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归纳要点、概括主旨(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归纳要点、概括主旨(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归纳要点、概括主旨(含答案)

课案2 归纳要点、概括主旨

随堂演练

(2018浙江台州中学第一次统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方阳光

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从外面看,厚墙高檐密不通风。我是在这样关防严密的“碉堡”里出生的。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墙壁、窗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即使天气晴朗,室内的角落里也黯淡阴冷。

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上画出一片长方形。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墩,摆在阳光里。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我清楚记得一股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我的毛孔张开,承受热絮的轻烫。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

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我的头皮好痒!”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

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寒凛凛的水汽,从地下冒上来,首先侵害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

分了家,有了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元,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

“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头含笑,摇摇头。

座位终于搬到对面去了。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

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

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梦中的我躺在母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像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

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

安置一个婴儿。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我飞似的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

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醒来之后,略觉安慰的倒不是我好好的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

于是,她有了混合着骄傲的哀愁。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

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验是到外婆家。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

跃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伤感留恋的母亲。

母亲放开手凝视我:“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 (选自王鼎钧散文《风雨阴晴》,有删改)

1.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解析:本题考查散文中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确定信息在文中的区域范围,即首段。然后提炼关键词语,最后组织文字。

答案: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2.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文主旨的概括能力。仔细分析母亲梦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担忧、期盼……,解析母爱的多个层面,就可以分析出母亲对“我”的感情。

答案:①焦虑,恐惧。母亲担心在这个世界当中无法保护我。

②希望、安慰。母亲希望我能在“一方阳光”的净土中迅速地健康地成长。

③牵挂、不舍。儿子长大要离开母亲,母亲心中对儿子有很多不舍和牵挂。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题。

洞庭一角

余秋雨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着声名。

例子太多了。这次去洞庭湖,一见岳阳楼,心头便想:就是它了。一零四六年,范仲淹倡导变革被贬,恰逢另一位贬在岳阳的朋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要他写一篇楼记,他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写出了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直到今天,大多数游客都是先从这篇文章中知道有这么一个楼的。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已成为一般中国人都能随口吐出的熟语。

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楼,已被这篇文章重新构建。进得楼内,巨幅木刻中堂,即是这篇文章,书法厚重畅丽,洒以绿粉,古色古香。其他后人题咏,心思全围着这篇文章。

这也算是个有趣的奇事:先是景观被写入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观。借之现代用语,或许可说,是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吧。在这里,中国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强大。

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游人仰头读完《岳阳楼记》的中堂,转过身来,眼前就会翻卷出两层浪涛,耳边的轰鸣也更加响亮。范仲淹趁势突进,猛地递出一句先忧后乐的哲言,让人们在气势的卷带中完全吞纳。

于是,浩淼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替身。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

但是,洞庭湖没有这般小。

范仲淹从洞庭湖讲到了天下,还小吗?比之心胸狭隘的文人学子,他的气概确也令人惊叹,但他所说的天下,毕竟只是他胸中的天下。

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忧耶乐耶,也是丹墀金銮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里去。在这里,儒家的天下意识,比之于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逼仄得多了。

而洞庭湖,则是一个小小的宇宙。

你看,正这么想着呢,范仲淹身后就闪出了吕洞宾。岳阳楼旁侧,躲着一座三醉亭,说是这位吕仙老人来这儿,弄弄鹤,喝喝酒,可惜人们都不认识他,他便写下一首诗在岳阳楼上:

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他是唐人,题诗当然比范仲淹早。但范文一出,把他的行迹掩盖了,后人不平,另建三醉亭,祭祀这位道家始祖。若把范文、吕诗放在一起读,真是有点“秀才遇到兵”的味道,端庄与顽泼,执著与旷达,悲壮与滑稽,格格不入。但是,对着这么大个洞庭湖,难道就许范仲淹的朗声悲抒,就不许吕洞宾的仙风道骨? 中国文化,本不是一种音符。

