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哪些方面是什么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哪些方面是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众多方面,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深厚的内涵。
这些传统文化的方面包括了语言文字、礼仪风俗、思想信仰、文学艺术、建筑艺术、传统医学等众多领域。
语言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东亚地区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汉语和汉语方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言文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语言文字方面。
礼仪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从古代的封建礼仪到现代的风俗习惯,中国人对礼仪的重视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历史。
传统的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活动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风俗。
思想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都曾有着重要的地位,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的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等思想家和宗教人物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
文学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世人。
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传承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传统。
建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古代的宫殿、寺庙、园林等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风格各异,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建筑更是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被世人推崇。
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学、针灸推拿、气功养生等传统医学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影响深远。
中医讲究“针灸、药石、气功、养生”等综合治疗,旨在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强调预防。
这些传统医学理念和方法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健康和生命的重视。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了语言文字、礼仪风俗、思想信仰、文学艺术、建筑艺术、传统医学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面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特魅力。
愿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许多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爱、道德、礼仪等传统价值观念。
道家文化:道家思想强调自然、自由、无为而治、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强调谦虚、无欲、柔软而有力等观念。
佛教文化: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宗教,它强调超脱尘世的思想以及慈悲与智慧。
中国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极高的艺术价值。
民俗文化: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包括许多习俗、节庆、民间传说和传统手工艺等,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信仰,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古籍文化:中国古籍文化包括四大名著、十三经、《史记》、《全神词》、《道德经》等经典,它们不仅记录了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也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园林文化: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不仅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也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意识和生活方式。
此外,还有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等传统手工艺和艺术形式。
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
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在儒、佛、道三家文化基础上派生出的各种艺术,是其具体表现形式。
1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1、琴棋书画:笛子、二胡、古筝、萧笛、鼓、古琴、琵琶。
中国象棋、中国围棋;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木版水印。
国画、山水画、太极图等。
2、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楚辞》。
如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3、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4、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
5、中国建筑: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民宅。
6、语言文字: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我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回族、满族、畲族也基本转用汉语。
7、医药医学: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
8、宗教哲学:儒、道、释〔佛〕、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占卜、风水、面相等。
9、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千层底等。
10、中华武术:太极拳、咏春拳、武当拳、形意拳、少林武术、南拳、剑术等。
11、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桂林山水、中原文化、巴陵文化等民风民俗。
12、衣冠服饰:汉族衣冠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国还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而诞生的服饰。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概念,包括了几千年来在中国传承发展的文学、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礼仪、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文化传统。
以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范围:1.文学与经典: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楚辞等。
古典小说:著名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等。
2.哲学与思想:儒家思想: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注重伦理道德和家庭伦理。
道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强调无为而治、道教观念。
法家思想: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强调法治和权谋。
3.艺术与建筑:绘画:中国画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多种风格,著名画家如米芾、文徵明等。
书法:中国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等,被视为艺术和审美的表达。
建筑:古代宫殿、寺庙、园林等建筑,如故宫、长城、扬州的个园等。
4.宗教与哲学:儒教:儒家思想的传承,注重礼仪、家庭和社会伦理。
道教:强调道教观念,追求无为而治,注重个体修行。
佛教: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5.戏曲与音乐:京剧、豫剧、粤剧等: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结合音乐、舞蹈、戏曲表演等。
古典音乐:如琴、瑶琴、箫等传统乐器的演奏,以及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
6.科技与医学:四大发明:指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中医学:以经络学说、针灸、草药治疗为特色的传统医学。
7.礼仪与家风:儒家礼仪:传统的礼仪观念和仪式,强调尊重、孝道等。
家风:家族文化,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代表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审美和生活方式。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9篇)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9篇)中国传统文化(优秀9篇)中国传统文化篇一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端午节。
为什么端午节会在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过呢?那是因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这一天遭人迫害,被迫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他投江死亡的这日定为“端午日”。
在我国,端午节这天有很多的民间习俗,包粽子是大家最喜欢的习俗,这天,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包粽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粽子熟了,大家又会坐在一起吃粽子,香喷美味的粽子香飘满了屋;赛龙舟也是我国端午节传统的节目,亲朋好友相伴而行,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看,一艘龙舟快速的驶过来了,激起了江边观赛人的热情,大家为它鼓掌加油。
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每家每户还会准备一些艾草,插在大门和窗户上,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在门上插草呢?”奶奶说“这是咱这的习俗,插上艾草,蚊虫蛇蚁就会远离咱家,让咱家人都健健康康的。
”家里有小孩的,还会给小孩的衣服上挂上做的“五毒葫芦”,祈求保佑孩子健康。
这些虽然只是一些习俗,但却在我们家乡形成了一种文化。
端午节虽然只是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却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让我增长了知识,愿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
