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的中医护理

合集下载

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

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

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
【最新版】
目录
1.介绍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
2.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的内容
3.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的应用
4.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的优点和不足
正文
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是一种用于评估中医护理效果的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并制定相应的中医护理方案。

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二是患者的睡眠状况,如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三是中医护理方案,如按摩、针灸等;四是护理效果评价,如睡眠改善程度、患者满意度等。

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中医护理过程中。

首先,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评价表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制定更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案。

其次,通过评价表记录护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最后,通过评价表收集的患者信息和护理效果,可以为中医护理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制定更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案。

同时,评价表也可以为中医护理科研提供数据支持,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

然而,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评价表的内容可能不够完善,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睡眠状况。

其次,评价表的使用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否则可能影响评价结果。

最后,
评价表的数据可能存在主观性和偏差,需要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

总的来说,不寐中医护理评价表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护理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制定更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案。

不寐的中医护理

不寐的中医护理

不寐的中医护理不寐的中医护理一、简介1.1 定义不寐是指人在正常睡眠时间内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充足睡眠的一种病症。

1.2 病因不寐的病因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包括情志不遂、脾胃虚弱、肝火上扰等;外因包括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

1.3 症状不寐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等。

1.4 中医护理的作用中医护理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整作息等方法,达到治疗不寐的效果。

二、中医护理方案2.1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草药调理等。

2.2 调整饮食根据中医理论,调整饮食也可以帮助治疗不寐。

如避免吃辛辣食物、喝浓茶、饮酒等。

2.3 调节生活习惯调节生活习惯也是治疗不寐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

2.4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治疗不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减轻焦虑。

三、中医经典案例3.1 案例一、张某,女,25岁,因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导致不寐。

经中医辨证后,采用针灸和草药调理的方法进行治疗,连续3个月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3.2 案例二、李某,男,40岁,因胃痛、失眠多年。

经中医辨证后,采用针灸和调整饮食的方法进行治疗,连续半年后胃痛缓解,睡眠也逐渐恢复正常。

四、附件附件一、张某治疗过程中的病历记录附件二、李某治疗过程中的病历记录五、法律名词及注释5.1 保密协议: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的个人信息需要得到妥善保密的协议。

5.2 伦理委员会:指负责监督和评估医疗行为符合伦理规范的机构。

5.3 治疗知情同意书: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要签署的同意书,详细说明治疗方案和风险。

六、全文结束【附件】附件一、张某治疗过程中的病历记录病历编号.20210101就诊日期.2021年1月1日患者信息: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25岁主要症状: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辨证:脾胃虚弱、肝火上扰治疗方案:针灸调理:每周1次,连续3个月草药调理:每日服用,连续3个月疗效评估: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症状缓解。

不寐(失眠)中医护理

不寐(失眠)中医护理

不寐病(失眠)中医护理常规不寐病是我科的多发病,常见病,结合我科治疗不寐病的特点,制定了具有我院专科特色的不寐病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1、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光线宜暗,床被褥松软舌宜,避免噪音。

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3、指导病人养成定时就寝的的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5、守虑药物宜睡前1小时服用。

二、辨证施护(一)肝郁化火证1、做好情志护理,遇事多解释疏导;活跃休养生活,使之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2、可适当食用柑、橘、香橼、金桔及萝卜,理气化滞解郁。

3、就寝前庭院散步,顺畅气机,有利安眠。

4、针神门、内关、曲池、太阳、头维等穴位隔日一次。

5 、按摩天庭、印堂、太阳穴,耳廓背沟处各30~50下;手心按摩对测足心涌泉穴各100下。

(二)痰热内扰证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勿暴饮暴食,晚餐勿过饱宜清淡,寝前不吃零食。

2、适当选用消食导滞化痰食品,如山楂、萝卜、杏子,或焦三仙煎水每日代茶饮。

3、按摩中脘、合谷、足三里穴各50~100下。

2、指导病人多与他人交往,逐步适应各种声响环境,改变胆怯怕惊的心理状态。

3、不看情节惊险的小说或影视节目。

4、配合耳穴埋豆心、胆、神门、交感等穴。

5、指导病人做放松功或内养功每日1次。

三、健康教育1、解释本病的恢复需要时间,不要急躁,坚持进行功能锻炼。

2、指导病人做好适当运动,避免运动过于激烈,时间过于长久。

3、避免长时间伏案书写、夜间喝咖啡、抽烟、喝酒等。

4、及时消除颈部肌肉疲劳,如可进行自我按摩,放松体操等。

5、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下,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6、按时复诊,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失眠的中医护理方法

失眠的中医护理方法

失眠具体指的是无法正常进行睡眠,轻度患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者是睡眠较浅,经常会惊醒,而且醒来以后很难再睡着,失眠情况严重的患者整夜都无法正常入睡。

