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顶煤开采论证报告

合集下载

煤炭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范文

煤炭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范文

煤炭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范文尊敬的XXX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煤炭开采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就该项目提出以下建议。

一、项目背景及目的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具有巨大的开采和利用潜力。

而在目前的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开展煤炭开采项目,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次研究旨在评估该煤炭开采项目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影响可行性以及环境可行性。

二、技术可行性1.煤炭开采能力:通过调研和分析现有的相关技术和设备,以及项目场地的地质条件,我们认为该项目的煤炭开采能力是可行的。

2.预计投资:根据煤炭开采过程需要的设备和技术要求,估算了项目的初始投资,确保在技术方面可行。

三、经济可行性1.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我们发现在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2.成本与收益:综合考虑开采成本、运输成本、销售价格等因素,我们初步计算得出该项目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具备良好的经济可行性。

四、社会影响可行性1.就业机会:煤炭开采项目将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助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减少就业压力。

2.经济发展:项目实施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地区经济实力,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环境可行性1.环境影响评估:我们将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找出煤炭开采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在环境方面可行。

2.绿色开采技术: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绿色环保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以上可行性研究评估,我们认为该煤炭开采项目具备较好的可行性,并建议继续推进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还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此致敬礼XXX分析研究团队。

水库下采煤论证报告

水库下采煤论证报告

水库下采煤论证报告一、水库下采煤的基本情况水库下采煤可是个超级复杂又超有趣的事儿呢。

咱们先得知道这个水库是啥样的,它有多大呀,蓄了多少水呀。

就像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得先知道他的基本情况一样。

这水库的大小和蓄水量可关系到采煤的安全性呢。

再说说这煤,煤在哪里呀,煤层有多厚呀,质量好不好呢。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

要是煤层很厚,那采煤的时候可能就更要小心啦,因为开采的规模可能会比较大。

而且呀,这煤的质量好的话,那开采的价值就更高啦。

二、可能面临的风险哎呀,水库下采煤风险可不少呢。

水就是个大问题,要是采煤的时候不小心把水库的底给弄破了,那水就可能会灌到矿井里,这就像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家里没做好防水一样,那可就糟糕透顶了。

还有地面的沉降问题呢,采煤的时候地面可能会往下陷,这对水库的堤坝可不好,就像我们坐在椅子上一直摇晃,椅子可能就会坏掉一样。

要是堤坝出了问题,那水库里的水可就会乱跑啦,会给周围的环境和居民带来很大的危险呢。

另外,生态环境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说水里的小鱼小虾可能就没地方住了,周围的树木可能也会因为地面的变化而长不好。

三、应对风险的措施不过呢,我们也不是没办法应对这些风险的。

对于水灌进矿井的风险,我们可以加强监测呀,就像给水库和矿井都装上一个超级灵敏的小耳朵,一有动静就知道。

还可以在矿井里做好防水措施,就像给房子做防水层一样。

对于地面沉降的问题,可以提前计算好可能沉降的范围和程度,然后在周围加固呢。

就像给堤坝加上一些坚固的支撑一样。

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们可以在采煤的同时,在周围多种一些树,给小动物们再造一些家。

而且呀,开采的时候尽量采用一些对环境影响小的技术,就像我们走路的时候轻轻的,不打扰周围的花草一样。

四、采煤的效益分析这水库下采煤要是做好了,效益可是相当不错的呢。

首先就是煤的产出啦,有了煤就可以发电,可以供暖,能让很多人在冬天的时候暖暖的。

而且呀,开采煤还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呢,会有很多的工作机会,大家都能赚钱啦。

