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局灶性癫痫伴可变灶1例报道

合集下载

儿童顶叶癫痫脑电图8例报告

儿童顶叶癫痫脑电图8例报告

描 述 的 不适 感 ,过 后 不 能 完 整 回忆 发 作 经 过 , 类 中有关 原 发 性 部 分 性 癫 痫 一 节 中特 别 指 出,
还有 1例夜 间发作 的患儿早 晨 起床 后感 觉 头晕 、 除 了 已经 确定 的伴 中 央 一颞 区棘 波 的儿 童 期 良
乏 力 ,同样 不 能 回忆 发 作 经 过 。全 部 患 儿 生 长 性癫痫 、早发 性 良性 儿 童 枕 叶癫 痫 和 晚发 性 儿
KT88型数 字 化 无 纸 脑 电 图 仪 ,在 8:00~16:O0 和脑 电图特 征 ,认 为 这 组 患 儿 的 癫 痫 样 放 电 可
时之 间 ,按 国际 l0—20法 安 放 16枚 头 皮 电极 , 能起源 于额 叶。我 们 这 组 患 儿 的癫 痫 样 放 电 可
双侧 耳垂 为参 考 电极 ,清 醒 、安 静 、闭 目状 态 能起源 于顶 叶 ,具 有生 长发 育 正 常 ,智力 正 常 ,
· 28 ·
现代 电生理学杂志 2009年第 16卷第 1期 JMEPMarch 2009,v01.16。No.1 . · 短 篇 报 道 ·
儿 童 顶 叶癫 痫 脑 电图 8例 报告
哈 尔滨市 儿童 医院 沈 翔 沈 碧云
我院脑 电室 2007年 7月 一2008年 9月 为最 终临 床确 诊 的 8例 顶 叶 癫 痫 患 儿 记 录 脑 电 图 , 有关 资料报 告如下 。
脑 电图中右半 球 顶 区出 现尖 一慢 波 或 尖 波 放 电
关 于顶 叶癫 痫 的临 床 特 点 ,我 们 的病 例 白
(图 1~8)。上述 痫样放 电在 闭 目时和 睁 眼后 均 天 或夜 晚均可 发作 ,没有 明显 的昼 夜发 作规律 ,

