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233例
儿童腺样体肥大经口腔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33例手术体会

眠 呼吸暂停 低通 气综 合征 、 慢性 鼻窦 炎 、 泌性 中耳 炎 分 等并 发症 , 若长期 得 不 到合 理 治 疗 可 导致 颌 面 发 育 障
碍及 生长 发育迟 缓 。 因此 , 经 确 诊 就应 果 断 施 行 腺 一 样体 切除术 。2 0 0 5年 8月 ~20 0 7年 8月我 院对 3 3例 儿童 腺样体 肥 大采用 经 口腔 鼻 内镜 下 腺 样 体 吸 切术 , 随访疗 效满 意 。现报, 德 育 , 红 霞 , . 后 滴 流综 合 征 致 儿 童慢 性 咳 2 赵 刘 等 鼻
嗽6 8例 临 床 分 析 [ ] 临 床 儿 科 杂 志 ,0 7 2 ( ) 1 — J. 2 0 ,5 1 :2
1 4.
窦腔模 糊不透 明等特 征性 改变 , 是诊 断鼻 窦 炎 、 样体 腺 肥 大 的金 标准 , 应作 为常 规 检查 手 段 。耳 鼻 咽 喉 专 科检 查可 以发 现咽部 滤 泡 、 咽后 壁 黏 液 、 炎 、 息 肉 鼻 鼻
拉 紧并将 导 尿管 打 结 , 良好暴 露 鼻 咽部 。在 电视显 示 系统监 视下 经 口腔插 入 7 。 内镜 。先 仔 细 检查 腺样 O鼻
体 形态 以及 其与 咽鼓 管 圆枕 、 口及 后鼻孔 的关 系 , 咽 注
腺样体 肥 大是儿 童 常 见 病 , 引 起儿 童 阻 塞 性 睡 可
等, 对本 病 的诊 断具 有 决 定作 用 。 总之 , N S的诊 断 P D
[ ] 付 文 永 , 丽 . 儿 慢 性 咳 嗽诊 断 与鉴 别 诊 断 [ ] 临 床 儿 3 刘 小 J.
科 杂 志 , 0 7 2 ( ) 4 4 7 2 0 , 5 6 :2 42 .
[ ] 耿 凌 云 , 慧 中 , 春梅 , . 童慢 性 咳 嗽 的程 序 式 诊 断 4 陈 朱 等 儿 方 法 探 讨 [ ] 临 床 儿 科 杂 志 ,07 2 ( )81 . J. 2 0 ,5 1 :—2 [ ] 盛 锦 云 . 童 慢 性 咳 嗽— — 鼻 后 滴 注 综 合 征 [ ] 中 国 实 5 儿 J.
鼻内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术53例报告

[ 5] 陶 桂 珍 , 吴 浩荣 . 吻 合 器 痔 环 切 除 术 与 传 统 的 痔 切 除 术 的疗 效 对 比观察 [ J ] . 苏 州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 2 0 0 6, 2 6
术前3 d 停 用 氯 吡格 雷 , 改 为皮 下 注射 低 分 子 肝 素钙 5 0 0 0 单位 , 1 次, d 。低 分 子肝 素 是 一 种 相对 分 子 量 小 于6 0 0 0 的
抗血 小 板药 物 的影 响使 此类 患 者保 守 治疗 效 果不 佳 。 经术 前 积极 系统 准 备 , 既 达 到预 防 血 栓形 成 的 目的 , 又 为手 术 赢 得 有利 条 件 ,选 择P P H微 创 手 术方 式 可缩 短 手术 时 间 , 减 少 术 中出 血 , 减少术后并发症 , 降低术后复发 , 既 达 到 手 术 治疗 内痔 出血 的 目的 , 又减 少 血 栓形 成 的 风 险 , 使患 者 安 全度 过 围手 术期 。 参考 文 献 :
必造成损伤 , 从 而 促 进 大 量 血 小板 聚集 …, 最 终 导致 白 色 血 栓形 成 , 所 以 冠 脉 支 架 植 入 术 后 患 者 需 要 服 用 抗 血 小 板 药 物治 疗 , 出 血是 抗血 小 板药 物 常见 并发 症 。 内痔 是 由直 肠 上 静 脉丛 形 成 , 位 于 齿状 线 上 方 , 表 面 为 直肠 黏膜 所 覆 盖, 常见 于直 肠 上 动 脉 的分 支 处 , 即左 侧 、 右前和右后[ 2 1 。 由于 患者 服 用抗 血 小板 药 物导 致 内痔 出血 量较 多 , 不 容易 自止 , 并 且 出 血 时 间 长 的特 点 , 如果 停 用抗 血 小 板 药 物 , 患者 内痔 出 血情 况 可 较 前 好转 , 但 存 在 血 栓 形 成 的风 险 , 所 以该 类患 者 手术 治疗 存 在一 定 风 险 。 2 . 1 术前 准 备情 况 以及 手 术 时机 掌 握 术 前 常规 心 电 网 以及超 声 心动 图了解 患者 心 脏情 况 , 对 于贫 血患 者予 输 入 悬 浮 红 细胞 改 善 患者 贫 血 状 态 。 术前 1 周 停 用 阿 司 匹林 ,
经口入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360例

经口入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360例牛国华;邵渊;孙迎军【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4(000)031【总页数】2页(P107-108)【作者】牛国华;邵渊;孙迎军【作者单位】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陕西铜川727100;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陕西铜川727100【正文语种】中文腺样体肥大是造成小儿鼻塞的主要原因,保守治疗无效者须尽早行手术切除[1],但传统手术方法对术腔暴露不足。
近年研究显示,鼻内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切除彻底、不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的优点。
