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输电线路绝缘子及串型抗冰设计
微地形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防冰闪措施探讨

Ant i -I c i ng Me a s ur e s Di s c us s i o n Of Tr a ns mi s s i o n Li ne i n
M i c r o-Te r r a i n Re g i o n
L O NG Zai qu a n
成、 发 展 和加 重 的局 部 地 段 。通 常 在 这 些 地 段 各 气
象 参 数 在 小 范 围 内产 生综 合 巨变 , 使 得 该 地 点 某 些 气象 特征 特别 增强 。
图1 7片 XP - 7 0绝 缘 子 串 不 同条 件 下 的 电压 分 布
F i g . 1 Vol t a g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XP一 7 0 i n s u l a t o r s r t i n g o f 7
电网 的安 全运 行 , 输 电线 路 微地 形 区抗 冰 设 计 越 来
一
2 0 1 3 年3 月 /第 3 0 卷 / 第2 期 /
越 受 到 电力 设计 人员 的关 注 。
1 微 高 低 起 伏 的趋 势 和 形 态 的不 同 , 微 地 形 主要 有 风 口、 分水岭 、 迎风 坡 、 背 风坡 、 山脊 、 山坳 、 与 陆地 邻 近 的湖 泊 及 水 库等 水 体 , 但 从 对 覆 冰 及 大 风 的影 响 来 看 , 应 是 那 些 有 利 于 线 路 覆 冰 及 大 风 生
f r o m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mi c r o —t e r r a i n r e g i o n ,i c e me c h a n i s m, t r a n s mi s s i o n l i n e s s e l e c t i o n ,l i ne de s i g n i n g a n d o t h e r a s p e c t s o f r e f o r m ,s u c h a s b r us h i n g h y d r o p h o b i c a n d a n t i —i c e c o a t i ng ,i mpr o v i n g i n s u l a t o r s t r i ng t y p e a r r a n g e me n t , u s i n g c o mp o s i t e i n s u l a t o r o r e q u a l i z i n g me a s u r e s , S O a s t o p r e v e n t a n d r e d u c e s e r i o us i c e d a ma g e t o t he p o we r g r i d a n d i mpa c t o f s y s t e m s e c ur i t y . K EY W O RD S:m i c r o — — t e r r a i n r e g i o n ; p o we r g r i d; i c i n g ; la f s h o v e r
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预测及防护方法综述

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预测及防护方法综述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结构日益复杂,远距离大容量跨区域的高压输电线路越来越多。
大部分输电线路属于架空线路,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在湿冷的冬季,极易出现覆冰,严重覆冰会引发导线舞动、断线、倒塌等事故,引发大面积停电甚至系统崩溃。
因此,研究输电线路覆冰增长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准确预测覆冰厚度,为防冰除冰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输电线路绝缘子覆冰预测及防护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绝缘子;覆冰闪络;覆冰风险预测引言输电线路严重覆冰将导致杆塔受损、电力通信中断,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输电线路覆冰预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线路覆冰预测方法大致分2种:传统模型与智能模型。
传统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物理模型的某些参数在实际工作中测量困难,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而统计模型虽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但其对数据依赖性高并需要足够历史数据支撑,应用范围也有限。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研究人员逐渐聚焦于智能模型的覆冰预测,使用最为广泛的有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
