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操作规范

动静脉内瘘操作规范
动静脉内瘘操作规范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操作规程

一、手术目的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并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的患者。

(1)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v 25ml/min或血清肌酐〉4mg/dl

(352 ^mol/L),应考虑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 2)老年患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尽早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2、绝对禁忌证

( 1 )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

(2)患者前臂ALLEN式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

3 、禁忌证

( 1 )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 3 个月。

( 2)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获低血压患者。

( 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 4)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三、术前评估

1、血管条件预期选择的静脉直径 > 2.5mm且该侧肢体近心端深静脉和/或中心静脉无明显狭窄、明显血栓或邻近组织病变;预期选择的动脉直径

> 2.0mm选择上肢部位时,应避免同侧存在心脏起搏器,选择前臂端端吻合术式,患者同肢体的掌动脉弓应完整。

2、手术部位

(1)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先远心端后近心

(2)可选用的血管: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最常用。

(3)血管吻合方式常选择动、静脉端端吻合。(4)全身状态和凝血功能术前应对患者心脏、肺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和循环血液动力学状态进行充分评估,检测血常规、凝血指标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四、操作步骤(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

1、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手术侧上肢外旋外展,平放于手术操作台上。用手术画线笔或龙胆紫棉签标记动静脉血管走行。

2、常规碘伏消毒、铺巾。

3、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也可以采取臂丛麻醉。

4、在桡动脉和头静脉之间纵行切开皮肤3?4cm,切口选择应尽量能充分暴露桡动脉及头静脉,便于分离血管。若动脉与静脉相距较远,也可在动脉和静脉侧分别做两个纵行切口。

5、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寻找并游离头静脉,结扎并切断近心端分支,分支血管靠近头静脉主干的残端留取不易过短,以免结扎时引起头静脉狭窄。

6、头静脉游离长度为2?3cm,以能搭到桡动脉处为宜,远端穿1号或0 号丝线备用。

7、术者食指触及桡动脉搏动,游离皮下组织,血管钳分离腕掌侧韧带,用弯血管钳前端挑出动脉鞘,穿一根专用皮筋牵拉,打开动脉鞘,小心分离与之伴行的静脉,游离桡动脉 1.0?1.5cm 并结扎分支,再穿一根专用皮筋备用。

8、用血管钳挑起已游离好的头静脉并确保头静脉无扭曲,近心端夹血管夹,

远心端结扎。在远心端斜行剪断头静脉,5ml 注射器接无创针头(可用18 号或20号无翼套管针外芯),1: 1肝素生理盐水(肝素100mg:生理盐水100ml )注入头静脉管腔冲洗残余血液,如头静脉细小,可作液性扩张。

9、血管吻合端端吻合:动脉近心端夹血管夹,远心端结扎,于远心端切断动脉,若动脉管径较细,可剪一斜面。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采用7-0尼龙线先作两定点吻合,并作牵引用,然后作动静脉前壁和后壁连续或间断吻合,针距间隔大约1mm,吻合口大小6~8mm为宜。吻合完毕后,打开动脉血管夹。

1 0、用手触摸到吻合口血管震颤,说明内瘘通畅。若吻合口漏血速度快,可以补针,如轻度漏血,可以轻压吻合口数分钟,一般都能止血,必要时也可局部敷用凝血酶或生物蛋白胶。检查无渗血后,可给与庆大霉素5ml 冲洗切口,缝合皮肤(注意缝合皮肤不易过紧,以免压迫瘘口影响瘘的血流量)。

五、术后处置

1 、抗凝药使用:如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或血压较低,且术后无渗血,可给予全身抗凝,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等,也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但要注意个体化。

2、术后渗血:如渗血较少可轻压止血,压迫时注意保持血管震颤的存在;如有较多渗血需要打开伤口,寻找出血点并结扎止血。

3、功能检查:术后静脉能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术后早期应多次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血栓形成,及时处理。

4、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5、每3日换药1 次,1 0 ~ 1 4天拆线,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

6、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

7、术后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手术侧禁止测量血压,术后 2 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带。

9、术后24 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六、内瘘的成熟与使用

1、促使内瘘尽快“成熟”在术后1 周且伤口无感染、无渗血、愈合良好的情况下,每天用术侧手捏握皮球或橡皮圈数次,每次3~5min;术后2周可在上

臂捆扎止血带或血压表袖套,术侧手做握拳或握球锻炼,每次1?2mi n,每天

可重复10~ 20 次。

2、内瘘成熟至少需要4周,最好等待8~12 周后再开始穿刺。若术后8周静脉还没有充分扩张,血流量v 600ml/min,透析血流量不足(除外穿刺技术因素),则为内瘘成熟不良或发育不全。术后 3 个月尚未成熟,则认为内瘘手术失败,需考虑制作新的内瘘。

3、穿刺血管的选择:动静脉内瘘初次穿刺时,首先要观察内瘘血管走向, 以触摸来感受所穿刺血管管壁的厚薄、弹性、深浅及瘘管是否通畅。通畅的内瘘触诊时有较明显的震颤及搏动,听诊时能听到动脉分流产生的粗糙吹风样血管杂音。

