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课件:《三国鼎立》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四单元 16 三国鼎立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四单元 16 三国鼎立 课件(共51张PPT)
袁绍,字本初,出身“四世三公”, 是当时大的军阀。
2、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用人才
经济上: 重视农业,屯田
3、官渡之战要点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作用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4、经过:
以少胜多
袁绍 曹操
公元200年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生产破坏 严重饥荒
民不聊生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大量死亡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东汉末年社会状况如何?
官渡之战
1、背景: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 军阀割据。
袁绍 曹操
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文学家。在农民起义中势力壮大起来。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 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 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和诗人。
龟虽寿(部分)
汉.曹 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 统一北方啊?
●他下一步又怎么做呢?
目标导学二:赤壁之战 曹操、刘备、孙权的势力分布
1、赤壁之战要点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结果 作用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火烧赤壁
曹 20万大军


刘20刘8年 刘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不足五万

2.分析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优秀ppt课件人教版

三国鼎立优秀ppt课件人教版

•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 --- 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 ---顾颉刚
定都成都。
吴 222年,孙权称 王,国号吴, 定都建业。
19
注意问题
*.魏不是曹操建立。 *.曹操不是三国时期人。
20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 示意图。
21

洛阳, 220
曹丕

刘备
221,成都
孙权

222,建业
22
政权名称
魏 蜀 吴
建国年代
(今名)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曹操
骄傲自满轻敌;战术失误 孙刘联军
孙、刘
发言人:诸葛亮
正确的战术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 用
袁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官渡 奠定了基础 之战 200年 曹操 3-4万 以少胜多
赤壁 之战 208年
曹操 20多万 孙刘联军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孙权 以少胜多 奠定基础 5 万 刘备
感悟“三国”情怀
感悟“三国”情怀
《三国志》——陈寿的三国 《三国演义》——罗贯中的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的三国 我的三国……
感悟“三国”情怀
《三国演义》虽是文学作品,但大多取材于史料与传 说,可谓“七分虚,三分实”,对我们研究那段历史 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作用。《三国演义》毕 竟是一部小说,我们切不可将里面所描述的故事当作 历史史实来对待,这是一定要明确的。
《三国志》是研究三国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但同时, 《三国志》文辞简约,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况 且,陈寿是晋国人,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三国志》 便尊曹魏为正统。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 代史,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 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 料的选用和我们认识三国真相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再现“三国”风云 辨认“三国”真 假 感悟“三国”情 怀
再现“三国”风云——民不聊生
结合材料,当时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 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 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图示小结

人教版历史ppt课件:《三国鼎立》

人教版历史ppt课件:《三国鼎立》
·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袁绍
念之断人肠。”
——曹操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业邛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官渡之战
官渡
曹【操
三四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以少胜多
官渡之 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及兵力
结果
作用
袁 军 曹军 十万 三四万
曹操以少胜多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 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历史发展趋势等方面来分析)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视人才 。
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实力增强。 军事上: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历史发展趋势:统一是民心所向,曹操顺民心,合民愿。
第16课 三 国 鼎 立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黑离
学习目标
·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和历史作 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 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 分析,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重点,难点
·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 立局面的形成。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这首诗是曹操53岁时所作,抒发了 他远大的抱负和雄心壮志。你认为诗中 的“壮心”应该是 ?
统一全国
青州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3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共38张PPT)

A.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20
过关训练
13.(2018无锡)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 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C) A.蜀、吴、魏 B.魏、吴、蜀 C.魏、蜀、吴 D.吴、魏、蜀
21
过关训练
14.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 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 )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8
图片资料
三国鼎立形势图
首页
末页9
解题技巧
【例】易中天的著作《品三国》,曾经登上各书
店销售量的第一名。“三国”真正形成的标志是
(D ) A.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的胜利 C.赤壁之战孙、刘击败曹操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首页
末1页0
解题技巧
正确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形成的相关史 实。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掉汉献 帝,自立为帝,国号魏,定都洛阳。第二年,刘 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 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 的局面完全形成。
14
过关训练
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 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 直观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D )
15
过关训练
7.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
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C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8.小明今年暑假去湖北旅游,他曾在日记中这
27
拓展阅读
沮授说绍云:“……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 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计不庭,谁能御 之。”……绍弗能用。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ppt (29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ppt (29张PPT)