传统覆冰增长模型主要有Goodwin、Imai和Lenhard,这些模型均属于理论模型,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算法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覆冰预测领域,导线覆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对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导线覆冰增长预测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重庆市多条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了预测。
1覆冰产生原因线路表面的结构部位覆盖厚度较大的冰冻层是输电线路冰害的基本表现形式,会导致输电杆塔的结构发生失稳,或者造成线路绝缘子损坏及区域供电中断。
覆冰产生与外部环境气温突然改变有关,如发生降雪或霜冻等自然气候灾害,在此种情况下,凝固后的自然降水会附着在输电线路表面,产生积雪和冰冻层。
输电线路重冰区抗冰设计探讨

3 重 冰 区输 电线路抗 冰设 计要 求
3 . 1 路 径 设计
周 尚 泰
( 贵州 电力设计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1 )
摘 要: 重冰线路 是输 电线路 的一部分 , 但 具有较 多的特 殊性 。 ① 冰凌荷载大 , 成为设计 中主要 控制条件 。在大冰凌年 , 还存在因 过载冰荷 重而造成断线 、 倒塔等 巨大威胁; ②具 有较明显 的静 、 动态运行特性 。 如不均匀冰荷载 、 覆冰绝缘子 串闪络、 脱冰跳跃 等; ③ 运 行维护特 别困难 , 常 常需要在冰天雪地 中巡查 、 抢修, 劳动 强度大且条件恶劣 。所 以, 世界各 国都慎重对待 中、 重冰线路 的设计 和建设 。
l 重冰 区输 电线路 选择
鉴于重冰线 路运 行复杂 、 事 故率 高、 维护困难 , 所 以通过 重冰地区的 线路应结合 工程的具体情 况, 采取 有效的避冰 、 抗冰 、 融冰或 防冰措 施,
以 保 证线 路 的 安 全运 行 。
避冰 : 即是避开严重冰区或者在 严重覆 冰区 内做到“ 避重就 轻” 的目 并予以相应加强。 的。这 是重冰 线路设计中有效措施 之一, 很值得在路径大方 案选 择中和 情况 , ( 2 ) 选择 出该地 段可能 出现 的罕见冰凌作 为验算覆冰 条件 , 并以此 现 场确定路经 走向时认真执行 抗冰 : 对于无法避开 的重冰地 区, 则应根据地区历年覆冰情 况, 合理 地 确定冰区 , 采 用相应 的设计条件 , 增 强线路抗 冰能力 , 减 少冰害事 故, 提 高安全运行水 平。 融 冰: 目前 已实施的仅有 宝风 I、 Ⅱ回带 自耦 变压器不 停 电融 冰方 案和湖 南在 2 2 0 k V电压及 以下实施的停电短路融冰方案两种 有条件的
浅谈输电线路防冰

新
疆
有
色
金
属
7 3
浅 谈 输
电 线 路
杨 芳 辉
防 冰
( 葛洲坝新疆工程局( 限公 司) 有 第二分公 司 乌鲁木 齐 802 ) 30 1
覆 因受 大 气 环 流 异 常 影 响 ,09年 1 20 2月 1 0日 以来 , 更易在导线上形成积冰 , 冰厚度较通 常地段相对来说
确 成一个椭圆或者形成其他形状 , 在大气 当中构成 了一个 现过的覆 冰灾 害状 况 , 定正 确 的抗 御覆 冰 灾害 的标 迎风面 , 当风 的角度和冰的迎 风面角度合适 的时候导线 准。其次东西走 向的导线 覆冰普 遍较 南北走 向的导线 就会舞动 , 由于受风力舞动 的幅度大 , 持续 时间长 , 轻则 覆 冰严重。因为冬季覆冰天气 大多为北风或西北风 , 因 在严重覆 冰地段 选择 线路走 廊时 , 应尽 量避免 导线 引起相间闪路 , 损坏 导 线、 金具 、 附件 等部 件 , 重则 导致 此 ,
结构不破坏 , 但是它 的绝缘失去 了, 一闪路 , 电就送不 出
高强导 线等 名词 , 出现 于多种 报刊 , 目不 暇接 , 可 去 了。第 三种也是最普遍的 , 导线覆冰载 面随低 温天气 导线 、 的持续而逐渐增 大。这是 由于持续 的低温 使导线 表面 是真正在我 国电 网中应用 的几乎 不见 。鉴于近几 年输 的覆冰无法融化 , 间断的雨雪使 导线表面 的覆 冰越来越 电线路受冰冻灾 害的影 响 , 我们应 深刻 反思 , 尽可 能采 厚, 由于负载过重 , 致使支架变形或把结构整个压垮 , 导 取抗覆冰能力较强 的导线并保证具有足够 的安全裕度 。
因此是输电线路 的薄弱地带。有时线 路巡线 新疆 昌源水务集 团准 东供水工 程设施 遭遇 了罕见 的灾 要厚得多 ,
浅谈输电线路防覆冰事故的技术措施——综合治理

2018·6(下)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191 输电线路抗冰设计1.1 选择有利地形抗冰是在设计阶段就进行抗冰和防冰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相比较除冰的方法更加的合理和有效,可以减少施工后期的人力资源的消耗,从而降低施工的成本。
合理运用抗冰技术的初期必须对输电电线的施工地形进行科学的排查,选择有利的地形,可以有效的解决输电电路覆冰等问题。
