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体会
桂枝茯苓丸(《黄煌:我临床最常用的16首经方》)

桂枝茯苓丸(《黄煌:我临床最常用的16首经方》)桂枝茯苓丸我用的也非常得手,这是活血化瘀第一方。
我们现在讲到活血化瘀总是想到丹参,桂枝茯苓丸的活血效果不知要比丹参好多少倍呢!这张经方应用范围很广,可惜现在只用来治疗子宫肌瘤,这是远远没有用到位呀!古代用桂枝茯苓丸是下死胎的。
胎死腹中怎么办?又没有手术,又不会开刀,张仲景就用像兔屎那么大的丸药,让患者吃几粒,吃了以后死胎就会下来,所以这张方又称为“催生汤”,又叫“夺命丹”。
桂枝茯苓丸绝不仅仅是下死胎的作用,它也可以治疗瘀血证。
我用得最多的就是子宫内膜增生,月经来了20天还是不走,子宫内膜增厚到2cm,西医就说刮宫解决嘛!有人刮了这次,下次又增厚了,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我经常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
张仲景治疗瘀血证有一个经典组合:大黄、桂枝、桃仁。
这三味药下瘀血效果最好,桃核承气汤就有这个组合。
我们在古方上加加减减一般都是根据张仲景的组合原则进行。
桂枝茯苓丸里面虽然没有大黄,但是有桂枝、桃仁,如果我们加上大黄就与张仲景配伍原则相符。
你们不妨试一试,子宫内膜增厚,月经滴滴答答不走的,看用这个方疗效怎样。
男性也能用,男性没有子宫,但是有前列腺,前列腺增生啊、肥大啊,就用桂枝茯苓丸治。
也可以加大黄,小便不畅通的话,还要加牛膝。
小便不畅通、点滴不爽加牛膝效果很好。
皮肤科能不能用桂枝茯苓丸?一样可以。
我刚才已经提到了,现在大学生的痤疮很多种,有的脸像黄瓜带点刺的,有的脸像菠萝,还有脸上长着剌痘一样的东西,疮头发紫,疮体比较饱满,那是因为有囊泡、结节、疤痕、粉刺,粉头里面又有脓包。
这种用桂枝茯苓丸最有效,我用了以后,确实很多就消掉了。
女孩子吃了以后月经畅通,痛经没了,皮肤变滋润了,脸上痘痘也消了。
男孩子也能吃,我告诉他把说明书拿掉再吃,因为上面写者“专治子宫肌瘤”,很多男生不愿意吃。
对于一些壮实的男人,还要和葛根汤同用,就像《水浒传》里鲁智深那样,熊腰虎背,能喝酒能吃肉的,脸上又有痘痘,就可以两者合用,很有效。
神奇的一个“老配方”《桂枝茯苓丸》,擅治百病

神奇的一个“老配方”《桂枝茯苓丸》,擅治百病这个“老配方”就是《桂枝茯苓丸》,如果善于辨证加减,可治百病。
原方:桂枝10g ,茯苓10g ,牡丹皮10g,赤芍10g ,桃仁10g。
近几年来,经过临床与实验研究,并将丸剂改汤剂,使其临床应用及适应范围不断扩大,现可用于治疗内、外、妇、皮肤等各科疾病,被国内外医家广泛应用。
在此,我将近十几年来桂枝茯苓丸在各科疾病中的应用作一一综述。
关键词:因其病机为瘀血阻滞胞宫,故方中用:桂枝温通血脉、行气活血化瘀;茯苓健脾利水下行、与桂枝同用能入阴通阳;丹皮消瘀血;桃仁破血结;赤芍行血中之滞;全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
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或合方治疗痛经、崩漏、慢性盆腔炎、癌症、各种疼痛等多种疾病,病因虽各不相同,但其发病机制均有瘀血内阻,故根据其寒多于热,虚多于实的实践经验,偏重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论治特色,现将其综述如下。
一、内科1、肝癌:用桂枝茯苓丸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晚期肝癌一例,处方用桂枝茯苓丸原方加柴胡、川楝子,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安宫牛黄1/2丸,每日服2次。
2、癃闭(男人因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等疾病引起的排尿困难)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桂枝10g,茯苓10g,赤芍15g,丹皮15g,桃仁10g,白芥子10g,浙贝20g,薏苡仁30g,怀牛膝20g,海藻15g。
用药日1剂,进药2小时,小便微通,服药2剂,自觉排尿困难好转,少腹坠胀已除,继服10剂诸症皆消,后用桂枝茯苓丸以巩固疗效,治疗3个月后病情稳定,迄今未发。
