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

合集下载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在现代生活中,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大、毒性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铬、镉等。

这些重金属元素在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可能被污染,而食入含重金属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如何减少重金属摄入。

一、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污染:重金属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广泛存在,由于人类活动、工业排放和农药使用等原因,重金属进入环境后很难被分解或清除,最终可能被食物链吸收并积累在食物中。

2.农药和化肥:农药和化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在农产品中积累重金属。

3.食品加工:在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诸如利用金属容器、铁锅、铝制器具等,以及添加剂和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金属元素,都可能引入重金属污染。

4.工业排放: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和废水可能含有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排放到大气或水体中,进而污染食品。

二、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由于种种原因,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大隐患。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的例子:1.水产品:海鱼、河鱼、贝类等水产品往往因为生活在水体中,易受到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

尤其是大型食肉鱼,如鲨鱼、鳕鱼等,其体内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

2.谷物类:某些地区蔬菜种植受到工业排放的污染,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

而谷物类作物如大米、小麦等,也可能存在重金属积累的问题。

3.蔬菜和水果:一些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茄子、苹果等,可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污染食品。

三、减少重金属摄入的方法为了减少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1.选择优质食材:尽量选择无公害认证的食品,或者在购买食品时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以降低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2.科学烹饪:在烹饪过程中,尽量减少使用金属容器、铁锅等,而使用陶瓷或不锈钢器具,以减少重金属向食物转移的可能性。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危害分析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危害分析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危害分析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重金属是指密度较高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这些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进入食品链中并积累在食物中,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一、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等。

工业活动的废水和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进入环境中,最终进入食物链。

土壤和水体的长期暴露于重金属污染环境中,也会引起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有可能是慢性的、隐蔽的。

首先,重金属对人体内脏器官造成损害,如肝脏、肾脏、心脏等,长期摄入过多的重金属会导致这些器官中毒。

其次,重金属会干扰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此外,重金属还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受阻等。

尤其是对孕妇和儿童来说,重金属的损害更加严重。

二、食物中的重金属污染与健康风险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存在于水产食品、畜禽产品和农产品中。

1. 水产食品水产品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水体中的工业废水和农药残留,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

而在水产品中,尤其是鱼类,因其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和积累重金属,导致其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

这对于海鱼和长江中的鱼类尤为突出,如鳕鱼、鲭鱼、黄鳝等。

过量摄入这些重金属污染的鱼类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引发肾脏和神经系统疾病。

2. 畜禽产品畜禽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动物饲料的污染和畜禽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

而肉类中的重金属如铅和镉含量较高,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此外,鸡蛋中也常常出现汞的污染。

与肉类和鸡蛋相比,乳制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相对较低,但长期过量摄入仍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3. 农产品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程度与种植环境和土壤的污染程度密切相关。

特别是一些根茎类和地下果蔬,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如铅和镉。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重金属污染作为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及影响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密度和高原子量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浓度不断增加,进而对食品安全产生明显影响。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农药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人类活动。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和废气排放,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并通过水、土壤、大气等途径进入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长期摄入含有过高重金属含量的食品,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如神经系统损伤、免疫系统紊乱以及肝肾功能受损等。

尤其是孕妇和儿童,对重金属的敏感性更高,容易受到污染物的侵害。

二、常见的重金属污染食品1.水产品:由于水中重金属的积累,许多水产品如鱼、虾、蟹等往往含有较高的重金属含量。

特别是淡水湖泊或河流中的水产品,其重金属含量更容易超过安全标准。

2.农产品:农产品接触到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化肥以及污染的土壤,也会导致污染问题。

如蔬菜、水果中的铅、镉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带来隐患。

3.肉类制品:畜禽饲料、饲养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容易导致肉类制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这对于肉食者来说,尤其是肉食的儿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治理1.监测和筛查:加强对食品中重金属的监测和筛查工作,建立严格的检测标准和体系,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源头治理:加强工业生产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降低重金属排放量,减少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机会。

3.农业管理:提倡有机农业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消费者保护: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食品供应商和厂家,同时关注食品安全信息,避免摄入重金属超标的食品。

污染对农作物和食物安全的影响

污染对农作物和食物安全的影响

污染对农作物和食物安全的影响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对农作物和食物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染对农作物和食物安全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1.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降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 气象条件恶劣时,污染物会在农作物叶片上沉积,导致叶面积减少,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1.2 土壤污染- 工业污染、农药和化肥过量使用等,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 污染物还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引发土壤退化和土壤酸化等问题。

