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开天辟地(附教案)

合集下载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精选5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精选5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精选5篇)《开天辟地》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发扬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培养改写神话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难点:(l)理解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改写神话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浊(zhuo2)混沌(hun4dun4)孕育(yun4)霹雳(pi1)冉冉上升(ran3)巍峨(wei1e2)雷霆(ting2)骨髓(sui3)甘霖(lin2)。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l)盘古:我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

(2)开天辟地:古代神话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方有世界。

因此用“开天辟地”指有史以来。

(3)宇宙:本课指一切物质及其存在的形式的总体。

(4)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响声很大的强烈的雷电现象。

也叫落雷。

(5)冉冉:本课指慢慢地。

(6)湿润:本课指(玉、石等)质地柔和、细腻光滑。

(7)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3.朗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人1.作者作品简介袁柯,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

四川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2关于神话。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3.导语。

创世神话,也称开辟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

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天地开辟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天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形成世界等三大类。

《开天辟地》教案

《开天辟地》教案

《开天辟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2)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兴趣和理解。

(3)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神话传说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盘古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

2. 学会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体会神话传说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开天辟地》课文2. 多媒体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合作探究学习资料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

(2)学生分享自己对神话传说的了解和认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开天辟地》,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圈出生字词,并尝试解释其意义。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意义。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2)讲解盘古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及其价值。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抢答拼写。

六、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并谈谈自己对盘古精神的理解。

3. 搜集其他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下节课分享。

八、课前准备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解答。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4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4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4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沌、孕、拢等9个生字,会写创、孕、氏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

4. 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用得准确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神话的神奇特点,抓住重点词语和想像神奇画面去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了解文题1、大家喜欢神话故事吗?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请大家先看动画。

(播放课件)大家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吗?(板书课题:开天辟地)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奇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2、检查字词。

(课件出示)3、那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播放课件)4、汇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故事呢?(把时间、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说清楚;抓住文中的词语。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1.导学第1自然段。

(1)师范读1自然节同学们,《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边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副又一副的画面。

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2)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交流)(3)自由读1节。

同学们,这画面太神奇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去读一读1自然段,读出它的神奇,一会儿请同学读一读。

(4)指名读1自然节。

(播放课件指导朗读:读出神奇)2.自学第2、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2、3、4自然段。

我们继续往下读,看看天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也象刚才一样,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画出神奇的画面。

(默读课文第2、3、4自然节)(2)谁来,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

(指名读文)(3)师生配合读。

引出重点句子:轻而清的阳气,逐渐上升,变成了蓝蓝的天;重而浊的阴气逐渐下沉,凝成了大地。

(课件出示开天辟地视频)(4)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就是盘古顶天立地的画面。

《开天辟地》教案(15篇)

《开天辟地》教案(15篇)

《开天辟地》教案(15篇)《开天辟地》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会分开的。

2、知道神话的含义,感受中国古典神话的美。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讨论天和地的由来:1、什么是天?什么是地?2、你们知道天和地是怎么来的?3、那太阳、山脉、河流、星星、月亮又是怎么来的呢?小结:天和地一定不是本来就存在的,你们也都有你们自己的想法和答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故事:《盘古开天辟地》1、播放课件,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重点提问:(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盘古开天辟地)(2)盘古是谁的孩子?(天和地的儿子)(3)在这个故事中你了解到天和地是怎么来的'呢?(被盘古给分开的)(4)为什么盘古要把天和地分开呢?(因为盘古在里面睡了很长的时间,他必须出来)重点指导: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回答。

小结:原来传说中天和地就是被盘古劈开的。

2、播放课件,幼儿分段倾听故事。

重点提问:(1)盘古让自己呼出的气变成了什么?(风和云彩)(2)盘古让自己的声音变成了什么?(雷声)(3)太阳、月亮、星星又是他的什么变成的?(眼睛)(4)山脉、江河、土地、树和草又是怎么来的呢?(身子和四肢)(5)还有哪些也是盘古变的?用什么变的?(血液变成了江河,皮肤变成可土地;汗毛变成了树和草,汗水变成了雨。