BRAT1基因突变的致命性新生儿硬化症和多灶性癫痫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BRAT1基因突变的致命性新生儿硬化症和多灶性癫痫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简介:郭佳琦(1993-),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儿童免疫㊁肾脏疾病及罕见病研究㊂ ә 通信作者,E -m a i l :f a n gc u i @s o h u .c o m ㊂㊃短篇及病例报道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671-8348.2020.06.040网络首发 h t t p://k 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50.1097.R.20200117.1333.006.h t m l (2020-01-17)B R A T 1基因突变的致命性新生儿硬化症和多灶性癫痫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郭佳琦1,陈 诚2,刘 芳2,方晓东2ә,杨 磊2,陆 彪2(1.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儿科学系,银川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银川750004) [中图法分类号] R 722.1;R 742.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1-8348(2020)06-1031-02致命性新生儿硬化症和多灶性癫痫综合征(l e -t h a l n e o n a t a l r i g i d i t y a n d m u l t i f o c a l s e i z u r e s yn -d r o m e ,R M F S L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 u t o s o m a l r e -c e s s i v e ,A R )病,由染色体7p 22上的乳腺癌易感基因1(b r e a s t c a n c e r g e n e 1,B R C A 1)相关的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a t a x i a t e l a n gi e c t a s i a m u t a t e d ,A T M )激活剂1(B R C A 1a s s o c i a t e d A T M a c t i v a t o r 1,B R A T 1)基因(NM _152743)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引起发病㊂目前全球关于B R A T 1基因突变所致的癫痫病例报道非常罕见,国内文献尚无相关报道㊂现报道1例R M F S L 伴B R A T 1基因突变患儿的诊治情况,并进行文献回顾复习㊂1 临床资料患儿为6个月女婴,自出生后54d 即发病,以反复无热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初期表现为下颌抖动,持续数秒后自行缓解,间隔4~5h 发作1次,此后患儿抽搐发作逐渐增多㊁加重,表现为双眼眨动㊁流涎㊁下颌抖动或咂嘴样动作㊁双手握拳㊁双上肢屈曲抖动㊁四肢肌张力增高,持续几十秒后可自行缓解,发作间隔2~3h ,频繁时3~5m i n 即发作1次,醒睡均有发作㊂2018年11月22日第1次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住院期间行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苯巴比妥负荷后),颅脑M R I 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 I)显示双侧额部及双侧颞部脑外间隙稍增宽;发育检查报告:适应性重度发育迟缓;大运动㊁精细动作中度发育迟缓;语言㊁个人社交极重度发育迟缓,诊断 癫痫 ,家属拒绝服药㊂2018年11月30日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脑电图提示左侧或右侧中央顶区或枕㊁中后颞区起始,故发作类型为局灶性发作(多灶性起源),此外脑电图监测到部分发作前/起始时出现广泛性高幅慢波㊁电压减低,不排除为痉挛发作,发作间期精神如常,脑电图发作间期清醒和睡眠期监测双侧导联可见广泛性低中波幅不规则2.0~3.5H z 慢波㊁混有多灶性尖波,以双侧枕颞区最为显著;M R I 显示双侧额叶部分脑回较宽大,DW I 显示右额叶皮层及皮层下㊁右侧尾状核头㊁中脑后部㊁双侧顶叶皮层线样高信号,两侧额颞网膜下腔增宽,小血管影较多,肼胝体略薄;代谢缺陷筛查未见异常;全外显子测序显示B R A T 1基因突变,c .566d u p G (p .A s p190T e r )及c .908T>G (p .L e u 303A r g)复合杂合核苷酸突变(编码区第566号核苷酸G 重复的核苷酸变异,导致第190号氨基酸A s p 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为无义突变;编码区第908号核苷酸由T变为G ,导致第303号氨基酸由L e u 变为A r g,为错义突变),受检者上述变异分别遗传自其父母,其父母均只携带其中1个杂合变异㊂此后患儿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至今口服苯巴比妥片㊁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㊁左乙拉西坦口服液三联抗癫痫药物治疗仍控制效果不佳,带病生存㊂出生史及家族史:患儿系G 3P 3,孕37周,因 瘢痕子宫 行剖宫产术娩出,出生体质量2950g ,身长50c m ,A p ga r 评分不详,生后无窒息抢救史,生后即发现颅缝重叠,前额小㊂家系中G 1P 1,男,孕40周,因 羊水过少 行剖宫产术娩出,出生体质量3350g,身长不详,出生有颅缝重叠㊁前额小体征,动静力发育均落后于同龄儿童,未规律治疗,2月龄时因呼吸暂停死亡;患儿父母及其G 2P 2姐姐均为健康人㊂运动发育检查:仰卧位时无注视,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 T N R )肢位,四肢偶可见不自主运动;俯卧位时头可沿轴向转动,颜面侧胸腹承重,迷路反射阳性;坐位时扶站双下肢屈曲,足尖承重㊂围巾征双肘达同侧体侧㊂牵拉反射滴状征阳性㊂股角90ʎ,腘角100ʎ,足背屈角90ʎ,体质量6500g ,身长65c m ,前额小,前囟已闭,头围37c m (头围低于正常同龄儿3个标准差以上)㊂2 讨 论 B R A T 1基因或蛋白首次于2006年被A G L I -P A Y 等[1]发现,长约17k b ,位于染色体7p22.3,编码821个氨基酸,最初被命名为B R C A 