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 统计

一年级下册  统计
一年级下册  统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数据,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统计兴趣

师: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那好,老师正想请咱们班和二班的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而且特意准备了四部动画片,大家一起来看看。(课件逐一出示《西游记》、《葫芦兄弟》、《猫和老鼠》、《黑猫警长》的图片)

师:可是这里有四部动画片,我们只能选一部来观看,你们最希望选哪一部呢?

生1:我要选《猫和老鼠》。

生2:我最喜欢看《葫芦兄弟》。

生3:不行!我们要看《西游记》,孙悟空最厉害了。

……

师:(面露难色)大家喜欢的动画片都不一样,怎么办?

生1:我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每部动画片都放上一小段。

生2:老师说出一部动画片的名字,喜欢的小朋友就举手或者站起来,数出每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数。

生3:哪部动画片喜欢的小朋友多就看哪部动画片。

师: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好)

学生按喜欢的动画片分别排成四队并数出每队人数,教师填写统计表。

师:刚才我们把全班小朋友按照喜欢动画片的情况分成四队,数出了喜欢每部动画片的人数,这种方法就是统计,这个表就叫做统计表。(板书课题:统计)

[评析: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入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活动是决定大家观看哪部动画片的一种需要,初步体会统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二、探究统计方法

师:通过统计,老师知道咱们班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小朋友最多,可不知道二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看哪部动画片,怎样办呢?

生:让二班的小朋友也用排队的方法统计一下。

师:可老师现在就想知道结果,怎么办?

生:派一个人到他们班去统计。

师:二班的小朋友现在正在上语文课,不能打扰他们。(稍停)课前,老师已经让二班的小朋友把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片名写在纸上了。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把他们喜欢看动画片的情况统计出来吗?

生:愿意。

师:老师报动画片名,小朋友在纸上记。报完名,你们要告诉老师每部动画片二班各有多少人喜欢?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记?

老师开始报动画片名,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统计。

师:请统计好的小朋友举手。(环顾全班,只有几个学生举手)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生1:老师,您报得太快了,我记不了。

生2:我不知道怎样记。

师:没关系,我们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记录的。

师:记录下来的小朋友,谁愿意上台展示你的记录方法?

指名上台展示。

师:能给其他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记录的吗?

生1:我听到老师报哪部动画片,就在那部动画片的名字下面画个“○”;《猫和老鼠》老师一共报了15次,我画了15个“○”。

师:你真聪明,记录得很清楚。如果老师想让你给这种记录方法取个名,你觉得叫什么记法好呢?

生1:叫“画圈记法”好了。

师:其他的小朋友有没有不同的记法?

生2:我是画“√”记的,我叫它“画勾法”。

生3:老师,我是用“×”记的,我叫它“画叉记法”。

生4:我发明了“竖线记法”。

……

教师将学生想到的记录符号板书在黑板上。

师:其实记录的方法还有很多,你觉得怎样记清楚方便就可以怎样记。刚才不会的小朋友,现在会记录了吗?

生:会了。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注意放手让学生在思考、尝试、交流的过程中,寻找一些比较简单的符号记录数据,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检查学生的统计结果,发现统计结果不一致。

师:为了做到准确公平,老师想请小朋友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把二班喜欢看每一部动画片的情况再统计一次。

学生同意后,师生第二次统计。之后交流,填写统计表。

[评析:看似重复多余的环节,其实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既让学生从众多的记录方法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加以巩固,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师:看看统计表,你们觉得两个班到底应该选哪一部动画片来观看?为什么?

生:应该选《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因为两个班都是喜欢它的人最多。

师:很好。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了两个班看哪部动画片的问题。小朋友想出了用符号来记录人数的方法。(板书:符号)你觉得这种用符号记录数据的方法怎么样?

生1:我觉得用符号记又简便又快。

生2:我觉得记得很清楚。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表现太棒了!老师要奖励你们先看一段动画片。

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片段。

[评析:在学生圆满解决问题后播放动画片,既是对学生出色表现的奖励,也是为了调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稍作放松后继续后面的学习。]

三、解决问题

师:看完动画片,我们再来看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主题图。

师:我们课后要开展这几项体育活动,不知道每项活动各要准备多少体育器材,你们能帮老师统计出来吗?

生:能。

学生分组调查,并要求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统计方法记录调查结果,完成书上第99页的统计表。

师生共同统计全班情况,填写统计表。

师:你能说一说,每种活动器材各要准备多少吗?

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

师:我们班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少?

生:……

[评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统计的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和总结

师:今天的数学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用简单的符号统计数据。

师:你对老师今天的教学满意吗?如果很满意,就给老师打5分,比较满意就打3分,不满意就打1分。(故意悄悄地问个别学生)你准备给我打多少分?