中华文化对世界面临难题的启示篇二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生命发展具有重要性,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
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
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
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
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中国100种传统文化介绍

中国100种传统文化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
在这个广袤的土地上,孕育着各种各样独特而深厚的传统文化。
下面将介绍中国100种传统文化。
1.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远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2. 中国绘画: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源远流长,包括古代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以及戏曲音乐等多种形式。
4. 中国舞蹈:中国舞蹈形式多样,包括古典舞蹈、民间舞蹈以及少数民族舞蹈等,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5. 中国戏剧:中国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多种戏曲形式。
6. 中国杂技:中国杂技是一种集体艺术形式,包括各种技巧和表演形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 中国武术: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包括太极拳、剑术、刀术等多种武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 中国茶艺:中国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泡茶和品茶的过程,展示了中国人的礼仪和文化修养。
9. 中国园林:中国园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构筑,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10. 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包括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11. 中国服饰:中国传统服饰包括汉服、唐装、民族服装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中国人的审美和文化传统。
12. 中国瓷器:中国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而闻名于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传统手工艺,通过剪纸艺术展示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14. 中国刺绣:中国刺绣是一种精湛的手工艺,通过刺绣艺术展示了中国人的细腻和精神追求。
15. 中国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了中国人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16.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多种形式,是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涵盖了古代的文化遗产,还包括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元素。
这些文化元素包含了多种方面,从艺术、音乐、哲学到宗教信仰等等。
以下是几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
一、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以及中国各个地区的特色。
中华文化最好的代表是汉字,这是一套成体系的字符,涵盖了音韵符号、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等几个部分。
汉字被推广和发展了数千年之久,成为了中国民族文化和语言的核心。
中华文化还包括了中国的传统诗歌、戏剧、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这些文化形式在中国的历史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中国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体现了中国所处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回顾和传承。
二、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代表。
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儒家的政治理念中,国家和社会中的人关系密切,其中强调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经济方面,儒家文化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财富和经济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这些理论和实践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
道家认为,道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能够引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一种自然法则,能够激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行为和精神活力。
同时,道家文化也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理念,这是一种探求生命本质的道路,并提倡一种平衡、和谐和大同的生存方式。
四、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佛教的传播和普及,它的影响被深入到中国的宗教、哲学和社会文化领域。
佛教文化强调放弃私欲和自我的执着,追求正义、真理和良心。
在中国民众的生活中,佛教文化对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
中华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礼仪、饮食、艺术和哲学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文化历史悠久,被视为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石。
中国人注重以礼仪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传统的婚礼仪式、葬礼习俗和节日庆典等都融入了丰富的礼仪元素。
比如在婚礼上,新人要行三拜九叩礼,以表达对父母和长辈的敬意;而在葬礼上,人们要虔诚地向逝者行礼告别,以示对逝者的缅怀。
二、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讲究营养的理念而闻名于世。
传统的中餐包括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鲁菜等,每种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调味品。
中国人注重饮食的平衡和谐,追求菜品的色、香、味俱佳。
此外,中国的饮茶文化也深受人们喜爱,茶艺表演和品茶活动都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艺术文化中国的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多个方面。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线条和色彩表现方式,常常表现出优雅、深远的意境。
而中国音乐中的古琴、笛子等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调和曲调风格,让人们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舞蹈也多样而富有表现力,如京剧、豫剧等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代表。
四、哲学文化中国的哲学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主张仁爱、礼义、忠诚等价值观念。
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和谐,注重心灵境界的修炼。
而佛家思想则注重解脱和悟道,提倡慈悲和智慧。
这些不同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处世哲学。
总结:通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礼仪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饮食文化展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独特追求,艺术文化展示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而哲学文化则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34-01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源远流长的华夏传统文明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和功绩,无论我们处于怎样发达的社会,始终都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作用。
早在远古时代,智慧的人们就开始注重珍爱生命了。
然而,在现实中,在现代这样一个发达的社会里,还是存在着那么多的人蔑视生命,不尊重生命,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校园的自杀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除了对这些年轻生命的惋惜,更多的是多他们的鄙视。
他们不懂得珍爱生命,就算他们有太多的烦恼和压力,也不应该选择自杀来解决。
自杀之不过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懦夫的表现。
“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古人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生命的力量是很伟大的,只要有生命存在,就没有完不成的事。
“生命诚可贵”当我们看到日益上升的自杀人数,我们又是怎样一种心境呢?再回到庄子的思想,生命是美的,是大自然的给予和馈赠,生命是宝贵的,是一定要珍爱的。
只要是有损于生命的东西,都要抛弃。
我建议那些想要轻易放弃生命的人去好好读一下庄子的书。
首先,谈一下庄子:
1 谈“庄子”
庄子(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继承了老子的根本思想,成为老子当之不愧的继承人,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拓展。
庄子的思想有着鲜明独特的风格和经久不衰的魅力,其风格和魅力是来自于他所表达的智慧和智慧的表达。
庄子不仅是一个智慧超群的思想家、哲学家,有着卓绝的思辨力,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美学家,充满着浪漫的气质。
庄子的思想,至博、至大、至深、至约,尤其是《逍遥游》一书,瑰伟奇特、文采绚烂,不愧称之为“天下第一奇书”“百家之冠”。
庄子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至人”“神人”“圣人”
1.1 至人庄子
“庄周梦蝶”——庄子梦见翩翩飞舞的蝴蝶,但醒来之后,庄子搞不清是他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他。
这是他忘却自我最好的论证。
庄子主张“物我两忘”“坐忘”“忘乎物,忘乎天”“忘己”,要求人们不奔走劳累,去掉聪慧的才智,忘掉身躯,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庄子崇尚“独往独来”“逍遥于天地之间”“游乎尘垢之外”的高洁境界。
庄子看透生死,扬言道:“天地是我的棺材墓穴,日月星辰及王五都是我随葬的珠宝。
”
敢问,天下几人能做到如此高的境界?庄子———千古圣人也!