4、穿刺顺序与方法:内瘘的使用要有计划,一般从内瘘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阶梯式或纽扣式穿刺,然后再回到远心端,如此反复。不要轻易在吻合口附近穿刺和定点穿刺。

5、穿刺针选择:在动静脉内瘘使用的最初阶段,建议使用小号(17G或

16G)穿刺针,并采用较低的血流量(200?250ml/min ),以降低对内瘘的刺激与损伤。

使用3?5次后,再选用较粗的穿刺针(16G或15G),并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血流量(250?350ml/min )。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程序

腹腔穿刺术得操作程序 一、准备工作: (一)病人得准备: 1。术前先向患者解释将要进行得操作,取得患者得理解与配合。 2.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过敏史,并签手术同意书。 3.术前复核病人得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二)器材得准备: 血压计、皮尺。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2%利多卡因5mlX1支。无菌手套两对。一次性口包、帽子。消毒物品:棉枝、碘伏。消毒性止血钳一把。无菌方纱一块(用来打开利多卡因用)。如要进行诊断性穿刺得,需要准备试管与空瓶(送腹水常规、生化及病理等用)。容器(装剩余得腹水)。腹围。急救物品(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肾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洛贝林、阿拉明等)。 (三)操作者得准备: 1.复习腹腔穿刺术得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其处理、。 2.吸收。 3.戴口包、帽子。 二、操作过程: 1、准备: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体检: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以观察病情变化。术前并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已确认有腹水。 3、体位: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4、穿刺点得选择: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右1。5cm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得交点、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须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定位后需用龙胆紫标记。 5.消毒: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2次,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得直径15cm,第二次得消毒范围不要超越第一次得范围;带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6、麻醉: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2%利多卡因逐层做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皮下打皮丘(直径5~10mm),再沿皮下,肌肉、腹膜等逐层麻醉。麻醉得重点在于皮肤与腹膜得麻醉、 7、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路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抽取与引流腹水。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得20ml

十种静脉穿刺技巧

十种静脉穿刺技巧 静脉穿刺作为临床护士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其熟练度、精准度直接体现出临床护士对于这项专业技术操作的掌握情况,现将收集到的一些静脉穿刺方法和个人临床的小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在临床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1、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2、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2)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对指趾静脉穿刺、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4、非握拳穿刺法:常规法在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才松拳。而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主张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使血管突出于该部位、易于穿刺,另外嘱患者紧握拳,数秒钟再让其半握拳(拳心呈空虚状态),亦可嘱其反复握拳、松拳。采取反复握拳、松拳,能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穿刺时握拳影响穿刺者的操作灵活性,且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角度大,需将针头上挑,病人痛苦大,而且手背皮肤高度紧张,压迫血管致管腔变瘪,进针后易穿透血管,再且血管被拉长,穿刺时若针尖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后,由于血管轻微回张,针尖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出现穿刺局部慢渗,胖大现象,而不握拳时上述现象较少见,减少了病人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运用。 5、穿破后的补救方法:对静脉穿刺时扎穿血管后,采用指压扎穿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即扎穿血管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当有回血停止,立即指压扎穿部位,同时松开止血带,用1条胶布固定针柄。先以指重压1s左右,然后打开输液调节器,手指轻按以液体能缓慢通过为准,观察1min左右无外渗可停止按压,胶布固定针头,调整滴数。认为此法特别适用于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一)病人的准备: 1.术前先向患者解释将要进行的操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过敏史,并签手术同意书。 3.术前复核病人的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二)器材的准备: 1.血压计、皮尺。 2.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 3.2%利多卡因5mlX1支。 4.无菌手套两对。 5.一次性口包、帽子。 6.消毒物品:棉枝、碘伏。 7.消毒性止血钳一把。 8.无菌方纱一块(用来打开利多卡因用)。 9.如要进行诊断性穿刺的,需要准备试管和空瓶(送腹水常规、生化及病理等用)。 10.容器(装剩余的腹水)。 11.腹围。 12.急救物品(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肾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洛贝林、阿拉明等)。 (三)操作者的准备: 1.复习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其处理。。 2.吸收。 3.戴口包、帽子。 二、操作过程: 1.准备: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体检: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以观察病情变化。术前并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已确认有腹水。 3.体位: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4.穿刺点的选择: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右1.5cm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交点。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须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定位后需用龙胆紫标记。 5.消毒: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2次,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直径15cm,第二次的消毒范围不要超越第一次的范围;带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6.麻醉: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2%利多卡因逐层做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皮下打皮丘(直径5~10mm),再沿皮下,肌肉、腹膜等逐层麻醉。麻醉的重点在于皮肤与腹膜的麻醉。 7.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路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抽取和引流腹水。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尖进行穿刺。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评分标准

