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攀枝花特色农业项目的思考
以冷链物流为核心的攀枝花特色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的探讨

【 作者 简 介】卿馨 予( 1 9 7 3 一 ) , 四川攀枝 花人 , 攀枝 花学院机械工程 学院讲师 , 硕 士。研 究方 向: 投资项 目经济分析 。
一
1 8—
卿 馨予: 以冷链物流 为核心的攀枝 花特0 1 3 年第 1 2 期 ( 总第 4 3 6期 )
商 业 经 济
S HA NGY E J I NG J I
No . 1 2, 2 01 3
To t a l No . 4 3 6
【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6 0 4 3 ( 2 0 1 3 ) 1 2 — 0 0 1 8 — 0 2
同时可考虑从组织结构项目融资模式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等方面研究攀枝花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以保证冷链物流各环节高度的组织协调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规范物流市场健康发展建设从源头实现低温控制建立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核心的优质优价的特色水果到大中城市的水果冷链物流体系以及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的外运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
建立特色农产 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实质在于,优化机 制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 保证优质、 安全农产品高效、 低成
本、 快捷地 到达终 端消费 者手里 。由于我 国农 产 品冷链 物
流发展 整体仍 处 于起步 阶段 , 规模 化 系 统化 的冷链 物流 体 系 尚未形 成 , 攀枝 花市 也是 如此 。因此 , 进行 以冷 链物 流 为 核 心 的攀 枝 花 特色 农 产 品 现代 流 通 体 系构 建 的探 讨, 对于 改变攀 枝花 特色农 产 品流通方 式 、 提高 特色 农产
攀枝花特 色农产 品流通现 状及 其存在的 问题 , 攀枝 花要 构建 以冷链物流为核心的特 色农 产品现代 流通体 系, 应提 高农产 品
发展攀枝花山羊养殖的探讨与思考

畜为主 的战略 目标 。在草 食家 畜 中, 由于 山 率低 , 产羔 率 16 O ; 型较 小 , 年公 羊 1. % 体 成
羊饲养投资小 、 险小、 风 见效快 、 效益稳 、 有较 3 . 公斤 , 11 母羊 2 . 89公斤 。
大的发展潜力 , 因此 , 攀枝花市 的山羊养 殖业 12 杂交改 良的品种选择 .
问题 , 要使攀枝花市的养羊业 实现 良性 、 快速 优势利用研究 。引入波尔 山羊 、 江黄 羊、 南 金 发展 , 无论是 从技 术方 面还是 政策 方 面都需 堂黑山羊 等 品种 , 对本 地黑 山羊 进行 杂交 改
要进行更深层次 的探讨 和思考 。
经 济 杂 交
基 础
良, 结果 表明 : 杂组合 的产 羔率 、 羔率分 波 双
PANZHI HUA
S CI—TECH & I NFORMATI ON
・
畜 牧兽 医 ・
发 展 攀枝 花 山羊养 殖 的探讨 与思 考
杨 鹰 韦雷 飞
攀枝花市农林科 学研 究院
摘
要
本文根据作者对攀枝花山羊养殖的系歹研 宄成果 , l l 进一步提 出了发展攀枝花 山羊
养殖需从改良品种的选择、 不同生态区域的养殖模式布局、 产羔季节调控、 正确选择补饲料种 类、 做好 日 粮营养平衡、 选用适于本地生态条件的矿物质添加剂配方等方面入手, 通过 因地制宜 与科学养殖的有机结合, 实现 山羊养殖效益最大化。
发展速度不 断加 快 , 不但 饲养 品种及 养殖 数
攀枝花市 先后 从各地 引 入小 尾寒 羊 、 波
量逐渐增多 , 而且 养殖 户 的科 技意识 也不 断 尔山羊 、 金堂黑 山羊 、 江黄羊 、 阳大耳羊 、 南 简 加强 , 种草养畜 、 圈养 山羊模式逐渐被 养殖户 努 比羊 、 至黑 山羊 等 品种 , 乐 这些 品种 的 引
乡村振兴背景下米易县特优农产品发展:成就挑战与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米易县特优农产品发展:成就挑战与对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景逐渐变得乐观起来。
作为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个县区,米易县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闻名。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米易县的特优农产品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品质不稳定、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米易县特优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米易县特优农产品的成就米易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的作用下,米易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产品资源。