吕洞宾的青蛇、酒气、纵笑,把一个洞庭湖搅得神神乎乎。至少,想着他,后人就会跳出范仲淹,去捉摸这个奇怪的湖。一个游人写下一幅着名的长联,现也镌于楼中: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 史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游人把一个洞庭湖的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写出来了。眼界宏阔,意象纷杂,简直有现代派的意韵。(节选自《文化苦旅》)

1.作者如何看待范仲淹“胸中的天下”?请简要概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中心、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需联系全文,准确理解文意作答。范仲淹“胸中的天下”是一种博大的胸襟,但又因为其只是封建时代儒家的天下意识,因此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答案:(1)与一般的心胸狭隘的文人学子相比,范仲淹“胸中的天下”(胸襟)大,气概令人惊叹。

(2)范仲淹“胸中的天下”只是封建时代儒家的天下意识,与中国文化具有的宇宙意识相比又十分逼仄。

2.作者说:“在这里,中国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强大”,具体说说这种强大体现在哪些地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回答此类问题需要筛选有效信息,将勾画出的句子提炼、分析、概括、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本题答题区域散落在文中二、三自然段中,需仔细筛选概括,不要遗漏要点。

答案:(1)《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的句子成了中国人随口说出的熟语。(2)岳阳楼的景与楼,已被范仲淹《岳阳楼记》重新构建。(3)《岳阳楼记》全文被刻成中堂悬挂在楼内。(4)后人题咏全都是围绕着《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练习。

那些树,纷纷沿着山体将身躯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

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的生命基因都来自同一棵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籽。

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美,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

(节选自《岳桦》) 3.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文段内容要点的能力。把此句回复原文,可知这是一个总提句,因此理由应在后文,通读后文可以发现第3段写白桦与岳桦的不同,突出岳桦“难逃绝境,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第4段分析产生二者命运不同的原因为“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第5段则写了白桦与岳桦形态的不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则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②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

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它们的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

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字词、成语 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

高考语文必备文化常识大全文化常识素材

高考必备语文文化常识大全: 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 1 - 靠着信念坚持着,不管有没有未来,都想为青春拼一把,当时我非常喜欢俞敏洪的演讲,特别是那一段“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怜悯你,因为你是一棵草,人们根本就没有看见你。”正是因为憋着这样一种改变命运的一口气,最终我考进了大学,去了那个一直梦想的城市。高考是残酷的,是百万人超越梦想一齐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题复习教案 备考必读 【考点明示】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级:A 【考点解读】 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在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属于中国的,要掌握其所处时代、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的有关内容。属于外国的,要掌握其国别、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有关内容。所谓“文学体裁”,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作品体裁所说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此外还要对古代有关诗、词、曲的文体特点,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典小说的不同名称和特点,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的不同特点等有明确的了解。 【考情分析】 就文学常识这一考点来说,虽然《考试大纲》规定了比较详细的考查内容,但实际上,每年考查的力度都不大,特别是近些年来,考查的形式基本上是与名句名篇的默写放在一起考查的,且令非常小。应该说,这不是高考命题人关注的“热点”,“新课程”考试大纲中对这一考点已做了删除的改动,其考查的意义不言而喻。 【复习指津】 文学常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但很多学生认为文学常识内容多、分值小,花太多时间去记不太划算,倒不如记一两个近义词或成语,于是就放弃。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文学常识固然内容多,但只要有巧妙灵活的方法,就可以化繁为简、化多为少,轻松而又高效率地记住。先向大家介绍几种好的记忆方法: 一、穿针引线法如记忆中国文学史,可以以时间为线,用这条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请看下图: 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学常识了,就先拉一条长线,一根针一根针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查究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了,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记忆情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联想法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有多种,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接近联想也叫相关联想,即由某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运用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道理也一样,好处就在于牵一能知十,甚至百,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这种方法很多人会用,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一 字音题