)重点指导:幼儿根据课件中的图片和内容,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小结:盘古把自己身上的所有东西,变成了天地万物。

3、第三次完整欣赏故事:(1)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勇敢的人)(2)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盘古呢?(有/没有)(3)天和地是不是真的是盘古变的呢?小结:这是古代人们想象的神话故事,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喜爱这个神话故事,把勇敢的人称作顶天立地的英雄汉。

许多的杰出的人把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三、延伸活动:你们知道中国神话中还有哪些名人吗?如女娲、嫦娥等。

开天辟地 教案

开天辟地 教案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正音,评读。
(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思学。
四、练学。
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课题
课题
13、开天辟地
课时
2-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
预习要求
1、给课文标小节。读熟课文(至少3遍),尝试通过读好词语,进而读好句子和段落。
2、划出并熟记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教学反思
一、查学。
1、板书课题:
13、开天辟地
2、引导读题并质疑:
二、导学。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
(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检查自读效果。
(1)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2)哪些词语写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
(3)画出写宇宙由“混沌一团”到天地分开的过程的语句。
(4)结合理解“大鸡蛋”指的是宇宙。
(5)理解“昏睡了一万八千年”、“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7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7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7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一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44省苏教版小语课堂观摩作者:傅红文章来源:江阴市实验小学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现四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2、引导学生初步说说神话故事的特点3、揭示课题:开天辟地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读准读通课文2、带领学生学习6组词语(1)合拢、裂开、崩裂、破碎(混沌一团、黑暗混沌)(2)劈、凿、撑(3)精疲力竭(疲惫不堪)(4)光芒万丈、皎洁明媚万顷良田(良田万顷)(5)巍峨三、再读课文,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1、分节读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相机板书:黑暗混沌开辟天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3、指导学生按顺序简洁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5、小结概括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四、识记生字1、出示本课9个生字,默记2、完成看拼音写词语3、校对五、布置作业用两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个人简历傅红老师,女,出生于1978年1月,中共党员。

96年毕业于江苏省无锡师范院校,从教于江阴市长寿中心小学,后于XX年调入江阴市实验小学,工作近十载春秋。

在教学业务上精益求精,力求创出个性独特的教学风格,曾两次在全国农村小学作文研讨会上赛课,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执教的习作课“我有一个小小心愿”也曾在无锡市课堂教学活动中展示,获得一致好评;承担无锡市新教材培训研讨活动展示课任务;组织的综合活动“花之韵”在江阴市级活动中展示。

本着“享受快乐,享受孩子,享受教育”的座右铭,在教育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先后做过做过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团委副书记等工作,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精选3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精选3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精选3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下面这3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一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8杨艳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2、抓住关键理解句子,掌握含有反义词的句子,指导个性化阅读。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悟盘古勇敢、无私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图上的情景。

用一个词概括你心目中的盘古形象。

(勇敢、无私……)二、引导阅读课文一部分。

1、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读出了盘古的勇敢?自由读,划出有关句子。

2、同桌间相互交流。

3、指名读出所划的句子,引导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重点句指导:①“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一片混沌,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抓住关键词,读出自己的理解。

②“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让学生揣摩和发现句子的特点,朗读体会。

三、引导阅读和背诵第二部分。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精疲力竭”“含着微笑”“化成了万物”等词语悟出盘古的无私奉献,展开想象练读,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我想把手放在茂盛的花草上,去抚摸盘古的汗毛;我想把头枕在宽阔的平原上,去倾听……”学生模仿句式,作拓展练习。

五、作业。

搜集中华民族堪称开天辟地的伟绩,准备在班内交流。

(一范文.一范文。

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开天)此问转载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二之一佚名教学主题:阅读课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二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开天辟地》教案

