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编制方案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规定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规定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规定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发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规定被制定出来,旨在统一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过程,确保其科学可行性和效果。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水土保持方案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对于具体项目的环境特点、土地资源等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综合性原则:水土保持方案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植被恢复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3.可行性原则:水土保持方案应根据实际条件和项目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计划,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

4.协调性原则:水土保持方案应与相关规划、工程项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相协调,确保各项工作之间的一致性和协同性。

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1.项目背景和目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首先对项目的背景和目标进行详细说明,包括项目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现状、项目的水土保持需求等。

2.调查和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需要对项目范围内的地貌、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气象等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3.问题分析和目标确定:根据调查评估结果,深入分析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确定水土保持的具体目标,如防止土地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

4.方案设计和措施选择:根据问题分析和目标确定,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包括适宜的措施选择、工程设计、植被恢复等方面。

5.方案评估和调整: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程序和要求1.程序:a.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b.调查收集相关资料;c.分析问题和目标确定;d.方案设计和措施选择;e.方案评估和调整;f.编制最终方案报告。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范本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范本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范本一、引言水土保持是指保持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防止水土流失,避免环境破坏的一项综合性工程。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制定和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提供一个范本。

二、目标和背景1.目标:制定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系统。

2.背景:描述水土保持方案的背景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状况等。

三、调查和评估1.土地调查:对工程区内的土地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量、坡度、植被覆盖等因素的评估。

2.水资源评估:评估工程区附近的水资源状况,包括水体质量、水流速度等。

3.确定问题:基于调查和评估的结果,确定水土保持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如土壤侵蚀、水体污染等。

四、设计措施1.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土地调查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合理的耕作方式和农田布局。

2.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恢复植被覆盖,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

3.建设水保设施:修建护坡、沟槽等水保设施,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

4.农田排水工程:建设排水渠等排水设施,保持农田的良好排水状况,防止水涝。

5.生态恢复:通过湿地修复等措施,促进生态系统恢复,提高水质。

六、方案实施1.编制施工图纸:根据设计措施,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确保实施方案的准确性。

2.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施工符合方案要求。

3.监测与评估: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七、预算和时间安排1.预算: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进行预算,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

2.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时间表,确保方案按计划实施。

八、风险评估和管理1.风险评估:对方案实施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施工问题等。

2.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应急预案等,保障方案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九、总结和展望总结方案的实施效果和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未来的工作。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水土保持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确保农田、森林、草原等土地的持久利用,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是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工作方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促进水土资源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个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大纲的示例: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项目背景:描述所在地区土地资源状况、水土流失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2项目目标:明确水土保持工作的目标,如减少土地侵蚀,改善水质,恢复生态功能等。

二、水土资源调查2.1土地利用调查:收集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农田、建设用地、林地等。

2.2土地性质与土壤调查:调查土地的性质和土壤质量,包括土层厚度、质地、持水性等指标。

2.3地形与水文调查:调查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和规律。

三、水土保持需求评估3.1水土流失量评估:通过水土流失模型和遥感技术,评估当前水土流失情况和趋势。

3.2水土保持需求评估:根据水土流失量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土地特性和环境条件,评估水土保持的需求程度和优先级。

四、水土保持措施规划4.1植被恢复与保育:提出植被恢复与保育措施,包括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

4.2土壤保育与改良:提出土壤保育与改良措施,包括耕地管理、有机肥料应用、水保工程建设等。

4.3水资源管理与治理:提出水资源管理与治理措施,包括水库建设、水土保持工程、水资源利用和分配等。

4.4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包括湿地保护、水体污染治理、生态恢复等。

五、水土保持技术指南5.1水土保持技术指南编制:针对不同的水土资源类型和地理位置,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技术指南。

5.2技术培训与推广:针对水土保持技术指南,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和技术水平。

六、监测与评估6.1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对水土保持效果进行定期监测。

6.2水土保持效果评估:根据监测数据,对水土保持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水土保持方案(精选9篇)

水土保持方案(精选9篇)