1相关的A T M激活因子1蛋白(B R C A 1-a s s o c i a t e d p r o t e i n r e qu i r e d f o r A TM a c t i v a t i o n -1,B A A T 1),自2013年正式更名为B R A T 1基因或蛋白[2]㊂B R A T 1基因功能缺失已被证实与硬化症㊁多灶性癫痫发作和婴儿早期死亡直接相关,尸检可发现大脑和小脑多部位的神经元缺失伴神经胶质细胞增生[3-4]㊂B R A T 1基因突变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尚未完全证实,但已发现其功能与线粒体稳态和D N A 损伤修复有关[5]㊂2012年P U F F E N B E R G E R 等[6]报道了3例阿米1301重庆医学2020年3月第49卷第6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什人兄弟姐妹同源性B R A T1移码突变(c.638_ 639i n s A),3例婴儿均有宫内起源的小头畸形㊁颅缝重叠㊁额骨小,抽搐发作,严重的躯干及四肢僵硬等临床表现,病程特点为多灶性癫痫发作且治疗效果差㊁重度发育迟缓,均于1周岁内死亡㊂此后国外文献相继报道了24例相关病例,并将该疾病命名为R M F S L㊂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生率极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可发病,临床症状包括进行性脑病㊁进行性小头畸形及一系列畸形特征(如小颌畸形㊁颅缝重叠㊁囟门小或缺失㊁额骨小㊁关节挛缩)㊁肌阵挛发作㊁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㊁跖反射伸性㊁肌张力亢进㊁不自主运动㊁家族性自主神经机能异常㊁智力残疾/发育迟缓㊂部分严重表现型患儿在新生儿期即出现难治性肌阵挛发作㊁呼吸暂停㊁发育里程碑停滞或倒退,生后数周至数月内死亡,与本病例患儿表现一致㊂感染相关性检查㊁脑脊液分析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筛查检测均为阴性㊂脑电图通常显示与疾病一致的背景慢波,与发作期一致的(多)局灶性尖波㊁抑制阵发模式,颞区和中央部可出现高波幅尖波㊂新生儿期颅脑M R I结果多变,可表现为局灶性大脑病变和(或)小脑萎缩/发育不全/脑软化,髓鞘受损,胼胝体变薄或无异常[7-8]㊂神经病理学显示纹状体㊁大脑皮层和小脑神经元缺失(部分患者)㊁星形胶质细胞增生(部分患者)㊁皮质基底核退化症(部分患者)㊁髓鞘发育延迟(部分患者)㊂具有较轻表现型的个体可偶有肌阵挛发作,发育里程碑良好,存活到儿童期的患儿颅脑M R I扫描同样多变,但通常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小脑萎缩㊂该病诊断需依靠全外显子测序,通过测序可发现广泛的重复㊁插入㊁错义突变或缺失突变使剪接点中断破坏正常氨基酸或蛋白质结构,本病例也是通过该测序最终确定致病基因㊂通常纯合突变可预测重症表型,而复合杂合突变者表现度较前者降低㊂在3组具有复合杂合突变的兄弟姐妹中,观察到表现度差异[4,9-10]㊂患病人群多于婴儿期死亡,目前已报道病例中最长存活10年[7]㊂最初认为B R A T1是B R C A1中酸性B R C T结构域的结合伴侣,研究发现B R A T1也与A TM有关,其相互作用可促进D N A损伤修复㊁稳定蛋白质,直接维持线粒体稳态[5,11]㊂有研究分析A T M儿童与B R A T1基因突变患儿异同之处,发现二者神经元丢失模式不同,但病理生理改变相似,且受影响的蛋白具有相似功能[5]㊂推测用于治疗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药物可能一定程度缓解R M F S L疾病进展㊂综上所述,目前B R A T1基因突变关于神经元缺失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D N A损伤修复相关㊂随着对该疾病的认识及全外显子测序在疑似遗传疾病中的应用,R M F-S L的诊断率会逐渐增高㊂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疾病早期进行基因二代测序,了解B R A T1基因变异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预后,帮助临床医生及患儿家属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㊂参考文献[1]A G L I P A Y J A,M A R T I N S A,T A W A R A H,e t a l.A T M a c t i v a t i o n b y i o n i z i n g r a d i a t i o n r e q u i r e sB RC A1-a s s o c i a t e d B A A T1[J].J B i o l C h e m,2006, 281(14):9710-9718.[2]S O E Y,O U C H I T.T h e P o t e n t i a l R o l e o f B R C A1-a s s o c i a t e d A T M a c t i v a t o r-1(B R A T1)i n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m T O R[J].J C a n c e r B i o l R e s,2013,1(1):1001-1003.[3]V A N P O L L A,WO L F N I,V A N W E I S S E N-B R UC H M M,e t a l.E a r l y-o n s e t s e v e r e e n c e p h-a l o p a t h y w i t h e p i l e p s y:t h e B R A T1g e n e s h o u l db e a d d e d t o t h e l i s t o fc a u s e s[J].N e u r o p ed i a t-r i c s,2015,46(6):392-400.[4]S M I T H N J,L I P S E T T J,D I B B E N S L M,e t a l.B R A T1-a s s o c i a t e d n e u r o d e g e n e r a t i o n:I n t r a-f a-m i l i a l p h e n o t y p i c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s i b l i n g s[J].A m J M e d G e n e t A,2016,170(11):3033-3038.