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总复习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总复习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总复习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号数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40分,每小题 1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 p ” 字, 用低倍镜观察, 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 b

B、 p

C、 d

D、 q

2.下列哪位科学家创立了生物进化理论 ( A、达尔文 B、林奈 C、哈维 D、拉马克

3.柑橘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苹果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土壤

4.通过探究发现,霉菌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温暖、潮湿的地方,为了防止食品长霉,你认为食品最好保存在哪种环境中 ( A、低温、潮湿 B、低温、干燥 C、温暖、干燥 D、温暖、潮湿

5.下列各项中属于组织的是 ( A、一个梨 B、一棵玉米 C、一个番茄果实 D、一片洋葱表皮

6.你知道地球上已经发现的生物有多少种吗

(

A、 200多万

B、 150多万

C、 50多万

D、 30多万

7.甘蔗的茎中有许多纤维状结构,它们属于 (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8.临时装片中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哪个步骤不符合操作要求 ( A、净片 B、滴水 C、盖片 D、染色

9.下面是与细胞分裂过程有关的图,请你选出正确的分裂顺序 (

A、a → b → c

B、b → a → c

C、c → a → b

D、a → b → c

10. 下列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B、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1. 有一个细胞, 内部的染色体数为 8条, 该细胞经过两次分裂产生 4个新细胞。问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多少 ( A、 2条 B、 4条 C、 8条 D、 32条

12.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角质层 B、气孔 C、表皮细胞 D、保卫细胞

13.以下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涵的是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细胞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产生二氧化碳 B、分解有机物 C、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

15.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时,应选用下列的哪一种叶 ( A、全绿色的叶 B、有白斑或白条纹的叶

C、不含叶绿素的叶

D、除去了叶绿素的叶

16.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17.用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染成蓝色的部分是 ( A、胚乳 B、子叶 C、胚芽 D、胚根

18.在绿色植物的受精过程中,把两个精子送入胚珠的结构是 ( A、花丝 B、花粉

C、花柱

D、花粉管

19. 包心菜内部的叶片是黄白色的, 而暴露在外的叶片是绿色的, 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A、温度 B、水分 C、光 D、空气

20.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 A、溶解叶片中的脂肪 B、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C、溶解叶片产生的淀粉

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

21.正在开花结果的南瓜,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瓜果的膨大

C、枝叶的生长

D、蒸腾作用

2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叶和茎 B、根和茎 C、花 D、所有活细胞

23.有不法分子盗剥杜仲树皮,致使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有输送有机养料的( A、筛管 B、导管 C、木质部 D、气孔

24.一般不进行蒸腾作用的部位是 ( A、根 B、叶片 C、叶柄 D、幼嫩的茎

25.养花要施肥,种庄稼也要施肥。肥料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维生素

26.种子的主要结构是 ( A、胚乳 B、子叶 C、胚 D、种皮

27.俗语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与之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水分

28.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钓后,会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上, 使钓鱼人很长时间都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什么现象 ( A、自我保护 B、分泌毒素 C、自然选择 D、种内互助

29. 用实验法研究问题时, 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进行实验设计的依据是 ( A、观察的事实 B、提出的假设 C、发现的问题 D、多方面综合

30.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

C、环境对生物无影响

D、生物在适应环境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生物

31.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角度看这属于 (

A、警戒色

B、保护色

C、拟态

D、以上都是

32.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③用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④盖上盖玻片⑤擦拭载玻片、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开

A、⑤①②⑥④③

B、②③⑥④⑤①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①⑥④③⑤

33.响尾蛇追寻中毒猎物是根据 ( A、猎物的体温 B、血液的味道 C、逃走的足印 D、自己毒液的气味 34.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当要下降镜筒时,眼睛应看着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可以不看显微镜 35.下列哪种食品与绿色植物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 ( A、米饭 B、蔬菜 C、鸡蛋 D、水果

36. “合理密植”是利用什么作用来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措施 ( A、呼吸 B、蒸腾