1.2 神人庄子
庄子以超脱世俗的神人自喻。
说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
他的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卓越如处子,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之外。
庄子很清高,他隐
逸江湖,生活很艰苦,即使去见魏王也是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当楚王邀请他做宰相的时候,他却说:“我宁愿游戏于草泽污泥之中自得其乐,不愿寄身于国家而身不由己!”断然拒绝。
庄子轻视权贵,视权贵如“臭烂的死老鼠”“腐肉”
敢问,天下有几人能做到如此高的境界?庄子————真正神人也!
1.3 圣人庄子
庄子追求“复归于朴”,保持生命的纯朴,人性的真实,反对外在物质,名利等对生命的牵累和异化,他更指出天下之人都以外在物质改变自己的本性—“小人死于利,士人死于名”;在庄子眼里,他们都是在残害本性。
如果人被外在物质奴役,心被身体所驱使,终身奔波而不见成效,疲惫劳累而不知人生的目的,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悲哀了!庄子认为,大与小,长与短,美与丑,是与非,有与无,此与彼,生与死的概念从宇宙的高度来看,都是等同的“万物皆一”,天地就只有一种元素,万物不外乎一马“白马非马”。
一切界限、标准、度量都是人为的,没有绝对的东西。
一个人只有完全消除心中的多与少,生与死,是与非以及我与外物之间的界限,才能获得绝对的幸福,成为精神自由,不苟名利的“圣人”
敢问,世上能有几人能做到如此高的觉悟?庄子———绝对圣人也!
庄子留下的绚烂文化太多太多,“逍遥游”是《庄子》逻辑的起点,也是《庄子》逻辑的终点。
就“逍遥游”我也简单阐述一下我
的理解。
2 论“逍遥游”
2.1 就“逍遥游”这一个词语来说,它就显现出超凡脱俗,飘然灵动,境界高远,当然,它也是最能体现庄子思想特质和浪漫风格。
2.2 是逍遥游的背景,“逍遥游”产生于历史上急剧变革、动荡不安的先秦。
庄子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表达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体现出不甘屈服的自由意志,而“逍遥游”正是这种自由精神的体现。
“逍遥游”根植于楚国古老巫文化的肥沃土壤,充满神秘飘渺和瑰丽浪漫的想象。
“逍遥游”是个体心灵的漫游,主要通过体道实现心灵的彻底解放,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是一个物我不分、与道合一的理想境界。
“逍遥游”主要是喻心灵之逍遥自得。
庄子之逍遥游有今日精神自由的含义。
“逍遥游”是通过对自身心灵的否定,达到心灵上的宁静状态。
2.2.1 “逍遥游“的心灵维度
“逍遥游”是体道之游,道是无,体道的心灵也应该是无,道是静寂的,体道的心灵也应该是宁静的。
庄子的”逍遥游“是体道之游,游于道就是游于无,即游于“物之初”。
庄子强调“无己”“无功”“无名”,能做到这些的也只有“真人”“神人”“圣人”。
所谓“无名”,就是“不以天下为事”,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与众人和谐相处,与道合而为一。
所谓“无功”,就是“不以物为事”,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所谓“无己”,就是“丧我”,只有这样,才能彻
底解决精神与自身形体的关系,就可以做到无所依赖、无所对待,消除精神的对立面,从而彻底消除主客对立的状态,使精神获得高度的自由。
体道之游需要“心斋”,这种特殊的心境,即是一种排除杂念和欲望的精神修养过程,它是一种自然无为的心境,此心境是一种宁静,是一种和谐。
体道之游尚需“坐忘”,即“忘形”和“忘知”。
2.2.2 “逍遥游”的人生维度
庄子的“逍遥游”,是以幻想的方式在精神领域里寻求一种满足,这个满足在现实的社会中是无法得到的,它是一种摆脱了所有世俗约束的超验之游。
庄子针对人不自由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安命论”的思想,以寻求解脱困境的道路。
庄子强调只有安于天命,顺随自然,哀伤和乐观便都不能进入心怀,才能解除各种困扰,让精神得到解脱,从而获得自由和满足。
庄子视“生死一条”“死生同状”,天地万物都是自然地产物,人也一样,都不过是“气”或“自然”聚集的结晶,生与死都是自然地不同表现方式。
庄子云:“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生与死是同步进行的过程,即生的过程也就是死的过程,在开始生的时候也开始了死。
生死其实是同一过程,庄子的“以死为归”作为东方是的生死智慧,就显得更为幽默和浪漫,对待死更豁达,对待生更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