——
汉跨土“
室有,益
《 可荆高州
三 兴、祖险
国 矣益因塞
志 。,之,
……··” 以沃蜀成野志 则帝千
霸业里
诸 业。,
……
葛 可天
亮 成府
传 ,若之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建立魏国,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建立蜀汉, 定都成都。
229年,孙权建立吴国,
定都建业。
➢229年,三国鼎立局面
正式形成。
翻 车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虽没有 改变政权割据的状况,但它形成局 部性统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为后来的全国 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东 曹操 官渡之战(200年) 统一北方
汉 末 年 军 阀
孙权
魏 赤壁之战(208年) 蜀
官渡之战
一、官渡之战(公元200年)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 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 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曹操《述志令》
经过
袁绍
十万人
延津
● 曹操
三四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 奠定了基础。
2070年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兵马沿江西 进。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 败,退至乌林,会合陆 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 峙。
赤壁之战概况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曹操败(孙刘出奇制胜,火烧赤壁)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19张PPT+视频).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19张PPT+视频).ppt

吴 建业、229
魏 曹丕 220年 洛阳
国时间、 建国者
刘备 221年 成都
和都城。


三国鼎立
孙权 229年 建业
局面的形成 强调:三国正式形成的时间为:公元229年。
结合所学知识和本课子目录思考,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当时什么 样的社会局势,是如何从图一演变为图二的?
军阀割据
三国鼎立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意义
多少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民不聊生
当时北方的割据势力中那两个势力最强?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 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 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 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 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
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绍、曹操两 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在镇压黄巾 起义中,不断发展自 己的力量,曹操占据 河南一带,实力也在 不断增强。
学习目标
1.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认识曹操势力壮 大的原因以及赤壁之战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掌握魏、蜀、吴三国建立的基本史实,理解三国鼎立 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正确评价三国这一历史时期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 地位,认识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唯 物史观、家国情怀)
——西晋·陈寿《三国志》
评价历史人物: 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 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 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 历史的发展。
总结提升·板书设计

袁绍


年 军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曹操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权刘备联合抗曹
西晋(266年建立, 280年统一全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曹爽
2、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A )。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奖励农耕,实行屯围
③袁绍实力薄弱
④曹操依靠外族支援
A、 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 D、② ④ 二、填空题:
国名 魏 蜀 吴
建立时间 220年 221年 222年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国名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 建业 孙权
蜀汉皇帝:刘备 吴国皇帝:孙权
第20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2、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三次发布求贤令
3、官渡之战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刘备
袁绍失败 曹操失败
曹操奠定了统 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是三 国鼎立局面形 成的关键
第20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2、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
①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用人-三次发布求贤令
3、官渡之战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就重视农耕,大兴屯田,使流 民生活稳定下来。魏国建立之后,统治者注意兴修 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的景象。
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注意减轻赋税、奖励农耕,重视 水利,蜀国农业有了较大发屉,丝织业电很发达。诸葛亮
目的: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一些军事割据势 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他想乘胜统一全国。
原因: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骄傲自 满情绪;第三、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术。






刘备
赤壁之战
孙权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度比图表
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袁绍、曹操 208年 曹操、孙权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还改善了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国船只
三国 吴-青瓷灯
吴国造船业水平较高,水上交通发达230年孙权派将军卫 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十,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吴国和南洋许多国家保持友好贸易往来,大秦商人从海路 到达吴国,也受到孙权的招待。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三国的曹魏是由谁建立的:( B )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是浪滚
非花滚
成淘长
败尽江
转英东
头雄 逝


第20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①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2、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
“唯才是举”
②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3、官渡之战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VLeabharlann 讨论:1、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是什么? 2、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