腹膜腔穿刺术 腹膜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指对有腹腔积液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进行腹腔穿刺,抽取积液的操作过程。 [适应症] 1、抽取腹水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2、对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使患者难以忍受时,可放出适量的腹水,减轻腹腔的压力,缓解压迫症状。一般每次放液不超过3000ml-6000ml。 3、腹腔内注入药物,如注射抗生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如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噻替派、自力霉素等,以协助治疗疾病。 4、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5、进行诊断性穿刺,已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 6、拟行腹水回输者 [禁忌症] 1、严重肠胀气。 2、妊娠。 3、躁动而不能合作者或肝性脑病先兆者。 4、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引起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5、有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巨大卵巢肿瘤、包囊虫病者。 6、出血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者。 7、局部皮肤感染,应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操作。 [准备工作] 1、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 2、查“凝血分析”,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相应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施。 3、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 4、器械准备: (1)腹腔穿刺包:内有弯盘1个、止血钳2把、组织镊1把、消毒碗1个、消毒杯2个、腹腔穿刺针(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1个、无菌洞巾、纱布2-3块、棉球、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等,必要时加抗凝剂);5ml、20ml或50ml注射器各1个及引流袋(放腹水时准备)(由助手打开包装,术者戴无菌手套后放入穿刺包内)。 (2)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碘酒、乙醇、胶布、局部麻醉药(2%利多卡因10ml)、无菌手套2个。 (3)其他物品:皮尺、多头腹带、盛腹水容器、培养瓶(需要做细菌培养时)。如需腹腔内注药,准备所需药物。 5、B超检查定位。 [操作方法] 1、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洗手:术者按7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准备操作。 3、放液前应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脉博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4、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体位,如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协助病人解开上衣,松开腰带,暴露腹部,背部铺好腹带(放腹水时)。

浅谈静脉穿刺技巧

浅谈静脉穿刺技巧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护理操作之一,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患者采血、输液,都需要成功的静脉穿刺。 标签:静脉穿刺;技巧 静脉穿刺用于采血标本、静脉输液。合格的护理人员必须尽量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成功的穿刺可以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可以减少患者的穿刺痛苦,在抢救患者生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1]。特别是抢救危重患者时,熟练的操作能迅速的建立静脉通道,避免延误抢救时间而错失良机。通过近30年的临床工作及观察,总结出如下的静脉穿刺、技巧及经验。 1 静脉穿刺的道德要求 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穿刺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利益。因为它是一项实际操作,要多学、多练、多操作、勤奋进取,认真总结每次穿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原因。以熟练的操作技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服务。静脉穿刺又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任何环节的疏忽大意都会影响患者的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在为患者静脉穿刺时要有同情心和责任心,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反复穿刺。做到关心、体贴、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 静脉穿刺的心理准备 在操作前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胆大、心细。排除一切干扰。少数患者静脉穿刺困难,尤其是小孩、多病、慢性病、肥胖、肝硬化患者等,具有静脉穿刺的挑战性。加上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不安,可用适当的语言加以安慰,给予患者亲切感和安全感。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一次成功,减少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3 系止血带的方法 两手将有弹性的橡胶管拉长,系在需要穿刺的血管上方6~7 cm处,松紧适当。过紧、时间过长会使肢端发紫、疼痛,反而不利于穿刺,因此使静脉刚好充盈为宜。 4 调节器的位置 调节器应夹到茂菲氏滴管的下端,根据虹吸原理,负压较大,针头进入血管时,血液容易回到针管内,可以很好的避免不回血现象,降低穿刺难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动静脉内瘘操作规范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操作规程 一、手术目的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并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的患者。 (1)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25ml/min或血清肌酐>4mg/dl(352μmol/L),应考虑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2)老年患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尽早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2、绝对禁忌证 (1)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或因邻近病变影响静脉回流。 (2)患者前臂ALLEN试验阳性,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 3、禁忌证 (1)预期患者存活时间短于3个月。 (2)心血管状态不稳,心力衰竭未控制获低血压患者。 (3)手术部位存在感染。 (4)同侧锁骨下静脉安装心脏起搏器导管。 三、术前评估 1、血管条件预期选择的静脉直径≥2.5mm,且该侧肢体近心端深静脉和/或中心静脉无明显狭窄、明显血栓或邻近组织病变;预期选择的动脉直径≥2.0mm,选择上肢部位时,应避免同侧存在心脏起搏器,选择前臂端端吻合术式,患者同肢体的掌动脉弓应完整。 2、手术部位 (1)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先远心端后近心端。(2)可选用的血管: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最常用。 (3)血管吻合方式常选择动、静脉端端吻合。

