道的定义与分类什么是抽样定理?有什么实际意义?13什么是量化?量化的作用是什么?叙述量化是如何进行的。
14画出PCM 通信系统的方框图,由模拟信号得到PCM信号要经过哪几步?模拟题(部分)1.数值上取有限个离散值的消息一定是数字消息。
()2.时间上离散的消息一定是数字消息。
()3.数字消息必定是时间上离散,且数值上离散的。
()4.离散信源中,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大,该消息的信息量也越大。
()5.在M元离散信源中,M个消息的出现概率相等时,信源的熵最大。
()6.高斯随机过程若是广义平稳的,则必定是严格平稳的。
(完整版)cp6_7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眼图

维概率密度函数为
f1(y)
exp 1
2 n
( y A)2
2
2 n
y(kTS ) AAnnRR((kkTTSS), ),发发送送““1” 0”时时
当发送“0”时,-A+ nR(kTs)的
一维概率密度函数为
f0(y)
exp 1
2 n
( y A)2
2
2 n
《 通信原理》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通信原理》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6-7-15
第7节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眼图
眼图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简便的实验手段来定性评价系统的性能。眼 图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 ➢眼图是指通过用示波器观察接收端的基带信号波形,从而估计和 调整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 因为在传输二进制信号波形时, 示波 器显示的图形很像人的眼睛,故名“眼图”。
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眼图 可靠性分析 二进制双极性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二进制单极性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双极性与单极性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比较 眼图
《 通信原理》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6-7-13
第7节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眼图
双极性和单极性基带系统性能比较
当比值A/n一定时,在等概条件下:
P(0 /1) P( y Vd )
Vd
f1( y)dy
发“0”错判为“1”的概率P(1/0)为
P(1/ 0) P( y Vd ) Vd f0 ( y)dy
总误码率为
Pe P(1)P(0 /1) P(0)P(1/ 0)
误码率与发送概率P(1),P(0) ,信号峰值A,噪声功率2n,判决门限电平Vd有关
6-7-7
(完整版)cp6_7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眼图

(1) 码间干扰 当传输特性满足一定的条件(奈奎斯特准则)时可消除。
(2) 信道噪声 即高斯白噪声,时时刻刻存在于系统中,是不可消除的。它对传 输数字信号的危害是引起误码。将"1"信号错判为"0"信号,或 使"0"错判为"1"。
《 通信原理》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6-7-2
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眼图 可靠性分析 二进制双极性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二进制单极性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双极性与单极性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比较 眼图
《 通信原理》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6-7-13
第7节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眼图
双极性和单极性基带系统性能比较
当比值A/n一定时,在等概条件下:
《 通信原理》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6-7-9
第7节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眼图
在A和n2一定条件下,可以找到一个使误码率最小的判决门限电平,称为最佳门
限电平。若令
Pe 0
Vd
则可求得最佳门限电平
Vd
2 n
2A
ln
P(0) P(1)
若P(1) = P(0) = 1/2,则有 这时,基带传输系统总误码率为
6-7-7
第7节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眼图
Vd为判决门限
判决规则:
Pe: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有两种差错形式:发“1”,误判为“0”-- Pe1 发“0”,误判为“1”-- Pe2
《 通信原理》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6-7-8
第7节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以及眼图
发“1”错判为“0”的概率P(0/1)为
现代通信原理课后答案樊昌信

现代通信原理课后答案樊昌信【篇一:《现代通信原理》教学日历(2015)】>(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第 1 页,共 2 页)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课以前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日历,一式三份,经教研室讨论,一份交系(院),一份存教研室,一份教师保留【篇二:通信原理考核大纲及样卷(含答案)】考核对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命题依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及参考文献。
三、考核形式及试卷结构1、试卷总分:100分2、考核时限:120分钟3、考核方式:闭卷4、学生携带文具要求:笔等常规文具、计算器5、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20%填空题:20% 判断题:10%简答题:20%计算题:30%6、试卷内容比例:通信系统概论5%~10%随机过程 5%~10%信道和噪声 5%~10%模拟调制系统15%~25%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5%~20%数字调制系统10%~20%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10%~20%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5%~10%同步原理 2%~5%四、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1、通信系统概论考核内容:通信系统的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信息的度量。
考核要求:掌握通信系统的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信息的度量。
2、信道和噪声考核内容:信道定义、分类和模型;恒参信道特性;随参信道特性;信道的加性噪声;信道容量的概念。
考核要求:掌握信道定义、分类和模型;理解信道特性,随参信道特性,信道的加性噪声;信道容量的概念,信道容量的计算。
3、模拟调制系统考核内容:幅度调制(am、dsb、ssb)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角度调制(fm、pm)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频分复用;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
考核要求:掌握幅度调制的工作原理,am、dsb、ssb调幅系统的调制与解调的方法,各种调幅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比较,角度调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窄带角度调制产生及解调方法,宽带调频和调相产生及解调方法;理解频分多路复用机理,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PPT课件(通信原理)

,最高频带利
设系统频带为W (赫), 则该系统无码间 干扰时的最高传输速率为2W (波特)
21
当H(ω)的定义区间超过
时,满足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H(ω)不只有单一的解.