在中医领域认为,导致失眠的原因大多都是因为患者脏腑失和、气血失调导致的,因此针对失眠患者要着重脏腑调理,帮助患者调和气血,实现阴阳平衡,让患者的脏腑功能得到调节是基本原则。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失眠的中医护理方法吧。

中医对失眠的分型1.肝郁化火型患者的主要表现包括性情急躁,非常容易发怒,难以入睡且多梦,严重的甚至彻夜无法入眠,还会出现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等情况。

2.痰热内扰型患者的主要表现包括难以入睡,胸闷心烦、嗳气等,还会出现头重目眩、口苦、舌红苔黄腻等情况。

3.胃气失和型患者的主要表现有难以入睡、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嗳腐吞酸,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大便不畅等情况。

4.阴虚火旺型患者的主要表现包括心烦不寐、心悸不安、腰酸腿软,还会出现头晕、耳鸣、健忘、遗精、舌红少苔等情况。

5.心脾两虚型患者的主要表现包括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还会出现四肢无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等情况。

6.心胆气虚型患者的主要表现包括心烦不寐、多梦易醒、胆怯心悸,还会出现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等情况。

中医对失眠的护理干预方法1.家庭护理失眠虽然不属于危急重症,但是长期失眠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有可能诱发心悸、脑卒中、眩晕等疾病。

顽固性失眠经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寝食难安的情况,非常痛苦,部分患者因为失眠会选择服用安眠药物。

这种药物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助眠效果,但可能会让患者对安眠药物产生依赖,这一部分患者因为长期使用安眠药物,医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也大幅度增高。

所以针对失眠患者的家庭护理非常关键。

首先是心理护理。

在患者接受了相应的基础治疗以后,还应当重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失眠的中医护理方法姻任志欣(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护理部)医诊通中医66RRJK排遣负面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及时消除会影响患者睡眠的各类环境因素。

中医临床护理学不寐名词解释(二)

中医临床护理学不寐名词解释(二)

中医临床护理学不寐名词解释(二)中医临床护理学不寐名词解释1. 不寐 (bù mèi)•解释:中医临床护理学中用于描述失眠或难以入眠的状态。

•例子:患者在夜晚常常怀着焦虑和思虑的情绪,导致不寐。

2. 中医(zhōng yī)•解释: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

•例子: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3. 临床护理学(lín chuáng hù lǐ xué)•解释:临床护理学是指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和康复的学科。

•例子:临床护理学研究护理技巧和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4. 护理(hù lǐ)•解释:护理是对病人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照顾和救治。

•例子:护理人员会为患者提供药物管理、伤口处理和心理支持等护理服务。

5. 名词解释(míng cí jiě shì)•解释:名词解释是对特定名词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的过程。

•例子:在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名词解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术语和概念。

6. 理论基础(lǐ lùn jī chǔ)•解释:理论基础是指学科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

•例子:中医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

7. 阴阳学说(yīn yáng xué shuō)•解释: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描述了宇宙和人体的相互关系。

•例子:阴阳学说认为,人的健康与阴阳平衡有关,失去平衡会导致疾病。

以上是关于中医临床护理学不寐的名词解释及例子的介绍。

这些名词的理解对于学习和应用中医临床护理学非常重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中医护理。

不寐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不寐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五脏功能失调
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调均可导 致不寐。
情志因素
情志不遂、忧思过度等情志因素是不寐的 重要诱因。
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
辨证分型
根据不寐的症状和体征,可分为 心火炽盛、肝郁化火、阴虚火旺 、心脾两虚等证型。
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平衡,恢复五脏功能, 安神定志是治疗不寐的基本原则 。
常用中药方剂介绍
配合呼吸
运动过程中注意调整呼吸,保持呼 吸顺畅。
传统养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介绍
起源与特点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是一种缓慢、流 畅的武术运动。
动作与呼吸配合
太极拳注重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有助 于调节身心。
传统养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介绍
• 对不寐的益处:太极拳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对不寐 患者有一定帮助。
心理干预措施介绍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对睡眠的不 良认知和行为习惯,帮助 患者建立健康的睡眠模式 。
放松训练
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深 呼吸练习等,有助于缓解 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促进睡眠。
心理疏导
倾听患者的倾诉,给予关 心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案例分析:成功心理干预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因工作压力导致不寐,通过 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成功
改善睡眠质量。
案例二
一位长期受不寐困扰的患者,在 接受心理疏导和认知行为疗法后 ,不仅睡眠质量得到提高,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也得到显著缓
解。
案例三
一位因生活突发事件导致不寐的 患者,在心理干预下逐渐调整心 态,积极面对生活,最终重拾良
酸枣仁粥
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滋阴敛汗的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虚 引起的不寐。将酸枣仁与粳米一同煮粥,可增强安神效果 。

