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动物应激怎么办
如何防止大闸蟹养殖过程中出现应激反应

如何防止大闸蟹养殖过程中出现应激反应在河蟹生态养殖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河蟹产生应激反应,轻者致使河蟹厌食拒食,白天爬坡,上岸不下水,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步足无力,顶壳软壳。
重者出现脱壳缓慢,连续性脱壳,脱壳不遂,相互残杀,抵抗力下降,发生病害而成批死亡。
一、产生应激反应的原因1、在换季时节,温差变化大,温度或高或低,造成河蟹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2、气候突变,如遇冷空气,台风、暴雨,连续阴雨天,冷热湿差大等恶劣气候的影响,导致河蟹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
3、出现倒藻,藻类突然死亡,水色变清等水质突变,导致河蟹产生应激反应。
4、青苔和水草死亡腐烂后,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刺激,导致河蟹发生应激反应。
二、河蟹应激反应的防控技术1、在换季时节,针对温差变化较大的特点,适时适量全池泼洒Vc应激素和解毒应激精华液等抗应激类药物,缓解河蟹应激反应。
同时开启微孔增氧,上下对流水体,消除温差。
2、通常情况下,河蟹在雨后会迎来脱壳高峰,若管理不善,会出现脱壳不遂和软壳蟹。
因此在下雨之前全池泼洒离子钙,补充水中钙离子浓度。
若出现连续性阴雨天,定期开动微孔增氧,增加水中溶解氧,同时用高效底质改良剂全池撒洒,消除残饵粪便,净化池底。
雨后用藻源性物质和氨基酸类水体营养剂全池泼洒,稳定水质,保持健康养殖环境。
3、当水体出现倒藻,藻类突然死亡,水色变清时,先排放老水10-15厘米,然后进入新鲜水10-15厘米复原,池水不易排放过多过急。
换水结束后,全池泼洒水质解毒净化类药品,再用藻源类物质配合氨基酸类水体营养剂全池泼洒,稳定pH值,平衡藻相,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4、加强水草管理,定期投施草肥,促进水草生根长叶,适时适度稀疏水草密度,修剪水草高度,保持水草覆盖率60-70%,防止水草腐烂。
若出现青苔和水草腐烂要及时捞除,适当换水,并全池泼洒水质解毒剂,及时消除产生的有毒物质。
池塘养鱼产生应激反应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池塘养鱼产生应激反应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应激反应是应激因子对池塘养殖鱼类机体突然产生有害作用所引起或各种环境因子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反应。
应激原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营养的(如创伤、失血、感染、中毒、缺氧、饥饿等情况)。
池塘养殖鱼类一旦出现应激反应,体质将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生长缓慢,繁殖力下降,免疫机能低下,发病率升高,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由于,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因子是多样性的,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只有采用及早发现、提前预防、综合防治、生态治疗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和危害。
笔者根据的多年工作经验,把池塘养殖鱼类产生应激反应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产生应激反应的原因1.1水体的温差过大在一般情况下,水体的温差超过±4℃就会出现应激反应,如在冬季池塘水温过低或夏季池塘水温过高,从外地运回的鱼种直接放入温差过大的水体中,就会出现鱼种在水中横冲乱窜、甚至死亡的应激现象。
1.2养殖水体环境突变养殖环境发生突变情况如:水体中溶氧低,有机物耗氧量高,pH值偏低或过高,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残留、过度用药等都有可能使养殖鱼类出现体色变化、鳃丝肿胀、食欲减退、突眼、充血等应激反应的症状,从而发生死亡,特别是冬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低、溶解氧低,养殖鱼类更易产生应激反应。