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们共为360例患者施行经口入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同期收治的36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男225例,女135例;年龄4~11岁,中位年龄6.1岁。
主要临床症状为鼻塞、睡眠打鼾269例,间断性流脓涕、头痛31例,听力下降、耳周胀满感60例。
术前均经鼻咽侧位片和纤维鼻咽镜检查确诊,根据腺样体阻塞鼻咽腔的范围分度Ⅰ度72例、Ⅱ度 174例、Ⅲ度94例、Ⅳ度20例。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经口入路、鼻内镜指引下行腺样体切除术,115例声导抗检查呈双耳“B”型曲线的患者同期行鼓膜置管术:Davis开口器开放口咽腔,用两根14号无菌导尿管经前鼻孔入路经过鼻咽腔,绕过软腭自悬雍垂两侧经口拉出,将两端系紧固定;在70°鼻内镜显露鼻咽腔,暴露整个腺样体及咽鼓管圆枕,用弯头吸引器吸净腺样体表面脓性分泌物,用腺样体刮匙在两侧咽鼓管圆枕内侧面之间刮除少许腺样体组织送病理检查;用动力切割器自两侧向中线方向、自后鼻孔后缘向咽后壁方向逐步切除腺样体组织,棉球压迫止血;用动力切割器将腺样体术腔自后鼻孔端至咽后壁端修建成一平面,双氧水冲洗术腔,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待术腔渗血完全停止,后鼻孔、中鼻甲、下鼻甲后端清晰显露,确认双侧咽鼓管圆枕无损伤后,于术腔放置可吸收泰菱止血片,术毕。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125例报告

摘要 : 目的 探讨鼻 内镜 下腺样体切除术 的可行性及较传统腺 样体切 除 的优 点。 方 法 对 1 5例腺样体 肥大患儿 施行 2
了鼻 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 并进行 了相关 的临床研究 。5 0例先行 传统 的腺样体 切除 , 察残留情况 , 观 再在鼻 内镜 下对 残 留 腺体进行彻底切除 ; 其余 7 5例采用鼻内镜下经 口腔行腺样体切 除术 , 进行随访 , 观察疗效 。 结果 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结论
Hab di l nvr t , ri 5 0 J hn ri Me c iesy Habn1 0 0 ,C i n aU i a)
A s a t O jc v T p r ef s it f x io ea o dn is n e n se d so y a di d a t e mp r b t c : be ie oe l et a i lyo e c i o r t n n a e o d r ao n o cp , n s v na s o ae r t x o h e bi sn p i o du ta g c d
WAN i a ,L iu ,L U i gt ( eto o rn o g -ed a d Ne ugr F r l i l dclC lg G L— n I y Hu— n I J n - o D p fOtay gl yha n c S re j a a l o k y, i tCi c s n a Me i ol eo a e f
明显 , 少 了 手术 并 发 症 。 减
先行传统腺样 体切除术
5 例 中 ,7例存在腺样体残留 , 0 4 然后在鼻 内镜下将残留腺样体 彻底切 除 ; 其余 7 患儿术后腺 样体均无 残 留。全部 患儿术 5例 用鼻 内镜 能在直视下手术 , 避免 了操 作 的盲 目性 , 增加 了手 术安全性 和准确性 , 手术疗 效
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100例治疗体会

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100例治疗体会作者:黄业武来源:《右江医学》2009年第05期【关键词】腺样体;鼻内镜;刮除术;微波热凝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585-02中图分类号:R 766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43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住儿童腺样体肥大100例患儿,在鼻内镜及电视监视下行腺样体刮除术,同时配合微波热凝,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0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14岁,其中10岁以上70例;病程6个月~8年。
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睡时打鼾,耳聋、耳鸣,张口呼吸,反映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年龄偏大且能配合患儿经硬性鼻咽镜检查,不配合者行鼻咽侧位片或鼻咽CT拍片,证实均有不同程度腺样体肥大。
合并慢性扁桃体炎50例,表现为扁桃体Ⅱ~Ⅲ度肥大,伴有咽痛、咽干,异物感及吞咽困难;合并分泌性中耳炎15例,主要症状为耳鸣、耳闷、听力下降;合并鼻窦炎35例。
术前常规心肺功能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出、凝血功能检查,术前8小时禁食水,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手术方法根据手术进路分别准备0°、70°鼻内镜,高度冷光源,内窥镜数字显像系统,腺样体刮匙。