(4)全身状态和凝血功能术前应对患者心脏、肺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和循环血液动力学状态进行充分评估,检测血常规、凝血指标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四、操作步骤(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 1、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手术侧上肢外旋外展,平放于手术操作台上。用手术画线笔或龙胆紫棉签标记动静脉血管走行。 2、常规碘伏消毒、铺巾。 3、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也可以采取臂丛麻醉。 4、在桡动脉和头静脉之间纵行切开皮肤3~4cm,切口选择应尽量能充分暴露桡动脉及头静脉,便于分离血管。若动脉与静脉相距较远,也可在动脉和静脉侧分别做两个纵行切口。 5、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寻找并游离头静脉,结扎并切断近心端分支,分支血管靠近头静脉主干的残端留取不易过短,以免结扎时引起头静脉狭窄。 6、头静脉游离长度为2~3cm,以能搭到桡动脉处为宜,远端穿1号或0号丝线备用。 7、术者食指触及桡动脉搏动,游离皮下组织,血管钳分离腕掌侧韧带,用弯血管钳前端挑出动脉鞘,穿一根专用皮筋牵拉,打开动脉鞘,小心分离与之伴行的静脉,游离桡动脉1.0~1.5cm并结扎分支,再穿一根专用皮筋备用。 8、用血管钳挑起已游离好的头静脉并确保头静脉无扭曲,近心端夹血管夹,远心端结扎。在远心端斜行剪断头静脉,5ml注射器接无创针头(可用18号或20号无翼套管针外芯),1:1肝素生理盐水(肝素100mg:生理盐水100ml)注入头静脉管腔冲洗残余血液,如头静脉细小,可作液性扩张。 9、血管吻合端端吻合:动脉近心端夹血管夹,远心端结扎,于远心端切断动脉,若动脉管径较细,可剪一斜面。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采用7-0尼龙线先作两定点吻合,并作牵引用,然后作动静脉前壁和后壁连续或间断吻合,针距间隔大约1mm,吻合口大小6~8mm为宜。吻合完毕后,打开动脉血管夹。 10、用手触摸到吻合口血管震颤,说明内瘘通畅。若吻合口漏血速度快,可以补针,如轻度漏血,可以轻压吻合口数分钟,一般都能止血,必要时也可局部敷用凝血酶或生物蛋白胶。检查无渗血后,可给与庆大霉素5ml冲洗切口,缝合皮肤(注意缝合皮肤不易过紧,以免压迫瘘口影响瘘的血流量)。

浅谈静脉穿刺困难的解决办法

浅谈静脉穿刺困难的解决办法 目的针对不同患者在临床静脉穿刺的技术,分析提高周围静脉穿刺技术的方法及影响穿刺成功的因素。方法针对不同患者的血管特点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的病例患者应该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方法,归纳穿刺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以及提高周围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技巧。结果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静脉穿刺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根据不同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静脉穿刺方法,娴熟地掌握其基本操作技能,较快速度使穿刺一次成功,并减少患者痛苦,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标签:静脉穿刺;解决办法 静脉穿刺输液输血在临床治疗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如何以较快速度使穿刺一次成功,并减少患者痛苦,是对我们每位护士最基本的要求[1]。本人通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几种静脉穿刺困难的解决办法,现介绍如下。 1脆性大的静脉 长期慢性缺氧或一部分老年人静脉血管脆性较大,稍不注意,在输液过程中,针头容易穿出血管,液体渗入皮下。在穿刺时,应选择容易将针头固定牢的部位,根据患者胖瘦程度,血管的解剖位置,精确判断静脉深浅程度[2]。选用坡面小的针头顺血管上方部位进针,并小心固定,嘱咐患者穿刺部位不要摆动。 2活动度大的静脉 皮下脂肪较少的患者,进针时血管容易左右活动,我们选用左手食指固定血管上端,左手拇指固定血管下端,在血管上方以30°斜角进针,见回血后,针头沿血管方向平行进入少许,固定针头。 3暴露不明显的静脉 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多,静脉往往不易暴露,但血管较固定,我们可根据血管解剖位置,触摸到有弹性的血管,采用针头与皮肤斜角稍大一些的角度进针,见回血后,针头稍挑起顺血管方向进入少许即可。水肿患者血管暴露不明显,根据血管解剖位置选好穿刺部位,用手指按压局部,使皮下水肿暂时消失,再行穿刺。 4空虚静脉 大失血患者,缺水呕吐腹泻等失液患者由于血容量急剧减少,静脉空虚,进行这类血管穿刺较为困难,应采取挑起进针法,即小心地把针头刺入血管肌层,将针头放平,针头稍微挑起使血管前后壁分离,针头斜面滑入血管内有落空感,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

