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2015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5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5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且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等研究方向,具有电子信息优势明显,学科交叉特色鲜明,工程研究能力突出等特点。本学科的发展受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在国家的决策咨询、国防建设、行业推动、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2.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3.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4.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5.智能系统及其应用6.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7.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8.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

9.机器人技术与系统10.多媒体数据挖掘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导师个人指导或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提前完成硕士学业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四、学分与课程学习基本要求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6学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4个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2学分。课程学分要求中,学位课要求不低于15学分,公共基础课必修,基础课至少选修1门,专业基础课不低于4个学分。

允许在导师指导下、在相同学科门类之间、工科与理科之间跨学科选修1~2门学位课作为本学科的学位课。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对于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生,要求补修相应专业本科核心课程至少2门,通过考试,但不计学分;通过后方可选修专业课。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具体选课。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某些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不计学分。

五、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主要划分为学位课、非学位选修课、必修环节三大部分。

备注:专业基础课中有“*”标志的为全校共选专业基础课。

六、必修环节

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包含三大部分,要求研究生分别完成以下内容:

1、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素质教育公选课要求三选一,完成后获得1学分。

(1)教学实践(课程编号:00006001,学时40):主要是面向本科生的教学辅导工作,如在导师或任课教师指导下讲授部分习题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量不少于4 0学时。由导师或任课教师给出评语,学院给予书面证明,报学生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1学分。

(2)社会实践(课程编号:00006002):主要指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或参与一些工程项目,写出总结报告,由实习或调查单位提供书面证明,报学生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1学分。

(3)素质教育公选课(课程编号:00005XXX):开课目的是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生可选修1门,考核通过后获1个学分。

2、学术活动(课程编号:00006003,1个学分):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规定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十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有举办学术单位的公章为依据,报学生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1学分。

3、论文开题报告及文献阅读综述(课程编号:00006004):指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前沿国内外文献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10篇以上,写出4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报告,附上不少于1000字的英文摘要;综述报告应提出值得研究和解决的学术或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开题报告,但不计学分。

七、学位论文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应有必要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以及新见解。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硕士学位论文的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对科技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价值。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1、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时间。硕士生在确定选题,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应在入学的第三学期末之前,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近学科3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并作出考评意见。

(3)开题报告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表》,在学院审核后,由研究生科保存,以备检查。

(4)若开题报告没能通过,在导师的指导下3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两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应终止硕士生学业。

(5)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论文开题通过1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

硕士生到校外单位或委培硕士生回原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按时完成论文工作。

3、学术论文发表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按照导师要求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必须与本学科专业相关,且至少在公开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录用),要求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理论研究的学生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如果是SCI或EI源刊论文,导师是第一作者,学生是第二作者也视为合格。

4、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应对硕士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三)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且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复杂系统与智能优化、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等研究方向,具有电子信息优势明显,学科交叉特色鲜明,工程研究能力突出等特点。本学科的发展受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在国家的决策咨询、国防建设、行业推动、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1.现代信号处理与检测技术2.模式识别与机器人

3.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4.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5.复杂系统与智能优化6.定量遥感与遥感图像处理

7.微波与通信导航测试8.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9.多媒体数据挖掘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可实行导师组制度。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四年。提前完成博士学业者,可申请适当缩短学习年限;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六年。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学习要求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14学分。学位课要求不低于8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2学分。公共基础课必修,基础课至少修1门,专业基础课至少修2门,专业选修课只能选700级、800级课程。

允许相同学科门类之间、工科与理科之间跨学科选修1~2门学位课作为本学科的学位课。学位课可替代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替代学位课。硕士阶段已学过的博士课程在博士阶段可申请转学分,但不超过2门。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具体选课。非学位课中的自学课程2学分,应在导师指导下学习。

五、课程设置

备注:专业基础课中有“*”标志的为全校共选专业基础课。

博士生自学本领域经典专著清单:

1.Ramon Pallas-Areny. Sensors and Signal Conditioning (Seco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1

中文翻译版:阿雷尼,韦伯斯特著,张伦译.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Bishop,C.M., Pattern recognitionandmachinelearning.SpringerNewYork.2006

3.RichardSzeliski,ComputerVision.AlgorithmsandApplications.OnlineDraft. 2009

4.DavidForsyt,JeanPonce,林学訚译.《计算机视觉:一种现代方法》.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7

5.Siegwart,R.andNourbakhsh,I.R..Introductiontoautonomousmobilerobots.TheMITPres s.2004

6.R.O.Duda,P.E.Hart,D.G.Stock.PatternClassification.John Wiley&Sons,Inc.2001

六、必修环节

博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包含四大部分,要求研究生分别完成以下内容:

