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操作常规

合集下载

CPAP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CPAP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CPAP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目的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没有紧急插管指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用于呼吸衰竭早期干预和辅助撤机。

二、物品准备CPAP呼吸机、呼吸机管路、湿化瓶、适合型号鼻塞、电源、纱布、蒸馏水、安尔碘、治疗车、棉签、生理盐水三、操作流程报告:(我是NICU护士xxx,我操作的项目是新生儿CPAP呼吸机操作,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您指示?是!)洗手,戴口罩→取医嘱本核对治疗单,查对给氧方式→检查用物是否齐全、CPAP机性能及核对呼吸机管路消毒有效期→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手足圈→打开灭菌蒸馏水瓶口,消毒瓶口,加蒸馏水至湿化器水位线以下→安装湿化器→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打开呼吸机管路外包装,安装呼吸机管道→用纱布将管道末端妥善缠绕→安装鼻塞→将连接好的呼吸机管路置于专用支架固定→连接电源→接好氧气→先开压缩机→再开主机→调节参数→打开暖箱小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双侧鼻腔→打开暖箱侧孔→将CPAP管路从侧孔插入并将鼻塞妥善固定于鼻翼两侧→缠紧暖箱侧孔→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关闭暖箱小门→评估患儿呼吸改善情况,及时排除呼吸机故障→洗手→记录于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中(患儿病情变化、呼吸机给氧方式、参数、生命体征)→报告操作完毕。

关机程序→核对医嘱→查对床号、姓名、手足圈→洗手→开暖箱小门取出鼻塞→打开暖箱侧孔取出CPAP呼吸机管路→关闭暖箱侧孔→先关主机→断开氧气→关压缩泵→拔除电源→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双侧鼻腔→评估患儿鼻腔粘膜、周围皮肤及呼吸情况→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关闭暖箱小门→呼吸机及管路进行终末处理→洗手→报告操作完毕。

四、应知应会1、操作注意事项?答:(1)做好洗手,以防污染呼吸机管路。

(2)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管路与病人连接端要妥善固定,以免造成压疮。

(4)加强巡视,以防鼻塞脱出。

(5)参数调节好以后,方可连接病人。

(6)使用CPAP呼吸机的患儿应及时下胃管,预防腹胀。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标准流程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标准流程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标准流程》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标准流程概述•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前准备•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注意事项与维护保养•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规范与安全保障01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标准流程概述•新生儿无创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它可以通过非侵入性手段为新生儿提供呼吸支持,避免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定义与重要性•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主要适用于胎龄在32周以上、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上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在使用前,医护人员需要详细评估新生儿的病情,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以及使用何种模式和参数。

适用范围与对象使用流程基本步骤•新生儿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流程包括以下步骤•评估:医护人员需要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以及使用何种模式和参数。

•准备: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无创呼吸机,并准备相应的设备和物品。

•连接:将新生儿放置在预热的辐射台上,连接无创呼吸机管道和氧气源,调整参数。

•监测: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以及呼吸机的使用情况。

•记录:详细记录新生儿的病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参数和监测结果等信息。

•撤离:当新生儿的病情得到改善、能够自主呼吸时,医护人员需要逐步降低呼吸机的支持力度,并最终撤离无创呼吸机。

•随访:在新生儿出院前,医护人员需要对家长进行随访,了解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02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前准备1设备检查与设置23确保呼吸机各部件完好无损,能够正常运转。

设备检查检查呼吸机电源和气源是否稳定,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电源和气源检查根据患者情况和临床医生要求,设置呼吸机各项参数,如吸入氧浓度、呼吸频率等。

新生儿病房各类仪器操作规范

新生儿病房各类仪器操作规范

新生儿病房各类仪器操作规范一、呼吸机操作规范:1.关于呼吸机的准备与操作:-首先,将呼吸机连接到电源,并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工作。

