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版)

第10讲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学习目标】

1. 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

2. 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3. 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及菱形与正方形的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要点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矩形的性质: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的性质:1.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又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

交点是对称中心.

要点三、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要点诠释: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加上“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都能判定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判定:1.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要点诠释:前一种方法是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加上四条边相等.后两种方法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外加一个条件来判定菱形,

正方形的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要点四、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要点五、顺次连接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 (1)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3)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 (4)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要点诠释:新四边形由原四边形各边中点顺次连接而成. (1)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新四边形是矩形. (2)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新四边形是菱形. (3)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且相等,则新四边形是正方形. 【典型例题】(基础) 类型一、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所示,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D =120°,AB =4,则矩

形对角线AC 长为________.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连结AF 、

CE.

cm

(1)求证:△BEC≌△DFA;

(2)连接AC,若CA=CB,判断四边形A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P是AD上一点,E为BP上一点,且AE=BE=EP.(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过E作EF⊥BP于E,交BC于F,若BP=BC,S△BEF=5,CD=4,求CF.

类型二、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3、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C=8,BD=10.

求:(1)AB的长.(2)菱形ABCD的面积.

举一反三:

【变式】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6和8,则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

4、如图所示,在△ABC中,CD是∠ACB的平分线,DE∥AC,DF∥BC,四边形DECF是菱形吗?试说明理由.

类型三、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5、如图,在一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EB、ED,

(1)求证:△B EC≌△DEC;

(2)延长BE交AD于点F,若∠DEB=140°.求∠AFE的度数.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如图,E为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的点,F是CD边上一点,且CE=CF,连接DE,BF.求证:DE=BF.

6、如图,矩形ABCD中,AD=6,DC=8,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G,H分别在矩形ABCD 的边AB,CD,DA上,AH=2,连结CF.

(1)若DG=2,求证: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

(2)若DG=6,求△FCG的面积.

【典型例题】(提高)

类型一、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PBC和△Q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P在矩

形上方,点Q在矩形内.求证:(1)∠PBA=∠PCQ=30°;(2)PA=PQ.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把矩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上的点处,点A 落在

点处.

(1)求证:;

(2)设AE =,AB =,BF =,试猜想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如图1,已知AB ∥CD ,AB=CD ,∠A=∠D . (1)求证:四边形ABCD 为矩形;

(2)E 是AB 边的中点,F 为AD 边上一点,∠DFC=2∠BCE . ①如图2,若F 为AD 中点,DF=1.6,求CF 的长度:

②如图2,若CE=4,CF=5,则AF+BC=________,AF=_________.

B 'A

'B E BF '=a b c a b c 、、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

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ABO 是等边三角形,AB =4,求这个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类型二、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3、如图所示,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B =∠EAF =60°,∠BAE =18°.求∠CEF 的度数.

cm

4、矩形ABCD中,O是AC与BD的交点,过O点的直线EF与AB、C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E、F两点.

(1)求证:△BOE≌△DOF;

(2)当EF与A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在Rt△ABC中,∠ACB=90°,D是AB的中点,AE∥CD,CE∥AB,连接DE交AC于点O.

(1)证明:四边形ADCE是菱形;

(2)证明:DE=BC;

(3)若∠B=60°,BC=6,求菱形ADCE的高(计算结果保留根号).

类型三、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在OD、OC上,且

DE=CF,连接DF、AE,AE的延长线交DF于点M.

求证:AM⊥DF.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K分别在BC,AB上,点G在BA的延长线上,且CE=BK=AG.以线段DE、DG为边作DEFG.

(1)求证:DE=DG,且DE⊥DG.

(2)连接KF,猜想四边形CEFK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6、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 的各内角平分线AQ 、DF 、BE 、CH 分别交BC 、AD 于点Q 、F 、E 、H ,试证明它们组成的四边形MNPO 是正方形.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矩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C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D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2. 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分矩形一边为1cm 和3cm 两部分,则它的面积为( )

A.32cm

B. 42cm

C. 122cm

D. 42cm 或122cm 3.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比为3:4,那么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

A .6cm ,8cm B. 3cm ,4cm C. 12cm ,16cm D. 24cm ,32cm 4.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交于点O ,且OE⊥AB,若AC =8,BD =6,则,OE 的长是( ) A .2.5

B .5

C .2.4

D .不确定

5.如图,E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且BE=BC ,P 为CE 上任意一点,PQ⊥BC 于点Q ,PR⊥BE 于点R ,则PQ+PR 的值是( )

A.