1.3放养密度不合理在生产中养殖鱼类放养密度不合理以及有害生物的侵袭也能使养殖鱼类出现食欲不振、游动缓慢、生长迟缓、体质消瘦、体色发黑等应激反应的症状。
1.4饲料营养不足有些养殖户由于长期投喂量小,使养殖鱼类营养不足;或突然更换饲料品牌和更改饲料配方,长期缺乏某些营养成分等,也有可能使养殖鱼类出现体弱、体色变异、出血、集群狂游等应激反应的症状。
1.5生产操作不当在生产中,拉网过急或没有停食就拉网也可使养殖鱼类产生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打转、昏迷、仰翻等现象。
2应激反应的预防措施2.1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在池塘养殖过程当中,要运用传统及现代的检测手段,采取预防和调控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水体的pH值、溶解氧、温度、盐度、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以及生物种类的数量符合不同养殖品种的要求,并把水质调控在养殖鱼类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尽量缓解诸多因素对养殖鱼类的应激,维系养殖鱼类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及稳定。
12类用于水产养殖的抗应激饲料添加剂

12类用于水产养殖的抗应激饲料添加剂鱼虾类水生动物的集约化人工养殖过程中,难免面临着越来越多应激因素的刺激影响,如水质污染、气候冷热突变、惊吓、饵料营养不良、有害物的侵袭、捕捞、运输、喂养管理不当等等,这些不同程度地应激反应.不但能直接影响动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严重者可导致鱼虾的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患病及至死亡。
因此.减少或消除养殖鱼虾的应激因素,除了实行科学饲养管理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饵料中添加有关抗应激饲料添加剂。
1 维生素C(Vc)Vc是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Vc具有提高鱼虾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同时可增强鱼虾抗应激能力。
王伟庆(1996)报道,加适量的Vc能有效提高中国对虾的缺氧耐受力。
Merchine(1995)采用Vc单磷酸酯(AP)培养的artemia nauptii饲喂组对盐度应激抵抗力强。
Dabrowska(1991)也报道。
适量的Vc会减轻鲤鱼的应激性损伤。
王昆伦等(2000)报道,在受到工业废水污染的水环境中。
在试验组的尼罗罗非鱼的饲料添加Vc一磷酸酯按130mg/g 干饲料.对照组喂基础饵料.试验结果.试验组鱼的发病率比对照组下降47.72%,死亡率下降64.17%。
唐古文等(1997)、罗金萜(2000)均报道.Vc对鱼虾有很强的抗热应激作用。
2 核苷酸核苷酸已被证实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可减轻对虾应激反应。
据Koppel(1998)报道,以始重6.97 g的中成对虾为试验对象.通过经常改变水的咸度为应激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食含核苷酸饵料对虾的试验组存活率达93.4%.而对照组存活率最低仅53.3%。
蔡明娃(1999)试验.用白色斑点病毒(WSSA)人工感染对虾,饲喂含0.2%核苷酸饵料的对虾存活率达90%,饲喂含0.1%核苷酸的存活率达60% ,而对照组存活率仅27%。
3 腐植酸腐植酸是天然的“绿色”动物饲料添加剂。
其在动物体内具有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生长、抗炎、抗溃疡,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抗环境污染感染应激功效。
鱼类的应激反应及应对措施

下降,降低鱼类抵抗力。
殖前期投喂高蛋白饲料,后期适当降低蛋
3 应激 反 应的表 现
白含 量 。拉 网前 一 周减 料 内服 免疫 增 强 剂
鱼类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活动增强、 (如多糖类 )及抗应激药物 (如vc);拉 网 呼吸加快 、群体 活动顶 水 、躁 动不 安及 前停料一到两天。
择健康 、体质健壮 、不携带病原的苗种;苗 影响,养殖户需要在鱼苗、饲料 、水质 、日
种转运前先停料进行锻网,淘汰体质弱的 常管理上多方面提前预防和提高,降低鱼 个体 ,使 鱼苗适应高密度的环境 ,运输用 体应激,提高全年养殖效益 。
一 70一
