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慢性腰痛案

合集下载

针灸腰痛病案

针灸腰痛病案

针灸腰痛病案腰痛案病案概要吴某,女,38岁,2010年5月15日初诊。

主诉:慢性腰腿痛,加重1个半月。

症候:有腰痛病史,经住院治疗好转。

但久行则左下肢痛酸凉,感觉障碍,足跟冷,脚外侧麻,行路有跛行。

苔白,脉沉滑。

曾查X 线显示:腰4-5、腰5-骶1椎间盘向后突出。

经络诊察:手太阳经、足太阳经异常。

辨经:病在足太阳经筋。

选经:足太阳经、督脉。

选穴:针刺至阴(左,放血10滴)、后顶。

二诊:针后当日症状明显好转。

取左秩边、委中,右顶结节。

三诊:左下肢痛已消失,唯久站、久行时感下肢麻(大腿后侧)、酸(外侧)。

取右顶结节,左京骨(有结块)。

疗效:治疗3次以后痊愈。

医案解读患者腰5-骶1椎间盘突出,伴左下肢凉、左脚外侧麻,属足太阳经筋病。

左足外侧麻,表示有血虚,左至阴穴放血引阳通络,促进气血流动。

后顶穴用了两个针,一个直接往下针;另一个也在后顶针,但沿着人字缝往足太阳经左斜下透。

搓针后顶穴(编者按:针刺后,沿着针身,用手指向下搓头皮数次)的同时用医者的左腿膝盖顶住患者腰部,搓完针后让患者走一下,观察她的腿有无变化。

患者穿上高跟鞋站起来腰腿一点问题都没有,很敏捷地走动,自述腰腿行走已无障碍,跟刚来时完全不同。

由于患者的腿疼位于足太阳经筋,后续治疗加了秩边和委中,秩边主“腰痛”。

委中“主膝痛及拇指,腰夹脊沉沉然,遗尿腰重不能举体”。

找后顶穴发现右侧顶结节有异常反应,可理解为后顶的变位。

针后效果显著。

腰部受到损伤时,经筋、肌肉、韧带皆能变位,腧穴也能随着变位。

腧穴在皮、脉、肉、筋、骨之间,它们一有变动、错位,腧穴自然也变动。

如一条长河末端发生地震或暴雨,导致峡谷两边山崩或泥石流,碎石下落河中,堵塞河流。

河水不停涌来,绕过壅塞处,致使水流变慢,而影响上游水流速度。

河流末端像患者腰椎间盘突出,上端等于顶结节的变位。

搓针后顶旁的顶结节时要求患者踹脚,能让筋肉顺利复位。

经络诊察时候发现京骨有一个结块,说明足太阳经筋有气血、代谢物的堆积(由于经筋受损,气血流动不畅,能产生堆积,形成结节、结块)。

腰痛针灸案例

腰痛针灸案例

腰痛针灸案例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会因为腰部不适而影响到日常生活。

针灸作
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腰痛有着显著的疗效。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腰痛患者的针灸治疗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患者李先生,45岁,因为长期久坐办公室工作,导致腰部长期受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痛症状。

在尝试了一些药物治疗和理疗之后效果并不明显,于是前来寻求针灸治疗。

在初诊时,李先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僵硬、活动不便,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检查,针灸师确定了李先生的腰痛属于肌肉劳损型,主要是因为长期姿势不正确导致腰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针对这一情况,针灸师制定了针灸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针灸师采用了经典的针灸手法,选取了腰部穴位进行针刺,配
合艾灸热敷和拔罐疗法。

经过数次治疗后,李先生的腰痛症状明显减轻,能够感受到腰部活动更加灵活,疼痛感明显减轻。

在持续数周的治疗后,李先生的腰痛症状基本消失,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针灸治疗对于腰痛的疗效。

针灸治疗通过调理腰
部穴位和舒缓肌肉紧张,能够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恢复腰部功能。

同时,针灸治疗相对安全无副作用,适合长期腰痛患者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针灸治疗对于腰痛有着显著的疗效,但在接受治疗前需要找到专业
的针灸师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也需要配合针灸师的建议进行一些自我调理和锻炼,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腰痛患者了解到针灸治疗的效果,以
及正确的治疗方式,帮助他们尽快缓解腰痛症状,恢复健康。