师:把你想好的分数告诉组长,并和组长一起统计出你们小组的打分情况,填在统计表里。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师生交流感受和意见。

师:绝大部分小朋友都给老师打了5分,老师衷心地谢谢你们。其实,全班小朋友表现都很出色,你们个个都是非常聪明的孩子!马上要下课了,你们还有什么话或者意见想对老师说吗?

生1:老师,您给我们看动画片的时间太短了!

生2:让我们看看另外三部动画片可以吗?

师:希望下次我们还有机会一起学习。

[评析:教师巧妙地将课堂评价与所学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学和老师的教。师生平等对话,充分体现“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年级下册《统计》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统计》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据的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使学生能使用各种统计的方法以及“正“字的统计方法统计数据,并填写统计表与统计图。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字的统计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电脑出示情景(书上的主题图): 1.老师和这些小朋友们在哪里?在干什么? 2.老师想知道各种颜色花的盆数,你能告诉我吗? 二、进行新课。 例1 1、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导涂色和填数。 2、教师巡视,检查涂色情况。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 的,是怎么涂色的。 3、你能从图上看出什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比较: 师:数小格的盆数和花坛中的盆数,哪个能更清楚的表示各种花的朵数?(感受统计的意义) 5、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数出花的盆数并用数小格的方式来表示叫做统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一些知识。 教学例2 1.教学“正”字的统计方法 (1)师:在这些颜色的花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呢?(请几个学生回答) 现在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涂在在你的这张小白纸上。(收纸条) 2)师:看着这么多收上来的纸条,你想知道什么? a:喜欢绿色的人有多少? b: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 (3)师:那现在老师来报一下,请你在纸上记录下来。(教师唱票) 师:有人记录下来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画圈的方法。 -打钩的方法。 -画“正”字的方法。 你为什么用画正字的方法呢?你是怎么想的? 比较,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数一数这个正字一共有几笔?正字的一笔代表一个人,一个正字代表几个人?(4)再次记录,出示统计图与统计表 师:现在我们再来一次,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师读生记)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喜欢各种颜色的人分别是多少? 1)学生说教师填写统计表 2)如果用涂小格的方式,你能表示吗?怎么涂? 3) 总结:把杂乱的数据整理成这样的图形叫做统计图。那把数据填在这样的表 中,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统计表) 师:看着统计图和统计表,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师:从这样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喜欢各种花的人数以

一年级下册计算能力竞赛试题

一年级下册计算能力竞赛试题 班级:姓名: 一、直接写得数(35分) 3+9= 7+7= 15-6= 16-7= 16+4= 16-4= 9+7= 13-8= 20-15= 6+8= 100-20= 63+3= 5+23= 25+4= 25+40= 20+80= 76-20= 76+2= 76-2= 76+20= 2+67= 4+15= 36-30= 26-13= 73-3= 6+40= 3+34= 80+6= 42+5= 7+21= 98-64+20= 2+34-36= 75+20-61= 100-60+35= 4+64-28=二、在()内填入合适的数(12分) 15+( )=65 ( )+32=56 78-( )=70 62=()+30 ( )-60=3 6+()=66 ()-8=40 ()-()=34 三、在○中填入﹥、﹤或﹦(8分) 14+40○40+4 63+3○63-3 4+54○50+8 97-37○87-27 6+32○32+60 43-3○43-30 46+4○64+4 87-42○65-42 四、连线(8分)

五、在正确的竖式下打“√”,在错误的下打“×”,并改正错误( 10分) 3 7 6 5 6 8 5 6 4 6 7 + 2 - 1 2 + 2 3 - 8 0 + 3 2 - 3 2 4 9 5 3 8 3 0 5 3 6 3 5 ( ) ( ) ( ) ( ) ( ) ( ) 六、在表中填入合适的数(12分) 七、找规律填数(10分) 1、46、( )、66、( ) 2、32、35、( )、( ) 3、67、( )、63、61、( ) 4、( )、7 5、70、( ) 5、14、34、54、( )、( ) 七、将10、20、30、40、50五个数分别填入合适的位置,保证横竖一条线上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运算练习题(100题)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运算练习题(100题)1.动物园里有39只猴子,一共有8只大猴,其余都是小猴,有多少只小猴? 2.树上原来有48个松果,吃了一些后还剩29个松果,小松鼠吃了多少个? 3.减数是38,被减数是89,差是多少? 4.小明做了29个灯笼,小芳做了47个,小明再做几个就和小芳同样多? 5、学校原有5瓶胶水,又买回9瓶,现在有多少瓶? 6、小强家有10个苹果,吃了7个,还有多少个? 7、汽车总站有13辆汽车,开走了3辆,还有几辆? 8、小朋友做剪纸,用了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 9、马场上有9匹马,又来了5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 10、商店有15把扇,卖去5把,现在有多少把? 11、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15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 12、小青两次画了17个,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13、小红家有苹果和梨子共13个,苹果有4个,梨子有多少个? 14、学校要把1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7箱,还要送几箱?

