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终结版.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1. 设计任务和要求1.1 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让学生掌握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选型依据及系统设计方法。
设计内容包括:•确定液压系统的类型和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设计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计算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分析液压系统的性能和优缺点;•编写设计说明书。
1.2 设计要求•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系统应具备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系统应具备的节能和环保特性;•系统应具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便性。
2.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2.1 分析系统需求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场合、功能要求和工作原理,明确设计的目标和内容。
2.2 选择液压元件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并确定其规格和性能参数。
2.3 设计液压系统原理图根据元件选型,绘制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包括系统的布局、连接方式、控制逻辑等。
2.4 计算液压系统主要参数依据系统需求和元件性能,计算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如流量、压力、功率等。
2.5 设计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系统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设计相应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传感器、执行器等。
2.6 分析液压系统的性能和优缺点对设计的液压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评价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2.7 编写设计说明书整理设计过程的相关资料,编写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任务、设计要求、设计步骤、系统原理、元件选型、参数计算、电气控制、性能分析等内容。
3. 液压系统设计注意事项•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故障和事故;•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易损件的更换方便性;•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减少成本;•注重系统性能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设计成果评价•完成设计说明书的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正确,符号规范;•计算数据准确,公式引用正确;•性能分析合理,能够反映系统的优缺点;•设计过程中能够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自092姓名:学号: 200900206027指导老师:韦建军学校:广西科技大学(筹)2012.06目录前言 (3)1.设计目的、要求及题目 (4)1.1设计目的 (4)1.2设计要求 (4)1.3设计题目 (4)2.负载——工况分析 (5)2.1工作负载 (5)2.2摩擦阻力 (5)2.3惯性载荷 (5)2.4绘制负载图和速度图 (5)3.初步确定液压缸的参数 (6)3.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液力 (6)3.2计算液压缸的尺寸 (7)3.3液压缸工作循环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 (7)4.液压系统图 (8)4.1液压系统分析 (8)4.2系统图 (9)5.选择液压元件 (10)5.1确定液压泵及电动机 (10)5.2控制阀的选择 (11)5.3确定油管 (11)6.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12)6.1液压系统的温升 (12)6.2液压系统 (13)7.液压缸的设计 (13)7.1液压缸的计算 (14)7.2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17)8.油箱的设计 (19)致谢 (22)参考文献 (22)前言相对于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是一门新的技术。
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力传动、气压传动相比,具有相当多的优点,因此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床中采用液压传动主要是因为液压传动可以实现无极变速、易于实现自动化、能够实现频繁的往复运动。
液压系统是以电机提供动力基础,使用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推动液压油。
通过控制各种阀门改变液压油的流向,从而推动液压缸做出不同行程、不同方向的动作。
完成各种设备不同的动作需要。
液压系统已经在各个工业部门及农林牧渔等许多部门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而且愈先进的设备,其应用液压系统的部分就愈多。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液压元件系列产品。