腰痛针灸病历

腰痛针灸病历

腰痛针灸病历
患者信息:
姓名:XX
性别:女
年龄:45岁
职业:办公室职员
主诉:
腰痛持续三个月,加重一周。

疼痛位于腰部正中及两侧,伴有局部肌肉紧张和僵硬感。

久坐、久站或劳累后疼痛加剧,休息后稍有缓解。

病史摘要:
患者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自行贴敷膏药及口服止痛药,效果不佳。

一周前疼痛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既往无腰部外伤史,无手术史,无其他慢性疾病。

体格检查:
腰部活动轻度受限,局部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神经根受压症状。

诊断: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腰肌劳损可能性大)
治疗方案:
1. 针灸治疗:选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阿是穴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电针刺激,以增强疗效。

每周治疗三次,共治疗四周。

2. 中药热敷:使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进行热敷,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3. 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如桥式运动、飞燕式运动等,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治疗过程记录:
第一次治疗后,患者自觉腰痛有所减轻,局部肌肉紧张感缓解。

治疗一周后,患者腰痛明显减轻,久坐、久站后疼痛不再加剧。

治疗四周后,患者腰痛基本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无压痛感。

治疗结果:
经过四周的针灸治疗及中药热敷、康复锻炼,患者腰痛症状完全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

建议患者继续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随访。

随访记录:
随访三个月,患者腰痛未再复发,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

腰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一):益肾壮阳方,疏经通络方

腰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一):益肾壮阳方,疏经通络方

腰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一):益肾壮阳方,疏经通络方后面敬请期待:舒筋活络方(《针灸大全》),壮腰舒络方(《针灸资生经》),阴阳双补方(《针灸全生》),理气通络方(《针灸集成》),祛瘀通络方(《针灸神书》)腰痛1.益肾壮阳方(《备急千金要方》)【处方】志室、京门志室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2、第3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2、第3腰神经外侧支。

京门穴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和第十一肋间动、静脉。

【功用】益肾壮阳、疏经通络【主治】腰痛脊急【操作】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灸3~5壮,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义】志室又名精宫,穴居肾俞之旁,与肾相应,为肾气留住之所,又主肾疾,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膝,清利下焦湿热之功;京门出自《脉经》,别名气府、气俞,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主治腹胀,肠鸣,泄泻,腰胁痛。

现多用于肋间神经痛,肾炎,高血压等;志室填肾精而通腰络,京门为肾募,两穴一阴一阳,前后配穴,滋阴补肾,共奏益肾止痛的治疗功效。

2.疏经通络方(《备急千金要方)))【处方】束骨、飞扬、承筋束骨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第四趾跖侧总动、静脉;布有第四趾跖侧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飞扬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七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承山斜下外开约1寸处取穴。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承筋穴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俯卧或正坐垂足位,在合阳与承山之,间腓肠肌肌腹中央取穴。

在腓肠肌两肌腹之间;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功用】疏经通络【主治】腰痛如折【操作】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灸3~5壮,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义】束骨又名刺骨,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为本经脉气所注,为俞木穴,太阳主一身之表,风邪为患,首当其冲,“俞主体重节痛”,故束骨对疼痛性疾病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飞扬,飞,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也。

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之一针阳陵泉除腰痛!今天说一个宋代名医

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之一针阳陵泉除腰痛!今天说一个宋代名医

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之一针阳陵泉除腰痛!今天说一个宋代名

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之一针阳陵泉除腰痛!
今天说一个宋代名医王执中的医案,读医不如读案,医案对于医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医案是医生诊疗疾病的病历,也是学术总结,很有借鉴意义。

名医王执中曾经介绍了这么样一个医案:
有一段时间呢,他的弟弟得了腰痛,痛的特别厉害。

走路都很费劲,他那用火针在他弟弟的肾腧穴的部位。

点刺,然后呢治疗了一段时间,他的弟弟就可以像以前一样自如的行动。

后来呢又有好多人因为腰背疼痛,有轻的有重的,严重的腰痛病人疼得直不起腰来。

去找王医生做治疗,他们行动不便,走路非常的不方便,王医生也为他们感到担忧。

王执中就想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让他们自己也能在家里治疗腰腿痛呢?
后来王执中发现了一个有效的穴位阳陵泉穴,阳陵泉是一个特定穴,筋会阳陵,所以他对与筋有关的病症有特殊的治疗作用,王大夫认为,腰痛属于筋病,所以又给来看腰痛的病人,用笔点出阳陵泉穴的位置。

