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分析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分析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汽车行业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汽车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行业的现状1.1 全球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7800万辆左右,并且每年还在持续增长。

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在经济腾飞阶段,汽车需求呈井喷式增长。

1.2 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近年来,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电动汽车以其无排放、节能环保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政策支持。

特别是在欧洲、中国等地区,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和补贴措施,促使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

1.3 自动驾驶技术突飞猛进自动驾驶技术是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其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于驾驶的认知。

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等设备,汽车可以实现自主导航和避免碰撞,极大提高了交通安全性。

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加大研发力度,争相推出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二、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1 新能源汽车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严峻,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销量占比将超过30%。

同时,太阳能、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也有望逐渐应用于汽车领域,并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

2.2 智能化与互联网+将加速融合智能化和互联网+是当前几乎所有行业都在探索的一种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也将面临智能化和互联网+的变革。

例如,通过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的联动,汽车可以实现更多便捷功能,如远程控制、语音助手等。

2.3 共享出行模式日益流行共享经济不断兴起,共享出行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年轻一代价值观的转变,人们逐渐认同拥有私人汽车并非必需品。

因此,共享汽车平台在城市中得以迅速发展。

汽车产业四大趋势

汽车产业四大趋势

汽车产业四大趋势汽车产业四大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汽车产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电动汽车到自动驾驶技术,从智能互联到共享经济,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本文将讨论汽车产业的四大趋势,包括电动化、智能化、共享经济和自动驾驶。

一、电动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传统燃油汽车排放问题的凸显,电动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必然趋势。

政府对环保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电池技术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也为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们更环保,没有尾气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其次,电动汽车更节能,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更低,因为电能的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电动汽车普及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是电池续航里程的问题。

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但仍然远远不及传统燃油汽车。

其次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充电桩的数量和分布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许多地区仍然不够完善。

最后是电动汽车的售价。

尽管电动汽车的价格已经在不断下降,但仍然比传统燃油汽车昂贵。

二、智能化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另一个重要的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

智能汽车可以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等设备感知周围环境,通过电脑系统和自动化控制实现高度自动化的驾驶。

智能汽车的普及将对驾驶行为、汽车设计和交通管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智能汽车将提升行车安全性。

通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汽车可以实现自动跟车、自动避让等功能,大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智能汽车将优化交通流量和道路利用率。

通过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实时路况监测、智能信号控制等功能,提高道路运行效率。

最后,智能汽车将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

通过连接互联网,智能汽车可以提供导航、娱乐、上网等多种功能,为乘客提供更丰富的出行体验。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国内市场逐渐成熟,飞速的增长已不可持续,产业链条的发展和车型的升级销售,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同时,政策的引导、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导向,也将决定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汽车电气化成为趋势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升级换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国,在政策的扶持下,产业不断升级,在领域方面最具发展潜力的是:汽车电气化。

与传统油电混合的技术相比较,纯电动化将是汽车产业前进的方向。

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提升电池的性能和延长续航里程。

同时,新能源车的价格要逐渐接近传统燃油车,廉价的电动车将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网约车等新的出行模式也是推动电动车快速普及的重要因素。

二、集中发展传统车制造工艺汽车产业传统制造工艺始终是汽车产业降低成本效益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成本较低、资金周转快的传统工艺,将更加得到汽车企业的青睐。

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已经积极投入到生产燃油车型中,全线升级技术以及造车方面的人才,也逐渐缩小了与国外汽车差距,并实现自主研发。

同时,在高端的豪华车型和超跑领域,我国汽车企业已经逐渐崛起,逐步跻身全球汽车产业巨头之列。

三、政策将继续对汽车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政策扶持一直是国内汽车产业的引擎,再次提高优惠政策,对于汽车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推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021年中国汽车销售总量将呈正增长,政策的强力引导将对汽车业的进一步壮大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疫情对汽车业带来的阻碍,政策必须继续深入下去。

同时,企业也应当在主动思考的同时,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号召,切实发挥自己在产业链的作用,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市场的导向下,我国汽车产业逐渐迈向技术创新、高端化方向。

未来,国内汽车企业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智能化程度,实现产业链的升级和智能化,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汽车产业的强劲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简述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简述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简述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摘要:一、引言二、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1.电动化2.智能化3.网络化4.轻量化三、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挑战四、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近年来,世界汽车工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影响着全球汽车市场,也对我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二、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1.电动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因其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逐渐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如我国提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等措施。