22
将
圆滑处理(滚降),只要
对W1呈奇对称,则 一准则.
满足奈奎斯特第
滚降因数
23
按余弦滚降的 表示为
当α=1时, 带宽比α=0加宽一倍, 此时,频带利用率为1B/Hz 24
译码:V是表示破坏极性交替规律的传号,V是破坏点,译码时,找 到破坏点,断定V及前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0码, 再将-1变成+1,便得到消息代码.
13
5.3 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
基带系统模型
d(t)
GT(ω)
C(ω) s(t)
发送滤波器 传输信道
发送滤波器输入
r(t)
+ GR(ω)
破坏极性交替
AMI码含有冗余信息,
规律
具有检错能力。
缺点 与信源统计特性有关,功率谱形状 随传号率(出现“1”的概率)而变化。
出现连“0”时,长时间不出现电平 跳变,定时提取困难。
11
归一化功率谱
P=0.5 P=0.4
HDB3 AMI
1
fT
能量集中在频率为1/2码速处,位定时频率(即码速频率)分量 为0,但只要将基带信号经全波整流变为二元归零码,即可得 12 位定时信号.
第k个接收 基本波形
17
码间干扰
随机干扰
5.4 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基带传输特性
识别
h(t) 为系统
的冲激响应
18
当无码间干扰时, 对h(t)在kTs抽样,有: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后答案

思考题第一章1-2 数字通信有那些特点答:第一,数字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尤其在中继时,数字信号可以再生而消除噪声的积累;第二,传输差错可以控制,从而改善了传输质量;第三,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第四,数字信息易于做高保密性的加密处理;第五,数字通信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使通信系统功能增强。
1-3 按消息的物理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根据消息的特征不同,通信系统可以分为:第一:电报通信系统;第二:电话通信系统;第三:数据通信系统;第四:图像通信系统。
1-4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1-5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6 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答: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可以分为: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1-7 通信方式是如何确定的答:通信方式是根据消息的传送方向与时间关系确定的。
1-8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传输速率和差错率。
1-9 什么是误码率什么是误信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所谓误码率,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送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或者更确切起的说,误码率即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所谓误信率,又称误比特率,是指错误接收的信息量在传送信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码元的信息量在传输系统中被丢失的概率。
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们都是表示差错率的。
1-10什么是码元速率什么是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码元速率是指每秒钟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常用符号“B”表示。
信息速率是指每秒钟传递的信息量,单位是比特/秒。
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二进制下,二者在数值上相等,只是单位不同;在N进制下,设信息速率为Rb(bit/s),码元速率为Rbn(B),则有:Rb=Rbn*log2N(bit/s)1-12 什么是信源符号的信息量什么是离散信源的信息熵答:信源符号的信息量是它出现的概率P(x)的函数。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各部...

