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技术研究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技术研究随着智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不仅能够保障公共安全,还可以提高企业、物业、家庭的安全保障能力。
在安防监控系统中,多目标跟踪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技术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多个目标的轨迹进行跟踪,实现对目标的实时监测、跟踪和记录。
多目标跟踪技术需要通过监控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流,对每一个目标的行为、轨迹进行实时跟踪和识别,从而为安防监控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数据信息。
要实现多目标跟踪技术,在监控系统中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算法和技术手段。
常用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算法、粒子滤波算法、最近邻跟踪算法、互相关算法等等。
这些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基于目标的运动轨迹、特征信息等方面,对目标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跟踪。
二、多目标跟踪技术的优势多目标跟踪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多目标的同时跟踪和监控。
传统的安防监控系统只能实现对单个目标进行跟踪和监测,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而多目标跟踪技术就能够克服这一局限性,对多个目标的行为、轨迹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分析。
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多目标跟踪技术还可以提高监控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目标跟踪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多目标跟踪技术的应用场景多目标跟踪技术在安防监控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涵盖了多个场景。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场景:1.公共场所监管多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应用于公共场所的监管与管理。
例如,地铁站、商场、机场等等地方都需要对人员和物品进行管理。
通过多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实现对大量人员和物品的监管,及时发现嫌疑人和异常事件。
2.企业安防应用多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有物品丢失、流失、盗窃等安全问题,通过多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和员工的全面跟踪和监测,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无人值守变电站-解决方案

五、拌线报警
⊙支持单向、双向警戒线设置
⊙通过指定方向警戒线时触发跟踪、 报警
拌线报警功能可以侦测到跨线的移动目标,监 视保护区域的边界,对越过边界、区域闯入或 离开等行为进行锁定报警。
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能够解决什么??
我们对变电站重要监控区域进行智能监控,使用多目标自 动跟踪功能,能够对监控区域能的移动目标进行无人值守 自动检测且锁定,并且球机通过光学放大对移动的目标进 行放大跟踪特写拍摄。这样我们可以在没有人的情况下, 可以拍下移动目标的一举一动,通过调取录像视频看得清 清楚楚,这对事后取证,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
目前电力行业无人值守系统普遍存在的 问题是什么??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电力行业无人值守视频监控系统普遍存在 的问题: (1)利用静态图像处理的多,利用动态视频流处理的少
(2)用作视频监控的多,用作视频识别与监控的少 (3)需要人工干预的事件多
系统设计上在充分考虑了电力行业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人值守变 电站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多目标智能自Leabharlann 跟踪系统E900E180
一、多目标自动跟踪
⊙看得多
⊙看得准 ⊙看得清
极大的提高了监控设备的使用效率,相较 传统的监控系统提高至少5-10倍的效率; 同时获取了更多、更准的有效信息;同时 提高了监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实现了真 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
二、单目标秩序跟踪特写拍摄 ⊙“点面兼顾”