《开天辟地》教案

《开天辟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开天辟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 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及用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关键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及用法。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开天辟地》的课文材料。

2. 幻灯片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课文(约5分钟)1. 引入课程内容,简要介绍《开天辟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 向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与他们分享你的观点。

Step 2:词汇和短语教学(约10分钟)1. 展示幻灯片或黑板上预先准备好的关键词汇和短语,例如:“开天辟地”、“无中生有”等。

2. 向学生解释每个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并与他们一起使用这些词汇和短语造句。

Step 3:阅读理解(约15分钟)1. 分发《开天辟地》的课文材料,并让学生阅读一遍。

2.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或让学生回答教师提供的问题,以检查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4:听力训练(约15分钟)1. 播放与《开天辟地》相关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仔细听并回答教师提供的问题。

2. 带领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听到的内容,并校对答案。

Step 5:小组活动(约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他们一起编写一个关于《开天辟地》的短剧。

2. 每个小组在准备完毕后,上台表演他们的短剧。

Step 6:总结和评价(约5分钟)1. 教师总结当天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提出对学生未来学习的建议。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

Step 7: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故事,并用自己的话写一个简单的故事大纲。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课所学的词汇和短语。

这个教案在了解《开天辟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的基础上,通过词汇和短语教学、阅读理解、听力训练、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能力,并通过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事情要有决心、有毅力、 坚持不懈。
盘古啊,盘古 人类的祖先 我多想 靠近茂盛的花草树木 轻轻抚摸你的汗毛 我多想 走遍东西南北天涯海角 将你的四肢紧紧拥抱
我多想 在辽阔的大地上纵情奔跑 享受你每一寸肌肤的美妙
我多想 痛饮滋润万物的雨露 浇灌我生命的分分秒秒
盘古啊盘古 人类的祖先 是你,用整个身体 把美丽的宇宙创造
就连流出的汗水
也 变 成 了
滋润万物的 雨露甘霖。
发挥想象,盘古身上的器官还会 变成什么?
牙齿变成了 闪光的金属 眉毛变成了 雨后的彩虹 眼泪变成了 飞流的瀑布 汗毛变成了 花草树木 头发变成了 天空中的星星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 变成了 风和云 ,发出的声音 轰隆的雷霆 ,左眼变 成了 光芒万丈的太阳 ,右眼变成了 皎洁明媚的月亮 , 隆起的肌肉变成了 三山五岳 ,流淌的血液变成 了 奔腾的江河 ,筋脉变成了 纵横交错的大道 , 万顷良田 皮肤变成了 ,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 了 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
——《三五历记》
3、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 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 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 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 笑倒下了。
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 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 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 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 笑倒下了。
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 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 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 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 笑倒下了。
(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
13、开天辟地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2、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8 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培养想象 力。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四、教具学具: 小黑板 教学课件 五、教学时间:2 课时
无私奉献 的神。 盘古是一位__________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 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 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 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亮, 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 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 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 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 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初春,浮云悠悠,微风拂面,那是盘古 ; 听,隆隆的春雷,啊!那是盘古 ,告诉 人们 ;雨露甘霖从天而降,那 是 …… 踏在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大道上,那是盘古用 为我们铺就的幸福之路;游遍千山万岭、三山五岳, 我们感受到盘古 是多么的强健有力;倘佯 于奔腾的江河、浩淼的湖海,我们充分领略了盘古 留给我们的生命之源……
大 禹 治 水
嫦 娥 奔 月
精 卫 填 海
夸父追日
后羿射日
《后羿射日》
世界年轻时,天空曾一齐出现十个太阳。这时, 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 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 帮助人们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 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他登上了一座大 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 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就这样, 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 九个太阳。人们看到了太阳的光辉,高兴得手舞足 蹈,,齐声欢呼。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 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禾苗得生长,万物得 生存。
开 天 辟 地
提一提
谁开辟了天地?
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开天辟地的情况怎样?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 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在 句子中的意思。 (3)带着刚才所提的问题边读边 思考。


