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熔模铸造
第一节熔模铸造

川蜡——又称为白蜡、中国蜡、虫蜡,四川出产很多, 是白蜡虫分泌于所寄生的树上的蜡,是我国的特产。不溶于 水、乙醇和乙醚,易溶于苯。其优点是强度高、熔点高及流 动性好,但脆性及收缩率较大,它能与松香互溶,形成松香 与川蜡复合基体的模料,使之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聚乙烯——由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低分子量 为液体,高分子量的纯物质是乳白色蜡状固体粉末,经加入 稳定剂后,加工成粒状,具热塑性。模料中加入聚乙烯能显 著提高强度,热稳定性和韧性。
多个小针,以提供最大的散热面 积。件重0.184kg。
图3 壳体 该壳体铸件结构复杂,该图是用两
个切面解剖后的照片,可见其外形和内 腔均很复杂,它的熔模是用13个不同的 蜡模组装而成的。为铝合金熔模铸件, 其尺寸为214.9mm×200mm ×145mm, 重2.36kg。
1 重型柴油机叶轮、壁很薄,机械加工等无法达到, 用精铸法制造, 制壳时要涂挂4-6次
① 熔点要适中,通常希望60-100℃,以便于配制 模料、制模、脱模。
② 要求模料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成型性,在压制熔 模时,半凝固状态的模料应能很好的充填满压型型腔, 清晰的复制出型腔的表面,表面光洁,而且熔失熔模时 易从型壳中流出。
③一定的强度,表面硬度和韧性,防止变形损失。 ④ 高的软化点——模料开始发生软化变形的温度称
所以精铸车间都与一些精密的熔炼设备相联系, 如真空熔炼等。
3.5 应用举例
图1 离心叶轮 该件突出的特点是尺寸大,壁薄。直径457mm、高 228.6mm,重45kg。有高的尺寸精度要求、大部分 件需经过x射线和荧光检查。材质为沉淀硬化马氏体 不锈钢17-4PH(美国牌号)
图2 热交换器 铝合金的热交换器,轮廓尺寸为 190.5mm×139 .7mm×55.9mm , 壁厚为 1.5mm,上面分布着1200
1----熔模铸造--0,1(64)

的回收或复生。
●使用松香基模料时,回收的模料用来制作浇冒口熔模。 ●使用蜡基模料,脱模后所获模料可回收,再用来制造新的
熔模。
1)蜡基模料的回收 在循环使用时,模料的性能会变坏:脆性增大,灰尘
增多,流动性下降,收缩率增大,颜色由白变褐,这些主 要与模料中硬脂酸变质有关,也有其它原因: A 蜡基模料中硬脂酸变质(发生皂化反应)
明朝宋应星《天工 开物》详细记载了熔模 铸造所用材料和工艺。
曾侯乙尊盘(战国早期)
概述
概述
概述
概述
4000年前:起源于埃及、中国、印度
20世纪30年代末:大规模 进入航空、国防工业
20世纪末:熔模铸造业年 产值约70亿美元
◆我国熔模精密铸造现状
概述
熔模精密铸造作为一种先进的零件成形工艺,在制造 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 高速的发展,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已发 展成为全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因而我国熔模铸造业得到了 极快的发展,据粗略估计近几年我国熔模铸造产值年均增 长速度达到20~25%,是我国铸造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 一。
§1.1 熔模的制造 2. 模料的配制及回收
硬脂酸呈酸性,它能和化学活性比氢强的金属反应,如熔制熔 模时,与一些铝、铁工具接触便发生以下置换反应: 2 +6C17H35 = 2(C17H35)3 + 3H2 ↑ 2 +6C17H35 = 2(C17H35)3 + 3H2 ↑