3、眩晕: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茯苓,赤芍,石菖蒲各15g,丹皮,桃仁,柴胡各10g,细辛5g,吴茱萸6g,磁石(先)30g。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3剂见效。
原方加倍桂枝30g,加丹参20g,再进5剂,诸症悉除,嘱服桂枝茯苓丸1个月以善其后。
随访2年,未再复发。
4、哮证(哮喘):选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杏仁、葶苈子、红花各10g,薤白15g,麻黄7g。
名家高手谈桂枝茯苓丸应用心得

名家高手谈桂枝茯苓丸应用心得我曾有幸在经典中认识桂枝茯苓丸,有幸聆听黄煌教授讲叙桂枝茯苓丸的应用,如果听过黄煌教授讲座或者阅览黄老师心得的同道,应该知道黄煌教授是非常喜欢用桂枝茯苓丸的。
桂枝茯苓丸这个方,不仅仅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现在我们把它看作只是治疗子宫肌瘤,那是曲解了张仲景这张方的原意,更是愧对黄师的大医情怀!桂枝茯苓丸不是治一个病、一个症状的,它是治人的方,治疗“桂枝茯苓丸人”的方。
那么桂枝茯苓丸是什么样的方,首先我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桂枝茯苓丸: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又名仙传保命丹、夺命丹(《妇人大全良方》)、催生汤(《济阴纲目》),可见其重要性,它源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本方可以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下焦瘀血的妇人癥病,从上述从条文可见,“宿有癥病”、“漏下不止”、“血不止”是本方方证辨证关键。
【药物】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兔屎大。
药证分析:桂枝可以发汗解肌、温通血脉、助阳化气,在活血化瘀类方中(如桃核承气汤)配伍桂枝多取其活血通脉作用,因此悸动、上冲、头身疼痛是运用桂枝的指征。
茯苓可以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是运用茯苓的指征。
芍药可以缓急止痛、活血养阴,不仅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的痉挛,而且能缓解腓肠肌等部位的痉挛。
桃仁可以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少腹痛、便秘等是运用桃仁的指征。
丹皮可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少腹痛而出血是运用的关键指征,即少腹部按之较硬且疼痛,其出血多为下部出血,如尿血、便血,尤其是与妇人月经有关,或崩中,或漏下。
以药测证,方中桃仁芍药相配伍,“故脐直下部触之有癥,即血塞,然不如大黄牡丹皮汤之小腹肿痞,及抵当汤之小腹硬满之程度,而呈比较软弱之凝块,按之微痛之症。
桂枝茯苓丸的现代临床应用

桂枝茯苓丸的现代临床应用神经系统现代临床有以桂枝茯苓丸化裁,治疗神经系统某些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眩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属痰瘀阻络,血行不畅之证者。
1)脑梗塞牛氏等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脑梗塞24例。
方药组成:桂枝6g,云苓、丹皮、桃仁、赤芍各12g,地龙lOg,瓜蒌30g,黄芩9g,生大黄3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头痛头胀者加天麻9g,生白芍12g;全身乏力、气短者,加生黄芪30g,当归6g。
经治疗基本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
按:脑梗塞多发生于老年人。