-然后,连接呼吸机到新生儿的气管插管或面罩,并确保连接部位密封良好。

-设置适当的呼吸模式和参数,如潮气量、吸呼比、吸气时间等,根据医嘱设置相应的呼吸频率和PEEP水平。

2.关于呼吸机的监测和调整:-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气道压力、呼气阻力和氧浓度,确保其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监测和调整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以确保其正常呼吸和体征稳定。

3.关于呼吸机的维护与质控:-定期清洁和消毒呼吸机及其相关附件,并更换使用过的管路和滤芯。

-检查呼吸机的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呼吸机的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是否准确。

二、监护仪操作规范:1.关于监护仪的准备与操作:-将监护仪连接到电源,并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工作。

-连接监护仪到新生儿的心电图传感器、氧饱和度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等设备,确保连接部位固定良好。

2.关于监护仪的监测和调整:-监测新生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根据医嘱设置监护仪的报警限值,如果超出限制范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关于监护仪的维护与质控:-定期校准监护仪的各项传感器,确保其精确可靠。

-定期清洁和消毒监护仪及其相关附件,并更换使用过的传感器和电极。

三、输液泵操作规范:1.关于输液泵的准备与操作:-检查输液泵的电源是否正常工作,并设置输液速度和输液量。

-将输液设备连接到新生儿的静脉通路,确保连接部位固定良好。

2.关于输液泵的监测和调整:-监测输液的流速和总量,确保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准确性。

-定期检查输液泵的报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以及输液管路是否畅通。

3.关于输液泵的维护与质控:-定期清洁和消毒输液泵及其相关附件,并更换使用过的输液管路和注射器。

-检查输液泵的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以及输液泵的报警系统是否准确。

以上是新生儿病房常见仪器操作规范的一些要点,操作人员在使用这些仪器时应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操作手册和标准操作规范,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标准流程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标准流程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使用标准流程一、目的保持气管通畅,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不张,改善肺部氧合。

二、范围适用于新生儿科无创呼吸机使用操作。

三、定义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指患者通过鼻罩、鼻塞、口罩等无创性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正压辅助通气。

四、权责责任部门:新生儿科。

五、工作目标提升呼吸机使用准确性,达95%。

六、操作步骤1.准备:1.1人员:着装整洁。

1.2环境:评估环境安全,温湿度适宜,光线明亮,适合操作。

1.3用物准备:根据医嘱选择相应的呼吸、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压力发生器、准备合适的鼻塞/鼻罩、帽子、鼻贴、面贴、灭菌注射用水、小方巾、冷凝水倾倒桶、酒精棉片,一次性丁晴手套,1次性输液器(必要时)、胃管(必要时)。

2.操作流程:1.1洗手,戴口罩。

1.2双人核对医嘱信息。

1.3携医嘱执行单至病房,评估环境。

1.4洗手,双人核对患儿信息,评估患儿孕周、体重、头围、鼻部、血气、呼吸及全身情况,有无用过肺表面活性物质,有无气胸、纵膈气胸、严重的酸碱中毒等禁忌。

1.5携物品至床旁,连接湿化瓶,消毒管路接口连接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向湿化瓶内注水。

1.6接通电源、气源,打开主机及湿化器开关,进行自检。

1.7堵住鼻塞/鼻罩出气孔,根据医嘱调节相应的参数及湿化温度参数。

1.8贴鼻贴、面贴。

1.9佩带CPAP帽子。

1.10佩戴发生器及鼻塞。

1.11安置舒适体位,妥善固定。

1.12调节参数。

1.13评估患儿:进行性呼吸困难有无减轻,脉氧及呼吸困难有无改善,提醒医师及时复血气,若达插管指征则需立刻配合医师行气管插管。

3.撤机:3.1核对医嘱并评估患儿是否达撤机指征。

3.2遵医嘱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准备物品。

3.3撤去CPAP帽子、鼻塞、发生器等。

3.4充分吸痰。

3.5遵医嘱给予合适的给氧方式,观察,评估。

3.6关湿化器,再关电源,记录。

3.7确认患儿病情平稳,不需要CPAP后,撤机消毒并记录。

七、流程图八、评分表15.遵医嘱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准备物品14.在医师指导下根据患儿。

