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面试历年真题及答案】2018上半年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四批)

合集下载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高级中学)(含答案解析)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高级中学)(含答案解析)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高级中学)(含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假种皮呈红色而得名。

从分类学上看,红豆杉属于()。

(分数:2.00)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2.关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开放式骨盆,产羊膜卵B.骨轻便、坚固,有些骨中空C.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D.体表覆盖羽毛,身体呈流线型3.“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和“孔雀开屏”所描述的动物行为分别是()。

(分数:2.00)A.防御行为、筑巢行为、攻击行为B.防御行为、求偶行为、攻击行为C.育雏行为、防御行为、求偶行为D.育雏行为、筑巢行为、求偶行为4.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蛋白质均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蛋白质的合成均需mRNA与tRNA提供模板C.蛋白质均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多个肽键D.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均需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5.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大分子有机物需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出细胞B.大多数离子在逆浓度梯度下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C.葡萄糖分子在顺浓度梯度下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D.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速率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的差值无关6.图1是在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曲线A表示有酶催化的化学反应B.E表示酶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该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ATP的合成D.该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7.关于真核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不同B.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途径和场所不同C.还原型辅酶Ⅰ消耗的途径和场所不同D.相同质量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ATP的量不同8.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生物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生物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生物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特点,谈谈你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践这一理念。

第二题题目:在准备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生物实验操作能力?第三题题目: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结果与他人研究结果不一致,你会如何引导学生处理这个问题?第四题题目:请结合中学生物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五题题目:你如何处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偏离当前课程内容的问题?第六题题目:在教育过程中,你发现一个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总是不愿意参与讨论,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回答得非常谨慎。

作为教师,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第七题题目: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你如何平衡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兴趣培养?第八题题目:请阐述在高中生物教育中,如何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九题题目:假设你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名学生在生物实验中存在明显的不诚信行为,如抄袭实验数据。

在处理这一事件时,你会如何与学生沟通,以确保既能维护学生的诚信意识,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第十题题目:您在教授高中生物时,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性?答案解析: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背景和学情,设计一堂高级中生物教学的教案,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第三章第一节《细胞工程》。

教学背景:1.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真实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课后布置拓展性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对象:高级中学生物课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工程的定义、发展和应用,掌握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胞工程的定义、技术分类及其应用。

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谈谈你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及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

第三题题目:请描述一次您在生物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挑战,以及您是如何克服这个挑战的。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设计一个关于“细胞分裂”的实验教学活动。

第五题题目:请描述一次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生物概念的经历,以及您是如何应对并解决问题的。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七题题目:如果你发现一位学生在生物课上经常迟到,影响了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你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第八题题目:请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式学习。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谈谈你对“探究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理解。

第十题题目: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节高中生物选修课程《分子与细胞》中的“DNA分子的复制”的教学方案。

第二题题目:请设计一堂关于“细胞的能量转换”的高中生物课。

第三题题目:请设计一节高中生物课《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教学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面试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谈谈你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及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实验、推理、判断等科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生物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生物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生物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简述高级中学阶段生物教学的目标和具体内容。

第二题题目:假设你是一位中学生物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主题的教学,但学生在课后反馈中提到课堂理解能力有限,你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哪里?请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生物课堂中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

第四题题目:请阐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五题题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既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又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第六题题目:请结合当前中学生物教学现状,谈谈你对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应用这一策略。

第七题题目:请谈谈你如何在高中生物课上有效进行实验教学,并举例说明。

第八题题目: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第九题题目:请谈谈你对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实施探究式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细胞结构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洋葱鳞片叶的细胞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时,可以提问:“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哪些?”4.实验探究,验证结论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学生的结论。

2018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生物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高中生物《ATP和ADP之间的转化》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设置疑问:如果一个人不吃不喝,大约至少能活3天。

那么人体如果没有ATP的合成,又能活多长时间?教师出示资料:氰化钾是阻止人体内新的ATP合成的毒药,人中毒后在3到6分钟就会死亡。

一个正常人体内ATP和ADP总量是很少,基本保持一定,约2mg~6mg,但一个成人一天在静止状态下所消耗的ATP为48kg。

根据资料数据与你的体重相比,能得出ATP有什么样特性? 学生自主思考得出:ATP的特性是含量少,转化快,且对体内稳定的供能有重要意义。

追问:ATP是怎样生成的呢?引入新课。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二)新课讲授1.探究ATP转化为ADP的过程:教师以ATP的结构模型为指导,播放ATP放能动画,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进行如下的问题探讨。

(1)ATP是如何释放能量的?(ATP可以水解,使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从而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人体活动利用)(2)ATP释放能量时化学键如何变化?(ATP释放能量时仅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其他化学键不变)(3)释放能量后的还存在哪些物质?(释放能量后由于高能磷酸键断裂,使最外侧的磷酸基团游离,剩余一个二磷酸腺苷,英文缩写为ADP)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探究ADP转化为ATP的过程:教师给出研究材料,经科学检测发现,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人体每天需要消耗ATP约为人体含量的1000~1500倍。