C、光合

D、吸收

37.植物的根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的哪个部位进行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38.下列植物中,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是 ( A、银杉 B、水杉 C、珙桐 D、桫椤

39.植物体之所以能不断生长,其主要原因是 ( A、组织的形成 B、组织构成器官

C、细胞的分裂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40.黄土高原以前有无边的草原、森林,非常适合人类生活,而现在它却变成了荒山秃岭,你认为原因是 ( A、长期干旱 B、人类的乱砍滥伐、过度开发

C、北方寒流入侵

D、北方寒冷、干旱的气候共同导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12小题,共 60分。

4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体的组织, 是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经过细胞形成的。 (2分

42.已知一台显微镜备有 10×、 15×两个目镜,有 10×、 45×、 60×三个物镜, 则这台显微镜的最低放大倍数是倍,最高放大倍数是倍。 (2分 43.在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3分 44.在农业生产中,当庄稼长到一定程度,常要为它们松松土,目的是为了促进根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根的生长。 (1分

45.一粒种子要萌发,自身必须要有发育成熟而的胚,并且要有充足的储备;同时,还应处在有适量的水分、和

的环境中。 (4分

46.从实质上说,光合作用包含两方面变化:一方面,把二氧化碳和

转变成等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出 ,这是物质转变过程;另一方面,把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这是能量转化过程。 (5分

47.当我们把一些糖拌在切开的西红柿上,不久可看到西红柿“生”出许多的

水,原因是糖使西红柿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于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 导致西红柿细胞引起的。 (2分

48.生物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它们具有一些相同的基本特征:即都能生长和后代,都具有性,都会进行 ;其中, 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4分

49.生物圈中, 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它能为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和 ,能维持大气中和的平衡,还能促进循环。 (6分

50.右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

中填写序号, “ ”内填写文字。 (8分

(1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 ① ] 。

(2对细胞有保护作用,并能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 。

(3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 。

(4在该图有画出的结构中,其中动物细胞不具有

的结构是 [ ]、 [ ],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具有一个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结构是。

51.右图是桃花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

答:(“ [ ]”中填写序号, “ ”内

填写文字。 (13分

(1请写出各序号所指部位的名称。

1 , 3 ,

5 , 8 ,

1和 2合称为 , 6、 7、 8

合称为。

(2在一朵花中, 和

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们与将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3将来会发育成果实的是 [ ],而它内部的会发育成种子。

(4一般情况下,植物要结出果实,需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和结果四个阶段,其中, 和是果实形成的重要前提。如:果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连绵的阴雨天气,会导致果树减产,原因就是阴雨天气影响了造成的。

52.实验探究。 (10分

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并捉了 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小明的实验: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 ,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 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

②将捉来的 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 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2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3小明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 ,据此,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

(5上述实验中能不能只用 1只鼠妇?为什么?

。 (2分 (6小明做实验时,小华也在旁边看,并向小明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明没有采纳小华的建议。你认为小明做得对吗?为什么?

。 (2分

(7实验结束后,小明不知道应怎样处理鼠妇,请你给他一个建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 2A 3A 4 B 5 D 6A 7 C 8C 9 B 10 D 11 C 12 B 13 C 14