专题一:字音题 1.【2014·九江一模】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A.夹.(jiā)袄驽.(nú)钝镣.(liào)铐燕侣莺俦.(chóu) B.沏.(qī)茶胸脯.(pú)头疼.(ténɡ)解.(jiě)甲归田 C.绮靡.(mǐ)抽搐.(chù)省.(xǐnɡ)亲大加挞.(dá)伐 D.水獭.(tǎ)土坯.(pī)侥.(jiǎo)幸椎.(zhuī)心泣血 1.【答案】B 【解析】A项,夹jiá袄,C项,大加挞tà伐,D项,椎chuí心泣血。 2.【2014·吉安调研】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觊.(jì)觎图穷匕见.(xiàn)椽.(chuán)笔锱.(zī)铢必较B.嗔.(chēn)怒否.(pǐ)极泰来污渍.(zì)流觞.(shuānɡ)曲水C.熟稔.(niǎn)毁家纾.(shū)难讪.(shàn)笑同仇敌忾.(kài)D.弄.(lònɡ)堂相.(xiànɡ)机行事折.(zhé)耗别出机杼.(zhù)2.【答案】A 【解析】B觞shānɡ,C稔rěn,D折shé。 3.【2014·景德镇质检】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占卜.(bǔ)秸.(jiē)杆夺桂冠.(ɡuàn)风靡.(mǐ)一时B.埋.(mái)怨档.(dànɡ)案削.(xiāo)苹果教学相长.(zhǎnɡ)C.央浼.(měi)雾霾.(mái)跷跷.(qiāo)板逸兴遄.(chuán)飞D.纤.(xiān)细脂.(zhǐ)肪肖.(xiào)像画开花结.(jiē)果3.【答案】C 【解析】A冠ɡuān,B埋mán,D脂zhī。 4.【2014·南昌零模】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解剖.(pāo)朔.(shuò)风血.(xuè)汗残羹冷炙.(zhì) B.作揖.(yī)熹.(xī)微描摹.(mú)不落言筌.(quán) C.戕.(qiānɡ)害创.(chuānɡ)伤付梓.(zǐ)模棱.(lénɡ)两可 D.精髓.(suǐ)拱券.(xuàn)恍.(huǎnɡ)惚条条框框.(kuānɡ) 4.【答案】C 【解析】A剖pōu,B摹mó,框kuànɡ。 5.【2014·宜春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罪愆.(qiān)余弦.(xián)铜臭.(xiù)诘.(ji?)屈聱牙B.圩.(w?i)田曲.(qū)线模.(m?)样言必有中.(zh?ng)C.秕.(bǐ)谷垝.(guǐ)垣因为.(w?i)箪.(dān)食壶浆D.仍.(r?ng)然氯.(lǜ)气渐.(jiān)染蓦.(m?)然回首5.【答案】D 【解析】A诘jié-jí,B模mó-mú,C为wéi-wèi。 6.【2014·宣城市一模】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18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最近几年,网络盛传新高考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在《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也确实印证了这个说法,语文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的考查。为了减轻大家备战高考的压力,万朋教育给2018届高考生汇总了语文必修一、二、三教材中的文化常识内容。 必修一 《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子 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

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寡人 通常用作古代君主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 执事 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卿 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祖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徵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中庶子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郎中 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箕踞 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望其气 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书,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据说,凡是有皇帝命的人,即使在登基之前,周围[JP3]也会有五彩绚丽的天子气出现。文中的“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就是这个意思。 籍 项羽的名,自称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 亚父 对年长者的尊敬称呼,表示仅次于父亲。 参乘 坐在车右侍卫的人,又叫陪乘。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2012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文学常识一 1、《雨巷》选自《戴望舒诗全编》。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2、《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诗全集》。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是著名的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遵循“三美”的诗歌创作原则。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3、《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选》。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逐之武退秦师》选自《左转·僖公三十年》。《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例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5、《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6、《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司马迁20岁外出游历,足迹遍南北,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记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史事。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小狗包弟》是选自巴金《随想录》。巴金,生于1904年,原名李尧堂,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他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翻译家。他主要的作品有:激流三步曲《家》《春》《秋》,爱情三步曲《雾》《雨》《电》,还有,《憩园》、《寒夜》、《忆》,还有晚年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随想录》。 8、《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自《梁实秋散文选集》。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主要作品:《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作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作品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9、《包身工》选自《夏衍选集》。夏衍,本名沈端先,1900生,浙江杭州人,现代剧作家,曾经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解放后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他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他的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改编鲁迅的小说《祝福》和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

