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省级汇总
国家环境保护体系省级环境保护数据库表结构规范试行

国家环境保护体系省级环境保护数据库表结构规范试行介绍本文档旨在规范国家环境保护体系省级环境保护数据库表结构,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通过统一的表结构规范,可以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查询的便利性。
本规范的试行范围为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相关数据库。
表结构规范表命名规范表名应具有描述性,能够清晰地表示表的内容。
表名应使用小写字母,可以使用下划线来分隔单词。
字段规范主键字段每张表都应该有一个主键字段,用于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数据。
主键字段应该具有明确的含义,并能够在表中唯一标识一条数据。
外键字段如果表与其他表存在关联关系,需要添加外键字段。
外键字段应该指向关联表的主键字段,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字段命名规范字段名应具有描述性,能够清晰地表示字段的含义。
字段名应使用小写字母,可以使用下划线来分隔单词。
数据类型规范字段的数据类型应根据其内容进行选择,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数型、浮点型、字符型、日期型等。
字段长度规范字段的长度应根据其内容进行选择,以确保能够存储所需的数据。
过长的字段长度会浪费存储空间,过短的字段长度会导致数据丢失。
索引规范表中的字段如果经常被用于查询条件,可以创建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索引应选择合适的字段,并根据查询频率和数据量进行创建。
数据库结构规范数据库应采用规范的三层结构,包括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
数据层负责存储数据,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业务逻辑,表现层负责展示数据。
总结国家环境保护体系省级环境保护数据库表结构规范的制定和试行,对于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和查询便利性至关重要。
遵循本规范的表结构规范,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升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管理水平。
***以上是国家环境保护体系省级环境保护数据库表结构规范试行的文档内容。
耕地后备资源技术规定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1.总则为规范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保证调查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统一性,依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案》、《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案》及相关标准,制定本规定。
1.1调查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国31省(区、市)(港、澳、台除外)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1.2工作内容本次调查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全国范围当前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进行调查评价,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等情况,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分析开发利用潜力。
1.3基本要求1.3.1以2012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开展调查评价工作,精度应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一致。
1.3.2以县为单位开展调查评价工作,在县级数据库和数据汇总基础上,进行地市级、省级建库和数据汇总。
省级检查通过后,将成果上报国土资源部。
1.3.3各评价单元的最终理论面积按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标准》计算。
1.3.4按照统一表格与要求,实事求是进行填报。
1.4建立严格的成果检查验收制度。
1.5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但不得与本规定相抵触,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1.6本规定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2.准备工作2.1资料收集2.1.1图件资料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土壤图、水资源分布图、热量分布图、上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图、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开发整治规划图、农用地分等定级图,以及林业普查、农业普查、自然保护区规划、环保规划等相关图件。
2.1.2数据资料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上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资料。
2.1.3数据库资料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2.1.4文字资料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相关报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报告、上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第二次土壤普查报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等。
政务资源目录汇总(北京市、省级)