米、茶、油菜籽等特优农产品更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米易县农业产业的特色和亮点。
米易县的优质稻米备受赞誉。
由于米易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里种植的稻米具有颗粒饱满、口感香糯、吸水性强、口感细腻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特别是近年来,米易县在稻米的品种培育、种植技术的推广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提高了稻米的质量和产量,更好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茶叶也是米易县的一大特色农产品。
米易县的茶叶主要种植在海拔1000至1500米的山坡上,这种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茶叶的品质更加优良。
尤其是米易县的绿茶,因为其色泽翠绿、清香扑鼻、滋味鲜爽,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油菜籽也是米易县的一大农产品特色。
油菜籽不仅可以用于油料加工,而且还可以用于食用。
米易县的油菜籽在种植、加工和销售方面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米易县的特优农产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当地农民生活稳定和经济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助力。
二、面临的挑战尽管米易县特优农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交通的发达和市场的开放,外地的农产品也纷纷进入到米易县的市场当中,与当地的特优农产品形成了竞争。
攀枝花市“菜—稻轮作”发展现状与对策

专业 经 济合 作组 织是 农户 的保 护伞 ,是 树立 对 外 品牌 的活招 牌 。专业 经济 合作 组织 是 企业 和 农户 的桥 梁和纽 带 ,不仅 体 现在技
术推广 层 面 ,即生 产环节 的联 系 ,而 且在运
我 市农 民专业 经济合 作组 织约有 30余 0 家 ,但 主 要集 中在 特 色水果 、早 春蔬 菜 、畜 牧方 面 ,真正 的 “ 菜一 稻轮 作 ”专业 经济 合 作组织 尚未建 立 ,一旦 农户 利益 受到 侵 害 ,
“ 菜一稻轮作”的种植区。搞好各种技术人 才的培训 ,必须宣传到位 , 包括重大意义 、 技术要点 、注意事项等 ,做到家喻户晓 ,特
别是 种植 区农 民群众 必须人 人 皆知 。
3 、加快 专业 经济合 作组织 的建 立
好的区域 ,在二半山区发展 “ 菜一稻轮作”
潜力不 足 。
.
早春蔬菜已经成为攀枝花市菜农的主要
目前 ,我 市 的 “ 菜一 稻轮 作 ”科 技研 发 、
而且极 其 重要 的经济 收入 来 源 ,水稻又 是解
推广能力与大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尤其是 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很薄弱,乡镇基层 农技人员的专业结构 、农技推广能力普遍较
低 。同时 ,县 ( )部 分 乡镇 因机构 改革 , 区
科 研 与 生产 ●
规模效 益 。 品种多 而 不精难 以形成 i- 坪『 l- _ t f J 『 场 的拳 头 产 品 ,也 不利 于产 业发 展 . .因此 , 需 要集 中优 势 、突 出 “ 菜一 稻 轮作 ”生 产的 区域 布局进 行 规划 和调 整 ,以实现更 大 的规
模 效益 。
建设攀枝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思考

1 发 展 现 状
近年来 , 攀枝 花 依 托 自然 资源 优 势 , 立 足实 际 ,
以系统 规划 、 统 筹推进 的理 念 引领农业 发 展 , 大力构
准2 0 0余 项 , 初 步 形成 了覆 盖农 产 品 产前 、 产中 、 产
后 的质量 安 全标 准 体 系。农 业 生 产 标 准 的 推 广 应 用, 确保 了农 产 品质 量 安 全 , 提 高 了农 业 效 益 , 促 进 了农 业标 准 园 ( 场) 的建 设 , 也 加快 了攀 枝 花农 产 品
2 . 3 积极 争取 资金 , 强化 基础 建设
2 0 1 4年 , 农 民人 均 纯 收 入 达 1 1 0 1 8元 , 位 居 全 省 前 列 。 晚熟芒 果 、 早 春蔬 菜 、 优质 烤烟 平均 产值 均达 到 万元 以上 , 大棚设 施蔬 菜最 高产 值 达到 6万元 。
2 主 要成 效 与 经 验
2 0 1 0年 至今 , 攀枝花市实施 “ 一 事一 议 ”财 政 奖 补 项 目8 0 3个 , 共完成投资 3 3 8 8 3 . 5 9万 元 , 项 目惠及
特 色 要效 益 ” 的 山区特 色高效 农业 发展 之路 。
2 . 1 坚持 规划 引领 , 实 现科 学布 局 攀枝 花依 据 因 地制 宜 、 科学布局 、 立体开发 、 效
设规 划 》 等 系列规 划 , 明确 了特 色水 果 、 早 春 蔬 菜 等 特色 产业 近 中远 期 发 展 目标 。根 据 不 同 自然 条件 ,
.