zhàng hòu
zhù lǒng
jiã
yâ qǐng


hūn
一使劲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 喀嚓 裂开了 “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 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 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 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 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 “大鸡蛋”破碎了。
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 ●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 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 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 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 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 蛋”破碎了。
读了《开天辟地》这则神话, 我们知道了天和地起源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____,宇宙 混沌一团,像___,是___以他的神 力和身躯,开辟了___,化生出___。
读了《开天辟地》这则神话, 我们知道了天和地起源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 开,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是 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 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天地分开之后,盘古又是怎 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 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 着他们的变化而变化。
顶天立地
天和地分开后, 盘古就头顶天,脚踏 地,站在天地当中, 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变 化。
一万八千年
天每天升高一丈,
地每天加厚一丈。
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 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 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 • • • • • • • •
口中呼出的气 发出的声音 左眼 右眼 隆起的肌肉 流淌的血液 筋脉 皮肤 流出的汗水
风和云 轰隆的雷霆 光芒万丈的太阳 皎洁明媚的月亮 三山五岳 奔腾的江河 纵横交错的大道 万顷良田 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
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声。
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神话故 事,用自己的话改编这个故事,并 把它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一丈 合拢 纵横交错 昏睡 混浊 三山五岳 开辟
加厚 精疲力竭 皮肤 凿子 身躯 筋脉
巍峨 明媚 滋润 崩裂 雷霆 万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 混沌 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 团,像个大鸡蛋。 大鸡蛋
混沌: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分之 前浑然一体的状态。
他是如何开天辟地的呢? 默读第2、3、4、5自然段,边读边想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 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 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 生出世间万物。
盘古是一位__________的神。
神力无穷 矢志不渝
意志坚定 持之以恒
无私奉献
面对如此无私 的盘古,你想对他 说什么? 盘古大神,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我们从盘古的做法中可 以学到些什么呢?
女娲补天
美丽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宝库当中的璀 璨明珠,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 象感到神秘莫测,比方说天地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他们的知识水平低下, 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就 认为这么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 控制着,于是他们在生产劳动中,遇到自己心 目中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 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záo bēng zhuó




yuâ






板斧 柱子 血液







巍峨 明媚 滋润 崩裂 雷霆 万顷
一丈 合拢 纵横交错 昏睡 混浊 三山五岳 开辟
加厚 精疲力竭 皮肤 凿子 身躯 筋脉
混沌 冉冉上升 皎洁 雨露甘霖
精疲力竭:形容十分疲劳,一点 力气也没有了。 皓洁:(月亮等)明亮而清白。 纵横交错:横一条竖一条相互交 叉。
这个巍峨的巨人,就 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 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这个巍峨的巨 人,就像根长柱子 似的,撑在天和地 之间,不让它们重 新合拢。
持之以恒、意志坚定、矢志不移的神。 盘古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 生其中。一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一日九变,神于天,圣 于地。天日高一丈,地 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 丈,如此万八千岁。天 数极高,地数极深,盘 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左眼变成了 光芒万丈的太阳
右眼变成了 皎洁明媚的月亮
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
三山,传说中海上的 三神山,一曰方壶,则方 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 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蓬莱
瀛洲 瀛洲
方丈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
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
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2014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8 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 ● ● ● ● ● ●
看见盘古猛劈猛凿,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力大无穷 力可拔山 力能扛鼎 …… 看见巨石崩落,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纷纷落下 巨石飞溅 火光四射 …… 听见巨石落下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震天动地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
随着盘古的动作,宇宙有什 么变化呢?
黑乎乎一片 I 裂开一条缝 I 巨石崩裂
第一段(1)讲天和地没有分开 时候的样子。 第二段(2~5)讲盘古醒来后用 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 第三段(6~7)讲盘古临死前用 自己的身躯化出世间万物。 第四段(8)总结全文,概括盘 古开天辟地的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