[5]V A N O MM E R E N R H,G A O A F,B L A S E R S I,e t a l.B R A T1m u t a t i o n:t h ef i r s t r e p o r t e d c a s e o f C h i n e s e o r ig i n a n d r e v i e w o f th e li t e r a t u r e[J].JN e u r o p a t h o l E x p N e u r o l,2018,77(12):1071-1078.[6]P U F F E N B E R G E R E G,J I N K S R N,S O U G N E ZC,e t a l.G e n e t i c m a p p i n g a n d e x o m e s e q u e n c i n g i-d e n t i f y v a r i a n t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f i v e n o v e l d i s e a s e s[J].P L o S O n e,2012,7(1):936-939.[7]S R I V A S T A V A S,O L S O N H E,C O H E N J S,e ta l.B R A T1m u t a t i o n s p r e s e n t w i t h a s p e c t r u m o fc l i n i c a l s e v e r i t y[J].A m J M ed Ge n e t A,2016,170(9):2265-2273.[8]C E L I K Y,O K U Y A Z C,A R S L A N K O Y L U AE,e t a l.L e t h a l n e o n a t a l r i g i d i t y a n d m u l t i f o c a ls e i z u r e s y n d r o m e w i t h a n e w m u t a t i o n i nB R A T1[J].E p i l e p s y B e h a vC a s e R e p,2017,8(1):31-32.[9]HO R N D,W E S C H K E B,K N I E R I M E,e t a l.B R A T1m u t a t i o n s a r e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i n f a n t i l ee p i l e p t i c e n c e p h a l o p a t h y,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d y s-f u n c t i o n,a n d s u r v i v a l i n t o c h i l d h o o d[J].A m JM e d G e n e t A,2016,170(9):2274-2281. [10]S Z YMA N S K A K,L A U R E-K AM I O N OW S K AM,S Z C Z A L U B A K,e t a l.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c o r r e l a t i o n i n c a s e o f B R A T1m u t a t i o n[J].F o-l i a N e u r o p a t h o l,2018,56(4):362-371.[11]S O E Y,O U C H I T.T h e p o t e n t i a l r o l e o f B R C A1-a s s o c i a t e d A T M a c t i v a t o r-1(B R A T1)i n r e g u l a t i o no f m T O R[J].J C a n c e r B i o l R e s,2013,1(1):1-8.(收稿日期:2019-07-11修回日期:2019-12-30)2301重庆医学2020年3月第49卷第6期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1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1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1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杨伟明;孙丹【摘要】目的总结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IRES)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头颅MRI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及目前治疗进展.方法分析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FIRES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头颅MRI特征,复习文献资料,总结其临床、脑电图、头颅MRI特征及诊治进展.结果患儿为学龄期男性儿童,急骤起病,表现为发热、意识障碍及药物难治性的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显示背景为弥漫性慢波活动,监测到左侧额极、前颞区起始的部分性发作.头颅MRI信号未见异常.经生酮饮食(KD)治疗3天后,发作较前明显减少并转入普通病房,出院后继续予KD及抗癫痫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诊,患儿偶有惊厥发作,意识较前好转,智能较发病前明显减退.文献显示该病主要发生在既往健康的学龄期儿童,常由发热诱导,继而出现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或丛集样癫痫发作.FIRES预后不良,幸存者多遗留药物难治性癫痫和严重的认知障碍,普遍认为KD对FIRES患者疗效显著.结论FIRES的病因不明,可能由免疫介导所致.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常由发热诱导,癫痫发作呈暴发性、药物难治性,KD 对控制急性期癫痫发作及改善预后有效.【期刊名称】《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7)005【总页数】5页(P459-463)【关键词】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难治性癫痫;诊治【作者】杨伟明;孙丹【作者单位】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湖北武汉 43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1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ebrile infection related epilepsy syndrome,FIRES)是一种难治性癫痫综合征。