15、家有11棵白菜,吃了5棵,还有几棵? 16、一条马路两旁各种上48棵树,一共种树多少棵? 17、从车场开走8辆汽车,还剩24辆,车场原来有多少汽车? 18、从车场开走8辆大汽车,又开走同样多的小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19、学校体育室有6个足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多少个? 20、学雷锋小组上午修了8张椅,下午修了9张,一天修了多少张椅? 21、明明上午算了12道数学题,下午算了8道,上午比下午多算多少道题? 22、图书室里有20个女同学,有10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个? 23、动物园里有大猴20只,有小猴30只,小猴比大猴多多少只? 24、学校有10个足球,16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少多少个? 25、花园里有兰花40盆,菊花60盆,兰花再种多少盆就和菊花同样多? 26、妈妈买红扣子18个,白扣子10个,黑扣子8个。(1)红扣子比白扣子多多少个? (2)黑扣子比白扣子少多少个?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年级下册《统计》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据的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使学生能使用各种统计的方法以及“正“字的统计方法统计数据,并填写统计表与统计图。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字的统计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电脑出示情景(书上的主题图): 1.老师和这些小朋友们在哪里在干什么 2.老师想知道各种颜色花的盆数,你能告诉我吗? 二、进行新课。 例1 1、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导涂色和填数。 2、教师巡视,检查涂色情况。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进 行统计的,是怎么涂色的。

3、你能从图上看出什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 5、比较: 师:数小格的盆数和花坛中的盆数,哪个能更清楚的表示各种花的朵数(感受统计的意义) 5、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数出花的盆数并用数小格的方式来表示叫做统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一些知识。 教学例2 1.教学“正”字的统计方法 (1)师:在这些颜色的花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呢( 请几个学生回答) 现在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涂在在你的这张小白纸上。(收纸条)2)师:看着这么多收上来的纸条,你想知道什么? a:喜欢绿色的人有多少? b: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 (3)师:那现在老师来报一下,请你在纸上记录下来。(教师唱票)师:有人记录下来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画圈的方法。 -打钩的方法。

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能力比赛试题 精品

一年级下学期计算能力测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20分,每题1分) 15-7= 70-20= 4+9= 80-50= 11-4= 20+50= 17-9= 40-10= 14-8= 100-60= 30+60= 12-3= 30+40= 13-7= 11-5= 70+30= 8+9-7= 5+3+8= 8+5-6= 11-2+5= 二、在〇里填上“>”“<”或“=”(10分) 14-8〇513-4〇 99+6〇1511-3〇717-8〇6 3+5〇12-315-6〇11-3 10+7〇17-8 19-9〇6+512-8〇11-8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4分) 1、□-8<75<□-□□-□>616-□=□ -6 +8 -7 +4 2、12 □ □ □ □ 3、 0 10 20 □ 40 □ □ 70 □ 90 4、 80 70 40 20 5、把下面各数从小到大填在□里 75 28 37 59 18 43 □<□<□<□<□<□ □-□□-□ 6、 14-6={□-□5-8□-□ □-□□-□ 四、填表(8分) 加数 30 8 50 90 加数 6 70 9 4 和 五、填空(13分) 1、8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7个一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 3、从10开始十个十地数,90前面一个数是( ),90后面一个数是( )。 4、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5、写出4个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 、 、 、 。 6、和79相邻的数是( )和( )。 六、把正确答案圈起来。(5分) 1、 和80最接近的数。(8、79、90) 被减数 57 46 69 75 减数 7 40 9 70 差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一、用竖式计算。 二、想一想,算一算,比一比。 13-7=10-7+______=13-3=______ 16-9______12-4 三、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29-8=______ 47-21=______ 57-7=______ 12-9=______ 11-8=______ 12-8=______ 13-8=______ 14-8=______ 15-8=______ 16-8=______ 17-8=______ 22-9=______ 四、把下面的减法算式补充完整。 16-______=8 12-______=8 13-______=8 17-______=8 14-______=8 15-______=8 五、动脑筋,看谁聪明。