血液透析病人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 【摘要】对7例需长期实施血液透析的病人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术的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根据内瘘特点采用相应的穿刺方法及护理。结果7例病人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使用过程中无一例因穿刺及护理不当造成堵塞、皮下血肿,血流量均能满足透析的需求。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技巧;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而血管通路的建立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外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常用部位为桡动脉头静脉途径。我院2009年3月—2010年6月对7例因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堵塞造成内瘘无法利用的尿毒症病人,选择上臂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术(高位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使透析治疗顺利进行,同时有针对性地研究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6月我院以高位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病人7例,其中男4例,女3 例;年龄35岁~68岁,平均5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3例;一般每周透析2次或3次,每次4.0 h~4.5 h。本组病人均选择上臂肘部行肱动脉头静脉吻合,双上肢血管条件相似时,选择非惯用侧,以左手为主,减少术后对病人生活的干扰。手术后2 d~25 d,密切观察内瘘搏动情况,用手触摸有无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1.2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 1.2.1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相对较直而又有弹性的血管段穿刺,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一般选择血管穿刺时先穿血管的近心端(静脉端),再穿动脉端(远心端),最初使用时,可以另选一处穿刺做动脉血管,静脉回路用普通静脉,直到内瘘完全成熟。国内也有一些经验表明,对血管条件好、动脉直径2 mm以上、吻合口0.6 mm以上的内瘘,提前使用并未缩短内瘘的使用寿命。 1.2.2穿刺点的选择 动脉穿刺点应离内瘘吻合口至少5 cm以上,以免损伤吻合口。静脉针尖指向近心端,动脉针指向吻合口方向,也可指近心方向。两穿刺点之间相距8 cm以上(最少应>5 cm),切记避免与动脉穿刺在同一根血管上,以减少再循环。透析时的穿刺方法有3种。①绳梯式穿刺:穿刺点均匀分布在造瘘的血管上,每次穿刺均匀破坏某一局部血管弹力纤维的连续性,使血管均匀轻度扩张,适用于血管较细的病人。②纽扣眼式穿刺:每次穿刺的部位方向,角度一致,而成一通道的穿刺部位,但不会引起血管扩张,适用于内瘘好、血管粗而直的病人。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程序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程序 一、准备工作: (一)病人的准备: 1.术前先向患者解释将要进行的操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过敏史,并签手术同意书。 3.术前复核病人的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二)器材的准备: 血压计、皮尺。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2%利多卡因5mlX1支。无菌手套两对。一次性口包、帽子。消毒物品:棉枝、碘伏。消毒性止血钳一把。无菌方纱一块(用来打开利多卡因用)。如要进行诊断性穿刺的,需要准备试管和空瓶(送腹水常规、生化及病理等用)。 容器(装剩余的腹水)。腹围。急救物品(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肾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洛贝林、阿拉明等)。 (三)操作者的准备: 1.复习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其处理。。 2.吸收。 3.戴口包、帽子。 二、操作过程: 1.准备: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体检: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以观察病情变化。术前并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已确认有腹水。 3.体位: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4.穿刺点的选择: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右1.5cm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交点。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须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定位后需用龙胆紫标记。 5.消毒: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2次,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直径15cm,第二次的消毒范围不要超越第一次的范围;带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6.麻醉: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2%利多卡因逐层做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皮下打皮丘(直径5~10mm),再沿皮下,肌肉、腹膜等逐层麻醉。麻醉的重点在于皮肤与腹膜的麻醉。 7.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路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抽取和引流腹水。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

腹腔穿刺术操作教学内容

腹腔穿刺术操作

腹腔穿刺术操作脚本 Abdominocentesis 1.目的:抽取积液用于检查腹腔积液性质、给药、放腹水,进行诊断和治疗。 2.适应证: 2.1. 诊断性腹腔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需放腹水缓解症状。 2.3. 腹腔内注射药物协助治疗疾病。 2.4. 腹腔镜前腹穿以形成人工气腹。 2.5. 施行腹水浓缩回输术。 2.6. 诊断性(如腹部创伤时)或治疗性(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灌洗。 3.禁忌症: 3.1. 凝血及止血功能严重障碍,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3.2. 患者有肝性脑病或肝性脑病前兆。 3.3. 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腹腔内巨大肿瘤。 3.4. 麻痹性肠梗阻及腹腔粘连。 3.5. 妊娠期。 3.6 . 重度电解质紊乱。 3.7. 全身状况差,生命体征不平稳。 3.8.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3.9. 穿刺部位有瘢痕或皮肤感染如脓皮病或带状疱疹。 4.操作前准备:

A、材料准备: 消毒物品(手消、安尔碘、棉签)、一次性使用无菌腹穿包、止血钳 1把、5ml注射器1支,50ml注射器1支,2%利多卡因注射液1支, 无菌手套一付,送检腹水用的试管若干支、洁净的500ml(250ml)的 注射液瓶、皮尺、多头腹带,血压计、听诊器。 B、操作者准备: 1、核对患者信息,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2、明确适应证,排除禁忌症。 3、向患者和(或)委托人说明病情,腹腔穿刺目的,操作可能出现的 不良发应和并发症,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及相关责任如何承担。 4、签署腹穿操作同意书。 5、手消液清洁双手,戴好帽子、口罩。 6、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C、患者准备: 1、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有尿潴留者先导尿。 2、请配合操作,不要乱动,.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 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5. 具体操作步骤: 5.1.选择适宜穿刺点。(可用记号笔在所选穿刺点做标记。) 一般选择左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点处(反麦氏点)。 腹水量少做诊断性穿刺可选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的交 点,向穿刺一侧侧卧。