据统计,FIRES 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1/1 000 000[1],通常在儿童中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 ~9 岁[2],且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3]。

kcnt1基因突变导致的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一例

kcnt1基因突变导致的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一例

KCNT1基因突变导致的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一例刘 康 孙素真 陈 芳【摘要】 目的 探讨KCNT1基因突变所致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EIMFS)的临床特征、基因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1例诊断为EIMFS 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EEG)特点及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患儿男性,2月20d,频繁抽搐发作,表现为局灶性发作,伴癫痫持续状态,EEG 放电部位不固定,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起病后出现发育滞后,头颅MRI 及血、尿遗传代谢筛查无明显异常,基因测序结果发现患儿存在KCNT1基因突变,该突变为杂合错义突变(c.1283G >A,p.Arg428Gln),患儿父母该位点未发现突变,即患儿为新生突变。

结论 KCNT1是EIMFS 主要的相关基因,对于临床病因不明且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需考虑基因检测,协助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

【关键词】 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KCNT1基因突变;药物难治性癫痫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2019)11-0727-05A case report of epilepsy in infancy with migrating focal seizure caused by mutation of KCNT1 gene Liu Kang ,Sun Suzhen ,Chen Fa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Hebei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Sun Suzhen, Email:sunsuzhen2004@【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 genetic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epilepsy in infancy with migrating focal seizure(EIMFS) caused by mutation of KCNT1 gene. Metho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EG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 results of a child diagnosed with EIMF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child, male, 2 months and 20 day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seizures, manifested as focal seizures, with status epilepticus, EEG discharge site was not fixed, anti-epileptic drug treatments were not effective, developmental delay appeared after onset, brain MRI, blood and urine metabolic screening were normal. The results of gene sequencing: The child had mutation in KCNT1 gene ,a heterozygous missense (c.1283G >A, p.Arg428Gln) and de novo (no mutation in his parents) mutation. Conclusion KCNT1 is a major disease-related gene in EIMFS. For children with early-onset epilepsy with unclear etiology and anti-epileptic drug resistance, genetic test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Keywords 】 Epilepsy in infancy with migrating focal seizures(EIMFS);KCNT1 mutation;Drug refractory epilepsy·论 著·作者单位:050031 石家庄,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通信作者:孙素真,Email :sunsuzhen2004@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epilepsy in infancy with migrating focal seizures,EIMFS)既往又称婴儿恶性游走性部分性发作(maligant migrating partial seizures in infancy,MMPSI)或婴儿游走性部分性发作(migrating partial seizures in infancy,MPSI),是一种罕见的早发的发育性癫痫性脑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早由Coppola 等[1]于1955年报道,2010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Epilepsy,ILAE)将其命名为EIMFS。

KCNQ3基因异常相关的家族性皮质肌阵挛性震颤癫痫一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

KCNQ3基因异常相关的家族性皮质肌阵挛性震颤癫痫一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

KCNQ3基因异常相关的家族性皮质肌阵挛性震颤癫痫一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王芳1,2,王碧1,王晓丽1,郭未艳3,刘永红1摘要:目的 分析家族性皮质肌阵挛性震颤癫痫(FCMTE)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及遗传特点,进行文献复习并探讨潜在的致病基因。

方法 对1例FCMTE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及二代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等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先证者为女性,72岁,因“间断双上肢抖动30余年,四肢抽搐13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发现巨大电位,视频脑电图检查发作期可见各导多量7~8 Hz的尖波节律夹杂快波,确诊为FCMTE,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家系中三代均有发病。

行二代全外显子测序显示在GFAP基因和KCNQ3基因外显子区域发现一处杂合突变点,并进一步分析2个变异对蛋白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对GFAP基因编码蛋白的空间结构及对KCNQ3基因编码蛋白的空间结构未见明显影响。

结论 FCMTE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成年起病,震颤伴或不伴癫痫发作。

KCNQ3基因异常可能参与FCMTE的发病。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癫痫;震颤;电生理;KCNQ3基因;GFAP基因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KCNQ3 gene mutation-associated familial cortical myoclonic tremor and epilepsy: A family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WANG Fang,WANG Bi,WANG Xiaoli,et al.(Department of Neurology, Xijing Hospital, Air Forc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electrophysiological,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ial cortical myoclonic tremor and epilepsy (FCMTE), and to review relevant literature for the potential pathogenic genes of the dis⁃ease.Methods We analyzed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second-generation whole exome gene sequencing results of a patient with FCMTE and her family members.Results The 72-year-old female proband com⁃plained of paroxysmal tremor of the upper limb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nd convulsion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s for 13 years. The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test showed large potentials. 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phy detected a pattern of sharp waves with fast waves at 7-8 Hz during attacks. She was diagnosed as FCMTE. The symptoms almost disappeared after treatment with sodium valproate. The condition occurred across the three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the family. Next-generation whole exome sequencing detected a heterozygous mutation each in the exon region of the GFAP gene and KCNQ3 gene. Protein stability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two variant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s of the proteins encoded by the GFAP gene and KCNQ3 gene.Conclusion FCMTE features an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pattern, and presents in adulthood with tremor and/or epileptic seizures.KCNQ3 mutations may be implicat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Key words: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Epilepsy;Tremor;Electrophysiology;KCNQ3 gene;GFAP gene家族性皮质肌阵挛性震颤癫痫(familial cortical myoclonic tremor withepilepsy,FCMT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PRRT2基因2,3号外显子丢失和双侧额区放电的散发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1例报告