(________) 六、直接写出得数。 7+9=______ 5+7=______ 7+4=______ 8+7=______ 4+17=______ 17+9=______ 15+7=______ 17+14=______ 18+17=______ 14+17=______ 10+9=______ 22+13=______ 七、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8+9=______ 6+7=______ 7-4=______ 8+1=______ 4+7=______ 18+9=______ 16+7=______ 17-4=______ 18+1=______ 八、写出5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5 九、算一算,填一填。 16-8=______ 8+______=17 ______-7=15 ______+7=13 6+8=______ 13-______=8 十、直接写出得数。 72-9= 20+39= 6+80= 47-6= 59-3= 18+5-3=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计算方法学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计算方法学习(最新编辑教材) 一、看看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 二、你给1个我就变成几了呀?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 2+1=3 1+6=7□○□=□□○□=□ □○□=□□○□=□□○□=□□○□=□ □○□=□□○□=□□○□=□□○□=□ □○□=□□○□=□□○□=□□○□=□ 三、你能减少1个,我咋变化呀?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 9?1=8 13?1=12 □○□=□□○□=□ □○□=□□○□=□□○□=□

□○□=□ □○□=□□○□=□□○□=□□○□=□ □○□=□□○□=□□○□=□□○□=□ 四、相加等于10的数;; □+□=10 □+□=10 □+□=10 □+□=10 □+□=10 □+□=10 五、相同的数相加,你能照着样子写吗? 2+2=4 4+4=8 □○□=□□○□=□ □○□=□□○□=□□○□=□□○□=□□○□=□□○□=□□○□=□ 六、相同的数相减,你知道答案吗?照样子写一写;; 2?2=0 4?4=0 □○□=□□○□=□ □○□=□□○□=□□○□=□□○□=□

□○□=□ □○□=□□○□=□□○□=□□○□=□ 七、9想要几个呀?写写9的加法。 9+2=11 4+9=13 □○□=□□○□=□ □○□=□□○□=□□○□=□□○□=□ □○□=□□○□=□□○□=□□○□=□ 八、10想要吗?写写10的加法。 10+2=12 4+10=14 □○□=□□○□=□ □○□=□□○□=□□○□=□□○□=□ □○□=□□○□=□□○□=□ 九、我就想把捆起的大哥哥拿走(10),好计算吗?17?10=7 14?10=4 □○□=□□○□=□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第113页的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六第1题。 5、教具准备:动物头像、课件。 二、教学课题 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 三、教材分析 《统计》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教材通过在统计图下面呈现几个括号的方式让学生统计,与填统计表的思维过程完全相似,通过这几个括号让学生经历填写统计表的启蒙练习。统计图下面安排了“说一说”、“议一议”是属于读取和分析信息的阶段,教材要求学生从统计图(表)获取一些信息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其中获得信息是基础,从统计图中获取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能针对统计结果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

作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利用百度搜索《统计》相关的教学材料,了解教学的重难点,确定 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有关《统计》的图片、文章、音乐,视频等,动物头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方法 分类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各种形态的狮子王。同时出示课件主题图。 【百度图片】狮子王 ⑴ ⑵ 狮子王电影《狮子王》海报 师:小朋友们喜欢狮子王吗?今天狮子王创办的森林小学开学了。可热闹了!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小动物们都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的来上学了。狮子王看见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它很发愁,它不知道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几只?小朋友们能帮狮子王想想办法吗? 2、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口算题。(每道小题 1分,共 26分。 ) 12-5= 18-9= 6+8= 11-9= 6+9= 7+4= 14-5= 12-4= 16-7= 13-6= 8+5= 15-8= 4+9= 5+8= 2+8= 9+8= 6+9= 9+9= 14-8= 16-9= 1角5分-4分=( )角( )分 1元-6角=( )角 4角+9角=( )元( )角 1元2角-6角=( )角 二、在○里填上“>”、“<”或“=”。(共 12分) 17-9○9 82○8+20 6○12-7 30+6○57-7 40+6○4+60 14-9○15-10 三、在○里填上“+”或“-”。(共 12分) 10○8 = 18 17○8 = 9 15○8 = 7 7○6 = 13 13○2 = 15 50○5 = 55 四、我会连。(用线将得数相等的算式连起来)(8分) 8+20 20+8 15-9 6+12 9+4 6+10 14-5 13-5 7+9 2+80 8+10 11-2 80+2 7+6 17-9 14-8

五、我会分。(12分) 40+6 30+2 39-9 4+70 60+7 13-5 得数大于30的得数小于50的 把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六、我会想(想一想,填一填)(24分) 6+()=14 ()+7=15 77-()=70 8+()=15 ()-9=40 ()+()=40 40+5>() 60+()<65 ()+()=80 □+□>8 □-□<8 □-□<□ 七、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3分,共 6分。 ) 1. 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多少? 2. 从14里减去5,差是多少? 八、我来评(在你认为满意的括号中画“√”) (1)我喜欢数学。()(2)我不喜欢数学。()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汇总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破十法。 例如:15 - 8 =( 7 ) 13 - 7 =( 6) ( 5 )(10) ( 3 )(10) ( 2 ) ( 3) 练习: 1、填空后说说下列各题的计算方法。 (1)13 - 5 =( ) 16 - 8 =( ) ( )( ) ( )( ) ( ) ( ) 11 - 5 =( ) 14 - 7 =( ) ( )( ) ( )( ) ( ) ( ) (2)9+7=( ) 16-9=( ) 12-7=( ) 14-7=( ) 9+( )=15 ( )+8=13 13-( )=4 ( )-6=5 2、比一比。 多( )个, 比 少( )个。 比 比 比 比 多 多 少 少

