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育种

合集下载

果树基因工程育种方案

果树基因工程育种方案

果树基因工程育种方案一、引言果树是农业中重要的一类经济作物,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果树基因工程育种技术逐渐成熟,为果树的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以苹果为例,探讨果树基因工程育种方案。

二、果树遗传育种现状传统的果树育种方法主要是通过选择和杂交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耗时长、效率低,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因此,需要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对果树进行育种。

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方法,可以实现特定基因的添加、删除或改变。

在果树遗传育种中,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良果树的抗病性、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三、果树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应用1. 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良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果实的糖含量和酸含量来调整果实的口感和甜度。

还可以通过改变果实的色素含量来实现色泽的改良。

2. 提高果树的抗病性果树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影响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良果树的抗病基因,使果树具有更强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对果树的危害。

3. 提高果树的耐逆性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旱、盐碱等逆境的影响。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良果树的逆境适应性基因,使果树具有更好的耐逆性,适应各种逆境环境的生长。

四、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难题及解决方案1. 基因编辑技术难题由于果树的基因组大小较大,基因编辑技术在果树育种中存在较大的难度。

解决方案是借助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精准的基因编辑和修饰,提高果树基因工程育种的效率和精准度。

2. 基因导入的稳定性难题基因导入的稳定性是基因工程育种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需要解决基因导入后果树的稳定遗传和表达。

解决方案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基因载体和适当的引导序列,提高基因导入的稳定性。

3. 基因编辑的风险难题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可能造成未知的副作用。

解决方案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编辑的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估,降低基因编辑的风险。

果树新品种培育方法

果树新品种培育方法

果树新品种培育方法果树新品种培育,那可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挑战的奇妙之旅!就好比在未知的海洋中探索宝藏,谁也不知道会收获怎样的惊喜。

首先咱说说杂交育种。

这就像是一场奇妙的联姻,把不同品种的果树优点结合起来。

选好父本和母本,就像给两位优秀的“选手”牵红线。

精心呵护它们的花朵,进行人工授粉。

这过程可得小心翼翼,就像呵护刚出生的宝宝一样。

授粉后等待果实成熟,那心情,紧张又期待,谁知道里面会孕育出啥样的惊喜呢?不过杂交育种可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可能需要多次尝试,就像买彩票,也许买了很多次才中大奖呢!注意事项嘛,一定要选好亲本,了解它们的特性,不然可能会培育出“四不像”。

而且杂交后代的性状不稳定,需要经过多代筛选,这可需要耐心和毅力哦!接着是诱变育种。

这就像是给果树来一场“大冒险”。

可以用物理诱变或者化学诱变的方法,让果树的基因发生突变。

想象一下,就像给果树施了魔法,说不定就变出了超级厉害的新品种呢!物理诱变可以用辐射,化学诱变可以用化学药剂。

但是这可有点危险哦,就像玩火,搞不好会烧伤自己。

所以在进行诱变育种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

而且突变是随机的,不一定都是好的突变,可能会出现一些“坏家伙”。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把好的突变筛选出来。

果树新品种培育的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如果不安全,就像在走钢丝,随时可能掉下去。

比如在使用化学药剂进行诱变育种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泄露,那可就糟糕了。

稳定性也很重要,如果培育出的新品种性状不稳定,今天长得好,明天就变了样,那可不行。

就像盖房子,如果地基不牢固,随时可能倒塌。

那么果树新品种培育有啥应用场景和优势呢?哎呀呀,这可多了去了。

可以满足人们对不同口味水果的需求。

现在大家的口味越来越挑剔,普通的水果已经不能满足啦。

培育出新品种,就像给大家带来了新的美味盛宴。

还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让果农们的钱包鼓起来。

这不是皆大欢喜吗?而且新品种还可以增加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就像给果树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让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茁壮成长。

果树基因工程育种方案怎么写

果树基因工程育种方案怎么写

果树基因工程育种方案怎么写随着人口增长和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果树的育种工作显得愈加重要。

传统的果树育种方法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资源投入,而且结果常不尽如人意。

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为果树育种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果树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案和可能的实施方法。