B. C. D.

6.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DC ,∠ADC=∠ABC=90°,DE⊥AB,若四边形ABCD 面积为16,则DE 的长为( )

A .3

B .2

C .4

D .8

二.填空题

7.如图四边形ABCD 中,

AB=BC=12,∠ABC=45°,

∠ADC=90°,AD=CD ,则BD= .

8.如图,矩形ABCD 中,AB =2,BC =3,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连结CE ,则CE 的长______.

231

2

2

2

9.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是2cm ,E 是AB 中点, 且DE ⊥AB ,则菱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

2cm .

10.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cm ,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则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

和面积分别是 .

11.如图,三个边长均为2的正方形重叠在一起,O 1、O 2是其中两个正方形的中心,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

12. 如图,平面内4条直线是一组平行线,相邻2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是1个单位长度,正方形ABCD 的4个顶点A 、B 、C 、D 都在这些平行线上,其中点A、C分别在直线和上,该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单位.

三.解答题

13.如图,AB=AC ,AD=AE ,DE=BC ,且∠BAD=∠CAE.

(1)求证:△ABE≌△ACD;

(2)求证:四边形BCDE 是矩形.

1234l l l l ,,,1l 4

l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过点O作直线EF⊥BD,分别交

AD、BC于点E和点F,求证:四边形BEDF是菱形.

15.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P在AB上从A向B运动,连结DP交AC于点Q.

(1)试证明:无论点P 运动到AB 上何处时,都有△ADQ ≌△ABQ ;

(2)当点P 在AB 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 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 面积的; (3)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再继续在BC 上运动到点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 恰为等腰三角形.

【课后作业】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D.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2.若矩形对角线相交所成钝角为120°,短边长3.6,则对角线的长为( ).

A. 3.6

B. 7.2

C. 1.8

D. 14.4

3.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如果EF =2,那么菱形ABCD 的周长是

( )

6

1cm cm cm cm cm

A.4

B.8

C.12

D.16

4.菱形ABCD 中,∠A ∶∠B =1∶5,若周长为8,则此菱形的高等于( ).

A. B.4 C.1 D.2

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E 和△CDF 为直角三角形,∠AEB=∠CFD=90°,AE=FC=5,BE=DF=12,则EF 的长是( )

A .7

B .8

C .

7

2

D .73

6. 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 ,连接BE ,则∠AEB 的度数为( )

A .10°

B .15°

C .20°

D .12.5°

二.填空题

7.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AOB =60°,AC =10,则AB =______,BC =______.

8. 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沿其对角线AC 剪开,再把△ABC 沿着AD 方向平移,得到△,若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1,则它移动的距离等于____.

21cm cm cm cm A B C '''2cm AA 'cm

9. 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E、

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

10.如图,两条等宽的长方形纸条倾斜的重叠着,已知长方形纸条宽度为3cm,∠ABC=60°,

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cm2.

11.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13,AC=10,过点D作DE∥AC

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BDE的周长为_____.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顶点B的坐标为(8,4),则C点的坐标为_______.

三.解答题

13.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作AE∥BC,CE∥AD,AE、CE交于

点E.

(1)证明:四边形ADCE是矩形.

(2)若DE交AC于点O,证明:OD∥AB且OD=AB.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连接DE、BF、BD.若AD⊥BD,则四边形BFDE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15.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EF

交AD于H,求DH的长.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案

矩形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分以下几面: 1、充分考虑了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研究探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能学以致用。 2、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适当、适量设置例题、习题。使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活动性、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生成性。 3、教师始终起到启发、点拨、纠偏、示范的作用。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生活中随处可见矩形,矩形的应用非常广泛。矩形第二课时的一节也是后续几何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探索得出矩形判定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其他图形奠定基础,与矩形相关的问题也是考查的热点。 2.对教材的处理 本节课主要是探索矩形判定的条件,应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利用这节课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亲身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观念,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在选题时,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 配置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的练习题。教学中,通过有效措施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与交流,逐渐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推理、动手实践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增强集体责任感。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索矩形判定定理的过程及应用 难点:矩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方法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对矩形的学习,谁能回答以下问题

第10讲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版)

