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策略[Word文档

合集下载

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策略

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策略

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需求日益增长。

但是,境内企业在跨境融资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这些难题包括:一、跨境融资难度大境内企业在跨境融资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难度大。

难度大主要体现在如何获取国外资金。

与国内市场相比,外资市场更加竞争激烈,而且规则也更加严格。

在跨境融资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增加的监管要求、复杂的融资手续、不同法律体系和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的融资进程产生影响。

二、跨境融资成本高另一个境内企业在跨境融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成本高。

与国内市场相比,外汇市场的波动性更大,货币汇率波动问题也将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

同时,企业还需要支付更高的几率和更多的服务费用。

而且,企业融资前还需要进行证券评级、信用验证等过程,这些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成本。

如果企业规模较小,跨境融资往往成本较高,这对企业经营带来较大的压力。

三、风险方面需要面对的问题境内企业在跨境融资中还需要面对一系列的风险问题,这些风险包括:资金流动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等。

这些风险问题不仅需要企业有效地评估和控制,而且还需要企业积极应对这些风险,确保跨境融资流程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一、加强对外开放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只有加强对外开放,扩大与国际市场的接触,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更好地获取国外资金。

同时,企业还需要了解外汇市场的走势,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管理、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信用评级,以提高跨境融资的成本效益和筹资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跨境融资渠道不同的企业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跨境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担保等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资金需求和资产负债情况进行选择。

三、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在跨境融资中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包括加强对外汇市场的观察、评估汇率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出口信用风险等。

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策略

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策略

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策略摘要: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境内企业寻求跨境融资来支持业务的扩展和发展。

然而,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包括:资金流动性低、风险控制难度加大、政策环境复杂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的策略:拓展跨国合作渠道、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融资模式等。

这些策略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跨境融资的挑战,实现快速高效的融资。

关键词:跨境融资、境内企业、难题、策略、流动性、风险管理正文: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境内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以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同时,境内企业的资金需求也日益增多,跨境融资成为许多企业扩大业务、实现海外投资的必要途径。

但是,随着境内企业进行跨境融资的步伐加快,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首先,资金流动性低是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由于跨境资金流动性较差,使得跨境融资的成本较高,资金回收周期较长,这给境内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其次,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由于境内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了解程度不够,加之与合作方存在语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企业在跨境融资中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等,风险控制难度较大。

最后,政策环境复杂也是影响企业跨境融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的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企业在跨境融资中需要面对复杂的政策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变化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解决:首先,拓展跨国合作渠道。

通过在海外纳税、建立海外子公司、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等方式,扩大跨国合作渠道,降低资金流动性低的问题。

其次,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需要增加对海外市场的了解程度,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风险控制难度的降低。

最后,优化融资模式。

企业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优化融资模式,提高融资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境内企业在进行跨境融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难题和挑战,但只要采取合适的策略,就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实现快速、高效的融资。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由于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政府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拓展新的投资渠道,进而缓解市场竞争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处于社会发展经济迅速,涉及的方面广泛,投资日益多元化、多样化,无疑对外投资是中国“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规避贸易壁垒、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方式,中国正努力改变自己在国际经济大格局中的地位。

当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也存在着问题,例如: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且技术不完善;企业培养人才的体系缺陷;对外投资结构和方式不合理;缺乏政府的战略指导和资金支持。

针对此类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政府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扩大规模;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培养技术人才;增强监管力度;完善投资机制。

本文从中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发展经济状况入手,分析问题和实证分析的结论,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对外投资的问题;解决对策AbstractNowaday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chang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ttern, which makes all countrie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attach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their own posi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y take foreign investment as a means to improve their own status. Overseas investment has become a necessary means for developed countries to establish a new economic order. Today, Chinese enterprises although in the social economy rapid developme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volves the aspects of extensive, invest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diversified, there is no doubt that foreign invest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going out", but also to maintain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avoid trade barriers, ways of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ivision of Labour, China is trying to change their status in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Of cours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Chinese enterprises' outbound investment.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level is low and the technology is not perfect; Defects in the system of cultivating talents; Un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mode of outward investment; Lack of strategic guidance and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can be taken to solve such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s Chinese enterprises to invest more overseas; Adjusting the enterprise's operation strategy to cultivate technical talents;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support and regulation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investment; The government will improve the policies on foreign investment by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outbound investment,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onclusions of empirical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iming at making Chinese enterprises' outbound investment develop better and faster.Key words: Chinese Enterprises; Foreign Investment; Problems of Foreign Investment; Solutions目录摘要ⅠAbstract Ⅱ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11.2 文献综述 11.2.1 国内文献综述 11.2.2 国外文献综述 3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61.3.1 研究内容 61.3.2 研究方法 6第二章对外投资相关理论概述72.1 对外投资的理论基础 72.2 72.3 本章小结 8第三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状况分析93.1 93.1.1 投资主体 93.1.2 93.1.3 投资行业 93.1.4 投资规模 103.2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 103.3 本章小结 10第四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114.1 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小 114.2 企业管理水平低且技术不完善 114.2.1 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114.2.2 企业科技水平低 114.3 对外投资的结构和方式不合理 124.3.1 投资地点集中和产业结构失衡 124.3.2 投资方式单一 124.4 缺乏政府战略指导和资金支持 124.5 本章小结 13第五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解决对策分析 145.1 政府鼓励企业 145.2 优化对外投资的结构扩大企业规模 145.2.1 优化产业结构 145.2.2 扩大企业规模 155.3 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培养技术人才 155.3.1 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 155.3.2 培养技术人才和创新科学技术 165.4 本章小结 16结论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如今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应以对外投资与吸收外资并举,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中国。