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精选9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土保持方案(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土保持方案篇1一、水土保持方案设计1.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由扰动地貌和破坏植被引发土壤侵蚀加剧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和由弃渣不合理堆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组成,42团盖孜河防洪工程地点为疏勒县巴合齐乡辖区河段,工程区内水土流失侵蚀类型以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为主,前者危害主要受自身环境因素影响,项目区以西北风为主,春季风速较大,灌区表层土壤干燥,常有沙尘天气,且天然植被无法得到充足的地下水补给,生长缓慢,因此风蚀加剧,加之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也会增加水土流失量;后者因河道防洪工程多为土堤,抗冲能力差,因此也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根据对主体工程报告的评估,对其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前瞻预测,由于工程建设临时施工道路等原因,项目区原地貌植被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水土保持功能降低,再有,对于施工料场和生活区,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以防止出现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主体工程报告,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主体工程布局及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划分水土保持分区,主要分为河道护岸工程区、料场区、临时生产生活区和施工道路区共4个防治类型区。

42团盖孜河防洪工程本身是一项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项目,其水土保持方案应在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内,即将主体工程布置设计包括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也视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工程开发建设中存在的水土流失做出防治安排,各分区措施布局如下:①河道护岸工程区。

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针对主体工程设计的河道护岸工程,采用单排井柱加格宾石笼防冲顺坝护岸形式,对紊乱的河进行调整道,稳定主槽流路并减少河岸坍塌,进而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为什么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为什么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为什么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1. 引言水土保持是指在农田、林地、草地、道路和其他土地利用形式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水和土壤的流失、破坏和污染,以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土地健康,以及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目标。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探讨为什么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2. 环境保护2.1 防止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被风、水、浮土等因素剥离或冲蚀的过程,严重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案,例如建设护坡、植被覆盖、构筑物等,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

2.2 保护水资源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还可以保护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但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水土保持方案可以通过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合理利用土地等措施,保护水资源的供应量和质量,防止水资源被污染和浪费。

2.3 促进生态平衡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还有助于促进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通过合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可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维护生物多样性。

3. 经济效益3.1 提高农田产量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合理的耕作措施、压实土壤、改良土壤结构等,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田的产量。

3.2 减少灾害损失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还可以减少灾害损失。

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泥石流等经常给农田和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可以通过构建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农田等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和对农田的破坏,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3.3 降低生产成本合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建设水土保持设施、采取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减少浪费的资源和成本。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目录1. 水土保持方案的意义1.1 保护生态环境1.2 防止水土流失1.3 提高土地利用率2.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步骤2.1 调研现状2.2 制定保护措施2.3 实施并监测效果3. 水土保持方案的关键措施3.1 植被恢复3.2 土壤改良3.3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4. 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4.1 监测数据4.2 生态环境改善情况4.3 经济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方案的意义水土保持方案是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状况而制定的保护和管理计划,其意义重大。

首先,水土保持方案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次,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防治自然灾害,确保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最后,水土保持方案还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升农田产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步骤1. 调研现状:首先需要了解目标区域的自然环境、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等基础信息,全面了解现状问题,为制定后续措施提供依据。

2. 制定保护措施:结合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水土保持方案,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3. 实施并监测效果: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相关措施并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效果的持续改善。

---水土保持方案的关键措施1.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生长,加强土壤的保持力,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侵蚀,改善生态环境。

2. 土壤改良:通过土壤的施肥、改良和保护,提高土壤肥力和抗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3. 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如沟渠、防护墙等建设,能够有效固定土壤,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发生概率。

---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1. 监测数据:通过定期监测水土流失情况、植被覆盖率等指标,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

2. 生态环境改善情况:观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情况,评估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土保持的方案编制主要内容的规定

水土保持的方案编制主要内容的规定

水土保持的方案编制主要内容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规定如下:一、调查分析与评价1.开展水土保持调查,包括地形、土壤、植被、水资源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出现情况。

2.评估区域水土流失的程度和风险,确定水土保持目标。

3.收集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信息,分析其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4.建立水土保持调查和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二、水土保持规划1.制定水土保持目标,包括减少土壤侵蚀、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目标。

2.根据调查评价结果,制定水土保持措施的目标和方向。

3.确定水土保持项目的优先级和实施地点。

三、水土保持措施设计1.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合理布局农田、林地、草地等用地,并考虑水土保持措施的可行性。

2.设计土地整治与治理方案,包括水土保持明净工程、植被保持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

3.确定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例如建设隔离带、植被恢复、径流控制等。

四、水土保持措施实施1.明确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地点、预算等。

2.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参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确保措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和管理。