(4) 信息资源分类 信息资源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 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 信息资源分类对于信息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对政 务信息资源协助实施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它可以按类别协助开发利用 已有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为了多方面刻画政务信息资源的特征,便于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组 织、维护和使用,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确定了以主题分类为核心,以服 务、行业和资源形态分类为辅助的分类方案。四个面的特征基本覆盖 了政务信息资源的产生、加工、使用和管理维护过程中的不同视角, 能够较好地满足对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和使用的需求,而且易于 理解和接受。 (5) 信息资源唯一标识符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是政务信息资源
2
包含数据志信息以及数据质量报告等内容,数据志说明的是信息资源 的生产依据和过程,数据质量报告给出了按特定的数据生产标准进行 评价的结果。数据表现确定了数据的展现方式,包括图形、影像、文 字等方式的说明。数据模式信息包含有关数据的物理模式的信息。图 示表达则进一步说明了采用图形进行数据表达的具体规则。限制和维 护信息既包括信息资源本身也包括元数据的使用以及日常维护方面 的信息。
(6) 技术管理要求 “技术管理要求”中规定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管理架构包括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使用和管理的三个角色和六项活动。三个角色 是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的提供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六项活动包括 规划、编目、注册、发布、维护、查询。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 建设过程中,政务信息资源的提供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应严格按照“技 术管理要求”中的规定承担其职责、履行其义务;同时,按照其管理 范围和职责权限梳理、规划政务信息资源公开与共享的内容和目录、 交换服务的内容和目录;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编目、注册、发布和 维护,保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使用者能够查询到所需的政务信息资源。
15个副省级城市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现状调查

20 年出版的《 08 中国图书馆大全》 缺补漏 。 喳
文化 的传承 、 抢救 、 开发与利用起 着不可估 量的作用 。 为此 , 国家教育 部颁布 的《 普通 高等 学校 图书馆评 估指 标》 中明确指 出 , 色数据库 建设是 图书馆评估 的一项 重要 特
图书馆名称 建馆时 间及馆藏量 特色数 据库名称 数量 ( ) 个
百年长春资 源库 、 伪满 十四年史料 资源库 、 E 东j 市县沿革 与地 名由来 、 长影 影片 、 人物 资源库 、 长春老照片资 源库 、 长春 老字号资源库 、 萨满文化专 题数据库 、 藏国家珍贵 馆 始 建于 1 1 9 0年 古籍数据库 、 近现代地方 文献文摘数 据库 、 伪满 文献书 目数据库 、 吉林第一 资源库 、 吉 长春市图书馆 现藏文 献 2 0 0 余万册 林地方法律 法规全文 数据库 、东j 地 方文献索 引数据库 、东北地 方文献索 引数据库 ( )长春 院士库 、 续 、汽 吉 林企业风采专题文摘数据库 、 社科基金规划项 目 吉林 成果数 据库 、 东北二人转专集库 、 剪报信息库 、 纪念抗战胜利 6 周年资源库 o 始建于 10 年 98 沈阳市图书馆 现藏文 献 1 3 8 万册 沈阳人物 、 农业科技资料 、 科普 园地 、 万物溯源 、 热销书摘 、 文化侥 息、 沈阳史话 、 阳地 沈 方法规 、 沈阳图典 、 汽车 、 植物 、 书介绍 、 新 文化艺术 、 作动态 、 装修 、 家庭 商业广告 、 东 北现代文学 、 装备制造业等 萧红专题 、 建国前报纸全文数据库 、 中东铁 路画册 、 图片数据库 、 馆藏图录 、 馆藏建 国前 中文地方报纸 、 大哈尔滨 明信片 、 地方 文献全文数据 库 、 馆藏 哈尔滨地方文献 文摘 、 哈 尔滨历史资料 专题 剪报 、 兴东北老 T业 基地大事 记 、 振 馆藏光盘 、 黑龙江鹤文 化 、 网上 资源专题 信息 、 仲夷 资料 汇编 、 贵古籍专题数据库 ( 前共 l 条记 录) 任 珍 目 2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系统的评审验收_张晗

河南科技2012.05 下24创新研究INNOV ATION STUDIES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系统的评审验收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 张 晗 陈顶峰“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系统”(以下简称数据库录入系统)是由“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办”开发的,基于GIS 的二维空间属性的数据库管理软件,采用数据模型技术保证数据质量,主要用于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的录入、管理。
使用时,首先由建库人员通过数据库录入系统建立以单核查区为单位的成果数据库,在各项目承担单位通过自检、互检、抽检并对其改正完善后提交到省级项目办,最后由项目办组织数据库评审专家评审验收。
本文,笔者通过对单核查区数据库的评审验收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了以下几种便捷有效的数据库评审验收方法。
一、形式验收形式验收的目的是检查提交的核查成果数据库形式内容是否齐全。
成果数据库纸质资料应包括报告、图件、附表、附件、评审意见书(报告和数据库的初审、终审意见书)、数据库质量检查表(自检、互检、抽检、数据库检查记录表);另外还应保存电子的Access 成果数据库光盘。