第10讲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学习目标】 1. 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 2. 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3. 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及菱形与正方形的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要点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矩形的性质:1.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的性质:1.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又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 交点是对称中心. 要点三、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要点诠释: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加上“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都能判定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判定:1.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要点诠释:前一种方法是在四边形的基础上加上四条边相等.后两种方法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外加一个条件来判定菱形, 正方形的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要点四、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要点五、顺次连接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 (1)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3)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 (4)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要点诠释:新四边形由原四边形各边中点顺次连接而成. (1)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新四边形是矩形. (2)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新四边形是菱形. (3)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且相等,则新四边形是正方形. 【典型例题】(基础) 类型一、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1、如图所示,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D =120°,AB =4,则矩 形对角线AC 长为________.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连结AF 、 CE. cm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分析

①本章教材注意强化对图形变换的理解,并通过图形的变换得到图形的主要特征.②图形的有关结论都是在学生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得到的,教材中辅以一定的数学说理.③与传统教材相比,更注意让学生运用直观确认并辅以数学说理所得到的一些结论,解决简单的推理与计算问题.基于这三点,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实际、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重视直观操作和推理逻辑的有机结合,继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④对比上一年的教材,平行四边形这一节的教学增加了1课时;增加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删去一道关于平移的思考题:“平移时,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增加了可以作为结论的“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删去定理“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删去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对于在习题和活动中出现的结论和典型题型,可以适当进行总结和拓展.(题型部分见后) P91.8 同底(等底)同高(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P117.活动3 中点四边形 P113 课题学习三角形的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两倍. 2.强调知识内容间的联系和综合 本章内容有机整合了“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化”、“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另外,学生在小学时学过一些特殊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面积计算;上学年学习的三角形、多边形的边及角的性质;所以可以对已学过的几何知识进行必要复习.在解决有关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问题时,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因此本章内容是平行线和三角形知识的深入和运用,避免再通过添加辅助线转化为平行线和三角形来解决.而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联系也很紧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说,平行四边形这一阶段处于学生初步掌握了推理论证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阶段.这一章说理方法相对比较单一,所以本章要重视推理论证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推理的要求方面,可以针对学生的程度,有些要求经过观察、试验、探究、归纳等合情推理,有些要求逻辑推理;在论证时,除了采用规范的证明方法外,还可采用探索式的证明方法, 4.重视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对概念进行比较 本章节的难点是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因为它们的概念之间重叠交错,容易混淆.学生往往搞不清楚它们的共性、特性及其从属关系,有时掌握了它们的特殊性质,而忽视了共同性质.如有的学生不知道正方形是矩形,又是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应用时常犯多用或少用条件的错误.教学时不仅要讲清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特殊性质,尤其要强调它们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和共同性质.也就是在讲清每个概念特征的同时,要强调它们的从属关系.所以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抓好概念教学,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要弄清楚这些关系,最好是用图示的办法.例如,教科书小结中给出了各种四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图形,研究正方形时也给出了它与矩形、菱形之间包含关系的图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例题、练习)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点、例题、练习) 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性质: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5)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3、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2、矩形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性质: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3、判定: (1)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知识点3、菱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3、判定: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知识点4、正方形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性质: (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3、判定: (1)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B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2、如图,在菱形ABCD 中,∠ADC=120°,则 BD :AC 等于( ). (A )3:2 (B )1:3 (C )1:2 (D )3:1 3、矩形的边长为10 cm 和15 cm ,其中一内角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为( ) (A )6 cm 和9 cm (B )5 cm 和10 cm (C )4 cm 和11 cm (D )7 cm 和8 cm 4、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过点A 作BD 的平行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E ,则下列式子不成立的是( ) (A )DB=AE (B )BD=CE (C ) 90=∠EAC (D ) E ABC ∠=∠2 5、菱形周长为20 cm ,它的一条对角线长6 cm ,则菱形的面积为( ) (A )6 (B )12 (C )18 (D )24 6、矩形长是8cm ,宽是6cm ,和它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 )

(完整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

矩形的性质:(1)边: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角: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对称性: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2 或4)。矩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4)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菱形的性质: (1)边:菱形的对边平行,且四条边都相等 (2)角:菱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对角线: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对称性: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2 或4 条)(5)菱形的面积=底乂高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菱形的判定:(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的性质: (1)四边都相等,对边平行 (2)四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 组对角。 (4)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4条对称轴) 矩形的判定: (1)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3)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中点四边形: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中点四边形一塗菱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J 中点四边形—菱形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中点四边形—— f矩形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的四边形——四------------- > 正方形