用水玻璃作型壳黏结剂时,硬脂酸会与发生如下反应: + C17H35 = C17H35 + H2O
§1.1 熔模的制造
熔模铸造工艺知识培训

02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制作模料
选择合适的模料
涂刷脱模剂
根据铸件的材料和尺寸要求,选择合 适的模料,如石英砂、刚玉砂等。
为了方便脱模,需要在模料表面涂刷 一层脱模剂。
混合与搅拌
将模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使用搅 拌机充分搅拌,使其达到均匀的稠度。
制作蜡模
01
02
03
模具组装
将搅拌好的模料填入模具 中,并确保填满整个模具 腔体。
低成本材料
通过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熔模铸造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
多功能性材料
开发具有特殊性能如抗菌、抗静电等新型熔模铸造材料,满足特定 需求。
熔模铸造工艺的优化与创新
简化工艺流程
减少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环保型工艺
研发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熔模铸造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 染。
高效冷却技术
熔模铸造在航空发动机、航天器结构件等 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航空航天事业的发 展提供重要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该工艺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制作 蜡模、脱蜡、焙烧、浇注金属等 。
熔模铸造的特点
高精度
熔模铸造能够获得高精 度的金属零件,表面光
洁度较高。
适用范围广
可用于各种金属材料, 如钢、铝、铜、不锈钢
等。
灵活性高
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和大 小的零件,尤其适用于 复杂结构零件的生产。
成本较高
由于工艺复杂,需要较 高的设备和人力投入,
浇注过程的质量控制
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金属液过 热,过低则可能导致金属液流动
性差,影响充型能力。
浇注速度
熔模铸造工艺(3篇)

第1篇一、熔模铸造工艺的定义熔模铸造工艺,又称精密铸造,是一种将金属熔化后注入预先制成的型腔中,冷却凝固后取出金属制品的铸造方法。
该工艺主要用于制造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二、熔模铸造工艺的原理熔模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将可熔化的材料(如蜡、塑料等)制成所需形状的熔模,再将熔模组装成型腔,将熔融金属注入型腔,冷却凝固后取出金属制品。
具体过程如下:1. 制作熔模:将可熔化的材料制成所需形状的熔模,通常采用手工或机械加工方法。
2. 组装型腔:将熔模组装成型腔,并固定在型腔架上。
3. 熔化金属:将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
4. 注入金属:将熔融金属注入型腔,使其填充熔模形成的型腔。
5. 冷却凝固:将型腔冷却至室温,使金属凝固。
6. 脱模:将型腔从金属制品中取出,得到所需的金属制品。
三、熔模铸造工艺的过程1. 熔模制作:根据零件图纸,采用手工或机械加工方法制作熔模。
熔模应保证形状、尺寸和精度符合要求。
2. 组装型腔:将熔模组装成型腔,并固定在型腔架上。