1、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为二选一,完成后获得1个学分。

教学实践:主要是面向硕士生、本科生的教学辅导工作,如在导师或任课教师指导下可讲授部分习题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量不少于40学时。

由导师或任课教师给出评语,学院给予书面证明,报学生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

获得1学分。

社会实践:主要指博士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或参与一些工程项目,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同时实习或调查单位提供书面证明,报学生

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1学分。

2、学术活动:为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并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博士生应广泛参加学术活动,在校期间须参加10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报告会,并主讲1次全校性学术报告,填写相关表格,报学生所在学院备案,全部完成后获得1学分。

3、博士生综合考试:作为必修环节之一,必须考核通过。

博士生综合考试是博士生修完课程后进行的、主要考查博士生有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考试,同时适当检查博士生对所研究方向及有关领域前沿动态的掌握程度。

(1)博士生一般应于入学一年后参加综合考试。综合考试未通过者,允许在下一年参加一次补考,补考仍未通过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作退学处理。

(2)博士生综合考试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定三名专家组成的考试委员会负责实施。考试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考试委员会其他成员必须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

(3)综合考试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定成绩。其中笔试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

(4)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每年集中举行两次综合考试,时间定在每年的四月和十月。综合考试的试题、试卷、口试记录及评语等由所在学院研究生秘书收齐后,与成绩一并报研究生院教学管理科备案保存。

4、论文开题报告及文献阅读综述:指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前沿的国内外文献5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30篇以上,并写出5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报告,完成相应的开题报告。

七、学位论文

(一)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属学科前沿或对科技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博士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对科技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1、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的时间。博士生在确定选题,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一般应在入学的第三学期期末之前,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的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学院的学术交流论坛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至少须有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3位专家组成,导师可以作为其中1位专家,另2位专家可以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尽量为博士生导师),并作出考评意见。

(3)开题报告的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作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表》,在学院审核后,由研究生科保存,以备检查。

(4)若开题报告没能通过,在导师的指导下3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两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应终止博士生学业(退学处理)。

(5)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论文开题通过1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中期考评。

2、论文工作

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两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2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

3、中期考评

(1)学位论文开题一年后,博士生向学院组织的考评小组作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在学院的学术交流论坛公开举行),考评小组至少由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3位专家组成,导师可以作为其中1位专家,另2位专家可以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尽量为博士生导师)组成(尽量为参加过开题报告的专家)。考评小组对博士生论文工作进行认真审查,并将考评意见填入《中期考评表》,对未按论文工作计划完成阶段工作的博士生要有明确的处理意见。《中期考评表》在学院审核后,由研究生科保存,以备检查。

(2)若中期考评没能通过者,在导师的指导下6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进行中期考评。两次考评不过者,应终止博士生学业。

(3)学位论文中期考评通过1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发表学术论文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自己所属学科领域的主流杂志上,以本人为第一作者、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或被录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详见我校《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

5、学位论文的撰写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导师小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且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多人合作的课题应明确区分本人所做的工作,共同部分应加以说明。学位论

文应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撰写,导师应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博士研究生到校外单位及委培研究生回原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按时完成上述工作。

(三)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直博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且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复杂系统与智能优化、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等研究方向,具有电子信息优势明显,学科交叉特色鲜明,工程研究能力突出等特点。本学科的发展受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同时也在国家的决策咨询、国防建设、行业推动、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1.现代信号处理与检测技术2.模式识别与机器人

3.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4.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5.复杂系统与智能优化6.定量遥感与遥感图像处理

7.微波与通信导航测试8.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9.多媒体数据挖掘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本科起点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简称直博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着重培养直博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直博生的培养可实行导师组制度,直博生的学制为五年。提前完成博士学业者,可申请适当缩短学习年限;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八年。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学习要求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2学分。学位课要求不低于16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2学分。公共基础课必修,基础课至少修1门,专业基础课至少修3门,700级的课程不少于8学分。

允许在相同学科门类之间、工科与理科之间跨学科选修1~2门学位课作为本学科的学位课。学位课可替代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替代学位课。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选课。非学位课中的自学课程2学分,应在导师指导下学习。

五、课程设置

备注:专业基础课中有“*”标志的为全校共选专业基础课。

博士生自学本领域经典专著清单:

1.Ramon Pallas-Areny. Sensors and Signal Conditioning (Seco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1

中文翻译版:阿雷尼,韦伯斯特著,张伦译.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第 2 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Bishop,C.M., Pattern recognitionandmachinelearning.SpringerNewYork.2006

3.RichardSzeliski,ComputerVision.AlgorithmsandApplications.OnlineDraft. 2009

4.DavidForsyt,JeanPonce,林学訚译.《计算机视觉:一种现代方法》.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7