二、污染对食物安全的影响2.1 农产品污染- 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残留,长期摄入这些农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 水体污染使得渔业资源中含有致病微生物、重金属等物质,进而污染鱼类等水生物,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2.2 食品加工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受到环境污染、添加剂滥用等问题影响,导致食品出现细菌、霉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 在食品供应链中,污染问题可能从源头开始,经过生产、运输、存储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三、解决污染对农作物和食物安全的影响的步骤3.1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监测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

- 对工业企业、农业生产以及农村污水处理等加强管理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2 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

- 提倡农作物多样化,避免单一作物种植造成的病虫害传播和土壤贫瘠。

3.3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监管。

- 强化食品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的监测,确保食品安全从源头到餐桌。

3.4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品质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品质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品质与食品安全的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对农作物品质与食品安全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重金属是一类密度较大、相对较高的金属元素,如铅、镉、铬等,它们在土壤中的积累可能来自于工业污染、农业活动、废弃物排放等。

首先,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重金属的存在会对植物的根系和茎秆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植物整体生长受限。

此外,重金属还会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降低农作物的养分合成能力,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其次,重金属对农作物的品质影响主要体现在营养价值和外观品质两个方面。

重金属的积累会降低作物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使其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特别是镉等重金属,其对农作物中脂肪酸的合成和糖类代谢有较强的干扰作用,影响作物的香气和口感,使得农产品的风味品质下降。

另外,土壤重金属污染还可能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残留超标现象。

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的积累主要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和内部转运完成。

一旦土壤中的重金属超过一定的安全指标,就会被作物吸收,并随着食物链的传递逐渐进入人体。

长期摄入含有过量重金属的食物,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慢性毒性作用,如损害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等,严重时甚至可能致癌。

为了确保农作物品质和食品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首先是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评估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其次,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和标准,包括土壤修复、合理施肥、土壤改良等措施。

例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可以利用吸附剂、解吸剂等对重金属进行有效固定和去除。

此外,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进行生物修复也是一种有效方式,如禾草类植物具有较强的重金属吸附能力,可以通过种植这些植物来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除了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人们还需关注食品安全。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严禁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

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有何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有何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有何影响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而重金属污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重金属。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铬、砷等。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它们通常不会对生物体造成危害。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工业排放、采矿、农业化学品的使用等,使得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含量超出了正常水平,从而进入了我们的食物链,威胁到食品安全。

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重金属会在农作物中积累。

例如,镉污染的土壤可能导致种植的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吸收过多的镉。

当我们食用这些被污染的农作物时,重金属就随之进入了我们的体内。

长期食用含镉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引发肾功能不全、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其二,重金属污染会影响水产品的安全。

在受污染的水域中,鱼类、贝类等水产品可能会积累重金属。

比如,汞污染的水域中,鱼体内的汞含量可能会升高。

人们食用这些受污染的水产品后,汞会在体内蓄积,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尤其是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等。

其三,重金属还会污染畜禽产品。

饲料如果受到重金属污染,畜禽在食用后,重金属会在其体内残留。

比如,铅可以在动物的肝脏、肾脏等器官中蓄积。

当我们食用这些畜禽肉及其制品时,就有可能摄入过量的铅,从而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的正常功能。

此外,重金属污染还会降低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例如,铬污染可能会影响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和品质,降低其营养价值。

那么,如何应对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呢?从源头控制是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重金属的排放,规范采矿活动,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度使用含重金属的农业投入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购买食品时,尽量选择来自正规渠道、有质量保障的产品。

耕地重金属污染情况汇报

耕地重金属污染情况汇报

耕地重金属污染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因此,我对耕地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根据我所在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地区和长期施用化肥、农药的地区。

重金属主要包括镉、铬、铅、汞等,它们对土壤和作物的生长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尤其是农产品中的重金属超标,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安全。

其次,耕地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废弃物填埋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逐渐增加,从而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

同时,这也给土壤修复和农产品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应加强工业排污治理,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同时,对于废弃物的处理也要加强管理,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植物修复、土壤修复等技术手段,来减轻耕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通过选择具有吸附、蓄积重金属能力的植物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同时,采用土壤修复技术,如土壤通气、添加有机质等,也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重金属对农作物的危害。

总的来说,耕地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保护好我们的耕地和农产品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共同应对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及分析(6篇)

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及分析(6篇)

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及分析(6篇)篇一: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及分析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尤为突出。

镉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

我们将探讨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等。

我们将分析镉污染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危害,以及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源头控制、土壤修复、农业管理等,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尤为引人关注。

镉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它在土壤中的积累不仅会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在全球范围内,镉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壤镉污染尤为严重。

