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内容信息符号的影响因素及对应的实例.

合集下载

作文范文批改符号图解及常见语病.doc

作文范文批改符号图解及常见语病.doc

作文批改符号图解及常见语病作文批改符号图解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以上批改符号不应只教师会用,学生也要会用。

小学生常见病句1、句子缺少前半部分①看了《张思德》这部影片,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②亲自动手做了一遍,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③红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真是好看极了。

④微笑着走出"神舟五号"的返回舱。

⑤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才发现她还没有回来。

⑥看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使我的心里充满自豪。

⑦从我上学的那天起,就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⑧过马路时,要注意来往的车辆。

⑨做完作业就看课外书或玩电脑。

⑩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须加强环保意识。

2.句子缺少后半部分①警察叔叔不怕牺牲的精神。

②我们要不断新的知识。

③大家都积极体育活动。

④今晚,迎接奥运健儿凯旋归来的大会在首都体育馆。

⑤明天凌晨,流星雨将在北京西北方向。

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⑦我要专心致志地听老师。

⑧红红的作文,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⑨看到我们的进步,老师的脸上浮现出。

⑩我要学习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

3.句子缺少中间部分①看了《张思德》,很多人都哭了。

②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③从他到校的第一天起,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及其在教育中传播实例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及其在教育中传播实例

05教育技术学20052801160 伍小惠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及其在教育中传播实例一、拉斯韦尔模式(一)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了一个用文字形式阐述的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就是回答以下几个问题: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谁,说了什么,通过何种通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五W传播模式。

如图一所示。

图一从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五个传播要素,我们得到传播研究的五大内容:(1)控制分析:研究“谁”,也就是传播者,进而探讨传播行为的原动力。

(2)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或称信息内容)以及怎样说的问题。

(3)媒体分析:研究传播通道,除了研究媒体的性能外,还要探讨媒体与传播对象的关系。

(4)受众(对象)分析:研究庞大而复杂的受传者,了解其一般的和个别的兴趣与需要。

(5)效果分析:研究受传者对接收信息所产生的意见、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等。

拉斯韦尔的模式在大众传播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它率先开创了传播学模式研究方法之先河。

但这一模式过于简单,具有以下明显的缺陷:首先,它忽略了“反馈”的要素。

它是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

由于受他的模式的影响,过去的传播研究忽略了反馈过程的研究。

其次,这个模式没有重视“为什么”或动机的研究问题。

在动机方面,有两种值得重视的动机:一是受众为何使用传播媒体,二是传播者和传播组织为了什么去传播。

最后,重视传播者的地位,忽视、甚至剥夺了受传者的“主体参与”地位。

(二)拉斯韦尔模式在教育中的实例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因其缺乏反馈系统而适用于大众传播。

〔案例一〕在教育中,特别是过去传统的教育中,常常采用的就是这种单向传播模式,也就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中学历史——鸦片战争”的课堂中,教师担任传播者的角色,对传播内容、传播媒体进行控制;学生则是受众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

《第10课从数据到编码》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四年级上册

《第10课从数据到编码》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四年级上册

《从数据到编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概念和特点,认识数据的分类和用途。

2. 引导学生掌握数据输入的基本方法,包括文字、数字和符号的录入。

3. 培养学生初步的编码意识,理解编码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作业:- 学生需提前预习《从数据到编码》第一课时内容,了解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要求学生通过家庭或学校电脑,搜索至少三个不同类型的数据实例(如文本数据、数字数据、图像数据等),并简述其特点和用途。

2. 实践操作作业:- 掌握数据录入方法,学生需使用键盘或触摸屏输入汉字、字母和数字等,每项不少于20个字符。

- 设计一个小游戏或工具,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运用所学的数据输入知识编写一段简短的代码(如编写一个简单的加减法程序),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编程思维。

3. 思考拓展作业:-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数据来源,例如天气预报、交通流量等,并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成简单的报告或海报形式。

- 让学生理解编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网站编程、电子支付等,并讨论这些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1.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在提交时注明学生姓名和学号。