我国输电线路的观测站并不多,设计部门要在设计初期就要对输电线路的天气状况进行分析,除了观察历史的气象资料外,还要对附近的冰雪状况和覆冰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仔细的了解历年的地形覆冰的情况,地形勘察人员要选择具有专业气象监测技术的人员陪同,对输电线路的地形进行仔细的核实,经过综合分析之后,确定地形是否可以进行抗冰的设计。
当线路必须经过覆冰区时,应避重就轻,尽可能地避开覆冰情况严重的地段,尽可能地避免胡泊、水库等容易出现覆冰情况的地段,尽可能地选择向阳走向的路线,选择云雾覆盖不连续的地段,最大程度的减少覆冰情况的产生[1]。
1.2 采取抗冰技术在进行地形选择之后,要采取抗冰措施,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采取相应的抗冰技术。
主要的抗冰技术分为防倒塔断线技术、防绝缘子闪冰措施、防导线舞动措施。
防倒塔断线技术适用于海拔高、湿度大的地区,可以在电线施工的中间地段设立耐张塔和加强型直线塔,避免覆冰事故造成的连环倒塌的情况。
对于110千伏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之间的档距一般在300m 以下,当因为地形等原因需要增加距离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还要尽可能的使用预绞丝护线对导线进行保护,降低覆冰线路的张力不平衡导致的脱冰震动和导线损害的情况。
防绝缘子串冰闪措施是指增加绝缘子的盘径,进而阻断冰凌的桥接通路,还可以在绝缘子串悬挂处增加防水挡板,或者在绝缘子上涂抹具有憎水性的涂料,减少绝缘子覆冰的可能性。
同时,在设计上也可以使用悬垂绝缘子串斜挂法。
防导线舞动措施是开展导线的舞动观测,进而获取详细的资料,从而了解导线易舞动的地区。
高压输电线路的冰覆盖分析与防护

高压输电线路的冰覆盖分析与防护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高压输电线路在现代社会的电力供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恶劣的天气条件经常给这些输电线路带来挑战,特别是在冬季,冰覆盖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冰覆盖不仅会导致输电线路绝缘子表面积聚电荷,增加了导电风险,还可能引起线路断裂和火灾等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冰覆盖分析与防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冰覆盖的影响1. 绝缘子电荷增加:当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表面被冰覆盖后,绝缘子会表现出非线性电阻特性,电荷会聚集在绝缘子表面,增加了绝缘子的电荷密度。
这会导致绕线圈和绝缘子上的电压大幅度升高,增加了绝缘子击穿的风险。
2. 线路强度下降:冰覆盖会在导线上形成肩缠式结构,导致线路强度下降。
当风力加大时,冰覆盖的负载会引起线路的弯曲和振动,进一步增加了线路断裂的风险。
3. 火灾隐患:冰覆盖导致的线路断裂还会引发火花飞溅,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对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二、冰覆盖分析针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冰覆盖问题,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以对冰覆盖进行分析。
1. 冰覆盖厚度测试:利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技术,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巡查,测量冰覆盖的厚度和分布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冰覆盖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绝缘子表面电荷测试:绝缘子冰覆盖后会积聚电荷,导致电场分布异常。
通过在绝缘子表面布置电场探测器,可以实时测试电荷密度,并及时预警绝缘子被击穿的风险。
3. 冰覆盖模型研究:科研人员还建立了冰覆盖模型,以模拟不同情况下的冰覆盖厚度和分布。
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为冰覆盖分析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手段。
三、冰覆盖防护技术为了应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冰覆盖问题,工程师们开发了各种防护技术。
1. 绝缘子抗冰件:工程师们利用特殊材料制造绝缘子抗冰件,可以在冰覆盖时减少冰的附着,提高绝缘子的使用寿命。
这些抗冰件具有防腐蚀、耐高温、抗冰特性优秀的特点。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防冰闪措施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210026)。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90210026).
