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城乡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镇城乡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镇城乡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掌握鳌江镇社区的有关情况,我镇专门成立了城乡社区建设情况调研组,针对社区现状、社区设置情况、选举换届、后备干部培育等问题,对全镇12个社区进行了深入的排摸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鳌江镇社区建设总体情况

我镇始终遵循“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以社区化党建工作为龙头,六大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幸福社区建设”。一是抓组织机构建设,实现社区统筹共建。我镇各社区成立了社区党委、管委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和共建委员会,配齐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社区中最有影响力的两新组织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建立了社区“大党委”体制,推行“1+N”的组织设置方式,初步实现了社区内部和驻社单位之间合力共建、工作共担、成果共享。完成社区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梳理统计工作,我镇共有隶属于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单建和联

建党组织425个,群团组织186个。二是抓城乡统筹建设,加快破解要素制约。全面完成股改、地改工作,其中荷莲村成立了全县第一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全县的“三分三改”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我镇的地改工作已被列为省级试点,并在全力推进中。全力推进农房改造项目,加快实现人口向中心镇集聚,XX年我镇计划启动站前等9个农房集聚点建设,并加快完成蓝田花苑等5个农房改造项目。三是抓队伍建设,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我镇按照“镇机关下派一批,格人员转化一批,统一招聘一批”的思路,推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岗位设置机制,通过两个“全员”人事制度改革,整合格七张的工作力量,做好社区社会工作者招聘等途径,加快实现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目前,我镇共有社区专职工作人员257人,专职化率已达94%。四是抓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构建了“5+N+X”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我镇所有社区都已启动或建成了五大服务中心,并组建了76支志愿者服务队伍。率先在全市试行事权下放,成立了联合审批局,对能在社区办理的事项,一律下放到社区;对不能在社区办理的事项,一律由社区代办。建立社区代办员制度,在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两名社区代办员,建立代办员AB岗制度,通过分发代

办宣传手册、建立代办员qq群、公布代办员联系号码等措施,做到“凡是群众要办的事都在社区办,社区没有权限办理的事都由社区代办”。为进一步服务群众,我镇还实行了社区干部“一周六天上班制”,开展了“党员干部一句话承诺”、“党员示范岗”等创先争优活动。五是抓信息互动建设,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开通社区微博,建立鳌江镇办公自动化系统,完善镇、社区视频会议系统等措施,实现镇、社区信息快捷共享互通。目前,我镇12个社区全部开通了社区微博,并且实现了镇、社区沟通络化。六是抓文化活动建设,助推村社融合。充分发挥好我镇的文艺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组织开展志愿者“送演出进社区”、“三心四德宣讲”、“文化活动七百工程”、“春节八个一”等系列活动,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群众对农村新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村社共融。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我镇社区共举办各类文艺活动16次。

二、推进社区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优质的服务是群众认可社区的关键,加大社区服务建设的力度是实现村社融合的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镇虽然做了大量工作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社区五大服务中心作用

第 3 页共7 页

发挥不明显;社区承接较多的中心镇布置的任务,工作任务繁重,使社区干部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服务岗和格岗中去;部分社区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仍未转变,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仍然不强等。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一是要切实转变社区干部工作重心。社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方面的职责,社区干部要将工作重心下移,要把以完成镇政府中心工作为主的理念转变为以服务基层群主的理念;要将服务工作重心下移,社区干部要下沉到村,贴近农民群众,要把在社区等待群主上门服务转变为下村主动提供服务。二是要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社区中格人员作用,构建多层次的便民服务平台,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区。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探索研究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方法,如政府向社会组织以契约的形式购买服务等,为社区群众提供专业的服务。三是要加大社区资金保障力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保障是基础。我们应根据社区人口数、工作人员数、地理位置、重点工作多寡统筹下拨财政经费,并有所倾斜、侧重。

三、社区选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针对县里下发的调研提纲,我镇对社区进行了初

步的摸底,梳理出主要的问题及建议如下:

一是关于社区布局、规模设置及党组织设置方面的问题。在社区布局、规模设置方面,我镇目前下辖12个社区,其中古鳌、雁门社区为城郊社区,其它10个为农村社区。社区的设置与分布,是按照“撤并前鳌江的7个办事处+钱仓等5个由乡镇撤阔并而来的社区”的模式,我们认为这是综合考虑了人口、地域、文化、历史沿袭、意识形态和群众感情较为科学的设置方法。且由于古鳌、雁门等社区虽人口众多,但群众素质相对较高、管理成熟,目前在便民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并不存在很大的压力,如一旦拆分,由于其实际情况,必然造成办公地点紧张、资源重复投入、中心镇专业工作无法承接等问题。鉴于以上因素,目前不宜对其做较大的调整。同时,我县应根据各社区人口、地理位置等条件的区别,重新进行分类定级,在资金投入、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应有所侧重。在党组织设置方面,我们镇“1+N”的大党委模式已经建立,两新企业等党组织已经归口到社区统筹管理,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社区大党委的体制的统筹作用发挥还不明显,各社区的党建模式仍然沿袭旧办事处的模式,社区联席会议等制度落实仍不够严格,下一步我们应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实现社区规范化。

第 5 页共7 页

二是关于社区党委等机构选举方面的问题。我们镇各社区间情况差异较大,既有位于中心镇内、人口众多、分布集中的城市社区,也有位于山区海岛、人口稀少、流动性较大的农村新社区,可以说鳌江镇的社区是我县社区情况的一个缩影。因此,我镇在进行社区换届选举时,应遵循“分类指导、有序选举、平稳过渡”的原则。社区党委选举方面,我们镇原则上应采取党员代表大会间接选举的方式,以格为单位选举代表,10至20名党员推选一名党代表的方式,尽量控制代表人数。党员数较少的社区,如南麂社区在条件允许、选情掌握到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召开党员大会直接选举的办法。社区居委会选举方面,在进行选民自主登记时,应加大宣传力度,要确保社区内居民通知到位。在选举时,原则采取直接选举的方式,对于个别选情复杂的采取间接选举的方式。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方面,应定为社区的监督机构,可以参照村监会和镇纪委,对其具体权责进行界定,同时应尽量精简职数,并参照社区居委会选举办法,一并选举。村经济合作社方面,应坚持“生活靠社区,生产靠合作社”的思路,承担起目前村党组织、村委会的在生产、建设、发展方面的职能,参照目前村委会的选举办法进行换届选举。

三是关于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主要领导人选培育情况的问题和对策。我们现在的社区仍处于过渡阶段,社区类型仍然没有从全能型向功能型转变,中心镇布置到基层的任务大部分还是由社区承接,并由社区干部负责落实。虽然,社区内的村干部、自治组织负责人可以很好的胜任服务基层群众、联系基层群众的角色,但大多数村干部并不具备指导社区干部完成中心布置的专业工作及对社区发展进行谋划的能力和经验,故在这次社区后备干部推荐中,只有极少数社区推荐了个别优秀的村干部作为社区副职的拟培养对象,大部分社区仍然是以现有的镇机关下派干部为主。下一步,我们应探索在社区设置合适的岗位,推行村干部轮岗作班制等措施,逐步引导村干部进入社区发挥作用。

第7 页共7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