渔紫致富指南 2017-14
4.拉 网前 半小时 ,全池泼洒 抗应激
代谢 减弱,饲料转化率低,生长发育减缓 药物 (VC、泼洒姜等 ),拉网后在网箱里再
或停滞;需氧量增加,呼吸加快 ,呼吸系统 泼一次抗应激药物。
负 担 加 重 ,给 致 病 菌 可 乘 之 机 ;免 疫 器 官
5.鱼罐车里加盐 (1%。盐度 )、抗应激
无 休止 的游 泳等。随着应 激反应 时间的
3.水质管理:4、5月以肥水为主,培养
延长 ,体质下降,活动减少,水面独游 ,情 浮游生物,增加水体肥度,肥水遵行少量
况严重的表现为浮头 、腹部朝上 、时沉时 多次 的原则;7、8月高温季节以调水为主,
浮 、接近 死亡 。
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微生物制剂调水;7到1O天改底 一
渔 紫致富指南 2017一 4
—69—
血压升高 ,降低消化吸收作用,促进 自身 水采用原塘水,操作快速 、轻柔,减少对鱼
代谢,使鱼处 于应激状态。鱼类表现为惊 体的损伤,降低转运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养殖场中降低动物应激的方法

养殖场中降低动物应激的方法养殖场中的动物应激,是指动物在特定环境下遭受到的各种不利刺激,包括噪音、光线、环境温度等。
这些应激因素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养殖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动物的应激。
以下是一些降低养殖场动物应激的方法:1. 提供合适的饲料和饮水:饲养场可以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确保动物的饮食和水分摄入达到平衡。
饲料和饮水的种类和质量都会对动物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2. 维持舒适的环境温度:动物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给动物带来应激反应。
因此,养殖场需要根据不同季节和动物的特点,合理调节环境温度,为动物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3. 注意动物的疾病防控:养殖场需要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并及时给予治疗。
疾病的爆发会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进而增加其应激的程度。
4. 减少噪声干扰:噪声是养殖场中常见的应激因素之一。
养殖场可以通过设置隔音墙、调整设备运转时段等方式,降低噪声对动物的干扰,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
5. 规律的作息时间:动物对于作息时间有一定的习惯,如果作息时间不规律,容易给动物带来应激。
因此,养殖场可以制定出一份科学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动物能够按照规律的作息时间进行活动。
6. 提供良好的栖息和活动空间:动物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栖息和活动。
栖息和活动空间的不足会导致动物产生焦虑和压力,从而增加应激程度。
养殖场可以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提供足够的栖息和活动空间,让动物能够自由活动。
7. 减少人为干扰: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动物时需要注意技巧和仪态,尽量减少对动物的人为干扰。
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增加动物的应激,甚至引发攻击行为。
8. 提供适宜的社交环境:一些动物对于同伴之间的互动有一定的需求,如果缺乏社交环境,容易产生应激。
因此,养殖场可以根据动物的特点,提供适宜的社交环境,让动物能够与同类进行互动。
鱼发生应激性充血病该怎么办?鱼应激性充血的治疗方法

鱼发生应激性充血病该怎么办?鱼应激
性充血的治疗方法
鱼的疾病如果人类健康一般,贵在预防,其次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如果你发现有鱼身体呈现可见血丝,那通常就是得了充血病,如果这个时候鱼的体色不会变暗,而且没有鱼鳍闭合游动现象,这种充血就是无病毒、无虫、无细菌,单纯的只是因为应激反应而引起的充血。
鱼发生应激性充血病的原因:突然的PH变化、温度变化、还有受惊吓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造成鱼儿因应激反应而充血。
发现鱼充血后怎么办呢?