高考语文字音字形基础知识专项训练试题与答案

基础知识测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粗犷 (ku áng)镌刻 (ju ün)量体裁衣 B 、埋怨 (mán)载体 (zài)暴殄天物 C、宝藏 (zàng)应届 (yìng)恪守不渝 D、熨帖 (yùn)熟稔 (r t n)相形见绌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飓风遽然拮据前倨后恭龙盘虎踞 .....C、填塞畋猎聒噪恬不知耻暴殄天物 .....(li àng)卷帙浩繁(zhì) (ti ǎn)戛然而止(jiá) (ka)擢发难数 (zhu?) (chù)徇私枉法(xùn) B、孤傲辜负沽名呱呱而泣怙恶不悛 ..... D 、装潢辉煌彷徨巧舌如簧人心惶惶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纤维翩跹铦利铁锨屡见不鲜B、漱口簌簌溯源情愫夙兴夜寐 C、不韪违背崔嵬纬度为虎作伥 D、召唤着数昭彰啁哳朝乾夕惕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庇护裨益奴婢筚路蓝缕刚愎自用B、驾驭与会熨帖卖官鬻爵毁家纾难 C、古刹诧异岔路叱咤风云姹紫嫣红 D、诘问拜谒拮据残碑断碣孑然一身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旌旗遒劲粳米兢兢业业泾渭分明B、罹难迤逦阴霾酣畅淋漓管窥蠡测 C、荟萃市侩污秽脍炙人口绘声绘色 D 、熹微膝盖奚落心有灵犀悉心照料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抉择矍铄咀嚼大放厥词群雄角逐 C、没落陌生蓦然顶礼膜拜秣马厉兵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嬗变 (shàn)宽宥 (y?u)驯服 (xún) 自怨自艾 (yì) C、着陆 (zháo)机杼 (zh ù) 契机 (qì) 以讹传讹 (?) B、赝品筵席笑靥笔墨纸砚狼吞虎咽D、皈依瑰丽龟裂循规蹈矩岿然不动 B、颈项 (j ǐng)颠簸 (bǒ) 符合 (f ú) 阴阳五行 (xíng) D 、纤巧 (qi ün)劲头 (j ìn) 毗邻 (pí) 量体裁衣 (li àng)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楷书铠甲凯歌慷慨激昂皑皑白雪B、诀别角逐联袂云谲波诡一蹶不振 C、福祉咫尺旨意趾高气扬扺掌而谈 D、吟哦淫威湮没一望无垠寅吃卯粮 9、下列各项两组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疟子疟疾牲畜畜生 B 、殷切殷红伺机伺候 C、监督监生供给给予 D 、逮捕逮住勒令勒马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辛亥( hài)隔阂( h?)形骸( hài)言简意赅( güi)骇( hài)人听闻 B 、沮( jǔ)丧咀( jǔ)嚼诅( zǔ)咒艰难险阻( zǔ)越俎( chú)代庖 C、沏( qì)茶砌( qì)墙窃( qi a)取彻( cha)头彻尾切( qia)中时弊 D、黜( chù)免茁( zhu?)壮拙( zhuō)劣相形见绌( chù)咄( duō)咄逼人 1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旋 xuán旋子旋风回旋凯旋 B 、宁 níng宁可宁静宁愿安宁 C、背 bai背包背约背债背心 D、颤 chàn颤动颤抖颤音颤悠 L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抚恤胸脯拊掌破釜沉舟肺腑之言 B 、枢纽倏忽贤淑殊途同归自出机杼 C、熨帖驾驭手谕长吁短叹卖官鬻爵 D 、劫难诘问攻讦桀骛不驯残碑断碣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儒腐嗫嚅濡染蠕动妇孺B、婵娟禅让蝉联惮烦禅杖 C、绯红斐然扉页菲薄翡翠 D、噪音燥热腥臊躁动害臊 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提防堤岸缇骑金榜题名醍醐灌顶B、凋零啁啾倜傥雕虫小技未雨绸缪C、怯懦惬意堆砌扶老挈幼锲而不舍D、朱萸揶揄墙隅滥竽充数尔虞我诈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