5.Siegwart,R.andNourbakhsh,I.R..Introductiontoautonomousmobilerobots.TheMITPres s.2004

6.R.O.Duda,P.E.Hart,D.G.Stock.PatternClassification.John Wiley&Sons,Inc.2001

六、必修环节

博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包含四大部分,要求研究生分别完成以下内容:

1、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为二选一,完成后获得1个学分。

教学实践:主要是面向硕士生、本科生的教学辅导工作,如在导师或任课教师指导下讲授部分习题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量不少于40学时。由导师

或任课教师给出评语,学院给予书面证明,报学生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1学

分。

社会实践:主要指博士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或参与一些工程项目,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同时实习或调查单位提供书面证明,报学生所在

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1学分。

2、学术活动:为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并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博士生应广泛参加学术活动,在校期间须参加10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报告会,并主讲1次全校性学术报告,填写相关表格,报所在学院备案,全部完成后获得1学分。

3、博士生综合考试:作为必修环节之一,必须考核通过。

博士生综合考试是博士生修完课程后进行的、主要考查博士生有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考试,同时适当检查博士生对所研究方向及有关领域前沿动态的掌握程度。

(1)博士生一般应于入学两年内参加综合考试。综合考试未通过者,允许在下一年参加一次补考,补考仍未通过者,终止学业。

(2)博士生综合考试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指定三名专家组成的考试委员会负责实施。考试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考试委员会其他成员必须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

(3)综合考试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定成绩。其中笔试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

(4)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每年集中举行两次综合考试,时间定在每年的四月和十月。综合考试的试题、试卷、口试记录及评语等由所在学院研究生秘书收齐后,与成绩一并报研究生院教学管理科备案保存。

4、论文开题报告及文献阅读综述:指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前沿的国内外文献5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30篇以上,并写出5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报告,完成相应的开题报告。

七、学位论文

(一)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属学科前沿或对科技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博士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1、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的时间。博士生在确定选题,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一般应在入学的第三学期期末之前,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的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学院的学术交流论坛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至少须有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3位专家组成,导师可以作为其中1位专家,另2位专家可以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尽量为博士生导师),并作出考评意见。

(3)开题报告的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作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表》,在学院审核后,由研究生科保存,以备检查。

(4)若开题报告没能通过,在导师的指导下3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两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应终止博士生学业。

(5)若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论文开题通过1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中期考评。

2、论文工作

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两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2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

3、中期考评

(1)学位论文开题一年后,博士生向学院组织的考评小组作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在学院的学术交流论坛公开举行),考评小组至少由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3位专家组成,导师可以作为其中1位专家,另2位专家可以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尽量为博士生导师)组成(尽量为参加过开题报告的专家)。考评小组对博士生论文工作进行认真审查,并将考评意见填入《中期考

评表》,对未按论文工作计划完成阶段工作的博士生要有明确的处理意见。《中期考评表》在学院审核后,由研究生科保存,以备检查。

(2)若中期考评没能通过者,在导师的指导下6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进行中期考评。两次考评不过者,应终止博士生学业。

(3)学位论文中期考评通过1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发表学术论文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自己所属学科领域的主流杂志上,以本人为第一作者、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或已录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详见我校《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

5、学位论文的撰写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导师小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且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多人合作的课题应明确区分本人所做的工作,共同部分应加以说明。学位论文应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撰写,导师应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博士研究生到校外单位及委培研究生回原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按时完成上述工作。

(三)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10)

控制理论及工程实践的发展是20世纪以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及国防建设等各个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动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控制工程领域学科的研究范畴涵盖系统的建模、优化、控制算法、控制系统设计以及系统仿真等诸多方面,处处体现出本学科是集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之大成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控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培养方向、领域方向)

1.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2.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4.地理信息系统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工作,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三年。提前完成硕士学业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学习要求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3个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4学分(学位课、非学位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不低于4个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9学分。课程学分中,学位课不低于15学分,公共基础课必修,基础课至少选修一门;必修环节中,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6学分,其他必修环节不低于3学分。

允许在导师指导下、在相近学科门类或专业领域之间选修1~2门学位课作为本专业的学位课。针对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出的实验课程,可根据需要、进行跨学院跨专业选修。

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至少补修本专业本科核心课程2门,通过考试,但不计学分;通过者方可选修专业课。

研究生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和选课。导师指导研究生自学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知识,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但不计学分。校外导师参与课程学习、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

五、课程设置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划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实践教学环节、必修环节四部分。