全市 所有 乡镇 。“ 民办 公 助 ” 的 建设 模 式 和 不 断 增 大 的财 政投入 , 使 得 攀 枝 花农 业 基 础 设 施 有 了很 大 变化 , 以高标 准农 田建设 为代 表 的农 田基 础设 施 建
攀枝花枇杷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攀枝花枇杷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PANZHIHUASCI—TECH&INFORMATION水果?攀枝花枇杷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祝毅娟李桂珍杜邦李贵利孙强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摘要枇杷产业是攀枝花市的一个新兴的极具特色的果树产业,种植枇杷优化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部分地方农民收入,提高了单位土地经济效益,枇杷产业在米易,盐边县的部分乡镇被列为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为了促使该产业更健康持续的发展,通过对全市枇杷产业发展连续几年的跟踪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全市枇杷产业的现状,本文拟探讨出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关键词枇杷产业优势现状问题对策一,攀枝花市发展枇杷产业的优势攀枝花市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攀西资源金三角的腹心地带,为垂直差异明显的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式立体气候.这里自古就有原生枇杷分布,具有生产优质特早熟枇杷独特的气候优势,主要在于:①热量充足(≥10℃年积温5000~7500℃),没有或很少有低温冻害,极端最低温一1.5~一3.O~C,发生频率低,时间短,区域小,无台风和梅雨季节影响;②年较差小,逆温效应显着.我市最热月平均气温相对较低(约23℃),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高(约1O℃),且1O月至翌年5月逆温现象显着,逆温层顶平均海拔高度1470 米左右,使得枇杷开花结实早,幼果滞长期短;③日较差大(一般为1O~18℃),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约2000~2800h,比纬度相近的枇杷主产区福建莆田多500~700h,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果实品质佳;④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气候变化明显,拉长果实采收期.以上气候优势使得原本冬花,春实,夏熟的枇杷在我市成为秋花,冬实,春熟的佳果,与现30有着名枇杷产区比较有上市早,品质好,果实供应期长,低温采收耐贮藏运输等优势,被国内的枇杷专家誉为"没有设施栽培的反季节枇杷".发展早熟枇杷产业充分发挥和体现了我市的气候资源优势.二,攀枝花市枇杷产业发展现状1.栽培现状攀枝花市是枇杷发展的新区,从1999年开始规模种植,到2006年发展面积约为5.3 万亩,产量达2800吨(见表1),主要分布在米易,盐边两县,仁和区,东区和西区有零星分散栽培.攀枝花市枇杷发展的起点较高,发展初期在我省相关专家和当地干群的努力下就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目前集中成片的栽培主要在渔门镇的团结社,友爱社,火山社,新平乡,米易县白马镇,草场乡,头碾乡,丙谷镇的芭蕉箐和新加村等地,在海拔900m~1800m的范围均有栽培.枇杷生产已作为攀枝花市特色水果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起到了较为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36卷第2期攀枝花科技与信息(总第105期)表12003---2006年全市枇杷生产统计表2003卑2iD04年2005篮2006丘年份面积(亩)产量(吨)面积(亩)产量(吨)面积(亩)产量(吨)面积(亩)产量(吨) 米易县16500290l8000240020O0015o020o0O230o盐边县36001273oo20230003803300O500全市合计20230307253202434330189053o0O2800(注:上表数据来源于攀枝花市农牧局:)2.现有品种情况目前主栽品种为"大五星","早钟六号",少量种植"龙泉一号"等品种,个别农户从外地引进了极少量的"解放钟","红灯笼"等品种,其中"大五星","早钟六号"均为上世纪9O年代全国枇杷生产上主推的两个优良新品种."大五星"较"早钟六号"晚半个多月上市,抗病性较强,风味甜酸,而"早钟六号"风味纯甜但抗病性较差.由于具有独特的气候优势,同一品种比较,我区生产的相对于外地区生产的果实品质更好,成熟更早,市场竞争力更强.如"早钟六号"枇杷在福建种植,平均单果重为52.7~60.5克,可溶性固形物约11.1%,果实成熟期集中在3月底至4月中旬,而据我们对海拔1300—1700m的"早钟六号"的晚花果的测定,平均单果重为59.8~67.0克,可溶性固形物12.5~15.2%,成熟集中期和品质最佳时期均在1—2月.调查还发现,在外地6月成熟的晚熟品种如"红灯笼","解放钟"在我市也可以在2—3月成熟.3.产业管理与发展模式(1)产业管理绩效早熟枇杷产业的前景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对我市的枇杷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市科技部门从1998年开始就连续立项支持枇杷相关的技术攻关,先后投入资金198万元,通过组织联合市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实施科技项目18项,在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上有所突破, 防止了农民毁树转产;组织市县相关部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前往国内枇杷主产区考察, 并与福建省农科院签订了院市合作协议.