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朝天子·咏喇叭
初中语文 文言文《朝天子 咏喇叭》(喇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作者简介]王磐(约1470-1530),明代诗人、画家。
字鸿渐,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精通音律,以创作散曲著称。
[注释]1. 朝天子:曲牌名。
2.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
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今译]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解说]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
“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
“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
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简析】好的咏物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咏物维肖,即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让读者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三是咏物和寄托的关系要处理好,即“不即不离”。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王磐的这首《朝天子·咏喇叭》,不难发现它是符合要求的好作品。
首先看它咏得像不像。
小令第一层说喇叭、锁哪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显然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
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锁哪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哪的品格是卑下的。
第一学期九上《朝天子·咏喇叭》赏析(3篇)

第一学期九上《朝天子·咏喇叭》赏析(3篇)XX—XX第一学期九上《朝天子·咏喇叭》赏析(3篇)赏析一:【作者介绍】王磐(约1470一约1530),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
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
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
有《王西楼乐府》。
【解题】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
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朝天子》,曲牌名。
【注评】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锁哪:也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锁哪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在物与人之间找到32019-08-01XX—XX第一学期九上《朝天子·咏喇叭》赏析(3篇)赏析一:【作者介绍】王磐(约1470一约1530),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
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
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
有《王西楼乐府》。
【解题】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
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朝天子》,曲牌名。
【注评】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锁哪:也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注释

《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注释《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注释《朝天子·咏喇叭》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朝天子·咏喇叭明代: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唢呐一作:锁呐;声价一作: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译文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译文二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注释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6.仗:倚仗,凭借。
你:指喇叭、唢呐。
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
(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指军队。
愁: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8.哪里:同“那里”。
辨:分辨、分别。
《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赏析《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赏析《朝天子·咏喇叭》创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
咏物诗句大全:朝天子·咏喇叭

咏物诗句大全:朝天子·咏喇叭《朝天子·咏喇叭》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朝天子·咏喇叭》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朝天子·咏喇叭》注释朝天子:曲牌名。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能够扩大声音。
锁呐: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仗:倚仗,凭借。
你:指喇叭、唢呐。
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
(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军:指军队。
愁: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增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哪里:同“那里”。
辨:分辨、分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眼见的:眼看着。
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
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统治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
《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朝天子·咏喇叭》赏析好的咏物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咏物惟肖,即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让读者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三是咏物和寄托的关系要处理好,即“不即不离”。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朝天子 咏喇叭》译文、赏析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朝天子咏喇叭》译文、赏析朝天子(咏喇叭)王磬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注释:1. 朝天子:曲牌名。
2.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
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译文: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赏析::作者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他出身富家,但不喜豪华,不乐仕进,雅好词曲,精通音律,著有《王西楼乐府》。
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悲惨的现实生活。
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从写作上看,这首散曲可分为三层。
前六句状物,其中“曲儿小”二句抓住“喇叭”,“唢呐”的特征,通过“曲儿”的“小”和“腔儿”的“大”的对比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曲儿”本来很小,很细,但是声音经过“腔儿”的放大,就能传扬四方。
这里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讽刺宦官,貌合神投。
宦官原属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帝王的宠信大摆威风。
他们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
“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极富讽刺性。
“官船”一句抓住“乱如麻”的特点,“乱”表现了宦官酷吏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
他们横冲直撞,为非作歹,如入无人之境;“如麻”极言其多,更加突出其骄横野蛮的情态。
官船越多,人民受害越深。
“全仗你抬身价”一句指的是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
初中语文 文言文《朝天子 咏喇叭》原文、注释及翻译

《朝天子咏喇叭》原文、注释及翻译《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王磐的一首以辛辣的讽刺手笔所写成的散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
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曲儿”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
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表面上吟咏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活画了宦官的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作品原文《朝天子·咏喇叭》①明代王磐喇叭②,锁呐③,曲儿小腔儿大④。
官船来往乱如麻⑤,全仗你抬声价⑥。
听了愁⑦,民听了民怕。
哪里⑧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⑨,吹伤了那家⑩,只吹的水尽鹅飞罢⑾![1-2]2注释译文注释1. 朝天子:曲牌名。
2.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 锁呐: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4. 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咏物以讽人才得以成立。
5. 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6. 仗:倚仗,凭借。
你:指喇叭、唢呐。
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
(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 :指。
愁: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以牵制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40《朝天子·咏喇叭》-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原卷版)