不寐的中医护理常规

不寐的中医护理常规

不寐的中医护理常规因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

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心。

失眠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临床表现:以失眠为主症时,可伴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精神异常等症状。

多由思滤过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或胃中不和所致,二、护理评估1、睡眠史及睡眠障碍的原因。

2、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

三、一般护理1、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惯,就寝前不作就列活动,看电视、小说书宜过久,避免过度兴奋。

四、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睡眠总时数、睡眠型态及睡眠惯等情况。

2、了解是否引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或可乐等。

3、观察患者夜尿情况。

五、给药照顾护士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六、饮食照顾护士1、饮食宜清淡可口,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2、晚餐不宜过饱,临睡前不宜进食,饮浓茶、咖啡等,可于睡前饮量牛奶。

七、情志护理1、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睡眠的影响,使其树立治疗信心。

2、嘱其家族及亲朋疏导患者不能思虑过度。

八、临证(症)施护1、睡前用热水泡脚,或热水浴。

2、心脾两虚者,水清按摩背部夹脊穴。

3、心气虚弱者,予酸枣仁粉睡前冲服。

或遵医嘱指导患者用安神补心类药物。

九、健康指导1、嘱患者注意精神调摄,喜怒有节,心情愉快。

2、每日应有恰当的活动,以增强体质。

不寐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不寐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不寐的效果展示
中医护理不寐的实证 中医护理不寐的长期 中医护理不寐的安全
效果
影响

中医护理不寐主要通过调理 身体,改善睡眠环境,提高 睡眠质量,具有显著的实证 效果。
中医护理不寐不仅可以解决 短期的失眠问题,还能通过 调整生活习惯,改善体质, 达到长期改善睡眠的效果。
中医护理不寐主要是通过食 疗、药疗、理疗等方式,无 副作用,安全性高,适合长 期使用。
不寐症的中医护理方案
探讨与实施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作者: xx 汇报时间: 2024/01/29
目录
01 不寐的定义和分类
06 中医护理不寐的效 果展示
02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03 不寐的常见原因分 析
04 中医护理不寐的方 法
05 中医护理不寐的日 常生活建议
01 不寐的定义和分类
不寐的定义和分类
睡前的习惯对睡眠质量有重 要影响。建议患者在睡前半 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使用 电子设备,以帮助身体和大 脑放松,更好地进入睡眠状 态。
精神压力是导致不寐的常见 原因之一。建议患者通过适 当的方式释放压力,如进行 深呼吸、瑜伽、冥想等,以 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改善 睡眠质量。
06 中医护理不寐的效果 展示
原发性失眠主要是长期存在的睡眠障碍,继发性
失眠则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暂时性失眠。
02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不寐的中医定义
在中医理论中,不寐是指难 以入睡或睡眠质量差,常伴 有多梦、易醒等症状,严重 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现象 。
不寐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不寐主要与心脏 功能失调、脾胃虚弱、肝气 郁结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 导致心神不宁,进而影响睡 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积极进行情志调整,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
虑、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尽量以放松的、顺其 自然的心态对待睡眠,保持精神舒畅。 3.强调营造良好、安静的睡眠环境的重要性,居室 光线要柔和,尽量减少噪音的刺激,床铺舒适,消 除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
培养好的生活习惯
睡觉、起床规律 子时入睡,精神百倍,23-1点 午时小息,保养阴气。子午觉 睡前开开窗,一夜觉都香 春夏、晚睡早起;秋,早睡早起;冬,早睡晚起 晚上少吃一口,舒坦一宿。“胃不和,则卧不安” 睡前避免剧烈运动,不喝浓茶、咖啡、可乐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护治法则:滋阴降火,清心安神。(治疗代表方:六味地 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心胆气虚

证候表现:虚烦不寐,多梦易醒,触事易惊,心悸胆怯, 终日惕惕,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护治法则: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治疗代表方:安神 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病人睡眠的状况,如睡眠的习惯、时间和形态, 是否伴有眩晕、耳鸣、心悸、烦躁不安等症状。识别不 寐的诱发因素,及时消除或缓解相关病因。 2.起居护理 病室环境宜安静,避免噪声和强光的刺激,床铺软硬适 度、清洁,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并指导病人生活要有 规律,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按时就寝,适当参加体育 锻炼以促进睡眠,避免睡前过度兴奋。心脾两虚者,应 注意劳逸适度,避免思虑过度,鼓励其多参加体育活动; 心肾不交、阴虚内热者,应注意休息,忌恼怒,节房事。