C 15 B 16

D 17 A 18 D 19 C 20 B 21 D 22 D 23 A 24 A 25 B 26 C 27 C 28 D 29 B 30 D

31 B 32 A 33 D 34 B 35 C 36 C 37 A 38 A 39 D 40 B 二.非选择题 41.细胞分化42.100 900 43.根茎叶 44.呼吸 45.完整营养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46.水淀粉(或蛋白质)氧气光化学 47.大失水 48.繁殖应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49.绿色植物物质能量二氧化碳氧气水 50.(1 细胞壁 (2 ②细胞膜 (3 ③细胞核(4 ①④叶绿体 51.(1 花药花萼(或萼片)花冠(或花瓣)子房雄蕊雌蕊 (2 雄蕊雌蕊 (3 ⑧胚珠 (4 传粉受精传粉 52.(1 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2 鼠妇怕光 (3 进行对照 (4 移向黑暗一端的鼠妇多(或鼠妇全部移向黑暗的一端)鼠妇怕光 (5 不能只放 1 只鼠妇可能会因出现偶然性而使实验发生误差 (6 对一组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因素 (7 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复习精选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 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 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 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 充足的空气。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该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乙和丙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 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 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 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将A处叶脉切断,移人 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请回答: (1)加碘液后发现B处变蓝,A、C、D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 组对照实验?AB、BC、BD ,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光、叶绿体。 (2)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 有NaOH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考点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 识记要点:1显微镜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对光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眼中看到白亮视野),光线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应用小光圈、平面镜。观察时镜筒下降时眼应看物镜,目的是防止压破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让图象更清晰。 2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020初中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命题人:张俊杰龙涤新世纪学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S-32 Ca-40 Fe-56 Na-23 Cl-35.5 C-12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0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大量烧煤,已解决能源问题 B.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公共交通或步行方式出行 2.下列图标与文字不相符的是( ) A 禁止燃放鞭炮 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 禁止放易燃物 D当心可燃物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铁锈 Fe2O3+ 6HCl =2FeCl2+ 3H2O 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C0+02点燃 C02 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03高温 CaO+C02↑ 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S + O2点燃 SO2 5.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6.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热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 C.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D.合金的各种性能都比纯金属好 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9.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厨房清洁剂(洗涤剂)去除水垢 B.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C.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白色污染”,超市实行有偿提供塑料袋 D.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10.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 A硬水和软水①观察颜色②煮沸 B碳酸氢铵和磷矿粉①加氢氧化钙研磨②加适量水溶解 C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①滴加酚酞溶液②测定pH D黄铜与黄金①观察颜色②在空气中加热 12.下列图示所表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13.有关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初中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练习《-细胞》

《细胞》中考专题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 1. ( 2分) 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液泡 2. ( 2分) 洋葱躺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3. ( 2分)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4. ( 2分) 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B. 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 C. 甲细胞中的①具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 D. 乙细胞中的②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5. ( 2分) 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A. 擦拭载玻片后,在玻片中央滴加一滴清水 B. 用消毒牙签轻刮口腔内侧壁 C. 盖盖玻片时,一边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 D.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 6. ( 2分) 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刮取细胞的部位和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A. 口腔内侧壁、自来水 B. 牙缝、清水 C. 口腔内侧壁、生理盐水 D. 牙缝、生理盐水 7. ( 2分) 下列有关DNA和基因的关系,错误的叙述是() A. 基因就是DNA B. 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D. 每个DNA分子上具有多个基因 8. ( 2分) 在下列结构中,动、植物细胞都有的是:①叶绿体②细胞壁③细胞膜④细胞质⑤线粒体⑥细胞核() A. ①②④ B. ③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④⑤ 9. ( 2分) 动物体和植物体虽然形态.结构各不相同,但构成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10. ( 2分) 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用具合适的是()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请针对划线部分对学生检查提问——曾 强) 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 ;对照实验的设计 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例1某同学做“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 的环境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该实验中有 3 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乙和丙 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 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 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 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 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 处两面遮盖,将A 处叶脉切断,移人 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请回答: (1) 加碘液后发现B 处变蓝,A 、C 、D 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 组对照实验? AB 、BC 、BD ,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水、光、叶绿体。 (2) 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 有NaOH 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二氧化碳 。 考点二: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 识记要点:1显微镜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对光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眼中看到白亮视野),光线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应用 小光圈、平面镜。观察时镜筒下降时眼应看物镜,目的是防止压破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让图象更清晰。 2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装片、切片、涂片。如观察洋葱细胞做的是临时 装片 ,观察叶肉细胞做的是临时 切片 ,,观察血细胞做的是临时 涂片 。 4、画图时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图中暗处,越暗地方点的细点越多。 5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擦、滴、取、展、盖、染、吸。为了减少气泡,盖片时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缓的放下。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 0.9%生理盐水,目的是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 取口腔上皮细胞前漱口目的是除去口腔中的杂质。 例3用显微镜观测发现一黑点,移动装片、目镜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在 物镜 上 例4 制作装片时为了减少气泡,盖片时应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缓放下。 考点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识记要点:1细胞壁有保护、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 ;细胞质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重点中学中考资源整理 初中生物全册知识点汇总按章节单元整理,中考必备