2. 数据录入部分要求准确无误,字迹清晰,保证作业的整洁性。

3. 编写代码的作业应符合基本编程规范,遵循结构化编程思想,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 思考拓展部分的作业应具备实际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四、作业评价1. 结合学生完成情况对每项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编程作业的创新性、规范性、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后,将批改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2. 对于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提高学习效果。

作文批改符号和要求.ppt

作文批改符号和要求.ppt

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
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 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 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 答案:C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D.航空运输
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
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
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
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
答案:C
2. 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 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 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
筹办航空事宜

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 邮传邮正传式部脱离海关。 (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万国。邮联大会
2.电讯 (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台设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 办电报的开端。

1.2人机作业图实例分析

1.2人机作业图实例分析

依作业程序由上而下记录。如用

表示人或机器进行工
作,用
表示人或机器空闲,图形的长短由工作或空闲的时间而定,
并在旁边注明每一操作单元的内容
• 只绘出一个操作周程
3. 统计部分:统计内容包括操作周程,人、机在一周程内的工作时间和空 闲时间,以及人和机器时间的利用率
1.2人机作业图
作业名称:车削零件
开始动作:装夹零件
LM N1
L W
•N1:一个工人操作机器的最低数 •L:装卸工件时间 •M:机器加工时间 •W:工人由一台机器走到另一台机器所需时间 •L+W:为工人操作机器所需时间 •L+M:为一台机器的作业周期
1.2闲余能量分析
作业名称:车削零件
开始动作:装夹零件

装夹工件
0.5
编号:
图号: 日期:
结束动作:
车削
0.5
空闲
0.8
车削
1.5
空闲时间 0.2min 0.8min
利用率 92.86% 71.73%
1.2人机作业图实例分析
针对某具体工序的改进
人 装夹工件
空闲 86.4
卸下工件 10
统 计

周程 106.4s

106.4s
机 空闲 10
车削 86.4
空闲 10
工作时间 20s
空闲时间 86.4s
利用率 18.80﹪
86.4s
20s
81.20﹪
1.2人机作业图实例分析
为了提高人机的操作时间的利用率,我们设计了一人操作三台机床,作业 图如下:

装车床1#10s 卸车床2#10s 装车床2#10s
卸车床3#10s 装车床3#10s 空闲46.4s 卸车床1#10s

第三章 符号与信息

第三章 符号与信息

索绪尔的符号三项式
所指
记号
(符号)
能指
索绪尔三项式
能指的层次
信息
• 信息是指消息、知识和情况。 • 信息是减少或消除某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 西。 • 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
信息的产生与形态
• 信息是在物质相互作用中产生 • 相互作用的方式 • 作用的痕迹——信息
信息的形态
信息的本质
• 信息不同与物质,但与物质密切联系 • 信息不同与能量,但二者又密切联系 • 信息既客观存在,又受主观因素影响

信息的特征
• • • • 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 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 信息可以传输和存储 信息可以提取和加工
狭义信息和广义信息
• 狭义信息只考虑信息的形式,排除信息的 语义要素
4. 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做 出决定
• 学生利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运用批判性 思维技巧来计划和实施研究、管理项目、解决问 题并生成重要的决定。学生应能够: • a 明确并确定调查中的真实难题和重要问题 • b 计划并实施活动,来寻找解决途径或完成一个 项目 • c 收集并分析数据,来确定解决途径,并做出重 要决定 • d 使用多种过程,从多个角度探索多样化的解决 途径。
3. 研究和信息流通
• 学生运用数字化工具来收集、评价和使用 信息。学生应能够: • a 运用策略来指导调查。 • b 从丰富的资源和媒体中查找、组织、分析、 评价、综合信息,并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 符合伦理道德规范。 • c 恰当地评价并选择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工具, 来细化任务。 • d 处理数据和报告结果。
2. 交流与合作
• 学生利用数字媒体和数字环境进行交流与合作, 包括利用远距离教育支持个人学习,并帮助其他 人学习。学生应能够: • a 利用丰富的数字化环境和资源,与同伴、专家 或其他人进行交流、合作与分享。 • b 利用丰富的媒体和多样化形式有效地传播信息 和想法,从而扩大听众范围。 • c 通过与不同文化的学习者交流,培养对文化的 理解和全球化意识。 • d 参与项目组,来开发原创著作或解决问题。