同时,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液压技术的同时,大力研发国产液压元件新的产品,加强了产品质量可靠性以及新技术应有的研究,不断的调整产品结构,对一些差的液压件产品采取逐步淘汰的措施。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设计,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内容:1.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 气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设计;5.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参数优化和调试;6.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三、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个液压传动系统和一个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2. 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和搭配液压和气压元件,并进行参数计算和模拟仿真;3. 设计结果需要满足给定的工作要求和性能指标,并经过实践验证和调试;4.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四、课程设计步骤:1. 确定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要求和性能指标;2. 研究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3. 选择和搭配液压和气压元件,并进行参数计算和模拟仿真;4. 设计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布置;5. 进行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组装和调试;6. 验证设计结果和性能指标,并进行优化和改进;7.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和结果。
五、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 设计过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30%);2. 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满足性能指标(30%);3. 实践操作和调试的技能和效果(20%);4. 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和总结能力(20%)。
六、参考资料:1.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手册》;2.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与仿真实例》;3.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与应用》;4.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以上是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的说明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专用卧式铣床

目录一前言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课程设计题目: (1)1.3课程设计主要完成的主要内容: (1)二工况分析 (2)2.1负载分析 (3)2.2运动分析 (5)三确定液压缸的参数 (6)3.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7)3.2 确定液压缸尺寸 (8)3.3液压缸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的计算值 (10)3.4绘制液压缸工况图 (11)四拟定液压系统图 (12)4.1选择液压回路 (12)4.2 液压原理图 (13)五选择液压元件 (16)5.1 选择液压泵和驱动电机 (16)5.2 选择控制元件 (17)5.3 选用辅助元件 (18)六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20)6.1 油路中的压力损失 (20)6.2液压系统的效率 (22)6.3 液压系统的发热温升验算 (22)七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23)7.1 计算液压缸的结构尺寸 (23)总结 (27)参考文献 (28)一前言有一点点数据错误,要高分画图很重要1.1课程设计的目的:《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完《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基本概念、熟悉液压元件结构原理、熟悉液压基本回路、掌握液压系统图的阅读方法及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有关课程的知识设计一般工程设备液压系统。
同时,学生通过本课程设计可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训练:①正确进行工程运算和使用技术文件、技术资料的能力;②掌握系统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③正确表达设计思想的方法和能力;④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台专用卧式铣床的液压系统,要求液压系统完成“快进—工进—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环。
已知:铣削阻力最大为10000N,工作台、工件和夹具的总重量为5500N,工作台快进行程为300mm,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快退速度为4.5m/min,工进速度为60—1000mm/min,加、减速时间为0.05s,工作台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动摩擦系数为0.1。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电液综合设计项目题目名称卧式半自动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及其有关装置设计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8级机电(6)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12 月18 日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卧式半自动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及其有关装置题目名称设计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8机电6班姓名柳展雄学号3108000566一、课程设计的内容综合应用已学的课程,完成卧式半自动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的原理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液压系统元部件的选择、液压基本回路的实验验证、液压集成油路的设计、液压集成块的设计等。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机床系统应实现的自动工作循环(手工上料)→(手动启动) →工件定位(插销)→夹紧工件→动力头(工作台)快进→慢速工进→快退→停止→工件拔销→松开工件→(手工卸料).要求工进完了动力头无速度前冲现象.工件的定位、夹紧应保证安全可靠,加工过程中及遇意外断电时工件不应松脱,工件夹紧压力、速度应可调,工件加工过程中夹紧压力稳定。