石湖矿综采放顶煤可行性技术论证1课件

石湖矿综采放顶煤可行性技术论证1课件

矿井综采放顶煤开采采放比超1:3可行性技术论证石湖煤矿二0一六年目录一、矿井概况 (1)1、地理位置与交通 (1)2、煤田地质构造 (1)3、火成岩侵入及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1)4、煤层条件 (3)5、煤层顶底板岩性 (3)6、瓦斯、煤尘 (4)7、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5)二、矿井建设 (6)1、工业场地位置 (6)2、开拓方式及运输系统 (6)3、运输大巷布置 (7)4 、采区采煤方法确定 (7)5、工作面采煤方法确定 (8)6、采煤工作面参数 (7)7、工作面设备选型及配套 (8)8、液压支架选型 (11)三、顶板、顶煤可冒性分析 (13)1、顶煤冒放性分析 (13)2、顶煤冒放性评价 (14)四、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及合理性分析 (15)五、瓦斯灾害因素分析及防治 (15)六、煤层、自燃发灭火灾害因素分析及防治 (18)七、水文地质灾害因素分析及防治 (18)八、结束语 (22)石湖煤矿矿井综采放顶煤开采可行性技术论证一、矿井概况1、地理位置与交通大同煤矿集团阳方口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湖煤矿井田位于轩岗矿区东北部,宁武县城东北直距约4km处的凤凰镇石湖村一带(大运公路两侧),行政区划隶属宁武县凤凰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1′10″-112°22′35″,北纬:39°00′39″-39°02′20″。

石湖煤矿井田有大运公路从矿区中南部穿过,矿区距北同蒲铁路宁武集运站、阳方口集运站均约7km,此外,矿区内工业场地与大运公路有柏油路连接,与周边各乡村均有乡村级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2、煤田地质构造本井田位于宁武煤田轩岗矿区东北部,主要构造形态为一单斜构造,走向在井田南部近南北向,倾向近西,井田北部走向为南东,倾向南西,在此基础上发育次一级的宽缓褶皱。

井田西部边界附近和北部发育两条走向近北东—南西向的正断层,西部边界外、东部边界外分别发育两条走向近南北和北东向的正断层。

23号煤层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论证报告

23号煤层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论证报告
滥坝煤矿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有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平硐。矿井划分为一个开采水平,水平标高为+1528m,采用一个水平上下山开采。整个矿井划为两个采区开采,采区煤层间采用联合布置。矿井上部煤组(6、7煤层)划分为二采区,中部煤组(M16煤层)及下部煤组(M23、M27煤层)划分为一采区。采区的划分充分利用了矿井资源,缓解了采区接替关系,充分发挥了矿井的生产能力,井巷工程采用集中布置生产系统优化,巷道维护量小。总之符合采区划分原则及安全、经济、合理性要求。
F69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西南角,切割了14号煤~标五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13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65~71°,断距约2~6m。
F74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浅部东北段含煤地层内,切割了标五~14号煤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17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50°,断距约2~3m。
表1-1-1滥坝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
X
Y
0
2947377
35568001
1
2947012
35568569
2
2945861
35567644
3
2946152
35567118
开采深度:1595m~1416m。
1.2矿井地质概况
1.2.1地层
煤矿区及周边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地层走向总体为南西~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6~28°,一般10~16°左右,由浅到深地层倾角逐渐变小。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茅口组(P2m):主要分布在煤矿区外东南面,岩性以灰岩为主,分上下两段。上段:底部为薄~中层状燧石灰岩及硅质灰岩夹燧石层,为上下段的分段标志;下部以燧石灰岩为主,相变明显;上部为浅灰微带肉红色厚~块状生物灰岩,隐晶质,本段总厚约127~144m。下段:以灰~深灰色厚层状、块状灰岩为主,多含白云质斑块及少许燧石结核,下部夹白云岩。本段总厚约227~244m。