六、实践教学环节和必修环节

(一)实践教学环节:这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特色培养环节,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可通过基地实践、实践教学课程、工程/项目设计、认证考试等方式完成。

完成基地专业实践者,要求提交实践总结报告,实践基地(单位)就学生提交的报告给予相关支撑书面材料证明,根据实际实践时间,经导师审核通过,可获得2-4个学分。

实践教学课程主要指突出实践训练的实验课程,全校可通选,完成者取得相应学分。

进行工程/项目设计者,导师负责审核把关,通过者可获得1个学分。

知名企业认证考试:通过由研究生院认定的知名企业的认证考试,并获得证书者,可获得相应学分。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环节包含三个部分,要求研究生分别完成以下内容:

1.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素质教育公选课可以三选一,完成后获得1学分。

(1)教学实践(课程编号:00006001,学时40):主要是面向本科生的教学辅导工作,如在导师或任课教师指导下讲授部分习题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量不少于40学时。由导师或任课教师给出评语,学院给予书面证明,报学生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1学分。

(2)社会实践(课程编号:00006002):主要指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或参与一些工程项目,写出总结报告,同时实习或调查单位提供书面证明,报所在学院备案。社会实践项目不得与基地专业实践项目重复。完成者获得1学分。

(3)素质教育公选课(课程编号:00005XXX):为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生可选修1门,考核通过后获1个学分。

2.学术活动(课程编号:00006003,1个学分):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十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有举办学术单位的公章为依据,报所在学院备案,完成者获得1学分。

3.论文开题报告及文献阅读综述(课程编号:00006009,1个学分):指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

题之前,阅读本学科前沿国内外文献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10篇以上,写出4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报告,附上不少于1000字的英文摘要;综述报告应提出值得研究和解决的学术或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开题报告,完成者获得1学分。

七、学位论文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应用课题或现实课题,强调研究生在掌握本领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或实现工程应用,表明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校外导师参与论文环节的指导工作。

1.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时间。硕士生在确定选题,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应在入学的第三学期末之前,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方式。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教(科)研室或以上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近学科3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并作出考评意见。

(3)开题报告内容。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会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表》,在学院审核后,由研究生科保存,以备检查。

(4)若开题报告没能通过,在导师的指导下3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两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应终止硕士生的学业。

(5)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论文开题通过1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论文工作

硕士生应在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下按计划按时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可采用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多种形式。

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研究生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校内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按时完成相应工作。

3.学位论文的撰写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应对硕士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三)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一、专业介绍 首先个人认为,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并不精于某一专业领域,因为控制主要讲的是方法。理论也就是动力西永或者微分方程一类,但是控制并不是纯数学指导的应用,很多控制问题也不会只考虑数学方向就能得到解答。就像数学与物理一样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控制科学与工程在本科阶段称为"自动化",研究生阶段称为"控制科学与工程"。本学科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 二、就业前景 1、就业前景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既可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测控与部件的设计、分析、研制与开发,又可在航天、电信、交通、建筑、国防、金融、能源、电视、广播等部门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和技术管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

还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自动控制、兵器工程等领域的硕士学位。 与该专业相关联的职业无非就是两大块,一块是部队的相关领域,一块是民用企事业单位。从整体上来说这两块领域都在迅速发展,特别是军队中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更是迅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生就业形势应该越来越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本专业自身的特点,所以造成专业本身与市场的某种隔绝,专业的发展也过多地依赖国家的计划与调控,而不是市场,因而就使得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会很平稳,而且只要其性质不变,这种平衡的就业趋势还将继续保存下去。 2、就业去向 总体两类,软件硬件。有去纯互联网做软件的,也有去硬件公司做偏底层软件的,好的可以和计算机抢offer;有去硬件公司做单板硬件的,也有去电源/新能源汽车公司做电力电子/的,和通信/电子/电气/汽车/机械也差不太多。 控制工程目前主要方向和就业去向总结如下: 1.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 主要去向: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网易、华为公司、滴滴、旷视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