2.工件最大夹紧力为F j;工件插销定位只要求到位,负载力小可不予计算. 3.动力头快进、快退速度v1;工进速度为v2可调,加工过程中速度稳定;快进行程为L1,工进行程为L2;工件定位、夹紧行程为L3,夹紧时间t=1s。
4.运动部件总重力为G,最大切削进给力(轴向)为F t;5.动力头能在任意位置停止,其加速或减速时间为△t;;工作台采用水平放置的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f s,动摩擦系数为f d。
设计参数表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一)液压系统设计根据设备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进行工况分析,拟定合理、完善的液压系统原理图,需要写出详细的系统工作原理,给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再经过必要的计算确定液压有关参数,然后按照所得参数选择液压元件、介质、相关设备的规格型号(或进行结构设计)、对系统有关参数进行验算等。
(二)系统基本回路的实验验证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验证回路,经老师确认后,由该组成员共同去液压实验室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验证。
华中科技大学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液压传动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2)第二章理论计算 (3)2.1 负载分析与计算 (3)2.2 液压缸的参数计算 (4)2.3 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 (5)第三章液压系统的拟定 (8)第四章液压元件的选择 (9)4.1 液压泵及电机的选择 (9)4.2 液压阀、过滤器、油管及油箱的选择 (10)第五章液压系统的验算 (11)第六章电控系统的设计 (13)6.1 各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13)6.2 PLC外部接线控制电路 (14)6.3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梯形图 (15)6.4 PLC控制梯形图 (16)6.5 指令语句表 (17)第七章设计感想 (18)第一章 设计内容及要求1. 设计内容设计一专用双行程铣床。
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往复运动由液压系统实现。
双向铣削。
工件的定位和夹紧由液压驱动实现、铣刀的进给由机械步进装置完成,每一个行程进刀一次。
2. 设计要求及参数(1)机床的工作循环为:手工上料——按电钮——工件自动定位、夹紧——工作台往复运动铣削工件若干次——拧紧铣削——夹具松开——手工卸料(泵卸载) (2)各循环工步要求定位缸的负载200N.行程100mm 动作时间1s; 夹紧的缸的负载2000N 、行程15mm ,动作时间1s ;取快进、快退最快速度为16m/min 。
工作台往复运动的行程(100~270)mm.。
最大行程定为500mm 。
(3)铣床参数及要求采用单定量泵进油路节流高速,回油有背压,工作台双向运动速度相等,但要求前四次速度为01υ,然后自动切换为速度02υ,再往复运动四次。
切削负载010215000,7500F N F N ==,工作台往复运动速度01v =0.8~8m/min, 02v =0.4~4m/min 。
第二章理论计算1负载分析与计算负载分析中,暂不考虑回油腔的背压力,液压腔的密封装置产生的摩擦阻力在机械效率中加以考虑。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2页二、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特点12页三、本液压系统的总体分析13页四、液压泵的选用14页五、液压阀的选用15页六、其它液压元件及辅助器件的选用22页七、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23页八、液压系统的操作使用与维护保养25页九、主要参考书目25页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一)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气动技术继续努力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是否取胜的关键。
为了适应这些目标和满足用户的需要,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
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
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①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
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
②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
③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
④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3通径、4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
⑤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
日本小松、日立、川崎、德国Rexroth,Linde,美国Eiton-Vickers’,Parker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可节省功率20-30%。
液压设计说明

七、致谢………………………………………………………16
八、参考文献…………………………………………………16