采放比超过1:3放顶煤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模板

采放比超过1:3放顶煤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模板

xxxxx煤业有限公司采放比超过1:3放顶煤开采可行性论证xxxxx煤业有限公司xxxx年x月x日目录第一章开采技术条件 ........................................................................... - 1 -一、地理位置 ............................................................................... - 1 -二、地质构造 ............................................................................... - 5 -三、水文地质 ............................................................................... - 9 -四、工作面布置情况 ................................................................. - 11 -五、煤尘及煤的自然倾向 ......................................................... - 12 -六、瓦斯...................................................................................... - 12 -七、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 - 13 - 第二章矿井生产系统 ......................................................................... - 16 -一、提升系统 ............................................................................. - 16 -二、运输系统 ............................................................................. - 16 -三、通风系统 ............................................................................. - 16 -四、排水系统 ............................................................................. - 17 -五、供电系统 ............................................................................. - 17 -六、“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 - 18 - 第三章目前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 - 22 -一、顶板控制 ............................................................................. - 22 -二、瓦斯防治措施 ..................................................................... - 23 -三、煤尘防治措施 ..................................................................... - 27 -四、防灭火措施 ......................................................................... - 28 -五、防治水措施 ......................................................................... - 31 -第四章技术力量及管理机构 ............................................................. - 37 - 第五章悬移支架放顶煤技术论证 ..................................................... - 38 -一、煤层厚度超限范围情况 ..................................................... - 38 -二、生产工艺技术论证 ............................................................. - 39 -三、“一通三防”技术论证 ....................................................... - 40 -四、防治水方面 ......................................................................... - 41 -五、结论...................................................................................... - 41 -第一章开采技术条件一、地理位置(一)煤矿位置(1)位置、范围xx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市xx镇xx村境内,隶属xx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xx°xx′xx″~xx°xx′xx″,北纬xx°xx′xx″~xx°xx′xx″。

三软煤层放顶煤综采设备考察报告20140120

三软煤层放顶煤综采设备考察报告20140120

三软煤层放顶煤综采设备考察报告2014年1月7日,机电处、宝雨山矿一行6人,到永煤永登公司丰阳煤矿、云盖山二矿,对三软煤层综采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考察。

通过现场察看、听取介绍,并结合了解永煤永锦公司嵩山煤矿三软煤层综采设备使用情况,汇总考察报告如下:一、考察的目的和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两调整两提高、两创新两带动”战略举措,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型矿井实施采煤机械化工艺,针对宝雨山矿、何庄矿“三软”煤层的特殊地质条件,机电处积极联系到类似煤层条件矿井进行学习调研,了解“三软”煤层综采工作面的装备水平、配套能力、工艺选择,选择适应两矿“三软”煤层的综采设备。

二、两矿采煤工作面概况1、宝雨山矿:首采工作面为12121工作面,位于矿井西翼,设计走向长度720米,切巷长120米,可采储量53.3万吨;煤层总厚为1.1~10m,平均4.55m,煤层倾角为10°~23°,平均16°结构较复杂。

工作面老顶为粉、细粒砂岩,直接顶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细粒砂岩,伪顶为薄层状泥岩。

直接底为泥岩及砂质泥岩,老底为中、细粒粉砂岩。

预计2014年6月份贯通,7月份开始安装。

接替工作面为11129工作面,位于矿井东翼,走向长1350米,切眼长180米,可采储量132.3万吨,预计2014年12月底贯通。

2、何庄矿:11030工作面倾斜长98m,走向63m,煤层总厚为1.6~10.2m,平均4.4m,煤层倾角为23°~28°。

11030工作面煤层为三软煤层,顶板、底板都为泥岩。

三、学习考察情况1、丰阳煤矿丰阳煤矿11102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与宝雨山矿、何庄矿近似,具体工作面概况如下:11102工作面切眼平均倾向长度150m;走向长度817m;工作面平均煤厚4.2m;煤层平均倾角32°,设计可采储量为66.06万吨;煤层为三软煤层,顶板、底板都为泥岩。

工作面上、下端头各安装3架端头架,工作面切眼长度150m,支架型号为:ZF3600/16/24(26);工作面布置两部SGZ630/264型(前部和后部)刮板输送机、下顺槽铺设一部SZZ630/110型转载机、一部PLM500型破碎机、一部DSJ80/40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鑫安煤矿深部安全开采技术论证报告