第 32 卷 第 14 期 2008 年 7 月
文章编号:1000-3673(2008)14-0019-06
电网技术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M852 文献标识码:A
Vol. 32 No. 14 Jul. 2008
学科代码:470·40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防冰闪措施研究
(b) B 相小号侧第 25 片
(c) B 相小号侧第 27 片
(d) 烧伤的 B 相均压环
(e) B 相大号侧第 1 片
(f) A 相小号侧第 1 片
图 1 500 kV 磁南线 342 号绝缘子串冰闪痕迹
Fig. 1 Icing flashover traces of No. 342 insulator strings
JIANG Xing-liang1,LU Jie1,YUAN Ji-he2,LUO Li-yun3,ZHANG Zhi-jin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 System Security and New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Shapingba District,Chongqing 400044,China;2.Nan’an Power Supply Bureau,Nan’an District,Chongqing 400060,China;
输电线路抗冰除冰技术分析

输电线路抗冰除冰技术分析摘要:输电线路覆冰将对电力供应及整个电网产生严重的危害。
本文从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危害入手,分析了抗冰除冰技术。
关键词:输电线路抗冰除冰技术分析电力供应的畅通离不开对输电线路的维护,而中国是世界上输电线路覆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果不对输电线路进行抗冰除冰,将会导致严重的线路中断事故,给广大百姓的生活带来生命威胁和财产损失。
如2008年,我国湖南、湖北、贵州、江西、云南、四川、河南和陕西等省都发生了十分严重的冰雪天气,使得输电线路严重覆冰,一度导致工厂停工,百姓无法取暖,畜禽被冻死等事故。
输电线路的覆冰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危害,并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危害1.超输电线路负荷寒冷天气的反复,使得输电线路出现覆冰厚度加大,实际重量已经严重超过了设计的负荷值。
这种超负荷最终会导致输电线路断裂或是其它电气方面的事故。
2. 不同期脱冰或不均匀覆冰事故[1]相邻档导线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期脱冰产生张力差,使导线、地线在线夹内滑动,严重时将使导线外层铝股在线夹出口处全部断裂、钢芯抽动。
3. 绝缘子串冰闪事故绝缘子覆冰或被冰凌桥接后,绝缘能力迅速下降,融冰时绝缘子的局部表面电阻增加,形成闪络事故。
4. 导线覆冰舞动事故二、输电线路抗冰技术分析目前,我国西部开发正处于高潮阶段,许多超长距离的输电线路要穿越高寒、高湿及高海拔地区,线路覆冰灾害问题将更加突出,从防冰技术上解决问题已经是关键技术之一。
我国目前在抗冰材料的研究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将其用于输电线路上,效果不理想,如用在飞机、汽车等上防冰材料,无论是降低凝固点还是以憎水性为目的,其使用环境与输电线路完全不同,将其用在输电线路上用以抗冰并不适宜,需要对输电线路的抗冰材料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研究出一种专用的憎水抗冰梯度功能涂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途径[2]。