基础专项练1文化常识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称“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 B.“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D.“会试”是明清两代每四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2.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②豆蔻梢头二月初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⑤行行向 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D.②①③⑤④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庙号的一种,多用于开国帝王。如顺治、康熙都是庙号。 B.世职:世代承袭的职位。封建统治者为了奖励手下,按血缘关系让某个家族一代继承一代地连续担任某个爵位或职位。 C.部议:旧时指中央各部内的决定。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中央各种事务。 D.乞休:自请辞去官职。中国古代官员可以因为年老、疾病等原因请求辞去官职,亦称告老、乞身、乞骸骨等。 4.清代《四库全书》分古书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以鲁史为中心,编年记事,故列于史部。 B.屈原作品收录于《楚辞》,故《渔父》须查集部。 C.《道德经》为道家最重要的经典,可在经部查阅。 D.孟子为先秦诸子之一,故《孟子》一书列于子部。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笄礼,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为15岁。 B.敕,指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由西汉的戒书发展而来。 C.手诏,指帝王亲自宣读的诏令,为了以示郑重而由皇帝亲自颁发。 D.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修禊事也”中的“禊”就是此意。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积累总结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积累总结 高考语文现代文学常识(1919-1949) 1.现代小说 鲁迅,原名周树人,,豫才.著有小说《呐喊》(内有《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等名篇和《故事新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解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此外,还有叶圣陶的《倪焕之》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沉沦》,都是名家名篇。 2.现代诗歌散文戏剧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其代表作为诗集《女神》。后双写了剧本《屈原》、《虎符》、《高渐离》等。还写《北京人》《日出》《王昭君》等名篇曹禺的《雷雨》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此外还有夏衍的《包身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桔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都是名家名作。 关于名人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思想核心为“仁”。现存,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 2.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主张清静无为。是道家典籍,有81章。 3.墨子:春秋时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主张“兼爱”。是墨家的典籍,为墨子及其弟子所写。 4.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7篇261章,即《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著作。 5.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名,继承老子之“道德自然”观。《庄子》是道家著作,也称《南华经》。 6.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他是韩非和李斯之师,《荀子》为儒家著作,现存32篇。 7.韩非: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抬家。著有《孤愤》、《五蠢》、《说难》等,《韩非子》是家代表作,后人集韩非之作及评韩之文而成,55篇。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8.《列子》:相传为战国郑人所作。原存本子几经遗失,现存本子由东晋张湛辑注,《愚公移山》出于此本。 9.《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年秦相