鑫安煤矿深部安全开采技术论证报告

鑫安煤矿深部安全开采技术论证报告鑫安煤矿二00八年六月二十六日编制人:司化汝赵华徐峰梁国新宁强高德文王斌刘绪全审核人:吴文兵目录1、矿井基本情况 (1)1.1 矿井开采的基本情况 (1)1.2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2)1.3 矿井顶底板和冲击地压 (13)1.4 矿井通防的基本情况 (14)2、深部开采顶板控制及冲击地压 (15)2.1采煤工作面顶板岩层运动规律及矿压观测 (17)2.2 深部巷道掘进与支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20)2.3 冲击地压问题 (23)2.4 地应力测试 (24)2.5 安全开采评价 (24)3、深部开采火、瓦斯灾害及其预防控制 (25)3.1 矿井通风系统 (25)3.2 深部开采瓦斯灾害及其预防控制 (28)3.3 深部开采内因火灾及其预防控制 (40)3.4 深部开采地温及其预防控制 (43)3.5 安全开采评价 (46)4、深部开采水害及其预防控制 (47)4.1 矿井含水层 (47)4.2 矿井涌水特征 (47)4.3 矿井水害特征分析 (47)4.4 矿井深部开采水害措施及其有效性分析 (49)4.5 矿井深部开采水害预防与治理方案 (52)4.6 安全开采评价 (56)5、矿井综合安全开采评价结论 (57)5.1矿井安全开采的开采深度警戒线及可靠性总体分析论证 (57)鑫安煤矿深部安全开采技术论证报告1、矿井基本概况1、1矿井开采的基本情况(1)矿井地理位置鑫安煤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宁阳县境内,距宁阳县城约9km。

兖(州)~新(乡)铁路在井田南部约25km处东西向通过,西到菏泽与京九铁路相连,至新乡与京广铁路相接,东至兖州与京沪线和兖石铁路连通。

兖(州)•兰(考)国道公路干线横贯工作区南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

地理坐标:东经116°41′00″~116°45′00″,北纬35°42′00″~35°45′00″,东西长约2~9km,南北宽约1.3~9km,面积约27.8667km2。