3. 熔化金属: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将其加热至熔化状态。
4. 注入金属:将熔融金属注入型腔,确保填充完全。
5. 冷却凝固:将型腔冷却至室温,使金属凝固。
6. 脱模:将型腔从金属制品中取出,得到所需的金属制品。
7. 后处理:对金属制品进行清理、去毛刺、抛光等后处理。
四、熔模铸造工艺的应用熔模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航空航天:制造发动机叶片、涡轮盘、机匣等高精度零件。
2. 汽车: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等关键部件。
3. 电子:制造集成电路封装、精密模具等。
4. 医疗器械:制造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精密医疗器械。
5. 机械制造:制造齿轮、轴承、凸轮等精密零件。
五、熔模铸造工艺的优缺点1. 优点:(1)高精度:熔模铸造工艺可以制造形状复杂、尺寸精度高的零件。
(2)高复杂度:可以制造形状复杂、尺寸精度高的零件,满足各种复杂结构的制造需求。
(3)高质量:金属熔化后注入型腔,减少了氧化、污染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保证了金属制品的质量。
1----熔模铸造--2(75)

4
§1.2 型壳的制造
1.对型壳服役性能的要求
型壳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铸件的质量,为此,对型壳的要 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强度——高的常温强度+高的高温强度 +低的残留强度
常温强度又称湿强度,它是指制好型壳后型壳的强度。它取决于型壳黏 结剂干燥和硬化的程度等。如果湿强度太低,脱蜡过程中型壳 就会开裂或变形。 高温强度是指焙烧或浇注时型壳的强度,取决于黏结剂中硅凝胶在高温 下形成硅氧键,以及高温下黏结剂与耐火材料的反应产物。高 温强度不足的型壳在焙烧和浇注时就会发生变形或破裂。 残留强度是指浇注后型壳脱壳时的强度,它影响着铸件清理的难易程度。 残留强度过高,清理困难,并易因清理使铸件变形或破坏。
——这就是用作粘接剂的硅酸乙酯水解液。
29
§1.2 型壳的制造
3.制壳用粘结剂
③缩聚产物的分子聚合形式——线型和体型两类 配涂料时,希望其中分子聚合以线型为主,以使水解 液流动性好。
硅酸乙酯[(C2H5)4Si]是由四氯化硅和乙醇作用而成:
SiCl4 + 4 C2H5OH = (C2H5)4Si + 4HCl 生产中由于工业乙醇中含有水,且乙醇又极易吸水,且盐 酸和乙醇作用也生成水(HCl + C2H5OH = C2H5Cl + H2O), 所以硅酸乙酯中总有水。水能使正硅酸乙酯水解而形成不同聚 合度3.制壳用粘结剂
由于硅酸乙酯中的SiO2全部以乙酯化合物存在,没有单独 的SiO2溶胶,硅酸乙酯本身不能作为粘结剂,因此,需水解后 才能作为粘结剂。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硅酸乙酯黏结剂实际 上是硅酸乙酯水解液。 ①正硅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C2H5O
┃
C2H5O
┃
硅羟基
熔模铸造(教材)

熔模铸造(教材)第一章绪论1 熔模铸造是一种近净成形工艺。
2. 随着技术的发展,熔模铸造已可以生产更大、更精、更薄、更强的产品。
更大更薄:最大轮廓尺寸可达1.8m,而最小壁厚却不到2mm,最大铸件重接近1000kg;更精:一般线性尺寸公差为CT4~CT6级,特殊线性尺寸公差高的可达CT3级;表面粗糙度值也越来越小,可达到Ra0.8um,甚至Ra0.4um;更强:钛合金精铸技术使生产复杂钛合金铸件成为可能,特别是铸造大型复杂钛合金铸件可替代很对零件的组装件,大大减轻产品的重量又提高了产品的强度。