建立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系统,电力部门能够对导线张力进行实时测量,对线路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应用气象因子“锋区位置”,构建覆冰成灾模型和危害程度模型,提前对覆冰灾害进行预警,提高输电线路抗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输电线路绝缘子及串型抗冰设计摘要:随着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架空输电线路受到冰害的威胁,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冰灾事故中所发生的覆冰跳闸、倒塔等事故均与导地线覆冰相关,本文结合输电线路覆冰对绝缘子及串型抗冰设计进行讨论。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network complicated, More and mor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are threatened by ice.It serious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power grid. Tripping and tower collapsing are all related to the conductor and earth wire iceing in ice disaster.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insulator and stringanti-icing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icing of transmission line.1.引言我国是输变电线路覆冰事故较多的国家之一。
覆冰事故已严重威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30年来,大面积的覆冰事故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2008年春节前后,持续雨雪天气造成14个电网的覆冰事故和大面积停电,经济损失惨重,华中地区覆冰绝缘子跳闸就有200多次【1】【2】。
2.输电线路绝缘子冰闪情况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345kV和瑞士的400kV线路都曾先后在冬季覆冰时期,出线覆冰绝缘子闪络事故。
从那时开始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对覆冰绝缘子串的闪络机理,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如冰(雪)水导电率、覆冰厚度(或重量)绝缘子型式、串长、受污秽程度以及悬挂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0世纪80时年代,我国多所研究机构进行了模拟冬季覆冰时期,覆冰绝缘子闪络事故的试验,充分证明覆冰绝缘子串在覆冰融化阶段闪络发展过程与污秽绝缘子串闪络放电极为相似,都是由于泄漏电流起了主导作用。
开始当泄漏电流较小时,覆冰绝缘子串会出现可见的辉光放电现象,随着放电电流增加,如此反复发展,当泄漏电流达到200mA左右时,即可使局部白色电弧跨过整个绝缘子串而造成闪络接地事故。
【3】绝缘子串上的覆冰,由于气流中过冷水滴的粒径大小和数量、周围气温以及风速等不同,而分别形成雨凇、雾凇、混合凇。
一般来讲,当过冷却水滴碰撞低温绝缘子瞬间,如果热平衡后再0℃及以上,则水滴将散开成水膜,然后再冻结,即湿增形成雨凇。
反之,如果碰撞瞬间水滴热平衡在0℃以下,则迅速冻结为冰粒。
即所谓干增长形成雾凇。
当有部分大粒径水滴呈湿增长,另一部分小粒径水滴呈干增长时或者由于水滴碰撞密度大部分呈干增长部分呈湿增长,抑或短时呈干增长、短时呈湿增长都会将形成混合冻结,也称为硬雾凇。
雨凇覆冰的主要特征是在绝缘子裙边生成长度不一的冰柱,当覆冰很大时,可使上下绝缘子裙相连,形成“桥“状。