⊙有效的人工干预,对于可 疑目标“即点即持续跟踪特 写拍摄”
它不但实现了传统监控跟踪球机实现的功能, 而且突破了传统监控跟踪球机的功能局限,带 来了全新的监控体验和实用效果。
三、一点即视
⊙点面结合,鼠标点哪,球机跟 到哪 ⊙与传统的球机控制键盘相比,操 作方式更快捷、更灵活 ⊙实现瞬时定位控制,直观易用
人工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技术研究

人工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技术研究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应用场景,其中之一便是人工智能监控系统。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完善,监控系统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监控系统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便是如何处理多目标跟踪。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人工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技术。
1. 多目标跟踪技术的定义多目标跟踪技术,指的是在监控系统中,针对多个目标进行自动识别和跟踪的一种技术。
与单目标跟踪不同,多目标跟踪需要考虑多个目标的轨迹交叉、离散和重叠等问题,更具有挑战性。
2. 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技术在监控系统中,多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比如视频监控、交通监管、安防监控等。
在不同的领域,多目标跟踪技术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在视频监控领域,多目标跟踪技术主要应用于人脸、人体和车辆等目标的跟踪。
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可以对图像和视频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自动跟踪。
典型的应用包括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基于人体识别的行为分析系统以及基于车辆识别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
在交通监管领域,多目标跟踪技术主要应用于车辆轨迹的跟踪和分析。
交通监控系统需要实时监测道路上的交通情况,通过对车辆轨迹的分析和统计,实现道路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对车辆轨迹进行高效准确的跟踪和分类,有效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在安防监控领域,多目标跟踪技术主要应用于区域内的目标跟踪和报警。
安防监控系统需要对指定区域内的人体、车辆等目标进行跟踪和识别,实现对目标的实时监控和安全保障。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目标进行准确的检测和跟踪,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
3. 多目标跟踪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多目标跟踪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难点和挑战,比如目标的重叠与遮挡、目标的尺度和形变变化以及目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有效的解决方案。
多目标跟踪与行为分析系统的实施计划

多目标跟踪与行为分析系统的实施计划多目标跟踪与行为分析系统,这听起来是不是挺高大上的?就好像是那种可以随时随地看穿你的一举一动,知道你正在干啥的黑科技一样。
不过,别怕,这不是什么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这个系统其实就是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控和分析多个目标的动态,尤其是在人群复杂或者情况多变的环境下,发挥它的作用。
你想啊,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大街上追踪一个人,或者在商场里找丢了的孩子,这个时候能有一个系统精准地告诉你每个人的行为轨迹,那该多方便!说到系统的实施计划,大家可能会想,哎,这个听上去挺复杂的,需要什么高深的技术吗?其实并不,关键是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步骤,分步走就能完成。
大家得明确自己要做什么。
简单来说,系统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一个区域内的人或者物体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他们的行为模式,进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像是一些公共场所或者大型商场里,常常会使用这种系统来跟踪人流,分析顾客的行为习惯,以便做出营销策略。
想想看,商场经理如果知道哪儿的顾客最多,哪儿的顾客喜欢停留时间最长,是不是能更好地安排促销活动或者布置商品?好了,说到这里,实施计划得从哪儿入手呢?首先得搞清楚我们要跟踪的对象是啥。