新生儿呼吸机的使用及流程

新生儿呼吸机的使用及流程

新生儿呼吸机的使用及流程1. 呼吸机的介绍•呼吸机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给予新生儿进行辅助呼吸并维持氧气供应。

它可以通过正压通气方式,帮助婴儿呼吸,增加肺通气。

•呼吸机可以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调整不同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呼吸机的准备工作在使用呼吸机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2.1 检查呼吸机的状态•检查呼吸机的电源是否接通,并确保其工作状态正常。

•检查呼吸机的管路、面罩和其他连接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坏或堵塞现象。

2.2 准备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准备好新生儿适用的面罩或管路。

•准备好氧气和必要的药物,如纠正性呼吸暂停所需的氨茶碱。

2.3 确保健康专业人员的在场•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有熟悉操作流程和紧急处理方法的医护人员在场。

•医护人员应熟悉使用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和调整方法。

3. 呼吸机的使用流程使用呼吸机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3.1 仔细观察患儿的病情•在使用呼吸机之前,需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仔细观察和评估。

•包括患儿的呼吸频率、吸气压力和氧饱和度。

3.2 选择合适的面罩或接口•根据患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或管路进行连接。

•确保面罩或接口与患儿的脸部接触密封良好,以确保通气效果。

3.3 设置合适的呼吸参数•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设置呼吸机的参数。

•包括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呼吸频率等。

3.4 开始呼吸机治疗•当呼吸机的参数设置好后,可以开始进行呼吸机治疗。

•启动呼吸机,并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

3.5 监测呼吸机治疗效果•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儿的呼吸情况。

•包括患儿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指标。

3.6 调整治疗参数•根据患儿的呼吸状况,可能需要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包括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呼吸频率等。

3.7 结束呼吸机治疗•当患儿的病情得到改善,不再需要呼吸机治疗时,可以结束呼吸机治疗。

•关闭呼吸机,并及时清理消毒相关器械。

4. 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确保呼吸机处于关闭状态。

2.给予新生儿正确的氧气流量。

3.将呼吸机连接到新生儿气管插管。

4.调整合适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

5.确保呼吸机的气囊密封良好。

6.监测新生儿的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

7.定期检查呼吸机的管路和气囊是否通畅。

8.控制呼吸机的峰压和平台压力。

9.注意调整呼吸机的PEEP水平。

10.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以保证新生儿呼吸的稳定性。

11.注意避免气道漏气和压力伤害。

12.在操作呼吸机时要温柔小心,避免拉扯气管插管。

13.经常检查新生儿的气道分泌物情况。

14.应用呼吸机时需要持续监测新生儿的体温。

15.保证呼吸机的供氧系统正常工作。

16.注意及时更换呼吸机的气囊和管路。

17.处理完毕后,清洁和消毒呼吸机的相关部件。

18. When operating the neonatal ventilator, ensure that the ventilator is in the closed state.19. Administer the correct oxygen flow rate to the newborn.20. Connect the ventilator to the newborn's endotracheal tube.21. Adjust the appropriate tidal volume and respiratory rate.22. Ensure that the ventilator's gas bag is well sealed.23. Monitor the newborn's respiratory status and oxygen saturation.24. Regularly check the ventilator's tubing and gas bag for blockages.25. Control the peak and plateau pressure of the ventilator.26. Be attentive to adjusting the PEEP level of the ventilator.27. Timely adjust the ventilator parameters to ensure the newborn's stable breathing.28. Be wary of avoiding airway leaks and pressure injuries.29. When operating the ventilator, handle with care and avoid pulling on the endotracheal tube.30. Frequently check the newborn's airway secretions.31.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the newborn's temperature is necessary when using the ventilator.32. Ensure that the oxygen supply system of theventilator is functioning properly.33. Be attentive to timely replacement of theventilator's gas bag and tubing.34. After use, clean and disinfect the relevant parts of the ventilator.。