第11讲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第11讲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第十节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一、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概述 一、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概述 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内各种构成要素的总和,它包括设备、工具、物料的布局、放置,物流通道的流向,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范围,事故疏散通道、出口及泄险区域,安全标志,职业卫生状况及噪音、温度、放射性和空气质量等要素。

二、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二、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结合作业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的具体要求,生产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4类。

(一)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内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地基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包括受限空间作业),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二)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外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交通环境不良,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及地面开口缺陷,建(构)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周界设施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排水系统故障,其他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三)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地下(含水下)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隧道/矿井顶板或巷帮缺陷,隧道/矿井作业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岩爆),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四)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包括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第四章 信息与符号

4:第四章  信息与符号

第一节 信息
③系统论研究 20世纪20年代初,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了 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1937年,他首次提出了一般系 统论原理。1945年他发表了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 1968年发表了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斗与应 用》,成为系统论的代表作。
第一节 信息
2.信息的界定 申农(1949)“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韦弗(1949)“信息与你说的是什么没多大关系,而 与你能说什么有关。” 维纳(1950)“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 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与外界交 换来的东西。”
第一节 信息
⑤系统
传播活动是一个系统,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在大环境 的制约之下起作用的。如果我们把人类社会看作一个 系统,那么它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换,正是通过传播 活动才能进行。
第一节 信息
信息的特征和功能 1.“信息”的特征 ①可共享性。这是信息的本质属性。信息不会因为 一方的交流与共享而减少,相反信息量有可能增加。 ②可识别性。信息反映了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的 改变方式,它表现了物质与能量在空间结构和时间顺 序上分布的不均匀状态,人们可以通过这种状态实现 对信息的判断。识别可以分为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 通过感觉器官进行识别方式是直接识别;通过各种探 测手段进行识别,称为间接识别。
第一节 信息
3.信息的实质 ①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要素 客观世界由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物质、能量和信息。 在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还有另外一 种客观东西的存在,它使得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拥有了 秩序,也使得这种变化可以传递和表达。这种东西就 是信息。 ②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信息就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也就是能减少或者消除 不确定性的任何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标志:
具有此类符号特点的还有公车站牌等。 也是在人们日常的经验跟体会的情况下, 建立起来的一种共识。 从而成为了一种特定的表达信息的符号。
原因分析
①个人经验:由于经验不一样,每个人对符号意义的理解
也会不一样。同时由于个人情感、喜好每个人对某事物的 主观上或感情上的不同,对符号意义的理解也会不一样。
②时间因素:
随着时代的迁移,许多文字代表的意义都变得不同,甚至词性 都发生变化。
例如“同志”一词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 “君”等差不多,都是彼此之间称呼。 到了近现代,本指志同道合,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 同时也成了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比如“王同志”等。