4.情志护理
重视情志调摄对改善睡眠的作用,指导病人放松心情, 鼓励病人学会自我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做到喜怒 有节,避免过度兴奋、焦虑、惊恐等不良情绪。 5.用药护理

安神药应于睡前服用以利于改善睡眠状况,中药汤剂以 温服为主,服药后观察睡眠的习惯、时间和形态,以及 眩晕、耳鸣、心悸等伴发症状是否得到缓解。严格遵医 嘱定时定量服药,避免长期依赖安眠药物。
(二)辨证分型 1.肝火扰心 证候表现: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伴头晕 头胀,耳鸣,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不思饮食,溲赤便秘, 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护治法则:疏肝泻火,镇心安神。(治疗代表方:龙胆泻 肝汤加减) 2.痰热扰心 证候表现: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暖气,伴头重,目 眩,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护治法则: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治疗代表方:黄连温 胆汤加减)
不 寐
护理部
2018年8月22日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
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不足,且不能消除疲 劳、恢复精力,又称为失眠。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严重 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 习和身心健康,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多见。
西医学中的

中药沐足方:

牛膝10g 川芎10g 夏枯草10g 吴茱萸10g 侧柏叶20g 钩藤20g 睡前将上方磨粉配3000ml开水,待水温降至50 °左右, 泡脚20分钟。
此方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静心助眠的功效。如为阳虚体 质,可在水中加入花椒或辣椒。
(四)健康教育
1.帮助病人建立规的作息制度,养成定时就的的习惯, 鼓励其参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增强体 质,促进睡眠。

暴饮暴食,宿食停滯,致脾胃受损,而不得安寐;情志不 遂,肝气郁结,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或过度惊恐,心 虚胆怯,神魂不安,而夜不能寐;劳倦、思虑过度伤及心 脾,阴血暗耗,不能上奉于心,则心神失养而不寐;年迈 血少,久病血虚,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而不寐;或房劳 过度,肾阴耗伤,水火不济,心火独亢,神志不宁而不寐。 其病因虽多,但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或阴虚不能纳 阳,或阳盛不得入于阴。其病理性质多属虚证或虚实兼夹。 不寐的预后一般较好,但若病因不除或治疗不当,易产生 情志病变,使病情更加复杂。
神经症、慢性消化不良、贫血、 更年期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
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失眠困扰过您吗? 失眠了您肿么办?
打针? 吃安眠药?
请耐心等待,我会告诉大家更好的方法哦。
一、病因病机
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年迈体
虚、病后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所致。
3.心脾两虚

证候表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伴头晕目眩, 神疲倦怠,食少纳差,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 脉细无力。
护治法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治疗代表方:归脾汤 加减) 4.心肾不交


证候表现:心烦不寐,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 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3.饮食护理 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 忌烟酒,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肝火扰心者,宜 食用清肝泻火之品,如白萝卜、柑橘、芹菜、菊花等; 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者,宜食用补气养血安神之品,如 莲子、大枣、酸枣仁、桂圆等;阴虚内热者,宜多食养 阴生津之品,如百合、银耳、海参、淡菜、牡蛎等;痰 热扰心者,宜食用清热化痰之品,如山药、海带、荸荠 等。
6.适宜技术
耳穴埋豆:夜卧不安者取皮质下、神门、心、脾、交感,
肝火扰心证加肝、肾;心胆气虚证加肾、胆。
穴位按摩:睡前用温水泡脚30分钟后,交替按摩涌泉穴。
局部按摩经络腧穴,心脾两虚者,按揉头面部和背部的经 络,取印堂、神庭、太阳、晴明、攒竹、百会、心俞、脾 俞、神门;肝火扰心者,取风池、肩井、肝俞、胆俞、太 冲等穴按揉;阴虚火旺者,取心俞、肾俞、命门、神门、 劳宫、涌泉、神门等穴按揉。

涌泉(人体的长寿大穴) “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能 益气精神,补肾精心睡眠;识得其中趣,寿星随手摘。”
涌泉穴的定位:足底部,屈足蜷趾时足心最凹陷处。约足底 第二、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联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每天睡前敲打或按揉涌泉穴100下, 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二、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虚证多因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实证多因邪热扰心。虚证 临床表现为形体瘦弱,神疲懒言,面色无华,心悸健忘; 实证症见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秘溲赤。 2.辨病位

不寐是由于心神不安或失养而神不守舍所致,其病位主要 在心,且与肝、胆、脾、胃、肾相关。如症见急躁易怒而 不寐,多为肝火内扰;脘闷苔腻而不寐,多为胃腑宿食, 痰热内盛;肢倦神疲而不寐,多属脾虚不运,心神失养; 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多为心肾不交,阴虚火旺; 面色少华,心烦不寐,触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