二1煤带压开采论证报告

二1煤带压开采论证报告

小河煤矿二1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性评价与防治水设计项目负责:审核:报告编写:目录1前言 (1)2矿井概况 (3)2.1位置与交通 (3)2.1.1位置 (3)2.1.2交通 (3)2.2矿井基本情况 (4)2.3自然地理概况 (7)2.3.1地形和地貌 (7)2.3.2气象和水文 (7)2.3.2.1气象 (7)2.3.2.2水文 (7)2.3.3地震 (8)2.4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9)2.4.1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9)2.4.2以往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11)3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2)3.1矿井地质 (12)3.1.1地层 (12)3.1.2构造 (15)3.1.3岩浆岩 (17)3.1.4煤层 (17)3.1.4.1含煤性 (18)3.1.4.2可采煤层 (18)3.1.4.3煤层稳定性评价 (18)3.2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0)3.2.1概况 (20)3.2.2主要含水层组 (21)3.2.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22)3.3矿井水文地质 (22)3.3.1矿区水文地质单元位置 (23)3.3.2主要含水层 (23)3.3.3主要隔水层 (26)3.3.4含水层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水力联系 (28)4矿井充水因素 (28)4.1充水水源 (28)4.2充水通道 (29)4.3矿井充水状况 (30)4.4矿井涌水量预算 (30)4.5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31)5二1煤层奥灰水带压开采安全性评价 (32)5.1全国有关矿区奥灰水特征及研究现状 (32)5.1.1奥灰水突水特征 (32)5.1.2奥灰突水研究现状 (33)5.2本矿井奥灰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 (35)5.2.1奥灰含水层富水性分析 (35)5.2.2补、径、排关系 (36)5.3煤层至奥灰隔水层性能分析 (36)5.4带压开采安全性分析 (37)5.4.1带压区的划分 (37)5.4.2巷道掘进安全性评价 (37)5.4.3回采过程中安全性评价 (38)6带压开采技术路线及工作重点 (41)6.1带压开采技术路线 (41)6.2工作重点 (42)7带压开采防治水工程 (43)7.1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43)7.1.1奥灰水文观测钻孔设计 (43)7.1.2水文地质自动观测系统 (44)7.1.3水文地质试验 (44)7.2工作面布置及要求 (44)7.3断层防水煤柱留设 (45)7.4掘进巷道防治水工作 (46)7.5工作面防治水工程 (48)8带压开采的技术装备 (49)8.1矿井排水能力 (49)8.2水害应急救援措施 (49)8.3普及突水征兆识别知识 (49)8.4井下水灾避灾路线 (50)9结论与建议 (51)9.1结论 (51)9.2建议 (51)1前言小河煤矿始建于1975年,原属登封市办企业,1977年建成投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二矿综采放顶煤开采可行性技术论证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二矿生产技术科2017年3月22日目录一、矿井概况 (1)1、地理位置与交通 (1)2、矿井地质构造 (1)3、煤层条件及顶底板岩性 (3)4、瓦斯、煤尘 (5)5、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5)二、矿井建设 (6)1、通风系统 (6)2、抽采系统 (6)3、排水系统 (6)4、供电系统 (7)5、提升系统 (7)三、采煤方法确定 (7)1、工作面采煤方法确定 (7)2、工作面参数 (8)3、工作面设备选型及配套 (9)四、顶板、顶煤可冒性分析 (12)1、开采深度 (12)2、煤层强度 (12)3、煤层厚度 (12)4、煤层夹矸 (12)5、煤层顶板 (12)6、顶煤节理裂隙 (13)五、抬顶煤工艺 (13)1、抬顶煤要求 (13)2、抬顶煤工艺 (13)六、放顶煤工艺 (14)七、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及合理性分析 (15)八、瓦斯灾害因素分析及防治 (15)1、矿井历年瓦斯资料统计 (15)2、矿井瓦斯涌出分析 (15)3、瓦斯涌出量结果 (16)4、瓦斯防治 (16)九、煤层、自燃发灭火灾害因素分析及防治 (17)十、水文地质灾害因素分析及防治 (20)1、矿井充水条件 (20)2、矿井充水因素 (21)3、防治措施 (22)十一、总结 (23)云盖山煤矿二矿综采放顶煤开采可行性技术论证一、矿井概况1、地理位置与交通云盖山煤矿云煤二矿位于禹州市西南部35km处得磨街乡境内,行政隶属于磨街乡刘门村。

其地理极值坐标为:东经113°09′33″~113°11′50″,北纬34°07′31″~34°09′10″。

矿区东西长约3km,南北宽约3km,面积6、0064km2。

禹州市通向文殊乡及磨街乡得柏油公路纵贯全区,磨街至神后柏油公路从矿区经过,“村村通”水泥公路网遍布全区。

向北可通往登封、洛阳;向东经禹州市可达许昌市;向南经神垕镇可至郏县、平顶山、宝丰、临汝等地;东南部平禹煤电公司五矿尚有762型窄轨铁路经禹州市至许昌市与京广铁路相接,交通方便。

见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2、矿井地质构造云盖山煤矿二矿就是云盖山井田得一部分,位于井田西南部,本区含煤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与上石盒子组,总厚度约665m,划分9个煤段(以往划分8个煤段),含煤43余层,煤层总厚度11、41m,含煤系数1、72%。