菲萍呼吸机操作流程与清洁消毒方法

菲萍呼吸机操作流程与清洁消毒方法

菲萍呼吸机操作流程与清洁消毒方法菲萍呼吸机是一款功能齐全,专为早产儿、新生儿和体重30kg以下儿童使用的呼吸机。

集成有创和无创呼吸模式,有创模式包含“常频、高频”;无创呼吸模式包含NCPAP和DuoPAP,模式齐全能够全程应用于患儿治疗的各个阶段,减少二次上机率。

一、操作流程1、检查线缆、气管有无破损,湿化器集水杯液位情况。

2、连接主电源,将空气接头和氧气接头插入设备带气源或者吊塔气源。

3、正确连接呼吸管道与呼吸机及湿化器、湿化器温度探头、近端流量传感器(吸气管连接至吸气端口,呼气管连接至呼气端口,压力测量管连接至Prox)。

4、按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按钮,设备开机并自动进入自检,自检全部通过后将进入流量传感器校准菜单,点击流量校准按钮进行校准(在主电源开关打开后,严禁直接拔掉主电源插头)。

5、流量传感器校准通过后进入CPAP模式,调节参数CPAP为5mbar,Pmanual为60mbar,按手工通气按键进行泄露测试(测试时封住患者端口,压力测量显示60±4mbar时正常,否则检查管路连接重新进行泄露测试)。

4、输入患者的数据,选择患者类别和通气模式,设置通气参数,然后连接患者,点击“启用通气”键,打开湿化器,并根据患者情况重新设置报警极限值。

5、关机时先按住电源开关按钮不放进入待机状态,断开患者连接管路后再次按住电源按钮不放直至关机,然后按静音键至少3秒确认关机,再按动氧气和空气终端按钮,断开气源连接,最后依次断开湿化器电源和主电源。

6、盘好电源线和气管并挂在呼吸机车架后挂钩上。

二、清洁消毒1呼吸机外部每次患者使用后,用清水或者肥皂水擦拭台车,呼吸机主机与电源线、空氧气软管。

2呼吸管路与湿化罐可重复使用的呼吸管路与湿化罐采用高温高压灭菌(134℃下18分钟)。

3呼气阀杯托与膜瓣放入消毒机进行湿热(80-95℃/5分钟)清洁与消毒,处理过程中仅使用清洗剂132℃蒸汽灭菌2分钟。

4流量传感器拆下清洗,然后浸泡在75%医用酒精中约一个小时,晾干至少30分钟或用水清洗,不要使用压缩气体冲干。

新生儿科呼吸机使用与护理常识

新生儿科呼吸机使用与护理常识

新生儿科呼吸机使用与护理常识一、呼吸机的使用方法1.预热:开机前需要预热,将温度调至37℃以上,与新生儿体温相近。

2.高氧浓度呼吸:将呼吸机接入氧气供应,调节氧浓度至合适水平,通常在21%-40%之间。

3.正压通气:呼吸机通过面罩或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将氧气推入肺部,帮助新生儿呼吸。

4.优化设置:根据新生儿的情况,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如压力、频率、潮气量等,确保呼吸机的使用符合新生儿的需要。

5.监测:定期监测新生儿的氧饱和度、呼吸参数、心率等指标,以确保呼吸机的使用效果和安全。

二、呼吸机的护理常识1.定期检查:呼吸机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气道导管的检查、清洁和更换,呼吸机的正常操作及功能检查等。

2.氧气管路护理:定期更换氧气管路,避免氧气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新生儿造成伤害,同时避免氧管绞缠或悬吊下垂。