内瘘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内瘘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姓名:成绩: 项目分值内容扣分备注准备 质量标准10分 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0.5分,洗手0.5分,戴口罩0.5分 2、评估病人:了解穿刺部位皮肤情况,血管通路情况2分, 透析期间有无出血现象2分 3、用物准备:无菌盘内置无菌巾,内瘘穿刺针2根,抗凝剂, 棉球数个,0.5%碘伏,棉签、止血带、胶布、缺一项扣0.5 分 操作 流程质量标准70分 1、核对抗凝剂种类、剂量2分,检查药液的性状1分,配置 时间1分,注射器的有效期1分,有无漏气1分,准确抽 取需要量2分 2、将用物携至床旁2分,核对姓名床号2分,向病人解释2 分。 3、检查穿刺针的有效期1分,有无漏气1分,以生理盐水预 冲内瘘穿刺针2分,根据需要连接肝素2分 4、准备胶布1分,暴露穿刺部位2分,铺上无菌治疗巾2分 5、选择静脉穿刺点2分,嘱病人握拳1分,消毒皮肤2遍, 直径10cm以上2分,距穿刺点6cm上方扎止血带,内瘘充 盈患者无需扎止血带2分 胶布固定穿刺针2分,注射肝素2分,剂量按个体化原则, 遵医嘱执行2分 6、选择动脉穿刺点2分,要求动脉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3cm 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10cm以上为宜1分,同法穿刺 内瘘动脉端7分,见有回血说明穿刺成功2分,嘱病人松 拳,松止血带2分,胶布固定2分,盖上治疗巾2分 7、清理用物1分,整理床单位1分 8、洗手1分,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5分 结束 质量标准20 1、无菌操作5分 2、娴熟流畅3分,程序正确2分 3、用物污物处置恰当5分 4、回答正确5分

注意事项:1用含碘消毒液消毒时,需要待干时间;消毒一个部位,穿刺一个部位。 2 2次穿刺之间距离应大于0.5厘米,移植物血管搭桥内瘘的穿刺部位避免在同一水平线上,护士对同一病人穿刺不能超过3次。 3 穿刺前严格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如有异常请医生诊查后方可穿刺。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要点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6-04-19T14:28:20.5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孔华萍 [导读] 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室 225300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维持有效透析的基础,也是目前临床上血液透析患者能够长期使用的稳定的血管通路[1]。 孔华萍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透室 2253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巧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共56例,患者均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穿刺技巧和护理要点。结果:56例患者经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54例血流量充足,能顺利完成透析,2例发生内瘘闭塞,其发生率为3.6%(2/56)。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和临床护理要点,并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护理和监测方法,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内瘘闭塞等并发症的出现率,并延长内瘘使用的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血液透析穿刺技巧动静脉内瘘护理要点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维持有效透析的基础,也是目前临床上血液透析患者能够长期使用的稳定的血管通路[1]。而在建立动静脉内瘘时,如果穿刺技术不成熟,那么将可能造成血管狭窄、内瘘血流量不足、出血或渗血、形成血栓、出现动脉瘤、穿刺困难等并发症,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痛苦[2]。动静脉内瘘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维持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3]。在本次研究中,对行动静脉内瘘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穿刺技巧和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在18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10.5)岁;内瘘使用时间为4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3.4±0.7)年。原发疾病包括: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例梗阻性肾病患者。患者每周进行2次-3次血液透析治疗,时间为8小时-12小时。 1.2 方法 1.2.1 穿刺技巧。在穿刺前,应对内瘘进行检查和评估,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存在感染或破损,瘘管是否存在狭窄,吻合口是否存在震颤,从而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在确定瘘管通畅后,再对穿刺点进行选择,通常动脉穿刺点应与内瘘吻合口距离大约5cm以上,而静脉穿刺点应与动脉穿刺点距离8cm以上,以提高透析质量。在整个穿刺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年纪、血管条件对穿刺方法和进针角度进行确定。由于部分老年患者的血管较脆、皮肤的弹性较差,因此应使用斜穿法进行穿刺;而针对年轻患者,由于皮肤的弹性较好,肌肉的紧张度较高,因此针头应与皮肤呈30°-40°角,并快速进针,从而降低对患者血管壁和皮肤的损伤。为了避免穿刺点出现渗血、假性动脉瘤或血肿,应经常对穿刺点进行更换,可使用绳梯式穿刺法,将进针点从上到下逐渐移动,并反复循环,从而帮助血管壁的均匀扩张和修复。在穿刺后压迫止血时应注意压迫的时间、力度和位置,以能够扪及震颤、不渗血和听到血管杂音为标准,压迫的时间通常应在30分钟以内。 也可对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钝针扣眼穿刺法:同样要对患者的内瘘通畅情况先进行评估,。护理人员每次穿刺时都用相同的进针角度、进针点和进针深度,在重复8次-10次后,形成皮下隧道,然后改用钝针,将血痂作为穿刺进针的标识,在穿刺前剔除血痂后将钝针的针尖朝上缓慢进针,并顺着皮下隧道将针头轻轻捻转并进入血管,使用无菌敷贴将其固定牢固。这种方法既能有效地防止内瘘血管瘤形成,又能减少穿刺点出血, 还能降低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 穿刺失败的处理:一旦动脉穿刺失败,患者的血管将出现血肿。这时护理人员应确认内瘘针是否在血管内,如果血肿较小,可略微加压保护穿刺处,并将血液迅速引入血路管当中,从而降低血管中的压力。在此基础上,严密观察血肿,若血肿不再增大,那么可继续治疗;如果血肿增大,那么应立即拔针,并在穿刺点的远心端进行重新穿刺,同时对原穿刺点进行严密观察,查看是否还存在渗血。针对较大的血肿,护理人员应立即按压,并使用胶布进行固定,冰袋冷敷8小时,在24小时后再使用50%硫酸镁进行热敷和芦荟外敷,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或者使用喜辽妥软膏对血肿处进行外敷,每日3次。 1.2.2 临床护理要点如下。 1.2.2.1 术前护理。在行动静脉内瘘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在患者术侧肢体进行动脉或静脉穿刺。此外,应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尽量不要造成皮肤破损,以防术后感染的出现。 1.2.2.2 术后护理。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24小时可做手指运动,3天即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每天进行握拳运动,一次15分钟,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术后5-7天开始进行强化护理,以促进内瘘早日成熟[4]。在包扎伤口时,注意松紧适度,避免瘘口受到压迫,禁止在患侧进行输液或血压测量。护理人员应对内瘘的血管震颤、杂音、伤口是否渗血、是否存在分泌物、是否红肿等进行严密观察,并定时换药。 1.2.2.3 并发症护理。值得注意的是,内瘘闭塞是动静脉内瘘主要的并发症之一,除手术原因外,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高凝、低血压、休克、使用促红素、反复定点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压迫止血不当等原因有关。我们科室内瘘闭塞的是两位女患者,一位在家劳动出汗后未补充水分,另一位是冬天套袖套压迫了内瘘,都没有重视导致内瘘闭塞,所以,患者的健康宣教很重要,我们科安排了专门的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要求每位患者都能自述内瘘功能的判断方法,以及如何维护内瘘功能等日常注意事项。一旦出现内瘘摸其无震颤,听其无猫喘,并有疼痛感,应立即就医,通过早期溶栓或能避免内瘘闭塞.。两位患者因超过24小时采取内瘘修补术后重建血管通路。 2 结果 56例患者经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54例血流量充足,能顺利完成透析,2例发生内瘘闭塞,其发生率为3.6%(2/56). 3 讨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是其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是患者进行顺利治疗的基础和保证。但是如果在建立瘘管时出现护理不当、操作失误等情况,就可能造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闭塞或者损伤血管壁[5]。因此在穿刺时,应注意穿刺的技巧,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嘱咐患者一旦发现瘘管出血、疼痛、感染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禁止患者在造瘘的侧肢体上进行血压测量、抽血、输液、静脉注射等。此外,应要求患者穿着宽松衣物,穿刺手臂不能受压和负重,在透析前对瘘侧的皮肤