3. 影响熔模铸件尺寸精度的因素归纳起来分为四个方面:铸件结构形状、大小压型和生产工艺。
4. 熔模制造的应用实例:定向凝固和单晶叶片、工业涡轮叶片、前机匣、主屏蔽罩、传动机匣、显示器框架。
第二章制模材料及工艺1. 用于熔模铸造的制模材料应在下述性能方面满足一定的要求:熔点、热稳定性、流动性、收缩率、强度和塑形、焊接性、涂挂性、灰分。
2. 熔模制造工艺影响熔模质量的主要参数有:压注时模料温度、压注压力对熔模尺寸的影响、充型时间(即充型速度)对熔模尺寸的影响、保压时间对熔模尺寸的影响、取模时间对熔模尺寸的影响、压型温度对熔模尺寸的影响。
第三章制壳材料及其基础知识1. 熔模铸造的铸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多层材料制成的型壳。
2. 型壳最本质的特点是具有整体的、无分型面、发气性低的、光洁的型腔表面。
3. 对型壳性能的要求:(1)强度强度是型壳最重要、最基本的性能。
在脱蜡、焙烧和浇注时,型壳将会受到各种应力的作用,若强度不够,型壳就会发生变形、裂纹或破碎。
随着铸件冷凝成型后,则要求型壳有良好的退让性,也就是残留强度主要低,以免阻碍铸件收缩和便于脱壳清理。
此外,型壳还应具有高的表面强度,以免因液体金属流的冲刷作用或搬运型壳时,内外表面酥松、脱落。
型壳的常温强度,主要是根据粘结物对颗粒材料的附着力和粘结物本身的内聚力以及型壳的宏观结构而定。
熔模铸造工艺知识培训

热节圆直径旳求法
b.当量热节法
该措施是根据补缩需要,把铸件热节换算成 一种圆柱体单元,并令该单元与铸件热节具 有相同凝固模数和重量,此单元圆柱体旳直 径称为当量热节直径,那么,内浇道尺寸旳 大小就以此当量直径为基础,推导出一种计 算公式:
d=k×Dc
式中 d—内浇道尺寸,mm K—重量系数 Dc—当量热节直径,mm
封闭式或开放式浇注系统是按照直浇道、 横浇道、内浇道旳尺寸百分比划分旳。 封闭式浇注系统
S内≤S横≤S直
优点: 1)金属液完全充斥浇注系统,可预防金属 液卷入气体。
2)有很好挡渣能力 缺陷:进入型腔流速高、产生喷溅和冲砂、 氧化。
开放式浇注系统
S直 ≤S横≤ S内
优点:因为金属液不能充斥浇注系统, 金属液流动平稳,充型快;
3.铸造斜度
为了便于取模,抽芯,在拔模面应设有铸造 斜度,铸造斜度旳取值如下。
熔模铸件旳铸造斜度
取值
铸造斜度面高 h/mm
≤20 >20-50 >50-100 >100
非加工面斜度
外表面 0º20´ 0º15´ 0º10´ 0º10´
内表面 1º
0º30´ 0º30´ 0º15´
4.最小铸出孔
最小铸出孔旳孔径与深度(单位:mm )
二、模料旳种类 1.蜡基模料
蜡基模料由石蜡和硬脂酸两种材料构成。
石蜡属烃蜡。为饱和固体碳氢化合物旳混合物 ,分子式通式为CnH2n+2. n为17—36。n越 大,石蜡熔点越高,硬度越高,热稳定性越好 ,收缩也越小,按熔点石蜡可分为56,58,60 ,62,64,66,70等牌号。熔模铸造多使用 58~64石蜡。
0.8 2.0~4.0
1.0
普通化学实验b 熔模铸造

普通化学实验b 熔模铸造普通化学实验B:熔模铸造熔模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铸造方法,它可以制造出高精度、高质量的金属零件。
在这种铸造方法中,首先需要制作出一个熔模,然后将金属熔化后倒入熔模中,待金属冷却凝固后,就可以得到所需的零件。
本文将介绍熔模铸造的基本原理、制作方法以及实验步骤。
一、熔模铸造的基本原理熔模铸造是一种精密铸造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熔模来制造出高精度、高质量的金属零件。
熔模是一种由耐火材料制成的模具,它可以承受高温和高压,不会破裂或变形。
在熔模铸造中,首先需要制作出一个熔模,然后将金属熔化后倒入熔模中,待金属冷却凝固后,就可以得到所需的零件。
二、熔模铸造的制作方法熔模铸造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零件:首先需要根据所需的零件设计出熔模的形状和尺寸。