3、应用题。 (1) (2) 小青要写斗7个生字,已经写了9个,还要写几个? 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不退位)和整十数: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写在十位上。 例如:73 + 4 =(77)68 - 7 =(61) (70)(3)(60)(8) (7 )(1) 43 + 20 =(63)98 - 30 =(68) (40)(3)( 90 ) ( 8 ) ( 60 ) ( 60 ) 练习: 1、62 + 4 =()58 - 7 =() ()()()() ()() 23 + 40 =()73 - 50 =()

( ) ( ) ( ) ( ) ( ) ( ) 2、在里填上“﹥、﹤、=”。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40=8 3+( )=53 85-( )=35 46+( )=49 ( )+40=70 ( )-( )=60 ( )+( )=50 4、请想一想,填一填。 9比59小 78比70大 58比4大 4比36小 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变成几加几,几减几,但是要记得添上0. 注意:用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 例如:30 + 60 =(90) 70 – 40 =(30) (9) (3) 练习: 1、口算。 50+50= 100-50= 20+40= 50+30= 50+20-30= 90-70+60= 2、判断对错,请在对的后面画“√”,错的后面画“×”。 40+1=50( ) 30+20=5( ) 40+8=48( ) 60-3=30( ) 3、用数学。 (1) 还剩多少个? 树上一共有93个松塔。 我们已经采了70个松塔。

【一年级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汇总,考试就用这几种!

100以内加减法快速算算法 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 加9要减1,加8要减2, 加7要减3,加6要减4, 加5要减5,加4要减6, 加3要减7,加2要减8, 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 第一讲加法速算 一、凑整加法 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8+7=15计算时先将8凑成108加2等于107减2等于510+5=15 如17+9=26计算程序是17+3=209-3=620+6=26 二、补数加法 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1001000等等。8+2=1078+22=100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例如6+8=14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 如6+7=13先6+10=16后16-3=13 如27+8=3527+10=3737-2=35 如25+85=11025+100=125125-15=110 如867+898=1765867+1000=18671867-102=1765 三、调换位置的加法 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例如61+16=77,计算程序是6+1=7 7是一位数,和是双,就是两个7,61+16=77再如83+38=121计算程序是8+3=11 11就是两位数,两位数相加1+1=2排中央,将2排在11中间,就得121。 第二讲减法速算 一、两位减一位补数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补数减法是:十位减1,个位加补。如15-8=7,15减去10等于5,5加个位8的补数2等于7。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计算题

99-9=15-4=4+37=30-3=24-9=70+3=40+6=25+4=38-8=39+8=19+60= 95-40= 82-5=78+5=37+9=70+13= 84-2=68+7=27+60= 68-9=37+2= 38-9= 71+9= 39+10 = 99+1= 88-9= 70-5= 39+8= 58+25 = 58-10 = 30-3= 48+7= 18+7= 20+5= 64-32 = 87-72 = 50-24 = 88-8= 48-29 = 62+26 39-36= 75+24= 42+49= 51+27= 8+91= 24+43= 67-56= 13+74= 89-53= 74-55= 86+12= 80+18= 6+67= 1+18= 91-18= 93-33= 55+5= 100-57 = 48-16= 34+53= 23-17= 76-65=

64-42=2+94=82-50=72+23=76+4=73+23=43+42=66+30=78-57=75-14=65+9=4-1=39+28=21+5=2+45=40-33=100-56=95-26=68+15=98-96=68-44=10+32=29+67=84+1=14+13=34-16=16+21=76+14=36+49=57+19=64-4=38+38=71-17=62+32=39-23=3+67=17+59=95-83=34-18=83-62=45+13=39+9=68-11=33+41=9+5=78-15=82+13=54+46=28+34=17+43=5+31=69-8=13+55=90-29=10+15=84-53=22+38=50+16=93-38=52-11=21+37=91-37=25+73=98-44=59-54=89-42=

