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王阳明在黔诗风研究-精品
以文促旅:王阳明居黔作品中贵州文学景观旅游链构建调查

以文促旅:王阳明居黔作品中贵州文学景观旅游链构建调查陈为兵;杨秋萍
【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19)1
【摘要】王阳明居黔作品中贵州文学景观旅游链的构建主要以王阳明为文化内核,以文学景观为切入点。
依据内容分析、访谈、问卷等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证明这一旅游链的构建有充分可行性和光明前景,提出虚拟文学景观实体化、构建集体记忆和以“文”达“妙”等发展策略,并剖析构建王阳明文学景观旅游链的文化价值、现实价值与学术价值。
该调查为一体化传播王阳明文化和推动贵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是对贵州现有文旅项目的补充,也是黔学发展的重要推力。
【总页数】10页(P74-83)
【作者】陈为兵;杨秋萍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8.2
【相关文献】
1.以文兴旅以旅促文推动成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配套实施细则的通知(黔文旅发(2020) 14号)
3.张晓容调研文化旅游工作时指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4.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黔文旅发〔2022〕22号)
5.省文化和旅游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关于
加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黔文旅发〔2022〕33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卷第6页,共12页
花都成为仙子,而每一枚露珠呢,当然就是江河之源,生命之泉。
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土坎下,一只灰头土脸的羊子歪着脑袋,仰起脖子,依偎在泥土 上,微闭双眼,轻启小嘴,迎接坎上草皮滴落的水珠。羊子的随性惬意,唤醒我初做母 亲的记忆,孩子不就是这样吸吮乳汁的吗?④忽而醒了,微眯双眼,张一张小嘴,含二
出现,与江河湖海中的漩涡相似,由四周向中间旋转,外圈、内圈,亮圈、更亮圈,旋
着旋着,就旋转成了树杈状,自然天成,无人催促,优哉游哉,渐渐地,又汇入星河, 如同走失的孤雁回到了雁阵。眨眼间,有星星炸裂一般迅速亮一下,释放最强亮光,璀 璨夺目,艳如夏花,成为亿万颗星中最亮的明星,众星拱卫着她,万众瞩目着她,她傲 娇得如同皇冠上的明珠。但仅仅一瞬间,三两秒的样子,又迅即恢复了原样。这昙花一
贵州省遵义市 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
_姓名:.
_班级:
_考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文学景观,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曾大兴《文
学地理学概论》)文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当代引起了广泛的 关注,本文从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入手窥探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具
“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东游记》其十三)。比如成都杜甫草堂,眉山的三苏 祠等,是历代文人雅士游赏之地,凭吊之所。而叠加效应,指文学景观在生成后,随着 时间的流逝又不断被后人题咏,最终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比如黄鹤楼在唐代诗
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诗之后,再经李白、岳飞、毛泽东等人的歌咏,其内涵不断 丰富,影响越来越大。岳阳楼的名气也是在不断累积和提升的,先由唐代诗人李白赋诗
王阳明诗文里的黔东南