这些地区的工业活动,如采矿、冶炼、电镀等,会产生大量的含镉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就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在我国,土壤镉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区长期存在重金属排放超标的问题,导致土壤镉含量严重超标。

这些地区的土壤不仅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且农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甚至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应对土壤镉污染问题,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例如,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监管和处理,推广环保技术和清洁能源,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和生态恢复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善土壤镉污染现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土壤镉污染问题仍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力度。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土壤镉污染问题的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方法,为实现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一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由于废弃物中重金属在土壤中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土壤污染。

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铬和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镍等元素。

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

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应特别注意防土壤的污染重金属是沿食物链进入人体的重要污染物, 它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而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知之甚少。

综述了土壤重金属对食品的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 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进入食品的途径, 并提出降低重金属对食品安全影响的具体措施。

二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食为民天, 民为邦本”的古训, 道出了食品与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密切关系。

食品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必须保证两点: 一是要有一定的营养, 人们通过对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 保证人体需要的各类营养; 二是要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可以说,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和健康的基本保证。

作为食品, 首先是要保证其安全, 要保证食品在适宜的环境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 减少其在生产和加工各个阶段所受到的污染, 以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和粮食作物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食品的安全性已成为第一卖点。

近年来不断发生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污染事件, 造成了人们对食品污染的恐惧和对食品安全的担心。

我国出口的一些农副产品由于农药、兽药残留, 重金属含量等卫生指标超过外方的限量标准,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现象屡有发生, 部分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商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 我国农产品正面临严峻挑战。

近十几年来, 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

党中央第一次把“食品安全”写进了中央全会文件, 对指导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食品安全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还存在着食品的合格率不高、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仍得不到基本控制,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工艺落后, 设备简陋, 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不够, 监督执法队伍力量与所担负的工作量相比还很不足, 执法水平还需提高等现象。

本文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作一归纳和总结, 介绍土壤中重金属进入食品的途径,并提出降低重金属对食品安全影响的具体措施, 以期引起大家对食品安全的进一步重视, 加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技术力度和政策力度。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由于环境污染而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其中与人类健康直接相关的是环境对食品的污染。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流通和消费过程中, 都有可能受到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 进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重金属由于不能够被土壤微生物所分解,易在土壤中累积, 甚至在土壤中可能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形式, 通过食物链在动物、人体内累积,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重金属是土壤污染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 并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在工业高度发达的日本, 许多城市郊区的蔬菜良田被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所污染, 耕作层内的镉、铜等重金属大量富集、积累, 致使蔬菜产品内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消费者重金属慢性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政府曾拨给大量的专项资金, 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对“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攻关( 梁称福等,000) 。

澳洲耕地土壤中镉含量为0111~6137mg/kg , 调查中发现大约10 %的蔬菜超过澳洲食品标准( ≤0105mg/ kg 鲜重) ; 瑞士农田污灌造成土壤镉、铜、锌的累积, 甜菜、莴苣、马铃薯和花生受到重金属污染; 我国目前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 万hm2 ,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 5。

其中镉污染耕地1133 万hm2 , 涉及11 个省25 个地区; 被汞污染的耕地312 万hm2 , 涉及15 个省21 个地区。

沈阳张士灌区是污染面积最大、污染最严重的镉污染区, 面积约2500 多hm2 。

1974 年林业土壤研究所(现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监测的结果, 灌区糙米含镉量最高达216mg/ kg (日本规定米中镉含量卫生标准为014mg/ kg , 我国规定的标准为012mg/kg) , 1975 年测定糙米中平均含镉量是1106mg/ kg。

重庆酸沉降危害区, 土壤、地下水和植物含汞量明显增长,蔬菜样品中汞超标率达28 % (李波等,2000) 。

云南省农业环境监测站对全省抽调稻米、蔬菜及少量家畜(禽) 的污染现状。

稻米调查了昆明市的安宁县、西山区、官渡区, 楚雄州的禄丰县, 怒江州的兰坪县, 以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县作为对照点。

调查稻米中汞、铅、镉, 其中汞的含量范围~mg/ kg , 最高含量超过标准812倍; 铅的含量范围为0112~1176mg/ kg , 最高含量超过标准215 倍; 镉的含量范围是01001 ~01510mg/ kg , 最高含量超过标准116 倍。