一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 1教案 沪教版

统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将信息整理分类。 2. 对每类的对象进行统计并将结果登入表内。 3. 画统计图。 能力目标: 1. 学会小组合作。 2. 能将统计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将信息分类,并统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这个月有谁要过生日呢? 生纷纷议论。 师:那么如果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每个月有几个小朋友要过生日,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讨论,作答。 师:大家的想法真不错!我们可以将根据过生日的月份将小朋友进行分类。我们来看小丁丁他们班就将同学生日的月份进行了分类。 二、新授 1.出示题1(从要求至表格) (1)请同学看题1,你看懂些什么? 生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情况:A题目的要求:每月有几个人过生日?把人数填入表内。 B每个月份有几个小朋友生日。 C因为1月份有4人生日所以在表格中填“4”。 D小亚的生日在一月份,小胖是5月份的生日等。

(2)请同学将表格填完整 师:我们除了可以将统计的结果制作成一张表之外,还可以怎么做呢?请大家看书,熊猫乐乐是怎么做的? 2.看书交流统计图的画法。 (1)组内交流 (2)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情况:A还可以把它画成图,一个方格表示一个人。(请小朋友举例说明) B横线表示生日的月份,竖线表示人数。 小结:我们还可以把统计结果画成图,这里的横线表示生日的月份,这里的竖线表示人数,这幅图中每一方格表示一个人。 3.请小朋友完成统计图。 4.根据图提问并回答。 问:哪个月生日的人最多? 问:谁也能根据这幅图提问?(请小朋友提问并回答) 小结:刚才小朋友根据这幅图提出了很多问题并作了回答,我们根据直条的长短很快就能判断哪个月生日的人最多,哪个月最少。 练一练: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我们订阅的报纸 (份) 20 15 10 5 少年报科技报英语报好儿童 (1)哪种报订阅的人最多? (2)科技报有几人订阅?(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结:在画统计图时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一格所表示的数量。 师:接下来老师就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项调查任务,先调查组内每位同学最爱吃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道

一年级下册数学1200道计算题87-25○87-20 60+9○59+9 88-80○88-8 1元○100分 4角8分○50分1角1分○9分46○20=6640○38>70 68○9=59 58○17<45 90-9= 24-10-7= 46+5= 20+13-9= 8+57= 34+(25+5)= 98-70=58-(58-8)= 65+20=39+7-20= 25+7=50-8= 86-5= 4+65= 20+67= 42+30= 73-40= 85-7= 8+45=76-60= 65-47=28+54= 68+29= 92-46= 36+57= 70-25= 35+40=42+30= 50+21=35+30= 28-8=36-20= 37-7=57+8=80-60=7+80=9+70=71+9=48+6=99-6=75-5=39+5=26-3=27+6=54-8=86-6=24+3=76-8=72-50=69+30=90+4=50-7=40+58=96-4= 97-7=79+0=67+9=90-6=50+26=98-70=8+40=62+8=70-5=46+4=12-4=45-40=80-30=25+9=14-8=17-9=72-2=79-70=7+63=90-9=9+60=3+50=26-3=87+8=43+30=48+2=

38+7=44+5=20+45=55+7= 47+30=53-2=25+8=50+16=97-60=36+7=92+8=32+40=16-4=75-9=45+8=58+20= 62+7=47-5=54+4=98-9=4+76=68-7= 73-6=70-3=24-10=48-4=72-3=75-20=75+4=69+7=90-8=42+6=80+10=26+9=86-6=93-60=39-4=67-30=44+30=71+5=4+62=72-8=40+30=86-4=56-6=27+9=34+6=35-20=60-3=95-9=76+8=25+8= 34-20=94+6= 47+30=20+45=100+0= 100-0= 30+10= 90-10= 9-9= 35-7= 30+25= 92+5= 6+45= 53-8= 90-90=80-30= 50-20=30-10=30+9=53-3=4+60=90-30=80+9=80-60=90-70=50+40=20+50=38+30=67+20=56+30=60+33=27+40=93-70=45-20= 74-3=28+9= 63+30=33+7=84-3=61+7=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大全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大全 20+30= 30+40= 9+30= 90–80= 20+30= 30+40= 6+95= 95–5= 80-80= 60-0= 50+6= 80–30= 10+20+60= 90–40–30= 25+40= 35+4= 42+3= 5+26= 7+21= 35+40= 35+3= 43+50= 30+50= 30+59= 60+20= 60+37= 24+70= 2+86= 48+40= 50-40= 60+23= 9+20= 40+40= 13+70= 25+60= 48+40= 79+20= 58+20= 20+67= 36+8= 36+8= 24+9= 46+7= 8+63= 5+35= 48+9= 27+6= 23+8= 67+5= 5+47= 59+2= 25+6= 48+4= 79+2= 49+4= 36-8= 36-8= 32-5= 44-9= 30-6= 84-6= 70-4= 92-7= 53-4= 74-6= 52-9= 41-7= 51-8= 76-8= 45-7= 80-5= 50-6= 34-7= 85-9= 63-8= 13-8= 16-8= 92-7= 10-(2+3)= 15–5+4= 15–(5+4) = 8+5+7= 8+(5+7)= 13–(5+4) = 87-9-10= 43-(3+27) = 76-6-8= 65-7-40= 39–(9-5) = 36+40+2= 59-9-20= 63-30+5= 30+(11-7)= 47+(5+7)= 40+(15-8)= 75-(10+50)= 13+7+54= 38+(46+6)= 67-8-50= 83-(27-20)= 17+6+8= 43-8-30= 60+38-90= 50+27-9= 54+(17+3 93-(68-20)= 26-3+8=86+6-52= 1 / 1