二、查错程序验收又称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建库辅助程序验收,该程序由项目办开发,一方面提供核查数据库建库辅助功能,能有效减轻建库工作量、提高准确度;另一方面也能检查、核查数据库,包括对Access 属性表的检查、核查数据库目录结构及文件编码的检查等。
用辅助程序查错,其主要检查的是数据表项的填写格式的标准性、数据表项的名称与代码的一致性、单一属性表中的运算错误、各表之间的逻辑关系。
有两项易忽视的内容应引起工作人员特别注意,一是Access 属性数据库、数据库目录结构及文件命名检查,二是数据库及图件设置的坐标及投影方式的检查。
三、电子图件验收最终的GIS 专题成果图主要包括套合图(含地形地质图)、采掘工程图、资源储量估算图和资源储量利用现状图。
检查验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7个方面。
1.四类图件要完整。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汇交办法(试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汇交办法(试行)1 总则1.1 目的为规范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提交程序、内容、形式以及存储规则,保障全国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的顺利汇交,特制定本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办经[2015]5号)(以下简称《检查验收办法》)要求,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经检查验收合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的汇交。
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或操作办法。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后日常登记数据的更新办法另行规定。
1.3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 2538-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 2539-2014)《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办经[2015]5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技术指南(试行)》2 组织实施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原则上采取三级汇交的方式逐级开展,即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县级向市级汇交、市级向省级汇交、省级向农业部汇交。
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汇交的组织工作由同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确权办”)负责。
各级确权办应按照“检查验收一个,报送一个”的原则,及时报送检查验收合格的县级确权登记数据库成果。
汇交程序如下:(1)数据汇交单位向上级确权办提交汇交情况说明(见附录1,以下简称“汇交情况说明”),并附数据库成果资料清单表(见附录2,以下简称“资料清单表”)。
(2)上级确权办根据提交的汇交情况说明进行检查,并核对资料清单表是否完整,确认无误后,通知汇交单位进行数据汇交。
地籍测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_测绘规范大全_地籍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全面完成调查任务,统一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县级土地调查成果、市(地)级汇总成果和省级汇总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
成果的自检、抽查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检查验收的制度对县级调查成果实行自检、预检、验收、核查确认的检查验收制度。
检查验收工作分别由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县级负责自检,市(地)级负责复查,省级负责预检和验收,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核查确认。
市(地)级、省级汇总成果,实行自检和上级验收的检查验收制度。
第四条检查验收的依据(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四)《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五)《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六)《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八)《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1993)(九)《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十)《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十一)《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交办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第五条检查验收的程序(一)县级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程序1.自检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组织调查承担单位及相关部门,对调查成果进行全面自检,并形成自检报告。
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规定