此类患者多因元气不足,血行无力而瘀血内生,瘀血挟痰浊阻滞脑络而致肢体偏瘫,言语障碍。
故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因痰郁易化热,故以桂枝茯苓丸配合瓜蒌、黄芩、地龙、生大黄等清热化痰通络之品,共奏活血化瘀、清热化痰之效,促进患者康复。
2)高血压性脑出血秋氏等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1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基本方:桂枝lOg,茯苓20g,丹皮15g,赤芍20g,桃仁10g,生大黄(后入)8~15g,生黄芪30~45g,牛膝20g,鲜竹沥1—2支(分2次)中服)。
上方在应用时一般不作加减,唯舌象显示伤阴时加生地20—45g。
每日1剂,水煎分2~4次服,20日为1个疗程。
对照组只采用内科常规治疗。
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
对照组总有效率65.9%。
按:高血压脑出血属中医中风病范畴,因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故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要治法,以桂枝茯苓丸为基本方剂。
因病多夹痰湿,而方中茯苓具健脾渗湿之功,另加鲜竹沥以清热涤痰开窍;加牛膝化瘀通络,引瘀血下行,以提高化瘀效果;加大黄通下清上,兼化瘀泻火;因中风病往往实中夹虚,故加黄芪益气,并可加强活血通络之力。
3)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李氏自1997年8月一2001年10月,以桂枝茯苓丸加味为主,配合西药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58例,疗效较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
桂枝茯苓丸的作用

桂枝茯苓丸的作用
桂枝茯苓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桂枝、茯苓、白术、甘草等几味药材组成。
它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下面我将简要介绍桂枝茯苓丸的作用。
首先,桂枝茯苓丸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易受寒邪侵袭,导致寒邪内陷,引起寒痹痛,如寒痛头痛、关节痛等。
桂枝茯苓丸可以温经散寒,驱除寒邪,缓解疼痛。
其次,桂枝茯苓丸有活血化淤的功效。
桂枝茯苓丸中的桂枝能够温阳散寒,活血化淤。
在病理状态中,局部组织的循环受到阻碍,形成瘀血堆积,导致疼痛和瘀血结块。
桂枝茯苓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改善症状。
此外,桂枝茯苓丸还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桂枝茯苓丸中的白术具有健脾益气,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温和地调整人体脾胃功能,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
桂枝可舒展肝气,平衡肝脾关系。
当人体脾胃虚弱时,易引起失眠、焦躁不安等症状,桂枝茯苓丸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改善这些情况。
此外,桂枝茯苓丸还可以调整人体三焦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三焦被认为是体内的主要气机活动的部位,与人体的水液代谢、气机调控等一系列功能相关。
当人体的三焦功能紊乱时,就会出现水液停聚、循环不畅等问题。
桂枝茯苓丸可以通过调整三焦功能,促进水液运行,改善相关症状。
总之,桂枝茯苓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方剂,具有祛风散寒、