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从管理上不断创新,引导和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2)产业发展模式自2004年以来,在政府部门的推动和促进下,采用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带动了枇杷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一模式,加强了推广,示范,培训,加深了广大果农种植技术掌握程度,提高了整体种植水平,拓宽了鲜果的销售渠道,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4.研究现状目前攀枝花市主要实施了"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早春枇杷标准化体系研究","控时成熟技术研究"和"反季节枇杷标准化研究"等研究项目,制定了多项指标高于国家标准的《鲜食枇杷标准》,"控时成熟技术"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上已引进2O余个品种,高接换种树已陆续试花,部分品种初步表现出花期适中,花量整齐的特性.5.品牌建设及销售情况全市枇杷生产的龙头企业主要为"锐华公司"和"春绿公司",两家企业分别注册了"二滩","春绿"商标,产品外包装也申请了31PANZHIHUASCI—TECH&INFORMATION 国家专利,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由于我市枇杷品质好,上市早,因而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每年枇杷供不应求.据市场调查,优质果初上市可达3O一60kg,集中成熟期售价1O~16kg,末期售价12~2O~t.c"kg;--级果平均6~8kg,合格三级果品平均售价为4~5kg.多数农户与公司签订协议,由公司统一依市场价收购,解决了农民销售果品的后顾之忧,收购的同时规范了外销果的标准,有利于树立和维持我市的品牌形象.三,攀枝花市枇杷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枇杷总产量低2006年我市面积约为5.3万亩,总产量2800吨,以2002--2003年间种植的2万亩为投产树计算,平均亩产量为140公斤,株产仅为2.8公斤(而在福建4—5年生树的平均株产可达30公斤以上),以平均每公斤2O元计算,亩产值仅2800元.而2005年我市的石榴,芒果,蔬菜的年亩产值在4000~6000元, 枇杷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加之枇杷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树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精细管理,一般高水平管理的株投入在20元左右,而且控时栽培技术较常规栽培更复杂, 难掌握.因而对大多数农户而言,如果不能有稳定地收入,必将影响种植的积极性.2.枇杷产量受气候影响大由于我市气候特殊,使我市枇杷易出现早花现象,不同立地条件,出现的严重程度不一样,2003年前大多数的枇杷仅起到绿化荒山的作用,几乎没有任何的经济效益,经过几年的研究,在控制早花上摸索出了截除顶芽, 短截修剪,水肥冲梢等多种解决办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从调查中发现,早花的出现受每年气候变化影响和立地条件影响较32大,山地比田地更难控制;控制早花的时机和方法较难把握,在气候不适宜的年份,一个环节的疏忽就可能失败,而在气候适宜的年份, .只要认真管理控制早花就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认真管理的果园早花率未超过10%,而且将出现的早花摘除后,发出的新梢老熟后仍可以在1O月中旬成花.3.枇杷病虫害情况不清,系统的病虫害防治研究还没有正式启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国内危害枇杷的病害近3O种,虫害近5O种.而我市还没有系统完整的对枇杷病虫害进行普查,对已经危害较大的病虫害还重视不够.比如,在米易发生范围较广的芽枯状病害,可使病树连续几年几乎无收;根颈部病害(俗称脚腐病或烂脚病)可在园内慢慢传播蔓延,使植株相继死亡,如2006年枝干褐腐病和根颈部病害在米易芭蕉村5社危害就呈逐渐加剧之势;高海拔林区边缘鼠害,鸟害相当猖獗,可使果实产量损失达50%.另外,枇杷炭疽病,细菌性褐斑病,日灼病,蛾类虫害,白蚁等危害树体,花果的病虫害在产区也属常见和多发,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4.枇杷栽培管理技术不够完善成熟,部分果农管理水平低,果品质量参差不齐近年来,研究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解决早花问题上,而在常规的施肥管理,套袋研究,修剪,高海拔果实防霜冻研究,常规病虫害防治研究等本土化的标准化管理技术研究创新上做得不多,生产上优质果率偏低.在中上管理水平的果园,优质果率约为60~70%,其中特优果仅占10~20%.在生产较为分散的地区和高海拔的偏僻地区,由于果农普遍缺乏管理意识和管理技术,因而在生产上突出表现出品质差距大,优质果率不高第36卷第2期攀枝花科技与信息(总第105期)的情况.近两年市场上中下等品质的果实均达50%,低等级的果子产量大而价格低,甚至只能贱卖抛售.5.枇杷生长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欠缺枇杷需肥水量大,尤其水是解决枇杷生产的关键.近年来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灌溉用水困难.比如二滩库区,枇杷需水时节正是水位下降时,根本无法提灌库存的水,只能引用山泉水灌溉.虽然在移民办等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协助下,安装了灌溉管道,但有的地方水源却得不到解决.