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规定为加强数据库的管理、使用、维护和更新,民政部制定了《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的使用、维护、更新,确保数据完整、规范、准确、有效,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服务,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根据有关法规及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是指以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等为基础,对地名和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等数据的采集、录(导)入、存储、处理、分析、应用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由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地区、盟)、县(市、市辖区)四级数据库组成,使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其中国家级数据库存储全国范围的数据,省、市、县三级数据库各存储本行政区域内的数据。
第三条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一)采集、审核、录(导)入数据;(二)更新、补充、修改数据;(三)按时限报送数据;(四)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五)硬件设备配置及管理维护;(六)软件研发、配备、升级及运行维护;(七)数据管理和应用;(八)安全保密管理。
第四条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运行管理执行以下标准:(一)《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l8521—2001);(二)《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民地办发〔2010〕1 号;(三)《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指导意见》(民办发〔2006〕4号);(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规程(修订版)。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行政区划和地名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本级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的使用、更新维护、运行管理、开发应用及配套建设。
第六条民政部负责制定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组织开发应用各种比例尺的图形库数据;组织研发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软件升级;省级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指导、上报数据审核和检查验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负责国家数据库数据的汇总、修改、管理应用和安全保密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压覆资源储量数量、质量、结构及 分布 对压覆资源储量按矿石类型、矿 石品级分组求和
9、消耗资源储量数量、质量、结构及 分布 分别对采空、损失资源储量按矿 石类型、矿石品级分组求和
10、新上表核查矿区资源储量种类、数量及分布 提取汇总ACCESS库中以W开头的核查矿区,按 矿床类型、保有储量、保有基础储量、保有资 源量、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等分类统计 11、核查前后各类资源储量数量、结构及分布 • 分别提取本省2009年度登记统计数据库及本次 核查汇总ACCESS数据库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保 有储量、保有基础储量、保有资源量,以及占 用保有资源储量、未占用保有资源储量数据 • 进行核查前后各类基本资源储量数据对比
(2)自定坐标系专题图层
坐标单位随本图坐标系,直接存放 在本专题图子目录
①矿区编号点图层
• 注释点图层 • 对每个矿产子图符号标注的一个临时编 号,与图上资源储量表中对应各核查矿 区的临时序号一致
②统计列表图层
• 包括点、线各一个图层 • 存放描述各个核查矿区的资源储量特征 或利用现状特征一览表或数值统计表
经纬度地理坐标,单位度,存入“汇总GIS图层” 目录
• • • • • • • •
核查矿区图层(线、面) 原上表矿区图层(线、面) 勘查工作区图层(线、面) 采矿权图层(线、面) 探矿权图层(线、面) 矿体图层(线、面) 采空区图层(线、面) 资源储量利用图层(线、面)
2、二次生成省级汇总GIS专题图层
待汇总的Access 属性数据库 核查矿区编号 是否重复? 修改 重复
ACCESS 数据库 汇总流程
不重复
重复
检查采矿权许可证号是否存在重复 修改 重复
不重复
重复
21张数据表顺序追加到汇总库
汇总的属性数据库 执行各类数据提取查询
二、建立省级汇总GIS空间图库
1、直接拼接8类省级汇总GIS专题图层
(3)比例尺 • 大部分省为1∶50万 • 新疆、内蒙、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可 为1∶100万或1∶150万 • 重要矿集区专题图集一般为1∶5万~ 1∶10万 (4)地质地理底图 • 全国1∶50万地质地理底图数据库,地调 局开发
1、核查矿区资源储量分布图
(1)投影及比例尺 • 有绝对坐标及具体比例尺 (2)底图 • 各省最新简化地质地理底图 • 保留地质单元面色,去掉地质单元界线及 相关注释,保留构造线 • 地理内容包含主要城市、铁路及高速公路
(3)放大矿集区图面内容 • 核查矿区边界、矿权边界、矿体边界,占 用未占用区域分布区边界及其他更细开发 信息内容 • 本矿集区开发利用统计性数据、图、表(参 见开发利用总图) 实例P
(4)全图内容摆放 • 一幅图中有多个矿集区时,矿集区的排 列、位置应尽量充满全图,排列应尽可 能美观 • 总图的下部应有统一图例 (5)投影及比例尺 • 全图无绝对坐标无具体比例尺 • 全省导航图及矿集区放大图无绝对坐标 无具体比例尺,但有经纬度网及比例尺 缩放条 说明:如矿区呈分散状,可不按此图表达
(1)经纬度地理坐标专题图层 矿产地点图层及矿产符号点图层,坐标单位 度,存入“汇总GIS图层”目录 ①矿产地点图层 • 以核查矿区矿体分布中心位置代表核查矿区 • 点位置坐标: 软件自动生成+人工干预 • 点图元:实心圆子图,全国统一图例库子图 编号7(高度0.2,宽度0.2,颜色1)
• 挂接属性表字段: 核查矿区编号(C10) 行政区代码(C6):填写到县 行政区名称(C20):填写到县 中心经度(C11),中心纬度(C11) • 可以以核查矿区编号检索扩展属性字段 内容 • 图层使用: a.以点图元代表核查矿区位置 b.作为标准矿产子图符号上图参考位置