2021年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40 《朝天子·咏喇叭》《朝天子·咏喇叭》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喇(lǎ)叭(ba),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唢呐一作:锁呐;声价一作:身价)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乱如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仗:倚仗,凭借。
你:指喇叭、唢呐。
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军:指军队。
愁: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哪里:同“那里”。
辨:分辨、分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江水枯竭鹅飞跑,家破人亡啊!眼见的:眼看着。
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
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
【赏析】这首小令可分四层,第一层说喇叭、唢呐最突出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暗示小人得意的情状;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朝天子·咏喇叭
《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得代表作品。
明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
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头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曲中表面
上写得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得都是宦官。
下面是赏析朝天子·咏喇叭,请参考。
“曲儿”比喻宦官得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得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
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欺压得倾家荡产。
整首
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得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得丑态,在轻俏诙谐中
充满了对宦官得鄙视和愤慨,道出了百姓得心声。
全曲借物抒怀,活画了宦官得丑态,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得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得痛恨情绪。
朝天子·咏喇叭赏析
原文
朝天子·咏喇叭1
喇叭,锁呐2,曲儿小腔儿大3。
官船来往乱如麻4,全仗你抬声价5。
军听了军愁6,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7?
眼见得吹翻了这家8,吹伤了那家9,
只吹得水尽鹅飞罢10!
词句注释
朝天子:曲牌名。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得口部向四周扩张,可
以扩大声音。
锁呐:今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
声器。
民乐中常用。
曲儿小:曲子很短。
腔儿大: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得特征。
本
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得特征。
官船:官府衙门得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仗:倚仗,凭借。
你:指喇叭、唢呐。
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
军:指。
愁: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统帅得控制,常派宦
官监军,以牵制长官得行动,十分讨厌。
那里:同“哪里”。
辨:分辨、分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眼见得:眼看着。
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得人家倾家荡产。
吹伤了那家:使有得人家元气大伤。
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这是宦官害民得
严重后果。
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得警告。
整体赏析
这首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得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这是喇叭最突出得特征,一“小”一“大”得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得爱憎之情。
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得
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得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小令得第二层说喇叭、唢呐
得用途,是为来往如麻得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
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唢呐得品格是卑下得。
宦官装腔作势,声
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得是皇帝得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得嘴脸。
小令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得另一面:为
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得同时,肆意侵害军民得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
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小令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得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通篇咏喇叭咏得真切,让人信服。
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得宦官得种种恶行后得借题发挥之作,是
有所寄托得。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得“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得“本事小来头大”却
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得嘴脸咏喇叭得: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得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
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
作者在对宦官害民得现实黑暗进行揭露得同时,也向
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得。
所以说这首小令得思想内涵是丰富而
深刻得。
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它对现实社会得深刻洞察,强烈得感情色彩,是在
传达一种反抗得呼声,而这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
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
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历史评价
好得咏物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咏物惟肖,即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让读者
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
定得思想内容;三是咏物和寄托得关系要处理好,即“不即不离”。
王磐得这首《朝天子·咏喇叭》就是符合要求得好作品。
王磐这首最为人称道得讽刺作品《朝天子·咏喇叭》较为豪辣,把正德年间擅权得宦官在运河沿岸鱼肉百姓得罪恶行径,以及他们装腔作势得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王磐这首名曲以讥讽时政、鞭笞宦官作恶而名噪天下。
[赏析朝天子·咏喇叭]相关文章:
1.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
2.朝天子咏喇叭的原文及赏析
3.朝天子咏喇叭译文及赏析
4.朝天子咏喇叭情感赏析
5.《朝天子·咏喇叭》赏析
6.朝天子·咏喇叭原文
7.朝天子咏喇叭主旨句赏析
8.朝天子咏喇叭句子赏析
9.朝天子咏喇叭跟读赏析
10.朝天子咏喇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