腹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

腹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 Ⅰ. 目的:肿瘤专业腹腔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从而确保腹腔穿刺术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Ⅱ. 范围:适用于肿瘤专业临床。 Ⅲ. 规程: 1. 方法 1.1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1.2 患者取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1.3 选择适宜的穿刺点: 1.3.1 左下腹脐与骼前上刺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1.3.2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1.3.3 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1.3.4 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1.4常规清毒,戴无菌手套,盖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利多卡因作局部麻痹。 1.5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 1.6 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 1.7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二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 1.8放液后拨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2. 注意事项: 2.1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2.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 2.3 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2.4 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到壁层腹膜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入。如仍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 2.5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2.6有肝性脑病先兆、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病及卵巢囊肿者禁忌穿刺。 Ⅳ. 参考依据:《医疗护理操作常规》、《诊断学》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知识讲解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 程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一)病人的准备: 1.术前先向患者解释将要进行的操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过敏史,并签手术同意书。 3.术前复核病人的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二)器材的准备: 1.血压计、皮尺。 2.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 3.2%利多卡因5mlX1支。 4.无菌手套两对。 5.一次性口包、帽子。 6.消毒物品:棉枝、碘伏。 7.消毒性止血钳一把。 8.无菌方纱一块(用来打开利多卡因用)。 9.如要进行诊断性穿刺的,需要准备试管和空瓶(送腹水常规、生化及病理等用)。 10.容器(装剩余的腹水)。 11.腹围。 12.急救物品(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肾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洛贝林、阿拉明 等)。

(三)操作者的准备: 1.复习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其处理。。 2.吸收。 3.戴口包、帽子。 二、操作过程: 1.准备: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体检: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以观察病情变化。术前并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已确认有腹水。 3.体位: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4.穿刺点的选择: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右1.5cm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交点。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须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定位后需用龙胆紫标记。 5.消毒: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2次,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直径15cm,第二次的消毒范围不要超越第一次的范围;带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6.麻醉: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2%利多卡因逐层做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皮下打皮丘(直径5~10mm),再沿皮下,肌肉、腹膜等逐层麻醉。麻醉的重点在于皮肤与腹膜的麻醉。 7.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路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抽取和引流腹水。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尖进行穿刺。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尖