通信原理辅导及习题解析(第六版)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本章知识结构及内容小结[本章知识结构]图6-1 第6章知识结构框图[知识要点与考点]1.数字基带信号(1)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基本的数字基带信号波形有单、双极性不归零波形,单、双极性归零波形、差分波形与多电平波形。
(2)数字基带信号的数学表达式 ①()()nsn s t a g t nT ∞=-∞=-∑式中,()s t 为单极性时,n a 取0或+1;()s t 为双极性时,n a 取+1或-1。
()g t 可取矩形 ②()()nn s t s t ∞=-∞=∑(3)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212212()(1)()()()(1)()()s s s s s s m P f f P P G f G f f PG mf P G mf f mf δ∞=-∞=--++--∑① 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可能包含连续谱与离散谱。
其中,连续谱总是存在,根据连续谱确定信号带宽;在双极性等概信号时,离散谱不存在,根据离散谱确定直流分量与定时分量;② 二进制不归零基带信号的带宽为s f (1/s s f T =);二进制归零基带信号的带宽为1/τ。
2.常用传输码型常用传输码型有三电平码(AMI 码、HDB3码)与二电平码(双相码、差分双相码、密勒码、CMI 码、块编码)。
其中,AMI 码与HDB3码需要重点掌握。
(1)AMI 码将消息码的“1”(传号)交替地变换为“+1”和“-1”,而“0”(空号)保持不变。
(2)HDB3码 ① 编码规则:当连0数目不超过3个时,同AMI 码;连0数目超过3时,将每4个连“0”化作一小节,定义为B00V ;V 与前一个相邻的非0脉冲极性相同,相邻的V 码之间极性交替。
V 的取值为+1或-1;B 的取值可选0、+1或-1;V 码后面的传号码极性也要交替。
② 译码规则:寻找破坏脉冲V 码,即寻找两个相邻的同极性码,后一个码为V 码;V 码与其之前的3个码一起为4个连0码;将所有-1变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9.2 时域均衡的基本原理 基本思想:
h(t )
H(ω)
T(ω)
抽判
位同步
x (t )
有码间干扰
y (t )
H(ω)不满无码间串扰条件时,x(t)将存在码间串扰。为此,在 图4-23 时域均衡的基本思想 H(ω)之后插入一个称之为横向滤波器的可调滤波器T(ω) ,形 成新的总传输函数 显然,只要
判决:设判决门限为Vd,则
r (kTb ) Vd ,判为“1”码; r (kTb ) Vd ,判为“0”码。
存在两种错判:P(0/1)、 P(1/0) --阴影面积。
0
P(0/0) P(1/0) P(0/1)
f0 ( r )
f1 ( r )
0
0 V A d p (0 / 1) p (1 / 0)
2 A n P(0) 最佳门限电平为: V * ln d 2 A P(1) 当P(1) = P(0) = 1/2 时: * A Vd 2 误码率 1 A 1 A Pe [1 erf ( )] erfc( ) 2 2 2 2 n 2 2 n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时,由于加性高斯噪声造成的错误判断的概率。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7.1 分析模型及识别点信号特征
模型:
s (t )
G R ( )
{ak }
+
n (t )
接 收 滤波器
r (t ) A
n R (t )
抽 样 判决器
{a k }
抽样脉冲
Vd
识别点信号:双极性基带信号在识别点的电平峰值为±A ; 识别点噪声: 噪声n(t):平稳、高斯、白噪声。均值为0,n0/2。 因GR(t)是线性的,故识别点噪声nR(t)为:平稳、高斯、均值为0, 但非白。且 2 n0 功率谱密度: Pn ( ) GR ( ) 2 2 1 n0 方差: 2 n GR ( ) d 2 2
n
( 5.9.10 )
可调滤波器的构成:
δ(t) δ(t-nTs)
nTs
有码间
Cn
t=0时间原点
Cnδ(t-nTs)
x (t ) 干扰
· · ·
Ts
· · ·
Ts c-1 c0
Ts c1
· · ·
Ts ci
· · ·
c-i
y (t ) x (t ) hT (t )
+
无码间干扰
它实际上是由无限多个横向排列的延迟单元构成的抽头延迟 线加上一些可变增益放大器组成,因此称为横向滤波器。
T ( )
T s
(5.9.5)
展开为指数型的傅立叶级数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9.5)
T ( )
展开为指数型的傅立叶级数
2i ) H ( T i s
T s
,
T s
T ( )
其中
n
Cn e jnTs
Ts
(5.9.7)
2 i ) H ( Ts Ts i 由上式可见,T(ω)、Cn完全由H(ω)决定。 对式(5.9.7)进行傅立叶反变换,得其单位冲激响应为
Pe双
1 A erfc( ) 2 2 n
Pe单
1 A erfc( ) 2 2 2 n
讨论: (1)在基带信号峰值相等、噪声均方根值也相同时,单极 性基带系统的抗噪性能不如双极性基带系统。 (2)在误码率相同条件下,单极性基带系统需要的信噪功 率比要比双极性高3dB。 (3)在发送“1”、“0”码等概情况下,单极性基带系统的 最佳判决门限电平随信道特性发生变化。 因此,数字基带系统多采用双极性信号进行传输。
vd
f1 (r )dr P(0) f 0 (r )dr
Vd
2 在A和 n 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找到一个使误码率最小的 判决门限电平,这个门限电平称为最佳门限电平。令 dPe 0 f0 ( x ) f1 ( x ) dVd 2 可得 n P(0) Vd* ln A 2 A P(1) 0 V A d p (0 / 1) p (1 / 0) 当P(1) = P(0) = 1/2 时