比如说,是监控停车场,还是跟踪商场内的顾客,还是监测公共安全场所的人员行为?这就像买衣服,得先知道自己穿什么款式,才能挑合适的。
目标明确了,接下来就得设计系统的架构了。
这个步骤不能草率,得把所有的设备、算法、数据存储和处理流程都规划好,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都得考虑进去,别等到一切搞定了,突然发现系统一挂掉,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
就像盖房子,基础打得牢,房子才能稳。
然后呢,数据收集就成了重头戏。
设备安装好了,怎么收集数据、怎么处理数据、怎么分析数据,这些都要一步步落实。
再说了,现在的监控摄像头可不是几十年前那种模糊不清的黑白图像了,高清、智能、实时传输,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细节。
多目标追踪

多目标追踪多目标追踪(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MOT)是指在视频或图像序列中同时跟踪多个目标的技术。
在许多应用领域,如视频监控、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等,多目标追踪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目标追踪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场景中同时识别和跟踪多个目标,并准确地解决部分目标遮挡、外观变化和尺度变化等问题。
为了实现多目标追踪,通常需要进行目标检测、目标识别和目标跟踪等多个步骤。
首先,目标检测是多目标追踪的第一步,通过使用目标检测算法,可以在视频或图像中找到所有的目标。
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算法,如Faster R-CNN、YOLO等。
这些算法能够高效地检测目标,并提取目标的特征信息。
接下来,目标识别是多目标追踪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旦目标被检测出来,需要根据目标的外观特征将其与已知目标进行匹配。
在目标识别中,可以使用各种特征描述符,如颜色直方图、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等。
然后,可以使用匹配算法(如最近邻算法或支持向量机等)将检测到的目标与已知目标进行匹配。
最后,目标跟踪是多目标追踪的最后一步。
在目标跟踪中,需要根据前一帧中的目标位置和运动信息来预测当前帧中目标的位置。
常见的目标跟踪算法有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跟踪算法、粒子滤波器和相关滤波器等。
为了提高多目标追踪的性能,可以采取一些改进算法,如多目标跟踪与姿态估计相结合、多目标跟踪与目标分类相结合等。
另外,还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等,来提取更加准确和丰富的目标特征。
总之,多目标追踪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它在许多应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算法的不断改进,多目标追踪将能够在更复杂的场景中实现更准确和稳定的目标跟踪。
制高点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设计方案V2.0---副本

xxx校园制高点监控系统及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方案设计北京xxx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2月7日目录1 校园监控目前存在的问题 (1)2 解决方案 (1)3 系统整体设计 (1)3.1 普通制高点监控系统 (1)3.1.1 优势 (2)3.1.2 不足 (2)3.2 多目标智能追踪系统 (2)3.2.1 系统概述 (2)3.2.2 平安校园中的应用 (4)3.2.3 系统组成 (4)3.2.4 系统优势 (5)3.2.5 功能特点 (6)3.2.6 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设备性能及参数 (9)3.2.7 智能多目标系统管理软件平台 (12)3.2.8 平台对接 (12)4 清单配置 (13)4.1 方案一配置 (13)4.2 方案二配置 (14)2010 年——组建团队,投入研发多目标跟踪算法;1校园监控目前存在的问题各高职院校的校园大门口社会人员嘈杂,犯罪事件频发,使用普通的枪机或球机拍得不全和拍不清细节,无法真正实现对上下学期间大门口场所的有效监管。
操场面积大,使用普通的枪机球机都很难实现全覆盖、无死角。
即使覆盖了大部分场景,离监控点远的位置也拍不到细节。
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虽然监控设备有拍摄到,但看不清细节,对于事后取证毫无作用。
2解决方案针对此问题,我公司提供如下两套设计方案以供校方结合具体实际情况采纳。
第一套方案:采用在校园至高点配置全景摄像机的方式实现学校法范围重点部位的精确监控。
第二套方案:采用至高点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对学校的校门、主要路口、操场、运动场等主要区域进行布控、对校园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进行主动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控,以实现对校园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高安全级别的监控和管控。
