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名词解释

中国古典舞名词解释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源远流长,融合了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和音乐等多个方面的元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舞,我们需要了解其中的一些名词解释。
1. 起舞姿势起舞姿势是指中国古典舞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舞蹈姿势,用来表达舞者的形象和情感。
起舞姿势通常由双手、双脚和身体的姿态组成,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和表现力。
起舞姿势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手势和动作来传递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2. 灵韵灵韵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舞者的内心境界和精神状态。
灵韵要求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内外兼修、动静相济的美感和表现力。
具有高度灵韵的中国古典舞作品常常给人以深远的艺术享受和美的感受。
3. 手法手法是中国古典舞中用手部表达情感和形象的技巧。
中国古典舞中的手法非常丰富多样,包括舞鸟、舞花、舞云等。
手法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它可以通过细腻的手指动作和优美的曲线展现出舞者的技巧和美感。
4. 步法步法是中国古典舞中的一种基本技巧,用于舞者的行进和身体的协调。
步法有很多种类,包括行走、跑动、旋转等。
合理运用步法可以使舞蹈更加流畅和灵动,并增强整体的舞蹈效果。
5. 表演形式中国古典舞有多种不同的表演形式,包括独舞、对舞和群舞等。
独舞是指一个舞者独自演绎,对舞是指两个舞者一起演绎,群舞则是多个舞者一起演绎。
不同的表演形式可以展现出不同的舞蹈魅力和艺术风格,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观赏体验。
6. 服饰和道具在中国古典舞中,服饰和道具是舞蹈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舞蹈演员穿着华丽的服装,配以各种道具,如团扇、长袖、绸带等,来增强舞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服饰和道具的精心设计和运用,不仅使舞蹈更加生动,同时也凸显了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
7. 剧目剧目是中国古典舞的演出作品,它包括舞剧、舞诗、舞曲等不同形式的作品。
剧目通常由舞台布景、服装道具、音乐和灯光等多种艺术元素组成,通过精心编排和演绎,展现中国古典舞的优美和艺术魅力。
中国舞

中国舞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
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概述中国古典舞(Chinese classical dance),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许多武术、中国古典舞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
中国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韵、身法和技巧。
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每个舞蹈的韵味不同,两个人跳同样动作,韵味都不同。
身法则是指舞姿还有动作。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强调“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身韵。
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
神在中而形于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真正内涵。
中国古典舞的音乐大多采用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如古筝、二胡、琵琶等。
中国古典舞服装古色古香,根据舞蹈的具体要求也各有特色,汉唐舞大多采用传统的汉服。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
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
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
戏曲中的歌也好,舞也好,是为了演故事服务。
即便是不唱不白的武戏也还是戏,其舞对角色行当的从属性也是十分鲜明的。
中国古典舞

第三段:凄凉之处无不令人伤感,伸出的 手又缩回似是无奈和人世的失望,配以孩 童的朗读声,更能显示那个社会的黑暗。
《千手观音》
❖ 该作品打破以往舞蹈动作和技巧,而吸收敦 煌壁画,利用手的不同变化造型来创造佛的 形象,利用灯光、舞美等元素将“三头六 臂”、“幻影动作”、“摇身百变”等表现 得淋漓尽致。
❖ 作品欣赏
链接
返回
❖ 汉文化多继承楚文化。而荆楚歌舞则是 秦汉最具有特色的审美文化之一。究其 原因,汉高祖刘邦喜好楚地歌舞显然起 着决定性的因素。
❖ 所谓“翘袖折腰”并不是 通常所说的向后下腰,而 是下旁腰作九十度折曲, 或双臂成“顺风旗”式随下 腰方向平伸,或两袖反翘, 面向观众。其代表人物为高 祖宠妃——戚夫人。
图片
关于击缶而歌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钦酒酣,曰: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 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 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前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 得
返回
❖ 汉代舞蹈种类繁多,其中《盘鼓舞》是 当时十分流行的舞蹈。其特点是“舞者 周旋于盘鼓之间,腾踏于盘鼓之上,具 有高超的杂技技巧和优美的体态动律。 盘和鼓则是舞蹈道具。东充文学家傅毅 在其《舞赋》中有专门描述。
关于《盘鼓舞》中的《七盘舞》
❖ 《七盘舞》是利用盘鼓之“数”与“形” 的象征意义来表现汉人的星象意识,表现 人与天地自然合一的意绪。该舞的二鼓分 别代表日、月,七盘代表北斗七星,七盘 二鼓的设置为太空星座之象征。
中国古典舞概念