中考复习 初中生物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 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之间。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8.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竞争、合作等关系。 捕食关系:指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如蜜蜂采花蜜等。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易错题归纳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易错题 归纳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中生物易错题归纳 一、吸水与失水 1、植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吸收水和无机盐,根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 要器官。下图分别表示根尖的结构和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状态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甲图中的【 D】成熟区。 (2)细胞中控制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 (3)根吸收水分时,水分主要进入细胞内的结构是液泡。 (4)用糖拌西红柿,不久会有许多汁液流出,其原因是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造成细胞失水,其状态如乙图所示。 (5)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液浓度。(选填“大于”或“小于”) (6)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我们可以解释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 A ) A.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细胞失水 B.土壤温度太高 C.水分太多,根无法呼吸 D.土壤 缺乏足够的营养 2.学生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 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液面升降的变化 (如图一)。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外界溶液浓度。

(2)过了12小时候后观察发现:A 萝卜洞里的水变多,萝卜变软;B 萝卜洞里的水则变少,萝卜变硬,那么,此时B 萝卜细胞发生了如图二中 ① (填序号)所示的变化。 (3)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浓度 ▲小于 (大于或小于)萝卜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 相关知识:1.在细胞的结构中,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形态的是 细胞壁 ;控制 物质进出的是 细胞膜 ; 与吸水和失水有关的是 液泡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是 叶绿体 ,与呼吸作用有关的 是 线粒体 。 2.在根尖的结构中,如图甲所示,A 根冠 ,作用 保护 ;B 分生区 ,作用 细胞分裂 ;C 伸长区 ,作用 根尖伸长 ;D 成熟区 ,作用 根吸水和失水 的主要器官 。 二、泌尿系统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请根据泌 尿系统结构示意图和下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 (1 )人 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形成 和排出尿液,图②所示结构称之为 输尿管 ,其主要作用是 输送尿 液 。 (3)图③所示结构的功能是 暂时贮存 尿液。图中【① 】 肾脏 是形成尿 液的器官。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断 C 液为尿液,它可以暂时贮存在【③ 】 膀胱 中,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出。 (3)若某人 胰岛素 分泌不足,则从【④】排出的液体中可检测出葡萄糖。可 用 胰岛素 制剂来治疗。 (4)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量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他有可能出现病变的是 肾小 管 ; 成 分 A 液(克/100毫升) B 液(克/100毫升) C 液(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 素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一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 1.受精完成后的雌蕊;子房珠被------- 受精卵--------胚种子受精极核----- 2.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时代相续,生生不息。 3.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 4.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竹用地下茎生殖。 5、无性生殖的常见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6.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枝接( 以枝作接穗)和芽接(以芽作接穗)两种。 7、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 8、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无性生殖的优点;加快繁殖速度,保持亲代的优良特性。

11、扦插植物茎段的处理: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的蒸发)的,茎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 12、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昆虫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大。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其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较小,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蜓蜻 4、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完整版) 一、细胞与遗传变异 (一)生物的特征及细胞的结构功能 1、生物的特征: ⑴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⑵生物能进行呼吸; ⑶生物能排除体内的废物;⑷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⑸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并命名。 (1)植物细胞: ①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 ②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细胞质---其中有液泡(含细胞液)、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 物)、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能量转换器); ④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区别):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1)细胞分裂的过程(步骤):①染色体复制加倍、均分;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③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④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⑤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2)染色体复制均分的意义:染色体的复制均分,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保证了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的相同。 4、细胞生长---指新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变为组成自身 的物质,体积逐渐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正常细胞不能无限的分裂生长。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5、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 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有耳垂和无耳垂,有酒窝和无酒窝。