一、选择目标品种果树品种繁多,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环境。

在进行基因工程育种时,首先需要确定目标品种。

选择目标品种应当综合考虑果树的生长习性、产量、抗病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二、基因筛选基因工程育种的核心在于基因的筛选和定位。

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品种所需要的性状,比如增加产量、提高抗病性、改善果实品质等。

然后通过基因组测序和比对,确定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基因。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大大加快基因筛选的速度。

三、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是基因工程育种的关键步骤。

目前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有CRISPR/Cas9、TALEN和ZFN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精准地对果树基因进行修饰,使其表达产生期望的性状。

在进行基因编辑时,需要注意避免对果树正常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四、经过实验室验证经过基因编辑的果树样品需要进行实验室验证。

在实验室环境中,可以对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同时,还需要对果树进行抗病性和适应性的测试,确保基因编辑对果树整体性状的影响。

五、小规模田间试验经过实验室验证的果树样品可以进行小规模的田间试验。

这样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果树在自然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同时也可以观察果树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田间试验还可以为后续大规模实地种植提供参考数据。

六、大规模实地种植在小规模田间试验取得成功后,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实地种植。

通过大规模实地种植,可以观察果树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从而为果树的商业化种植提供参考。

同时,也可以通过大规模实地种植来积累更多的种质资源和相关数据。

七、商业化种植和推广最终目标是将经过基因工程育种的果树品种推广到市场上。

果树育种常用的几种方法

果树育种常用的几种方法

果树育种常用的几种方法
1. 杂交育种呀,这就好比搭积木一样,把不同品种的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

比如说把甜度高的苹果树和抗病性强的苹果树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既甜又不容易生病的新品种呢!
2. 诱变育种呢,就像开盲盒,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辐射啥的去诱发基因突变,说不定就能得到让人惊喜的新特性。

就好比照射后的葡萄种子,可能会长出特别大粒的葡萄哦!
3. 选择育种可重要啦,就像大浪淘沙,从一堆果树中选出最好的那些来繁殖。

就像在果园里挑出长得最好、果子最甜的那棵树,用它来培育新的树苗呀!
4. 倍性育种呀,它能让果树的染色体发生变化,产生奇妙的效果。

就好像给果树施了魔法一样,说不定能让草莓变得更大呢!
5. 基因工程育种那可就厉害了,就如同给果树进行一场精准的改造手术。

可以把特定的好基因直接放到果树上,哇,想想就很神奇。

比如让橙子拥有能抗某个病害的基因!
6. 砧木育种也不能小瞧哟,它就如同给果树找了个好根基。

比如找到合适的砧木能让苹果树更好地生长和结果呢!
7. 体细胞杂交育种,这就像是不同果树细胞的大融合。

把不同果树的细胞放在一起,培育出全新特性的果树来。

可以想象一下,苹果和梨的细胞融合后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呢!
总之,这些果树育种方法都各有奇妙之处,通过它们,我们才能不断培育出更好更棒的果树品种呀!。

果树育种学

果树育种学
公式表示:Ta = A / G × 100 %
① 由无性系群体的表现值估算品种的遗传值:
根据 P—表现值可直接度量,而 P = G + E 如-有N个个体,那么 ∑P/N = ∑G/N + ∑E/N 当N→∞时,E值有正、有负,可互相抵消。即:∑E/N=0
那么:∑P/N ≒ ∑G/N;即: (平均值)
第六页,共三十七页。
3 质量性状遗传传递力的研究
用于未知基因对数控制的质量性状的研究,方法-测交法。
如:苹果、葡萄的果实颜色和葡萄无籽性状等的传递力。
① 测定苹果色泽性状遗传传递力的强弱(qiánɡ ruò)。
要求:测交品种——必须是无色品种。
计算公式:苹果果色传递力指数 = ∑(各级次株数×各级代表值)
第十页,共三十七页。
第四节 杂交亲本的选择和选配 一 杂交亲本的选择 1 亲本的具体要求:
① 符合育种目标(如-优质育种,应优先选元帅、金帅等)。 ② 优点最多,缺点最少。
2 选择亲本的主要(zhǔyào)来源:
① 收集现有的育种资源(如-野生、半野生、栽培品种等)。 ② 收集当时人工创造的杂种资源(如-选育出的新品种、新品系、新类型
亲中值的53—78%。
3 杂种群体若干经济性状趋中变异(即-杂种后代的性状向亲中值靠拢)
① 成熟期:如-桃的杂交:早熟×早熟→F1中熟←晚熟×晚熟
② 果形(果形指数(zhǐshù)=纵径/横径,圆或近圆0.8-0.9;圆锥0.9-1.0;长圆1.0以上)
如-苹果的杂交 Ⅰ元帅×铃铛果(亲中值1.005)→F1(子代0.913)
第三页,共三十七页。
7 果实颜色—遗传方式:多数为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
果实颜色包括:果皮、种皮(如板栗等)、果肉、果汁等,颜色的表现由色素决定。