中国古典舞概念中国古典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它通过优美的舞姿、精湛的技巧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魅力。
本文将从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渊源、表演特点、艺术价值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舞的概念。
一、历史渊源中国古典舞源于中国古代宫廷舞蹈,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周朝。
古代宫廷舞蹈主要有宴会舞、宗教舞、祭祀舞等,起初只在贵族阶层中传承,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中国古典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了民间舞蹈和戏曲舞蹈的元素,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
二、表演特点中国古典舞具有独特的表演特点,其美在于舞者的身姿、动作和服饰的协调统一。
舞者的身姿端庄婉约,动作优雅流畅,充满韵律感。
中国古典舞注重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通过舞者的表演来展示情感和意境。
舞者以身体的舞蹈语言,诠释了中国文化中的美、善、忠、孝等价值观念。
三、艺术价值中国古典舞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包含了音乐、舞蹈的表演要素,还融入了戏剧、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通过舞者的表演,将深沉的情感与精湛的技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中国古典舞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舞者的身姿动作,可以反映出古代社会的礼仪风尚、人文思想和审美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古代中国的文化底蕴。
因此,中国古典舞在文化传承、历史研究和国家形象推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结: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其独特的表演特点和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的历史渊源、表演特点和艺术价值都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中国古典舞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
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鉴赏

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鉴赏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古典舞概述三、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1.《霓裳羽衣曲》2.《十面埋伏》3.《飞天》4.《黛玉葬花》5.《黄河》6.《梁祝》7.《茉莉花》8.《扇子舞》9.《天鹅湖》10.《大红灯笼高高挂》四、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正文:一、引言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舞蹈艺术中的瑰宝,其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带您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二、中国古典舞概述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以表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等为主要内容,融合了武术、戏曲、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
中国古典舞注重舞蹈动作与音乐、道具、服装的协调配合,力求舞姿优美、技艺精湛,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十大经典中国古典舞作品1.《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是一部具有浓郁宫廷气息的中国古典舞作品,表现了唐朝宫女们身着华丽霓裳,舞动羽衣的优美舞姿。
作品通过舞蹈展示了唐朝宫廷的富丽堂皇和繁荣昌盛。
2.《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部表现中国古代战争场面的舞蹈作品,舞蹈中展现了战士们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作品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争氛围,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
3.《飞天》《飞天》是一部取材于敦煌壁画的中国古典舞作品,表现了壁画中仙女们翩翩起舞的场景。
舞蹈动作优美、流畅,展示了仙女们在空中飞舞的飘逸姿态。
4.《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是一部根据《红楼梦》改编的中国古典舞作品,表现了黛玉葬花时的悲伤情感。
舞蹈动作细腻、传神,将黛玉的内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5.《黄河》《黄河》是一部表现黄河流域人民生活的舞蹈作品,舞蹈中展现了黄河儿女勤劳、勇敢、善良的品质。
作品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壮丽景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6.《梁祝》《梁祝》是一部根据古代传说改编的中国古典舞作品,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
中国古典舞的分类

中国古典舞的分类中国古典舞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舞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本文将从时代、地域、形式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从时代分类1.古代舞蹈古代舞蹈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起源之一。
古代舞蹈主要包括祭祀舞、宫廷舞、民间舞等。
其中,祭祀舞是中国最早的舞蹈形式,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宫廷舞是中国古代皇室宫廷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包括宫廷舞、宴会舞、宫廷歌舞等。
民间舞是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的反映,它包括各种节日舞、劳动舞、戏曲舞等。
2.近现代舞蹈近现代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阶段,它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舞蹈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近现代舞蹈主要包括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等。
这些舞蹈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从地域分类1.京剧舞蹈京剧舞蹈是中国古典舞蹈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舞蹈主要表现在京剧中,它是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剧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京剧舞蹈的特点是舞蹈动作简洁、优美,表现力强,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粤剧舞蹈粤剧舞蹈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舞蹈形式,它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粤剧舞蹈主要表现在粤剧中,它是粤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粤剧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粤剧舞蹈的特点是舞蹈动作流畅、柔和,具有浓郁的南方地区特色。
3.民族舞蹈民族舞蹈是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舞蹈形式,它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民族舞蹈主要包括汉族舞、蒙古族舞、藏族舞、维吾尔族舞等。
每个民族的舞蹈形式都有其特点和特色,这些特点和特色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
三、从形式分类1.古典舞古典舞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典舞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和艺术特征