一■选择题(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屮,既是轴对称图形乂是屮心对称图形的是(C ) A.正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直角三角形 2.在ZZ7ABCD中•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这个四边形就是矩形. 则增加的条件是(I)) A. AB = BC B. AC与BD至相平分 C. AB = jAC D. ZA-FZC= 180° 3.已知口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 角形则BC的长为(B ) A. 42 B. 5/3 C. 2 D. V5 4.如图•在OABCI)中.AC 平分= 则OABCD 的周长为 A. 6 (第4題图) 5.如图•在口ABCQ中・AE、CF分别是/BAD和的平分线. 添加一个条 件•仍无法判断四边形AECF为菱形的足( A. AE=AF B. EF±AC D. AC是ZEAF的平分线 6•如图•在菱形A BCD中・ZA=110°・E.F分别是AB和BC的中点・EP丄CD于点P.则ZFPC= C. ZB = 60° A. 35° C. 50° D. 55° C. 12 B. 9 D B. 45° (第6题 图) (第7题 图)

第1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单元备课

第1章:特殊四边形 (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本章的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中心对称图形和图形的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梯形的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二、教材分析: 本章中先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和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还介绍了正方形,由于它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进而引导学生探索中心对称图形和图形的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并研究了平面图形中心对称性质;又研究了梯形的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材中还突出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会应用。 ⒉使学生掌握中心对称图形和图形的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 3. 使学生掌握梯形的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4. 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5.使学生会利用以上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⒊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是第一次正式出现,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作图是本单元的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画正方形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方法不难理解,但是不易掌握,应考虑在这部分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如何突破。 五、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2、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重点。 3、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4、加强作图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15课时进行教学 章节课时数 1.1 2 1.2 2 1.3 4 1.4 2 1.5 2 1.6 1 回顾与思考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说课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说课 .特殊平行四边形(一)说课 《特殊平行四边形(一)》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矩形的四个定理和一个推论的证明。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的具体教学目标为:能够运用综合法和严密的数学语言证明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以及其他相关结论;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培养学生找到解题思路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比前面所学知识,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证明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是严谨的科学,增强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治学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对三种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已经非常熟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答简单的几何问题;同时,通过《证明(一)》和《证明(二)》两章的学习,学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推理论证能力,并且在前一节的学习中,进行了对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证明,已经经历了大量的证明活动,已经逐渐体会到了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从而初步具备了证明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定理的能力;同时,在前面的相关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归纳、概括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大量的活动经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思想,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在解题中合理运用方法的能力,具备了独立证明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及判定定理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这些定理进行证明,并尝试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通过办一期数学手抄报这个活动,首先是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知,让学生以一种比较有趣的形式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自主的复习和预习,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平行四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教案

特殊平行四边形(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及推论。 2.理解上述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定理解决一 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 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推理论证的能力 2.在学生已经探索过或通过观察得到结论的时候证明, 深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 中的作用。 3.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数学 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探究括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转化思 想,学会类比的研究方法.体会矩形的内在美和应 用美. 2.通过推理证明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 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合情 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 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证明方法。 教学难点 : 运用综合法证明矩形性质和判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1 .你了解哪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与矩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关系? 3.能用一张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回忆,回答。 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关系。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矩形的性质 2,定理,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3. 通过一个问题情境探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的关 系。 4. 会用矩形的性质和推论解答某些几何问题 三: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 自学课本议一议以前的内容,思考:

(2).如何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把证明过程写在练习本上,并 与同桌交流。 1. 学生自学,思考,讨论,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 2. 讲述(6分钟后);同桌交流,然后叫两个学生说出他们的 证明过程,并让学生评议。 矩形的性质定理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求证:AC = BD A D 证明:在矩形ABCD中 ∵∠ABC = ∠DCB = 90 B C 又∵AB = DC ,BC = CB ∴△ABC≌△DCB ∴AC = BD 自学指导(二) 自学议一议,思考: 这个问题情境中的三个问题,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学生自学,思考,讨论,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自学。 2.学生自学5分钟后,集体讨论,归纳总结 (1)BE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的中线。它等于AC的一半。 (2)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说课稿

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的说课稿 高埂九义校黄海燕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北师大版初中三年级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第一章三角形和上节平行四边形后进一步研究的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即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延伸,也是对三角形有关定理内容的巩固练习,又为下一节菱形,正方形一些定理的得出做铺垫。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矩形有关概念,根据定义探究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 (2)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其他相关结论。 数学思想与能力发展: (1)经历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根据矩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几何直觉向思维逻辑转化的习惯,进一步体会类比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教学重点: (1)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及相关结论。 (2)应用矩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矩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本节课我准备采用激发诱导、探索交流、讲练结合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疑——讨论、探索——解惑”的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动口、动手操作、动脑、分组讨论、合作交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8个环节 1、复习旧知识 (1)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了解哪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与平行四边形有何关系? 学生经过讨论后便能得出:矩形,菱形、正方形既然都是平行四边形,那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呢? 说明:初二上学期已经学习过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引入矩形的概念作铺垫,从而引出课题。