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本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的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各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理论基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研究各种信息传输、存储、交换、处理、监测与显示等技术和系统,研究近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与各种媒体处理的人才。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通信领域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分析和运行管理等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计算机通信网、宽带通信网、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技术、接入网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ASIC 技术、EDA 技术等。 2.网络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网络工程理论与现代通信理论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研究网络规划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及网络维护的人才。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2.务面广。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的规划和组网规划、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安全防护和性能分析等网络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管理和教育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TCP/IP 协议、软件技术基础宽带通信网、网络互联与路由技术、网络设备原理与技术、网络系统工程、网络规划与网络管理等。 3.物联网。。。资料暂缺 电子工程学院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宽口径电子系统专业,是各发达国家中的热门专业之一,是四川省品牌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个性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内高级技术人才。 有以下四个各具特色的培养方向: 电子工程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的一般方法,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信息工程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信息系统中图像和语音信息的采集、存贮、处理、控制、识别等技术。 遥测遥控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制导与控制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测控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计算、检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集成电路方向: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理方法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研究动态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系统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和系统实现,是机械、电力、电子、化工、冶金、航空、航天、船舶等工程领域实现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在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科技、教育、社会经济乃至生命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本学科研究方法包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验与仿真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信息获取与利用相结合,系统认知与优化相结合,科学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解决工程控制问题与凝练控制科学问题相结合,事实性、概念性与程序性知识学习与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层次认知能力相结合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包括的学科方向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生物信息学,建模仿真理论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军民结合和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了人类劳动的强度,降低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创造了

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自动化技术对实现国家实力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从航空航天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从先进制造到供应链管理,从智能交通到楼宇自动化,从医疗仪器到家庭服务,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智能、生物、网络等新兴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赋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新的内涵,使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增强了学科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既使学科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本学科博士生应具备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还要具备与数理方法、计算机科学、网络与通信技术、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等相结合的跨学科领域知识结构;同时,也应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等知识。本学科博士生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构成。其中,专业知识由本学科核心理论和针对不同研究方向设置的选修课程组成。 对本学科博士生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①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做到综合运用,能够解决本学科的科学技术问题;②掌握本学科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控制科学与工程问题;③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跟踪领域前沿的基础上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④掌握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开展跨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以及排名

控制科学与工程 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相关学科关系 本学科在本科阶段叫自动化,研究生阶段叫控制科学与工程,本学科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和“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电子科技大学《项目管理》专业硕士

电子科技大学《项目管理》专业硕士 培养方案 一、概述: 在日趋激烈、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将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作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手段,项目是完成某一规定目标的、有组织的独特性、一次性努力。而项目管理则是在完成项目的各活动中应用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科学技术和市场等资源以实现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要求。项目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掌握愈来愈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主要内容,项目经理也将成为21世纪的首选职业。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建设工程、信息工程、制造工程、农业工程、国防工程等工程行业,获得了瞩目的效率和效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利润的走薄,需要以项目为单元进行精细的计划与控制,即所谓基于项目的企业管理目前已经引发了一场企业管理的革命。 电子科技大学(UESTC)是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27所国家专项经费资助的“211工程”重点大学,也是国家34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即“985”工程)大学之一,并已建立研究生院。学校在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教授任职资格审定权。是西南地区高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大学,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目前已发展成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相结合的著名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许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现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等3个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数量经济、企业管理、工商管理(MBA)、项目管理等9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任职资格审定权。在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学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要求具备本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了解项目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能独立从事项目策划与评估、项目融资、项目组织、项目采购、项目计划、项目实施与控制、项目风险管理、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能顺利阅读相关文献并能进行一定的口头和书面沟通。

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doc

2019年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 排名和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中,清华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入选中国顶尖学科专业,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美誉,跻身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跻身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2014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 名次一级学科学科专业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学校名称2014综合排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1控制科学与工程6星级中国顶尖学科专业清华大学2中国研究型中国顶尖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上海交通大学3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浙江大学6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20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东北大学34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12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山东大学16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中南大学17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安交通大学18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同济大学22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东南大学25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北工业大学29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北京理工大学32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南京理工大学49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吉林大学9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南开大学15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天津大学23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华南理工大学27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湖南大学28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大连理工大学30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研究生具有坚实的控制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目前,本专业已形成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导师队伍。在计算机控制、管控一体化、现场总线、故障诊断、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交流调速技术、单片机及DSP 应用等方面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及动向,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做了大量的理论及实际应用研究,并承担了多项省部级、地区科研基金和横向研究、开发项目。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 1、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2、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掌握坚实的本学科有关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其他代培生学习年限根据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四、研究方向 01、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2、计算机控制技术 03、网络及控制 04、运动控制技术 05、机器人控制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有学位课、非学位课和教学(科研)实践3类,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采 用学分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在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 硕士学位课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方能毕业,申请取得硕士学位。 2、硕士生的培养由教研室集体研究,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指导。硕士生的学 习重在独立钻研,自学为主,导师的作用在于把握研究方向,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相应专业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教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发展现状及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外现状概述: 经典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一般为单输入、单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线性定常系统。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输入输出特性(主要是传递函数)为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这些图解分析方法,分析系统性能和设计控制装置。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是拉普拉斯变换,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频域方法。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系统运动的稳定性、时域和频域中系统的运动特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校正方法。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般仅适用于单变量和定常系统。 现代控制理论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的数学工具,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法本质上是一种时域的方法,它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外部特性,而且描述和揭示了系统内部状态和性能。较之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要广泛得多,原则上将,它既可以是单变量、线性、定常、连续的,也可以是多变量、非线性、时变、离散的。 智能控制可以概括为自动控制和运筹学、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学科的结合,其结构是: 识别、推理、决策、执行。在低层次的控制中用常规控制器,而在高层次的控制中则应用具有在线学习、修正、组织、决策和规划能力的控制器,模拟人的某些智能和经验来引导求解过程。智能控制理论是以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智能计算方法为基础的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的发展还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但是可以预见智能控制的发展与完善将引起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全面革命。 集散控制系统(DCS)就是在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巨大需求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化技术。它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它既打破了常规控制仪表功能的局限,又较好地解决了早期计算机系统对于信息、管理和控制作用过于集