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和艺术特征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在中国古代,舞蹈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表达方式,常常用于祭祀、庆典和宫廷活动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舞蹈技巧。
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优雅动作而闻名,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
中国古典舞的概念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的舞蹈艺术,其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古代中国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宫廷舞、民间舞、宗教舞等,而中国古典舞则是在这些传统舞蹈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成。
中国古典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舞蹈剧、舞蹈诗、舞蹈歌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独特的舞蹈动作: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动作优美流畅,舞者的手部动作尤为细腻,常常采用悠长的舞姿和优雅的动作来表现舞蹈的美感。
舞蹈动作多以中国古典文学、绘画和音乐为灵感,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魅力。
2. 丰富的表现形式: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包括舞蹈技巧的展示,也包括舞蹈情感的表达。
舞者在表演中常常通过舞蹈动作、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舞者的情感和思想。
3. 精湛的舞蹈技巧:中国古典舞的舞蹈技巧要求舞者具有优秀的舞蹈功底和技巧,包括舞蹈姿势、舞蹈步法、舞蹈表情等方面的要求。
舞者在表演时需要具有良好的舞蹈技巧和舞蹈表现力,能够完美地表现舞蹈作品的内涵和韵律美。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艺术特征。
通过中国古典舞的表演,舞者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感,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舞蹈的传统,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
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舞蹈的瑰宝,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中国舞蹈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典舞的介绍