(4)眼图中横轴位置应对应判决门限电平。
(5)各相应电平的噪声容限。 (6)倾斜分支与横轴相交的区域的大小,表示零点位置的变动范围。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9 时域均衡原理
5.9.1 均衡的概念
●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不可能完全满足无码干传输条件,当串扰严 重时,必须对系统的传输函数进行校正,使其达到或接近无码间 串扰要求的特性。 ●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基带系统中插入一种可调(或不可调)滤波 器就可以补偿整个系统的幅频和相频特性,从而减小码间串扰的 影响。这个对系统校正的过程称为均衡,实现均衡的滤波器称为 均衡器。 ●均衡方式 1) 频域均衡:从频率响应考虑,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整个系统 的总传输函数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 2)时域均衡直接从时间响应考虑,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整个系 统的冲激响应满足无码间串扰条件。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2. 存在噪声时的眼图 当存在噪声时,观察到的眼图的线迹会变得模糊不清。若 同时存在码间串扰,“眼睛”将张开得更小。与无码间串扰 时的眼图相比,原来清晰端正的细线迹,变成了比较模糊的 带状线,而且不很端正。 ●噪声越大,线迹越宽,越模糊;
●码间串扰越大,眼图越不端正。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8.1 眼图的概念
眼图是指利用实验的方法估计和改善(通过调整)传输系 统性能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一种图形。
观察眼图的方法:调整 示波器扫描周期,使 To=Tb 这时示波器屏幕上看到的 图形像人的眼睛,故称为 “眼图”。
接 收 滤波器
x (t )
抽 样 判决器
{ak }
i
2 i 2 i 2 i ) H ( )T ( ) Ts Ts Ts i T ( 2 i 2 )=T ()周期函数: Ts Ts
T ( ) H (
i
2 i ), Ts
Ts ,
Ts
2i ) H ( T i s T s ,
可得
hT (t ) F
1
Cn
Ts 2
Ts
e jnTs d
(5.9.9)
T ( ) Cn (t nTs )
n
(5.9.10)
根据该式,可构造实现T(ω)的插入滤波器。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hT (t ) F
1
T ( ) Cn (t nTs )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nR(t)瞬时值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可表述为:
f (V )
识别点总输入:
1 2 n
e
2 V 2 / 2 n
1 A nR (t ), 发“ ”,以p(1) r (t ) - A nR (t ), 发“0”,以p(0)
1 A nR (kTb ), 发“ ”,以p(1) 抽样: r (kTb ) A nR (kTb ), 发“0”,以p(0)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9.3 物理可实现的横向滤波器(有限长) 在基带系统接收滤波器与判决器之间插入一个具有2N+1个 抽头的横向滤波器,如图(a)所示。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上述分析表明:借助横向滤波器实现均衡是可能的,并且只 要用无限长的横向滤波器,就能做到消除码间串扰的影响。 问题:无限长的横向滤波器。 措施:因为实际信道往往仅是一个码元脉冲波形对邻近的少 数几个码元产生串扰,故实际上只要有一、二十个抽头的滤 波器就可以了。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问: 1) 若P(1)>P(0)时,Vd*如何选取?
小。
2) 若发的波形为单极性时,Vd*如何选取?
2 A n p(1) 等概时 Vd ln 2 2 p(0) 1 A 误码率(等概时) pe erfc( ) 2 2 2 n
答:
A 2
单极性
A nR (t ), 发"1" r (t ) 0 nR (t ), 发"0"
P(1/ 0) P(r Vd ) f 0 (r )dr
Vd
Vd
V A (r A) 2 1 1 exp[ ]dr erf [ d ] 2 2 n 2 2 2 n 2 n 1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基带传输系统总的误码率可表示为:
Pe P(1) P(0 /1) P(0) P(1/ 0) P(1)
A
r
(1)发“1”错判为“0”的概率P(0/1):
P (0 /1) P(r Vd )
Vd Vd
f1 (r )dr
Vd A (r A) 2 1 1 exp[ ]dr erf [ ] 2 2 n 2 2 2 n 2 n 1
(2)发“0”错判为“1”的概率P(1/0):
A
r
1
P(1/1)
1
通信原理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f1 ( x)
f 0 ( x)
( x A) 2 exp[ ] 2 2 n 2 n ( x A) 2 1 exp[ ] 2 2 n 2 n 1
f0 ( r )
f1 ( r )
0 V A d p (0 / 1) p (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