国际汽车制造商也在积极布局电动汽车市场,研发和推广电动汽车产品。

2.智能化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汽车从传统的交通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出行载体。

智能化不仅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还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

目前,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都在加紧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力求在未来的智能出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3.网络化汽车网络化是汽车工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车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汽车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多元化的服务。

汽车网络化将改变传统汽车产业链,促使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服务商等企业转型升级。

4.轻量化为了降低汽车能耗和排放,汽车轻量化成为发展趋势。

汽车制造商通过使用高强度钢、铝合金等轻质材料,以及采用先进的造车工艺,不断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轻量化将带动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三、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挑战我国汽车工业在规模上已居世界首位,但在技术水平、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面临世界汽车工业的新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高等挑战。

四、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2.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趋势中国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来支持汽车制造、销售和研发。

下面将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布局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现状布局1.汽车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规模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2.27亿辆和2.28亿辆,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0.8%。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11年保持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过去,中国汽车产业以合资企业和传统内燃机车型为主,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能力。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汽车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并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目前,中国拥有一些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如比亚迪、长城等,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3.技术创新不断崛起中国的互联网和科技企业也开始进入汽车产业,推动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例如,百度成立了自动驾驶汽车事业部,腾讯和阿里巴巴也都在智能汽车领域有所布局。

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研发燃料电池和氢能源等新兴技术,以进一步提升汽车的环保性和续航能力。

二、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出台补贴政策、建设充电桩基础设施等措施,使得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42.4万辆,同比增长了3.6%。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2.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发展互联网和科技企业的进入,推动了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突飞猛进。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正在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用于智能汽车研发,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会有更多的智能汽车产品进入市场。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589.7万辆,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

尤其是轿车和SUV市场需求旺盛,在中国消费者追求个性化、豪华化的需求驱动下,高端汽车市场增长迅猛。

其次,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

中国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如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

中国制造的汽车产品在技术、品质和性价比上都有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再次,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补贴措施。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2.3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半以上。

充电桩建设和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中国汽车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排放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出行”理念,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和政策支持。

其次,技术和创新能力不足。

尽管中国汽车制造业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仍相对薄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进展较慢。

最后,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加大市场竞争力,使得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提出了“双积分”政策,要求汽车制造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比例。

此外,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其次,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发展方向。

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汽车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一、引言汽车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前景。

二、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国政府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主流选择。

2.智能化技术创新迅速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改变了人们对汽车的认知和使用方式。

智能汽车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3.共享出行模式兴起共享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共享出行模式的兴起,如网约车、共享汽车等。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汽车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对节能减排和交通拥堵有积极影响。

4.碳中和行动加速进行全球范围内,碳中和被列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汽车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正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转型,以实现对环境的更友好。

三、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城镇化进程加速等因素使得汽车需求不断增长。

预计未来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并进一步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和消费中心。

2.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通过税收政策、补贴措施等各种手段,促进市场发展。

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将占据更大比例。

3.智能化技术应用广泛中国汽车行业正积极引进和应用智能化技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发展。

中国汽车企业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4.绿色制造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制造业致力于实现绿色制造,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理念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四、汽车行业的前景展望1.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在减排、节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预计未来市场将持续增长。

汽车未来产业趋势

汽车未来产业趋势

汽车未来产业趋势汽车未来产业趋势1. 电动化和智能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车辆排放限制的加强,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未来的汽车市场将会出现更多的电动车型,电动汽车将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此外,智能化技术也将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包括自动驾驶、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等。

2. 网络化和共享化将推动汽车产业的变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未来,网络化和共享化将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例如,共享汽车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人们对汽车的使用方式,使得汽车成为一种服务而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

3. 智能驾驶技术将加速发展智能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将得到提升。

未来的汽车将能够实现全自动驾驶,不再需要人工干预,大大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4. 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将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电动汽车是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主要选择,但电动汽车还面临着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和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

未来,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将改变这一局面,例如氢燃料电池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和零排放的特点,有望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5. 汽车与城市的融合将推动城市交通的变革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

汽车与城市的融合将推动城市交通的变革。

未来的城市将实现智慧交通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优化,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共享汽车的发展也将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车辆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6. 汽车工业链的重构将提升产业竞争力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工业链也将发生重构。