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设计一台上料机液压系统,要求该系统完成:快速上升——慢速上升(可调速)——快速下降——下位停止的半自动循环。采用900V型导轨,垂直于导轨的压紧力为60N,启动、制动时间均为0.5s,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为0.9。设计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
2、液压缸的主要参数设计(已经计算)
3、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1)缸体与缸盖的连接形式 常用的连接方式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外半环连接和内半环连接,其形式与工作压力、缸体材料、工作条件有关。
2)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 常见的连接形式有:整体式结构和组合式结构。组合式结构又分为螺纹连接、半环连接和锥销连接。
3)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 活塞杆导向部分的结构,包括活塞杆与端盖、导向套的结构,以及密封、防尘、锁紧装置等。
此系统的工作阻力即为工件的自重与滑台的自重。
2)摩擦负载:
此系统的摩擦阻力滑台所受阻力,与导轨的形状,放置情况和运动状态有关。
此系统为v型导轨,垂直放置,故
---摩擦因数 a---V型角,为90°,已知
:摩擦系数,取:
则有:静摩擦负载:
动摩擦负载:
3)惯性负载
惯性负载是运动部件的速度变化时,由其惯性而产生的负载,可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4)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 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应根据密封部位、使用部位、使用的压力、温度、运动速度的范围不同而选择不同类型的密封圈。常见的密封圈类型:O型圈,O型圈加挡圈,高底唇Y型圈,Y型圈,奥米加型等。
5)液压缸的缓冲装置 液压缸带动工作部件运动时,因运动件的质量大,运动速度较高,则在达到行程终点时,会产生液压冲击,甚至使活塞与缸筒端盖产生机械碰撞。为防止此现象的发生,在行程末端设置缓冲装置。常见的缓冲装置有环状间隙节流缓冲装置,三角槽式节流缓冲装置,可调缓冲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卧式双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专业班级机械制造(升本)2班学生姓名张飞学号51111301013指导教师李培机械与电子工程系二○一四年〇五月二十三日目录一、任务书 (4)二、设计内容 (5)1、工况分析及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6)1.1工况分析 (7)1.1.1 工作负载的计算 (7)1.1.2 运动分析 (8)1.2液压系统图 (9)1.3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10)2、液压缸的分析计算 (10)2.1液压缸工作压力的选定 (11)2.1.1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直径的计算 (11)2.1.2液压缸工作缸内径的计算 (11)2.1.3确定活塞杆直径 (11)2.1.4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11)2.2计算液压缸工作阶段的最大流量 (12)2.2.1各阶段功率计算 (12)2.2.2各阶段压力计算 (12)2.3液压缸主要尺寸的设计计算 (12)2.3.1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12)2.3.2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13)2.4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13)2.4.1缸盖厚度的确定 (14)2.4.2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14)2.4.3缸体长度的确定 (15)2.4.4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15)2.5缸筒与缸盖的连接形式 (15)2.5.1活塞 (15)2.5.2缸筒 (16)2.5.3排气装置 (16)2.5.4缓冲装置 (17)2.6定位缸的计算 (17)2.7夹紧缸的计算 (18)3、确定液压泵规格和电动机功率及型号 (18)3.1确定液压泵的规格 (18)3.2确定液压泵及电动机型号 (19)3.2.1确定液压泵型号 (19)3.2.2选用电动机型号 (19)3.3选用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20)4、液压系统的性能计算 (20)4.1压力损失及调定压力的确定 (21)4.2系统的发热与温升 (21)4.3系统的效率 (22)三、总结 (23)四、参考资料 (24)五、指导教师评阅表 (25)蚌埠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11机械制造(升本)2班姓名张飞学号51111301013指导教师李培1.1设计题目:某卧式双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采用液压传动完成的半自动工作循环为:加紧工作—作、右动力部件快进—左、右动力部件工进—左动力部件快退、右动力部件继续工进—左动力部件停止、右动力部件快退—左、右动力部件均停止、松开工进。
已知参数如下表所示,试设计此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
卧式双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的已知参数动力部件名称移动部件总重/N作用力行程/mm速度/(mm/min)往复运动的加速、减速时间/s导轨及摩擦因数夹紧力钻削力快进工进快退快进、快退工进左动力部件98000 8000 18000 100 50 150 550020-120 0.2平导轨、静动摩擦因数0.2和0.1有动力部件98000 8000 18000 100 80 180 55001.2设计要求:液压系统图拟定时需要提供2种以上的设计方案的选择比较。
从中选择你认为更好的一种进行系统元件选择计算。
1.3工作量要求1·液压系统图1张(A1)2·液压缸装配图1张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1.4设计时间:2014年5月19日--2014年5月23日一 工况分析及液压原理图的拟定1.1 工况分析1.1.1工作负载的计算液压缸所受外负载F 包括三种类型,即:a f W F F F F ++=后为动摩擦阻力。