立刻隔离治疗。
保持环境稳定,让鱼儿静养几天,期间保持水质、加千分之三大盐,几天就会没事了。
危害不大,如果是被其它鱼儿打的或者撞缸充血了要注意防止细菌感染,还体表有没有伤口,有伤口可以选择使用黄粉。
鱼患严重的应激性充血
使用黄粉的治疗方法:大概每10公斤水,用了0.5克左右的黄粉,同时打氧并减少喂食,让鱼静养。
经过一天半的静养,皮肤充血症状基本消失。
总之,这种应激性充血的鱼一般只要防止外伤和细菌感染,必要时使用黄粉治疗,让鱼儿静养几天就会好起来的,不用太担心。
1。
水产动物应激的营养调控

2 0 , 513 — 5 . 0 6 2 :46 3 3
t gae eeso deaypoen ad l i 【1 q autr e o rd dlvl f it rti n i d J. uc l eR — r p A u
sac , 0 1 2 1: 6 5 . e rh 2 0 , () 4 — 2 3
l r e y l w c o k r s u o ea na Cr e a R.I r o h r s o s a g el r a e .P e d s i e o e o :g wt e p n e
海 洋 大 学 ,0 8 1 — 0 2 0 :5 2 .
[ 】 李会 涛. 中有毒有 害物质对 鲈鱼和大黄鱼生长 的影响及 其 1 O 饲料 在鱼体组 织残 留的研究f1 D. 中国海洋大学 ,0 4 1— 9 20 :4 1. [ ] 张春晓. 鱼、 1 1 大黄 鲈鱼主要 B族 维生素和矿物质一 的营养生理 磷
《 饲料工业》2 1 ・00年第3 卷第 2 期 1 4
营 养
撒 产 魂
磨 溉 翰 蕻 毳 碱 礁
芦洪梅 王 桂 芹
现代水 产养殖 以集约化 养殖方 式为 主 , 这种 高密 扰 以及选 育抗逆 性强 的品系等 等。但是 , 在实际生 产 许多应激 因子 是不可避免 的。 例如 , 由于气候 度集约 化养殖模 式存在很 多不 足 ,如空 间的不 足 、 水 过程 中 ,
水产 应激灵 适用场景

水产应激灵适用场景
水产养殖中的应激灵是一种用于缓解水产动物在运输、转运、环境变化等应激情况下的药物。
它适用于各种水产养殖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运输过程中,在水产动物运输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挤压等情况可能导致水产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应激灵可以帮助缓解这些应激情况,减少运输损失。
2. 养殖环境变化,水产养殖中,由于水质、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变化,水产动物可能会产生应激反应,应激灵可以在这些情况下起到缓解作用,帮助水产动物适应新的环境。
3. 疾病治疗过程中,在水产动物患病需要治疗的情况下,治疗过程本身也可能会给水产动物带来应激,应激灵可以在这些情况下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帮助水产动物更快地康复。
总的来说,应激灵在水产养殖中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药物,它可以帮助缓解水产动物在各种应激情况下的不适,提高养殖效益和水
产动物的生存率。
在实际应用中,应激灵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养殖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动物应激怎么办
应激本身不是一种病,但却是一种或多种病的发生原因。
应激反应会抑制动物的免疫功能,经常处于应激状态的养殖动物会造成生理功能紊乱,而逐渐感染疾病;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许多难以治愈的顽固性疾病往往是长期处于应激反应的结果,如有的“细菌性”及“病毒性”病症几乎都与动物的应激反应有关联,所以,应激反应是水产养殖的大敌,在水产养殖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造成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异常刺激而产生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3、生物因素;
增强水产养殖动物抗应激反应能力的对策:
1、加强对养殖水体的管理;
2、确保良好的环境条件,
3、选择优良的养殖品种、
4、投喂优质的饵料,
5、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要正确、渔药的使用要科学,
6、加强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苗种或亲本检疫、检测的管理。
鱼、虾、蟹等水产养殖动物都会产生应激反应。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如何增强水产养殖对象的抗应激反应能力是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效益十分重要的技术要求,也是无公害养殖规范的重要内容,在生产中必须引起重视。
一、“应激”的概念及危害
应激这一概念首先是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提取的,应激是动物受到体内外环境改变的刺激后,机体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反应或称非特异反应的总合。
它是动物自身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自我保护的自然反应。
应激反应程度的强弱与动物品种或个体有很大差异。
“应激反应”是靠一般特异反应不能适应时出现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它可以扩大机体的适应范围,是一种特殊合理的生理状态,应激反应时间过长,不论程度强弱都可以引起疾病或死亡。