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将与新兴科技公司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制造商将注重产品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同时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推动汽车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全球角度)汽车产业全球化地趋势及汽车需求增长地国际格局一、<包括投资、生产、,汽车产业地全球化集中体现在特征上:一是汽车产业链过去跨国公,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地日益全球性配置.例如,对于目标国市场采取复制产品地方式进行投资司在本国建立、保持研发机构,而现在则采取将各个功能活动和能力分配给全球市场地方式.由此导致了新地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地出现,特别是整车装配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呈现分离趋势,零部件地跨国公司越来越多,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以合同为纽带地网络型组织结构日趋明显.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地全球采购以及零部件工业地国际化,模糊了汽车产品地“国家特征”,使其成为了典型地全球化产品.二是巨型汽车企业之间地大规模重组,形成了“6+3”地格局,9大汽车集团地产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量80%以上.汽车企业在全球地大规模重组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地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并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往地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面临严峻挑战.b5E2RGbCAP从汽车产销量地地理分布看,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严重地市场疲软,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地形势看好.在亚洲,韩国、泰国和中国等以其良好地成长性和巨大地潜力,继续成为世界汽车市场地亮点.据预测,从2002年到2018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增加1100万辆,亚太地区将新增7百万辆以上,占到65%,而其中将有一半来自中国.p1EanqFDPw二、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和市场结构变化中国汽车工业经过40多年地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地重要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地不断提高和轿车开始进入家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为迅速地市场,对全球汽车产业产生地巨大影响力.2002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辆,比2001年同期增长38.49%,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2001年同期增涨37.1%,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60.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地主要力量.DXDiTa9E3d具有法人地位地汽车生产厂有120余家.2002年一汽、东风、上汽等3大汽车集团生产集中度为57%,比2001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中国轿车由于企业进入和竞争激烈,销量前3位地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占总销量地53.4%,比2001年前3名地市场份额下降了6.8个百分点;其他各类汽车地生产集中度总体来讲较之2001年也有一定程度地下降.就单个企业规模而言,中国汽车工业地前4名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4大集团汽车生产能力在30万--60万辆之间,规模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尽管如此,与世界级地汽车生产企业相比较,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地规模仍然偏小.RTCrpUDGiT市场激烈竞争带来地直接影响,一是促使汽车价格持续下降,最终达到合理价位;二是竞争领域不断扩展,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质量、性能,而且涉及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市场应变能力等各个方面;三是技术进步、产品研发将成为竞争焦点.通过充分而有效地竞争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势不可挡,并将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地主导力量.5PCzVD7HxA三、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空间、投资机会与盈利前景预测未来时期随着影响中国汽车需求市场地价格、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汽车信贷、消费环境地改善,特别是跨国公司主导下地汽车合资企业不断在全球同步推年—10预计今后.将对未来市场起到巨大地推动作用,出适应市场需求地新产品.15年中国将成长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jLBHrnAILg近年来,跨国公司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地步伐,推动了国内汽车业新一轮地兼并重组热潮.预计今后跨国公司在中国地角逐将更加激烈,国内几大汽车集团依托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将进一步加速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地兼并重组,市场格局剧烈变化,投资并购机会将不断涌现.xHAQX74J0X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地整体利润率高于国际水平,随着产品价格地下降,这极可能降低行业利润率,但在价格下降地同时,成本、费用也有较大下降空间,利润总额等总量指标可能保持,甚至有可能提高.国家进一步降低一些税费,将为行业内大部分企业提供降价空间,如果产销规模能随降价得到有效扩大,规模效应将发挥出来,会使行业效益保持在较好水平.同时,零部件进口关税地下降,将使一些厂家进口成本有所下降,对采用进口部件较多地中高档产品影响更加明显.我国汽车行业中地轿车工业发展最为迅速,不仅产量地增长高于整个汽车行业产品产量地增长,技术进步地步伐也大大加快.从全行业来看,轿车、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企业地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具有更高地投资回报率.LDAYtRyKfE四、中国汽车产业地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取向1.中国汽车产业地发展趋势(1>预计今后10到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地汽车消费国.国际经验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普及率存在显著地相关关系.中国2002年地人均GDP是7972元,按官方汇率计算折合910多美元,而按世界银行测算地购买力平价方法则接近4000美元.在一些发达城市、东南沿海相当多地地区,人均GDP按官方汇率计算也达到四五千美元,呈现明显地即将进入汽车社会地特征.预计中国将在未来10年--15年成长成为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地全球最大汽车市场.Zzz6ZB2Ltk(2>汽车地生产和消费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地重要力量.汽车产业是波及范围最广和波及效果最大地产业.对钢铁、有色金属、橡胶、塑料、玻璃、涂料等原材料工业,铸、锻、热、焊、冲压、机加工、油漆、电镀、实验、检测等设备制造业,机械、电子、电器、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配套产品和零部件,公路建设、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等,都会产生巨大需求,从而推动这些产业地发展.预计今后10年每年GDP增量,有1/7至1/6由汽车产业提供.dvzfvkwMI1(3>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汽车地制造中心.中国已初步形成相对齐全地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这是中国汽车产业新发展地起点.此外,中国发展汽车产业还有如下优势:一是大国地市场优势;二是劳动力成本优势;三是具有较强地制造业配套能力.预计在今后10到15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重要地汽车制造基地之一.rqyn14ZNXI 2.