(完整版)高考语文字音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语文字音专题训练 50 题(含答案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札(zhá)记星宿(xiù)蛊(gǔ)惑人心 B.摘(zhāi)要剖(pāo)析清沁(qìn)肺腑C.洗涮(shuàn)亵(xiè)渎颠沛(pèi)流离D.惩创(chuàng)手拎(līng)概不赊(shē)账苦心孤诣(yì)含英咀(jǔ)华应(yīng)运而生恬(tián)不知耻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帖tiē妥帖请帖字帖服帖 B.畜xù畜产畜牧畜养牲畜 C.创chuàng草创创伤首创创造 D.乘chéng乘便乘客乘兴乘势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和亲和畅和衷共济曲高和寡 B.哄闹诱哄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C.阿附阿胶阿其所好阿谀奉承 D.提防提携提纲挈领提心吊胆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骁勇甚嚣尘上枭雄气凌霄汉B.摹本摩肩接踵模样顶礼膜拜 C.似的舐犊情深祭祀噬脐莫及D.趔趄雕兰玉砌挈带锲而不舍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喇叭辣手竦立毛骨悚然不速之客B.禅宗邯郸不惮殚精竭虑箪食壶浆 C.茧绸浑浊蛰伏风烛残年风雪不蚀D.憧憬瞳孔潼关招摇撞骗灯影幢幢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谛(dì)听横(hénɡ)祸丢三落(là)四 B.沮(jǔ)丧窥(kuī)视宁(nìnɡ)缺毋滥 C.褒(bǎo)贬透辟(pì)卓(zhuó)尔不群 D.当(dànɡ)真牵掣(chè)屡见不鲜(xiǎn) 7.以下四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哂笑(shěn)靓妆(liàng)袅袅(niǎo)殒灭(yǔn) B.皈附(guī)濡染(rú)甲胄(zhòu)扁虱(shī) C.万籁(lài)诡谲(jué)渐染(jiàn)冥顽(míng) D.数落(luo)趑趄(cí )慵懒(yōng)缱绻(quǎn) 8.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疏浚逡巡唆使崇山峻岭怙恶不悛 B.侠士脸颊海峡狭路相逢汗流浃背 C.供给烘托哄骗山洪暴发垂拱而治 D.浪涛狼藉酝酿书声琅琅豁然开朗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炽情(chì)霎时(chà)纤维(xiān) 锃光瓦亮(zèng)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总结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512273522.html,/)网友分享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难点一、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

新东方在线高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512273522.html,/)网友分享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④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97全国) [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例:⑤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解析]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转述)。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加引范围要清: 例:⑥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94全国)

2014---2019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真题及答案

威宁县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第十六次周测卷 命题人:余愿审题人:虎恩雄班级:姓名: (2019年全国卷一)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2019年全国卷二)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2019年全国卷三)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瀣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2018年全国卷一)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2018年全国卷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全集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全集常识(一)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三代:夏商周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三教:儒释道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岁寒三友:松竹梅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高三语文字音专题训练