雾凇、混合凇属于风积型覆冰,其特征主要是冻结在绝缘子串的迎风侧,即将绝缘子瓷裙赏析密密填时,使绝缘子串的大部分形成上下一体的大冰柱。
湿雪是影响绝缘闪络的两一类冰型,它是高空形成的雪花,在降落过程中,经过温暖层时,雪花开始融化,表面呈融湿状况,在降落到低温的绝缘子串上,形成冠雪。
或者受风力影响在绝缘子的迎风侧形成密实的黏附雪和冻结雪柱。
从以上几种覆冰情况看,覆冰后绝缘子串绝缘强度降低,主要是绝缘子的正常泄漏距离为冰所短接,使泄漏电流和弧光闪络沿冰雪面发展(相当于绝缘子串的干闪间隙),减少了放电距离,其次,由于冰雪的存在,以及融化过程中,干、湿间区间的影响,使得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不均,从而导致覆冰绝缘子串绝缘强度显著降低,引起不应有的闪络接地事故。
冰闪的绝缘子有单、双串合成绝缘子、双串瓷绝缘子,其中双串绝缘子结构发生几率较高,约占67%。
原因有:覆冰或大雾时双串绝缘子间电场分布相互影响,电场畸变,使其最低闪络电压比单串低,双串间净气隙>60cm时,单双串放电电压基本一致;双悬垂串绝缘子的串间积污比耐张串、V型串及单悬垂串严重,且积污水平与双串间气隙成反比;采用双挂形式,双悬垂串绝缘子积水面较大。
同等环境条件下,双串瓷瓶的最低闪络电压比单串低20%。
据统计,气候变化异常的大山、丘陵及两气象区交界处海拔较高的分水岭冰闪故障较多,覆冰、大雾时常发生,是绝缘子冰闪的典型地形。
另有部分故障点在普通丘陵地段,大多是居民和农田,易出现结冰、浓雾现象。
结合对多次故障的分析,超过85%的故障发生在10~16时气温回升时段。
温度升高时积雪开始融化并沿角铁面流向绝缘子串,在绝缘子瓷边缘形成时断时续的冰凌。
中午前后太阳直射使绝缘子冰凌开始融化并形成连续冰柱,融解了污秽的冰水使冰柱冰面导电率及泄漏电流剧增,短接了绝缘子沿面的爬距,导致工作电压下闪络。
3绝缘子抗冰设计方案3.1 绝缘子选型目前,具有较好的防覆冰绝缘子主要有:防覆冰悬式复合绝缘子、防雷防冰闪绝缘子、瓷(玻璃)复合绝缘子,现将其各自性能简述如下:防覆冰悬式绝缘子是针对覆冰及冰闪严重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而研发的一种新型防冰闪产品,它通过优化普通复合绝缘子伞形结构,有效解决了伞裙在覆冰情况下冰溜桥接问题,提高了覆冰闪络电。
该绝缘子具有结构合理、性能可靠、能有效提高污秽覆冰复合绝缘子交流闪络电压的优点,对保障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以来,已有近千支110kV~500kV新型防冰闪复合绝缘子在湘鄂江浙及东北等地区电网线路抗冰改造工程中成功挂网。
通过运行实际应用数据记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防冰闪型复合绝缘子的覆冰工频闪络电压比普通型复合绝缘子约高10~20%;覆冰越严重,防冰闪复合绝缘子的工频闪络电压比普通型复合绝缘子提高的幅度越大;相邻大伞间桥接时间提高七倍以上,从1小时提高到超过7小时。
防雷防冰闪复合绝缘子,是一种具有防雷功能的防冰闪复合绝缘子。
其工作原理: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工作电压大部分由绝缘段承担;当雷暴天气出现,落雷直击杆塔或绕击导线时,雷电产生的过电压击穿绝缘段均压环构成的间隙后施加在防雷段上,此时金属氧化物阀片会加收冲击能量钳制过电压,从而保护整支绝缘子使其免于闪络,阻止引发线路跳闸事故;而当雨雪冰冻天气来袭时,上述具有伞径大小不同的层叠式伞裙的复合伞套,其大伞裙对小伞裙能起到良好的遮蔽作用,借此可以防止伞间桥接、防止严重覆冰覆雪以及阻滞电弧串接,从而有效地延缓所述绝缘子的冰凌桥接时间,增大其闪络的难度,大大降低冰冻天气下线路跳闸的概率。
防雷防冰闪复合绝缘子上下贯穿的整支芯棒悬吊输电导线承受负荷更大;金属氧化物阀片的老化可忽略不计。
由于与之串联的绝缘段的隔离作用,金属氧化物阀片即使劣化也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弹簧的拉力作用使得金属氧化物阀片接触紧密,且可防止芯棒拉伸时造成金属氧化物阀片分离;防雷段使线路具有防雷功能;绝缘外套采用大小伞裙交错层叠的伞裙串结构,成功地实现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的防冰闪功能。