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密切相关。《本人》自动化系研究生专业包括本学科下设的七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和“生物信息学”。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学科培养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线性与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控制、预测控制、推理控制、容错控制、多变量控制、量子控制、系统辨识、过程建模与优化、故障诊断与预报、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复杂系统的优化与调度、智能优化与智能维护、复杂性理论研究、高性能调速与伺服、运动体导航与制导、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多自主体合作与对抗、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软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控制与流媒体技术,以及将上述技术与方法加以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等。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本学科培养从事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非线性系统建模、人工神经网络和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高速公路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智能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宏观社会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和区域开发规划等。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检测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种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参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并提供给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装置涉及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包括他们的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和可靠性技术。本学科培养从事各种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系统可靠性评估及设计,控制系统的自动测试方法,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转换方法和相应设备,新型传感器和仪表,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及应用,动态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高速企业网络组成及安全技术,新型大功率电子器件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六十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智能的理论及应用;信号处理的理论及应用;基于信息理论和技术的生物信息学和中医药现代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控制专业知识,了解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技术、教育发 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掌握涉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 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以及信息获取与控制等方面的专门学科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现代经济建设和交叉学科中涌现出的新课题,并在控制 科学与工程学科或其它相关学科领域内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在科学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代码:081101) 1)先进控制与优化、2)先进过程建模与仿真、3)离散事件动态系统、4)运动控制、5)非线性控制 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代码:081102) 1)智能新型传感器和检测技术、2)智能机器人与智能自动化、3)现场总线技术、4)图像处理技术、5)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控制网络 3.系统工程(学科代码:081103)

1)复杂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2)量子系统的建模与分析、3)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工程、4)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代码:081104) 1)模式识别、2)人工智能、3)图像处理、4)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5)智能机器人、6)生物控制论与生物医学工程 5.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05) 1)运动体的轨道与姿态控制、2)振动主动控制、3)全球卫星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 6.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20) 1)网络智能、2)网络性能分析和优化、3)宽带多媒体通信、4)基于网络的控制 7.信息获取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21) 1)信息获取科学的体系、理论与方法、2)传感器敏感机理及其数学建模、3)传感信号的高保真获取和转换技术、4)计算机视觉、5)计算机听觉、6)特种机器人 三、学制及学分 1. 对于按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的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要3年。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3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获得博 士学位一般需要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4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专业综合知识答辩2学分;博士层 次课程不低于8学分)。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为国家培养既掌握扎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又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对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实际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分析、设计、及应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要求是:1.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2.具有扎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各类控制系统特别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典型信息系统特别是智能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的专门知识。 3.能熟练地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并能独立进行相关工程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等工作。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掌握一门以上外语。 二、研究方向 目前,本一级学科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如下: 1、管理-控制综合自动化理论与技术 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装置

3、复杂系统的建模、控制、分析与仿真 4、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 5、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工程 6、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检测与控制 7、应急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 8、物流自动化系统理论与技术 三、招生对象 为已获学士学位的理学、工学及管理学等相关(或相近)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与在职人员。 上述人员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成绩达到国家规定分数线者,再经面试合格后录取。 对学业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经推荐和考核合格,可免试录取。 四、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学,在校学习年限为3年。学习成绩优异者可按照校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可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或免试进入硕博连读;或提前读博。 五、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及安排见下表。此外,非本学科类的学生入学后需补修以下两门本学科本科生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招生单位专业课类比本表所统计专业课的仅是“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几个专业(二级学科)。双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系统工程;模式=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导航、制导与控制;复试——指的是复试笔试科目。 此仅为部分重点院校或重点专业;部分学校的同一名称的专业分布在不同的学院,也一并列出。 北京工业大学 42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1、电子技术2、计算机原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控] 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 [检测] 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 [系统] 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51材料力学或841概率与数理统计 [模式] (自动化学院)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宇航学院)423信息类专业综合或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61计算机专业综合 [导航] (自动化学院)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宇航学院)43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无笔试。1) 外语口语与听力考核;2) 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考核;3) 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考核;4) 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 北京化工大学 440电路原理 复试:综合1(含自动控制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综合2(含自动检测技术装置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综合3(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注:数学可选择301数学一或666数学(单) 北京交通大学 [双控/检测]404控制理论 [模式]405通信系统原理或409数字信号处理 复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控]常微分方程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检测]综合复试(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信号与系统或操作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4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复试: 1.数字信号处理 2.自动控制原理 3.自动检测技术三选一 北京理工大学 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