3系统整体设计3.1普通制高点监控系统大范围、远距离、高清晰监控校园,尤其适合夜晚从高处俯视校园某处。
可以实时从高处远距离监视和控制监控点的图像,在有紧急事件发生和举行重要活动时或者夜间有危险警情出现时可以作为指挥调度的辅助手段,协助有关校领导和安保部门完成紧急事件处理。
智能多目标跟踪系统

智能多目标跟踪系统智能多目标跟踪系统(Intelligent Multiple Objects Tracking System)采用了先进的图像检测、识别与跟踪技术,配合精密运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大场景中多个运动目标的连续快速跟踪捕捉。
系统原理它将大场景内多目标的跟踪检测与视频分析功能集成在一个独立的系统中,通过对前端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自动对异常行为与事件进行数据采集分类并联动报警,同时后台可以实时看到分析数据与视频录像,在事后可以通过事件检索进行视频提取与取证。
该系统最大的优点之一是能同时识别与监测同一场景里多个目标的不同行为模式,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公共场所,包括机场、车站、监狱、港口、矿山、油田、养老院、街道、小区、商场等重要场所,用于检测、分类、跟踪与记录过往行人、车辆及其它可疑物体,并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并发出警报。
系统结构该系统通过分层建设,构建3张基础网络,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创造面向未来的平安城市系统框架,可应用在医院学校,银行ATM、公共交通、广场、油田矿山等多个行业。
系统功能大场景监控系统采用高清枪式摄像机,从而覆盖更大的监控范围,同时根据需要,可以任意划定多层级与任意形状的警戒区域;多目标跟踪区别于传统的行为分析与联动跟踪系统,该系统一枪多球的配置,可以在同一时间跟踪多个不同类型的目标;重点目标近景跟踪高清跟踪球机通过超高倍变焦与高速云台控制,可以拉近并放大跟踪目标,获取更加准确的目标细节信息;多级警戒区系统可以设置多个警戒区,对重点区域实行优先监控;除了以上功能外,该系统还拥有其他智能视频分析的功能,包括:非法闯入禁区检测、异常奔跑检测、非法逆行检测、物品遗留检测、行为骤变检测、倒地检测等。
系统优点目标识别与分类系统可以完成对大场景中多目标的检测,并自动区分目标的类型,包括人、车或其他物体等;多目标跟踪多目标智能算法可以使系统同时跟踪多个不同目标;多种跟踪模式多种跟踪模式使操作更加人性化,包括手动指定跟踪目标与自动选择目标进行跟踪,各种模式之间可以实时切换;抗干扰性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采用自适应背景学习算法可以实时更新背景滤除干扰,在全天候复杂环境下也能进行稳定的跟踪;兼容性强系统支持Linux、Windows操作平台与主流厂商监控平台,可搭载支持ONVIF的前端设备如Dahua、HIKVISION、SAE 等;移动终端访问系统支持移动平台,支持android系统的手机或平板都可以对平台系统进行访问;软件设置方便该系统所搭载的操作模块采用多种自适应算法,其初始设置只需短短几分钟。
《基于重识别的行人多目标跟踪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重识别的行人多目标跟踪系统研究与实现》一、引言在智能化社会进程中,多目标跟踪系统成为了重要的技术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购物中心、公园和车站等,它能够帮助人们快速识别、追踪并定位目标人物。
而基于重识别的行人多目标跟踪系统则更是集成了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等多项技术,实现了对行人的精准跟踪与识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重识别的行人多目标跟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概述基于重识别的行人多目标跟踪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图像采集模块、行人检测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多目标跟踪模块和后端处理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通过高清摄像头等设备捕捉现场视频,将原始数据传递给后续模块;行人检测模块则对视频中的人体进行识别和检测;特征提取模块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对行人的特征进行提取;多目标跟踪模块根据特征进行匹配和跟踪;后端处理模块则负责将数据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给用户。
三、关键技术研究1. 行人检测技术行人检测是整个系统的关键环节。
当前,深度学习在行人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在性能上表现出色。
我们采用了一种基于YOLOv4算法的行人检测方法,该算法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检测速度。
2. 特征提取与重识别特征提取是行人多目标跟踪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准确跟踪和识别行人,我们采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并采用余弦相似度等方法对行人的特征进行度量。