PRRT2基因2,3号外显子丢失和双侧额区放电的散发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1例报告

PRRT2基因2,3号外显子丢失和双侧额区放电的散发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1例报告佚名【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9(032)002【总页数】2页(P107-107,1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1有研究[1]证实,大约超过70 %的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BFIE)患儿与PRRT2基因突变有关,而几乎所有的家族性婴儿惊厥伴阵发性运动障碍(ICCA)患者中都能检测出PRRT2基因突变。

该基因外显率很高,但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现报道1例PRRT2基因2,3号外显子丢失和EEG双侧额叶放电的散发BFIE如下。

1 病例患儿,女,11个月,因“发作性抽搐3个月,发作频繁2个月”就诊于我院。

缘于3个月前于玩耍中突然出现凝视,随后抽搐发作,表现为呼之不应,双眼左上斜视,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1~2 min后缓解,3次/d。

外院EEG、头颅MRI检查无异常。

诊断:癫痫。

口服左乙拉西坦,未见明显改善。

近2个月发作频繁,6~7次/d;愣神,10次/d。

患儿G1P1,出生顺利,足月剖宫产,家族史无特殊。

神经系统查体均为阴性。

头颅MRI癫痫序列检查无异常。

血常规生化等未见异常。

视频EEG:睡眠期双侧额极、额、额中线频繁出现高波幅尖波节律发放,持续10~20 s,频率逐渐变慢。

有时也可见散发的尖慢波发放。

初步诊断:良性婴儿癫痫。

家属知情同意后行基因检测:北京康旭医学检验所:通过拷贝数变异验证(qPCR-SYBR Green I 染料法)发现患儿PRRT2基因的2、3号外显子杂合缺失变异。

缺失序列片段长度为1 604,该段序列在该基因全长所占比例为42.3%。

使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分析,受检人父母该位点无变异,此变异为新生突变。

诊断:散发性BFIE,予丙戊酸钠口服液治疗3.2 ml,2次/d。

服药1个月后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服用8个月后无发作。

EEG:双侧额区仍有尖波节律发放。

SCN2A基因突变致癫痫三例

SCN2A基因突变致癫痫三例

SCN2A 基因突变致癫痫三例吴文娟 唐洪侠 李宝广 张 静 胡进通 李爱霞 孙素真【摘要】 目的 探讨SCN2A 基因不同位点突变致癫痫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SCN2A 基因突变阳性致癫痫患儿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共收集3例SCN2A 基因突变阳性致癫痫患儿,突变类型均为杂合突变。

例1 患儿生后2d 起病,发作形式为阵挛发作、局灶性发作,诊断为良性家族性新生儿婴儿癫痫;突变基因型c.2426A>G(p.K809R),为家族遗传性突变,使用丙戊酸、托吡酯胶囊、苯巴比妥钠后发作控制。

例2 患儿生后30h 起病,发作形式为局灶性发作,痉挛发作,诊断为婴儿游走性部分性癫痫,婴儿痉挛,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突变基因型c.4391C>T(p.T1464I),为自发突变,使用托吡酯及ACTH 治疗后发作逐渐减停。

例3患儿1岁3月龄起病,发作形式为强直发作,诊断为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征;突变基因型c.1711C> T(p.R571C),遗传自父亲,未使用抗癫痫药物。

结论 本组病例提示SCN2A 基因应作为婴幼儿期良性癫痫、癫痫性脑病、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孤独症等疾病的候选筛查基因之一。