活血化淤、镇静安神、调节三焦功能等多种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它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瘀血症状、脾胃虚弱引起的失眠等疾病。
但是,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剂型选择和用药量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指导加以调整,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桂枝茯苓丸临床新用

桂枝茯苓丸临床新用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常用传统名方。
原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等5味药组成,现代常用为大蜜丸,每丸重9克。
具有活血化淤、缓消包块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少腹宿有包块,按之腹痛挛急,或妇女月经困难、经停腹痛、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
据现代临床报导,本品除传统主治外,对于以下病症也具有很好的疗效:1 痛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痛泻,收到较好效果。
用法是取桂枝桂枝丸内服,每服9克,每日2次,或用桂枝茯苓丸原方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典型病例:陈xx,女,32岁。
患者腹痛泄泻反复发作8年,近来病情加重,便前伴腹痛,寒战,日数次至10余次,大便呈稀水状,无恶臭,西医经b超及钡灌肠检查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后经中医会诊,考虑系由气滞血瘀,壅阻肠道,至转化失常。
投桂枝茯苓丸原方易汤,首剂服下,腹痛减轻,3剂后腹痛基本消失,仅便时稍有腹痛,已无寒战。
服5剂后症状全失。
2 支气管哮喘:日本有人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支气管哮喘,取效满意。
用法是取桂枝茯苓丸,每服9克,日服2次。
或用桂枝茯苓丸提取剂内服。
典型病例:xxx,女,35岁,4个月前因感冒出现喘息样症状,咳嗽较剧烈,痰稍粘稠,轻度呼吸困难,伴有喘鸣。
患者身体稍胖,患有“冷症”,脉浮而稍有力,血压112/69毫米汞柱,胸部x线片,血沉检查均无异常。
投桂枝茯苓丸提取剂,10日后咳嗽,呼吸困难及哮鸣音基本消失,继服14日,喘息症状完全消失。
此后,继续服桂枝茯苓丸,1个月后,身体状况完全恢复正常。
3 慢性副鼻窦炎:日本有人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副鼻窦炎,取得较好疗效。
用法是取桂枝茯苓丸内服,每次9克,每日2次,或用桂枝茯苓丸提取剂内服。
典型病例:xxx,女,26岁。
六年前开始患慢性副鼻窦炎,经久不愈,此次反复发作1个月,并有支气管炎,膀胱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史,每次感冒,必使鼻窦炎复发,头重,鼻根部发闷,脓汁样鼻涕。
桂枝茯苓丸方意及临床应用

桂枝茯苓丸方意及临床应用桂枝茯苓丸组成:桂枝、芍药、牡丹皮、茯苓、桃仁桂枝茯苓丸方意:桂枝辛能够散寒,色红又入心,强壮心阳,还可温通经络,又是最具生发力的枝头,兼有条达之性,所以还能疏肝理气,解决女人的肝气不舒问题。
桃仁丹皮芍药化瘀。
这里的芍药不是白芍,是赤芍,白芍滋阴养血,赤芍活血化瘀。
这个芍药可以引血下行,把气血引到子宫,去攻击这个子宫肌瘤。
还有,芍药还有缓急止痛的作用。
很多有子宫肌瘤的人大姨妈来的时候会腹痛啊,这个时候芍药就可以缓解痛经。
茯苓祛湿,子宫肌瘤虽然是淤血导致的,但难免会夹杂痰湿,这痰湿瘀滞也会阻塞气血的运行啊。
所以用茯苓来把身体的湿邪慢慢渗掉。
桂枝茯苓丸体质转发黄煌老师所分享知识叫“桂枝茯苓丸体质”,有三大指征:第一个是面症。
要看他的脸是不是桂枝茯苓丸的脸。
脸的特点是紫红还有紫红色的痘痘或是紫红色的鼻子,嘴唇紫红,舌头暗红,有的还脱发,这都是由瘀血引起的。
第二个是腹症。