桃树的育种方式

桃树的育种方式

桃树的育种方式桃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它的育种方式有很多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桃树育种方式。

一、传统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自然交配和人工选择来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桃树品种。

首先,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

杂交后的子代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表型,然后通过人工选择,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

通过多代的杂交和选择,逐步培育出具有优异性状的新品种。

二、无性繁殖方法无性繁殖方法是指利用桃树的无性繁殖器官(如嫁接、扦插等)进行繁殖。

其中,嫁接是一种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

通过将具有良好性状的桃树品种的芽插入到砧木上,使其相互生长并融合,形成新的植株。

这种方法可以保留母本的遗传特性,同时可以提高繁殖效率,加快新品种的培育速度。

三、遗传工程方法遗传工程是一种现代育种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桃树中,从而改变其性状。

常用的遗传工程方法包括基因转导和基因编辑。

基因转导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桃树细胞中,使其表达出外源基因的性状。

基因编辑则是通过编辑桃树自身的基因,改变其性状。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具有特定性状的新品种,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伦理道德问题。

四、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是一种体外培养桃树组织和细胞,用以繁殖新品种的方法。

通过选择性培养和诱导不定芽的方法,可以从桃树的组织中分离出单个细胞或组织块,并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化,最终形成新的植株。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繁殖效率,同时也可以用于快速繁殖珍贵的桃树种质资源。

总结起来,桃树的育种方式有传统育种方法、无性繁殖方法、遗传工程方法和细胞培养方法等。

每种育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育种目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不断的育种工作,可以培育出更具优异性状和抗逆性的桃树新品种,为桃树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果树杂交育种育种程序

果树杂交育种育种程序

果树杂交育种育种程序一、引言果树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不同品种或物种的杂交,产生新的优良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使果树品质和产量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增加果树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本文将介绍果树杂交育种的程序。

二、前期准备工作1.选择亲本:选择亲本是决定育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应该选择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病虫害抗性强、生长势旺盛等特点的亲本。

2.掌握繁殖技术:了解果树繁殖技术,掌握嫁接和扦插等方法,以便进行后续工作。

3.建立数据库:建立果树品种数据库,记录每个品种的特点和表现,为后期选择亲本提供依据。

三、花粉采集与授粉1.花粉采集:在花开放时,使用无菌棉签或刷子采集花粉,并存放在无菌容器中。

2.花粉保存:将采集到的花粉放入冰箱中保存,在需要使用时取出并解冻。

3.授粉:在母本开花时,将花粉均匀地撒在花药上,或使用无菌棉签将花粉轻轻涂抹在柱头上,完成授粉。

四、果实发育期管理1.果实标记:在授粉后,及时在果实上标记编号和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观察和记录。

2.果实保护:对果实进行适当的保护,防止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3.观察记录:对果实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包括果实大小、形状、颜色等信息,并进行分类鉴定。

五、选优保存1.筛选:根据观察记录结果,对所有杂交后代进行筛选,挑选出表现最优异的品种。

2.保存:将优异品种进行嫁接或扦插繁殖,并在适当的环境下保存。

3.再次筛选: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再次对品种进行筛选和鉴定,并挑选出最优异的品种作为新品种推广。