【关键词】 SCN2A 基因;良性家族性新生儿婴儿癫痫;癫痫性脑病。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2020)09-0534-06Clinical analysis of 3 cases with epilepsy caused by SCN2A gene mutationWu Wenjuan, Tang Hongxia, Li Baoguang, Zhang Jing, Hu Jintong, Li Aixia, Sun Suzhe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SunSuzhen,Email:*********************[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pilepsy caused by mutations in differentsites of SCN2A gene. Methods Clin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3 children with epilepsy caused by SCN2A gene mutation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hebei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Result 3 children with SCN2A gene mutation were collected in this study, all of which were heterozygous.Case 1 ,Two days after birth, the onset of clonic seizures, focal seizures,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familial neonatal infant epilepsy;The mutant genotype is c.2426A>G, Which is a familial genetic mutation, the seizures was controlled after the use of valproic acid,TPM and Phenobarbital .Case 2, the onset occurred 30 hours after birth, and the seizure forms were focal seizure and spasms. The diagnosis was Migrating Partial Seizures of Infancy,MPSI, infantile spasms and developmental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The mutant genotype c.4391C>T(p.t1464i) is a spontaneous mutation, the seizure is gradually controlled by TPM and ACTH.Case 3, the onset occurred on 1 year and 3 months old, The diagnosis was generalized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 plus.The mutant genotype is c.1711C> T(p.r.571 c), inherited from his father, the antiepileptic drugs is not on use. Conclusion This group of cases suggests that SCN2A gene should be one of the candidate screening genes for benign epilepsy,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 intelligence, motor retardation, autism and other symptoms in infants.[Key words] SCN2A gene;Benign familial neonatal infant epilepsy;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论 著·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190788)作者单位:050031 石家庄,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通信作者:孙素真,Email:*********************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其总人群患病率约为6.38‰[1],是小儿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Rasmussen 综合征合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1 例报告

Rasmussen 综合征合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1 例报告

312017.07论著·论述Rasmussen 综合征合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冉忠营 熊云彪 刘窗溪 王 俊 王 曲 杨承勇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摘 要】Rasmussen 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后天获得性进展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生于儿童,主要累及一侧大脑半球,表现为进行性持续性部分性癫痫发作,伴有进行性偏瘫和认知功能障碍。

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早期诊断困难,药物治疗效果差,目前治疗Rasmussen 综合征的最有效方法仍是大脑半球切除术。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CCM),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按组织学分类属于脑血管畸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癫痫、出血和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反复的颅内出血是该病引起症状的主要原因[1]。

本文报道我院2016年收治的1例Rasmussen 综合征合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对其临床诊断、治疗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Rasmussen 综合征;海绵状血管瘤;癫痫1 临床资料患者 男,26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10年,左侧肢体乏力4年余”入院。

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反应稍迟缓。

双瞳圆形等大,光反射灵敏。

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适中,病理征未引出。

头颅MRI 示:右侧大脑半球脑沟增宽,见多发迂曲条状稍长T1、短T2信号,其内可见多发斑片、结节状异常信号。

视频脑电图示:异常脑电图。

脑电背景活动异常,可见右侧额颞区痫样放电,波及同侧导联。

术前行Wada 氏试验证实患者右侧大脑半球在语言、认知、运动感觉等绝大部分功能转移。

全麻下行右侧大脑半球切除术,术中见右侧大脑半球表面蛛网膜浑浊、增厚,脑组织呈浅黄色,萎缩。

皮层脑电监测显示全部导联均为弥漫性棘波。

显微镜下分离侧裂,于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出穿支动脉远端电凝切断,于分出前交通动脉远端电凝切断大脑前动脉,于大脑后动脉分出后交通动脉远端电凝切断,电凝切断大脑表面回流静脉,切开胼胝体全段,肌瓣填塞右侧室间孔,沿尾状核边缘切开右侧大脑半球白质,保留右侧基底节区及丘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EI I)【75 【 外 {lII子 39仃 l2O3(;:j T(}). 苯 比妥静 点 、 乙托 【J『Jf《 术 玖 发作 为
Met1 1()1 Il )杂 合 变 .该 变 术 收 求 j I-l(;M I)数 明 确 诊 断 , 患 暂 及 家 沟 通 痫 情 』- 对 心 、心 父
代谢 芹常 。给 患 哲视 频 呐 lu嘛测 纳 !ll}-,J :发 可 能存 局 部 皮质 发 台 常 .建 议 r术i
作 波 :描 己中患 者 发 作 两 次 ,表 现 为 舣 … /1 凝 视 .




■—— —____ —_


— _ —_ —=羔

u :











—————————— ■—————一

aI
- 一.…… …~一
’ I 。…

。 t。。 ’’