可采煤层4层,二1煤层全区可采,四2、六2、七4煤层局部可采,可采煤层厚度5、82m,可采含煤系数0、88%。

本区位于角子山背斜南翼,景家洼向斜北翼。

矿区基本构造形态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得单斜构造。

煤层倾角13°~20°,走向NE35°~42°;倾向SE55°~48°;区内断裂发育,主要为走向正断层(北东向),并把井田切割为三个块段。

浅部得花沟断层就是井田得上部边界,深部下白峪断层就是井田得下部边界,南部深部得风阳山断层与北部花沟断层组成地垒,西端得牛颈山斜交正断层与风阳山断层组成阶梯状断块,中部发育数条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得小型正断层。

根据补勘三维地震资料,区内落差H≥100m得断层2条,落差50m≤H<100m得断层6条,落差5m≤H <50m 得断层21条,落差H<5m得断层12条。

2、1岩浆岩体分布根据区域资料、钻孔及实际生产揭露,区内浅层无岩浆岩侵入及出露。

2、2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受区域构造得影响,本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且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伴有小型断层与褶皱。

矿区范围内构造形态总体呈平缓得单斜构造,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得产状有一定变化,并伴有断裂及次级小断裂及小规模皱曲发育。

对采区得合理划分与采煤工作面得连续推进有一定影响。

区内无岩浆岩发育。

综上所述,依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十一条规定,云煤二矿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应为中等。

3、煤层条件及顶底板岩性3、1煤层条件矿井主采煤层为二1煤层,二1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大占砂岩(标5)之下,下距太原组顶部灰岩顶面一般5、41~26、94m,平均11、84m。

上距四2煤层160m,距砂锅窑砂岩底68m。

二1煤层厚度0~15、00m,平均3、70m。

总体矿区二1煤层煤厚变化为中间厚两端薄,矿区110线以东有一个较大得薄煤区,局部不可采至无煤。

矿区二1煤层局部煤厚变化比较大。

走向上西南端106勘探线以西,煤层发育稍差,煤层厚度0、73~9m,平均为3、69m;108~110勘探线附近,煤层发育最好得块段,煤层厚度0、88~14、05m,平均为6、57m,煤厚比较稳定;110~矿区边界之间为一条走向宽约1km沿北西方向延伸得薄煤带,为区内煤层发育与保存最差得一个条带,4个钻孔煤厚不可采,煤厚0~7、23m,平均1、46m; 107~109勘探线附近,煤层发育比较好,煤厚0、73~14、05 m,平均为7、04m,煤厚比较稳定,大部分煤厚都在6m以上。

通过矿井生产井巷揭露煤厚,二1煤层煤厚范围0~15、00m,平均5、23m;特别在同一个采区内煤厚变化不大,相比较西部采区得煤厚变化比东部采区煤厚变化大;除东部边界附近煤厚比较薄外,其她区域煤层都比较厚。

二1煤层底板标高为+270m~–260m,埋深80~610m。

根据我矿已采得多个综放工作面,揭露煤层厚度一般均为0、1-14、10之间,平均厚度为4、8米,按采煤机割煤2、2米,放顶煤高度为2、4米,采放比为1:1、09。

3、2 二1煤层顶、底板及夹矸二1煤层结构简单,大部不含夹矸,局部偶见一层或数层薄而不稳定得炭质泥岩、深灰色泥岩或砂岩夹矸。

二1煤层直接顶板多为厚而坚硬得灰白色中粒岩屑石英砂岩(大占砂岩,S d),东北端及中部零星部位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粉砂岩与砂质泥岩;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伪底为炭质泥岩与灰色根土泥岩。

4、瓦斯、煤尘瓦斯:根据2014年河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得批复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根据2016年矿井瓦斯涌出量测定报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5、53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22m³/t。

发火期:根据2014年4月10日洛阳正方圆重矿机械检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检验报告为自燃倾向等级为Ⅲ类,不易自燃。

煤尘爆炸指数:根据2014年4月10日洛阳正方圆重矿机械检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检验报告煤尘爆炸指数为17、99%,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5、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正常涌水量73m3/h,最大125、5m3/h。