(完整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 1, O — 16, C — 12, Fe — 56, Cu — 64)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形态变化 B 、有无发光发热现象 C 、有无新物质生成 D 、有无颜色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食醋 D 、胆矾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作致冷剂 D 、氧气用于炼钢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 、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 、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核外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内质子数 D 、核外电子总数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8、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 X 、 Y 元素化合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YX B 、Y 2X C 、 YX 2 D 、 XY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Fe C 、 Al D Si 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N 2 B O 2 C CO 2 D 稀有气体 11、 5 月 21 日是“世界无烟日” ,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 A 、 CO 2 B 、 CO C 、 N 2 D 、 CH 4 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没有颜色和气味 B 、难溶于水 C 、具有可燃性 D 、密度最小 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 A 、沼气( CH 4 ) B 、赤铁矿( Fe 3O 4) C 、酒精( C 2H 5 OH ) D 、石灰石( CaCO 3) 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He 和 H 2 B 、 O 和 N 2 C 、CO 和 CO 2 D 、 CH 和空气 2 4 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 A 、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B 、浸没在植物油中 C 、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D 、浸没在蒸镏水中 16、浓溶液用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液浓度 17、25℃时,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则 25℃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

初中生物总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p”字,用低倍镜观察,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A、b B、p C、d D、q 2.下列哪位科学家创立了生物进化理论() A、达尔文 B、林奈 C、哈维 D、拉马克 3.柑橘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苹果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土壤 4.通过探究发现,霉菌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温暖、潮湿的地方,为了防止食品长霉,你认为食品最好保存在哪种环境中() A、低温、潮湿 B、低温、干燥 C、温暖、干燥 D、温暖、潮湿 5.下列各项中属于组织的是() A、一个梨 B、一棵玉米 C、一个番茄果实 D、一片洋葱表皮6.你知道地球上已经发现的生物有多少种吗() A、200多万 B、150多万 C、50多万 D、30多万 7.甘蔗的茎中有许多纤维状结构,它们属于()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8.临时装片中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哪个步骤不符合操作要求() A、净片 B、滴水 C、盖片 D、染色 9.下面是与细胞分裂过程有关的图,请你选出正确的分裂顺序() A、a→b→c B、b→a→c C、c→a→b D、a→b→c 10.下列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B、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1.有一个细胞,内部的染色体数为8条,该细胞经过两次分裂产生4个新细胞。问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多少() A、2条 B、4条 C、8条 D、32条 12.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A、角质层 B、气孔 C、表皮细胞 D、保卫细胞 13.以下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涵的是()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细胞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1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 A、产生二氧化碳 B、分解有机物 C、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 15.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时,应选用下列的哪一种叶() A、全绿色的叶 B、有白斑或白条纹的叶 C、不含叶绿素的叶 D、除去了叶绿素的叶 16.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的生理作用是() A、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17.用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染成蓝色的部分是()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超全}

七年级生物上册 1. 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 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之外)。 2.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 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 就了今天的生物圈。 4.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5.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 的分解者 6.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 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7.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的自动调节能力。 8.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 9.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10.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越暗;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多、越小、越亮。从目镜内 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放大的倍数 11.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 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学说由施莱登、施旺创造。 9.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使 光能变成化学能。 10.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DNA 和蛋白质组 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 ,DNA 上有遗传信息。 1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分开、细胞质分开、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 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2. 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的功能,分布在体表和管腔内表面 13.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附在骨骼上、胃肠的器官管壁上、心脏壁上。神经 组织能够在受刺激后产生和传导兴奋,分布在神经系统 14.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间质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在人体中分布 广泛,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15.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 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6. 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 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有机物+氧 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能量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 ●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土壤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狼抓羊、大鱼吃小鱼(捕食关系) 稻田里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犀牛和犀牛鸟(互利共生)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的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旗形树(对单侧风的适应)、变色龙、向日葵。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沙地上的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同时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 写食物链的时候要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例:草→鼠→蛇→老鹰 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总复习练习测试题