字音专题训练一 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常爱森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跻.(jī)身怙恶不悛.(qūn)抽搐.(chù)掣.(chè)肘 B.嫡.(dí)亲万马齐喑.(yīn)对峙.(zhì)痉挛.(lán) C.蓦.(mù)然草营.(jiān)命迸.(bèng)发忖.(cǔn)度 D.惬.(qiè)意溘.(kè)然长逝圏.(juàn)养愠.(yùn)色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焙.干(bèi)脊.梁(jǐ)模.式(mó)裨.益(bì)B.框.架(kuàng)跻.身(jǐ)皈.依(guī)边塞.(sài)C.伺.候(sì)扒.手(pá)呵.护(hē)绮.丽(qǐ)D.外埠.(fù)嘈.杂(cáo)气氛.(fēn)泯.灭(mǐn)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讪.笑单.田芳餐厅用膳.赡.养父母 B、瘪.三憋.闷翁中捉鳖.蹩.痛了脚 C、濒.危殡.葬鬓.发苍白摈.而不用 D、擘.画泊.位安徽亳.州薄.物细故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联袂.(jué)羞赧.(nǎn)破天荒.(huāng)不容置喙.(huì) B.思忖.(cǔn)熟稔.(rěn)侃.大山(kǎn)风尘仆.仆(pū) C.拜谒.(yè)菲.薄(fēi)紧箍.咒(gū)栉.风沐雨(zhì) D.刹.那(chà)隽.永(juàn)逐.客令(zhú)恬.退隐忍(tián)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纰.漏(pī) 同仇敌忾.(kài) 审时度.(duó)势强.(qiáng)词夺理B.笑靥.(yàn) 暴殄.(tiǎn)天物虚与委蛇.(yí) 间.(jiàn)不容发C.箴.言(zhēn) 别出机杼.(zhù) 乳臭.(xiù)未干一脉.(mài)相承 D.龃.龉(jǔ) 瞠.(chēng)目结舌殚.(dān)精竭虑自怨自艾.(ài)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罹.难(lí)联袂.(jué)梁山泊.(pō)咫.尺天涯(zhǐ) B.侥.幸(jiǎo)咀.嚼(jǔ)冠.心病(guàn)开门揖.盗(yī) C.同胞.(bāo)哨卡.(qiǎ)抠.字眼(kōu)差.强人意(chā) D.村氓.(méng)模.样(mú)追.击炮(pǎi)宁.死不屈(níng)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僭.越(jiàn)鸟瞰.(kàn)殷.红(yīn)忍俊不禁.(jīn)B.创.伤(chuāng)狡黠.(xiá)亲.家(qìng)未雨绸缪.(móu) C.肖.像(xiào)濒.临(pín)扁.舟(piān)吹毛求疵.(cī)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知识·积累 专题一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字音) 多音字及其读音识记 一、常见多音字及其读音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叫多音字。 A 阿①ā阿婆阿姨②ē阿附阿胶 腌①ā腌臜②yān腌肉 挨①āi挨个儿挨近②ái挨打挨说 拗①ào拗口②niù执拗③ǎo拗断 B 扒①bā扒开扒车②pá扒手扒糕 把①bǎ把握把持把柄②bà茶壶把儿花把儿 膀①bǎng臂膀②páng膀胱③bàng吊膀子④pāng膀肿 蚌①bàng蚌壳②Bèng蚌埠 薄①báo薄饼②bó单薄稀薄薄情薄礼③bò薄荷 堡①bǎo碉堡堡垒②bǔ堡子③pù十里堡 暴①bào暴露②pù(同“曝”) 背①bèi脊背背景②bēi背包背债 奔①bēn奔跑奔波②bèn投奔 臂①bì手臂臂膀②bei胳臂 辟①bì复辟②pì开辟 扁①biǎn扁担②piān扁舟 1 / 130

便①biàn方便便利便宜从事②pián便宜 骠①biāo黄骠马②piào骠勇 屏①bǐng屏息屏气②píng屏风③bīng屏营 剥①bō(书面组词)剥削(xuē)②bāo(口语单用)剥皮 泊①bó淡泊停泊②pō湖泊 伯①bó老伯伯父②bǎi大伯子(丈夫的哥哥) 簸①bǒ颠簸②bò簸箕 卜①bo萝卜②bǔ占卜 C 参①cān参观参加②cēn参差③shēn海参人参 藏①cáng矿藏②zàng宝藏 曾①céng曾经不曾未曾②zēng曾孙曾祖 差①chā(书面语)偏差差错②chà(口语)差点儿③cī参差④chāi差遣差事出差交差 刹①chà刹那②shā刹车 禅①chán禅师②shàn禅让封禅 场①chǎng场合冷场②cháng场院一场雨 朝①cháo朝代朝阳(向着太阳) ②zhāo朝夕朝阳(早晨的太阳) 嘲①cháo嘲讽嘲笑②zhāo嘲哳 车①chē车马车辆②jū(象棋棋子的一种)弃车保帅 称①chèn称心对称②chēng称呼称道 乘①chéng乘车乘机②shèng史乘千乘之国 盛①chéng盛饭盛器②shèng盛产盛开盛况盛名 澄①chéng(书面语)澄清(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②dèng(口语)澄清(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匙①chí汤匙②shi钥匙 冲①chōng冲锋冲击②chòng冲床冲劲儿 2 / 130

重庆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常识

重庆年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常识 一、名词解释: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它: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