中国古典舞的介绍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展现着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深厚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从古典舞的起源、特点、发展和影响等方面,介绍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所在。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古代宫廷舞蹈,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中华文明。
最早的舞蹈形式可见于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图案,显示了早期舞蹈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文献《礼记》中也记载了早期宫廷舞的细节和仪式。
随着历史的进程,古代中国舞蹈逐渐发展成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并在宋代的宫廷文化中达到巅峰。
中国古典舞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舞姿的优雅、舞段的紧凑和舞台的布景上。
古典舞强调身体的力量和柔韧性,舞者通过各种舞步和动作展现出舞蹈的美感。
舞者的身姿端正,步伐优雅,舞姿如行云流水,形象生动,优美而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此外,舞蹈的舞段也是古典舞的一个突出特点,舞者在一个有限的舞台上进行复杂而又紧凑的舞蹈表演,充分展示了舞者的技巧和艺术功底。
舞台的布景也是古典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背景和道具,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立体的舞台世界。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几经波折,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典舞一度遭到贬低和限制,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舞蹈艺术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古典舞得到了重新关注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舞团成立,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舞者和舞台艺术家,他们为古典舞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现在,中国古典舞已经走出了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并深受全球观众的喜爱。
中国古典舞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舞台上,它还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表达方式,对音乐、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中国古典舞还成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古典舞的表演,中外文化得以相互了解和学习,推动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古典舞是借鉴了戏曲的表演规律,提炼了武术运动的原理而创立的一门新的学科。
这一体系创立的最主要推动者是北京舞蹈学院,其创建了“古舞新韵”训练及表演体系,是现今中国古典舞的核心。
其中,由唐满城教授等创建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更是现今古典舞表演最为主要的形式。
“身韵”的表演中,要求演员具备形、神、劲、律四大要素。
动作上要做到“刚柔动静统一”,动作讲究起伏迭宕、有动有静。
同时,强调:“形神兼备” 即“手到、眼到、步到、身到”,要求表演者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其形体动态上的主要特征,是“圆”,而这种表现形式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息息相关,其表演特征可概括为圆、曲、拧、倾、收、放、含、仰八字。
“圆”的种类更是多种多样,以平圆、立圆、大圆、小圆、8字圆为基础,演化出千变万化的圆。
而“三圆运动”的理论,更是概括了中国古典舞身体运动的过程。
在当代中国古典舞的众多作品当中,由张继刚执导的《千手观音》可以说是最为人们熟知的演绎,其广泛传播可以说是由于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所演绎的版本,5分54秒的表演,震撼了所有观众的心灵。
以央视春晚的版本而言,《千手观音》的演绎中配合了不断闪烁且不同颜色的灯光,不同的灯光配合着舞蹈,使得舞蹈的情节更加立体,同时灯光与音乐的节奏紧密相连。
整个舞蹈的过程中,主要有几次不同的节奏变幻,从开始到1分16秒,音乐以悠扬的佛教音乐为主,节奏较慢且带有一种空灵的感觉,让人感觉平静。
从1分16秒到2分01秒,音乐以中国古典音乐为主,是以古筝演奏为主要旋律,这一段的舞台灯光柔和,配合演员的舞蹈动作是较为缓慢的,所演绎的是千手观音的静态之美。
从2分01秒到2分57秒,是全个作品最为精彩之处之一。
舞蹈的节奏伴随音乐的节奏逐步加快,主要演绎的是《千手观音》的千手形象,演员们用默契的配合与熟练的技巧,演绎出了千手观音展开千手时的形象,每一次的出手,收手,以及手的灵动都是那么的协调、整齐,42只手如同一个人所拥有般,从领舞者的动作神态中,可明显看到曲、倾、收、放、含的意境,从整体而言,更加凸显了圆、仰之意,而舞蹈演绎到这里,所有的演员依然没离开个原来位置一步,已经将古典舞的身韵之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2分58秒开始,音乐转变为极富有西域特色的轻快音乐,舞台灯光不停闪烁着不同的颜色。
演员开始向前方移动,并各自组成队形开始舞蹈,3分27秒开始,音乐节奏与力度明显增强,演员们的动作速度与力度也跟随节奏开始变得快而有力。
这一段舞蹈中,演员们不断变换队形,时而两两前后配合,时而连成一排,与之前形成了强烈对比,演员的全身舞蹈是力量、速度与美的结合,同样整齐的舞姿,我认为这一段舞蹈同时结合了阿拉
伯舞蹈的舞蹈特色,极富节奏感,由静到动,展现了不一样的千手观音形象。
到4分20秒,演员重新列出开始时的队形,音乐又转换为了开始的悠扬佛音,灯光也逐渐柔和,使整个舞蹈形成了一个循环。
最后一段舞蹈以一系列静态的动作,表达出了千手观音为世间带来祥和,消除灾难之意,加上特意为春晚所设计的大拜年动作,更是使整个舞蹈贴合中国新年之气氛,最后舞蹈以一个层次分明的千手形象结束。
千手观音可以说从舞蹈艺术演绎的角度是达到了至高的层次。
但同时,它却蕴含着更深更高的人性之美。
千手观音是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21位残疾人演员所演绎,21位演员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听不见。
他们无一不是患有严重耳疾,他们不能听到音乐的节拍。
对于舞蹈艺术来说,音乐是密不可分的,失去旋律的舞蹈是黯然失色的,同时失去旋律的齐舞更是难以配合的。
但是这21位听不见的演员演绎出来的千手观音却是精彩绝伦,同时丝丝相扣,丝毫没有因为他们天生的残缺而影响对艺术的追求。
他们通过手语老师的指导,通过对舞台振动频率的记忆,通过感受身后队员呼吸的强度,让他们创造了如此一个奇迹。
或许,他们的耳朵听不见,但是他们的心却听见了那动人的旋律,那追求艺术的心,渴望证明自己的心。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成功,是当代中国舞蹈界的一个突破,它有别于历史上千年衍变而来的古典舞。
它的成功创立是一个去糟存精的一个过程,从性质上来看,古代的古典舞大多是供皇公贵族或是文人雅士所娱乐之用途,其存在的意义只是取悦于这些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人们,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糟粕。
同样的古代的舞蹈人员也是处于社会阶层的底层,特别是女性,在古代便被称之为妓。
因此其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却不为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作出贡献。
当代的古典舞,通过结合戏曲与传统武术,所创立出来的表演方式,不单丰富了舞蹈的内涵,也赋予了中国古典舞灵魂。
通过舞蹈与戏剧的结合,可以演绎历史文化,可以演绎一种精神,可以展现传统武术。
可以说,其为推动艺术的传播与文化的推广有深刻的意义。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成功,也给了我们现实生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启示,对于传统继承下来的习俗与方法,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其内在的性质与含义。
对于其性质已经与现代社会发展历程所明显不符合的传统,我们应当尝试将其与现代先进的思想相互结合,以此来进行改革与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
例如传统的婚礼,婚纱或者嫁衣都是一次性物品,但是其制作工艺繁复、耗费材料多,且价格昂贵,从以上任何一个方面来看,它都不应该属于我们常见的一次性产品的范畴。
因此,对于这样的产品,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而言,更应该以租借的方式去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与生产要素的浪费。
在我看来,舞蹈所演绎的不单是艺术与身体的运动,更多的它是演绎着生
活、态度与精神。
因此,创新的思维不单在艺术中、在舞蹈中应当得以体现,同样应当更好的运用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