2.制作模具:根据设计好的熔模形状和尺寸,制作出熔模的模具。
模具可以采用木模、泥模、蜡模等材料制作。
3.涂模:将制作好的模具涂上一层特殊的涂料,以增加熔模的耐火性和表面光滑度。
4.烘干:将涂好涂料的模具放入烤箱中烘干,以去除水分和挥发物,使模具更加坚硬和耐火。
5.熔蜡:将蜡模放入熔蜡炉中加热,使蜡模融化并流入模具中,形成一个与所需零件形状相同的蜡模。
6.包壳:将熔蜡后的模具放入砂箱中,用特殊的砂子将模具包裹起来,形成一个砂壳。
7.烧蜡:将砂壳放入烤箱中加热,使蜡模燃烧殆尽,留下一个空心的砂壳。
8.烧结:将砂壳放入高温炉中加热,使砂壳变得更加坚硬和耐火。
9.浇注:将熔化的金属倒入砂壳中,待金属冷却凝固后,就可以得到所需的零件。
三、熔模铸造的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熔模材料、模具、涂料、烤箱、熔蜡炉、砂箱、砂子、高温炉、金属等。
2.设计熔模:根据所需的零件设计出熔模的形状和尺寸。
3.制作模具:根据设计好的熔模形状和尺寸,制作出熔模的模具。
4.涂模:将制作好的模具涂上一层特殊的涂料,以增加熔模的耐火性和表面光滑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脂酸——硬脂酸为固体的脂肪酸混合物,可由石油 副产品石蜡经高温催化而制得。硬脂酸外观为纯白色或 黄色的片状或针状的固体结晶。熔点58-60℃。在石蜡 中加入硬脂酸可提高模料的热稳定性及流动性。此外, 硬脂酸中含有极性基分子,可以改善模料与涂料的润湿 性。硬脂酸能很好的溶解于乙基纤维素中,易和硅酸乙 酯水解液相互起酯化作用,遇碱起皂化反应,其价格较 贵。
1.3 模料的配制
通常模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材料组成的,配制 模料时是按照规定的成分及配比,将各种原材料先熔 融成液态,然后经搅拌混合均匀,滤去杂质,浇成锭 块或调制成糊状模料待用,有时也可用液体模料直接 浇制。
1.3.1 模料配制需要遵守的原则
A 应根据各组分的互溶性来确定加料顺序。
模料中分子结构相似,分子极性相同的物质互溶 性好。反之,互溶性差或不互溶。如石蜡(线性分子 结构)和松香(体形)不互溶,若将地蜡或微晶蜡(枝型) 加入其中或加入一些其它多聚物然后再加松香,则三 者很快溶合在一起。
1.2 模料的种类、组成和性能
① 蜡基模料 蜡基模料是以矿物蜡或动植物蜡为主要成分的模料,它在 国内外熔模铸造生产中一直是一种使用最普遍的模料,最典型 的例子是石蜡—硬脂酸模料。 典型配方: 石蜡 50% + 硬脂酸 50% 蜡基模料特点: 强度高、刚性好、熔点适中,但流动性、润湿性、膨胀系 数大。
加热溶解
石蜡
+地蜡或微晶
熔化混合
+松香
B
严格控制温度上限和高温停留时间及合适的熔化装置。
因为模料都是各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过热会发生氧化 裂解,影响模料性能。
1.3.2 模料的配制方式
A 蜡基模料 蜡基模料熔点都低于 100℃ ,为防止模料的分 解,对它的加热采用蒸汽 加热或热水槽加热。对熔 化后的模料要搅拌均匀, , 在冷却过程中将蜡料制成 糊状。
石蜡——是饱和族的固体碳氢化合物,是一个含有20个以上 碳原子的烷烃,是炼制石油的副产品,外观为半透明枝状结 晶。石蜡的熔点是随着其中碳原子的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一 般作模料原材料的石蜡熔点为58-60℃,其热稳定性低,温 度30℃时就可软化变形。石蜡熔化后,再凝固时易形成表面 收缩,所以不能单独作模料使用。在模料中加入石蜡后,可 提高强度,使模料不易产生裂纹,它不溶解于硅酸乙酯水解 液中,但稍溶于无水酒精。