腹腔穿刺术操作

腹腔穿刺术操作脚本 Abdo minocen tesis 1. 目的:抽取积液用于检查腹腔积液性质、给药、放腹水,进行诊断和治疗。 2. 适应证: 2.1. 诊断性腹腔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2. 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需放腹水缓解症状。 2.3. 腹腔内注射药物协助治疗疾病。 2.4. 腹腔镜前腹穿以形成人工气腹。 2.5. 施行腹水浓缩回输术。 2.6. 诊断性(如腹部创伤时)或治疗性(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灌洗。 3. 禁忌症: 3.1. 凝血及止血功能严重障碍,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3.2. 患者有肝性脑病或肝性脑病前兆。 3.3. 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腹腔内巨大肿瘤。 3.4. 麻痹性肠梗阻及腹腔粘连。 3.5. 妊娠期。 3.6 .重度电解质紊乱。 3.7. 全身状况差,生命体征不平稳。 3.8. 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3.9. 穿刺部位有瘢痕或皮肤感染如脓皮病或带状疱疹。 4. 操作前准备: A、材料准备: 消毒物品(手消、安尔碘、棉签)、一次性使用无菌腹穿包、止血钳1把、5ml注射器1 支,50ml注射器1支,2%利多卡因注射液1支,无菌手套一付,送检腹水用的试管若干 支、洁净的500ml(250ml)的注射液瓶、皮尺、多头腹带,血压计、听诊器。 B、操作者准备: 1、核对患者信息,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2、明确适应证,排除禁忌症。 3、向患者和(或)委托人说明病情,腹腔穿刺目的,操作可能出现的不良发应和并发症, 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及相关责任如何承担。 4、签署腹穿操作同意书。 5、手消液清洁双手,戴好帽子、口罩。 6、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C、患者准备: 1、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有尿潴留者先导尿。 2、请配合操作,不要乱动,.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 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5. 具体操作步骤:

腹腔穿刺术方法

腹腔穿刺术方法 腹腔穿刺术术前指导 1、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穿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 2、穿刺时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 3、向病人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肝昏迷,因此要慎重。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化。 4、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腹腔穿刺术术前准备 1、操作室消毒

2、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清洁双手(双手喷涂消毒液或洗手) 4、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除病人顾虑,争取充分合作。 5、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6、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 7、准备好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口罩、帽子、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消毒用品、胶布、盛器、量杯、弯盘、500ml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取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多头腹带、靠背椅等。 8、戴好帽子、口罩。 9、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 腹腔穿刺术操作步骤

1、部位选择 (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 (2)左下腹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3)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2、体位参考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3、穿刺层次

腹腔穿刺术流程及评分细则(仅供参考)

腹腔穿刺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1.检查并告知患者穿刺的目的,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尤其是局麻药利多卡因)并让患者及其代理人签字。 2.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口罩及帽子、洗手。 3.患者准备:患者排空尿液,取合适体位,评估生命体征平稳。 4.准备用物:消毒包、腹腔穿刺包、手套、络合碘、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无菌手套、胶布、注射器、碘伏棉球、多头腹带。另备血压计、听诊器、卷尺。 查看消毒日期。 5.口述适应症:(1)诊断:抽腹水进行实验室检查。(2)治疗:①抽液减压。②腹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症:(1)肝性脑病先兆;(2)电解质严重紊乱如低钾;(3)结核性 腹膜炎广泛黏连、包块;(4)包虫病;(5)巨大卵巢囊肿;(6)有明显 出血倾向;(7)肠麻痹、腹部胀气明显者;(8)躁动、不能合作者;(9) 妊娠中后期;(10)膀胱充盈者; 二操作流程 1.体检:术前进行腹部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确认有腹水。 2.合适体位:患者取平卧、半卧、侧卧位,必要时也可坐在靠背椅上。 3.暴露穿刺部位,标记穿刺点:①左下腹脐与左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右1.5cm处。③侧卧位 脐水平线或腋前或腋中线交界处。④积液量少或包裹时,可在B超引导 下定位。 3.打开消毒包,常规消毒皮肤2次,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cm。 (注意第二次消毒范围略小于第一次,棉球应由内向外擦拭)。 4.术者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手术器械(注意注射器乳头是否与穿刺针吻合,针头是否锐利)。

5.术者铺洞巾,用止血钳固定,助手协助术者打开注射器包装取5ml\50ml 注射器;核对局麻药的名称、浓度、剂量。消毒安瓿,打开局麻药,术者抽取药物(注意针头不可触及安瓿瓶口)。 6.用局麻药在穿刺点处自皮肤至腹膜壁层分层行浸润性局麻(先在皮下打直径5-10mm皮丘,再沿皮下、肌肉、腹膜等逐层麻醉,注意推麻药前要回抽,了解是否在血管内,同时掌握深度)。 7.穿刺术:①诊断性穿刺:用20-50ml注射器和7号针尖经麻醉处直接进行穿刺。②腹腔放液:先垫好多头腹带,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穿刺针经麻醉处刺入皮肤后,以45-60度角斜刺入皮下,再垂直缓慢刺入腹腔。突破腹膜后有落空感,即可抽液或引流腹水。大量放腹水者,一次不能超过3000ml,需用多头腹带包扎以防腹压骤降。 8.穿刺完毕后拔出针,针眼处以0.1%碘伏消毒,覆盖无菌纱布,手指压迫数分钟,胶布固定。 9.术后嘱病人平卧,注意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测脉搏,血压,腹围。放液前后应测量,血压。 腹腔穿刺术评分细则 科室:姓名: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