我们一定要摸肚子的,桂枝茯苓丸证的部位不是在心下,而是在少腹,在脐周围两少腹部按压,往往有压痛,医生指间有抵抗感、充实感,甚至有的可以摸到一种条索状的东西。
张仲景提到过“少腹急结”,这是瘀血表现的一大特点,这些都可以通过腹诊认清楚。
第三个是腿症。
腿是一个发现疾病、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
因为很多湿气、瘀血都聚积在下面。
桂枝茯苓丸证的腿皮肤粗糙,脱屑,像鱼鳞一样,毛孔粗,皮肤颜色发暗,腿毛多,有的还会出现溃疡,下肢静脉曲张,脚上有很多鸡眼,脚底皮肤干糙、开裂。
再问问这个患者有什么感觉。
腿痛,抽筋,腿发冷,间歇性颇行。
再按一按腿,浮肿,这就是桂枝茯苓丸的脸、腹、腿。
这三大指征也不是都出现的,有的偏于脸,有的偏于腿。
当然还有一些全身症状,例如失眠,头痛,容易情绪激动等等,这些对于正确使用桂枝茯苓丸很有帮助。
因为桂枝茯苓丸的服用不是三天五天,有的要服用三五个月,所以体质的判断非常重要,这涉及到一个安全用药的问题。
现在桂枝茯苓丸的体质越来越多,这与我们的饮食结构,缺少运动是有关的。
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体会

第2 7卷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甘 肃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1 、 5g党参 1 、 辛 6g花 椒 6g 当归 1 、 枝 于肝脉 , 湿凝 聚 , 5g细 、 、 0g桂 痰 以致睾 丸 肿 大 , 膜 积 液 , 在 鞘 病 1 、 附子 1 ( 煎 )川 芎 1 , 煎 服 。服 3 厥 阴 , 予乌 梅丸温散 厥 阴之寒 , 5g制 5g先 、 0g水 故 加橘核 、 荔枝 核散
蛎 收敛 固涩 。至 于 合 甘 草 干姜 汤 , 温 肺 摄 泉 之 其右 侧睾 丸明显 肿大 , 是 压痛 , 阴囊 内鞘膜积 液 , 阴 但
法, 仲景 以之 治 肺 萎 吐涎 沫 、 尿 , 肺 中冷 , 以 囊不 红 肿 , 者 平 素 畏 寒 , 热 饮 , 淡 , 白润 。 遗 是 “ 患 喜 舌 苔 上虚 不能 制 下 故 也 ” 。正 如 张景 岳 云 : 小 水 虽 利 遂予 乌梅 丸加 味 : “ 乌梅 3 、 0g 黄连 6 黄柏 1 、 0g 干 于 肾 , 肾上连 肺 , 肺气 无 权 , 肾水 终 不能 摄 , 姜 1 、 而 若 则 5g 党参 1 、 5g 细辛 6g 花 椒 6g 当归 1 、 、 、 0g 桂 故治 水者 , 先 治 气 , 肾 者 必 先 治 肺 。 诸 药 合 枝 1 、 附 子 1 ( 煎 ) 橘 核 1 、 枝 核 必 治 ” 0g 制 5g 先 、 5g 荔 用, 收效满 意 。
了中医“ 异病 同治” 的论 治特 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露 不尽而腹痛拒按 。临床喜用经方 , 使
用本 方频 率尤高 , 在继承原方基础上不 断
疼 痛显著减轻 , 大便 间 日一行 , 初诊 时没
有谈 到的小便不爽也得到明显改善 , 效不 更方: 桂枝 l O g , 肉桂 6 g , 赤 白芍各 1 5 g , 茯 苓1 2 g , 桃仁 l O g , 丹皮 l O g , 石斛 1 5 g , 丹参 1 5 g , 怀牛膝 3 0 g , 鹿衔 草 2 0 g , 补骨 脂 l O g , 肉苁蓉 3 0 g , 7帖 。按语 : 风湿 及类风湿性
草、 补骨脂补 肾强骨 。 失眠 : 患者 , 女, 3 8岁 , 初诊 日期 2 0 0 6 年 2月 1 6日。病 失 眠多年 , 服 用 多种 中 西药物效果不 佳 , 来 诊见 患者形 体 中等 ,
临床发现 , 许 多疾病都 与盆腔 瘀 血相关 。 临床上在各个 系统 都有 运用桂 枝茯苓 丸
的使用本 方治疗 各种疾病 , 通过病例介 绍 和对 其用方指征进行总结 。
病 历 资 料
桂枝茯苓丸 中桂枝善于温 阳活血 , 并 可平 冲降逆 , 茯苓 利水 宁心 , 苓桂 合用 可 以治疗眩晕及腹部动悸等水气病 , 桃 仁活 血润肠 , 丹皮行 气活血 , 芍 药活血 解凝 止
cHl NEs E c0MMUNt T Y DoCT Ol l S
论著 ・ 社 区中医药
桂枝茯苓丸临床应 用体会
陈珏 英