依据《河南省禹县矿区云盖山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矿区内划分八个含水层(组),自下而上依次为:寒武系上统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Ⅰ)、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下段(Ⅱ1)及上段(Ⅱ2)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Ⅲ1)及下石盒子组底部(Ⅲ2)砂岩裂隙含水层、下石盒子组四2煤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Ⅳ)、下石盒子组六2煤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Ⅴ)、上统上石盒子组七4煤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Ⅵ)、平顶山段砂岩裂隙含水层(Ⅶ)、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组(Ⅷ)。

其中Ⅲ1、Ⅳ、Ⅴ、Ⅵ诸含水层分别属于二1、四2、六2、七4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漏水钻孔很少,单位涌水量为 0、000346~0、0772 L/s·m,渗透系数为0、00178~0、715m/d,富水性均弱,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主要可采煤层二1煤底板下伏得Ⅱ2、Ⅱ1、Ⅰ含水层均属底板涌水得岩溶裂隙含水层,就是矿井充水得主要来源。

二、矿井建设云盖山煤矿二矿始建于1997年4月,2003年元月正式投产。

2008年技改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设计服务年限19、51年,批准开采二1、四2、七4煤,主采二1煤层。

,现有三个井筒,分别为主立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其中主立井主要担负矿井得煤炭运输任务;副斜井主要担负矿井辅助运输任务;回风立井主要担负全矿回风任务。

1、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主立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得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主通风机选用两台南阳防爆BDK618Ⅱ-6-No、18型高效节能防爆对旋式通风机,额定风量1800~4980m³/min,负压400~2700Pa,一用一备,单台功率2×110kW。

井下通风设施(防突风门、密闭、栅栏等)构筑齐全,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矿井总进风量3924m3/min,总回风量4109m3/min,有效风量3535m3/min,有效风量率90、1%,负压970Pa,等积孔2、72m2。

2、抽采系统矿井建有地面瓦斯抽采泵站,配备4台瓦斯抽放泵,两台2BEK60型水环真空泵,额定工况流量240m³/min,两台2BEF40型水环真空泵,额定工况流量104m³/min,瓦斯抽采主管道采用两趟φ377mm得瓦斯抽放专用复合涂层钢管与φ315/225mm聚乙烯瓦斯抽采支管连接形成抽采系统,并实现分源抽放。

3、排水系统+60m泵房安装4台MD155-67×7型耐磨多级离心泵,两趟Φ219mm 排水管路经管子道、回风下山敷设,再沿回风立井到地面,2016年4月联合试运转三泵两管,实际最大排水能力为405、6m3/h,泵房主副水仓容量为1080m3。

-60m泵房安装4台MD280-65×10型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两趟φ273mm排水管路通过回风下山、回风立井排至地面,2016年4月联合试运转三泵两管,实际最大排水能力为808、1m3/h,泵房主副水仓容量为2800m3。

4、供电系统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Ⅰ云煤线来自云盖山变电站一段母线4#柜,供电电压10kV,供电距离4、3km,线路型号为LGJ-120;Ⅱ云煤线来自云盖山变电站二段母线26#柜,供电电压10kV,供电距离4、5km,线路型号为LGJ-120。

地面变电所共安装21台高压柜,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地面主变压器两台,供给地面生产生活用电,低压母线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主扇风机、瓦斯抽放站、主井车房、压风机房、副井车房均实现了双回路供电。

井下供电由地面变电所两趟MYJV32-3×120高压电缆入井至井下+60m变电所。

5、提升系统主立井担负提煤任务,井筒深度248m,直径3、3m,双箕斗提升,提升高度250、5m。

提升机型号为2JK2×1-20,配套BD+AP-10型变频电控柜,具有手动、自动、检修工作模式,可实现全自动化操作。

副斜井(巷)采用串车提升,主要用于提升矸石、下放物料。

运送人员采用四部架空乘人装置,实现了人员下车即可到达工作面上下顺槽。

三、采煤方法确定1、工作面采煤方法确定井田内二1煤层层位稳定,煤厚0~15、00m,平均5、23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