全部患儿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患儿仰卧经口插管,肩部垫高,头后仰,如腭扁桃体Ⅱ~Ⅲ度肥大或有慢性扁桃体炎者,常规切除腭扁桃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行鼓膜穿刺抽液术。
鼻腔较宽敞者在0°鼻内镜及内窥镜数字显像系统监视下,伸入腺样体刮匙,将肥大之腺样体组织刮除。
鼻腔狭窄者用戴维斯开口器开口,暴露口咽部,用细导尿管经鼻牵拉软腭,用70°鼻内镜置于口咽部在内窥镜数字显像系统下调整内镜角度,看清鼻咽结构及腺样体情况,在直视下将腺样体刮匙置于腺样体的上端和后鼻孔的后端,咽鼓管的内侧,适当用力将腺样体刮除,吸引器将创面血液吸除后,直视下检查腺样体是否残留,如有残留可继续刮除,对于突入后鼻孔、咽隐窝等隐蔽部位的腺样体刮匙不易接触的部位,在鼻内镜引导直视下从鼻腔或口咽导入微波探头进行热凝,热凝残留的腺样体组织,同时用吸引器吸微波探头进行热凝引起的烟雾,直至残体组织缩小。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35例

少、 康复 快并 且 并发 症少 , 易被 患者所 接 受 , 可 为首 选治 疗
方案 。
【 参 考文献 】
[ 1 ]Y a n a g i s a w a E, We a v e r E M.E n d o s c o p i c a d e n o i d e c t o m y w i t h t h e
咽部 , 在显示器上可清 晰地显 示鼻 咽部全 貌 , 用弯 头反 向鼻 切割 吸引器逐步切 除肥 大的腺样体 , 然后用 干棉球压 迫创面
的 同 时用 双 极 电凝 止血 , 直 至 无 活 动 性 出 血 。如 腺 样 体 肥 大
特别 明显 , 在7 0 。 鼻 内窥镜 下不 能明确分 清 圆枕 和腺样 体界
顶、 咽隐窝及 咽鼓 管开 口等处 的腺样 体组 织 , 就难 以准确 彻 底地清除 , 后 鼻孔 后上方 、 鼻咽顶 、 咽鼓管 口残 留腺样体组 织 比例高达 9 4 . 9 %, 成 为细菌贮 留地 , 易致术后发生 中耳炎 、 鼻 咽炎 、 鼻窦炎。残 留组 织容易 再次 增生 而复发 , 本组 有 2例
1 资 料 与 方 法
动脉阻力指数亦 降低 。
3 讨 论
绝经后 出血是指绝经后 1 年 以上的 阴道 出血 , 是 中老年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不可忽视 的征 兆。绝经后 , 随着 卵巢功能 衰退 , 雌激 素的低 落 , 子宫体积萎缩 变小 , 而子宫 内膜也 出现
笔者所在 医院体 检 3 4 8例绝经后 出血患者 , 均无服用雌 激 素类 药物 , 其 中绝经 < 5年者 2 0 4例 , 年龄 4 2~6 5岁 , 平均
手术创伤 , 最 常见 的创伤多位 于咽鼓 管 圆枕 、 软腭及 悬雍 垂 处 。笔者所在科 自2 0 0 8—0 1— 0 1 _2 0 l 0—1 2—3 1 应 用鼻 内
手术记录: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刮除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腺样体肥大术后诊断:在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
手术方式:本手术采用鼻内镜下进行腺样体刮除术。
手术过程中,使用鼻内镜对患者的鼻腔和鼻咽部进行详细检查,以确认腺样体的大小和位置。
然后,使用特制的刮匙和切割器将腺样体逐步刮除或切除,直到彻底清除为止。
麻醉方式:本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即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以减轻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
同时,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还需要进行心电监测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措施。
手术经过:1.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师将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进行心电监测、血压监测、吸氧等生命体征监测;2.手术医生使用鼻内镜对患者的鼻腔和鼻咽部进行检查,以确认腺样体的大小和位置;3.使用特制的刮匙和切割器将腺样体逐步刮除或切除,直到彻底清除为止;4.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5.手术后将进行适当的鼻腔填塞,以减轻鼻腔和鼻咽部的肿胀和出血症状;6.在患者苏醒后,将送回病房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术后注意事项:1.手术后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活动;2.注意饮食,多吃软食和流质食物,以减轻口腔和喉咙的不适感;3.遵从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和使用滴鼻剂等辅助治疗措施;4.术后可能会出现鼻腔出血、痰中带血等症状,这些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5.如有明显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总之,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刮除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全身麻醉和鼻内镜技术的应用,使手术过程更加安全和准确。
