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摘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打破传统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教学模块,构建了“平台+模块”式多元化的课程性质和内容结构;充分考虑校企共建联合培养的模式,培养新型双师型导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双师型培养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28-02

城市轨道交通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基础建设投资重点方向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运营工程技术人才,从事车辆、通信信号、运营管理、交通工程、车站机电设备等方面的运营维护与故障诊断等工作,但是目前国内铁道院校专业方向边缘化,造成对口高级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几乎处于空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人员主要来自高校其他相近专业或中职校毕业生,从质量和数量上难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超常规发展。所以在高等院校设立相关专业,面向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培养人才非常紧迫。

校企联合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校企联合是开展继续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既能充分有效地利用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又能为企业做好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面向产业

办专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现为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充分论证协商的基础上,2005年1月创办了国内第一所校企合作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培养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学科和专业方向瞄准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技术,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通信信号、运营管理和交通工程四个专业方向,以适应上海及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迅速发展对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经过几年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确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学科建设已是上海市高校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被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学科和专业建设依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为平台,借助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拥有多学科的优势开展学科建设,目标是把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办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本科专业。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为我国建立最早的城市轨道车辆方面的专业方向。从课程体系角度看,目前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相关的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两种。

1.1 铁道部原属高校铁道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轨道交通类车辆工程专业主要由原属铁道部的铁路高校开设,这些高校目前已分别划归教育部或地方政府,主要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学院)、中南大学

(长沙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铁道学院)等,在车辆工程专业上所设置的专业方向主要为:铁道车辆方向、铁路机车车辆方向。铁路交通虽然和城市轨道交通同属轨道交通范畴,但在侧重点上仍有很大区别,如,传统铁路行业的课程体系偏重于设计层面,但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供电、车辆控制、故障诊断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欠缺很多,其培养的人才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后会面临着相当长的一段适应期和学习期,并不适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营维护保障人才培养的要求。

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车辆工程专业方面的维护与故障诊断工作的人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现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组成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以此为平台开设全国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面向城轨车辆的运行维护保障需求的人才需求。专业方向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注重机械工程与计算机、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等相结合的特色,注重对学生进行有关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理论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的培养,通过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践,基本掌握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及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专业贴近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知识结构覆盖机电和车辆系统等,使学生成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课程体系创新的若干制约问题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城轨车辆维护保障方面的专业,其可参考的专业体系较少。其课程体系结构上很大程度上仍延续了原铁道车辆工程和机车车辆工程的专业体系

结构,因此,在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和创新意识上仍受到了较大的制约,目前在课程体系上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2.1 课程体系中仍偏重了理论教学和知识的传授,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意识培养的提升

理论上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为教师。而实际上,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上课程体系所体现的培养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较大程度上还是反映出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主观性、臆断性与刻板性,导致了学生学习中出现一定的被动、消极与盲从的现象,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

2.2 课程体系所表现出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和突破

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受到课程体系在课程大纲和内容上的约束,偏重知识传授的课程体系使得教学方法难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较难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技术更新发展

快的特点,传统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实践的特点导致了创新氛围不浓。因此,也导致了课程、教材、实验建设、学生创新培养环节上存在一定的瓶颈。

2.3 侧重理论培养的课程体系使得现有师资队伍较难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需要

目前,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虽然拥有一支学历、年龄、学科结构较好的师资队伍,由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工程素质和经验的要求。由于现有课程体系较大程度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对工程现场教育要求不高,导致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缺乏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工作经历,现场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等缺陷,现有师资队伍较难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的需求。

3 基于校企合作,深化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创新研究

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要基于校企联合,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体现校企联合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卓越工程人才的新机制。

3.1 突破传统,构建“平台+模块”式的课程结构体系

打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模块,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工程实践与训练为主线,划分为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特色教育和企业工程实践四个层次。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逐步地、系统地增长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除校内的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外,安排了累计一年的企业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