川蜡——又称为白蜡、中国蜡、虫蜡,四川出产很多, 是白蜡虫分泌于所寄生的树上的蜡,是我国的特产。不溶于 水、乙醇和乙醚,易溶于苯。其优点是强度高、熔点高及流 动性好,但脆性及收缩率较大,它能与松香互溶,形成松香 与川蜡复合基体的模料,使之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聚乙烯——由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低分子量 为液体,高分子量的纯物质是乳白色蜡状固体粉末,经加入 稳定剂后,加工成粒状,具热塑性。模料中加入聚乙烯能显 著提高强度,热稳定性和韧性。
第一节. 概述
1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概念:熔模铸造的实质就是在蜡模表面涂覆多层
耐火材料,待硬化干燥后,加热将蜡模熔去,而获得 具有与蜡模形状相应的空腔型壳,在型壳中浇注金属 获得铸件,该方法也称精密铸造,失蜡铸造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配制蜡料 制造压型 型壳脱蜡 压制蜡模 型壳焙烧 配制涂料 制造型壳(挂涂料 撒砂 硬化) 浇注 金属熔炼 反复5-7次
4. 更适宜于高熔点、高粘滞性、易氧化的合金铸件及双金属铸件。 5. 减少浇注系统和冒口尺寸,提高金属利用率。
6. 不用或少用砂,减少车间粉尘,改善环境。
7 .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生产率。 (说明:并非每种铸造方法都具有以上所有优点,而是具有其 中的一项或是几项优点。)
第一章 熔模铸造(精密铸造)
高的尺寸精度 对蜡模的基本要求
表面光洁度
使后续(制壳)工序简单易行 好的压型(压制熔模的模具)
获得高质量蜡模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制模材料(简称模料)
合理的制模工艺
1 模料
1.1 对模料性能的要求
制模材料的性能不单应保证方便的制得尺寸精确和表面 光洁度高、强度好、重量轻的熔模,它还应为型壳的制 造和获得良好的铸件创造条件,所以模料的性能应能满 足以下要求:
二、 特种铸造方法的分类
以砂为成型材料 特 种 铸 造 金属为成型材料 熔模铸造 陶瓷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 压力铸造 低压铸造 离心铸造
真空吸铸
连续铸造 挤压铸造 …………
三. 特铸方法具有以下某些方面的优点
1.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高,减少了机械加工,以达到无削切
或少削切的目的。 2. .能铸出形状十分复杂,壁很薄铸件,有的靠其它方法无法或很 难完成。 3. 能获得特殊要求的铸件。如气密性、耐磨性,抗腐蚀性等。
(太大解决不了蜡蠕 变和收缩变形问题)
近年可铸出重600kg 直径600-1000 mm的整铸件 进步归公于两点①塑料模的使 合金的种类:
难加工类、高温、耐磨、特种合金类
精铸工艺本身对合金种类无限制。但实际应用时 很少有铸铁,有色等合金用精密铸造,原因是造价 太高,不值得。 实际上精铸只是用于两种合金: 难加工类(包括形状难加工和金属难加工); 特种合金类(高温、耐磨等) 所以精铸车间都与一些精密的熔炼设备相联系, 如真空熔炼等。
① 熔点要适中,通常希望60-100℃,以便于配制 模料、制模、脱模。
② 要求模料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成型性,在压制熔 模时,半凝固状态的模料应能很好的充填满压型型腔, 清晰的复制出型腔的表面,表面光洁,而且熔失熔模时 易从型壳中流出。
③一定的强度,表面硬度和韧性,防止变形损失。 ④ 高的软化点——模料开始发生软化变形的温度称
② 松香基模料
以松香为主要成分,属中高熔点模料。主要用来生产要求 高的熔模铸件,如涡轮发动机叶片等。 其配方举例: 松香 60% + 川蜡 30% + 地蜡 5% + 聚乙烯 5% 松香 75% + 川蜡 15% — + 地蜡 5% + 聚乙烯 5% 松香——松香是切开松树皮后分泌出来的松脂,经蒸馏提出松 节油而剩余物质,主要成分为松香酸。它能与石蜡很好互溶。 软化点高、收缩率低,但黏度大,流动性差。