术后注意事项需要患者及家属注意,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以保证患者的早日康复。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割吸引切除术临床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割吸引切除术临床分析邓展锋,肖方庚(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0)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割吸引切除术的可行性、科学性、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院在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360例腺体肥大患者,并将这3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34例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患者126例使用传统腺体刮除术。
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25(1.25-15.75)min,对照组(刮除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5(1.5-35.0)min,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割吸引切除术术后腺样体切割干净,无残体残留,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割吸引切除术的方法来治疗腺样体肥大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不仅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还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内镜术;腺样体切除术;腺样体肥大;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 765 文献标识码:B腺样体(adenoids)又称咽扁桃体(Pharyngeal tonsils),是一群淋巴组织,这种组织比较像扁桃体,其具体在鼻咽顶和后壁相交的地方。
腺样体对于儿童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其扮演着抵挡病菌感染的重要角色。
如果腺样体出现肿大的情况就会导致其发炎。
腺样体肥大会妨碍鼻子呼吸,同时会影响鼻窦的排泄,从而容易患鼻窦炎,也会使欧氏管(otitis,由鼻咽头至中耳的通道)阻塞,同时也是儿童鼻鼾症的主要原因,如果患儿长时间的得不到治疗就会影响到颌面发育障碍,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及听力,所以应当对患儿进行今早的治疗,进行腺样体切除术[1]。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360例腺体肥大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及传统腺体刮除术进行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消化内科进一步治疗。
3讨论
GERD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对于GERD引起的咽喉部表现,耳鼻咽喉科医生又称其为咽喉反流病。
咽部异物感病因复杂,GERD是常见病因之一,本组病例均行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炎者16例,说明耳鼻咽喉科此类首诊病例较多,多为内镜阴性的GERD或称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2]。
披裂慢性水肿是本病喉部检查的重要表现,但非特征性表现,须排除喉部及食管占位性病变,耳鼻咽喉科医生应该掌握GERD的诊疗方法,避免误诊。
对疑似病例可予以PPI试验性治疗,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
此类患者咽部均有慢性炎症表现,诊断上易单纯考虑咽部慢性炎症,忽视基础病GERD的存在,按慢性咽炎治疗,加重反流症状。
参考文献:
[1]钱家鸣.胃食管反流病[M]//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2-
375.
[2]陈坚,徐三荣.胃食管反流病[M]//陈灏珠,林果为,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62-1966.
[3]张艳红,杜友红,陈鲜芳,等.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反流性咽喉炎76例[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
科杂志,2010,16(4):285-286.