王阳明诗文里的黔东南佚名【摘要】正德三年(1508)三月至五年(1510)初,王阳明谪官贵州龙场(今修文),在贵州生活达三个年头。
他进入和离开贵州,都是从黔东南的平溪卫(今玉屏)、镇远、偏桥卫(今施秉)、兴隆卫(今黄平)、清平卫(今凯里市炉山区清平镇)这条路线出入的。
沿途游览了这些地方的名胜古迹,留有很多诗文。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年(卷),期】2012(000)014【总页数】1页(P36-36)【关键词】黔东南;王阳明;诗文;名胜古迹;贵州;凯里市;清平;黄平【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正德三年(1508)三月至五年(1510)初,王阳明谪官贵州龙场(今修文),在贵州生活达三个年头。
他进入和离开贵州,都是从黔东南的平溪卫(今玉屏)、镇远、偏桥卫(今施秉)、兴隆卫(今黄平)、清平卫(今凯里市炉山区清平镇)这条路线出入的。
沿途游览了这些地方的名胜古迹,留有很多诗文。
正德三年三月初,王阳明经江西、湖南进入贵州东部的平溪卫。
是时王阳明有《平溪馆次王文济韵》诗:“山城寥落闭黄昏,灯火人家隔水村。
清世独便吾职易,穷途还赖此心存。
蛮烟瘴雾承相往,翠壁丹崖好共论。
畎亩投闲终有日,小臣何以答君恩。
”在距平溪卫城东5里(具体地点今已无考)山上有一石洞,击之铿然有声,故名钟鼓洞。
王阳明有游《钟鼓洞》诗:“见说水南多异迹,岩头时有鼓钟声。
空遗石壁千年在,未信金砂九转成。
远地星辰瞻北极,春山明月坐更深。
年来夷险还忘却,始信羊肠路亦平。
”正德三年三月,王阳明从平溪、镇远经偏桥(今施秉)至兴隆卫。
王阳明《兴隆卫书壁》诗云:“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摧。
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
莺花夹道惊春老,雉堞连云向晚开。
尺素屡题还屡掷,衡南那有雁飞回?”此诗为实景写生,明确点出了贵州山高路陡、峭壁千仞、奇峰插天且又节候较晚的特点。
入卫城前,王阳明宿于飞云崖月潭寺公馆,在此写下了著名的《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隆兴之南有岩曰月潭,壁立千仞,檐垂数百尺。
王阳明在贵州写的诗

王阳明在贵州写的诗
【最新版】
目录
1.王阳明的简介
2.王阳明在贵州的背景
3.王阳明的诗歌创作
4.王阳明诗歌的特点
5.王阳明诗歌的意义
正文
1.王阳明的简介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创立了“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对我国哲
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王阳明在贵州的背景
王阳明在贵州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他因上书直谏皇帝而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在那里担任驿丞。
尽管生活环境艰苦,王阳明却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借此机会深入思考,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心学理论。
3.王阳明的诗歌创作
在贵州期间,王阳明创作了许多诗歌。
这些诗歌主题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山水田园,又有哲理思考,充分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
4.王阳明诗歌的特点
王阳明的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常以物喻人,以景寓理,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智慧。
5.王阳明诗歌的意义
王阳明的诗歌不仅是他个人心灵的抒发,也是他哲学思想的载体。
通过诗歌,他表达了自己对世界、人生和道德的理解和追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思考方式。
他年贵竹传异事 应说阳明旧草堂——王阳明在黔遗迹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探析

他年贵竹传异事应说阳明旧草堂——王阳明在黔遗迹保护与
旅游开发现状探析
刘凤霞
【期刊名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19)003
【摘要】贵州乃明代心学大儒王阳明谪居之地,在这里曾发生震动思想界的“龙场悟道”.可以说贵州是阳明思想孕育的发祥地,与明代阳明心学思想的发展、流布、传承存在紧密的地缘关系.着力探讨王阳明在黔遗迹之保存、保护及开发和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彰显王阳明对贵州的文化贡献,促进阳明文化在贵州的传播和承继.【总页数】4页(P81-84)
【作者】刘凤霞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阳明学院,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8
【相关文献】
1.王阳明居黔三年时间考 [J], 杨德俊
2.王阳明良知学说对如何沟通德育应然和实然状态的理念启示 [J], 薛丽丽
3.陈寿《益部耆旧传》成书年代考──兼对成书咸宁四年、五年说质疑 [J], 曹书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东北地域阳明文化研究述评