电子科技大学随机信号分析期末考试题

电子科技大学20 -20 学年第 学期期 考试 卷 课程名称:_________ 考试形式: 考试日期: 20 年 月 日 考试时长:____分钟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0 %, 实验 %, 期末 80 % 本试卷试题由___2__部分构成,共_____页。 一、填空题(共20分,共 10题,每题2 分) 1. 设随机过程0()cos(),X t A t t ω=+Φ-∞<<∞,其中0ω为常数,A Φ和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01A ∈,且均匀分布,Φ在[]02π,上均匀分布,则()X t 的数学期望为: 0 2. 已知平稳随机信号()X t 的自相关函数为2()2X R e ττ-=,请写出()X t 和(2)X t +的协方差12-e 3. 若随机过程()X t 的相关时间为1τ,()Y t 的相关时间为2τ,12ττ>,则()X t 比()Y t 的相关 性要__大___,()X t 的起伏特性比()Y t 的要__小___。 4. 高斯随机过程的严平稳与___宽平稳_____等价。 5. 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服从___瑞利___分布,相位服从___均匀___分布,且在同一时刻其包络和相 位是___互相独立___的随机变量。 6. 实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是___偶____(奇、偶、非奇非偶)函数。 7. 设)(t Y 是一均值为零的窄带平稳随机过程,其单边功率谱密度为)(ωY F ,且0()Y F ωω-为一偶函 数,则低频过程)()(t A t A s c 和是___正交___。

二、计算题(共80分) 1. (16分)两随机变量X 和Y 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XY f x y axy ,a 是常数,其中0,1x y ≤≤。求: 1) a ; 2) X 特征函数; 3) 试讨论随机变量X 和Y 是否统计独立。 解:因为联合概率密度函数需要满足归一性,即 (2分) 11 00 1 1 1(,)124 XY f x y dxdy Axydxdy A xdx ydy A ∞∞ -∞-∞= ===?? ????(分) 所以4A = (1分) X 的边缘概率密度函数: 1 ()4201X f x xydy x x ==≤≤? (2分) 所以特征函数 1 1 02 ()2()2122 12j X X j x X j x j x j x j j E e f x e dx xe dx e xe j j e j e ωωωωωωω φωωωωω∞ -∞??=?? ==?? =-??????= --??? ?(分) (分)(分) 容易得1 ()4201Y f y xydx y y ==≤≤? 则有 (,)()()XY X Y f x y f x f y = (2分) 因此X 和Y 是统计独立。 (2分) 2. (12分)设随机过程()0xt X t e t -=<<∞,其中x 在(]0,2π均匀分布,求: 1) 求均值()X m t 和自相关函数(,)X R t t τ+;