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

78-29= 37+18= 47+19= 46-19= 76-18= 36+27= 46-38= 65-26= 25+8= 55+17= 45-16= 42-19= 74-18= 44-17= 38-16= 34+58= 53-29= 63+28= 36+17= 53+16= 43-25= 73+14= 36-27= 22+18= 40-17= 52+16= 62-59= 52-34= 82-33= 61-39= 32-17= 91-17= 36+16= 91-25= 40+13= 67-28= 84+9= 29+35= 45+9= 72-17= 58-29= 47+18= 47+29= 76-19= 76-38= 46+27= 56-38= 75-26= 45+8= 75+17= 35-16= 42-29= 74-68= 64-17= 48-36= 24+58= 53-39= 43+28= 56+17= 53+36= 63-25= 73+24= 56-27= 22+28= 42-37= 27+16= 62-49= 62-34= 62-35= 63-49= 52-17= 91-37= 36+26= 81-35= 42+13= 77-28= 84+19= 39+35= 35+19= 82-37= 68-39= 47+28= 67+29=

84-29= 40+39= 40+33= 61+16= 15+68= 14+19= 18+43= 11+69= 83+6= 21+14= 33+21= 56+11= 25+43= 23+21= 6+32= 33+60= 15+25= 40+45= 80-3= 17+33= 76-2= 33+23= 12+60= 66+29= 63+24= 64+7= 52-9= 11+77= 10+67= 68+15= 48+17= 31+65= 29+56= 67+14= 35+26= 33+58= 80-8= 18+67= 59+35= 60+33= 24+23= 6+84= 11+68= 21+67= 21+24= 25+45= 65+20=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统计》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tatistics"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统计》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4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和象形统计图,对已经分好类的事物进行计数,填写统计表不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和整理数据,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决定,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2:让学生通过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初步的创

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 2:难点:会把统计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 教具准备: 卡纸、口算题、彩笔。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以组织学生出游为导学和学生活动的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尊重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公园、淘气猫乐园、香陈湾游乐园的美丽景色。)生:答┄┄。 师:刚才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呢?为了让去的地方使大多数同学满意,我们必须对大家的想法进行调查。(板书课题:统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谁帮老师出出主意?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计算题1200.

一年级下册数学1200道计算题 87-25○87-2060+9○59+988-80○88-8 1元○100分4角8分○50分1角1分○9分46○20=6640○38>7068○9=59 58○17<4590-9=24-10-7= 46+5=20+13-9=8+57= 34+(25+5)=98-70=58-(58-8)= 65+20=39+7-20=25+7= 50-8=86-5=4+65= 20+67=42+30=73-40= 85-7=8+45=76-60= 65-47=28+54=68+29= 92-46=36+57=70-25= 35+40=42+30=50+21= 35+30=28-8=36-20= 37-7=57+8=80-60= 7+80=9+70=71+9= 48+6=99-6=75-5= 39+5=26-3=27+6= 54-8=86-6=24+3= 76-8=72-50=69+30= 90+4=50-7=40+58=

96-4=97-7=79+0=67+9=90-6=50+26=98-70=8+40=62+8=70-5=46+4=12-4=45-40=80-30=25+9=14-8=17-9=72-2=79-70=7+63=90-9=9+60=3+50=26-3=87+8=43+30=48+2=38+7=44+5=20+45=55+7=47+30=53-2=25+8=50+16=97-60=36+7=92+8=32+40=16-4=75-9=45+8=58+20=62+7=47-5=54+4=98-9=4+76=68-7=73-6=70-3=24-10=48-4=72-3=75-20=75+4=69+7=90-8=42+6=80+10=26+9=86-6=93-60=39-4=67-30=44+30=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

口算题练习(一) 日期:年月日 姓名:班级: 口算题练习(二) 日期:年月日 姓名:班级:

口算题练习(三) 日期:2012年5月01日 姓名:班级:

日期:2011年5月02日 姓名:班级:

数学应用题 1、小朋友做剪纸,用了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 2、马场上有9匹马,又来了5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 3、商店有15把扇,卖去5把,现在有多少把 4、有一些兔,跑了4只,还有18只。还剩多少只原来有多少只 5、学校买回白色、彩色粉笔共45盒,其中彩色粉笔8盒,买回白粉笔多少盒 6、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15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 7、小青两次画了17个小白兔,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8、一双球鞋的价格是72元,一双布鞋的价格比一双球鞋的价格便宜了48元。一双布鞋的价格是多少元 9、有苹果和梨子共43个,苹果有14个,梨子有多少个 10、学校要把6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28箱,还要送几箱 11、学校买回彩色粉笔8盒,买回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29盒,买回白粉笔多少盒

12、明明上午算了32道数学题,下午算了18道,上午比下午多算多少道题 13、图书室里有42个女同学,有16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个 14、动物园里有大猴17只,有小猴56只,小猴比大猴多多少只 15、学校有27个足球,42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少多少个 16、小华做了25个信封,小亮比小华多做6个,小亮做了多少个 17、有两层书架,第一层有16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 本,第二层有多少本 18、同学们劳动,摘黄瓜40筐,摘的白瓜比黄瓜少18筐,摘白瓜多少筐 19、小明拍皮球,第一次拍35下,第二次比第一次少拍7下,第二次拍多少下 20、小华养32只白羊,黑羊比白羊少12只,养黑羊多少只

一年级下册计算题-一年级下 计算

一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87-25○87-20 60+9○59+9 88-80○88-8 1元○100分4角8分○50分1角1分○9分46○20=6640○38>70 68○9=59 58○17<45 90-9= 24-10-7= 46+5= 20+13-9= 8+57= 34+(25+5)= 98-70=58-(58-8)= 65+20=39+7-20= 25+7= 50-8= 86-5= 4+65= 20+67= 42+30= 73-40= 85-7= 8+45=76-60= 65-47=28+54= 68+29= 92-46= 36+57= 70-25= 35+40=42+30=50+21= 35+30=28-8=36-20= 37-7=57+8=80-60= 7+80=9+70=71+9= 48+6=99-6=75-5= 39+5=26-3=27+6= 54-8=86-6=24+3= 76-8=72-50=69+30=

45+30=45-30=45+3= 18-7-9=15+4-6=17+6+5=17-8-3=87-7-50=86-6-50=99-9-70=78-8-40=40+10+40=50+20+8=30+3+30=48-8+40=77-7+20=35+30-5=44-4+50=94-4-60=15-4+4=48-8+5=8+13-5=24+20+9=42-4-30=83-20+7=60+10+6=15+4+70=15-8+4=15-7= 8+14= 17-9= 9+60= 50-20= 89-80= 43-5= 27+8= 7+53= 86+9= 13-9= 97-8= 44+50= 7+8= 37+3= 68-50= 30+20= 35+8= 47-8= 100-30= 25+4+9= 83-7-30= 58+7+3= 9+68-60= 70+35-8= 82-4+7= 20+7= 30–20= 90+9= 60–30= 24+6= 51+8= 7+83= 85–5= 98–70= 45+20= 65+20= 39+8=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训练

一年级下册数 1260道计算26 - 3 =27 + 6 =学 90-9= 24-10-7= 54 - 8 =86 - 6 = 46+5= 20+13-9= 24 + 3 =76 - 8 = 8+57= 34+(25+5)= 72 - 50 =69 + 30 = 98-70= 58-(58-8)= 90 + 4 =50 - 7 = 65+20= 39+7-20= 40 + 58 =96 - 4 = 25+7= 50-8= 97 - 7 =79 + 0 = 86-5= 4+65= 67 + 9 =90 - 6 = 20+67= 42+30= 50 + 26 =98 - 70 = 73-40= 85-7= 8+ 40 =62 + 8 = 8+45= 76-60= 70 - 5 =46 + 4 = 65-47= 28+54= 12 - 4 =45 - 40 = 68+29= 92-46= 80 - 30 =25 + 9= 36+57= 70-25= 14 - 8 =17 - 9 = 35 + 40 =42 + 30 =72 - 2 =79 - 70 = 50 + 21 =35 + 30 =7+ 63 =90 - 9 = 28 - 8 =36 - 20 =9+ 60 =3+ 50 = 37 - 7 =57 + 8 =26 - 3 =87 + 8 = 80 - 60 =7 + 80 =43 + 30 =48 + 2= 9+ 70 =71 + 9 =38 + 7 =44 + 5 = 48 + 6 =99 - 6 =20 + 45 =55 + 7 = 75 - 5 =39 + 5 =47 + 30 =53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