企业融资主要困难及其解决对策

企业融资主要困难及其解决对策

企业融资主要困难及其解决对策企业融资一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都需要资金支持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融资并非易事,许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

本文将主要探讨企业融资的主要困难及其解决对策。

一、企业融资的主要困难1. 财务状况不佳企业融资的主要困难之一是财务状况不佳。

一些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变化等原因导致财务状况不佳,这使得它们在向金融机构或者投资者融资时面临较大的困难。

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容易被金融机构或者投资者所忽视。

2. 风险评估困难很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都非常关注融资项目的风险,而企业融资的风险评估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对于一些新兴行业或者初创企业来说,它们的风险是很难被准确评估的,这使得它们在融资过程中面临很多的困难。

3. 缺乏稳定的盈利能力企业缺乏稳定的盈利能力是融资的另一个主要困难。

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一般会更愿意向具有稳定盈利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因为这样可以降低投资的风险。

而一些初创企业或者新兴行业往往缺乏稳定的盈利能力,这使得它们在融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困难。

4. 不良信用记录企业的信用记录对融资至关重要。

一些企业由于长期经营不善或者违约等原因导致信用记录不佳,这使得它们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

不良信用记录不仅会减少融资机会,还会导致融资成本增加。

5. 融资成本高昂企业融资的另一个主要困难是融资成本高昂。

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一般都会要求企业支付一定的融资成本,这对于一些资金紧缺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高成本的融资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负债压力,还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企业融资的解决对策1. 加强财务管理,提升财务状况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提升自身的财务状况。

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措施,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强融资的可行性。

2. 提升企业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制度,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增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信任感。

企业跨境融资分析

企业跨境融资分析

企业跨境融资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范围跨越国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跨境业务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回报。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为跨境业务提供融资支持。

本文将对企业跨境融资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企业跨境融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跨境融资可以帮助企业拓展业务。

随着全球市场的打开和贸易的自由化,企业有机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化经营。

而跨境融资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开展跨境业务,扩大市场份额。

跨境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在国内市场,由于资金相对充裕,融资成本较高。

而在国际市场,由于投资者众多,竞争相对激烈,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跨境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更有竞争力的融资条件,减少融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跨境融资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由于国内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较大,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较高。

而通过跨境融资,企业可以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减少单一市场的影响,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企业跨境融资也面临一些挑战:跨境融资的法律和监管环境复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监管要求不同,企业需要了解和遵守各国的法律法规,同时应对跨境交易的法律风险。

企业在跨境融资中面临的汇率风险。

跨境交易往往涉及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企业需要关注汇率的波动,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降低汇率风险带来的影响。

跨境融资还面临着文化差异、信用评级、审查程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企业积极应对,确保融资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企业跨境融资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融资方式。

跨境融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并购等。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和合作伙伴。

企业可以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

企业也可以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进行跨境业务的发展。

企业还应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企业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

这样可以为企业在跨境融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

国有企业境外融资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法

国有企业境外融资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法

国有企业境外融资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法作者:张爽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25期在国有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为切实有效的推动它们自身的发展,也为了获得更加多元化的投资,应该进行一定的境外融资工作。

可以说,高效且科学化的境外融资,不仅能够切实有效的保障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成效,也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发展水平。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有企业境外融资的过程中,尚存在着较大的挑战,急需采用高效的应对方法,以此来更好的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成效。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在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进行境外融资,有利于合理配置全球的资源,也有利于调整世界格局。