六、结语通过以上步骤的执行,可以成功地进行果树杂交育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和监测工作,并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以确保育种成功率。

果树和蔬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

果树和蔬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

果树和蔬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果树和蔬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科学的育种方法和良好的栽培技术,能够提高果树和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果树和蔬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包括选种、繁殖、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一、果树的育种和栽培技术果树是农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常见的有苹果树、梨树、桃树等。

果树的育种和栽培技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选种:选种是果树育种的关键环节。

在选种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品种的要求,结合地理环境和栽培条件,选择具有抗病虫害、丰产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作为育种材料。

2. 繁殖:果树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适用于育种杂交等需要改良基因的情况,而无性繁殖则通过嫁接、扦插、分蘖等方法进行。

3. 栽培管理:果树的栽培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浇水、修剪等方面。

合理的土壤改良和施肥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供果树生长,适量的浇水能够维持土壤湿度,修剪能够促进结实和横向生长。

二、蔬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蔬菜是人们日常膳食中不可或缺的植物,包括叶菜、根菜、豆类等。

蔬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能够提高品种的产量、耐病性和口感。

下面将介绍蔬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

1. 选种:蔬菜的选种要根据市场需求、食用习惯和栽培条件等综合考虑。

选择优良的品种,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抗逆性,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2. 繁殖:蔬菜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等。

种子繁殖是最常见的繁殖方式,而无性繁殖则适用于需保持种质纯度的品种。

3. 栽培管理:蔬菜的栽培管理包括土壤准备、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合理的土壤准备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施肥能够满足蔬菜对养分的需求,病虫害防治则能够保证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综上所述,果树和蔬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种、繁殖和栽培管理的科学方法,能够促进果树和蔬菜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产量。

希望本文对于读者了解果树和蔬菜的育种和栽培技术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树育种常见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果树育种经过几十年以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育种技术体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推动我国林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在当前的果蔬育种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果树育种技术在林果业中的较好应用和发展,因而应当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解决,有利于提高果树育种水平。

关键词果树育种;问题;对策
我国果树育种的品种来源主要为本地品种和一些国外引进的品种,其中如红富士、温州蜜柑、大久保等部分国外引进品种在我国林果业种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推动了林果业的发展。

但当前,随着消费者在果品需求方面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品种已经和育种方法已经很难满足需求,并且在果蔬育种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影响也更加突出。

1 果树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1.1育种目标不合理
育种目标的确定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设定,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在适宜种植果树品种方面并不一致,因而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定育种目标。

但在当前的果树育种中,缺乏较好的果树育种目标制定,没有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适宜种植的果树品种,只以市场需求为引导[1]。

例如,在某段时间内,红富士、皇冠等品种需求量较大,就开始大规模的推广种植,但由于部分地区缺乏较好的种植条件,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果品产量和质量差强人意。

近年来,国内外培育出了很多优秀的果树品种,抗病能力大大增强,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然而在实际推广中,基于果树种植的长周期特点,推广种植范围极为有限。

1.2 缺乏较好的育种方法
在果树育种中,缺乏较好的育种方法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果树育种方面主要使用的方法为有性杂交法,这种方法虽然在我国果树育种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也有着一定的落后性。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新的育种方法,然而在育种中,缺乏较好的新技
术应用。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果农也缺乏相关的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新品种的作用和特点,因而在新品种种植种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并且缺乏较好的技术支持。

而在育种技术应用中,企业、科研部门、农业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较好的协调统一,因而使得育种方法的创新没有形成规模优势。

1.3 科研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在果树育种的科研方面,主要依赖一些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部门。

例如,依托一些农业高校建设的科研机构等等,而缺乏较好的企业科研力量导入。

反观国外果树育种的科研资源构成可以看出,企业科研是主要的科研力量,基于企业的盈利性目的,其科研效率和成果很高,并且经费投入更加充足,科研设备、科研人才保障较好完备[2]。