又如芭蕉箐现在大部分果园已装上微喷灌设施,但海拔1500米以上的果园,生产用水仍得不到根本解决,与1500米以下的产区相比差距大.另外,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种植区,大部分道路都是土路,路况差,甚至有的地方不能通车,农民不仅运输生产物资困难,而且由于枇杷不耐碰撞损伤,果贩不敢前去收购,农民只能自己零星出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较高山区农民发展的积极性.6.枇杷产业化的配套服务体系和标准缺乏发展枇杷以来,全市的枇杷果袋长期依赖外地调人,没有专用的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服务体系.果品的品牌不统一,包装不统一,装运也十分不规范,标准杂乱,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运销配套体系,存在的这些潜在问题如果不得到重视和解决,将很大程度上制约产业的良性发展.四,关于促进攀枝花市枇杷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加快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储备由于我市特殊的气候条件,枇杷的物候期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都有别于全国其他的枇杷产区,如果照搬照用他们的栽培技术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同时加大技术自主创新力度,通过在施肥技术,整形修剪技术,疏花疏果套袋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产期调节技术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组装出一套适合我市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加深标准化程度,提高枇杷的产量和质量.2.重视良种储备,加快选育工作选育种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过程.通过对市内种质资源分布,种类进行系统调查,搜集,并在此基础开展选育种工作,做好良种储备.育种目标要突破传统思维框架,除制订优质大果,丰产,抗性强,少核,早熟目标外,应重视鲜食与加工专用型的品种选育储备.3.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整合资源,研究推广紧密结合目前市内从事枇杷生产,研究的部门,单位,企业较多,应加强各方的密切合作交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整合有利资源,联合攻关,避免内耗.同时,这样也有利于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成果利用率.4.加强现代果业集团的建设,为企业注入先进的意识和管理理念鼓励企业灵活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果业集团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公司+农户"的形式,在龙头企业带领下,进入国内外市场;二是建立果农协会,果农自己当家作主.5.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人员的培训既要培养一批优秀研究型人才,又要注重培养推广型人才,同时要完善技术推广体系,提高果农的产品质量意识和掌握技术的能力. 6.坚持适地,适种,适量的原则,集中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发展,区域化发展气候和土壤条件是难以改变的,而市场规33PANZHIHUASCI—TECH&INFORMATION 律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有适地适栽适合的品种,才可能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优质的果品,只有集中规模的种植经营才便于增加技术含量,实现专业化和产业化.因此,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要建立多集中,少分散的格局,同时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支持,调动和发挥枇杷协会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以市场带动,建立激励机制,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集中起来实行标准种植,联合销售.7.大力提高果品商品化程度,实现减损增效果树生产的过程已由种植采收向从种植到消费延伸,果品分级,包装,贮藏,运销等是果树生产必须重视的技术环节.发达国家的果品商品化处理和"冷链"可以保证果品的外观和保持果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提高果品商品化程度,减少消耗损失.我市由于面积所限,不能在规模上取胜,唯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产量损失来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8.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形象,构建枇杷的网络营销体系我市有发展早熟枇杷的优势,但是广东省和云南省的大部分地方也可以生产早熟枇杷,虽然现在广东省仅有少部分地区正在进行试种"早钟六号",云南省也只有蒙自在发展"长红三号",但是这两省一旦发展起来,其规模和产量将对我市的产业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目前市内生产的果品有大部分为礼品果或者非正常的高价果,多在市内销售,在新发展的3万余亩枇杷投产后,正常的外销渠道如果打不通,即使有早熟优势也极有可能出现季节性的,品种性,地区性积压,造成类似芒果曾在前期价格快速下滑的情况.