电子科大LTCC生产实习

LTCC生产实习报告 工作内容: 一.理论培训课程 1. 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宣讲 实习期间要进行严格考勤,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没有特别情况不准请假;一定要注意安全包括人身、健康、财产、设备等安全;要求做实习记录,作为写实习报告的依据;实习后提交独立完成的实习报告。 2.保密培训 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保密法,新保密法所提出的新规定,日常工作中正确的保密方法。 所谓保密,就是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制定了保密法。 201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保密法与以往的区别在于:一是,增加规定了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的原则。二是,在保密工作方针中明确了保密与公开的关系。三是,增加了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标准。四是,增加了定密责任人制度。五是,增加了定密层级和定密权限的规定。六是,增加规定了保密期限与及时解密条件。七是,明确了定密争议的主管机关。八是,完善了涉密人员管理制度。九是,增加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规定。十是,进一步完善了法律责任制度。 保密制度包括: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等条款。 3.生产管理培训 生产管理对企业生产系统的设置和运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又称生产控制。其内容包括:①生产组织工作。即选择厂址,布置工厂,组织生产线,实行劳动定额和劳动组织,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等。②生产计划工作。即编制生产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等。③生产控制工作。即控制生产进度、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成本等。 老师提出了阿米巴和精益生产管理两个概念。阿米巴的意思是单细胞变形虫的意思。公司制定的目标必须是对社会有利、对员工有利、对公司有利,有一个实际的有大义名份目标前提下,把公司分成各个小组织(阿米巴小组),各小组的费用独立核算、内部核算。如果每个小组都能赢利,那公司也就能赢利。要以真心对客户好为最大目标,挣客户钱只是次要目标。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体系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显著提高企业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 经过这次短暂的生产培训学习,让我明白,生产管理在生产的流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生产管理长久以来是企业发展的一条生命线。其目的就是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益、降低成本、合理利用有效资源,从而使公司获得更大的效益。 4.LTCC基本概念及前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2010-05-18 17:49一、引言 自动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人类最初的活动,便具有扩 展自身体力和智力的意识和追求。自动化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社会 需求的不断推动下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是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控 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对人类生产、生活等方式已经并正在 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到一个全自动化的洗衣机、恒温的电冰箱,稍大一点的工厂现场的生产 以及设备等自动运行、工厂自动化,甚至于无人智能化工厂,还有智能建筑, 这些都是与自动化息息相关的产业。还有航空航天更是一个自动化应用的大舞台。 自动化是一门涉及到多个学科,应用广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其主要涉及 到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两个方面,主要研究包括理论、方法、硬件和软件等。 在我国,"控制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共包括五个下属二级学科:(1)控制理论与工程(2)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3)系统工程(4)检测与自动化装置(5)导航、制导与控制。 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自动化是延伸人能体能和智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的研究方法,是自动化的基础和灵魂,自动化器件和系 统是实现自动控制原理的工具和载体。 自动化总的来说分成如下几个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初期,这一段时期工作主要 建立在频率法和根轨迹法的基础上,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之为经典控制理论。经 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对象一般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特别是线性定常系统。 其特点是以输入输出特性为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来分

电子科技大学随机信号分析期末测验题

电子科技大学随机信号分析期末测验题

————————————————————————————————作者:————————————————————————————————日期:

电子科技大学20 -20 学年第 学期期 考试 卷 课程名称:_________ 考试形式: 考试日期: 20 年 月 日 考试时长:____分钟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0 %, 实验 %, 期末 80 % 本试卷试题由___2__部分构成,共_____页。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合计 得分 一、填空题(共20分,共 10题,每题2 分) 1. 设随机过程0()cos(),X t A t t ω=+Φ-∞<<∞,其中0ω为常数,A Φ和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01A ∈,且均匀分布,Φ在[]02π,上均匀分布,则()X t 的数学期望为: 0 2. 已知平稳随机信号()X t 的自相关函数为2()2X R e ττ-=,请写出()X t 和(2)X t +的协方差12-e 3. 若随机过程()X t 的相关时间为1τ,()Y t 的相关时间为2τ,12ττ>,则()X t 比()Y t 的相关性 要__大___,()X t 的起伏特性比()Y t 的要__小___。 4. 高斯随机过程的严平稳与___宽平稳_____等价。 5. 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服从___瑞利___分布,相位服从___均匀___分布,且在同一时刻其包络和相 位是___互相独立___的随机变量。 6. 实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是___偶____(奇、偶、非奇非偶)函数。 7. 设)(t Y 是一均值为零的窄带平稳随机过程,其单边功率谱密度为)(ωY F ,且0()Y F ωω-为一偶函数, 则低频过程)()(t A t A s c 和是___正交___。 得 得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1) 一、学科简介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以工程技术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对象,采用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以及传感器仪表、电子测量、计算机与通讯、图象处理、模式识别等技术,研究系统运行过程的建模、分析、设计、实现和优化控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本学科针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复杂控制问题,研究、应用和发展新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以推动它们在工程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中的有效应用,从而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非线性系统分析、建模与控制、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复杂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过程监测、诊断与优化控制、现场总线与网络控制, 决策与管理一体化技术、信号检测与智能仪表、光电测量与控制、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图像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等。它包含了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工程项目实现三个不同层次,对于提高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实现国防军事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安徽工业大学最早建立的优势学科之一。自1978年开始招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后来又相继招收测控技术与应用和计算机专业本科生;1991年开始与东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1999年获得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学位授权点,后来又于2003年、2007年相继获得控制理论与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得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并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生,201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建设支撑学科。2008年,检测技术与自动化学科成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本学科设有“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西门子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感器与仪表设计研究所、测控技术研究所、复杂系统建模与化控制研究所、系统集成与综合自动化技术研究所、运动控制与工业机器人应用研究所。“复杂系统控制”于2014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本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现有30名高职人员,其中教授11人,博士学位的17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各1人,省教学名师3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