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朝天子咏喇叭》赏析与答案.doc
初中语文 文言文《朝天子 咏喇叭》(喇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作者简介]王磐(约1470-1530),明代诗人、画家。
字鸿渐,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精通音律,以创作散曲著称。
[注释]1. 朝天子:曲牌名。
2.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
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今译]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解说]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
“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
“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
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简析】好的咏物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咏物维肖,即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让读者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三是咏物和寄托的关系要处理好,即“不即不离”。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王磐的这首《朝天子·咏喇叭》,不难发现它是符合要求的好作品。
首先看它咏得像不像。
小令第一层说喇叭、锁哪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显然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
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锁哪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哪的品格是卑下的。
第一学期九上《朝天子·咏喇叭》赏析(3篇)

第一学期九上《朝天子·咏喇叭》赏析(3篇)XX—XX第一学期九上《朝天子·咏喇叭》赏析(3篇)赏析一:【作者介绍】王磐(约1470一约1530),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
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
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
有《王西楼乐府》。
【解题】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
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朝天子》,曲牌名。
【注评】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锁哪:也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锁哪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在物与人之间找到32019-08-01XX—XX第一学期九上《朝天子·咏喇叭》赏析(3篇)赏析一:【作者介绍】王磐(约1470一约1530),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
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
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佳作。
有《王西楼乐府》。
【解题】这支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
诗人王磐家住运河边的高邮县,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支《朝天子》,借咏喇叭,揭露宦官的罪行。
《朝天子》,曲牌名。
【注评】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锁哪:也写作“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赏析《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赏析《朝天子·咏喇叭》创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当时宦官当权,在交通要道运河上,他们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
初中语文文言文《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原文与译文(含赏析)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作者简介]王磐(约1470-1530),明代诗人、画家。
字鸿渐,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精通音律,以创作散曲著称。
[注释]1. 朝天子:曲牌名。
2.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
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今译]喇叭和唢呐,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又吹伤了那一家,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解说]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
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
“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
“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
“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
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简析】好的咏物诗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咏物维肖,即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让读者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三是咏物和寄托的关系要处理好,即“不即不离”。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王磐的这首《朝天子·咏喇叭》,不难发现它是符合要求的好作品。
首先看它咏得像不像。
小令第一层说喇叭、锁哪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显然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
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锁哪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哪的品格是卑下的。
朝天子咏喇叭赏析精华版年中考

1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目睹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赏析: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负百姓,行船经常吹起号来壮高阵容,这支散曲就是为了嘲讽宦官而作。
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到处写的都是宦官。
“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恃强凌弱。
“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害。
“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负得败尽家业。
整首曲子固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可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风趣中充满了对宦官的歧视和愤慨。
1. 《朝天子 ?咏喇叭》体裁是散曲,朝天子属曲牌名,咏喇叭属散曲题名。
作者王磐是明朝(朝代)散曲家。
词顶用曲儿小腔儿大一句形象地描述出喇叭、锁呐的特点,用 __只吹的水尽鹅飞罢!_!表现了喇叭、唢呐演奏的结果。
2.《朝天子 ?咏喇叭》借物咏怀,嘲讽和揭穿了,表达了明朝宦官大摆威风,伤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怨恨情绪。
3.赏析“腔”。
声调之意,道出了宦官与喇叭的共同特点,揭穿了宦官惺惺作态的丑陋世态。
4.赏析“抬”。
抬高之意,与喇叭特点相对应,暗含对照,嘲讽了宦官惺惺作态,恃强凌弱的嘴脸。
5.赏析“乱”。
表面写的是官船来往之屡次,也侧面表现政界的杂乱和黑暗,表达人民对他们的仇恨。
6.赏析“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运用夸张,比喻手法,形象的写出了官船喇叭声声,刻画了他们恃强凌弱,横冲直撞,揭穿了他们欺骗百姓,鱼肉百姓的罪状。
7、这支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语言上拥有平常易懂,嘲讽性强的特点。
8、曲子经过白描式的手法,揭露了如何的主题明正德年间,宦官当权。
他们每天出巡,竟无安闲之日,每到一处,动辄吹吹打打,威风八面,搞得民不安生。
这首《咏喇叭》以军号为题,正是嘲讽宦官们惺惺作态的丑态,进而揭穿他们横行霜道,伤害人民的罪恶。
语言中表露作者沉痛激怒的思想感情。
《朝天子.咏喇叭》习题及答案

《朝天子•咏喇叭》习题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班级:姓名:《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原曲】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译文】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乱如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江水枯竭鹅飞跑,家破人亡啊!【习题】1、对《朝天子•咏喇叭》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写宦官集团小人得志气焰十分器张的情状,生动传神。
句中的“小”和“大”互为反村,给人的印象极其鲜明,是对宦官的嘲讽和蔑视,表达效果十分突出。
B、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
阉党既要加重对人民敲骨吸髓的剥削,又想避免火山爆发而危及他们的地位和利益,于是就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C、小令第三层“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这两句上承“曲儿小”一句而来,是互文,即军民听了喇叭都又愁又怕,是写统治集团在精神上给军民造成的巨大压力和痛苦。
作者从听觉上写军民的感受,又用排偶的句式加强它,成功地从正面反映了阉党对劳动人民压迫和剥削的程度。
D、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它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在传达一种反抗的呼声,而这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
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
2、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3、这首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答案】1、分析:C成功地从侧面反映了阉党对劳动人民压迫和剥削的程度。
2、答:同意。
这是一首咏物诗。
表明上看,无一句不是在“咏”喇叭,实际上,无一句不是在写那些官宦,写那些官宦丑态,以及祸国殃民的罪行。
《朝天子》(咏喇叭)中考阅读赏析试题

《朝天子》(咏喇叭)中考阅读赏析试题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1.译文①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②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2.主旨、情感作者借咏喇叭活画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讽刺和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宦官的痛恨。
3.请自选角度赏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的表达效果。
答:①“腔”,腔调之意,道出了宦官与喇叭的共同特征,揭露了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恶世态。
②运用比喻手法,“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③运用对比手法,在一“小”一“大”的对比中,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
4.请自选角度赏析“官船来往乱如麻”的表达效果。
答:“①乱”,表面写的是官船来往之频繁,也侧面表现官场的混乱和黑暗,表达人民对他们的憎恨。
②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乱如麻”生动写出官船之多和来往之频繁,侧面表现官场的混乱和黑暗,以及对官场的憎恨之情。
5.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全仗你抬声价”的表达效果。
答:“抬”,抬高之意,与喇叭特点相对应,暗含对比,讽刺了宦官装腔作势、狐假虎威的嘴脸。
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的表达效果。
答: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官船喇叭声声,刻画了他们仗势欺人、横冲直撞,揭露了他们欺诈百姓、鱼肉百姓的罪行,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明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翻译及赏析

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翻译及赏析
原文:
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
喇叭,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
赏析
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
作者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
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