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赏析(带拼音)

合集下载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朝天子·咏喇叭》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相关内容。

朝天子·咏喇叭明代: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唢呐一作:锁呐; 声价一作: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译文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译文二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注释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6.仗:倚仗,凭借。

你:指喇叭、唢呐。

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

(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指军队。

愁: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8.哪里:同“那里”。

辨:分辨、分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9.眼见的:眼看着。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古诗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古诗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古诗赏析朝皇帝咏喇叭王磐古诗赏析《朝皇帝咏喇叭》表面上引证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挖苦和揭穿了明代宦官恃势凌人,摧残大众的罪恶行径,表达了公民的怨恨心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朝皇帝咏喇叭王磐古诗赏析,期望对您有所协助!朝皇帝·咏喇叭作者: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交游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唢呐一作:锁呐;声价一作: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目睹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翻译/译文译文一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响却很嘹亮。

官船交游频频如乱糟糟的麻,全凭仗你举高声誉位置。

军dui听了军dui忧愁,大众听了大众惧怕。

哪里会去区分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败尽家业,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译文二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

官船交游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武士听了武士愁,大众听了大众怕。

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干涸鹅飞罢!注释:1.朝皇帝: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能够扩展声响。

3.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反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响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舶。

乱如麻:描述交游频频,呈现次数许多。

6.仗:凭仗,凭仗。

你:指喇叭、唢呐。

抬:举高。

声价:指声誉位置。

(宦官装模作样,声价全赖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由于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锋芒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恃势凌人的嘴脸。

)7.军:指军dui。

愁:忧愁。

因受烦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dui 统帅的操控,常派宦官监军,以控制军dui长官的举动,十分厌烦。

8.哪里:同“那里”。

辨:分辩、别离。

《朝天子·咏喇叭》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赏析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

磐年方冠,从麻九畴学于郾城,客居贫甚,日作麋一器,画为朝暮食。

下面是由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朝天子·咏喇叭》赏析,欢迎阅读!朝天子·咏喇叭明代: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唢呐一作:锁呐;声价一作: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译文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赏析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

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呐的品格是卑下的。

小令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小令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通篇咏喇叭咏得真切,咏得让人信服。

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

作者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朝天子 咏喇叭》译文、赏析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朝天子  咏喇叭》译文、赏析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朝天子咏喇叭》译文、赏析朝天子(咏喇叭)王磬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注释:1. 朝天子:曲牌名。

2.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

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译文: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赏析::作者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他出身富家,但不喜豪华,不乐仕进,雅好词曲,精通音律,著有《王西楼乐府》。

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悲惨的现实生活。

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从写作上看,这首散曲可分为三层。

前六句状物,其中“曲儿小”二句抓住“喇叭”,“唢呐”的特征,通过“曲儿”的“小”和“腔儿”的“大”的对比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曲儿”本来很小,很细,但是声音经过“腔儿”的放大,就能传扬四方。

这里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讽刺宦官,貌合神投。

宦官原属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帝王的宠信大摆威风。

他们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

“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极富讽刺性。

“官船”一句抓住“乱如麻”的特点,“乱”表现了宦官酷吏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

他们横冲直撞,为非作歹,如入无人之境;“如麻”极言其多,更加突出其骄横野蛮的情态。

官船越多,人民受害越深。

“全仗你抬身价”一句指的是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

朝天子·咏喇叭赏析参考

朝天子·咏喇叭赏析参考

朝天子·咏喇叭赏析参考朝天子·咏喇叭赏析参考《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品。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朝天子·咏喇叭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整体赏析这首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憎之情。

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唢呐的品格是卑下的。

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够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小令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小令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通篇咏喇叭咏得真切,让人信服。

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是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

作者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

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它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在传达一种反抗的呼声,而这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拼音版古诗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拼音版古诗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拼音版古诗
《朝天子·咏喇叭》拼音版注音:
[明代]王磐
lǎbā,suǒnà,qǔér xiǎo qiāng ér dà。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guān chuán lái wǎng luàn rúmá,
官船来往乱如麻,
quán zhàng nǐtái shēng jià。

全仗你抬声价。

jūn tīng le jūn chóu ,
军听了军愁,
mín tīng le mín pà。

民听了民怕。

nǎlǐqùbiàn shén me zhēn gòng jiǎ?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yǎn jiàn de chuīfān le zhèjiā,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chuīshāng le nàjiā,
吹伤了那家,
zhǐchuīde shuǐjìn éfēi bà!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
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

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赏析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赏析导语:《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品。

明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曲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赏析。

欢迎阅读!原文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唢呐一作:锁呐;声价一作: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译文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注释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6.仗:倚仗,凭借。

你:指喇叭、唢呐。

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

(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指軍隊。

愁: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軍隊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軍隊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8.哪里:同“那里”。

辨:分辨、分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9.眼见的:眼看着。

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10.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11.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表达了人民对小人的痛恨情绪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表达了人民对小人的痛恨情绪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表达了人民对小人的痛恨情绪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是一首深具讽刺意味的明代散曲,通过咏叹喇叭和唢呐,巧妙地揭示了小人弄权、欺压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小人的痛恨情绪。

以下是对该曲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乱如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江水枯竭鹅飞跑,家破人亡啊!2、译文二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子很短声音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队听了军队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民穷财尽啊!3、注释朝天子:曲牌名。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小人的特征。

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仗:倚仗,凭借。

你:指喇叭、唢呐。

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

(小人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军:指军队。

愁: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小人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哪里:同“那里”。

辨:分辨、分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眼见的:眼看着。

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lǎbāsuǒnà
喇叭,唢呐,
qǔér xiǎo qiāngér dà
曲儿小,腔儿大。

guān chuán wǎng lái luàn rúmá
官船往来乱如麻,
quán zhàng nǐtái shēn jià
全仗你抬身价。

jūn tīng le jūn chóu
军听了军愁,
mín tīng le mín pà
民听了民怕,
nǎlǐqùbiàn shén me zhēn gòng jiǎ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yǎn jiàn de chuīfān le zhèjiā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chuīshāng le nàjiā
吹伤了那家,
zhǐchuīde shuǐjìnéfēi bà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作者背景
王磐(约1470-1530),明代诗人、画家。

字鸿渐,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精通音律,以创作散曲著称。

注词释义
朝天子:曲牌名。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

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真共假:真与假。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古诗今译
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


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云彩辨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只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名句赏析——“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这是一首以辛辣的讽刺手笔所在成的散曲。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

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诗中表现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

“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

“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

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