然后他们自己回去用灸法治疗,果然治好了很多病人!
所以治腰痛时也要知道灵活变通,不单单的取肾俞穴一个穴位,还可以取阳陵泉穴等其他的穴位。

感谢您的收看,您的分享,关注,转发,点赞也是对我最好的支持,欢迎您在今日头条关注李医生最新的文章,欢迎传播中医文化!谢谢!#中医##广州头条#。

养血汤为主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的研究

养血汤为主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的研究
4 讨 论
黄 丸滋 阴补 肾 ; 牛膝 、 车 前子 、 金钱草 、 海金沙、 石苇 、 桃仁 、 红花 、 中医学 关 于“ 人与 天地 相应 ” 的思 想 , 早 在《 内经 》 中就 有重 要 木 香温补 肾阳 , 活血 祛瘀 、 化气行 水 , 使 小便得 以通利 ; 知母 、 黄柏 论述。 其 中还提 出 “ 候气而 刺” 、 “ 因天时而 调气” 的施 治原则Ⅲ 。 以时 坚 肾 以排 毒 。 本方 寒热 并用 , 相得益 彰 。 滋 阴而不忘 温 阳 ; 补 肾而 间为条件 的治疗方 法及理论 , 越 来越受 到医学界 的认可和 重视 。 不 忘排毒 ; 补 而不忘 祛瘀 。全方 可使 肾气得健 , 膀 胱气 化得 行 , 小 “ 灵龟八 法 ” 就是 根据奇 经八 脉交 会穴 为主 的气血 应合 , 将 八 便 自然通 畅 。 脉 八穴 纳 于 八 卦与 九宫 相通 , 也 就是 按 日按 时 按 卦开穴 , 配合 起 综上 所述 , 前列 腺炎 、 前列腺 增生 在临 床 中虽 然表 现不 一 , 症 来用 于针灸 治疗 的一 种规律 。 状 也有轻 有重 , 但 只要 根据 脉舌 辨清寒 热 , 针 药并 用 , 同时运 用 正 李梃说 : “ 周身l 一百 六十 六 穴 , 统 于 手足 六 十六 穴 , 六 十六 穴 确 的补泻 手法 , 临床 自不难 见 到捷 效 。 又统 于八 穴 , 也正 说 明八穴 的重要 性 。 参 考文后 直上 下肢 内侧 , 经 前 f 1 1 阎 明广 . 子 午 流 注针 经( 校订本 ) f M 1 . 上海: 上 海 中 医学 院 出版 1 9 8 6 . 阴, 沿腹 、 胸 人缺 盆 , …… 。 主多 眠 , 隆闭。 ” 其 隆闭正是 多 由前列 腺 社 .

针灸治疗腰痛

针灸治疗腰痛
禁忌症
急性外伤、感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不适合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腰痛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1. 安全可靠:针灸是一种非药物疗法,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2. 疗效显著:针灸治疗腰痛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明显缓解疼痛和改善腰部功能。
针灸治疗腰痛的优势与风险
• 个性化治疗: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 疗方案,更符合患者需求。
肌劳损等。
方法
传统针灸法是以刺激穴位为主,通 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达 到治疗腰痛的目的。
注意事项
传统针灸法虽然较为安全,但仍然 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操作不当可能 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建议由专业医 生进行操作。
电针刺法
适应症
电针刺法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腰痛 、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
方法
电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 ,利用电刺激产生针感,增强疗 效。通过调节电刺激的强度和频
率,达到治疗腰痛的目的。
注意事项
电针刺法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同时注意电刺激的强度和频率 要适当,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不适