生物会考综合复习题(一) (七年级 上册) 一、选择: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 、珊瑚 B 、人 C 、蘑菇 D 、狮子 2、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这一现象属于生命特征的 。 A 、需要营养 B 、需要呼吸 C 、由细胞构成 D 、对刺激有反应 3、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 、蓝鲸 B 、病毒 C 、柳树 D 、细菌 4、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植物过夜,这是因为 A 、需要营养 B 、生长 C 、释放氧气 D 、产生二氧化碳 5、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A 、水 B 、阳光 C 、空气 D 、土壤 6、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这是因为那里缺少 A 、水 B 、温度 C 、阳光 D 、空气 7、以下各项属于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其他生物 D 、前述三项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 A 、阳光 B 、水 C 、土壤 D 、温度 9、下列现象中,属于与缺水环境相适应的现象的是 A 、蛾夜间活动 B 、仙人掌的叶刺 C 、候鸟迁徙 D 、旗形树 10、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原因是 A 、环境的影响 B 、适应环境 C 、影响环境 D 、躲避敌害 11、下列正确的食物链是 A 、太阳—草—昆虫—青蛙—蛇 B 、昆虫—蛙—蛇 C 、草—昆虫—蛙—蛇—细菌 D 、草—昆虫—蛙—蛇 , 1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 A 、植物<食草昆虫<食肉动物 B 、植物>食草昆虫>食肉动物 C 、植物=食草昆虫=食肉动物 D 、不一定 13、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光线过弱,可选用 A 、平面镜、小孔 B 、凹面镜、大孔 C 、平面镜、大孔 D 、凹面镜、小孔 14、物象在视野的左上方,若要移动到中央,应移动玻片向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15、目镜标有10X ,物镜标有50X ,那么放大倍数是 A 、10倍 B 、50倍 C 、60倍 D 、500倍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初中学生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20**年晋江市初中学生化学知识竞赛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Zn-65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食品标签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以下食品添加剂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副作用,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的是 A、亚硝酸钠(发色剂) B、山梨酸(防腐剂) C、苯甲酸(防腐剂) D、维生素(营养强化剂) 2、到高中我们将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表现为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可以把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化学反应确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的有 A、Zn+H2SO4=ZnSO4+H2↑ B、Fe2O3+3CO2Fe+3CO2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CaCO CaO+CO2↑ 3、下列混合气体遇火,不可能 ...发生爆炸的是 A、煤气和空气 B、氢气和氧气 C、甲烷、氮气 D、煤粉、氧气 4、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A、D3O+ B、H+ C、OD— D、OH— 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20.0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5.25g食盐 C、用100mL烧杯量取80.5mL盐酸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溶液pH在3-4之间 6、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漏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该化学品可能是 A、KMnO4 B、NaCl C、(NH4)2SO4 D、CH3COOH 7、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液体,易分解,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工业上常将它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 H2O2), 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 ..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2 B、H2S C、稀盐酸 D、NaHCO3 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支侦查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又戒备森严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三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十多只涂有化学药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 A、TNT B、KMnO4和H2SO4 C、黑火药和甘油 D、白磷的CS2溶液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生物总复习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 的温度和一定的 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 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 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

右上方移动, 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 **: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准备(擦干净、滴清水);**(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 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刮几下、涂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 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 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全!).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 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S-32 Cl-35.5 Mg-24 Ca-40 Fe-56 K-39 Cu-64 一、下列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内,45分。1.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原子序数在1~18之间的四种元素甲、乙、丙、 丁,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3,甲、乙和丙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相邻元素,则丁一定不是( ) A.氢B.氯C.氧D.铍 3.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 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4.高铁电池是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放电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电压。高铁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 3Zn+2K2FeO4+8H2O3Z n(O H)2+2F e(O H)3+4KOH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B.放电过程中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高铁电池能减少汞等重金属污染D.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 5.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右图中甲、乙、 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 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C1一、HCO3一、Na+B.Na+、Cu2+、C1一、SO42一C.Ag+、Cl一、NO3一、K+D.H+、Fe2+、SO42一、NO3一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硫酸铵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B. 含Cl-的盐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 含SO42-的盐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 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含有CO32-的盐8.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下列 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第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