同时,目前全国消费普遍认同的便是福建枇杷34和成都枇杷,江浙一带的消费习惯为白果肉的枇杷,并且莆田和仁寿两地还申请了原产地认证保护.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如上所述提高果品商品化程度,实现减损增效;另一方面,要加强我市枇杷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集中统一建设1—2个品牌,提高品牌形象,要依靠品质,加强宣传和包装,提前抢市场,打响攀枝花的枇杷产业;还可以通过建设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产供销信息网络,加强产,供,销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保证销售渠道尤其外销渠道的畅通.我们不仅要看到国内市场,还应看见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只有自身的完善发展和壮大成熟才能去参与国际竞争.9.发展保鲜贮藏运输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枇杷果汁富含钾而少钠,是很好的保健饮品,花,叶,果,根,皮均可入药.果品贮藏加工是带动果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之一,对果树生产的稳定和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要在果品的集中产地,发展贮藏加工业,促进果品转化增值,提高果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能力. 但是枇杷的加工业必须建立在加工原料基地保障体系之上,发展加工专用品种,形成有特色的名牌产品.1O.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化的配套服务体系和标准我们要牢固树立看准一个产业,发展一个产业就要做大做强做精一个产业的观念, 做大不是要片面的追求面积,这也是我市的土地面积条件不允许的,而是指要在做强做精的基础上做大市场,占领市场.因此,要围绕枇杷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服务体系的健全,制订并执行各项技术标准,促使枇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促进攀枝花市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2021年第2期工作研处Cs 川恋业科415KHUMI AERKUUnjMl.SCIENCE AND T KHN0W6Y关于促进攀枝花市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朱军保(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61)摘要:本文通过调研雜枝花市的农村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等情况,分析当前華枝花市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 一些建议,为乡村振兴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攀枝花市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 央、省、市委相继出台了文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编制规划、发展产业、保护环境、保障民生、深化 改革等方面推动“三农”全面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 实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了解当前攀枝花的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析当前攀 枝花市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为促进乡村振兴战 略提供决策参考。
1存在的问题1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1.1.1生产设施条件不足 攀枝花市属中高山地区,山高坡陡、山高水低,最突出的就是生产道路和 水利灌溉的问题。
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自由度小,不能够进行机械化集约化生产,农业生产效率低等都无形中制约着乡村产业发展。
1.1.2生活环境有待改善乡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还存在滞后的情况,特别是生活污水和生活 垃圾还不能够进行集中处理。
同时,乡村的教育、文 化和网络也还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如米易县贤家村康养旅游,交通不能满足游客要求,村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周边没有配套的休闲设施和文化培养交流场所,影响村容村貌和旅居康养环境。
收稿日期:2020 - 09-12基金项目:攀枝花市九三学社农业农村课题组共同成果作者简介:朱军保(1988 -),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节水灌溉与农机 o E - mail :499205360@ qq. com 012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一是劳动力数量下降,乡村新生代农民大多不 愿从事农牧业生产,劳动力数量逐步下降,谁来种地的问题将会长期困扰乡村农业发展;二是劳动力素 质不高,乡村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少数民族聚 居区相对更加落后,劳动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的发展提升,乡村人才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缺乏经营型、管理型、技术型人才;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 乡村条件艰苦,不能吸引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留住人才。