高考语文语文字音、字形专题练习(20200904161059)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字音、字形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盥.洗(guàn) B.錾.银(zàn)两靥.(yè)桌帏.(wéi)执拗.(niù) )崔嵬.(wéi)吮.吸(yǔn) C.蹙.缩(cù)歆.享(xīn D.商贾.(jiǎ)粟.米(sù)幽咽.(yàn)宵柝.(t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沙渚.(zhǔ)改弦.更张(xuǎn)潦倒人才辈出 B.鞭笞.(chī)钿.头银篦(diàn)憔瘁义愤填膺 )青冢天梯石栈 C.迸.发(bèng)悄.无声息(qiǎo )豺狼一愁莫展 D.砧.板(zhēn)千载.难逢(zǎi 3、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拮据.(jū)词藻.(zǎo)渎.(dú)职罪泥.(nì)古不化 )黑锅是非曲.(qǔ)B. 看.(kān)护妥贴.(tiē)背.(bēi 直 C. 联袂.(mèi)默契.(qì)不相干.(gān)扶危济.(jǐ)困 D. 贮.(chǔ)存露.(lù)天打磕.(kē)睡一语中.(zhòng)的 4、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戊戌 ..(wùxū)叱咤.(zhà)莅.临(lì)B.迥.异(jiǒng)精悍.(hàn)激亢.(kàng)

)酣.畅(hān)蓟.北(jì) C.箜篌 ..(kōnghóu D.博闻强识.(shí)屏.息以待(píng)涕泗.(sì)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旌.旗遒劲.粳.米兢.兢业业泾.渭分明 B.罹.难迤逦.阴霾.酣畅淋漓.管窥蠡.测 C.荟萃.市侩.污秽.脍.炙人口绘.声绘色 D.熹.微膝.盖奚.落心有灵犀.悉.心照料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商榷靡室靡家义愤填赝急不暇择 B.菲薄岌岌可危游目骋怀夜缒而出 C.葳蕤睡眼惺忪浅尝辄止流殇曲水 D.訾詈放浪行骸无动于衷砥砺德行 7、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正确的一项() )然成章訚.(yín)訚如也行.(hàng)行如也窥.A.斐.(fěi (kuì)见室家之好 B.暴虎冯.(féng)河好.(hào)谋而成侃.(kǎn)侃如也乘桴.(fú)浮于海 C.犹可逾.(yú)也子哭之恸.(dòng)瞻.(zhān)之在前自牖.(yǒu)执其手 D.莞.(wǎn)尔而笑卓.(zhuó)尔不群弦.(xián)歌之声

高考语文100个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100个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文言文阅读考点 1.文言实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主要包括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或近音)代替的办法写成另一个字;古今异义词是指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汉语是表义文字,文言文一般一字一词,用语精练,多义性强,语境意义地位突出。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等,其中最常用的文言虚词,2003年《考试说明》只限定了18个。 3.文言句式 常见文言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联系判断句中的两部分,文言文则不用这种形式来表示判断。一般地说,它有以下七种形式: ①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来帮助判断,形成“……者……也”的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只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形成“……,……也”的格式,如:夫战,勇气也。 ③只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不用“也”字,形成“……者,……的格式,如:天下者,高祖天下。 ④主语后既没有“者”也没有“也”字来帮助判断,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⑤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之前用一否定副词“非”,用来否定整个谓语,如:人 非圣贤,孰能无惑? ⑥在谓语前用“乃”、“即”、“则”、“必”、“皆”、“悉”等副词来加强肯定语气,表示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用“为”放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判断,如:在药则未为良时。 (2)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就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或称施事者;另一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或称受事者。常见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表示方法: ①在谓语动词之后,用介词“于”引进动为行为的主动者,前面的主语具有被动性,“于”相当于“被”,如:而君幸于赵王。 ②在谓语动词之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主语具有被动性质,“为”相当于“被”,如: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在谓语动词前用助词“见”,构成“见+动词”的格式,或“见……于……”的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