黔东北地域阳明文化研究述评敖以深【摘要】黔东北地域是贵州阳明文化的重要传播地,早在明万历年间,部分学者对李渭心学的形成及影响进行了叙述.数百年来,关于黔东北地域阳明文化的研究始终延续着,取得了系列成果,特别是关于李渭心学思想研究和黔东北地域阳明文化传播的重要地位等,研究相对集中.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制约,相关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黔东北;阳明文化;研究动态【作者】敖以深【作者单位】贵州理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7明末清初,以思南为核心的黔东北地域,曾一度出现了阳明文化的传播盛况,在贵州阳明文化的传播中占有地位。
关于黔东北地域阳明文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
当时的研究群体主要是李渭的生前好友和王门弟子,特别是在贵州任职的王门学者如郭子章等,对李渭心学思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清代中后期,在贵州任职的部分官员和贵州本土的学者,着手对贵州阳明的后学进行资料性收集和整理,其中有不少的内容涉及到黔东北地域的阳明文化。
民国时期,贵州部分学者从方志学的角度对黔东北地域的阳明文化进行了一定的梳理。
20世纪90年代以后,贵州阳明文化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其中有部分成果涉及李渭心学。
李渭心学是黔东北地域阳明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李渭一生勤于学习,著作宏富,主要有《先行录问答》、《毋意篇》、《简寄》、《杂著》、《诗文》、《家乘》、《大儒治规》等。
早在明代万历年间,部分学者对李渭心学的形成及影响进行了叙述,当时著名的心学家湖北麻城的耿氏兄弟在《李同野先生墓志铭》中,称李渭为“明好学君子”,并且对李渭心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契毋意之宗”的思想进行了概括。
李渭离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表示纪念,明神宗皇帝赐联曰:“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
王阳明谪黔书作及贵州现存阳明书迹述略

王阳明谪黔书作及贵州现存阳明书迹述略谪仙王阳明,唐朝伟大睿智的思想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多彩灿烂的文章,他的著作一直是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阳明谪黔书作更是他在贵州谪仙期间创作的经典之作,深受后人的喜爱。
本文将以《王阳明谪黔书作及贵州现存阳明书迹述略》为题,对王阳明谪黔书作及贵州现存阳明书迹做一略浅的介绍,以深入了解王阳明在贵州谪仙期间精彩的书迹。
首先,谈一谈王阳明谪黔书作。
王阳明谪仙于贵州九江,在此期间,他共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其中谪仙书作尤为出色。
其中著名的作品有《昭代宗之宁令》《玉泉纪行》《龙泉碑》《九江金石记》等等,这些作品既有优美的文字,又有精致的书法,从中可见他当时的文学水平。
他的书法具有独特的风格,既有清新的楷书,也有细腻的行书,清晰圆融、工巧秀雅,是一代书法家的最高成就。
其次,谈一谈贵州现存阳明书迹。
近几年,贵州部分地区学者及博物馆对贵州现存的阳明书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共发现阳明谪仙书作共计27件,分布在贵州九江、贵定、荔波等地。
早期阳明书迹绝大部分集中在九江,可以说九江是谪仙遗迹最为密集的地方。
比如融水县桥头村的《九江金石记》、九江宝石古墓的《昭代宗之宁令》、安顺市羊角村的《玉泉纪行》、贵定县芦苴乡的《鹤山编年记》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贵州现存阳明书迹。
再者,以阳明谪仙书作为翼,在九江谪仙的现场也还有阳明的传言,比如在九江九帆山上有一方神秘的石碑,上面写着”慈悲审判、谷民福乐”,这是当年谪仙王阳明留下的象征。
此外,九江九帆山有一处叫做”蛇腹碑”的景点,相传此碑上也曾经有过阳明的书迹,但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被洪水冲刷,书迹早已磨去。
综上所述,谪仙王阳明在贵州九江期间创作的著名谪仙书作以及贵州现存的阳明书迹,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究、去研究,并用心去感受他当年留下的文学精髓。
王阳明贵州诗