乡村振兴背景下米易县特优农产品发展:成就挑战与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米易县特优农产品发展:成就挑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四川省攀枝花市的重要农业县之一,米易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正在积极推动特优农产品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繁荣的背后,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围绕米易县特优农产品的发展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对策展开论述。
一、特优农产品发展成就米易县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北部,地处川滇交界地带,区位优势明显。
县域总面积23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达40万亩,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
米易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8°C左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米易县特优农产品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势头。
首先是水果类特优农产品的发展。
米易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温暖湿润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生长。
尤其是柑橘、柠檬、蜜柚等柑橘类水果,品质优良,产量丰富,畅销国内外市场。
米易县还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各类有机水果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其次是茶叶类特优农产品的发展。
米易县地处丹霞山区,茶叶栽培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茶文化底蕴。
近年来,米易县致力于推进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科学种植、精心管理、精细加工,生产出高品质的米易毛尖、点窑茶等特色茶叶,深受消费者喜爱。
米易县还以肉牛、蔬菜等特优农产品为主导,不断提升品质,拓展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虽然米易县特优农产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村居民市场需求减少,特优农产品的销售面临一定的困难。
其次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由于米易县农业生产主体众多,农业生产方式相对分散,导致特优农产品的质量难以有保障,无法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
再次是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和竞争,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优农产品纷纷进入市场,米易县的特优农产品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 枝 花 晚熟 芒 果 是 指 8月 中旬 以后 自然
特 色 产 业 是 全 国各 地 农 业 发 展 的 共 同 取
向 , 同 区域 间 因农 业 资 源 禀 赋 的 差 异 , 展 不 发
特色农业 的具 体 项 目则 各不 相 同。但 是 , 任 何 区域遴选 特色农业项 目都必须 遵循 一些共
同 原 则 。对 于 自 由 生 产 经 营 的 农 产 品 , 色 特 农 业 遴 选 应 遵 循 市 场 需 要 、 源 独 特 、 础 配 资 基
农 业 选 项 的 基 本 原 则 , 枝 花 具 有 竞 争 优 势 攀 的 特 色 农 业 项 目包 括 四 类 , 有 1 共 O项 , 中 : 其
园 艺 类 7项 、 果 类 1项 、 殖 类 1项 、 策 干 养 政
于 国家 计 划 生 产 的 农 产 品 , 遵 循 上 述 五 个 除 基 本 原 则 外 还 必 须 符 合 政 策 特 许 原 则 。市 场 需 要 是 畅 通 销 路 , 产 品 转 化 为 商 品 从 而 实 使 现 价 值 的 必 然 要 求 ; 源 独 特 是 特 色 农 业 选 资
市特 色产 业 可 形成 近 5 0亿 元的 经 济总量 。
关键 词 攀枝花 市 特 色农 业 项 目 思考
1 遴 选 特好 的 项 目 ; 策 特 通 政
许 是 指 对 国家 实 行 控 制 生 产 的农 产 品 , 得 获 排 他 性 的生 产 权 利 。
鲜 明 的 农 产 品 , 得 独 特 的 市 场 竞 争 优 势 和 获
高 额 的 利 润 空 间 ; 础 配 套 是 指 通 过 努 力 能 基
够 解 决 与 发 展 项 目相 适 应 的 土 壤 、 源 、 通 水 交 等 条 件 ; 术 可 行 是 指 有 可 靠 的 技 术 来 源 和 技 畅 通 的 技 术 传 播 渠 道 , 生 产 者 能 普 遍 掌 握 使 相关技 术 ; 比较 效 益 好 是 在 多 个 可 发 展 的 项
总量 为 4 —5亿 元 。
2 1 3 晚 熟 芒 果 . .