温针灸法
适应症
温针灸法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腰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
方法
温针灸法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利用艾绒等温热性材料对穴位进 行温热刺激,以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腰痛的目的。
02
针灸治疗原理
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
01
02
03
疏通经络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疏通 身体经络,调和气血,达 到治疗腰痛的目的。
调和气血
针灸可以刺激身体自身的 调节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改善腰痛症状。
调和阴阳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 调节身体阴阳平衡,缓解 腰痛。Βιβλιοθήκη 针灸治疗腰痛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四川南充张学甫:麻黄汤配合针灸治疗腰腿痛案

四川南充张学甫:麻黄汤配合针灸治疗腰腿痛案

四川南充张学甫:麻黄汤配合针灸治疗腰腿痛案
谢某,男,55岁,南部县王府井人。

2020年5月31日在XXX 医院检查患有腰椎病,疼痛难忍,不能转侧。

给予西药及封闭治疗无效,遂来我处求治。

刻下症:腰痛,不能平卧,转侧疼痛,右侧大腿不能曲伸疼痛,难以入睡;恶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血压185/95。

辨症:痹证(太阳病腰腿病)
治疗:发汗解表,疏通经络,补肾。

中药处方:麻黄汤加附子。

麻黄15克(先煎去沫)桂枝12克杏仁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附子10克(先煎)
三剂水煎服,日三次温服。

针灸处方:命门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环跳委中。

开始针炙效果不明显,继开中药加服。

服中药一剂,第二天告知:疼痛减轻百分之七十,晚上睡得特别香,血压降至153/94三剂服完,基本痊愈。

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感恩师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粹堂名医经典医案荟萃100期针灸治慢性腰痛案
导读:重庆博粹堂中医专家周泽绪老师介绍:针灸治疗时,选经取穴要灵活。

例如:经筋病,若察经发现有相应的结络或其他经络异常即可取该部位(阿是穴);若没有相应的阿是穴只能依靠经络理论来取穴。

病案
王先生,61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重庆江北大石坝人,2013年4月22日初诊。

患者主诉:腰痛1年。

患者病起于骑车摔伤腰部,致腰2~3椎体轻度滑脱。

感腰痛,起坐困难,累及左胯及下肢痛。

到大医院做X线检查示:腰1~5椎体明显骨质增生,腰1~3椎盘隙略狭窄;
接诊专家周泽绪
刻诊:患者就诊时下蹲、向前弯腰困难,苔白少津、脉滑。

此属老年性病变。

另见右手发抖,再行诊治。

经络诊察:左阳池有结络、压痛。

少阳经异常。

辨经:病在手少阳经筋与督脉。

选经:少阳经、督脉。

选穴:针刺后顶、阳池(左)、会宗(左)、阳交(左)。

二诊:症已减,但未尽除。

经络诊察发现左阳交有结节,左会宗发涩,原先左阳池的结络已消失,少阳经仍发涩。

取会宗、阳交、后顶。

针刺治疗2次,症状缓解,属显效。

1周后电话追访已无不适。

医案解读:
本案一诊时即取显效,具体治疗操作方法是:取左阳池平刺往上透,并在手臂往上叩击手少阳经。

透针后让患者来回走;患者立即能反复地完成坐起动作。

继而针刺后顶,并让患者配合活动,腰痛明显好转。

再次刺激后顶,让患者活动腰部,疼痛已消失。

说明后顶穴对于腰背部的经筋病变有显著的针对性疗效。

二诊选穴会宗为手少阳三焦经郄穴,阳交为阳维脉郄穴,阳经的郄穴皆有止痛的作用,而这两个郄穴又是阿是穴,取阿是穴为治疗经筋病常用的取穴方法。

中医专家周泽绪说,腰扭伤常涉及太阳经和少阳经,一般以太阳经为主。


做经络诊察时,首先察了太阳经,但此例未发现明显异常。

患者腰侧弯困难,所以又察了少阳经,发现左阳池有结络。

结络或属经筋病或属络脉病,此病为外伤引起的经筋病。

为何平刺阳池?因为在阳池诊察出的结络在浅部。

此病时间久,属于慢性病,而阳池为原穴,诸原穴能温阳益气,对慢性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故针灸治疗时,选经取穴要灵活。

例如:经筋病,若察经发现有相应的结络或其他经络异常即可取该部位(阿是穴);若没有相应的阿是穴只能依靠经络理论来取穴。

(以上由博粹堂针灸医师李易整理撰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