中国今后发展汽车产业地政策取向(1>创造积极而充分地、有利于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地国内竞争环境.应鼓励各种类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地进入,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给予不同性质地企业以平等地市场竞争机会,通过优胜劣汰地市场竞争过程,形成强有力地市场竞争结构,带动我国汽车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地根本提高.EmxvxOtOco(2>改制、重组是新时期我国汽车产业组织地基本政策取向.在开放、竞争地基础上,推动中国汽车企业地改制与重组.在改制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解决普遍存在地企业办社会、人员过多、债务负担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历史.遗留问题,推进企业产权地多元化,建立有效地公司治理机制.企业重组可以在以下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整合汽车资源,以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汽车工业资产利用率;二是进一步加强与汽车跨国公司地多方面合作;三是推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地合作;四是对不同类型地汽车产品采取不同地重组战略;五是在强调放松进入限制地同时,要大力排除退出障碍;六是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重组.SixE2yXPq5(3>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开放中逐步融入全球汽车制造分工体系.改变汽车产业链配置主要依赖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地思路,分阶段地逐步融入汽车产业地全球采购、制造、销售、研发体系,并逐步向高段领域挺进.在整车上有进有出,集中力量发展具有市场和资源优势地部分产品;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地多层次性以生产中低级别地轿车作为未来时期汽车产业地战略重点,逐步实现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在满足国内市场地同时占领周边发展中国家;同时要利用现有地劳动力优势,扶植国内有条件地零部件厂商要尽快向全球供应商地角色转变.6ewMyirQFLChina's auto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A, automobile industry globalization trend and automobile demand growth international pattern kavU42VRUsAuto industry globalization embodied in characteristics: one is the auto industry chain, including investment, production, procurement, sales and after-sales serv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other main link increasingly global configuration. For example,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their establishment, keep r&d institution, to the target market take copy product approach to investing, and now are taking will each functional activities and ability to global market distribution way. This has led to new specialization, especially the emergence of cooperative mode between enterprises with parts of vehicle assembly, parts of separation trend appears more and mor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nd vehicle assembly components in the contract as a link between enterprises of networ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The vehic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parts of the global sourc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pare parts industry, which blurs automotive productsationalcharacteristics, has to typical globalization products. Two giantcar between enterprise's large-scale restructuring, and formed a +3 pattern, 9 automobile group automobile production of world output has more than 80%. Car companies in the world of large-scaleresourcetraditional the changed substantially restructuringallocation methods, industrial competitive mode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allows countries, especially developing countries before the auto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levant policy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y6v3ALoS89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ar output from view, euramerican developed country, generally there was a serious weakness in the market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situation in Asia countries. In Asia, South Korea, Thailand and China with its good growth and the huge potential, continue to be the highlight of the world automobile market. 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 from 2002 to 2018, global auto output will increase 11 million vehicles, the region will add more than 7 million cars, or 65 percent, and which will have half from China. M2ub6vSTnPSecond, in recent years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scale and market structure changes 0YujCfmUCwChina's auto industry after 40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evels rising and cars began to move into homes,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most rapidly growing market, global car industry produce to the great influence. Annual accumulative total production car in 2002 than in 2001 vehicles, 325 38.49% growth from selling auto 324.8 million vehicles, than the same period in 2001, pool 37.1%, complete industrial added value, year-on-year growth of his pupils about 1515 billion yuan 60.94%. Automobile consumption has becomepull 2002 the main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eUts8ZQVRdThe legal person status of more than 120 auto manufacturers. In 2002, faw, dongfeng, saic wait for three major automotive group (57%> production concentration than in 2001, up 8 percentage poi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