可以说,在国有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境外融资是非常重要的发展举措,也是国有企业得以实现业务发展的关键立足点。

国有企业在开展境外融资的过程中,必须直面其存在的现实问题与挑战,切实有效的采用高效化的应对方法,最大程度夯实国有企业的发展成效,进一步规范境外融资的水平。

一、国有企业境外融资的现实意义在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境外融资工作的深入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若想不断优化境外融资成效、不断提升境外融资力度,就必须深入全面的把握好境外融资的现实意义,更好的推动境外融资工作的深入高效化开展。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境外融资工作的科学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拓展了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满足了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需求。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对于资金的依赖性较强,需求也较大。

在国内资金政策紧缩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为实现更有效的发展,就必须广泛拓展资金范围,不断夯实资金力度,切实有效的拓展规范化的资金渠道。

境外融资工作的开展,为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较为充裕的发展资金,也满足了国有企业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更进一步的提升了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依托于广泛且多元化的境外融资渠道,既能够利用充裕的资金来满足自己的发展,也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实现有效化的突破,继而更好地优化国有企业的发展质量,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运行成效。

跨境业务融资方案

跨境业务融资方案

跨境业务融资方案跨境业务的发展,为企业获得更广泛的市场和更多的业务机会提供了新的契机。

然而,与此同时,跨境业务的融资难题也摆在许多企业面前。

本文将探讨跨境业务融资方案,为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跨境业务融资的难点跨境业务融资面临着一些难点和困境。

其中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

跨境业务涉及到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信息的不对称性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企业可能无法充分了解国外的法律、政策和市场规则,从而导致融资决策不准确。

此外,企业还需要面对汇率风险、政治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加了融资的不确定性。

跨境业务融资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跨境业务融资难题,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从多个角度提升融资的效力。

具体方案如下:1. 寻找合作伙伴跨境业务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合作,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和资源,提高融资成功率。

同时,对于一些行业门槛较高的领域,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可以提供更好的融资条件。

2. 多元化融资渠道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降低融资风险。

例如,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和发债,企业还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众筹等不同形式的融资方式来获取资金。

此外,企业还可以尝试借助政府出台的融资政策,寻找更多的融资机会。

3. 提高信息透明度企业需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准确披露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增强投资人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寻求信誉担保等手段来提高信用度,降低融资成本。

4. 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企业需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例如,企业可以采取保险机制、货币对冲等措施来降低汇率风险,建立应急预案来应对政治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总结跨境业务融资是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提升融资效力。

企业应该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信息透明度和采取风险管理措施等各种途径来解决融资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融资方式,企业才能够在跨境业务中立于不败之地。

跨境业务融资方案

跨境业务融资方案

跨境业务融资方案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跨境业务的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获得有效的融资支持,已成为跨境业务发展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跨境业务融资的现状和特点出发,分析跨境业务融资的风险与挑战,介绍跨境业务融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提供跨境业务融资的建议。

跨境业务融资的现状和特点跨境业务的融资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和挑战。

从融资方式来看,跨境业务融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1.资金来源多元化:跨境业务需要从多个国家或地区获得融资支持,包括股权投资、银行贷款、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

2.货币风险:跨境业务需要解决各种不同货币的风险,包括汇率变化风险、货币政策风险等。

3.法律风险:跨境业务面对各种法律风险,包括国家法律、行业法律等。

4.监管风险:跨境业务需要面对各国监管机构的审查、监督等。

跨境业务融资的风险与挑战跨境业务的风险与挑战与国内业务有很大的不同。

从风险面来看,跨境业务融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1.不确定性风险:跨境业务的环境、法律规定、货币政策、市场等各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2.法律风险:跨境业务面临的法律问题比国内业务更加复杂,监管标准和管辖法律比较模糊。

3.财务风险:跨境业务融资需要解决诸如汇率变化、货币流量、资产评估等财务问题。

4.政治风险:跨境业务融资面临着各国政治因素和不可预测事件的影响。

跨境业务融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因跨境业务融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融资方式。

以下是跨境业务融资的方案设计:1.直接融资:包括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

2.间接融资:如银行贷款、贸易融资等。

3.其他融资方式:如债务重组、发债等。

跨境业务的融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需要有全面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以便在融资设计阶段评估可行性和确定融资方式。

2.融资实施阶段需要注意各项法律和财务问题的协调和解决,需要考虑各项约定,以免产生纷争。

3.持续管理和监控投资组合,了解市场和经济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策略关键字: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主要,难题,解决,策略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策略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在中国与世界经济日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跨境发展成为趋势,而跨境融资也必然成为促进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措施。