设疑:ATP含量少,消耗却很多,它又是如何补充的呢?(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磷酸结合,储存能量,重新形成ATP。

)教师总结:在正常细胞中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维持动态平衡,储存和释放能量,供运动之需。

3.探究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的来源:引导学生复习旧知,组织同桌两人讨论如下问题。

设疑:请同学们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结合图片展示,思考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可以从何而来?教师总结: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了依赖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外,在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时,ADP转化为ATP还利用了光能。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二题请您描述一次教学活动中,如何将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某个重点概念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三题题目:请描述一次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成功实施探究式学习的经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表现及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第四题【题目】你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五题题目: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第六题题目:请结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谈谈你对“演变与适应——生物进化的奥秘”这一教学模块的理解,并谈谈你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这一模块的教学。

第七题题目:当前,很多学生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你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生物学习积极性?第八题题目:假设你正在教授高中生物中的一节关于细胞呼吸的课。

在课堂进行到讨论细胞呼吸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关于能量转换效率的问题,他指出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能量被转化为细胞的可用能量,而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如何处理这位学生的提问,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全班学生对这一复杂概念进行深入理解?第九题题目:请简述细胞分裂中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并说明这两种分裂方式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第十题题目:如果你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不认真听讲,而是偷偷玩手机,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堂高中生物课《光合作用》的教学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第二题教案设计题题目:请设计一节高中生物课堂活动,主题为“细胞结构与功能”。

要求:1.教学目标:能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理解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探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

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
高中生物教师资格面试试题(04人教版)
序号
面试试题
课本
位置
说明
1
生物的种间关系
3
73页第一段及4副图
2
酶的特性
1
83页2-4段和84页第1段及84页图
3
DNA的转录
2
63页第3段
板书要求示意图
4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2
16页第3段和17页
5
DNA的分子结构
2
49页
板书要求示意图
6
基因突变实例
2
80页第2段和81页第1段及图
3
8页3-5段
16
噬箘体侵染细菌实验
2
45页第1段及图
17
还原糖的鉴定
1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7
能量流动
3பைடு நூலகம்
94页
8
体液免疫
3
37页
9
人类染色体异常病
2
91页第2段及图
10
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3
2页第4段和3页1-3段
11
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
1
63页第1段
12
DNA的分子复制
2
54页
板书要求示意图
13
血糖来源和去路
3
25页第2段及图
14
红绿色盲3种遗传方式
2
35页2-5段
板书要求示意图
15
稳态调节机制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生物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生物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生物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型:结构化面试题题目: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为什么?第二题请阐述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题情景问题:你是一名高级中学的生物教师,即将开始一堂关于DNA复制的新课。

在设计这堂课时,你发现学生对细胞的分子结构不太理解,尤其是对D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你如何通过这堂课帮助学生理解D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四题题目:请简述生物学实验中观察细胞分裂过程的重要性,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

答案及解析:第五题题目:请简述生物学课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这一章节的核心概念,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答案及解析:第六题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当前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式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形式,主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融合探究式学习方法?请结合你的教学经验,阐述你的策略和步骤。

第七题情景描述: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你将面临的是一群对生物知识充满好奇但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

请设计一个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教学活动。

(请描述你的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 第八题请围绕以下教学情景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并详细阐述你的教学实施步骤。

情景:在你担任的九年级生物课上,学生们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这一知识点表现出浓厚兴趣和一定的理解,但在具体讨论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稳状态时,学生们意见不一,有的认为通过大脑控制,有的认为通过营养摄入,还有的认为通过排泄系统等。

为此,你计划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如何维持的。

教学活动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总结:用图解总结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4.同学们已经知道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 必须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受 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对于生物个体而言,父亲体内所有的精原细胞,染色 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 同”。 提问:那为什么同样双亲的后代会呈现多样性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由于减数分 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以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又互 换,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 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所以必然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提问:这种多样性对于生物进化有什么作用? (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环境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讲述:此外,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 的数目,从而使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 于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由此也可看出,生物的各种变化无论有多复杂,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提问巩固,小结作业 1.由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1 Nhomakorabea2
教师提问:生物的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精子和卵细胞。那 么,这些成熟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生物的体细胞是怎样形 成的? 设疑:什么是受精作用?
3
(二)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1.请学生看教材图 2-7,设想受精的具体过程并尝试描述。 (在受精作用进行时, 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 尾部留在外面。 与此同时, 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 入卵细胞后不久, 精子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 合在一起。) 教师播放受精作用的 Flash 动画,让学生清晰认识受精作用的整个过程。 2.通过受精作用,染色体的数目出现了什么变化?进行小组讨论。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原来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父方), 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3.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同学们现在是否真正明白 了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意思了呢? (从同源染色体的角度看,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都是成单存在的,精子 带有其中的一条,卵细胞带有其中的另一条。受精后,这两条同源染色体到了一 个细胞中,它们就成对存在了。所以,关于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说法,就是这个意 思。) 讲述:受精后,受精卵迅速地进行细胞分裂、分化,新生命由此开始了遗传物质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发育过程。
5
2.作业:画一画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示意图。 【板书设计】
6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