瓷(玻璃)复合绝缘子是在传统瓷或玻璃绝缘子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绝缘产品。
它具有以下优点稳定可靠的机械性能,该绝缘子的端部联接金具(钢脚、铁帽)全部采用盘形悬式玻璃绝缘子的结构,芯盘用高强瓷,从配套件到成品每道工序均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作和检验,从而可靠的保证了作用于绝缘子上的力矩的承接和传递。
试验结果证明,玻璃绝缘子的这一结构优势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优异的耐污闪性能,由于硅橡胶复合外套具有良好的憎水性和憎水性的迁移性,因而提高了工频湿闪络电压和抗污闪能力。
通过人工污秽闪络电压对比试验,每片瓷(玻璃)复合绝缘子的污秽闪络电压比相同类型规格的瓷绝缘子提高幅度为70%以上,同时该伞形亦有较好的风雨自洁能力,积污速度慢,人工水冲洗和清扫也极为方便,特别是在粉尘类污秽环境中,愈见其优。
该绝缘子容易调整外绝缘爬距,可满足重污区运行线路对绝缘子串爬电距离的要求。
耐冲击能力强,瓷(玻璃)复合绝缘子表面牢固包履了硅橡胶复合外套,使其具有良好的耐冲击能力。
同时由于使瓷件不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减少了因环境温差骤变或雷击而导致的瓷件击穿或爆裂的频率,从而大大降低了线路维护费用。
重量轻方便运输安装及维护,瓷(玻璃)复合绝缘子重量比同类型的玻璃绝缘子减轻了1/3,从而降低了安装劳动强度和铁塔承重压力。
它在耐张串上能良好的承受弯距和减缓周期性冲击力对铁塔的破坏。
结构独特合理,瓷(玻璃)复合绝缘子的外形结构,铁帽在瓷绝缘子铁帽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凹型槽,便于本绝缘子进行安装更换时使用工具夹持。
绝缘子铁帽和钢脚联接尺寸、结构高度与原瓷绝缘子完全相同,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尤其在现运行的线路上,可直接更换本复合绝缘子,无需对原线路弧垂等进行调整,更换极为方便。
盘形悬式瓷(玻璃)复合绝缘子采用硅橡胶复合外套具有良好的憎水性和憎水性的迁移性,解决了瓷和玻璃绝缘子的污闪问题;它采用芯棒采用高强玻璃,解决了普通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的芯棒“脆断”问题。
它采用玻璃绝缘子成熟的浇装工艺,采用钢脚、铁帽联接,与玻璃绝缘子的联接方式相同,可以象普通玻璃绝缘子一样用于耐张串上。
使用瓷(玻璃)复合绝缘子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为了防止周期性大面积污闪,在工程完工后,常规的玻璃绝缘子需在其上喷涂PRTV涂料,并且6-7年就要重新涂一次,而瓷(玻璃)复合绝缘子可以至少使用20年以上,真正实现免维护。
瓷(玻璃)复合绝缘子由于防污能力好,可减少使用片数以减少串长,从而可以降低铁塔高度,自身重量轻,可提高铁塔及线路耐覆冰能力,节省大量钢材和占地面积。
3.2 绝缘子串型选择导线悬垂串一般主要有I串和V串两种,Ⅴ串可减小导线相间距,进而减小铁塔单基重量,减少走廊宽度及房屋拆迁、减少树木砍伐、减小电磁环境影响程度,另外相同串长条件下绝缘优于I型串,但Ⅴ串绝缘子片数要增加一倍。
I型串具有受力合理,安装方便,便于施工等特点,但是I型悬垂串风偏角度,杆塔塔头尺寸较大,线路走廊较宽,该串型抗污闪、冰闪、雨闪能力较差。
通过大量的工程试验,得出采用交错布置的方式较常规悬垂串的抗冰能力有明显提高。
I型串采用“交错”布置主要是在悬式瓷绝缘子串的上部、中部、下部各更换一片大盘径绝缘子,阻断了整串绝缘子冰凌的桥接通路,即是采用3+1或者是4+1交错。
图3.2-1 无交错常规串图3.2-2 3+1的交错绝缘子串V型串悬挂方式可以有效阻止所有绝缘子间的冰棱桥接,并改变了闪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