图3 壳体 该壳体铸件结构复杂,该图是用两 个切面解剖后的照片,可见其外形和内 腔均很复杂,它的熔模是用13个不同的 蜡模组装而成的。为铝合金熔模铸件, 其尺寸为214.9mm×200mm ×145mm, 重2.36kg。
1 重型柴油机叶轮、壁很薄,机械加工等无法达到, 用精铸法制造, 制壳时要涂挂4-6次
2. 熔模铸造的优缺点
2.1 优点
(1)精度高: 尺寸精度: 表面光滑度
铸件最小壁厚 砂型 熔模 >3mm 0.7(0.3mm)
铸件尺寸公差 100±1.0 100±0.3
光洁度 ▽1-▽3 ▽3-▽6
(2)形状无限制。适合于铸造某些结构、形状 复杂的铸件。(因无需拔模,无分型面) (3)合金不受限制(一般适用于贵金属)
2.2 缺点
(1)铸件性能不好 。
因为是铸态且为热浇(保证轮廓清晰)所以晶粒粗大,机械性 能不好,所以精铸件很少在重要环境下工作。
(2)工艺复杂成本高。
(相对铸造高,而综合成本不高,相当于10倍的砂型铸造成本)
(3)批量受限制。大批量生产成本降低。
3. 熔模铸件的技术特性
3.1 技术性能;较低
对于精铸件δ(延伸度)αK(冲击韧性) бb(强度)都比较低, 因为热浇、晶粒粗大。尤其是δ(延伸度)αK(冲击韧性)值较低, 难以用在关键部位。
地蜡——地蜡是饱和族的高分子固体碳氢化合 物,为石油工业产品。其外观为白色或黄色的 均匀物质,无气味。地蜡的牌号由它的熔点来 确定。地蜡比石蜡具有较高的软化温度,所以 保存时不易变形。地蜡不与水解的硅酸乙酯溶 液相互起作用。其缺点是强度、硬度及塑性较 低,收缩率很大。加入地蜡除了可细化川蜡的 结晶组织和改善熔模的表面粗糙外,还可作为 助溶剂,使聚乙烯与松香、川蜡复合基体均匀 混合,提高聚乙烯的强化作用。
3.5 应用举例
图1 离心叶轮 该件突出的特点是尺寸大,壁薄。直径457mm、高 228.6mm ,重 45kg 。有高的尺寸精度要求、大部分 件需经过x射线和荧光检查。材质为沉淀硬化马氏体 不锈钢17-4PH(美国牌号)
图2 热交换器 铝合金的热交换器,轮廓尺寸为 190.5mm×139 .7mm×55.9mm , 壁厚为 1.5mm,上面分布着1200 多个小针,以提供最大的散热面 积。件重0.184kg。
为软化点。一般要求模料的软化点比工作场地室温
高10-15℃ ,即35-40℃,南方要大于40℃。
⑤ 小而稳定的膨胀系数,保证制得的熔模尺寸精确。
⑥ 与耐火涂料有较好的润湿性,即使涂料有良好的 涂挂性,而且与模料和耐火涂料不应该起化学作用。 ⑦ 其它:焊接强度高,比重小,灰份少,复用性好, 价格便宜,来源丰实,对人体无害。
图 1-5 旋转浆叶 搅拌蜡基模料
图1-6 活塞搅拌 蜡基模料
B 松香基模料
由于松香基模料熔化温度较高,其加热采用电阻炉或工频炉 感应加热方式。
如:松香、 地蜡、聚乙烯模料。先熔化地蜡,待升温至140℃ 时,在搅拌的情况下逐渐加入聚乙烯,在升温至220℃加入松香, 全熔后在210℃时静置20-30分以排除气体,最后滤去杂质,在降 温的情况下对模料进行搅拌,使成糊(60-80℃),如模料混合 不好,它的黏度就会增大,晶粒粗大,使熔模质量降低,加热时 防止温度过高,模料变质燃烧。 140℃ +聚乙烯 搅拌 220℃ 加热 滤去杂质 +松香 搅拌至全熔 搅成糊状(60-80℃)
特种铸造篇
1.本课题性质:
内容:实践性和经验性很强,真正掌握须经过长时间的摸索 和实践
2 . 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 曾昭昭主编的《特种铸造》
3 .学习方法:不要求具体数据。只要求掌握每种特种铸造方法 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优缺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