而对照区铅的含量范围为0137~0160mg/ kg , 最高含量超过标准012 倍, 说明景洪县农田污染也不轻。

蔬菜调查了通海县、呈贡县、建水县、官渡区、元谋县、东川区等地, 调查蔬菜品种有花菜、白菜、黄瓜、芹菜、茄子、番茄、青辣椒、洋葱、莲花白等。

分析结果是亚硝酸盐、DDT、汞、氟等均超标。

其中汞的含量范围为~mg/ kg , 最高含量超标319 倍; 镉的含量范围为~mg/kg , 最高含量超标115 倍。

猪肉中铅的含量范围为0115~1123mg/ kg , 最高含量超标211 倍; 鸡肉中铅的含量范围为0114~0154mg/ kg , 最高含量超标014 倍; 砷的含量范围01035~0186mg/ kg , 最高含量超标014 倍。

其它鸡蛋等都有类似的超标现象。

重金属沿着食物链累积, 在粮食作物中残留并最终导致人体中毒的严重事故时有发生, 如日本的骨痛病和水俣病。

自从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特别是近30 年来, 重金属一直受到各国环境生态学家的广泛重视。

重金属对人类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关于重金属在作物可食部分的残留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Car Malone , 1974 ; Ci - lchiro Ochiai , 1995 ; 孙铁珩, 2001 ; 王焕校, 2000 ; 常学秀, 2000) 。

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观念仅仅限制在农药残留和食品变质上,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知之甚少。

而且重金属污染具有潜在性, 无明显可见的标识, 普通消费者无法从外观上判断农产品或食品是否受重金属污染并避开它。

当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特征是: 污染面积大; 危害严重; 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对环境污染的控制, 重金属污染问题虽然得到逐步改善,但由于环境中的本底等原因, 在短时间内要使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达到国际通常标准可能还有相当的难度。

四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 由环境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疾病相当普遍。

50 年代中期在日本曾经因为食用受重金属汞(Hg) 污染的鱼而出现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 从1956~1960 年间, 日本水俣湾地区妇女生下的婴儿多数患先天性麻痹痴呆症。

现在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地区也因鱼体重金属汞(Hg)含量高, 导致当地居民体内含汞量高, 出现了幼儿痴呆症。

50 年代中期在日本因食用遭受重金属镉(Cd) 污染的大米, 受害者首先是肾脏受损脱钙,继而出现骨软化、骨萎缩, 甚至弯曲变型、骨折,重病者的纯体比健康时缩短10~30cm , 病人全身骨头疼痛难忍。

这些受害者几乎全部是妇女, 又以47~54 岁绝经前后和妊娠期妇女为多。

在瑞典曾发现在排放镉、铅、砷的冶炼厂工作的女工, 其自然流产率和胎儿畸形比率均明显增高。

在我国, 预计2000 年随污水排放的重金属镉约达770 多t , 从而引起农田污染, 大米中含镉量(高达1132 ~5143mg/ kg) 大大地超过卫生标准, 有的污染区居民每日摄入重金属镉的量比非污染区高30 多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据报道, 广东韶关大宝山矿区排放出的污水, 使连新凉桥、新江上坝等地河段上部赤红, 底部漆黑, 河内鱼虾绝踪。

最严重的受害区上坝村, 近年死亡的250 人中, 因癌症死亡的就有210 人。

据中通社报道,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20 世纪70 年代初期建成的省属大型冶金矿山企业, 位于曲江、翁源两县交界处, 由于矿山技术力量不够, 大宝山矿及其它21个周边矿在采矿时多是采富(矿) 弃贫(矿) 且矿种分离不全, 选矿、洗矿产生的含有硫、镉、锰、铅等数种严重超标重金属的污水自排污口沿河南流, 延伸30 多公里至英德桥头镇境内, 沿河村民多受其害。

据统计, 污染最严重的时候, 周边韶关境内有83 个自然村、近600hm2 农田受影响, 土壤含铅225mg/ kg , 超国家标准44 倍。

翁源新江镇上坝村, 全村3000 多人, 160hm2 农田中, 有1600 多村民、100 多hm2 良田直接受废水污染。

河段鱼虾已然绝迹, 鸭、鹅等动物下水几个小时就会出现惊痉状扑腾而死。

受污水影响, 皮肤病、肝病和癌症成为该区的高发病症。

重金属污染已困扰周边20多年, 当地村民虽多方申诉, 但污染状况至今无多大改善(中国新闻社, 2000 年12 月6 日) 。

重金属引起的环境公害事件震惊了世界, 许多国家都开始对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中重金属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因其特殊性而成为研究的特点。

研究表明, 重金属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其毒理作用表现: 造成生殖障碍,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威胁儿童和成人身体健康, 降低人口身体素质。

1 造成生殖障碍。

微量重金属元素与男性生殖功能间的关系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注意, 精液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在男性生殖内分泌功能中的作用, 已成为男性生殖生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