王阳明贵州诗介绍王阳明(1472年-1529年),字仲明,号阳明子,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
他的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而在他的思想表达中,贵州这片山水之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探究王阳明在贵州的诗作,揭示他对贵州地域特色的理解与赞美。
王阳明贵州诗烟水柳江描绘贵州风景烟水柳江,乃是阳明子所创作的一首名篇。
他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贵州的秀美风光,充分展现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的和谐融合。
以下是部分诗句:柳江水碧烟霞起,一种春风一种醉。
千堆兰雾泛香腻,万树桃花吐艳妍。
寒峭秣陵悲骨肉,饱酣江津笑颜颢。
天下旷维无他师,谁传神教造明君。
通过这首诗,王阳明表达了对贵州自然环境的喜爱与赞美,称其为“一种春风一种醉”,形容了大自然的美景令自己陶醉其中。
贵州苗乡赞美苗族文化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苗族是其中的重要民族之一。
王阳明的诗作中也不乏对苗族文化的赞美与敬仰。
罗衣螺角苗民风,绿叶绯花锁半空。
舞袖婆娑娇语笑,银铃刺耳激情浓。
滇南枝头沾露露,湖北山水寄飞鸿。
伟业既成苗起陇,西南风尚耀千古。
在这首诗中,王阳明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苗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舞蹈,赞美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将其与贵州的地域特色相结合,呈现出了一幅多彩的文化画卷。
贵道人山行探索贵州人文精神除了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外,王阳明也在他的诗作中表达了对贵州人文精神的赞美和探索。
贵道人山行,绝境无愁鬼神惊。
嵩阳迢递诗思胆,缜密机智照云萦。
饮过黄泉居士摄,生居乐土心无憾。
开真邪假败士志,唯道岂曰数码丧。
这首诗表达了王阳明对贵州道家文化的赞美和对嵩阳文化精神的理解。
他通过描绘贵州山水之美与道家智慧,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道义追求的坚持。
总结王阳明的贵州诗作,展现了他对贵州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道义追求的坚持,以及对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和谐融合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在黔诗风研究
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理论意义: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家、家和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甚至日本明治维新时都学习其“知行合一”的思想。
而论其阳明心学的产生与发展,则与王阳明贬谪贵州密切相关。
通过对王明阳在黔诗歌风格的研究,可以了解王阳明在被贬官至贵州后的复杂内心思想,以及“龙场悟道”后的思想意识变化情况。
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王阳明,是开创明代文学新风气的一代大儒,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现存诗歌多达642首,在当时诗坛独树一帜。
只因其事功卓著不朽、心学精诣力造,才使得不以诗著名。
王阳明所处时期为明代中期,通过对王阳明诗歌风格的研究,可以了解明代诗坛前期与后期之间风气转变的承接。
王阳明贬谪贵州后思想意识的顿悟,这也体现出王阳明与贵州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研究王阳明在黔时期的诗歌风格,还可以弘扬贵州历史遗产以及提高贵州知名度。
实际意义:
王阳明在贵州时期的诗歌大多朴实无华,描写自然风光和底层人民生活,与明朝前期诗文“咏圣德,歌太平”的台阁体诗歌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对王阳明在黔诗歌风格的研究,可以从其时代背景与作者内心思想意识的变化对明代诗坛的影响。
通过对王阳明在黔诗歌风格的研究,从诗歌当中的感情色彩当中进行发掘,弘扬王阳明在身处逆境时坚韧不屈的精神,对于后人有很大的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本选题的研究动态:
阳明先生不止是哲学家,也是文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在中国封建社会可称得上一位出类拔萃的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突出的全才。
王阳明在与心学思想上彪炳历史,虽然在并不以诗歌著名,但也不能掩盖王阳明作为文学家在诗文上的成就。
清初纪昀对王阳明的诗文有这样的评价: “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关于王阳明在黔所作诗歌的文学研究比较详细的有朱五义注、冯楠校对的《王阳明在黔诗文注释》(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此书以王阳明在黔诗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辑录了王阳明在贵州时期所作诗文并加以考察注释,内容详实细致,为王阳明在黔诗歌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张清河编著的《王阳明谪贬诗文漫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此书以王阳明被谪贬的时代背景谈起,结合其语言和谪贬路线行为情况,分析心学大师的成长心路历程,印证了诗歌表述的内涵思想,是新时期阳明学研究成果。
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