3.面罩护理:保持面罩的清洁,避免面罩与新生儿皮肤摩擦,可加入透明的保护垫片,同时确保面罩与新生儿面部贴合紧密,以减少漏气。

4.潮气量调整:根据新生儿的需要及病情改变调整潮气量,避免潮气量过高或过低引起不良反应。

5.定期清洁:呼吸机的外壳、控制面板等部位可用湿布擦拭,保持清洁,避免积尘。

6.配备备用呼吸机:在使用呼吸机时,备有备用呼吸机,以防意外发生,保证及时切换。

三、注意事项1.定期观察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呼吸机使用期间,要不断观察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保证新生儿的氧供应。

2.避免气压伤:在设置呼吸机参数时,需要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需要来调整,避免过高的气压对肺组织和气道造成伤害。

3.防止漏气:保证呼吸机和面罩或气管插管的连接紧密,避免漏气发生,影响新生儿的呼吸效果。

4.定期解除憋气:新生儿在使用呼吸机时容易发生呼吸憋气的情况,需要定期解除憋气,以避免肺塌陷。

5.监测心率和体温:呼吸机使用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新生儿的心率和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总结:新生儿科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管理,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同时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参数、心率和体温等指标,确保呼吸机的使用效果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常规
一、经口气管插管的操作常规。

1.患儿头呈轻微仰伸位,肩下垫2–3cm高的布类。

2.镜片放入口腔,术者用右手固定新生儿头部,使头部与躯干成一直线,左手取灯珠开亮的喉镜,将镜片伸入新生儿口腔右角,在舌及硬腭之间缓缓进入约2cm,将舌尖推向左侧,镜片移到中线,继续前进。

3.镜片向前插入,前进同时,术者利用手腕力量,轻轻使镜片垂直上提,以免镜片压伤上颌齿龈。

4.暴露声门,待进到舌根及会厌之间空隙时,再进一步使用腕力将镜片顶端提起,使会厌被挑起向前贴于镜片下面,声门即能暴露。

5.插入导管,术者右手将气管内导管放入口腔内,当声门开放时即将其轻轻插入,切忌声门未开,使用暴力硬插,损伤声带。

6.插入深度,导管插入声门深度以导管前面黑色粗线条记号为标准,使记号处正好进入声门口,见表。

7.固定导管,插入后术者用右手固定导管,左手取出喉镜,在助手帮助下,用H型粘膏固定导管。

8.检查,将导管与呼吸复苏器连接,抱球做人工呼吸,注意观察胸部是否起伏,双侧起伏是否相等,并用听诊器在两侧腋下部听诊,检查双侧呼吸音是否相等。

9.纠正,若误插入导管,抱球时胸廓不起伏,上腹部可听到气流声,应拔出重插,若插入太深,右侧胸廓起伏较左侧大,右侧呼吸音较左侧强,应退出1.0cm左右,再重新检查。

10.连接呼吸机,经检查后确定导管在气管内,插入深度也合适,便可将导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

二、CPAP操作常规
1.操作者用肥皂,流水洗双手。

2.调整呼吸机或简易装置上的压力=5cmH2O,氧浓度=60%。

3.淮备好纱布垫,垫于患儿枕部,两边留出绷带。

4.将消毒好的鼻塞放置在患儿的鼻前庭部,两端用绷带绕过头面部两侧的耳上部分,紧紧绑牢。

5.上CPAP前尽可能有血气指标,上CPAP后注意观察呼吸机(或空压机)运转情况,病人面色,自主呼吸及有否腹胀。

6.每2小时吸痰一次,每4小时放松绷带一次,防止压迫过紧,产生局部压迫性损伤。

7.根据原发病需要监护SaO2、Bp,心率或呼吸。

8.操作过程中防止体温过低,必要时放在开放式抢救台上进行。

9.上CPAP后半小时,如青紫,PO2不见改善,可逐渐升高压力(每次2cmH2O)和氧浓度(每次5%)直到压力=10cmH2O、氧浓度=80%,仍不见好时,改用IPPV。