并且,随着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融资方式不断丰富与政策上的放宽,让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逐渐便利化。

因此,文章用相关事实和数据分析了当前境内企业跨境融资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难题,并提出了改善中国企业跨境融资的策略。

关键词: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难题;解决策略近年来,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对一个较松的环境,国家连续出台了一些利好政策。

长期以来只有外资企业可以借外债、中资企业难以举借外债的环境将逐渐被打破。

但是在长期严格管理的环境下,突然放松管制,企业跨境融资将处于摸索阶段,如何进行跨境融资、实现跨境融资、扩大跨境融资,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中国企业跨境融资的发展情况分析(一)跨境融资的政策环境变化,呈现利好趋势跨境融资长期以来在我国一直受到严格的监管,但近来政策监管出现松动。

201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通知》,决定自2016年1月面向27家金融机构和注册在上海、天津、广州、福建四个自贸区的企业扩大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

试点期间,多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开展跨境融资业务,丰富了市场主体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发布,我国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的金融机构和企业。

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境外融资不用再进行事前审批,而是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

2017年1月央行印发《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真实合规性审核的通知》。

从政策文件看出,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企业加快偿还外债,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升级,因此外汇管理的方向发生改变,从严格禁止跨境资金流入变为严格控制资金流出,扩大流入渠道。

这对于我国企业进行跨境融资是一个利好消息,同时也意味着跨境融资未来将呈现快速拓展,海外直贷、内保外贷、NRA相关业务等各项跨境业务将逐渐出现。

但是,目前,我国对跨境融资的监管依然较为严格,这与长期的我国外汇储备压力具有很大关系。

未来政策的变化预计将进步放宽,但放宽的幅度、速度难以确定。

(二)跨境融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全球化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加大,中国企业直接参与全球分工的程度日益扩大,境内企业走出去和境外企业走进来已经成为日常贸易。

这种趋势下,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并且,跨境融资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从单纯的向境外金融机构贷款融资转向为交易中介服务、信用支持、理财服务以及现金管理等结构复杂、创新产品的产品交易和融资方式。

企业的金融需求不再只是简单的资金满足,而是为了满足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交易便利化需求的金融服务需求。

跨境融资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融资工具,而是一种贸易工具、交易工具。

跨境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进行大宗商品贸易解决现金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部分金融机构为了发展跨境融资,会直接嵌入到企业的贸易过程,提供贸易的撮合、贸易项下的融资,比如提供商品的套期保值融资、基差交易撮合、跨境多币种贸易、海外扩张、贸易银团等多种服务的有效组合,甚至作为贸易链中的一方直接参与贸易。

如2016年渤海金控拟斥资99.95亿美元收购CIT的C2 Aviation Capital Inc.100%股权。

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1至7月,国内企业实施跨境并购项目达到459个,涉及63个国家和地区,涵盖15个行业,实际交易金额达到543亿美元,超过了2015年全年交易总则,占同期对外投资额比重也超过去年的34%。

促进海外并购热潮的重要原因在跨境融资政策的不断松动、跨境融资方式的不断丰富。

实际上,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国内企业实施跨境并购战略的重要障碍之一。

过去,国内企业跨境并购只能依靠商业贷款,渠道单一,但随着债务融资渠道越来越广泛,股权融资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私募基金、并购基金、保险、信托资金在跨境融资中的融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三)跨境融资前景广阔,银行和企业的意向提升跨境融资规模逐渐扩大。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数据公布,2015年12月末全口径外债1.42万亿美元,2016年6月末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39万亿美元,环比增长2%,2016年9月末全口径外债为1.43外亿美元,环比增长3%。

外债规模呈现连续两个季度稳步回升,逆转了2015年外债持续下降的趋势。

对外融资政策的放开,2016年第二、三季度吸收非居民存款208亿美元。

外债规模回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境内企业出口形势较好,对外借贷融资需求上升;二是境外投资者看好中国的汇报,投资意愿增强。

同时也说明,逐渐开放跨境融资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利好。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对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15年外债宏观审慎�点落实时,为企业带来的融资利差平均达到3%。

这说明实行跨境融资,对需要资金的企业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凸显出境内企业渴望扩宽融资渠道获得资金。

据重庆市政府官方数据公布显示,重庆市企业跨境资金流入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倍,呈现高速增长状态。

在跨境融资的方向上,中国企业与新加坡之间的融资发展更为迅速,目前占中企跨境融资总额的40%以上,而部分城市中新跨境融资占比达到60%。

银行对企业境外融资的意向也在不断提升。

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银行支持累计跟进“一带一路”区域重大项目392个,意向性支持金额超过870亿美元,累计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项目3204个,提供融资金额达到1671亿美元,累计为上万家企业在全球举办了27场跨境撮合会。