(修回日期:2011-08-16)
作者简介:王晓萍,女,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王晓萍,Email:wxp0232@163.com.·经验交流·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233例
王晓萍,李继红,周卫东
(无锡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无锡214023)
关键词: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5.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1520(2011)06-0464-02
腺样体是儿童期重要的免疫器官,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
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部分成年人也可以发病。
肥大的腺样体不同程度地阻塞后鼻孔和压迫咽鼓管,常引起耳、鼻、咽、喉和下呼吸道的多种症状[1]。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关系密切,腺样体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手术。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应用及手术器械的发展,应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肥大腺样体的手术,也逐渐取代传统的刮除手术。
现回顾性分析无锡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07年12月 2011年1月应用鼻内镜直视下联合鼻腔电动切割系统行腺样体切除术23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 2011年1月,我科行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者233例,男184例,女49例;年龄2 30岁,平均5.9岁,病史3个月至20余年。
临床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鼻塞、多涕、鼻咽部异物感、耳鸣、听力减退、腺样体面容等。
其中伴有鼻窦炎者11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者20例(32耳),合并扁桃体肥大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第17卷
182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咽侧位片或鼻咽部CT检查,按照参考文献[2]关于鼻咽侧位X线片的标准,诊断为腺样体肥大。
1.2手术方法
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
放置Da-vis开口器暴露口咽部,以导尿管沿鼻腔自口咽部牵出,拉起软腭充分暴露鼻咽部,应用70ʎ鼻内镜,高亮度冷光源及摄录系统,在监视器下应用电动切割器进行腺样体吸切手术。
用切割吸引器将肥大的腺样体全部切除,使后鼻孔、鼻咽部通畅,受压迫的咽鼓管口展开,腺样体完全切除后,用干纱条压迫鼻咽部创面约5min,明确止血后抽出。
182例患者合并扁桃体Ⅱʎ Ⅲʎ肿大[3],同期行扁桃体挤切术。
20例(32耳)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在鼻内镜下行鼓膜穿刺,其中22耳抽出约0.1 0.4ml的液体,行鼓膜置管术;其余10耳穿刺时未抽出明显分泌物。
鼻内镜直视下合并鼻窦炎者,均未行鼻窦手术。
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2周,鼻腔局部应用氟替卡松鼻喷剂6 8周。
2结果
233例患者均选择经口入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所有患者均一次治愈,术后无继发出血,均无腺样体残留及咽鼓管、软腭损伤。
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鼻咽部黏膜光滑仅局部有轻度瘢痕。
所有患者张口呼吸、打鼾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
合并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者,经药物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重视,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就诊率正逐渐增加。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引起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
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不能在直视下进行,完全依靠手术者的经验和感觉,有腺样体残留及损伤咽鼓管的危险。
近年来,随着微型电动切割系统在内镜鼻窦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为腺样体完全切除提供了理想的手术器械[4]。
由于该器械能边吸血边切除组织,电动钻头切割时可与钻身同一方向,切割刀片向侧方开启,分层推进,连续切割,术野清晰,对鼻咽侧壁、咽鼓管口周围肥大的腺样体亦能切除干净,而不至于损伤正常组织,伤面整齐光滑,手术操作简单准确,避免了咽鼓管口的损伤和腺样体残留。
在国内推荐的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指南中[5],腺样体切除配合药物治疗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慢性鼻窦炎,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可以避免鼻内镜下的鼻窦手术。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也证实,11例腺样体肥大伴鼻窦炎患者及20例(32耳)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鼻内镜下微型电动切割系统切除腺样体后,再辅以药物治疗,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基本治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内不少学者也进行了同样的手术[6-7],均取得较好疗效。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野清洗,切除准确,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王雪梅,何晓松,柳友华,等.儿童腺样体肥大110例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6):
6.
[2]邹明舜.儿童增殖腺-鼻咽腔比率测定的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3):190-192.[3]郑中立,主编.耳鼻咽喉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97.
[4]Murray N,Fitzpatrick P,Guarisco JL.Powered partial ade-noidecto-my[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2,128(4):792-796.
[5]许庚,李源.儿童慢性鼻窦性手术治疗的思考与临床指引[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4):
242.
[6]李琴,周再群,李湘胜,等.鼻内镜下吸切割器行小儿腺样体切除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
科杂志,2007,13(1):58-59.
[7]袁晓辉,薛艳峰,聂珍珠,等.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42例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
杂志,2008,14(1):55-57.
(修回日期:2011-11-07)
杨军,等:以咽部异物感为主诉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