但近年来,却越来越少人会用“同志”这个词彼此称呼。 因为同志 有时被用作兄弟恋的男同性恋的代称, 比如,“同志酒吧”,“同志文学”。并且这层含义反而后来居上。
作业内容:信息符号的影响因素及 对应的实例,产生的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孙筱静(组长) 马苑苑 温潜 叶颖诗
符号的影响因素
小组成员:
组长:孙筱静 组员:马苑苑 温潜 叶颖诗
什么是符号?
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人类传播活动的要素,符号代表事物,它能 脱离参加传播活动的双方而独立存在。 符号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元素,表现为有意义的 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
影响符号意义有哪些因素呢?
一、符号本身的意义性质与表意过程
二、经验影响
三、环境因素及时间因素的影响 四、受传者的民俗文化差异
影响因素之一: 符号本身的意义性质与表意过程
解释
符号的重点是表意过程,所显示的是对客观事物进行阐释或 抽象的途径。 因此,意义作为符号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全部内容,是人对客观 事物进行阐释的结果。
符号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抽象的过程,而当符号越发 抽象时,它跟那个具体的事件的关系就越发疏离。 面对某一客观事物,用于指代或表述的符号也可以是多样的。
举例
这些图片各自表示一种符号,但其包含有不同的 信息,其代表的意义也不同。
原因分析
符号的意义一般包括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不同的人会根 据自己我主观感情去理解所接到的符号,或是它的本义, 或是它的寓义,或是一语双关的符号,因此影响了同一符 号的不同意义。
原因分析
符号不是孤立一成不变的,它的意义受其所处的环境背 景及时代影响,也是随着时间变化发展的。这样变致使不同 生长环境的人及不同时代的人所受的熏陶有很大的差异,因 此同一个符号在受到不同的环境及时间的影响下代表不同的 意义。
影响因素之四:受传者的民俗文化差异
解释
民俗不仅仅是一种民间自我传承的文化事象,还是一个 民族自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精神风貌和世界观的一种 行为方式。任何一种民俗现象,都是经由相应的表现体 构成的。这些表现体,正是各式各样民俗元素的象征符 号。
由拉斯韦尔的5W传播过程模式,我们可以知道,前四个 要素都有可能受到干扰,传播者受的干扰特别表现在口头 语言中,媒介的干扰对传播过程的影响最大,从而使最后 的内容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影响符号的意义。
影响因素之二:经验影响 解释
每个符号都包含有特定的意义,但是由于使 用者及受用者这些的经验不同,对符号意义的理解 也会不用,因而说符号的意义因人而异。
其中经验可以分为个人经验和社会经验两部 分。
①个人经验
举例
AD、3D、911、111等 字母,数 字组成的符号
AD
1、网络中 AD 代指广告。 2、AD也被称为是ADSL的缩写,表示的是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非对 称数字用户线路)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誉为“现代信息高速 公路上的快车”,多做为日常中对宽带的称呼。 3、 历史上 A.D. 的另一个解释:公元
卐&卍 文字信息:拼音:wàn或fú 部首:十; 总笔画:4
表征意义:
其一含义: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显现金光, 如来佛胸前有卐字。
“卍”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 度、波斯、希腊、埃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 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从形态上看,最初人们把它 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 如图所示它被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 “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
111
1、可以看做是十进制数中号在普通人看来只是简单的英文字母 或数字,而对具有相应知识或经验背景的人则是能够 传递出一定信息的特殊符号。
②社会经验
红绿灯、地铁标志、国旗
红绿灯:
红灯代表的信息就是停止,绿灯代表 的信息是通行。这些经验的建立多是在人 们日常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当大多数人 都能够习惯并被人们记忆下来之后,就被 作为一种特定的信息符号来应用在生活当 中,起到人们想要达到的某种规范行为的 目的。
②社会经验:随着外界刺激的不断积累,我们就会把一些
相似的经验关联起来,慢慢就会把我们的经验与一些符号 联系起来,长此以来这个符号就具有了我们赋予它的某个 意义。同时符号的意义还受社会约定俗成的影响,人们在 富裕符号意义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或已 习惯了的意义。
影响因素之三: 环境因素及时间因素的影响
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号 例如龙图腾。
举例
龍 图 腾
原因分析
不同生长环境的人所受的环境熏陶有很大的差异,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习俗,因此同一个动作或符号在受 到不同的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代表不同的意义,因此人们 理解也不同。
以上所列举的四种因素并不是独立 存在的,这四种因素会互相影响符号 的意义。
①环境因素:符号会由于传播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
义,在不同的环境地区或场景下,同样一种符号则却会 有不同的代表意义。
②时间因素:符号的意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
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符号对各方面及其代表的意义都 会有一定的不同。甚至符号会被淘汰,同时也会不断创 造新的符号出来。
①环境因素:
举例
比如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度同样“OK手势”动作 代表了不同的意义。 OK手势,即将拇指、食指相接成环形,其余三指伸直,掌心向外。 在美国这种手势表示“同意”、“顺利”、“很好”的意思; 在法国则表示“零”或“毫无价值”; 在日本是表示“钱”;在泰国表示“没问题”; 在巴西、苏联和德国则表示粗俗下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