应激本身不是一种病,但却是一种或多种病的发生原因。
依据应激的程度、持续时间不同,大致可分为慢性应激、急性应激、短性应激及长期应激。
应激反应会抑制动物的免疫功能,经常处于应激状态的养殖动物生理功能紊乱,逐渐感染疾病。
二、对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异常刺激而产生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
鱼、虾、蟹等水产动物,在集约化人工养殖过程中,难免要面临着越来越多导致应激反应因素的刺激影响,其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自然因素:台风暴雨,寒潮,主要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水质环境条件,有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几大作用因子。
其次,盐度及水温的急剧变化也能导致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
2、人为因素:一是放养密度。
水产养殖动物养殖密度越大,环境的不稳定性越大,水体环境就越难控制,就极容易造成应激反应。
二是管理不当。
人工投饵(饵料的选择、投喂的数量、质量及方法)、施肥、水质调控等缺乏科学性,也是造成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的成因。
三是水产养殖动物在捕捞、运输过程中的剧烈运动和机械性损伤,而造成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
3、生物因素:是指来自水产养殖动物的某些敌害生物,如水鸟、凶猛鱼类、水生昆虫、水螅、以及水生杂藻类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
三、增强水产养殖动物抗应激反应能力的对策
1、加强对养殖水体的管理,确保良好的环境条件
每一种水产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水质若能满足要求,养殖动物就能顺利地生长发育。
维护良好的水质不仅是水产养殖动物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水产养殖动物增强抗应激反应能力、抵抗病原生物侵袭的需要。
影响水质环境的主要因子如下。
(1)溶解氧:水产养殖动物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存。
一般水产养殖动物溶解氧的正常值在5~8毫克/升,不得低于4毫克/升。
导致溶氧低的原因:
一是温度高;
二是养殖密度大;
三是化学耗氧量大等因素造成。
增加溶解氧采取的对策:
一是在放苗前池塘及其它养殖水域的池底要严格清理消毒;
二是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合理控制放养密度;
三是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有条件的使用增氧设备等措施。
(2)pH值:pH值的高低是水质管理的重要指标。
它决定着水体中的很多化学和生物过程,如NH3、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由于pH值的不同而表现形式不同,
毒性也不同。
海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7.5~8.5,淡水养殖一般控制在6.9~9.0。
水体中生物的光合、呼吸作用和各种化学变化均能引起PH值的改变。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养殖的水产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不同的水质适当调整。
(3)氨:氨是由水产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和底层有机物经氧化作用而产生。
氨对水产动物有剧毒。
养殖密度越大、养殖水域底部的有机物就越多,氨的浓度就越高。
通常在养殖生产中,水中氨浓度应控制在0.02毫克/升以下。
降低氨含量采取的对策:
一是及时排污;
二是选用高质高效饲料投喂水产养殖动物,尽量减少残饵;
三是养殖水体的PH值避免过高。
(4)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氨氮转化成硝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一旦硝化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中积累。
其控制指标一般在0.2毫克/升以下。
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采取的对策:
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二是启动增氧设施增加溶氧量。
降低硫化氢含量采取的对策:
一是充分增氧,高溶氧可氧化消耗硫化氢,并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与繁衍;二是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并使用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条件;
三是调控pH值,使水质偏碱性;
四是合理投饵施肥,尽量减少水中残饵和过量有机物;
五是在苗种放养前要彻底清淤、翻耕暴晒,促进硫化氢氧化;
六是向养殖水域中补充有益菌。
2、选择优良的养殖品种、投喂优质的饵料
所谓的优良养殖品种,就是指在养殖水产动物过程和养殖系统中,选育抗病能力强的养殖品种、培育和放养健壮苗种、免疫接种、从而降低水产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