(3)“汇总专题图件”目录 • 存放省级汇总成果图件,均为MapGIS格 式,按矿种存放 • 每个矿种包括4大类图件及重要矿集区图 集5个子目录 • 矿集区图集子目录下可再按具体矿集区 设置次级目录 (4)“省级统一图例库”目录 • 存放各省自己的MAPGIS统一图例系统库
省 级 汇 总 数 据 库 目 录 结 构
汇总的MapGIS 空间数据库
各类专题图引用汇总图层
三、提取省级汇总专题数据 1、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区数、矿区规 模及空间分布
• 检索数据表:核查矿区表、核查块段储量表 • 以“核查矿区编号”为主关键字,对“核查 金属量”或“核查矿石量”求和得核查矿区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 以“矿区规模”字段分组,对“核查矿区编 号”字段计数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单矿种省级汇总技术要求
(数据库部分)
王勇毅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组
数据库汇总流程
1、建立省级ACCESS储量数据库 2、汇总省级MapGIS空间数据库 3、提取专题数据 4、编制省级汇总图件 5、建立省级汇总目录
一、建立省级汇总ACCESS数据库
1、与矿区级ACCESS数据库同结构 2、21张数据库表 3、全省所有矿区21张表数据追加
(3)主图面内容 • 矿体平面投影线、面图层; • 矿产地图层; • 矿产符号点图层(矿区规模、共伴生资源) • 核查矿区编号图层; • 比例尺、图例、责任签 (4)图边统计图表 • 统计插图点、线、面图层 • 统计列表点、线图层
实例P
插图转成MAPGIS图层 • EXCLE生成插图 • 转存为JPG或tif光栅文件 • 转换生成msi影像文件 • 装入MAPGIS • 矢量化插图轮廓线
实例
3、重要矿集区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1)两类图式 • 右上角放置全省矿集区导航图,图幅内 为放大表示矿集区 • 适当大小省行政区图以放在中间作为全 省矿集区导航图,各矿集区放大图围绕 四周,用箭头指向全省图中具体位置
矿集区1
矿集区1
矿集区2 矿集区3
矿集区2 矿集区3
实例P
实例Fe
(2)导航图 • 底图为省行政区图 • 包括地市级以上界线,重点城市名称,铁 路、高速公路 • 用线条勾画出矿集区边界及名称
③统计插图图层
• 包括点、线、面各一个图层 • 存放各种汇总统计插图如各种柱状图、 饼图
待汇总MapGIS 空间数据库 空间坐标是否配准 空间坐标 重新配准
GIS 专题图层 汇总流程
已配准
未配准
提取待汇总图层元数据(投影类型、投影参数) 以省级汇总图投影参数做投影转换
合并生成省级汇总图层 生成二次处理省级汇总图层 投影转换成经纬度坐标省级汇总图层
2、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的地质特征,包括 矿床类型、矿石类型及矿产组合等 • 检索数据表:核查矿区表、核查块段表、 核查块段储量表 • 按“矿床类型”、“矿石类型”、“矿 产组合”分组,对“核查金属量”或 “核查矿石量”求和 • 对于煤炭,按“煤类”分组,对“核查 矿石量”求和
3、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的资源特征,包括各类 资源储量的数量、结构、品质及品位-吨位 构成 • 检索数据表:核查块段表、核查块段储量表 • 按保有储量、保有基础储量、保有资源量、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分别统计各类储量 • 累计查明资源量的品质通过对“矿石类型”、 “矿石品级”两个字段分组,对“核查金属 量”或“核查矿石量”求和而得 • 品位-吨位构成:按品位从高到低,分10-20 个品位区段,求各区段储量;对于煤炭,考 虑煤类-储量构成
四、省级汇总图件编制
(1)汇总图件 • 4大类图件 a.核查矿区资源分布图 b-1.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b-2.矿集区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c.资源储量利用建议图 d.重要矿集区资源利用现状图及其他 专题图图集 • 图件采用MapGIS成图
(2)图例库 • 全国统一MapGIS图例系统库,包含统一 的标准矿产子图符号 • 允许每省有一个统一图例库,但必须包 括全国统一图例库中核查矿区、原上表 矿区、勘查工作区、采矿权、探矿权、 采空区6类线型图例及储量利用面图例, 并包统一的标准矿产子图符号
2、省级核查矿区成果汇总数据库
• “省—县市—核查矿区”三级目录 • 根目录为省级代码、次一级目录为县市 代码,县市目录下放置本县市各核查矿 区成果数据库
省 级 核 查 矿 区
核 查 成 果 汇 总 数 据 库 目 录
谢谢大家!
②矿产符号点图层
• 标准矿产子图符号标注矿产地矿种 • 每个子图表示一个矿种,多矿种多个子 图(个别复合矿种如铅锌矿) • 子图大小反映核查矿区资源储量规模 • 子图位置以矿产地点图元位置为参照围 绕放置,必要时辅以指示线 • 全国项目办统一制作标准矿产子图符号
• 挂接属性表字段: a)核查矿区编号、行政区代码、行政区名称 b)矿产代码1、矿产名称1、统计对象代码1、 统计对象名称1、已占用保有储量1、未占用 保有储量1、累计查明储量1、储量单位1 c)矿产代码2、矿产名称2、 …… d)矿产代码3、矿产名称3、 …… • 行政区代码及名称填写到县 • 储量根据矿种不同按规范填写金属量或矿石 量,储量单位也对应填写
实例
五、省级汇总目录结构 1、省级汇总数据库
(1)“汇总ACCESS数据库”目录 存放由全省所有核查矿区汇总形成的 ACCESS数据库 (2)“汇总GIS图层库”目录 存放由全省各核查矿区8类线、面专题图 层拼接得到的汇总专题图层,包括核查矿区 图层、原上表矿区图层、勘查工作区图层、 采矿权图层、探矿权图层、矿体图层、采空 区图层、资源储量利用图层
4、资源储量的利用情况(含已占用和未占用 储量),包括已占用和未占用储量的数量、 结构及空间分布情况等 • 检索数据表:核查矿区表、核查块段表、核 查块段储量表 • 按“矿床类型”、“利用情况码”字段分组, 对“核查金属量”或“核查矿石量”求和得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5、保有资源储量的数量、结构及分布特 征及品位-吨位构成
2、全省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1)投影及比例尺 • 有绝对坐标及具体比例尺 (2)底图 • 地理底图,不含地质内容 • 地市级行政区划界线、乡镇以上城镇标注 • 重要水系、铁路、高速公路及国道 • 港口、电站、产品流向(标示)、采选加 工基地及其他开发利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