_¨ _ | I ?
i {









二_ — 一










图 1 左侧 前 额 部 棘 波 聚 集 ,后 夹 杂 慢 图 2 左 侧 前 额 部 棘 波 聚 集 ,后 夹 杂 慢
据 .If 常 人群 中无突 变 率 数 .亦 爪检 索刮 卡¨父 亲 、 及祖 父 行 星 l六1愉 洲 .采 川 N(; l _I’(、I 川
文献报 道 :本 文 结 合 卡H火 义 献 总结 j FFt ̄VF 的 临 ger测序 验证 技术 对 痫 l 卡Ij关 的外 {II! 编
枪 测 结 .考 虑 可 诊 断 家 族 J 6灶 f t
l,j‘
永 :芹侧颞 【lt近额橄 水平 ' 精 代谢 f『lj减 低 .余 戍埙 搜双 变 灶 (FFEVF)。 患 腑 电 l冬1,J 侧 部 件常 IJji¨U
f{J!IJ基 呔 、丘 腑 、小 8ii放 射 性 分 圳 刈‘称 .术 liJJ{Il}-糖 发 放 .L=了PET ( I、所 ,J 代 谢 蚌 常 部 f 吻 . 虑
幽 贫 验 诊 断 学 1 8 I川 第 22卷 第 】J# 文 章 编 号 :1 O07 1287( 1 8)()l_ 【)7 {1 ()!
家 族 性 局 灶 性 癫 痫 伴 可 变灶 1例报 道
齐 心 畅 .陈 加 俊 .谭 诚 ( 林 人 :『fI¨联 f1' i= 院 神 经 f』、J :科 . 林 K夼 j㈤ ()03
查 体 木 见明 性 体 。
MD 数据 , 常 人舯 lfl几突变 坝 牢 数 . 术伶 索
结 合患 者土 诉 及临 睐 现 .拟 诊 痫 . 部 核 到 相关 义献 报 道 。根抛 患 者 腑 I乜 、I ET (一I、/支j占
磁 癫 痫 序 列 扫 描 结 旧 报 小 确 常 。 I I T l、

怍 行 : 通 作 行
732 —
2 ,继 而 出 现 波 幅 降 低
图 3 从 上 至 下 分 别 为 患者 、患 者 父 亲 、 患 者 母 亲 、患者 祖 父 针 对 I)El Ix、5 基 因 进 行 I (’l Sangtlr测 序 和 家 系 分 析 结 果
基 金 项 目 : l林 宙科 技 发 性计 划坝 『I( {1I 1l;!. 1I;rt )
家 族
性 恂 痫 伴 r,j‘变 J上f:(FFEVF).址 ·种 阳 肢 fffl直 ,u孵 紫 .后 fI』现 挛 发 作 .持 线 分 钏·.…
少 见的常 染 色体 性遗 传制 撷痫 .以临i J爪 小 复 杂 、 期 呐 电显 示 从左 侧前 额部 棘波 聚 集 .J 火 慢 波 发
床 特 点 及 卡¨关 报 道 如 卜。
进 行 舱 测 :I)EPI j聚 外 r : 仃 {fi 1 2O3( ,
l 病 例 介绍
T(f).Met1 001Ih:)杂 合 变 异 .具 父 }【I父 陔 f
患 番 .男 .1 岁 。 发 作 , 抽 摘 1人 人 院 。
均 为 杂 合 子 ,母 亲 为 野 .陔 术 收 j I{(
患 人院 ,』l火无 }】Jj 诱 ¨:现 发 作 搞 . 为 MI)数据 阵 . 常 人群 叫 九 突变 率 数 .小 小伶 索
突 然 现 双 眼 左 凝 视 .I 1孵 发 紫 ,【Ju Jj支小 r1 i-抽 到 相 关 史献 报 道 ;SI 2A1 J,t 外 于 ,f
=_。 。 、

■ 、一 .
nl_

. 一:
’ .






Z- ~

—_■ _了 — _ —
. :

: l
l_ ,
… j
· ,
。 ·
d {
’ ¨ f ln 一






、 、
_ . ‘
:、


动 .持 续约 l0分钟 后缓 解 .共 发作 次 .每次 发作情
( (P.1lel 79.Va1)杂 介 变 异 , 坶 为 f t
况 类 似 。 既 体 健 . 认 心 腑 1 :痫 止 。 flI{ 系 统 子 .父 亲 _不11祖 父 均 为 野 t- .陔 变 术 收 r ¨(
家 族 中 不 成 !,l发 作 部 位 起 源 t 小 川 邴 f 、发 严 放 .继 而 出 现 波 幅 降 低 常 波 : 歇 ^ 删 }j订 邝
重程 发 也 不卡H 为土要特 夺 院收 治 J l例 家 可 不规则 的慢 波 律 。结 税 呐 lU
拟 诊
族 性 局 灶 H:-癫 痫 伴 口『变 灶 患 .j 坫 愉 洲 ,J:: 家 族 H-:局 灶 性 癫 痫 什 ·叮变 I:.给 】: 心 粉 " 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