动时为静摩擦力,启动导轨摩擦阻力负载,启的惯性负载为运动部件速度变化时为工作负载,f a W W F F F F N =1800afa fs f F F F f f F 惯性负载动:静:则,动摩擦系数为系数为导轨摩擦系数,静摩擦垂直导轨的工作负载运动部件重力对于平导轨可由式得静摩擦阻力负载N =⨯=N =⨯=+=9800980001.019600980002.01.02.0--F -G )F (G Rn RnN=⨯⨯=∇∇===∇=∇∇=∇∇-∇∇==4583602.05.58.9980002.05s,5.0~01.0-min/55.0m/-m/-g m/-a -a 22t V g G ma F t t t m V s V s N G s kg m tVg G ma F a 则取般速度变化所需时间,一)速度变化量()重力加速度()运动部件的重力()运动部件的加速度()运动部件的质量(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列出各工作阶段所受的外负载见表1.1工况 计算公式外负载F/N 缸推力F/N 启动fs F1960021778加速 tVg G F fd ∆∆+14383 15981快进 fd F9800 10889 工进 fd W F F +27800 30889 反向启动fs F 1960021778加速 fd F +tVg G ∆∆ 14383 15981快退fd F9800 108891.1.2运动分析按设备要求,把执行原件在完成一个循环时的运动规律用图表示出来,即速度图(a)速度图(b)负载图1.2液压系统原理图1.3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1)定位、夹紧按下启动按钮,压力油经过滤器和双联叶片泵流出,此时只有电磁换向阀6 1YA得电,当换向阀左位接入回路而且顺序阀7的调定压力大于液压缸10的最大前进压力时,压力油先进入液压缸10的左腔,实现动作①;当液压缸行驶至终点后,压力上升,压力油打开顺序阀7,实现动作②。
(2)左右动力部件快进当工件被定位、夹紧后,定位、夹紧回路中液压油达到某一固定压力值,压力继电器8发出信号,使电磁换向阀3YA、5YA得电,由于液压缸差动连接,实现快进。
(3)左右动力部件工进当左右动力滑台快进至工件时,压下行程开关SQ1,促使电磁换向阀13得电,差动连接消除,实现同时工进。
(4)左动力部件快退,右动力部件继续工进由于左动力部件工进50mm先压下行程开关SQ2,促使电磁换向阀4Y A得电,实现快退,而右动力部件工进行程为80mm,所以继续工进。
(5)左动力部件停止,右动力部件快退当右动力部件继续工进,压下行程开关SQ3促使电磁换向阀4YA失电,6Y A得电,实现左动力部件停止,右动力部件快退。
(6)右动力部件停止当右动力部件快退压下行程开关SQ4促使电磁换向阀11的6YA失电回到中位,同时电磁换向阀6的2Y A得电,右动力部件停止运动。
(7)工件松开,拔销,停机卸载由于电磁换向阀6的2Y A得电,换向阀右位接入回路且左顺序阀的调定压力大于液压缸9的最大返回压力,两液压缸则按③和④的顺序返回,实现松开,拔销。
当回路中液压油达到某一固定压力值,压力继电器17发出信号,使电磁换向阀2Y A失电,实现停机卸载。
第二章液压缸的分析计算2.1 液压缸工作压力的选定按工作负载选定工作压力见表2.1液压缸工作负载(N)<5000 5000~10000 10000~20000 20000~30000 30000~50000 >50000液压缸工作压力(MPa)0.8~1 1.5~2 2.5~3 3~4 4~5 5~7表2.2 按设备类型确定工作压力设备类型机床农用机械或中型工程机械液压机,重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磨床组合机床龙门刨创拉床系统压力(MPa)0.8~2 2~4 3~5 <10 10~15 20~32 由以上两个表格可选择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4MPa2.1.1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直径的计算 2.1.2液压缸工作缸内径的计算由负载图知,最大负载力F 为27800N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4MPa则mmD m m AD m m P F A 100104.914.3105.6944105.691040127800242425=⨯=⨯⨯==⨯=⨯⨯==---取标准值得查课程设计手册指导书π2.1.3 确定活塞杆直径活塞杆材料选择45钢取活塞杆直径d=0.5D=50mm,取标准值d=50mm 则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为:有无活塞杆 计算公式2cm 面积有活塞杆 )(41221d D A -=π58.88 无活塞杆2241D A π=78.52.1.4 活塞杆稳定性校核因为右活塞 杆总行程为180mm ,而活塞杆直径为50mm, L/D=180/40=3.6<104.1n ,-a -a 7.2365.1/][-][30889NF 4.147.23614.3308895)(][4s ≥===-=⨯⨯=≥安全系数)材料屈服极限(活塞杆材料的须用应力活塞杆推力(n MP MP F mmmm Fd s σσσσσπ由上式计算的结果可知,63<d mm ,满住稳定性条件。
2.2计算液压缸工作阶段的最大流量q 快进=A 1V 快进=⨯5.7810-4×5.5=43.18L/minq 工进=A 1V 快进=78.5×10-4×0.07=0.55L/min q 快退=A 2V 快退=58.88×10-4×5.5=32.38L/min2.2.1 各阶段功率计算WP P W q P P W q P P 4.99860/1032.38101.85q 3660/100.551093.31000.260/104317.5101.393-63-6-36=⨯⨯⨯===⨯⨯⨯===⨯⨯⨯==快快工工快快退:工进:快进:2.2.2 各阶段的压力计算P P Pa P Pa P 646464101.851058.88108891093.3105.78308891039.1105.7810889⨯=⨯=⨯=⨯=⨯=⨯=---快退工进快进 2.3液压缸的主要尺寸的设计计算 2.3.1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由之前元件参数计算与设计中工作液压缸的内径D=100mm ,活塞杆直径d=50mm 已确定。
2.3.2液压缸壁厚和外径的计算液压缸的壁厚由液压缸的强度条件来计算。
液压缸的壁厚一般指缸体结构中最薄处的厚度。
承受内压力的圆筒,其内应力分布规律因壁厚的不同而各异,一般计算时可分为薄壁圆筒和厚壁圆筒。
当缸体壁厚与内径之比小于0.1时,称为薄壁缸体,薄壁缸体的壁厚按材料力学中计算公式:[]2PDδσ≥(m)式中:δ-缸体壁厚(m )P -液压缸的最大工作压力(Pa ) D -缸体内径(m )[]σ-缸体材料的许用应力(Pa )查参考文献得常见缸体材料的许用应力: 铸钢:[]σ=(1000-1100)⨯510Pa 无缝钢管:[]σ=(1000-1100)⨯510 Pa 锻钢:[]σ=(1000-1200)⨯510 Pa 铸铁:[]σ=(600-700)⨯510 Pa 选用铸钢作为缸体材料:mm m PD 79.11079.11011002101.093.3][23-56≈⨯≈⨯⨯⨯⨯=≥σδ在中低压机床液压系统中,缸体壁厚的强度是次要的,缸体壁厚一般由结构,工艺上的需要而定,只有在压力较高和直径较大时,才由必要校核缸体最薄处的壁厚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