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3万亿元,跨境人民币清算量超过236万亿元,保持全球同业第一的地位。

除了中国银行独大意外,其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也在拓展跨境业务,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四)跨境融资面临多重威胁,企业和银行须谨慎近年来,跨境融资主要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主要通过海外金融机构贷款方式,而且大部分采取内保外贷的形式,即国内企业通过国内银行,给海外中资银行开立保函,海外中资银行对国内企业放贷。

这种融资方式须配备定期保证金存款、外币远期锁定等,是境内金融机构最热衷的业务。

2014年至2015年内保外贷的业务给银行带来了企业存款,但是随着2016年该业务的消失,海外贷款业务迅速消失,这对境内银行形成重大冲抵,对海外中资机构的资产和业务也形成影响,并且直接影响到中资企业在境外中资金融机构的融资情况。

此外,2013年央行发布《关于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和完善有关政策的通知》,境内非金融机构可以向境内银行申办人民币境外放款结算业务,但随着2016年对资金流出的进一步控制,该业务被迫停止。

同时,2016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其限制了跨境融资从国内往海外的政策通道,对原来跨境资本转移的行为进行了清理。

随着国内经济和商业的不断发展,在多个产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跨境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出路。

但盲目的对外发展,必然也存在很大风险。

自2010年开始,中国企业呈现跨境并购热潮,形成“并购中国风”,并且每年都在创新高。

其中2016年跨境并购交易达到221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从项目数量而言,中国仅为美国的一半,这意味着中国买家单一项目的均值远远超过美国,如2016年中国化工的并购高达430亿美元。

高额的资本支持下意味着高额的跨境融资,也意味着高额的经营风险。

为了防止并购热潮呈现众多非理性跨境融资并购,中国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外汇局联合机枪对非理性投资的监管,尤其是大额对外投资项目,也建议企业审慎决策。

二、中国企业跨境融资的主要难题(一)办理流程耗时长,容易引起融资失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能过剩严重,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很多传统技术产品逐步转移到落后地区。

同时,世界经济融合度不断加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往来逐渐增多,产业不再只是局限于国内的发展。

因此,在众多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对外投资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制造业在国外市场受到了众多好评,很多制造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发展机遇,并在海外形成较强的发展优势。

但拓展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谈的很多项目都以不了了之结束。

导致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企业跨境融资的手续非常复杂并且冗长。

中国企业在国外开展投资项目,首先需要和财政部、商务部等众多部门先谈好,得到准许实施后才能进行后续步骤。

项目提交到各个政府部门,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审核期。

这往往会错过项目推进的最佳时间。

例如上海纺织集团的苏丹纺织园区项目,从确定项目到审批,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当政府部门得到许可后,银行对项目的评估和审核过程也非常复杂,需要很长的协商期。

一般而言,很多项目从确定到开工建设,四五年都很难谈下来。

即使成功并购,时间也耗费很长。

如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

早在2002年吉利就有并购沃尔沃的想法,2007年正式联系福特公司和政府部门,提出并购意向,并组建了大项目团队,但也是经过了3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并购,而审核的流程贯穿了从提出意向到并购的过程。

其中2010年3月两个公司签订股权收购协议,而2010年8月才完成国内审批程序。

这意味着,吉利在并购的过程中不仅要与国外公司进行协调,同时也有专业团队与政府、协会等相关单位协调。

在此次并购中,25%来自吉利自有资金,其余主要来自国内银行贷款、战略投资者投资和国内权益融资。

海外融资的的45%来自高盛可转债,28%来自福特卖方融�Y,27%来自建行伦敦分行。

这意味着在并购案中,跨境融资成为关键。

据吉利并购案参与人介绍,吉利的融资方案中,不仅国内的融资手续难办,国外的融资手续也非常复杂,都需要经过国内多个部门的长时间审批。

此外,也有直接因为政府审批问题导致融资失败,如2016年勤上光电投资飞利浦因为政府审批不通过而导致合作投资失败。

(二)跨境抵押难以实现,贷款难度较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贷款基本都是抵押贷款,而抵押物的变现必须在银行的可控范围内。

但是海外的资产很难进行抵押贷款。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必须在注册地才能实现抵押贷款,长沙的资产不能拿到广东抵押获得贷款。

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各地的不动产信息还未实现联网,银行难以了解到抵押物的登记信息、抵押信息。

此外,跨境的抵押物在评估、兑现也存在难度,银行对抵押物的要求更为严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