《特殊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第六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回顾与思考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学生继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已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在小学也接触过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一些简单应用。本节主要复习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对他们的比较。研究过程中以类比,归类为主要方法,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比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利用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使之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是从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内在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类找出他们内在的转化方法。通过自己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共一个课时,已总结和简单练习为主。 1.知识目标: 复习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及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经历课前准备总结,探索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发展总结归纳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 (3)在具体问题的证明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实验论证、逆向思维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猜想—总结—证明—应用“的数学活动提升科学素养.

4. 教学重点 (1) 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复习. (2) 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5.教学难点 总结关系方法的多样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交流创意,导入课题;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求新知;第三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第四环节:巩固基础,检测自我;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交流创意,导入课题 内容:事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图,课堂上先交流讨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创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关系图 注意事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起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交流创意,总结归纳 内容:事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作品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表格,梳理本章知识。 注意事项: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学生自我总结的兴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小试牛刀,基础巩固 内容:一组考察基础的判断,填空题 1、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平行四边形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有一个角 邻边相等 邻边相等 有一个角 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

教学案例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

教学案例: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 一、案例实施背景 本节课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笔者在一农村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校内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8章第2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矩形》。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小学学过的长方形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平行四边形的延伸,不仅为矩形判定的学习做铺垫,也为菱形、正方形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长方形的观察,抽象出矩形的定义和性质,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易于接受抽象的定理,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 从心里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认知结构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积累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的学习经验,有学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需要。但对本节课的学习仍会感到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学生动脑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给予深入浅出的分析。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矩形的定义和性质的过程,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矩形性质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矩形的概念、性质及推论 2、难点:矩形的性质及推论的实际应用. 六、教法学法 新课标强调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因此,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在教法上,我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法相结合。在整个课堂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法上,让学生观察演示、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体验成功的喜悦,心理上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专题03特殊平行四边形中的最值、定值问题学生版

专题03特殊平行四边形中的最值、定值问题 【典型例题】 1. (2020 •万杰朝阳学校)如图,在△磁中,AB=6, Ac=S t 於10, P 为边BC 上一动点、(且点尸不与点氏 Q 重合),PELAB 于E, PFLAC 于尸.则疔的最小值为() 2. (2019 •余干县第二中学期末)如图,在边长为10的菱形朋G?中,对角线BDf 对角线EG 別相交 于点G 点0是直线加上的动点,OE 丄AB 于E, 0尸丄血于尸 ⑴求对角线月Q 的长及菱形如?的而积.⑵如图①,当点0在对角线助上运动时,处 +防的值是否发生 变化?说明理由. (3)如图②,当点O 在对角线加的延长线上时,处+0尸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说明理由:若变化, 请探究OE O 尸之间的数咼关系.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20 •安徽和县) 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如?中,月庆1,炉2,若P 为对角线助上一动点,则 护〃的最小值为( ) A. 4 B. 4.8 C. 5.2 D. 6

2. (2020 ∙江苏淮阴)如图,由两个长为9,宽为3的全等矩形叠合而得到四边形月万GX 则四边形面 积的最大值是() 3. (2020 •江西九江初三零模)如图,菱形朋G?的边长为6, ZABc=I20o , M 是兀边的一个三等分点,P 是对角线月C 上的动点,当胁刊/的值最小时,刁/的长是( ) 5. (2020 -浙江锦绣冇才教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初三二模)如图,在矩形中,AB=5, AD=3.动点P 满足S 十∖S"则点尸到小万两点距离之和刖丹的最小值为(> A. 1 B. 2 C. 3 D. 4 A. 15 B. 16 C. 19 D. 20 4・(2019 •全国单元测试)如图,在菱形個S 中,AB=4f ZJ=120o ,点只Q 、K 分别为线段万G CD 、BD 上的任意一点,则册购的最小值为( ) A. 2 B. 2√3 D. 2+√32 4 C. 4