而我国在果树育种科研方面,由于科研资源的配置不合理问题,导致科研力量较为薄弱,缺乏完善的资金支持,科研机构虽然有着大量的科研人才,但是缺乏相关的科研设备,科研经费投入力度远远不够,而参与科研的农业企业也较少。

2 针对果树育种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设置合理的育种目标
首先,在果树育种中,应当设置更加合理的育种目标,这就需要在果树育种目标制定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基本情况,并不能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应当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条件制定相应的育种目标。

同时,在引入国外优秀果树品种中,应当对其生物特点进行完善的评估,防止出现生物入侵问题,对于一些果树品种应当进行本土化改良,提高其适应性。

要改变单一的育种方向,丰富果树品种,当前随着市场对于果品种类需求的增多,应当积极培育更多的果树品种,特别是一些在国外市场表现良好,并且适宜在我国进行种植的品种,积极进行引进和育种改良。

2.2 选择适宜的育种方法
对于育种方法应当用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和育种方法,积极了解和引进国际上较为先进的育种技术,应用新的生物技术过程中,也应当进行更好的技术管理,仅仅引进新技术,缺乏较好的技术管理是很难取得相应效果的[3]。

(1)分子标记技术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发展很快,在苹果、桃、葡萄、枣、柿等多种果树也有相关报道,被认为是一项有效的育种手段。

对于深入了解,植
物基因的多态性、有针对地选育亲本,对杂种后代进行早期鉴定等方面,都能提供更为有效的判断依据,从而提高育种的效率。

有文章报道,在对4种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比较后,认为SSR (简单重复序列)与AFLP (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的评价效率最高,而研究同一个种内不同种质间的遗传关系,或进行亲代与子代间的系谱分析,以选用AFLP标记技术较好。

(2 )人工诱变技术人工诱变是已应用较长时间的育种方法,已有许多成功的先例,如西瓜多倍体育种。

近年又有一些新的诱变方法被应用,空间诱变育种就是一项新的诱变途径。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首先开始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美国在1984年开始,我国从1987年开始也进行了相应工作。

近20年来,我国已进行过10多次空间诱变育种,对水稻、小麦、番茄、青椒等50多种植物以及花卉、牧草、菌种等500多个品种开展了空间搭载,育成了一批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系),但在果树方面尚未见相关的报道。

此外,利用激光辐射、原子束辐射等技术进行果树诱变育种也曾有报道,这也是可供采用的新人工诱变方法。

(3)基因工程1988年转基因研究在果树方面首先用于核桃,至今已有十几种果树获得了转基因植株,但是获准进入田间试验的还是极少数,整体上还比较落后。

这项技术用于砧木育种方面可能较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尽管对转基因技术还存在一些疑虑,但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研究,在21世纪还应该深入进行。

此外,组织培养技术在果树作物上用胚培养、花药培养、原生质体融合等,已有桃、苹果、草莓、柑桔等10余种果树获得了新类型(或株系),应该进一步利用,使之成为果树育种方面一项可行而有效的手段。

2.3 加强育种科研工作
在加强育种科研工作方面,首先,对果树育种的科研力量进行加强,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并不能完全依赖科研机构和农业部门主导科研工作,应当引导更多的农业企业加入到果树育种科研领域中;其次,加大在育种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做好相关的科研设备保障和人才保障,为科研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

从国外科研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在果树育种方面的科研经费投入力度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3 结语
完善果树育种对于促进我国林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于果品种类需求的提高,传统的果树育种技术已经很难适应新的要求,并且在当前
果树育种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果树育种的目标制定不合理、果树育种方法单一落后、果树育种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

因此,应当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进行解决,提高对于果蔬育种的重视,积极引入一些新的品种和技术,并且大力推
广,针对不同地区的基本特点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学营,鄢新民,王献革,等.原生质体培养及其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河北农业科学,2010(4):82-84,112.
[2] 杨红花,卢继承,李伟,等.远缘杂交理论在果树育种实践中的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45-148,151.
[3] 傅明洋,赵春生,李德洪,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果树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烟台果树,2014(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