小 便频 , 舌苔 白腻 表明 尚有 水饮 为患 , 故
此 选 用桂 枝茯 苓 丸活 血化 瘀 , 五 苓散 化 其 痰饮而 降冲逆 。
发生 的重要 因素 , 桂枝茯苓 丸不 仅可以活 血化瘀其 中苓桂合用又能温 阳行水 , 血水 同治效果 出人意料 。 湿疹 : 患者 , 男, 6 8岁 , 初诊 日期 2 0 0 9 年 5月 9日。左手掌湿疹脱 皮 2个月 , 于 皮肤专科 医院用霜剂涂抹无效 , 来诊 见左
原治 妇人宿有症 病 , 经 断未及 3个 月 , 而
~
5 E t 一 行质 干 , 腰 酸痛 , 腹 诊脐 左 右两
苔黄 , 上脘部 时有痞 闷不舒 , 与桂 枝茯 苓 丸合 三黄 泻心 汤 : 桂枝 l O g , 茯苓 1 2 g , 桃
仁 l O g , 丹皮 l O g , 赤芍 l O g , 生 大黄 6 g , 黄 芩 l O g , 黄连 6 g , 5剂 , 二诊 : 患者服药 3剂
的机会 , 但运用本方必须具 备一定的瘀血
般, 色黑有血块 , 中脘常觉不适 , 腹部 有
下坠感 , 大便 日行 数 次 , 尿频, 舌 暗苔 白
腻, 脉沉细 弦。此前 就诊 于某 医 , 与服 天 麻钩藤饮 7剂 , 不惟 无效 头痛 反剧 , 根 据
肌 肉较为丰满 , 面 色暗红 而身体 肤 色 白,
腹胀 痛 ; 难产 ; 胎死 腹 中 ; 胞 衣不 下 ; 产 后
皮l O g , 石斛 1 5 g , 丹参 1 5 g , 怀 牛膝 3 0 g , 鹿
衔草 1 5 g , 补骨脂 l O g , 5帖。二诊 : 膝关 节
手 掌皮肤 开始 好转 , 5剂 药尽 , 脱 皮 明显 减少 , 前方续服 。按语 : 此 患者手 掌色 紫
下肢关 节疼 痛明显尤 以膝关节疼痛为著 。
关键 词
桂枝 茯 苓 丸 活 血
瘀 血 指 征
手掌肤色偏紫红干燥起皮 , 整个 手掌 几乎
没有一 片正常皮肤 , 体质壮实 , 口干 , 舌红
查双下 肢无 浮肿 , 皮 肤 干燥 起 屑 , 大便 3 桂 枝茯苓 丸 出 自张仲景 《 金 匮要略》 成, 其功用 为活血 化瘀 , 缓 消症 块 。本 方
由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芍药各等分组 侧 均有 压痛 , 舌 淡红 苔薄 白, 辩 证为 气血
瘀阻, 治 以活 血 法 , 处方 : 桂枝 6 g , 肉桂 6 g , 赤 白芍各 l O g , 茯苓 1 2 g , 桃仁 l O g月经 困难 ; 经 停
指征 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 , 从 而较 为广 泛
关节炎属 于 中医“ 痹症 ” 范畴, 传 统 中医 辨证首先考 虑外感 内伤 , 治疗此病重在辨 方证 , 此例患 者皮肤 干燥 起屑 , 腹诊 脐左
右两侧 均有压痛 是明显的瘀 血征 , 故用桂 枝茯苓 丸活血化 瘀合 用老师 黄煌 教授 的
用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 , 三黄泻 心汤泻热
除痞 。两方合 用用 于既有瘀 血又 有实 热 的湿疹 、 痤疮等 效果非 常好 , 见气 血不 足 者可 以合 四物汤应用 。
讨 论
发展 其适 应病症 , 治疗 范围十 分广泛 , 不 仅用 于上述疾病 , 凡 头 痛、 眩晕 、 失 眠、 耳 鸣、 关节炎 、 痤疮、 乳腺增生等都有应用 的 机会 , 效 果 良好 。临床 中根 据 其“ 瘀血”
2 0 1 2 0 6上海市金桥社 区卫 生服务 中心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6 1 4 x . 2 0 1 3 .
1 0. 20 8
痹证: 患者 , 女, 5 8岁 , 初诊 E t 期2 0 0 8 年 7月 1日。患者患 类风 湿性 关节 炎多 年, 浑身关节 疼痛 时轻 时重 , 近1 个 月来
痛, 诸药合之可 以活血 、 行水、 通滞 , 尤 以 祛除盆腔及下肢瘀血为擅长 , 通过长期 的
头痛 : 患者 , 女, 4 3岁 , 初诊 E l期 2 0 0 8 年 7月 1 6 日。患者 经前头 痛 多年 , 每 到 经前 则发头痛 , 伴 饮水 恶心 呕吐 , 月经 量
一
四物健 步 汤增 强 活 血 的效 果 , 另 加鹿 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