10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学生版

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年级上课时间学科数学课题名称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待提升的知 识点/题型 Ⅰ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一、矩形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是矩形。 2.矩形的判定定理: (1)判定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是矩形。 (2)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矩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4.矩形的面积:矩形的面积=长×宽 知识点二 二、菱形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菱形的判定定理: (1)判定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菱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4.菱形的面积: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知识点三 三、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四边都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1)判定定义:四边都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由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3)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5)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正方形的性质: (1)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2)边——四边相等,邻边垂直,对边平行且相等。 (3)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4)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5)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6)正方形一条对角线上一点到另一条对角线上的两端距离相等。(7)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4.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的平方=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特殊平行四边形证明及解答题 困难 学生版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2?威海)(1)如图①,?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分别交AD,BC于点E,F. 求证:AE=CF. (2)如图②,将?ABCD(纸片)沿过对角线交点O的直线EF折叠,点A落在点A1处,点B落在点B1处,设FB1交CD于点G,A1B1分别交CD,DE于点H,I. 求证:EI=FG. 2.(2011?贵阳)[阅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x1,y1)、Q(x2,y2)为端点的线段中点坐标为 . [运用](1)如图,矩形ONEF的对角线相交于点M,ON、OF分别在x轴和y轴上,O为坐标原点,点E的坐标为(4,3),则点M 的坐标为 . (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A(﹣1,2),B(3,1),C(1,4)三点,另有一点D与点A、B、C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求点D的

3.(2007?黑龙江)在△ABC中,AB=AC,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PE∥AC 交AB于点E,PF∥AB交BC于点D,交AC于点F.若点P在BC边上(如图1),此时PD=0,可得结论:PD+PE+PF=AB. 请直接应用上述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当点P分别在△ABC内(如图2),△ABC外(如图3)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PD,PE,PF与AB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要证不需要证 明.

4.(2006?泰安)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连接AF,CE. (1)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若∠BAD的平分线与FC的延长线交于点G,则△ACG是等腰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 5.(2006?陕西)如图,在Rt△ABC中,∠BAC=90°,E,F分别是BC,AC的中点,延长BA 到点D,使AD=AB.连接DE,DF. (1)求证:AF与DE互相平分; (2)若BC=4,求DF的长.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版

课题: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知识精要: 一、矩形 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2)矩形的四个内角均为直角;(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矩形的判定:(1)根据定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二、菱形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2)菱形的四条边均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的判定:(1)根据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三、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定义一: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定义二: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定义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1)具有矩形的所有性质;(2)具有菱形的所有性质. 3、正方形的判定: 精解名题: 1、下列对矩形的判定:“(1)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4)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5)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是矩形;(6)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7)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8)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中,正确的个数有()A.3 个;B.4个;C.5个;D.6个. 2、下列性质中,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初二数学】八年级春季班-10-平行四边形判定及综合-学生版

八年级下学期春季班 (学生版) 最 新 讲 义

本节主要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以及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以证明题为主,让同学们更好的运用判定定理.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①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简述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简述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简述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简述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综合 内容分析 知识结构 模块一:平行四边形判定 知识精讲

【例1】 判断题: (1)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长度相等 ( )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的对边一定相等 ( ) (3)一组对边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F 是对角线BD 的三等分点. 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请用两种方法证明).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3】 如图,Y ABCD 中,AF =CE ,MF ∥NE .求证:EF 和MN 互相平分.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4】 已知四边形ABCD ,现有条件:①AB ∥DC ;②AB =DC ;③AD ∥BC ;④AD =BC ; ⑤∠A =∠C ;⑥∠B =∠D .从中取两个条件加以组合,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有哪几种情形?请具体写出这些组合.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题解析 A B C D E M F N A B C D E F

初中数学_特殊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特殊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章的具体要求是: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并证明它们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作为一节单元复习课,本节课应侧重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充分经历辨析、运用相关定义、定理的过程,增强学习体验,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特殊平行四边形》在初中数学知识树中的地位如下图所示: 《 特 殊 平 行

四边形》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特殊平行四边形》是对平行四边形的纵向拓展,同时也是对推理证明的巩固与加深.《特殊平行四边形》为证明线段相等、平行,证明角相等,证明直线互相垂直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学生后续几何学习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并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综合运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相关定理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转化等数学思想,归纳总结解题的基本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四、学情分析 1.认知特点: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完成了从受趣味性的左右向理性发展的过渡,实现了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正处于逻辑思维的迅速发展期. 2.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相关概念,探索了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对图形之间的关系具有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准确、熟练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