3.监督实施过程,包括监测工程质量和效果,及时调整措施以适应实际情况。

五、效果评估与调整1.通过专业技术手段进行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效评估,包括土壤侵蚀情况、植被恢复情况、水质改善情况等。

2.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并完善水土保持方案,保证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性。

3.及时向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公开评估结果,提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六、管理与监督1.建立水土保持项目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责任。

2.加强对水土保持项目的监督,包括工程施工、设备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监管。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重视度。

4.制定相应的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以上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规定,通过详细调查分析、科学规划设计和有效管理监督,可以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编制方案

水土保持编制方案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特制定本水土保持编制方案。
(二)项目目标
1.预防和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提高项目区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3.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水土保持效果。
(三)评估周期
每年进行一次水土保持效果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水土保持措施。
七、法律责任与保障措施
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管理,确保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
3.对违反水土保持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3.确保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水土保持设施的合理布局和有效运行。
二、项目概况
...
三、编制依据
...
四、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五、水土保持措施
(一)工程措施
...
(二)生态措施
...
(三)管理措施
...
六、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估(一)监测Biblioteka 容...(二)监测方法
...
(三)评估周期
...
七、法律责任与保障措施
2.土壤类型: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土,土壤质地较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
3.植被状况: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较低,部分区域存在裸露地表,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4.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区属于×××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位较浅,地表水系较为发达。
5.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局部区域中度流失。
五、水土保持目标与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要点二〇〇五年五月目录第一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一、前言...........................................................................1 二、方案设计的深度、水平年和服务期....................................1 三、项目概况.....................................................................2 四、项目区概况..................................................................3 五、水土流失预测...............................................................4 六、防治方案.....................................................................7 七、水土保持监测 (11)八、投资概(估)算............................................................13 九、效益分析.....................................................................14 十、实施的保证措施............................................................15 十一、结论与建议...............................................................16 十二、附件........................................................................16 十三、附图........................................................................17 附件1: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18 附件2: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印格式....................................19 附件3:有关说明 (23)第二部分水土保持方案大纲编制技术要点一、前言…………………………………………………………………25 二、项目与项目区概况…………………………………………………25 三、编制总则……………………………………………………………25 四、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和评价…………26 五、调查、勘测范围、内容和方法的确定……………………………26 六、水土流失预测………………………………………………………27 七、防治工程布设原则…………………………………………………27 八、水土保持监测………………………………………………………28 九、投资估算……………………………………………………………28 十、工作进度……………………………………………………………29 十一、组织分工…………………………………………………………29 十二、结论与建议...............................................................29 十三、附图........................................................................29 十四、附件........................................................................30 附件1:水土保持方案大纲编印格式.......................................31 附件2:有关说明 (32)第一部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一、前言简述:1、工程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及特征(如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平原区等)所属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类型和侵蚀等级,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分为I、II、?级)。

3、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和报告书编制过程。

工程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规模、占地、土石方量、工期、投资等主要指标。

重点区域是指省、市、县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区、严重砂化区,水源保护区等。

二、方案设计的深度、水平年和服务期1、方案设计深度新建(含改建、扩建)项目为可行性研究深度。

已经开工的补报项目方案应达到初步设计深度。

2、设计水平年设计水平年指方案拟定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全面到位,并开始发挥防护作用的时间。

一般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第1年。

3、方案服务期(年限)建设类项目,为施工准备阶段至设计水平年。

生产类项目,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计算一般不超过10年。

1三、项目概况工程概况应简明扼要,重点介绍能直接反映工程特性和与水土流失直接相关的内容。

用文字结合图、表说明。

1、工程概况包括:项目位置、建设规模、工程布局(线)、总投资、建设期限、工程占地、土石方量、渣料场的数量及规模等。

列出项目组成表和工程特性表。

附工程平面位置图和工程总体布局图。

(1)工程占地情况:按永久和临时占地,分行政区、分项目、分工段、分土地利用类型列表说明。

(2)工程总体布局(线):应说明各单项工程所处(或所经过)的小地形情况(山脊、山坡、沟道、阶地、滩地、平地)、工程(场地)与周边河流(行洪沟道)的距离、高程与洪水位的影响关系、主体设计的防洪等级和主要措施。

2、应重点分析工程的以下内容,说明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的施工活动和工序,列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表:(1)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

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时序;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式;土、砂、石料场的位置,开采、运输、堆存方式,主体设计的防护措施。