此外,我们还通过引入重识别技术,提高了对不同视角、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行人特征的识别能力。
3. 多目标跟踪算法多目标跟踪算法是实现多目标跟踪系统的核心。
我们采用了基于匈牙利算法的关联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特征匹配结果对行人进行准确的关联和跟踪。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数据关联与融合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多目标跟踪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四、系统实现与性能分析基于四、系统实现与性能分析基于上述的行人检测技术、特征提取与重识别技术以及多目标跟踪算法,我们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行人多目标跟踪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芯
3D 降噪 信噪比 电子快门 焦距 日夜模式 水平视场角 光圈 水平范围 水平速度
云台
垂直范围 垂直速度 预置点
红外
红外灯控制 红外灯距离 最大图像尺寸 主码流分辨率
网络
子码流分辨 电源 功耗 工作温度和湿度
一般规范
防护等级 产品尺寸 重量
高速跟踪球机
项目 技术参数
图像传感器 有效像素 最低照度 白平衡 增益控制 1/2.8"
性能指标
progressive scan 210万像素 彩色:0.05Lux @ (F1.6) 黑白:0.01Lux @(F1.6) 自动/手动/跟踪/室外/室内/室外自动/钠灯自动/钠光灯/日光灯 自动/手动 支持 大于 52dB(AGC off) 1/1s-1/10,000s 4.7mm ~ 94mm,20倍光学变焦 ICR 红外滤片式 61.4°~2.9°(广角-望远) F1.6-F3.5 360°连续旋转 水平键控速度:0.1°~240°/s 0-90° 垂直键控速度:0.1°~180°/s 256 个 自动/近灯/远灯/关闭 150米 1920×1080 1920×1080@30fps,1920×1080@25fps 1280×720@30fps, 1280×720 @25fps D1 H.264 TCP/IP,HTTP,DDNS,DHCP,NTP,PPPoE,FTP,SMTP,RTSP,RTP 支持多级用户权限管理 1×RJ45,1×10Base-T/100Base-TX RS485,支持云台控制和在线升级 DC12V4A(含红外控制电路) 16W(红外开启30W) -40~60℃ 湿度<90% IP66 4000V 防雷、防浪涌和防突波保护 Φ 226.0mm*36.3mm 6kg(含包装) CMOS
广角摄像机
项目 技术参数 图像感应器 最低照度 快门 镜头 摄像机 镜头接口类型 日夜转换模式 宽动态范围 数字降噪 视频压缩标准 压缩标准 H.264 编码类型 压缩输出码率 最大图像尺寸 图像 帧率 接口 通讯接口 工作温度和湿度 电源 功耗 一般规范 防护等级 尺寸 重量 IP66 194.04mm×93.85mm×89.52mm 750g M12 ICR 红外滤片式 数字宽动态 3D 数字降噪 性能指标 200 万 1/2.8"CMOS ICR 日夜型筒形网络摄像机 1/2.8" Progressive 0.01Lux @(F1.2,AGC ON) Scan CMOS ,0 Lux with IR
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E900
系统组成
产品组成
E900 系统技术参数(200W)
多目标智能跟踪处理器
项目 技术参数 运行平台 视频输入 视频参数 压缩标准 图像输出分辨率 视频帧率 视频码率 最大监控范围 运动目标特写最大抓拍数量 运动目标锁定数量 可检测和锁定最小运动目标 可锁定运动目标最高速度 多目标跟踪切换时间 性能参数 运动目标检测确认时间 支持协议 警戒区域 警戒线 定标方式 跟踪模式 报警功能 控制接口 外部接口 网络接口 电源接口 报警接口 网络 网络协议 网络图像延时 电源 最大功耗 一般规范 工作温度 湿度 尺寸 性能指标 嵌入式 Linux 系统 最大支持两路 1080P 输入 H.264 1080P 1~25fps 100kbps~8Mbps 120 米*120 米 20 个/分钟 最多可 60 个 3×3 像素 在 100 米处,切向速度 75 公里/小时 在 60 米处,切向速度 45 公里/小时 <500 毫秒 <500 毫秒 ONVIF、GB/T 28181-2011 支持三种不同优先级别的警戒区设置 单向、双向 自动定标、手动定标 自动多目标跟踪、单目标持续跟踪、手动跟踪 支持报警联动 1×RS485 用于云台控制 3×RJ45 10Base-T/100Base-TX 1×电源接口 输出1路 TCP/IP、HTTP、RTP/RTCP/RTSP、DHCP、DNS、FTP、 Telnet <0.5 秒 1×DC12V,外接电源适配器 ≤20W -10°C±55°C 90±2%,非凝结 209mm×135mm×58mm (长×深×高)
1/3 秒至 1/100,000 秒 4mm,水平视场角:80°
H.264/MJPEG BaseLine Profile / Main Profile 32Kbps~8Mbps 1920×1080 50Hz: 25fps (1920×1080,1280×960,1280×720) 60Hz: 30fps (1920×1080,1280×960,1280×720) 1 个 RJ45 10M/100M 自适应以太网口 -30℃~60℃,湿度小于 95%(无凝结) DC12V±10% 5.5W MAX(ICR 切换瞬间 7.5W)
枪球安装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