销售收入 2 6 . 8亿 元 。 早 春 蔬 菜 1 0天 的 大 8 田栽 培 期 , 造 了 大 面 积 平 均 每 亩 销 售 收 入 创
55 7 1元 , 面 积 每 亩 实 现 销 售 收 入 3万 元 的 小 经 济 效 益 , 为 全 国 不 多 见 的 远 郊 型 高 效 农 成 业 典 型 。 早 春 蔬 菜 产 业 应 在 海 拔 1 O — O0 15 2 0米 ( 均 气 温 1 — 2 ℃) 冬 春 季 节 有 充 年 9 0 ,
套 、 术 可行 、 较效 益好 五 个基 本 原则 ; 技 比 对
2 攀枝花 的特色农业项 目 攀 枝 花 的农 业 主 要 分 布 在 南 亚 热 带 北 缘 至 北 亚 热 带 干 热 河 谷 立 体 气 候 区 。这 一 区域 的 主 要 气 候 特 征 是 : 暖 春 热 夏 秋 凉 爽 、 春 冬 冬 季 节 光 热 资 源 丰 富 、 年 气 温 日较 差 大 、 湿 周 干 二 季 分 明 、 季 不 分 明 。在 这 种 气 候 条 件 下 四 可 发 展 的种 养 殖 业 项 目丰 富 多 彩 。根 据 特 色
许 等基 本原 则 。攀枝 花 真 正具 有特 色的农 业项 目有 早春 蔬 菜 、 早春 枇 杷 、 熟芒 果 、 熟鲜食 葡萄 、 熟 晚 早 早 优质 梨 、 熟优 质樱 桃 、 熟优 质油桃 、 质 烤烟 、 种 水产 、 早 早 优 特 优质核 桃 共 十项 。采 取 正确 的发 展 对策 , 全
61
P ANZHI HUA S — TE CI CH & I ORMATI NF ON
的技 术 积 累 和 精 耕 细 作 的 管 理 水 平 , 早 春 使 竞 争 优 势 , 为 目前 攀 枝 花 市 的 最 大 的 特 色 成 支 柱 产 业 。 0 年 米 易 县 种 植 早 春 蔬 菜 2 9 0
46 . 6万 亩 , 产 商 品 蔬 菜 1 . 5万 吨 , 现 生 57 实
设 6万 亩 高 标 准 枇 杷 园 , 切 实 加 强 以 克 服 并
提 防 蔬菜 以反季成熟 、 品质优 良、 种类丰 富等 市场 早 花 、 高适 期 成 花率 、 治 生 理 性 芽 枯 为 主
要 内容 的科技 成 果推 广普 及 , 新 品种 选 育 从 和新技术研究 方面搞好 技术储备 。预期经 济
项 最 重 要 的 原 则 , 候 独 特 又 是 其 中 最 重 要 气 的 内容 , 有 具 备 独 特 的气 候 条 件 、 产 场 所 只 生
特许 类 l 。 项
2 1 园 艺 类特 色农 业 项 目 .
2 1 1 早 春蔬 菜 ..
和 原 材 料 资 源 才 能 以低 廉 的 成 本 开 发 出 特 色
早 春 蔬 菜 是 实 行 菜 一 稻 一 年 两 熟 制 耕 作
制度 , 年 1—1 头 1 2月 进 行 大 田 移栽 , 年 2 次 —
5月 成 熟 上 市 , 市 外 销 售 为 主 要 栽 培 目的 以
的商 品 蔬 菜 。冬 春 季 节 光 热 资 源 丰 富 、 沃 肥 的河 谷 冲 积 土 壤 、 便 的灌 溉 条 件 、 三 十 年 方 近
21 0 0年
・
第3 5卷
第 l期
攀枝 花科 技与 信 息
( 总第 10期 ) 0
服 务“ 三农 ”・
对 攀 枝 花 特 色 农 业项 目的 思 考
刘 一 民
攀 枝 花 市米 易县 科 协
摘
要
遴 选特 色农 业项 目应 遵循 市 场 需要 、 源独特 、 资 基础 配套 、 术可行 、 技 比较 效益 好和 政策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