10.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当压力>5cmH2O时,输液中应加入多巴胺以防低血压。

三、IPPV操作常规
1.操作者用肥皂液流水洗手后再用消毒液擦手或戴消毒手套。

2.喉镜,气管内导管,牙垫消毒后放置洁净盘内随时备用。

3.检查氧气,空气压缩机与呼吸机连接是否正确牢固。

4.将呼吸机,加热湿化瓶连接上电源。

5.呼吸机通气模式开关开至IPPV(或VENT)处,开动压缩空气和氧气,至合适压力(1.5~2.5Kg/cm立方或5/分流量以上)
6.调整呼吸机上各项参数,初调如下:
7.按常规进行气管插管后,接上呼吸复苏器,抱球,检查胸廓两侧活动和呼吸音是否相等,如左侧呼吸音弱于右侧,可将管往外拔0.5~1.0cm,待两侧呼吸音相等,便固定牢固。

8.接上呼吸管道,观察呼吸机上各项参数是否与要求相符,患儿面色,呼吸困难症状是否好转。

9.上IPPV时,应监护SaO2、血压、心率、体温、液体入量及尿量。

上机30分钟–1小时查血气,根据血气调节呼吸器参数。

10.每4小时吸痰,拍背一次。

11.每小时记录“应用呼吸机护理,观察表格”一次。

四、吸痰操作规程
1.翻身及拍背,拍背部位共8处,两侧前胸,腋下,肩胛间,肺底部每次每部位拍2分钟,共计16分钟。

吸痰时应2人同时操作,一人用注射器将无菌生理盐水滴入气管内导管(足月儿8~10滴,早产儿5~7滴)然后将呼吸复苏器接上氧气,抱球10~20秒钟(此时患儿已脱离呼吸机)
3.另一个戴上手套,将消毒好的吸痰管徐徐插入气管内导管,至到阻力后往外拔1cm,然后一边吸引,一边捻转,如此反复2遍,整个吸痰过程不超过10秒钟。

4.然后再接上呼吸复苏器,抱球20~30秒钟,使患儿面色红润,不出现青紫。

5.一般上呼吸机患儿,每4小时吸痰一次,痰多时可将吸痰间隔时间缩短。

6.如口咽部分泌物多也应同时吸净。

7.记录吸痰时间,痰的性状及颜色。

五、拔管操作规程
1.将CPAP降至最低水平(压力=2~3cmH2O,氧浓度≤40%)如SO2稳定血气正常可考虑拔管。

2.拔管前4~6小时静脉给一次地塞米松0.5mg/Kg。

3.先吸净口鼻咽部分泌物。

4.再按吸痰操作规程吸净气管内导管分泌物。

5.在负压吸引下拔掉气管内导管,吸净口咽部分泌物。

气管内分泌物送细菌培养。

6.拔管后改头罩吸氧。

7.继续进行各项监护,密切注意观察面色及呼吸情况。

8.超声雾化吸入,异丙肾上腺素0.25mg,地塞米松2.5mg、NS20ml 每2小时一次,共2~3次后改为4~6小时一次。

9.如拔管后SaO2降至85%以下,改鼻塞上CPAP,压力与氧浓度同前。

10.摄胸片检查有无肺部并发症。

六、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的监护系统
1.血气:用呼吸器前及用呼吸器1小时后各一次,以后每日2~3次,病情有变化随时做。

2.胸片:用呼吸器前摄胸片,以后根据病情,隔日或每天摄胸片一次,RDS患儿用呼吸器头3天每日应摄胸片1 次。

3.体温,在新生儿抢救台上应有床温及体温监护。

4.出入水量,每小时观察记录滴速一次,记录尿量/尿次。

5.血压,心率监护。

6.观察并记录胸廓活动,自主呼吸,两侧呼吸音,皮肤颜色,皮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每小时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