(2)土石方平衡。

根据土石方开挖量、回填量、弃土石(灰渣、尾矿)的可利用数量,考虑挖填方的施工时段、标段划分、运距等因素,综合分析、提出土石方平衡方案,绘制土石方平衡流向框图。

不能只进行简单的挖填方加减。

(3)固体废弃物排放。

介绍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堆放地点、容量、堆存方式和主体设计采取的防护措施。

2四、项目区概况项目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应简明扼要,可用表格说明,简化文字。

在介绍项目区宏观区域情况基础上,还应重点介绍工程周边小范围内(一般可取500,2000米区域)的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情况(1)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项目占地中各地貌类型面积(如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平原区等)、地形坡度。

线路工程应分里程表述。

工程地质应介绍与水土保持工程有关的覆盖层组成及厚度、山坡岩层风化情况、不良地质地段情况。

(2)气象、水文情况。

可列表说明。

气象应重点介绍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内容,如降雨、气温、短历时暴雨、积温、无霜期、冻土深度、大风、灾害性天气情况。

突出年均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反映降雨强度的一定频率的6小时或12小时最大降雨;年均风速、大风日数;年均气温、极端气温、最高和最低月均气温、无霜期、?10?的积温等。

水文应重点介绍项目区河流、行洪沟道的基本情况(长度、宽度、比降、汇流面积、流量、泥沙输移情况)和洪水情况(洪水位、洪峰流量、洪灾)。

(3)土壤植被。

重点介绍土壤种类、地表物质组成、土层厚度,植被类型、主要群落结构、植被覆盖率。

(4)项目区所处的地震烈度带。

2、社会经济情况包括行政区划、人口、耕地、主要作物、人均收入、主要经济指标、3土地利用方向、开发建设项目情况等。

重点介绍与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规划有关的内容。

点式工程以乡为单位、线型工程以乡或县为单位介绍。

3、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简要介绍项目区自然和人为水土流失现状、与当地水保区划(三区)的关系或者所处的重点区域(小流域)、水保工作经验与问题。

(1)通过现场调查,参考最新的水土流失监测试验成果,用表格说明项目区各级侵蚀强度的面积和所占比例。

(2)重点调查介绍工程周边500,2000米范围之内的自然和人为水土流失情况。

说明本项目区所属的土壤侵蚀类型区、侵蚀等级、水土流失容许值。

(3)总结项目区和周边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及教训。

改扩建项目,还需简要介绍以往水保工程实施情况、取得的经验及教训。

相关水土保持经验与教训应具体化,如种植成功的植物种类、工程选型及其防治水土流失效果、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等,为本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借鉴。

五、水土流失预测1、预测分区根据地形地貌、水土流失、项目功能分区和施工组织,划分水土流失预测区段。

一般可按主体施工区、土石料场区、施工道路区、弃土弃渣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进行预测。

线状工程应先按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特点划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再按照施工标段、功能分区或施工区分区预测。

2、预测时段建设类项目为建设期和运行初期,运行初期可按照项目运行特点取1,43年;生产类项目为建设期和方案服务期内的生产运行期。

不同预测区段的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应根据各单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时间(施工组织)分别确定。

3、预测方法(1)推荐采用类比法和调查法。

采用经验公式法、数学模型法等,应注意边界条件。

风力侵蚀的定量预测,可参照经验公式或实际观测资料进行。

(2)拟定各预测区段扰动前后的土壤侵蚀数,应说明预测参数取值的来源依据(试验研究、调查观测值等)。

采用其他地区的参数时应分析其在本区域的适用性。

(3)采用类比法的,应列表分析类比工程的适用条件。

类比内容应包括: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土地利用以及工程布局、施工扰动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等。

实测类比工程产生的流失量(用断面法、体积法测算),确定水土流失模数。

计算公式:n,,W1,M,F,Tii ,i1式中:W——水土流失量,t; 12 F——扰动地表面积,km; i2 M——水土流失模数,t/km?a ; iT——水土流失预测时段,a 。

ii——地貌类型标号。

注意:计算弃土弃渣流失量时,应按坡面和顶面分别计算流失量,坡5面计算面积为投影面积。

4、水土流失量预测(1)扰动地表面积。

项目建设施工和生产运行中占压的土地类型、数量,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类型、面积等。

列表说明。

(2)排放固体废弃物。

施工建设期,按照划分的预测区段预测可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生产运行期,按照主体工程设计,预测可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